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试卷及答案(精选.)

合集下载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答案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答案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试卷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学前儿童语言发生发展的现象规律训练和教育
2、即时的完全模仿即时的不完全模仿延缓模仿创造性模仿
3、1—1.5岁 4
4、示范模仿法视听讲做结合法游戏法练习法表演法
5、提问平行谈话
6、自我修补他人修补
7、看图讲述实物讲述情景表演讲述先绘图后讲述边绘图边讲述先讲述后绘图
8、故事结局故事情节完整的故事
9、早期识字早期图书阅读早期书写
10、图书命名法
二、选择题
1、A
2、B
3、A
4、C
5、A
三、简答题
1、(1)语言学习是儿童语言主动建构的过程
(2)语言学习是儿童语言个性化的过程
(3)语言学习是儿童语言综合化的过程
(4)语言学习是儿童语言循序渐进、逐步积累的过程
2、(1)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学前儿童清楚完整的表述能力
(2)用口头造句的形式培养学前儿童说完整句
(3)用竞赛、游戏等提高学前儿童说完整句的积极性
(4)用儿童文作品培养学前儿童说完整句
3、幼儿园讲述活动有哪些特点?
(1)讲述活动有一定的凭借物
(2)讲述活动有相对正式的语境
(3)讲述活动的语言是一种独白语言
(4)讲述活动中需要调动儿童的多种能力
- 1 -。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一、填空题(共20空,每空2分,共40分)1.个人的语言运用能力是一种多侧面的能力,大致包括的能力、的能力。

2.学前生语言教育发展的是学前儿童听、说、读、以及等全面的语言能力。

3.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内容可以分为和两类结构。

4.婴儿说话呈现特殊的“小儿语”式发音,在发音上表现出的特殊策略常常有:、、。

5.前语言交际能力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

6.,即词义扩张,是指儿童扩大词义,对词义的理解和使用超出目标语言范围的现象,即一词多义。

7.幼儿发音不准确,往往是由于在言语听觉上不能,在言语运动觉方面不能。

8.儿童语句产生的评定和分析通常采用两种方式:儿童说出的句子中、句子中。

9.由于儿童在早期阅读中往往要借助成人的帮助才能进行,便成了早期阅读的主要方式。

10.按讲述对象的特点分类,讲述活动分成、、情景表演讲述三种。

二、判断(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没有语言,人类不但没法交流思想,并且也无法进行思维。

( )2.语言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符号结构系统,按其构成成分来说,包括音、形、义三个方面。

( )3.文字突破了语言交际中的时空限制,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 )4.语言系统的底层是一套音位,上层一般分为三级:第一级是音素,第二级是词,第三级是句子。

( )5.咳嗽声是人类发音器官发出的声音,也是语音。

( )6.轶事记灵法和实况详录法对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而言比较适宜的研究方法。

( ) 7.幼儿园语言教育方法一般的方法有亦范模仿法、视听讲做结合法、游戏法、表演法、练习法等。

( )8.“大班幼儿阅读能力的调查”通过调查,发现并分析了幼儿园大班儿童早期阅读中所存在的问题,它属于原因调查。

( )9.前语言阶段,感知语音的能力是儿童获得语言的基础。

( )10.双词句结构不完整,句子成分常常缺漏,表达的意思也不明确,所以不具备句子的雏形。

( )11.婴儿出生后不久就有前语言交际的现象,如用不同的哭声表达需要,吸引成人的注意。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试卷及答案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试卷及答案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指导试卷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40分)1.儿童掌握句型的顺序是:、、、。

2. 是在一定范围内运用语言与他人进行交流的活动。

3.根据凭借物的特点,讲述活动分为:、、、。

4.儿童语言发展的关键期是。

5. 据国内外的一些研究材料报道,3岁幼儿的词汇量达个。

6.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评价的方法有:、、。

7.专门的语言教育内容分别蕴涵在、、、、这五种形式的活动之中。

8.《纲要》强调:幼儿“语言能力是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

”二、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1.学前儿童文学作品2.日常交谈3.语言专题谈话活动4.自然观察法5.语言教育活动的评价三、问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学前儿童讲述活动的设计与组织指导?2.语言教学游戏组织要点?3.生活经验讲述活动的准备有哪些?4.幼儿语法教育的途径有哪些?四、根据所给材料,设计活动方案(共20分)请设计故事活动教案《开小船》教案应包括:年龄班(2分)设计思路:(3分)活动目标(5)活动准备(3分)活动过程(7分)附故事:《开小船》动物们要去河对岸去玩,小青蛙开来一节一节的莲藕船,圆圆的荷叶做了风帆。

小老鼠开来胖胖的茄子船,这只小船光光的,滑滑的,可好玩了。

小鸡开来了什么船呢?奥!原来是弯弯的香蕉船,香蕉船摇摇晃晃真有趣。

小鸭在前面领路,大家划呀划,划呀划,终于划到了河对岸。

大家在草地上唱歌跳舞真开心,小鸡叽!叽!叽!小鸭嘎!嘎!噶!田鼠吱!吱!吱!青蛙呱!呱!呱!啊呀,大家都觉着肚子饿了,该怎么办呢?聪明的老鼠说:“啊,有了,我们自己带着吃的了呀!”于是小青蛙推来大莲藕,小老鼠推来紫茄子,小鸡拖来黄香蕉,大家高高兴兴的吃了起来。

答案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40分)1.单词句、双词句、简单完整句、复合句2.谈话3.看图讲述、情景讲述、生活经验讲述、实物讲述4. 0-3岁5. 1000-11006.自由叙述法;观察评价法;综合等级评定法7.谈话活动、讲述活动、听说活动、文学活动、早期阅读8. 运用二、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1.学前儿童文学作品:是指与0-6岁儿童心理发展水平及接受能力和阅读能力相适应的各类文学作品的总称。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试题及答案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试题及答案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试题及答案1、学前儿童语言教育主要研究学前儿童的语言发展、语言得和语言教育过程。

2、儿童掌握语言要掌握语音、词汇、语法,并将其运用成熟。

3、学前儿童语言研究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大致可以分为生物因素、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

4、由于儿童在早期阅读中往往需要成人的帮助,因此家庭阅读和亲子阅读是非常重要的。

5、发出声音和独词句的出现是儿童学话中关键的两步。

6、后天环境决定论强调环境和研究对语言获得的决定性影响。

7、0-3岁是儿童语言真正形成时期,也是儿童语言发展最迅速的阶段。

重叠音出现是儿童早期语言发展的重要现象,是婴儿说话所呈现特殊的“小儿语”式发音。

8、培养婴儿良好的倾听惯是发展口语的先决条件。

9、会说普通话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任务,因此幼儿园不必使幼儿在入学前基本掌握普通话音节的发音。

10、识字是阅读活动的最基本要求,因此幼儿在识字前是不具备阅读能力的。

11、幼儿园的谈话活动旨在良好的语言环境中,帮助幼儿研究倾听,得与别人交流的方式。

一般没有明确的目的和计划。

12、在美术教育活动中渗透语言教育,可以让儿童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讲述,也可以在绘画和手工活动时加入孩子喜闻乐见的儿歌等。

13、在谈话活动中,教师要做示范,给幼儿一些提示,及时纠正幼儿说话时用词造句的错误。

14、为更好地掌握谈话技能和规则,在谈话活动中,要让幼儿反复练某一交流技能,例如倾听、表达和回答问题等。

15、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基本任务是促进儿童语言发展,提高儿童语言能力。

16、按讲述对象的特点分类,讲述活动分成听说、读、写三种。

17、早期阅读环境包括家庭阅读、幼儿园图书馆、亲子阅读等。

18、在儿童理解和使用新词时,时常出现词义混淆、歧义和误解的现象。

19、语言是人类思维和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因此语言与思维、文化密切相关。

20、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交流能力和思维能力,帮助儿童建立良好的语言惯和价值观。

(完整版)《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试题及答案

(完整版)《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试题及答案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 10~18个月儿童的发音在经过音节发声阶段后,一般进入(前词语发声阶段)2 儿童对于词、句子和语段三个语言结构层次在理解上的发展和获得是指(语言内容的发展)3 儿童抚养者为儿童提供的、经过简化的语言形式被称为(儿童指向语言)4 关于计算机辅助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的特点,表述不正确的是(计算机媒体可取代其他教学媒体)5 整合教育观的基本内涵包括语言教育目标的整合、语言教育内容的整合和(语言教育观点的整合)6 某一具体的语言教育活动所要达到的目的是指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活动目标)7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本身就是通过规范去学习(规范语言)8 文学作品本身意味着不同层次的学习,第一层次的学习是(理解语言符号)9 在听说游戏的幼儿自主游戏阶段,教师处于(旁观者地位)10 言语流畅度的三要素包括流畅性、言语速度和(言语节奏)11 基本语言教育活动设计的第三步骤是(活动结构的研究)12 3岁左右的儿童有自说自话的现象,这说明他们语言能力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倾听)13 讲述活动为幼儿所提供的语境是(相对正式的)14 理解图书画面、文字与口语有对应关系的经验,属于(前图书阅读经验)15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目标的分类结构包括倾听、表述、欣赏文学作品和(早期阅读)16 语言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原则不包括(根据活动结构选择活动内容)17 关于谈话活动的作用,说法不正确的是(它锻炼幼儿的独白语言)18 谈话活动与日常谈话最根本的区别在于是否具有(目的性)19 关于讲述活动如何提高儿童语言交流信息清晰度的调节技能,表述不正确的是(讲述活动可增强儿童对讲述内容的敏感性)20 讲述“我喜欢夏天(冬天)”,要说出喜欢什么季节及其原因,这一讲述类型属于(议论性讲述).21 对学前儿童的语言运用技能考察,不包括(情感控制能力)22 听说游戏活动设计与组织的第一步骤是(设置游戏情境)23 在计算机辅助语言教育活动中,多媒体情境教学法发挥了计算机的(集成功能)24 在幼儿园文学活动中,向儿童展示成熟语言的意义不包括(创造性地运用语言)25 早期阅读活动能够让幼儿有机会接触(书面语言)26 活动教育观的主要理论依据是(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27 学前儿童先学会一种语言,然后再开始学习第二语言,这种现象属于(双语延时学习)28 与自闭症情感交往障碍儿童相比,一般性情感交往障碍儿童在语言表达上不会出现(回声式语言)29 在读完一则故事后,教师问幼儿:“你认为他做得对不对?”这种教育行为是为了培养(评析性倾听能力)30 2岁的孩子和5岁的孩子对于玩球话题的谈话有不同的内容,这说明语言话题会受到(儿童发展规律的制约)31 科学技术的功能包括(认识功能、生产力功能)。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自考试题及答案解析(一)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自考试题及答案解析(一)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自考试题及答案解析(一)一、单选题(共25题,共50分)1.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是一门专门研究 ________岁儿童语言发生、发展及其教育的学科。

A.0-3B.0-4C.0-5D.0-62.语言的发展有一个重要规律,语言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 ___ ____获得的。

A.后天B.先天C.遗传D.自主3.行动研究法的特点是具有 ________。

A.间接针对性B.直接针对性C.具体性D.整体性4._______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A.绘画B.语言C.文学D.音乐5.后天环境论强调环境和______对语言获得的决定性影响。

()A.遗传B.家庭C.学习D.社会6.儿童语言知识和能力的习得过程是______的过程。

A.自由自主B.被动接受C.主动建构D.被动建构7.______是指人们对于语言的认识、情感、看法、态度和审美情趣等有关语言的一系列态度和看法。

A.遗传观念B.政治观念C.思想观念D.语言观念8.______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符号结构系统,按其构成成分来说,包括语音、词汇、语法三个方面。

A.语言B.韵律C.节奏D.语速9.口头语言的物质载体是______。

A.书面语B.语音C.口头语D.语法10.词的总汇叫______,是儿童正确理解语言和使用语言的基础。

A.字典B. 词汇C.语法D.词义11.儿童语言发展最迅速的时期是______以后。

A.一岁B.一岁半C.两岁D.两岁半12.儿童的语言环境是儿童获得语言的______。

A.先决条件B.根本条件C.基础条件D.首要条件13.______是儿童语音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学习普通话发音的最好时期。

A.大学期B.中学期C.小学期D.学前期14.词汇教育的首要任务是______。

A.丰富词汇B.学习语音C.学习语法D.学习造句15.小班幼儿的语言教育目标是______ 。

A.能够主动发起谈话B.学习延续谈话,进一步提高语言交往水平C.初步学习常用的交际语言和礼貌用语D.学习交往语言,提高语言能力16.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内容可以分为专门的语言教育内容和______。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试题及答案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试题及答案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试题及答案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一、填空题:1._语言能力__就是使用语言的人对语言内容内在规则的把握,语言运用能力则是指在一定的语境中对于语言具体运用的能力。

2.语言符号的__任意性_和_强制性_是对立的统一,人们不能随意更改已经约定的音义关系。

3.语言可以分为底层和上层:底层是一套音位;上层一般分为三级分别是语素_、词_、句子。

4._组合关系_是符号与符号组合起来的关系,也就是构成线性序列的语言成分之间的结构关系。

5.语言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符号结构系统,按其构成成分来说,包括_语音__、_词汇_、_语法三个方面。

6.目前学界关于儿童语言获得的理论概括为三大类:后天环境论_、___先天决定论_和__先天与后天相互作用论_。

7.___独词句体现了词和事物的联系,特别是词指称整类事物的概括性。

_双词句_体现了造句的基本原理,就是选择需要的词,按照学会的格式把它们组合在一起。

8.一般而言,学前儿童只掌握基本的__口语_词汇,他们对词汇的掌握主要表现在词汇数量_的增加、_词类范围__的扩大,以及__词义理解_的确切和加深等方面。

二、判断题1.语言就是人类的话语,是可以用来沟通的某种方式。

.×2.语言是一种自然现象,是人生来就有的自然属性。

.×3.集合哨声、进军号角等有约定的意义,所以也是语音。

.×4.观察评估法方法是由孩子通过观察、模仿老师的示范,从而学习语言的一种方法。

.×5.“幼儿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发展关键时间的调查”主要调查儿童的语言发展特征随时间推移而发展变化的情况,它属于相关调查旨。

.×6.为了让幼儿更好容易理解语言,与幼儿交流时教师要模仿幼儿常用的词语,如把“小狗”说成“小狗狗”、把“一根线”说成“线线”等。

.×7.儿童模仿语言的过程是一个个性化的过程。

√8.学前儿童语言学习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大致可以分为生理因素、心理因素。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指导试卷及答案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指导试卷及答案
试卷代号:2508
2022年 春 季 学 期 考 试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指导 参考答案
一 、单 项 选 择 题 (每 小 题 2 分 ,共 20 分 )
1.B
2.A
3.C
4.D
5.C
6.D
7.C
8.B
9.D
10.B
二 、判 断 题 (每 小 题 2 分 ,共 20 分 。 正 确 的 打 “√ ”,错 误 的 打 “× ”)
(2508 号 )学 前 儿 童 语 言 教 育 活 动 指 导 答 案 第 2 页 (共 2 页 )
2022 年 9 月
四 、实 践 题 (共 30 分 ) 24. 请分析散文《美丽的秋天》,并完成 一 份 幼 儿 园 大 班 语 言 教 育 活 动 设 计 方 案,要 求 写 明 活 动 名 称、活
动 目 标 、活 动 准 备 和 活 动 过 程 及 活 动 延 伸 。 答案评分标准:1. 主题活动的总目标。(5分) 2. 语言教育活动方案。(25分) 说明:(1)每个活动方案应包含:活动名称及适合的年龄段、活动目标、活 动 准 备、活 动 过 程、活 动 延 伸 等
第 五 ,幼 儿 园 与 家 庭 、社 区 共 育 中 的 语 言 教 育 。
23. 简述学前儿童语言学习与发展观察评价的原则。
第 一 ,科 学 性 原 则 。
第 二 ,客 观 性 原 则 。
第 三 ,参 照 性 原 则 。
第 四 ,连 续 性 、全 面 性 原 则 。 (2508 号 )学 前 儿 童 语 言 教 育 活 动 指 导 答 案 第 1 页 (共 2 页 )
பைடு நூலகம்11.×
12.×
13.√
14.×
1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指导试卷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40分)
1.儿童掌握句型的顺序是:、、、。

2. 是在一定范围内运用语言与他人进行交流的活动。

3.根据凭借物的特点,讲述活动分为:、、、。

4.儿童语言发展的关键期是。

5. 据国内外的一些研究材料报道,3岁幼儿的词汇量达个。

6.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评价的方法有:、、。

7.专门的语言教育内容分别蕴涵在、、、、
这五种形式的活动之中。

8.《纲要》强调:幼儿“语言能力是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


二、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学前儿童文学作品
2.日常交谈
3.语言专题谈话活动
4.自然观察法
5.语言教育活动的评价
三、问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1.学前儿童讲述活动的设计与组织指导?
2.语言教学游戏组织要点?
3.生活经验讲述活动的准备有哪些?
4.幼儿语法教育的途径有哪些?
四、根据所给材料,设计活动方案(共20分)
请设计故事活动教案《开小船》
教案应包括:年龄班(2分)
设计思路:(3分)
活动目标(5)
活动准备(3分)
活动过程(7分)
附故事:《开小船》
动物们要去河对岸去玩,小青蛙开来一节一节的莲藕船,圆圆的荷叶做了风帆。

小老鼠开来胖胖的茄子船,这只小船光光的,滑滑的,可好玩了。

小鸡开来了什么船呢?奥!原来是弯弯的香蕉船,香蕉船摇摇晃晃真有趣。

小鸭在前面领路,大家划呀划,划呀划,终于划到了河对岸。

大家在草地上唱歌跳舞真开心,小鸡叽!叽!叽!小鸭嘎!嘎!噶!田鼠吱!吱!吱!青蛙呱!呱!呱!啊呀,大家都觉着肚子饿了,该怎么办呢?聪明的老鼠说:“啊,有了,我们自己带着吃的了呀!”于是小青蛙推来大莲藕,小老鼠推来紫茄子,小鸡拖来黄香蕉,大家高高兴兴的吃了起来。

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40分)
1.单词句、双词句、简单完整句、复合句
2.谈话
3.看图讲述、情景讲述、生活经验讲述、实物讲述
4. 0-3岁
5. 1000-1100
6.自由叙述法;观察评价法;综合等级评定法
7.谈话活动、讲述活动、听说活动、文学活动、早期阅读
8. 运用
二、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学前儿童文学作品:是指与0-6岁儿童心理发展水平及接受能力和阅读能力相适应的各类文学作品的总称。

2.儿童在日常生活中以问答或对话的方式与他人进行的一种口语交际的活动。

3.是指定期地组织围绕某个话题展开的语言活动。

4.在日常生活的自然状态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儿童的语言发展进行直接观察、记录,从而获取儿童语言发展信息的方法。

5.就是收集教育活动系统各方面的信息,并根据一定的客观标准对教育活动及其效果作出客观的衡量和科学的判断过程。

三、问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1.第一步:感知理解讲述对象;第二步:运用已有经验讲述;第三步:引进新的讲述经验;第四步:巩固和迁移新的讲述经验。

2.一是教师创设游戏情景;二是教师介绍游戏玩法和规则;三是教师引导儿童游戏;四是儿童自主游戏。

3.一是预成或生成话题;二是确定讲述主题;摸底预约;
4.一是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幼儿清楚完整的表述能力;二是用口头造句的形式培养幼儿说完整句;三是用游戏的形式提高幼儿说完整句的积极性。

四、根据所给材料,设计活动方案(共20分)
(一)设计思路包括对教材的分析、运用的方式方法、想要达到的效果。

(二)活动目标是从幼儿角度表述的,在活动中能实现。

(三)材料准备实用并能引起幼儿的兴趣;
(四)年龄班:中班下学期、大班;
(五)活动过程:
1.导入方式能吸引幼儿;
2.幼儿有较多的语言表达和交流机会;
3.活动方式灵活,调动幼儿积极参与;
4.激发幼儿大胆想象,趣味性强;
最新文件仅供参考已改成word文本。

方便更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