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读徐志摩散文有感 精品
读徐志摩散文的感悟

读徐志摩散文的感悟导语:读了徐志摩相关散文,大家会有怎样的感悟?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读徐志摩散文的感悟,供各位阅读和参考。
读徐志摩散文的感悟【1】徐志摩(1897—1931),浙江海宁人。
是新月诗派代表诗人,也是现代作家中有特色的散文家。
香茗,只是渲染;午后三点的阳光,只是氛围。
真正需要的是一颗善感的心,在心灵的翕动间,捕捉到细若游丝的美。
深阅读,这才开始。
读着志摩的散文,假使浮华气躁,你吸取的只是香气而不是灵气。
读着读着,你便会发现深阅读,不止于读“书”。
若将厚厚的一本散文比作一瓢浓羹,那么最让人口齿噙香的即是志摩与曼殊佩尔相见恨晚的一段。
无数个夜晚,细心拜读了曼殊佩尔的文章后,志摩仍然决定前往相见。
门扉启开的一刹那,便看到的是眉目口鼻之清之秀,浅浅的一眼,便令志摩难忘。
随着谈话的深入,他们驰骋于英美文学的广袤之野,思绪行云流水,褒贬评议让交谈时而舒畅时而局促,曼殊佩尔优雅的举止,娴静的笑容、谦逊的言语让志摩对她的阅读逐步臻于深入。
正如志摩所说:“你直接无碍地领会着上帝最高明的意志,在伟大深刻的戟刺中体验了无限的文章,在更大的灵魂中解化了性灵。
”阅读人志摩,读出了粹极的灵彻性, 没有一丝杂质的宁静与宁静。
阅读人志摩,读出了思想者的深刻与缄默,那是另一种灵魂的宁静。
深阅读,无论是读书还是读人,都宛若泛舟于一湾宁静的湖水。
一滴思想的源泉悄然落下,舟身微曳而共鸣。
读徐志摩散文的感悟【2】知晓徐志摩其人,那还是在我很小的时候,从一堆泛黄的旧书中看到这样的诗句:“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地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那年的我只是初识字的孩童,天真懵懂的望着这些文字,心底不期然洒下一点涟漪。
金柳、夕阳、小桥、长篙、书生幻化成最初的印象,这即是最初他的文字给我形成的——诗人谜一样的形象。
拥有如此才情的他,不仅诗写得不错,而且他的散文更是独树一帜,意境优美,神思飘逸。
富于变化的散文风格,让他在散文家林立的那个时代也是那么的抢眼。
徐志摩散文精选读后感

徐志摩散文精选读后感
《徐志摩散文精选》读后感
徐志摩散文精选,是收录了20篇徐志摩先生的代表性散文作品,通过读这些散文,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徐志摩先生对于文学创作的热爱和执着。
首先,徐志摩先生的散文风格十分独特,他的文字简洁明了,用词精准,语言优美,尤其擅长运用意象,使人不仅能够读出文字,还能够感受到文字所表达的情感。
例如在《再别康桥》中,徐志摩通过康桥的意象,表达了对于故乡的留恋和思念,读后让人感受到了深深的感怀和悲伤。
其次,徐志摩先生的散文内容丰富多彩,既有对于自然的崇敬和赞美,也有对于人生的热爱和追求,更有对于社会的批判和反思。
例如在《我的母亲》中,徐志摩讲述了自己和母亲的感人故事,表达了对于母爱的感悟和领悟,在文字中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读后让人感到心灵的震撼。
最后,徐志摩先生的散文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启迪性,他的文字不仅仅是文字,更是一种思想,一种精神,一种力量,它能够启发人们的
思考,引发人们的共鸣,感染人们的心灵。
例如在《黄昏》中,徐志摩通过对于黄昏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于人生的思考和感悟,让人们感受到了一种深刻的人生启示。
总之,读完《徐志摩散文精选》后,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徐志摩先生的文学魅力和人格魅力,他的散文不仅是一种艺术,更是一种精神,它能够启迪人们的思想,引领人们的前行。
我相信,在徐志摩先生的指引下,我们一定能够走得更远,看得更清。
徐志摩散文精选读后感6篇

徐志摩散文精选读后感篇1今年暑假,有幸拜读了《徐志摩散文经典》,对他的印象才从最初的浪漫诗人转变为一个有思想、有个性,而又热情高涨的、率真诚实的文学家。
徐志摩的散文的特点便是浓郁,人们总以为将纷繁的世界写简单是本事,殊不知将一件平平常常的事,一个平平常常的场景写得繁采到极致也是一种本事。
徐志摩便是那种能把别人无话可说之事说得天花乱坠,让你目不暇接的散文家。
他的散文洋洋洒洒,花雨缤纷,但更难得的是这些奇艳瑰丽的文字全都出自他的内心,出自一个"真字。
正如梁实秋所说,徐志摩的散文无论写什么,永远都保持一个亲热的态度,没有教训和演讲的气味,而像是和知心朋友谈话,毫不矜持地掏出内心的真话。
这本书中,最浪漫的散文《想飞》,读后让我感觉到他的散文真的就像在和他亲切的谈话、聊天一样,而且他的散文充满着丰富的想象,有勇敢探索光明的热情。
其中的《翡冷翠山居闲话》中的一段是这样写的:“在这里出门散步去,上山或是下山,在二个晴好的五月的向晚,正像是去赴一个美的宴会,比如去一果子园,那边每株树上都是满挂着诗情最秀逸的果实,假如你单是站着看还不满意时,只要一伸手就可以采取,可以恣尝鲜味,足够你性灵的迷醉。
阳光正好暖和决不过暖;风息是温驯的,而且往往因为他是从繁花的山林里吹度过来他带来一股幽远的澹香,连着一息滋润的水气,摩挲你的颜面,轻绕着你的肩腰,就这单纯的呼吸已是无穷愉快;空气总是明净的,近谷内不生烟,远山上不起霭,那美秀风景全部正像画面片似的展露在你的眼前,供你闲暇的鉴赏。
读里面的每一段文字都是一种美的享受,他的表达总是这样无拘无束。
艳丽纷繁。
这也正如周作人等所说:徐志摩的散文在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上是独树一帜的,与他的新诗一起形成“双峰并峙“的局面。
其实,情感的真挚,态度的亲和,题材的宽广,表达的无拘无束。
艳丽纷繁,像诗一样“浓得化不开“,构成了徐志摩散文的显着特色。
无论是长篇,如《巴黎的鳞爪》和《秋》;还是短篇,如《丑西湖》,莫不如此。
徐志摩散文的读后感范文(精选5篇)

徐志摩散文的读后感范文(精选5篇)徐志摩散文的读后感范文(精选5篇)认真品味一部名著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读后感吧。
你想知道读后感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徐志摩散文的读后感范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徐志摩散文的读后感1许是因为他在诗的创作上成就过高而掩盖了他在散文方面造艺,人们记住徐志摩,多是因为他的诗,当然我也不例外。
今年暑假,有幸拜读了《徐志摩散文经典》,对他的印象才从最初的浪漫诗人转变为一个有思想、有个性,而又热情高涨的、率真诚实的文学家。
徐志摩的散文的特点便是浓郁,人们总以为将纷繁的世界写简单是本事,殊不知将一件平平常常的事,一个平平常常的场景写得繁采到极致也是一种本事。
徐志摩便是那种能把别人无话可说之事说得天花乱坠,让你目不暇接的散文家。
他的散文洋洋洒洒,花雨缤纷,但更难得的是这些奇艳瑰丽的文字全都出自他的内心,出自一个“真”字。
正如梁实秋所说,徐志摩的散文无论写什么,永远都保持一个亲热的态度,没有教训和演讲的气味,而像是和知心朋友谈话,毫不矜持地掏出内心的真话。
这本书中,最浪漫的散文《想飞》,读后让我感觉到他的散文真的就像在和他亲切的谈话、聊天一样,而且他的散文充满着丰富的想象,有勇敢探索光明的热情。
其中的《翡冷翠山居闲话》中的一段是这样写的:“在这里出门散步去,上山或是下山,在二个晴好的五月的向晚,正像是去赴一个美的宴会,比如去一果子园,那边每株树上都是满挂着诗情最秀逸的果实,假如你单是站着看还不满意时,只要一伸手就可以采取,可以恣尝鲜味,足够你性灵的迷醉。
阳光正好暖和决不过暖;风息是温驯的,而且往往因为他是从繁花的山林里吹度过来他带来一股幽远的澹香,连着一息滋润的水气,摩挲你的颜面,轻绕着你的肩腰,就这单纯的呼吸已是无穷愉快;空气总是明净的,近谷内不生烟,远山上不起霭,那美秀风景全部正像画面片似的展露在你的眼前,供你闲暇的鉴赏……”读里面的每一段文字都是一种美的享受,他的表达总是这样无拘无束。
精选年著名作家徐志摩散文读书心得五篇

精选2019年著名作家徐志摩散文读书心得五篇徐志摩散文读书心得(一)夏宜读史。
可是我一直在读小说。
不过我读的是五四以后二三十年间的作品,这就有了一种读史的感觉了吧。
最初读鲁迅,到喜欢上沈从文、周作人,再到迷张爱玲,我少年读书以来喜欢过的作家,这一时期占了多数。
我也迷恋着那个时代,对那个时代的一切都有着浓厚的兴趣,尤其是这些文人的过往。
他们的故事很多,他们的性格也总那么独特,那么容易就让我们为之动容,觉得差异,惊喜。
前些年,也许就是带着这一份有些八卦的心理,看了很多回忆之类的书和文章,到如今,不知自己首先是为何才喜欢,是作品呢,还是拿背后的人和事。
徐志摩当然是这其中传奇而又独树一帜的人物。
他的诗歌,他的情感生活,他的异国情怀,他的对于独立人格的追求,都让一辈辈人着迷着。
读过他的诗,但并不能足够理解,今次看这一本散文集,又是一样的朦胧,也许是太年轻,但徐志摩正是年轻时创作的这一切,那我该如何解释自己的愚蠢和混沌呢?我不知道,只有继续努力下去一途了。
徐志摩生前只出版过三本散文集,分别是《落叶》、《自剖》、《巴黎的鳞爪》,其内容散而杂,有抒情,有哲理,有议论(毕竟他在剑桥学的是政治经济学),有回忆,有文艺评论。
拿这一册《巴黎的鳞爪》来说,《巴黎的鳞爪》和《我所知道的康桥》显然是带有抒情和回忆性质的文章,而像《拜伦》,《罗曼罗兰》,《济慈的<夜莺歌>》等又是明显的诗歌文艺批评,《吸烟和文化》是议论的文章,《天目山中笔记》则又带有很强哲理的思考了。
但不论徐志摩写的是何种题材的散文,都可以从中看出他那作为诗人的华美笔触,以及他那饱满的情感,和他深邃的思索。
每篇文章的写作,几乎都能同时体现这些特质,因为他的散文也是独一无二的了,正像他的诗歌,他的做人一般。
遗憾我的读后感也就止于此了,那就说一点体外的话。
书前附有徐志摩的一段话,那是写给他正热恋的陆小曼的。
他把陆小曼比作猫,这我们也都知道理由;当然他也夸奖这“猫”的出色的批评能力,为他提供了很多有用的建议。
《徐志摩散文集》个人读后感

《徐志摩散文集》个人读后感
《徐志摩散文集》是一本充满诗意和情感的散文集,读后让我感受到了徐志摩深邃的思想和独特的写作风格。
徐志摩的散文以其纯净的语言和深邃的哲学触动了我的内心,使我对生活和人性有了新的认识。
他在散文中展现了对人生的独特的思考和感悟,用细腻的笔触描述着生活中的琐碎和细节,从中抽丝剥茧,发现其中蕴含的哲理。
他热爱生活,热爱世界,从他笔下的文字中可以感受到他对美好事物的热情和感动。
在阅读散文集的过程中,我被徐志摩丰富的情感所打动。
他的文字充满了对爱情的渴望和向往,对人生的珍视和思考。
他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爱情的美好和痛苦,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爱情的复杂和美妙。
他还在散文中探讨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引发了我对人生的深思。
徐志摩的散文给我一种清新淡雅的感觉,读起来有如花开的香气。
他的文字流畅而精致,用简洁的语言表达深邃的意境,让人读起来心旷神怡。
在他的散文中,我感受到了他对文字的探索和对美的追求。
他用自己深邃的内心和敏感的触觉将美好事物传递给读者。
总的来说,《徐志摩散文集》是一本充满诗意和情感的散文集,读后让我感悟到了生活的珍贵和美好。
通过徐志摩的文字,我深刻地体验到了爱情和人生的复杂,也被他对文学和美的追求所感动。
这本散文集让我重新审视了生活和人性,让我对世界充满了希望和温暖。
徐志摩《徐志摩散文集锦》读后感

《徐志摩散文集锦》读后感
在翻阅《徐志摩散文集锦》时,我仿佛与这位才子跨越时空相遇,他的文字犹如一阵春风,轻柔而深情,拂过我的心田。
徐志摩的散文,如诗一般美丽,读来让人心旷神怡。
他的文字,既充满了浪漫主义情怀,又透露出对生活的深刻洞察。
在《我所知道的康桥》中,他以康桥为背景,描绘出了一幅幅美丽的画面,让我仿佛置身于那片美丽的土地上,感受着那里的气息和情感。
而在《浓得化不开》中,他又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了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和思考。
徐志摩的散文,总是能让人感受到他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他善于从生活中的点滴细节中寻找美,用文字将其描绘得淋漓尽致。
他的文字充满了诗意和想象力,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美好的梦境之中。
他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对社会现实的关注,都在他的散文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读完《徐志摩散文集锦》,我深深地被他的才华和思想所吸引。
他的文字,如同一面镜子,反映出那个时代的生活面貌和社会现实。
同时,他的文字也像一把利剑,直指人心,让人深思。
他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对社会现实的关注,都让我深感敬佩。
总之,《徐志摩散文集锦》是一部值得一读的好书。
它以其优美的文字和深刻的思想内涵,让我陶醉其中,深思不已。
我相信,这部作品将会成为我人生中的一盏明灯,指引着我前进的方向。
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怀揣着徐志摩的智慧和思想,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梦想和目标。
徐志摩散文读后感

徐志摩散文读后感徐志摩散文精选读后感徐志摩散文优美而浪漫,让人馨香练怀久久不忘的心灵独白;启迪青春、点缀人生、畅想世纪的人生感悟;最具代表性的或伤感或甜蜜或浪漫或纯情的爱的故事;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徐志摩散文精选读后感,欢迎大家阅读与借鉴,希望能够给你带来帮助。
徐志摩散文精选读后感(一)这篇散文,诚如题目所示,只写了“巴黎的麟爪。
” “巴黎”,本身就是一个迷人的字眼。
它说不完,道不尽,它是一座堪称近代人类艺术褓姆的城市。
一代代的艺术巨匠在巴黎弘阔的舞台上勿勿走过;把无数动人的事迹,永恒的美,凝固在罗浮宫的每一块砖瓦里,投映在赛因河的柔波中。
没有哪一座城市象巴黎那样把生活与艺术如此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生活即是艺术,艺术即是生活;没有哪一座城市象巴黎那样,把此岸和彼岸拉扯得那么近,现实即是理想,理想即是现实。
作为艺术家的徐志摩来到他朝思幕想的艺术之都,如同游子寻见慈母,可以想见他当时是一种怎样的心情。
文章一开始,作者就以他特有的富于激情的笔调,直接表达了感受“咳,巴黎!到过巴黎的一定不会再希罕天堂;尝过巴黎的,老实说,连地狱都不想去了。
整个的巴黎就像是一床野鸭绒的垫褥,衬得你通体舒泰,硬骨头都给熏酥了的。
”作者是直抒胸臆的,然而,于不经意之中,更在营造着氛围。
这种氛围让你无法克制自己要与作者一起神游巴黎,聆听作者漫谈对巴黎的观感。
作品描绘的天堂般的,充满诱惑的巴黎,并不仅是光明、微笑、欢畅的,同时也交织着黯淡、惆怅和悲怆。
然而,这篇文章的精妙之处在于,作者以他敏锐的观察力,道出了巴黎人的独特之处:虽失意仍不失对人生的希冀;虽厌恶却不掩挚切的友情,贫困潦倒并不碍对艺术的痴迷;真诚而不势利,洒脱而不猥琐,这正是巴黎不和谐中的和谐,杂色中的同一,巴黎的诱惑在于斯,美亦在于斯。
作者印象式地漫谈了巴黎以后,便象摄影机一样,缓缓地推近,讲述了两个巴黎人的故事。
一个美丽又聪慧的女郎,十七岁时由父亲安排嫁给了一个英国绅士,可两人之间并无真正的爱情,婚后生活毫无幸福可言,四年后,女郎离婚回到了巴黎,不久,她疯狂地爱上了一个来巴黎求学的菲律宾少年,并抛弃了一切跟着这男人来到东方,谁知男子的家庭坚不容她,男子不久也丢了她,她只好以做褓姆维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徐志摩散文有感
读徐志摩散文有感
文玉佩
"我是一个大人,身上穿着长袍,心里存着体面,怕招人笑,天生的灵活换来矜持的存心……"
"没有话说而勉强说话便是谎……"
以上这些都是我在徐志摩的散文《海滩上种花》里读到的,在这些如"烟花三月下扬州"般美丽的文字中,徐志摩的多情和性灵无不让人动容。
在文学的造诣上,徐志摩先生的散文丝毫不逊色于诗歌,他将哲理诗化,将情感音乐化,那种独特的韵味在中国诗坛独树一帜。
这两天趁着绵绵的秋雨,我好有空暇,先后品读了志摩先生的散文《海滩上种花》《印度洋上的秋思》《雨后虹》等作品,在这秋风萧瑟的日子里,在行云流水般的文字中,像品了一杯浓郁的香茶,暖和心灵,感受到一个让人一读倾心的徐志摩。
大概是在今年四五月份的时候,有一个文友给我说——不能天天读这些老旧了,应该多读读现代人写的诗歌。
这样的教导也好,劝说也罢,说实话,我是很不赞同的。
这几天读了志摩先生的散文,我更加坚定了我的认识和想法,我想现在的人或许也不能学出他那样有情感的文字。
比如当我读到文章开头的那句话的时候,我就想——没有话说而勉强说话便是谎,那么现在好多人没有情感的冲击和"逼迫"而勉强为诗为文,那他的诗文又算啥呢?我们是不是应该像志摩先生在《雨后虹》中写道的那样
我生平最纯粹可贵的教育是得之于自然界,田野,森林,山谷,湖,草地,是我的课室;云彩的变幻,晚霞的绚烂,星月的隐现,田野的麦浪是我的功课;瀑吼,松涛,鸟语,雷声是我的老师,我的官觉是应建仁们忠谨的学生,受教的弟子。
多感悟、多思考、多做大自然的学生,来丰富我们的感情,来饱满我们的情思,而不单单是做到电脑前面"憋"文字,那样会很苍白,无论诗歌,还是散文。
说实话,除了我们从前就很熟悉的志摩先生的诗歌《再别康桥》和《沙扬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