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部分合理用药练习题

中药部分合理用药练习题
中药部分合理用药练习题

中药部分合理用药练习题

————————————————————————————————作者: ————————————————————————————————日期:

临床合理用药检查督导小组工作方案

邵阳市中医医院 临床合理用药检查督导小组工作方案 各科室: 为认真保证《邵阳市中医医院关于加强临床合理用药管理的暂行规定》(邵中医发〔2011〕51号)落实到实处,特制定此工作方案。 一、分工及职责 组长:罗博:负责全面工作。 副组长:曾立清:协助组长执行全面工作。 成员: 1、谢小兰:负责督查医德医风督查及监管检查督导小组工作的公平性; 2、蒋晓艳:负责提供被抽查的归档病历; 3、肖祥书、肖新辉、陈少丽及临床科室主任:负责对临床用药情况为主的临床工作进行检查;肖新辉还负责准备一定时间段的门诊处方; 4、陈少丽:负责对院感情况进行检查; 5、陈萍:负责对医保、新农合等总费用控制情况的检查; 6、岳邵新:负责所有被抽查病历费用清单的收集、药品占比的计算;

7、质控办周核:负责对临床用药等情况进行检查、分析、评价并提出改进、处罚建议; 8、徐安:负责经济管理措施的执行落实; 二、掌握“临床合理用药监管基本原则”、“临床合理用药监管细则”和“重点监管的主要不合理用药情况” (一)临床合理用药监管基本原则 1、按照《邵阳市中医医院关于加强临床合理用药管理的暂行规定》(邵中医发〔2011〕51号)的要求,各临床科室住院患者药品费用占医疗总费用比例控制在“标准”以内。见表1。 2、医保患者自费药品费用不得超过该患者该次住院总药品费用的4%;新农合患者自费药品费用不得超过该患者该次住院总药品费用的5%。 3、中药饮片、院内专科制剂暂不纳入科室药品费用比例控制计算范围。 表1:各临床科室住院患者药费占比(西药+中成药/总住院费用)控制标准

(二)临床合理用药监管细则 1、临床合理用药基本原则 ⑴医师在诊疗过程中必须按照药品说明书所列的适应症、药理作用、用法、用量、禁忌、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等制定合理的用药方案,使用或更改、停用药物,必须在病历上作出分析记录,执行用药方案时医师、护士要密切观察疗效,注意不良反应。医师根据必要的指标和检验数据及时修订和完善原定的用药方案。 门诊用药不得超出药品使用说明书规定的范围。 ⑵医师不得随意扩大药品说明书规定的适应症等范围,因医疗创新确需扩展药品使用规定的,由科室向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提出申报、业务院长审批、医务科同意并签署患者知情同意书;使用中药饮片、中成药时,要根据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注意配伍禁忌,合理选药。 ⑶医师制定用药方案时应根据药物作用特点,结合患者病情和药敏情况个体化用药。充分考虑剂量、疗程、给药时间、给药途径,同时考虑药物成本与疗效比。可用可不用的药物坚决不用,可用低档药的就不用高档药,尽量减少药物对机体功能的不必要的干扰和影响,降低药品费用,用最少的药物达到预期的目的。 2、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分级管理

中药及中药合理用药知识宣传与教育手册201111

栖霞市中医院 QIXIASHIZHONGYIYUAN 中药及中药合理用药知识宣传与教育手册 (2011年增订版)

目录 中药煎煮常识 (3) 中药的服用方法 (4) 中药用药禁忌 (5) 中药使用的误区 (6) 正确服用中成药 (7) 喝中药不苦的窍门 (9) 服中药汤剂时不宜滥加糖 (10) 朱砂及含朱砂的中成药不宜大量或长期服用 (11) 服用含雄黄的中成药的注意事项 (12) 服用乌头类药物的注意事项 (13) 中西药联合应用时的注意事项 (14)

中药煎煮常识 一、煎药器具:在煎药时尽量以砂锅、不锈钢锅、玻璃、搪瓷器皿为主,忌用铁锅、铝锅、铜锅。 二、浸泡方法:煎药前,应先将药物放入锅内,加干净的冷水浸泡药物,加水量以淹没过药面3-5厘米,浸泡30-60分钟为宜。 三、煎煮方法:每剂煎煮两次。第一煎先用大火将浸泡的药物煮沸后,改用中、小火维持药物沸腾;第二煎加水适量少些,淹没过药面即可,火候同第一煎。煎煮时最好加盖。 四、煎药时间:药物煮沸后开始计算时间。一般药物15-25分钟,解表、理气及质地轻松、芳香的药物5-15分钟,滋补类及质地坚硬的药物40-60分钟。 五、滤取药液:药液煎取量需根据病人的病情、年龄等情况具体决定。成人服用,每次以250~300毫升为宜,一剂若煎2次,总量即500~600毫升;若煎3次,总量即750~900毫升。儿童酌减。 六、服用时间:将两次煎煮的药汁混合,分早晚两次服用。 七、特殊药物的煎煮: 1、先煎即先入煎30分钟左右,再纳入其他药物同煎。包括矿物类、贝壳类药物,如牡蛎、磁石等;需久煎去毒的药物,如附子。 2、后下待药物快煎成时再投入煎煮数分钟。如薄荷、大黄、白豆蔻等。 3、包煎花粉、细小种子及细粉药物宜包煎,如蒲黄、葶苈子、车前子等;含绒毛类药物如旋复花宜包煎。 4、另煎贵重类药物如人参、西洋参宜单独煎汤兑入其它药汁服用。 5、烊化即溶化。阿胶、鹿角胶等药物宜先烊化,在与其它药汁兑服。 6、冲服一些入水即化的药物如芒硝宜用煎好的其它药液冲服。

中草药合理用药培训试题及答案

中草药合理用药培训试题 科室姓名分数 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每题5分,共100分) 1?五行中“水”的特性是() A.炎上 B.变革 C.曲直 D.润下 2.化生血液的最基本物质是() A.水谷精微 B.津液 C.精 D.元气 3?下列哪项不是津液() A.胃液 B.血液 C.肠液 D.泪液 4?当人安静时,血主要归藏于() A.心 B.肝 C.脾 D.肺 5?肺主通调水道功能主要依赖于() A.肺主气 B.肺主皮毛 C.肺司呼吸 D.肺主宣降 6.七情致病导致“血随气逆”者多为() A.怒 B.思 C.恐 D.惊 7?内湿的产生与哪一脏关系最密切() A.肾 B.肝 C.肺 D.脾 8?理中丸与小健中汤均能温中补虚,但其中理中丸并能() A.合理缓急 B.降逆止呕 C.健脾燥湿 D.甘温除热 9?龙胆泻肝汤组成药物中无() A.泽泻 B.车前子 C.木通 D.滑石 10.滋阴疏肝法的代表方是() A.逍遥散 B.一贯煎 C.六味地黄丸 D.大补阴丸 11.生脉散中配用五味子的作用是() A.敛阴止汗 B.敛肺止咳 C.收涩止泻 D.敛心安神 12.气虚发热症,治易首选() A.当归补血汤 B.四君子汤 C.小健中汤 D.补中益气汤 13.四逆散主治四逆证是因() A.阳衰阴盛 B.血虚寒厥 C.阳明腑实 D.阳气内郁 14.下列除哪一项外,均属四物汤组成中的药物() A.熟地 B.白芍 C.首乌 D.川芎 15.下列除哪一项外,均为清热剂的作用特点() A.解毒 B.泻火 C.凉血D滋阴 16.川芎茶调散的功效是() A疏风止痛B.散寒止痛C.通络止痛D舒肝止痛 17.温脾汤组成药物中无() A.大黄 B.附子 C.甘草 D.细辛 18.清热的方剂煎药法宜() A.武火急煎 B.武火久煎 C.文火急煎 D.文火久煎

临床合理用药规范标准

临床合理用药规范 (版本号:HLYY00) 为进一步加强合理用药管理,建立统一、规范的药物临床使用管理机制,推进临床合理用药,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制定本细则。 一、抗生素使用原则 1. 诊断为细菌性感染者,方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及血、尿常规等实验室检查结果,初步诊断为细菌性感染者以及经病原检查确诊为细菌性感染者方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由真菌、结核分枝杆菌、非结核分枝杆菌、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立克次体及部分原虫等病原微生物所致的感染亦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缺乏细菌及上述病原微生物感染的证据,诊断不能成立者,以及病毒性感染者,均无指征应用抗菌药物。凡怀疑细菌感染者,必须采集标本作细菌培养且应力争在使用抗菌药物前采集标本作细菌培养 2. 联合使用抗菌药物指征:病因未明的严重感染;单一药物不能控制的严重感染 (败血症、细菌性心内膜炎、化脓性脑膜炎);多种细菌引起的混合感染 (需氧菌+厌氧菌,G+球菌+G-杆菌);二重感染 (细菌+真菌);需长期用药且细菌易产生耐药的感染 (结核病);以两联为宜,且相互间具协同或相加作用。未经全院讨论,一律不允许使用三联抗菌药物。 3. I类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应用:对具有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指征的常见手术,要参照《常见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表》(见附件1)选择抗菌药物。以下手术原则上不允许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甲

状腺、乳腺、腹股沟疝、关节镜检查、颈动脉内膜剥脱、颅骨肿物切除、白内障手术、冠脉造影等血管介入诊断手术。I类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给药方法及时间:在术前~2小时内给药,如果手术时间超过3小时,或失血量大(>1500 ml),可手术中给予第2剂。总的预防用药时间不超过24小时,个别情况可延长至48小时。 4. 一般感染患者用药72小时,重症感染48小时后,根据临床反应或临床微生物检查结果,决定是否更换所用抗菌药物。感染患者待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明显好转或恢复正常后可再继续用药3天。 5. 氟喹诺酮类药物的经验性治疗可用于肠道感染、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和社区获得性泌尿系统感染。其他感染性疾病治疗要参照致病菌药敏试验结果选用该类药物。 6. 抗生素品种见“常州市中医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分级管理目录(2015版)”。 7.常见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见附件1。 二、神经(含脑细胞、脊髓)营养药、脑细胞保护药、改善颅内血管循环药物(静脉用或肌注用)使用原则 第一诊断为脑血管病或脑神经病变的患者同时使用不超过两种。第一诊断为其他疾病但伴随有脑血管病或神经病变的患者,脊髓及周围神经损伤患者不得同时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必要时结合口服西药、中药汤剂进行调整。超出以上范围使用的需要有临床诊治指南Ⅰ级推荐或循证医学A级证据支持,否则视为不合理用药。

中药与中药合理用药知识宣传手册2015

郑州市管城中医院 中知 药识 及宣 中传 药手 合册 理 用 药

目录 随便服用中药可能会危害健康 (3) 含有乌头类药物的中成药有哪些 (4) 那些中药具有糖皮质激素样作用 (5) 服用枸杞子应注意哪些问题 (6) 小儿食积常用那些中药 (7) 那些中药会引起过敏 (8) 那些中药可能会造成肝损害 (9) 治疗高血压的中成药中含有的西药成分及使用时应注意的问题............10-11 常用补血药及应用补血药应注意的问题. (12) 风热感冒的常见症状以及常用中成药 (13) 幼儿服药注意事项........................................................................................14-15

随便服用中药可能会危害健康 很多人认为中药性情平和、没有副作用、可以放心吃。越来越多的中药不良反应报告显示,滥用中药有害。导致不良反应得原因主要有超剂量用药、长期服用、药证不符、用药途径不当、误服误用、不适当地与西药联用、违反用药禁忌、病人自身体质问题等诸多因素。中医用药需要辨证论治,药不对症不仅达不到治疗目的,还可能导致不良后果。如银翘解毒片对于外感风热有效,但对于外感风寒则不宜。滥用甘草会出现水肿、头疼、高血压等不良后果。即使作为补品 的人参,长期超量服用也会导致胸闷、烦躁、气喘、失眠甚至精神错乱等中枢神 经过度兴奋的症状。 正如《医法圆通》所说;“病之当服,附子、大黄、砒霜皆是至宝,病之不 当服,人参、茂、鹿茸、枸杞皆是砒霜。”因此使用中药应当在中医师以及中药 师的指导下用药。

合理用药知识宣传资料一

合理用药知识宣传资料(一) 一、什么是合理用药? 合理用药是以当代系统的医学、药学、管理学知识,明智地使用药物,以符合安全、有效、经济的综合目标。为了保证合理用药,医、药、护、技、管理者、病人或其监护人要在职责范围内参与用药流程,并形成完整的用药系统。完整的用药流程包括正确诊断、对症下药、正确开方、妥善配药、病人遵嘱、治疗得到跟踪处置等环节。合理用药反映了为民谋利、以人为本的科学理念。违反安全、有效、经济的综合用药目标就是不合理用药,其主要原因是医患双方合理用药的概念不明确,药物治疗未形成完整的系统,以及用药流程中有脱节现象。 、普通感冒不要滥用抗菌素 许多人得了普通感冒后,常常不去医院就诊,而是自己服用一些解热镇痛药、抗菌素或中药来治疗。虽然有时可以使病程缩短,但也会带来一些问题,尤其是抗菌素的使用-- 患了普通感冒非要服用抗菌素不可吗? 由于约70% —80 %的普通感冒是由病毒引起的,因此,绝大多数情况下即使不使用抗菌素,疾病也能痊愈。事实上,现在也已经有很多人感觉到,感冒后服了很多抗菌素,效果并不明显,其主要原因就是由于感冒大多数为病毒所引起,抗菌素并没有治疗作用;更令人担忧的是不该用抗菌素而随意滥用,其结果是不但没有治疗效果,还导致了大量耐药菌株(据统计,目前有80 %的葡萄球菌对青霉素耐药)的出现。而且,滥用抗菌素还会造成体内正常菌群失调,使一些非致病菌成为致病菌,从而使病情加重。 由此可见,患了普通感冒,特别是症状不重时,不要随便服用抗菌素。由于抗菌素往往具有多种毒性作用并可引起过敏反应等,因此建议大家千万不要滥用抗菌素;即使需要服用此类药物,也应在医师指导的情况下,按疗程服药。 三、生活中常见的无效用药 随着常用药物进入家庭,许多人对一般常见病,都自己买药服用。但往往对一些药物的“关键”又不甚清楚,造成了许多无效用药甚至产生抗药性的情况,为此,当引起重视。如果你有下面几种常见的无效用药情况,不妨改进一下: 流感患者使用抗生素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上呼吸道感染,通常有甲、乙、丙三型,常因变异而产生新的亚型引起流行。目前,对流感患者使用抗生素现象很普遍,不仅多见于个人自用,就是一些医生治疗流感也常用抗生素。但是,抗生素对流感治疗是无效的,只有并发细菌感染时, 方可考虑使用抗生素。 功能性腹泻不应使用抗生素 腹泻一般分为感染性腹泻和非感染性腹泻,前者应选用抗生素,而后者用抗生素则无效。消化功能紊乱可由饮食不当、食物过敏( 对牛奶、鱼虾过敏等)、生活规律的改变、外界气候突变等原因引起,此类腹泻使用抗生素

中药临床药学的现状与未来发展的思考

中药临床药学的现状与未来发展的思考 中药临床药学是中医药与现代科学相结合而发展起来的新学科,也是临床药学的一新分支,其核心是中药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合理性。因此,对提高中医药临床疗效,减少不良反应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目前,中药临床药学工作由于难度较大,尤其是医院中药房条件较差,力量薄弱,困难较多,加之部分医院领导对中药临床药学工作不够重视,使中药临床药学未得到很好地开展和应有的发展。为此,笔者就中药临床药学的概念、任务、主要研究内容和现状、存在问题、未来发展思考作如下探讨,以引起同道重视。 1中药临床药学的概念 1.1中药临床药学的概念 中药临床药学是指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以病人为对象,研究中药及其制剂与人体相互作用和合理、有效、安全用药及应用规律的综合性的学科。中药临床药学以病人为对象,是指为适应各种不同病人的个体差异和复杂多变病情的防治需要,运用现代的药剂学、药理学等专业知识密切结合临床病人的状况,指定合理的用药方案,监测用药过程及摸索用药规律,以确保临床用药的安全和有效。 1.2中药临床药学与临床中药学 目前,学术界有中药临床药学和临床中药学两种提法,我们认为临床中药学与中药临床药学都涵盖临床、中药,从广义上讲,二者应该是一致的,因为它们的研究对象都是中药,研究范畴均限于临床。二者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研究合理有效与安全用药的科学,其核心是

临床合理用药。但从狭义上讲,二者的逻辑定义却各有侧重。临床中药学是研究中药基本理论及其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进行中药临床应用的一门学科。它既是中医学理、法、方、药体系中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又是大中药学学科中的核心和基础。由于临床中药学主要是研讨中医临床各科所用药物是如何应用的, 所以,它又具有与临床学科密不可分的关系。它是直接根源于临床的,其任务就是要实现老药新用,常药特用,优化量效。中药临床药学是中药药物与中医临床密切结合而发展起来的。它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中药的临床应用和多种现代监测为手段,研究中药的体内作用机理,以及如何发挥最大治疗作用的学科。中药临 床药学,就其属性来说,它是临床药学下面的分支学科,其研究重点是中药临床合理用药的问题。总之,临床中药学与中药临床药学虽各有侧重,但大体的内容是一致的。我们赞成提中药临床药学,因其更侧重于合理用药,更符合现代临床药学的核心内容。 2中药临床药学的任务 临床中药师在开展中药临床药学工作中主要应围绕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参与临床合理用药;临床治疗药物的监测包括药效和不良反应监测及药代动力学和生物利用度监测;药物情报的收集与咨询服务;药物相互作用和配伍的研究;临床试验及药物评价等。这些也是中药临床药学工作的主要任务。 3中药临床药学的现状

合理用药知识

合理用药知识宣传 1、怎样用药才适当? (1)适当的药物。根据身体状况,选择最为适当的药物。 (2)适当的剂量。严格遵照医嘱或说明书规定的剂量服药。 (3)适当的时间。有的药物需要饭前服用,有的需要饭后服用,有的要在两餐之间服用。如果不遵守服用方法,随意服用,就会影响效果或对胃造成刺激。(4)适当的途径。患者适合用口服的药物,就尽量不要采用静脉给药。现在提倡一种序贯疗法,即输液控制症状之后,改换口服药物进行巩固治疗。 (5)适当的病人。同样一种病发生在两个人身上,由于个体间的差异,即使使用同一种药物,也要进行全面权衡,一个治疗方案不可能适用于所有的人。(6)适当的疗程。延长给药时间,容易产生蓄积中毒、细菌耐药性、药物依赖性等不良反应的现象,而症状一得到控制就停药,往往又不能彻底治愈疾病。只有把握好周期,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7)适当的治疗目标。病人往往希望药到病除,彻底根治,或者不切实际要求使用没有毒副作用的药物。医患双方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积极、正确、客观的态度,达成共识。 2、“五先五后”的用药原则 (1)先用食疗后用药。例如喝姜片红糖水可治疗风寒性感冒,便秘可食菠菜粥。食疗后不见好转,可考虑用理疗、按摩、针灸等方法,最后再用药治疗。(2)先用中药后用西药。中药多属于天然药物,其毒性及副作用一般比西药要小的多,除非是使用西药确有特效。一般情况下,最好是先服中药。 (3)先以外用后用内服。为减少药物对肌体的毒害,能用外用药治疗的疾病,比如皮肤病、牙龈炎、扭伤等外敷外用药解毒、消肿,最好不用内服消炎药。(4)先用内服后用注射。有些老年人一有病就想注射针剂,以为用注射来得快,其实不然。药剂通过血液、血管壁流向全身,最后进入心脏,直接危机血管壁和心脏。因此,能用内服药使疾病缓解的,就不必用注射剂。 (5)先用成药后用新药。近年来,新药不断涌现,一般说来他们在某一方面有独特的疗效,但由于应用时间短,其缺点和毒副作用,尤其是远期副作用还没

中药的安全性及合理用药

中药的安全性及合理应用 食品、药品安全关系国计民生,关系大众百姓的生活健康及生命安全,中药安全性是国外备受关注的敏感话题,今年的“何首乌肝毒性事件”再一次激起了有关中药安全性的舆论波澜,9月香港《凤凰周刊》一则报道《大陆中草药肝损害调查》,将中药不良反应这一话题再次置于聚光灯下,大家对中药安全性的担心和疑惑不容置否,中药的“安全有效”何在?下面我们一起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识中药的安全性和不良反应,我们该如何科学合理使用中药。 1国外重大中药不良反应事件回顾 1.1 “马兜铃酸事件” :993年,比利时学者首次报道,部分女性服用了含广防己的减肥药“苗条丸”后,出现慢性肾功能衰竭,并确认广防己中的“马兜铃酸”是罪魁祸首。2000年6月,美国权威临床医学杂志发表了一篇“泌尿系统 癌症与服用中药(广防己)有关”的研究报告。此后,美国(FDA)及欧洲很多下令停止一切已知含有和怀疑含有马兜铃酸的原料和成品的进口、制造和销售。 2003年2月,国众多媒体发布了“龙胆泻肝丸有可能导致尿毒症”的消息。龙胆泻肝丸处方:龙胆、木通、柴等,用于治疗高血压、急性结膜炎、中耳炎、急性胆囊炎、急性盆腔炎、尿路感染等,主要原因是处方含关木通具有“肾毒性”,此后,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取消了关木通、广防己、青木香等含马兜铃酸药材的药用标准。 1.2英国千柏鼻炎片事件一2004年,在英国市场销售的“千柏鼻炎片”,主要含千里光、麻黄、决明子等,治疗急慢性鼻炎、鼻窦炎等,由于含有千里光,含不饱和吡咯里西啶类生物碱,发现其对肝脏造成严重损害。 1.3复方芦荟胶囊事件一2006年,英国药物安全机构在一家药店里抽验检测一种名叫

临床合理用药管理办法

临床合理用药管理办法 为了加强我院药事管理工作,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保证用药的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全面提高医疗质量,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处方管理办法》、《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临床诊疗指南》、《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国家处方集》等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制定本办法。 一、临床合理用药的基本原则 1、医师和药师在药物临床应用时须遵循安全、有效、经济的指导原则。 2、医师在诊疗过程中应该严格遵循各种疾病临床诊疗指南和各种临床诊疗技术操作规范,根据临床诊断按照药品说明书所列的适应症、药理作用、用法用量、禁忌症、药物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制定合理的用药方案。执行用药方案时医师、护士要密切观察疗效,注意不良反应。医师要根据临床观察指征和检验结果及时修正和完善原定的用药方案。 3、医师制定用药方案时要根据药物作用特点,结合患者病情和药敏结果给以个体化用药,充分考虑到剂量、次数、疗程、给药途径和药物经济性。同时,应该严格遵循《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麻醉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精神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等相关规定。 4、临床各科室应该按照病种临床路径管理标准和方法实施临床

路径管理,遵循各病种的临床路径,规范诊疗流程,并同步填写病例临床路径表。 二、临床合理用药的组织机构 由管理部门、临床科室、药学部的专家组成临床合理用药监督小组,分管院长任组长,定期组织进行临床合理用药的监督、评议。 三、临床合理用药的监督管理 1、临床合理用药监督小组每季度对督查结果进行分组讨论、汇总、确认存在的问题,最后结果进行通报公布,对确认存在不合理检查、用药情况的个人视情节轻重给予惩罚,对因不合理检查、用药而导致的医疗纠纷及事故等,按相关规定处理。 2、临床科室主任为各临床科室合理用药第一负责人,具体负责对本科合理用药、大处方进行督导管理,及时纠正本科室临床用药中存在的问题,督查结果纳入医疗质量考核内容,并与科主任考核、责任意识考核挂钩。 3、药学专业技术人员要严格按照《处方管理办法》的要求对处方用药适宜性进行审核,发现不合理用药情况要告知用药医师,情况严重的应拒绝调配并登记,定期向临床合理用药评议小组报告。 4、建立超说明书用药的监控和干预机制,诊疗过程中医师不得随意扩大药品使用说明书规定的适应症,如因医疗创新需扩展药品使用规定的,应报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审查通过并签署患者知情同意书,使用中药饮片、中成药时,要根据中医辩证施治的原则,注意配伍禁忌,合理选药。

合理用药知识竞赛题

科学用药知识竞赛参考题 、判断题 1、抗生素是指由细菌、放线菌、真菌等微生物经培养而得到的某些物质,或用化学半合成法制造的相同或类似的物质;也可化学全合成。原称抗菌素。(V) 2、抗菌谱是指每一种抗菌药物的抗菌范围。(V) 3、抗病毒药物是指抑制病毒繁殖或杀灭病毒的一类药物。(V) 4、耐药性又称抗药性。( V) 5、耐药性严重者可使多种抗菌药物失效。(V) 6、病毒感染不应采用抗菌药物治疗。( V) 7、腹泻时应该及时应用抗菌药物的治疗。(X ) &治疗腹泻应该同时使用乳酶生和抗菌药物。(X ) 9、儿童感冒应及时使用抗菌药物治疗。(X ) 10、儿童服用红霉素应该碾碎。这样既方便又科学。(X ) 11、治疗婴幼儿细菌性感染应该选用价廉的四环素。(X ) 12、 14、使用抗菌药物会影响口服避孕药的疗效吗(V) 15、慢性支气管炎稳定期患者是否需要使用抗菌药物(X ) 16、支气管扩张的病人平时是否需要服用抗菌药物(X ) 17、药品能治病但也能产生有害的反应,我们通常把这类有害的反应叫药品不良反应。( V) 18、每个批号青霉素注射前都必须作皮试。( V) 19、链霉素、庆大霉素等抗菌药物使用不当可能引起不可逆性耳聋。

(v) 20、根据自己需要,就可以在零售药店随意购买抗菌药物。(X ) 21、药品是价格越贵,治疗效果越好。(X ) 22、“是药三分毒” ,所以,任何药品都有可能引起不良反应。( v) 23、处方用药后出现药品不良反应就说明处方一定有问题。( X ) 24 、药品使用说明书里列举不良反应越少的药就越好。( X ) 25、中药的使用讲究辩证论治、合理组合,所以绝不会引起药品不良反应。( X ) 26、中药的剂量越大,疗效就越好。( X ) 27、维生素类药物对人体有益无害,所以,平时都可以多服用。( X ) 28、由于人与人之间对药品不良反应的敏感性方面有较大的个体差异, 所以,服用同样的药有的人会引起不良反应。( v) 29 、药品发生不良反应就一定是药品质量有问题。( X ) 30、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是由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主管。( v) 3 1 、发现药品不良反应应该向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报告。( v) 32、药品不良反应已经发生了,再去报告于事无补,可以不报告。( X ) 33、处方药是指经批准生产,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处方才能购买和使用的药品。( v) 34 、贵重药品及滋补药品应于饭前服用,以利于充分吸收。( v) 35、宜于饭后服用的药物对胃粘膜一般都有较强的刺激性。( v) 36、诊断不明的发热疼痛应该首先服用解热镇痛药以减轻症状。( X ) 37 妇女痛经时可以服用解热镇痛药吗(v) 38、腹痛用解热镇痛药既方便、疗效又好。( X ) 39、支气管炎出现痰多、咳嗽应该使用镇咳药物。(X )

合理用药宣传资料

合理用药宣传资料 合理用药知识宣传资料 1、怎样用药才适当, (1)适当的药物。根据身体状况,选择最为适当的药物。 (2)适当的剂量。严格遵照医嘱或说明书规定的剂量服药。 (3)适当的时间。有的药物需要饭前服用,有的需要饭后服用,有的要在两餐之间服用。如果不遵守服用方法,随意服用,就会影响效果或对胃造成刺激。 (4)适当的途径。患者适合用口服的药物,就尽量不要采用静脉给药。现在提倡一种序贯疗法,即输液控制症状之后,改换口服药物进行巩固治疗。 (5)适当的病人。同样一种病发生在两个人身上,由于个体间的差异,即使使用同一种药物,也要进行全面权衡,一个治疗方案不可能适用于所有的人。 (6)适当的疗程。延长给药时间,容易产生蓄积中毒、细菌耐药性、药物依赖性等不良反应的现象,而症状一得到控制就停药,往往又不能彻底治愈疾病。只有把握好周期,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7)适当的治疗目标。病人往往希望药到病除,彻底根治,或者不切实际要求使用没有毒副作用的药物。医患双方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积极、正确、客观的态度,达成共识。 2、“五先五后”的用药原则 (1)先用食疗后用药。例如喝姜片红糖水可治疗风寒性感冒,便秘可食菠菜粥。食疗后不见好转,可考虑用理疗、按摩、针灸等方法,最后再用药治疗。 (2)先用中药后用西药。中药多属于天然药物,其毒性及副作用一般比西药要小的多,除非是使用西药确有特效。一般情况下,最好是先服中药。

(3)先以外用后用内服。为减少药物对肌体的毒害,能用外用药治疗的疾病,比如皮肤病、牙龈炎、扭伤等外敷外用药解毒、消肿,最好不用内服消炎药。 (4)先用内服后用注射。有些老年人一有病就想注射针剂,以为用注射来得快,其实不然。药剂通过血液、血管壁流向全身,最后进入心脏,直接危机血管壁和心脏。因此,能用内服药使疾病缓解的,就不必用注射剂。 (5)先用成药后用新药。近年来,新药不断涌现,一般说来他们在某一方面有独特的疗效,但由于应用时间短,其缺点和毒副作用,尤其是远期副作用还没有被人们认识。因此,中老年人患病时最好先用中西成药,确实需要使用新药时,也要慎重,特别是对进口药物尤其要慎重。 3、怎样理解药品说明书上的“慎用”、“忌用”和“禁用”, 绝大多数的药品说明书上都印有“慎用”、“忌用”和“禁用”的事项,这三个词语虽只有一字之差,但嘱咐的轻重程度却大不相同。 “慎用”提醒服药的人服用本药时要小心谨慎。就是在服用之后,要细心地观察有无不良反应出现,如有就必须立即停止服用;如没有就可继续使用。所以,“慎用”是告诉你要留神,不是说不能使用。比如利他林对大脑有兴奋作用,高血压、癫痫病人应慎用。 “忌用”,比“慎用”进了一步,已达到不适宜使用或应避免使用的程度。标明“忌用”的药,说明其不良反应比较明确,发生不良后果的可能性很大,但人有个体差异而不能一概而论,故用“忌用”一词以示警告。比如患有白细胞减少症的人要忌用苯唑青霉素钠,因为该药可减少白细胞。 “禁用”,这是对用药的最严厉警告。禁用就是禁止使用。比如对青霉素有过敏 反应的人,就要禁止使用青霉素类药物;青光眼病人绝对不能使用阿托品。 4、服药前后需要注意什么,

.医院临床合理用药管理办法

医院临床合理用药管理办法 为了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保障临床用药安全、经济、有效,全面提高医疗质量,依据国家《药品管理法》、《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辽宁省加强医疗机构药品使用管理专项工作方案》、《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等法律、规章和指南,制定本管理办法,经院药事管理委员会、院长办公会研究决定制定本办法。 本办法中的合理用药是指由注册执业医师在诊疗活动中遵循安全、有效、经济的原则实施的药物治疗。本办法适用于我院所有具有处方权的医师。 一、组织管理 (一)组织机构 医院成立“临床合理用药管理督导组”和“临床合理用药管理专家组”,负责全院的合理用药监督管理工作。常设办公机构分别设于医务部和药剂科。 1、临床合理用药管理督导组: 组长:李春霞 成员:刘长珍 常设办公机构设于医务部。 2、临床合理用药管理专家组: 组长:付立春 成员:孙育红张春波 常设办公机构设于药剂科。 (二)职责

1、督导组职责: (1)、制定医院合理用药的目标和要求; (2)、决定召开会议,讨论药品使用管理和临床合理用药等事项; (3)、制定医务人员开展合理用药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 (4)、组织对全院临床药物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价; (5)、向临床科室反馈临床用药中存在的问题; (6)、定期公布全院药品的使用情况并通报医师合理用药评价情况; (7)、根据检查结果提出对科室和个人的奖惩决定。 2、专家组职责: (1)、深入临床了解药品使用情况,掌握用药动态,为医院药品使用管理提供分析信息和改进建议; (2)、临床药师定期参加临床科室查房,提出合理用药建议; (3)、定期对临床科室和医师的医疗用药行为进行检查、考评,实施处方点评,对临床科室的不合理用药行为提出整改意见并报督导组; 二、合理用药检查范围与判断标准 (一)检查范围:我院所有具有处方权医师开具的门诊处方和住院部各病区的住院处方(结合病历),合理用药督导组在处方用药动态监测中发现存在用药不合理的科室和医师为重点检查对象。 (二)用药合理性评价结论分为合理、不合理。 1、用药完全符合安全、有效、经济的原则为合理,具体要求为: 1.1 因病施治,对症下药,所用药物有相应适应症; 1.2 药物选择适当; 1.3 药物剂量、给药方法、时间及疗程适当;

宣传单(合理用药宣传)

1.关于处方药和非处方药: 处方药(Rx ):处方药就是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处 方才可调配、购买 和使用的药品; 非处方药(OTC ):非处方药不需要凭医师处方即可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的药 品。 通便类药物:如复方芦荟胶囊、麻仁润肠丸 等。 清热解毒类药物:常见的有六神丸、牛黄解毒片 等药物。但六神丸含有蟾酥等有毒成分, 因 此切勿滥 用。 3?最近有一些常用药被转为处方药: 半夏糖浆,珍菊降压片,牛黄清心丸,片仔癀,六神丸,流 感丸,救心丸,麝香保心丸,万通筋骨片,复方利血平片, 2?家庭常用药: 感冒类药物:风寒型感冒一般常备的中成药有 ,在这些方面的 止咳化痰药: 疗效也比较好。 但需注意该药是 )主要是清热、化痰、止咳, 等。对于风热型感冒,常备的中成药有 口服液等。 宜、银柴 2 清热解毒颗粒、双黄连 「颗粒 消食类药物:山楂丸、健胃消食片等。 ?季节的变化常会导致 不同 的疾病,所以我们 应该根据季节、疾病的 变化而及时调整小药 ?箱里的药物。 致药物上瘾的情形,往往是

腰痛宁胶囊,复方甘草片 这12种药物之所以由非处方药转为处方药,最大的原因是它们容易产生药物依赖性,健康 人大量服用后容易形成“依赖”或“上瘾”,又或产生耐药性。 4.服药时注意事项: 严格按照说明书要求服药,不能随意增加药量。 比如,有些病人在治疗时急于求成, 恨不得一天把病治好,于是擅自加大剂量,这样可能会 产生耐药性或不良反应。 同时服用其他药物时,要咨询医生或药师 如头痛脑热时,有人吃了头痛药,又吃感冒药,而这些药物中含有咖啡因和麻黄碱,同时服 用对人体的影响就会强化, 从而使人增加产生药物依赖的风险。 也有些药物同时服用会降低 疗效,甚至有害。 了解自己的体质,药物过敏史等。避免服用自己会过敏的药物 老年人一般脏器机能减退,抗病能力下降,应根据具体情况,适当进补。切不可滥用补药, 当心适得其反。 3. 维生素做补药用 维生素是维持人体正常新陈代谢和生化功能所必需的一类营养要素, 但如果长期盲目服用却 会引发各种疾病,更不能把它们当作补药来使用。如维生素 D 作为壮骨良药长期服用可引 起严重的中毒反应 而出现高血钙症。 4. 普通感冒也要吃抗生素 5?保健品和药物的区别? - 药品必须经过严格的 1 :药效学研究和临床试验, 并: 经国家批准后方可投入市 : :场。药品具有确切的疗效、 1 :功能 主治和适应症,不良反 丨 应明确。药 监部门负责药品 1 '质量的管理。药品标有“药: :准字”文号, 保健品是功能性食品。食品没有治疗作用。以“卫食健 字”或 “卫食字”文号出现。目前,有些保健品做广告宣传 有所谓治疗甚 至根治某种疾病的作用,这是对消费者不负责任的违法行 为。所以消费者在选择产品时,为了确保安全,最好选择国 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 )批准的标有 “OTC ” (非 处方药)字样的药品,在购 买时看看是 J I * 6?—些用药误区: 新特药一定有奇效 )0) 一种新药由于受试用的. 2.老年人都要吃补 1.

浅谈中药的安全性及合理用药

浅谈中药的安全性及合理用药 【论文关键词】中药安全性合理用药 【论文摘要】理性看待中药毒性,合理应用中药。凡是药品都具有利、害两重性,俗话说:是药三分毒,毒性多是不合理用药引起的,临床上不合理用药主要是药物的滥用、乱用和误用,而合理用药就是有效、安全、经济的使用药物。 中药是天然品,很多人认为是安全的,没有任何毒、副作用,有些慢性病人喜欢多用中药,甚至常吃中成药。似乎认为有病治病,无病强身,实际上并非如此。凡是药品都具有利、害两重性,中药也不能滥用。 1 理性看待中药安全性 中药较安全是相对的,比起西药来毒、副作用小些,但不是绝对安全,合理使用是安全的,用之不当也会发生不良反应,甚至中毒。 我国古代的《神农本草经》中收载了365种药物,并分为上、中、下三品,有的“无毒”,不伤人;有的“有毒”,要“斟酌其宜”;有的“多毒”,“不可久服”。这说明古人早已认识到中药的毒性,并提出合理用药的概念。此后历代本草著作达数百种之多,在每个具体的药物项下,均标注有“有毒、无毒”,并记载了各种药物的适应症、炮制方法、使用经验,并逐渐总结出配伍用药的“十八反”、“十九畏”、妊娠禁忌和服药禁忌等注意事项。直至现行的国家药典,除一般无明显毒副作用的药物以外,仍将有毒的药物按三级划分,分别注明“小毒”、“有毒”或“大毒”。 现在我国将27种中药列为“毒性药品”,加强了管理。曾有人长期使用含有朱砂的中成药以致使体内汞蓄积而中毒。我国某些名贵的中成药也是有毒的,使用过量时很容易发生中毒反应,如云南白药、六神丸等。还有的中药可引起过敏,如牛黄解毒丸、水蛭等。 2 合理用药 合理用药就是有效安全经济的使用药物,这里涉及使用药物的几个方面,包含着许多内容,真正的合理用药必须全都做到,只强调某一方面不算合理用药。 2.1 用药有效是治病的首要目标,但是安全是其前提。只追求治疗效果而忽视安全性有时会遭到药物的伤害,如中药关木通引起的肾损害,因此药物的安全性是很重要的。 2.2 用药的经济性。简单地看是药物的贵贱、医疗费用高低的问题,实际上还有药/效比的问题。治疗一种疾病可以有几种或几十种药物选择,对疗效基本相当的药物,应力求使用低价的。如临床上常用党参代替人参即是如此。 合理用药,具体一点讲就是应当做到根据病情、病人体质、年龄、所处地方以及季节

合理用药知识宣传

合理用药知识宣传

一、什么是合理用药? 合理用药是指安全、有效、经济地使用药物。以当代药物和疾病的系统知识为基础,根据疾病种类、患者状况和药理学理论选择最佳的药物及其制剂,制定或调整给药方案,以期有效、安全、经济地防治和治愈疾病的措施。二、普通感冒不要滥用抗菌素许多人得了普通感冒后,常常不去医院就诊,而是自己服用一些解热镇痛药、抗菌素或中药来治疗。虽然有时可以使病程缩短,但也会带来一些问题,尤其是抗菌素的使用,患了普通感冒非要服用抗菌素不可吗?由于约70%—80%的普通感冒是由病毒引起的,因此,绝大多数情况下即使不使用抗菌素,疾病也能痊愈。事实上,现在也已经有很多人感觉到,感冒后服了很多抗菌素,效果并不明显,其主要原因就是由于感冒大多数为病毒所引起,抗菌素并没有治疗作用;更令人担忧的是不该用抗菌素而随意滥用,其结果是不但没有治疗效果,还导致了大量耐药菌株(据统计,目前有80%的葡萄球菌对青霉素耐药)的出现。而且,滥用抗菌素还会造成体内正常菌群失调,使一些非致病菌成为致病菌,从而使病情加重。那么,得了普通感冒,到底该如何治疗呢?通常以对症治疗为主,还可以服用大剂量的维生素C。这是因为大剂量的维生素C能有效帮助合成抗体,激活白细胞,全面增强人体的抵抗力。此外,维生素C具有抗氧化作用,当患伤风感冒时,中性白细胞会释出大量氧自由基及氧化性物质,从而引起相关症状,而白细胞内的维生素C则能阻止这些有毒物质跑到白细胞之外。感冒时白细胞内的维生素C浓度会大量降低,如果补充大剂量维生素C(每天1.0—6.0g),则能维持白细胞内维生素C的浓度,减轻症状。由此可见,患了普通感冒,特别是症状不重时,不要随便服用抗菌素。由于抗菌素往往具有多种毒性作用并可引起过敏反应等,因此建议大家千万不要滥用抗菌素;即使需要服用此类药物, 也应在医师指导的情况下,按疗程服药。三、生活中常见的无效用药随着常用药物进入家庭,许多人对一般常见病,都自己买药服用。但往往对一些药物的“关键”又

合理用药宣传活动总结

合理用药宣传活动总结 合理用药宣传活动总结 这一年来,耕耘的艰辛与收获的喜悦相互交织,在领导和同事的指导与支持下,我认真学习努力工作,最终较好的完成了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不断在学习和思考中提高,在工作中成长进步。本店为大家整理的相关的合理用药宣传活动总结,供大家参考选择。合理用药宣传活动总结 卫生局: 我院于5月17日上午派遣以副院长xxx为首的领导医务科主任药剂科主任等5人,届时在市一医院参加静脉安全用药与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基本知识和原则。听后很受鼓舞亦很及时,对我们提高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帮助很大。 我院于5月20日下午组织了全体医药护技(值班人员除外)全体人员进行了培训,分别由主管业务的尤自军院长付建军院长及李云斌院长主讲,主讲内容:学习合理安全用药知识静脉用药配伍禁忌,回顾我院一年来不合理处方的配伍,尤其是中草药注射剂不合理使用,甚至滥用。在使用抗菌药物方面,主要表现在不合理使用诸如剂量过大重复使用品种过多联合使用使用时间过长等。 针对上面存在问题我院改进措施如下: 一我院药剂科编辑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和院抗菌药物分级管理目录。其次进行强化培训,对象是全体药剂人员及临床医师,利用电教学设施,进一步讲解了一医院副院长贺艰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及关于注射剂安全使用和一医院药剂科主任张虹关于合理安全用药知识等内容。 二成立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小组,组长:业务副院长xxx,医院监测员:药剂科副主任xxx(兼),各临床科室护士长为本科室监测员。 三成立临床用药督导小组,定期对抗菌药物应用情况进行抽查(每季度一次),科室明确专人负责。 四设立我院抗菌药物分级管理目录及管理办法。 合理用药宣传活动总结 根据省农垦总局关于开展20XX年安全用药宣传月活动的通知文件安排,我院与本农场电台精心组织周密部署认真实施,采用了讲座和电台宣传的方式普及安全用药合理用药食品安全等知识,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此活动总结报告如下:

中药饮片合理用药培训试题及答案

中草药合理用药培训试题科室姓名分数 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每题5分,共100分)。 1.五行中“水”的特性是() A.炎上 B.变革 C.曲直 D.润下 2.化生血液的最基本物质是() A.水谷精微 B.津液 C.精 D.元气 3.下列哪项不是津液() A.胃液 B.血液 C.肠液 D.泪液 4.当人安静时,血主要归藏于() A.心 B.肝 C.脾 D.肺 5.肺主通调水道功能主要依赖于() A.肺主气 B.肺主皮毛 C.肺司呼吸 D.肺主宣降 6.七情致病导致“血随气逆”者多为() A.怒 B.思 C.恐 D.惊 7.内湿的产生与哪一脏关系最密切() A.肾 B.肝 C.肺 D.脾 8.理中丸与小健中汤均能温中补虚,但其中理中丸并能() A.合理缓急 B.降逆止呕 C.健脾燥湿 D.甘温除热 9.龙胆泻肝汤组成药物中无() A.泽泻 B.车前子 C.木通 D.滑石 10.滋阴疏肝法的代表方是() A.逍遥散 B.一贯煎 C.六味地黄丸 D.大补阴丸 11.生脉散中配用五味子的作用是() A.敛阴止汗 B.敛肺止咳 C.收涩止泻 D.敛心安神 12.气虚发热症,治易首选() A.当归补血汤 B.四君子汤 C.小健中汤 D.补中益气汤 13.四逆散主治四逆证是因() A.阳衰阴盛 B.血虚寒厥 C.阳明腑实 D.阳气内郁 14.下列除哪一项外,均属四物汤组成中的药物() A.熟地 B.白芍 C.首乌 D.川芎 15.下列除哪一项外,均为清热剂的作用特点() A.解毒 B.泻火 C.凉血D滋阴 16.川芎茶调散的功效是() A疏风止痛 B.散寒止痛 C.通络止痛D舒肝止痛 17.温脾汤组成药物中无() A.大黄 B.附子 C.甘草 D.细辛 18.清热的方剂煎药法宜()

合理用药知识宣传资料(较全面)

合理用药知识宣传资料

合理用药知识宣传资料一 1、怎样用药才适当? (1)适当的药物。根据身体状况,选择最为适当的药物。 (2)适当的剂量。严格遵照医嘱或说明书规定的剂量服药。 (3)适当的时间。有的药物需要饭前服用,有的需要饭后服用,有的要在两餐之间服用。如果不遵守服用方法,随意服用,就会影响效果或对胃造成刺激。 (4)适当的途径。患者适合用口服的药物,就尽量不要采用静脉给药。现在提倡一种序贯疗法,即输液控制症状之后,改换口服药物进行巩固治疗。 (5)适当的病人。同样一种病发生在两个人身上,由于个体间的差异,即使使用同一种药物,也要进行全面权衡,一个治疗方案不可能适用于所有的人。 (6)适当的疗程。延长给药时间,容易产生蓄积中毒、细菌耐药性、药物依赖性等不良反应的现象,而症状一得到控制就停药,往往又不能彻底治愈疾病。只有把握好周期,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7)适当的治疗目标。病人往往希望药到病除,彻底根治,或者不切实际要求使用没有毒副作用的药物。医患双方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积极、正确、客观的态度,达成共识。 2、“五先五后”的用药原则

(1)先用食疗后用药。例如喝姜片红糖水可治疗风寒性感冒,便秘可食菠菜粥。食疗后不见好转,可考虑用理疗、按摩、针灸等方法,最后再用药治疗。 (2)先用中药后用西药。中药多属于天然药物,其毒性及副作用一般比西药要小的多,除非是使用西药确有特效。一般情况下,最好是先服中药。 (3)先以外用后用内服。为减少药物对肌体的毒害,能用外用药治疗的疾病,比如皮肤病、牙龈炎、扭伤等外敷外用药解毒、消肿,最好不用内服消炎药。 (4)先用内服后用注射。有些老年人一有病就想注射针剂,以为用注射来得快,其实不然。药剂通过血液、血管壁流向全身,最后进入心脏,直接危机血管壁和心脏。因此,能用内服药使疾病缓解的,就不必用注射剂。 (5)先用成药后用新药。近年来,新药不断涌现,一般说来他们在某一方面有独特的疗效,但由于应用时间短,其缺点和毒副作用,尤其是远期副作用还没有被人们认识。因此,中老年人患病时最好先用中西成药,确实需要使用新药时,也要慎重,特别是对进口药物尤其要慎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