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生材料PPT课件.
合集下载
仿生材料ppt

构) 松质骨,羟基磷灰石+胶原基体 密质骨,薄层胶原纤维+矿物晶体
长骨的分级结构示意图
皮质骨具有一种由厚薄两层交替而成的层状结构。薄层 中胶原纤维与矿物晶体c轴垂直于骨的长轴方向,厚度约 为0.3m,厚层中胶原纤维相互平行,并且与骨的长轴呈 一角度。这种结构与哈佛氏系统内的厚、薄骨板相对应。
层状骨结构示意图 (a)矿物相排列;(b)胶原纤维排列方向
因此,在材料的设计和研究中,引入了 仿生结构设计的思想 ,通过“简单组成、 复杂结构”的精细组合,来实现材料的高 韧性、抗破坏及使用可靠性特性。
7.3 天然生物材料的结构特征与仿生
一、贝壳和珍珠的层状叠片结构与仿 生
▪ 贝壳的成分主要是碳酸钙和少量的 壳基质构成,这些物质是由外套膜 上皮细胞分泌形成的。
文石
对贝壳珍珠层的结构分析表明其并不是单纯的层片结 构,而可以看成两级尺度结构的藕合。在珍珠层的一级 细观结构上,增强元文石薄片的面层与贝壳表面平行, 具有(5~10)m× (5~10) m ×(0.3~1.5) m的典型尺寸, 整个薄片在同一层面内以小于15nm的有机物粘合,形成 所谓硬层(即文石晶片层)。这些硬层再以厚约30 nm的 有机物粘合起来,形成软硬相间的层状结构。
▪ 贝壳的结构一般可分为3层: ✓ 最外一层为角质层,很薄,透明,
有光泽,由壳基质构成,不受酸碱 的侵蚀,可保护贝壳。 ✓ 中间一层为壳层,又称棱柱层,占 贝壳的大部分,由极细的棱柱状的 方解石(CaCO3, 三方晶系)构成。 ✓ 最内一层为壳底,即珍珠质层,富 光泽,由小平板(CaCO3, 斜方晶
珍珠层中文石晶体与 有机基质叠层示意图
▪ 珍珠具有类似于贝壳珍珠层的叠片累积结 构。
▪ 这种微观结构模式与贝壳珍珠层的差别仅 在于,在贝壳的珍珠层是沿贝壳的表面铺 排构成层的,而珍珠中的珍珠层包围核心 铺排成层。贝壳珍珠层之所以得名,是因 为它也具有珍珠光泽。
长骨的分级结构示意图
皮质骨具有一种由厚薄两层交替而成的层状结构。薄层 中胶原纤维与矿物晶体c轴垂直于骨的长轴方向,厚度约 为0.3m,厚层中胶原纤维相互平行,并且与骨的长轴呈 一角度。这种结构与哈佛氏系统内的厚、薄骨板相对应。
层状骨结构示意图 (a)矿物相排列;(b)胶原纤维排列方向
因此,在材料的设计和研究中,引入了 仿生结构设计的思想 ,通过“简单组成、 复杂结构”的精细组合,来实现材料的高 韧性、抗破坏及使用可靠性特性。
7.3 天然生物材料的结构特征与仿生
一、贝壳和珍珠的层状叠片结构与仿 生
▪ 贝壳的成分主要是碳酸钙和少量的 壳基质构成,这些物质是由外套膜 上皮细胞分泌形成的。
文石
对贝壳珍珠层的结构分析表明其并不是单纯的层片结 构,而可以看成两级尺度结构的藕合。在珍珠层的一级 细观结构上,增强元文石薄片的面层与贝壳表面平行, 具有(5~10)m× (5~10) m ×(0.3~1.5) m的典型尺寸, 整个薄片在同一层面内以小于15nm的有机物粘合,形成 所谓硬层(即文石晶片层)。这些硬层再以厚约30 nm的 有机物粘合起来,形成软硬相间的层状结构。
▪ 贝壳的结构一般可分为3层: ✓ 最外一层为角质层,很薄,透明,
有光泽,由壳基质构成,不受酸碱 的侵蚀,可保护贝壳。 ✓ 中间一层为壳层,又称棱柱层,占 贝壳的大部分,由极细的棱柱状的 方解石(CaCO3, 三方晶系)构成。 ✓ 最内一层为壳底,即珍珠质层,富 光泽,由小平板(CaCO3, 斜方晶
珍珠层中文石晶体与 有机基质叠层示意图
▪ 珍珠具有类似于贝壳珍珠层的叠片累积结 构。
▪ 这种微观结构模式与贝壳珍珠层的差别仅 在于,在贝壳的珍珠层是沿贝壳的表面铺 排构成层的,而珍珠中的珍珠层包围核心 铺排成层。贝壳珍珠层之所以得名,是因 为它也具有珍珠光泽。
仿生设计ppt课件

信息仿生
水母耳与电子耳
“耳”(细柄上的小球) 中有小小的听石,上面 布满神经感受器,能听 到风暴产生时发出的次 声波(由空气和波浪摩 擦而产生,频率为8赫 兹-13赫兹,传播比风 暴、波浪的速度快) “水母耳”风暴预测仪 可提前15小时左右预报风暴
控制仿生
研究生物机体控制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原理,并 用这些原理去改进现有的或建造新型的自动控制 系统。 当前研究较多的是体内稳态、反馈调节、肢体 运动控制、动物的定向与导航、生态系统的涨落 和人-机合作。 .蛇的红外探测 .蝙蝠与超声波 .蛾的反雷达技术 .动物的天然导航
仿生设计
主要内容
仿生学概念 仿生学的研究方法 仿生与工程技术
一、仿生学简介
仿生学(Bionics)
模仿生物系统的原理以建造技术系统,或者 使人造技术系统具有生物系统特征或类似特 征的科学
凤蓬草 鱼尾 人眼晶状体 生物电 鸟 轮子 船橹 透镜 电池 飞机
生活中的仿生学
动物体的结构对功能的适应性
信息仿生
青蛙与电子蛙眼
青蛙的视觉系统
由透镜(晶状体) 在视网膜上形成光 学图像后,经过视 细胞、双极细胞、 输出细胞(神经节 细胞)而送往大脑 中枢
信息仿生
青蛙与电子蛙眼
神经节细胞有4种: 1. “边缘侦察器”:感受外围 物体的边缘 2. “昆虫侦察器”:感受移动 的昆虫 3. “事件侦察器”:感受亮度 的变化 4. “光强减弱感受器”:感受 光线减弱时阴影的暗色部分 ★ “电子蛙眼”:人造卫星跟 踪系统、雷达系统、信息处 理系统等
结构适应于功能是动物中的
普遍现象
不同的动物,其形态结构特
征可以有相当大的差别。动 物为适应自然的选择,产生 了各种各样的形态特征。
《壁虎仿生材料》PPT课件

1.1壁虎的吸附机制
01
粘液说?
壁虎的脚底根本不存在腺体
02
吸盘说?
壁虎放在玻璃罩子里,然后把玻璃 罩里的空气抽走,结果壁虎仍然可 以爬上垂直的玻璃
03
静电说?
使用x射线轰击靶材消除静电 引力后,在离子化的条件下刚 毛仍然能够实现粘附。
·
04
范德华力?!
1.1壁虎的吸附机制
范德华力?!
假设为范德华力:壁虎脚部的粘附力随着所接触基底的表面能的增 加而增加,Kellar Autumn等人利用单根刚毛的粘附力,使用JKR模
2.仿壁虎粘附阵列的设计与制造
2.1仿壁虎粘附阵列的设计
仿壁虎粘附阵列的设计应使其具有较强的粘附力、可控制脱离、能适 应不同粗糙度的表面、自洁性和耐久性。
Gaurav J Shah等人将 壁虎的层状阵列简化为 图所示的模型,其中 L为nm级绒毛的长度; a为绒毛半径; w为绒毛间距; θ为绒毛倾角。
型对抹刀形顶端的半径进行了近似估计,结果为0.13~0.16 um, 与实验测量值很接近。
他们使用两种不同的疏水性聚合物(硅树脂橡胶和聚酯树脂)制造了仿壁
虎的绒毛结构,并测量其与AFM探针间的粘附力,发现47%~63% 的粘附力都是由范德华力提供的。在这几种主要证据的支持下,范
德华力被普遍认为是壁虎实现粘附的主要机理。[1]
本模板的所有素材和逻辑 图表,均可自由编辑替换 和移动。
1.1壁虎的吸附机制
Kellar Autumn等人利用MEMS技术制造的高精度二维压阻悬臂梁测量了壁虎单根刚毛的粘附 力,最大值为194+25 uN 。所有刚毛同时粘附并达到最大值时,壁虎的脚掌可产生约1300 N 的粘附力。[1]
1.2壁虎的脱离机制
仿生设计PPT课件

手手与与手游耙与标(碗卡耙(尺的捧(功的测能功量)能功)能) 手与钳子(捏的功能)
.
39
仿色彩设计
塑料榨汁器设计
Apple iMac电脑
.
煮蛋器设计
40
四季色彩的变化
.
41
.
42
❖ 仿肌理设计
仿水果表面肌理的饮料盒包装
.
43
.
44
仿生物意象
.
45
.
46
❖ 流、盖、鋬(pan)以至壶身,各部份皆显得圆圆饱饱,塑造 出敦厚纯朴、乐天知命的渔翁造型。圆锥状流向出水处收 缩;提把下粗上细的设计,营造出开朗的意味。
它比较逼真的再现事物的形态,由于具象形态具有很好 的情趣性、可爱性、有机性、亲和性、自然性,人们普遍乐 于接受,在玩具、工艺品、日用品应用比较多。但由于其形 态的复杂性,很多工业产品不宜采用具象形态。
.
10
.
11
Pond Lily台灯
.
12
②抽象形态的仿生
抽象形态是用简单的形体反映事物独特的本质特征。由 于是对生物形态的抽象的概括,这种形态具有高度的简化 性和概括性,设计者从知觉和心理角度有意无意地把形态 的本质通过抽象变化,用点、线、面的组合来表现。
.
55
仿生设计的步骤
❖ 仿生对象特征的收集与整理 ❖ 确定仿生对象的选取视角
整体选取还是局部选取 动态定格还是静态定格 ❖ 对仿生对象进行抽象和简化 简化、几何化、变形和夸张
.
56
.
57
花型的逐格抽象训练
.
58
松鼠的几何化逐格抽象训练
.
59
公牛图 毕加索
.
60
二维仿生形态——三维仿生形态的演变方法
仿生智能材料 ppt课件

类水稻叶表面碳纳米管薄膜
ppt课件
7
2.1 自然界的几种生物体的表面
性能及其仿生纳米界面材料
•2.1.2昆虫翅膀表面的自清洁性
蝴蝶翅膀由微米尺寸的鳞片交叠
覆盖,每一个鳞片上分布有排列
整齐的纳米条带结构,每条带由
倾斜的周期性片层堆pp积t课件而成。
8
2.1 自然界的几种生物体的表面
性能及其仿生纳米界面材料
ppt课件
24
2.1 自然界的几种生物体的表
面性能及其仿生纳米界面材料
润湿:一种流体从固体表面置换另一种流体的过 程,最常见的是固体的气固界面被液固界面所取 代的过程。
气液
液
固
固
(1)沾湿
ppt课件
固 气液
固液
(2)浸渍润湿
25
2.1 自然界的几种生物体的表
面性能及其仿生纳米界面材料
液
液
气
固
固
(3)铺展or完全润湿
身体的重量,它在水
面上每秒钟可滑行
100倍于身体长度的
距离。
ppt课件
水黾稳定的水上运动特性是
源于特殊的微/纳米结构和
油脂的协同效应
10
2.1 自然界的几种生物体的表面
性能及其仿生纳米界面材料
2.1.3在水面行走的昆虫—水黾
水黾的腿部有数 千根按同一方向 排列的多层微米 尺寸的刚毛(直 径3um),刚毛 表面形成螺旋状 的纳米沟槽结构。
ppt课件
Cassie model
cosc f1 cos1 f2 cos2
30
cosc f1 cos1 f2
2.1 自然界的几种生物体的表
面性能及其仿生纳米界面材料
生物材料学-第9章 仿生材料

30
9.4 仿生材料研究的方法
仿生材料的研究期望通过结构仿生和功能仿生及其理论 计算与模拟,获得高效、低能耗、环境和谐与快速智能 应变的新材料及其新性质。
通过制备与生物相似结构或者形态,得到人造材料新的 性能和与自然界不同的特异性能,如人工类珐琅质、高 强韧陶瓷、仿生人工骨材料、仿蜘蛛人造纤维;
模仿的形态包括:体表形态结构、 翅的色彩花纹、翅的鳞片结构、足的 形状、昆虫巢穴形态及结构等。
6
仿蝴蝶色彩花纹形态构建军事伪装设施
7
蝴蝶翅膀鳞片仿生
然置功度阳 模 变不实而光 仿 化断现调照 蝴 的变对节射 蝶 控化人体方 翅 制而造温向 面 。引卫的自 上
起星原动的 温由理变鳞 度于,换片 骤位成角随
第九章 仿生材料
1
仿生学 ?
从自然到技术的思想或概念,对应的英文单词:
Bionics (仿生) Biomimetics (仿生)
Bionics取自拉丁文“bios” (生命方式)和词尾“nic”(具 有……性质的).
Biomimesis (生物拟态)
Biognosis (生命论/生物论)
bio-inspiration (生物灵感)
3
仿生学:生命科学、物质科学、信息科 学、工程技术、数学与力学、系统科 学等多学科的交叉.
仿生学可应用于所有技术领域和大多数 应用领域.
生活中的仿生学
凤蓬草 鱼尾 人眼晶状体 生物电 鸟
轮子 船橹 透镜 电池 飞机
4
昆虫是地球上分布 最广的动物
天地地水 上上下中 飞爬钻游
5
昆虫形态的仿生
模仿昆虫外部形态及其特征,构建 实用的技术系统或制造产品。
18
疏水——自然界的 启发
9.4 仿生材料研究的方法
仿生材料的研究期望通过结构仿生和功能仿生及其理论 计算与模拟,获得高效、低能耗、环境和谐与快速智能 应变的新材料及其新性质。
通过制备与生物相似结构或者形态,得到人造材料新的 性能和与自然界不同的特异性能,如人工类珐琅质、高 强韧陶瓷、仿生人工骨材料、仿蜘蛛人造纤维;
模仿的形态包括:体表形态结构、 翅的色彩花纹、翅的鳞片结构、足的 形状、昆虫巢穴形态及结构等。
6
仿蝴蝶色彩花纹形态构建军事伪装设施
7
蝴蝶翅膀鳞片仿生
然置功度阳 模 变不实而光 仿 化断现调照 蝴 的变对节射 蝶 控化人体方 翅 制而造温向 面 。引卫的自 上
起星原动的 温由理变鳞 度于,换片 骤位成角随
第九章 仿生材料
1
仿生学 ?
从自然到技术的思想或概念,对应的英文单词:
Bionics (仿生) Biomimetics (仿生)
Bionics取自拉丁文“bios” (生命方式)和词尾“nic”(具 有……性质的).
Biomimesis (生物拟态)
Biognosis (生命论/生物论)
bio-inspiration (生物灵感)
3
仿生学:生命科学、物质科学、信息科 学、工程技术、数学与力学、系统科 学等多学科的交叉.
仿生学可应用于所有技术领域和大多数 应用领域.
生活中的仿生学
凤蓬草 鱼尾 人眼晶状体 生物电 鸟
轮子 船橹 透镜 电池 飞机
4
昆虫是地球上分布 最广的动物
天地地水 上上下中 飞爬钻游
5
昆虫形态的仿生
模仿昆虫外部形态及其特征,构建 实用的技术系统或制造产品。
18
疏水——自然界的 启发
仿生复合材料PPT课件

如哑铃状的碳化硅晶须,延展性明显提高。 分形结构的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强度和韧性比普
通纤维高50%。 仿双螺旋韧皮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拟态
.
8.2.2.2. 分子尺度的化学仿生
✓复合相界面的化学仿生和复合材料单体结 构化学仿生。
✓a界面化学键仿生 ✓b单体化学分子结构仿生
.
8.2.2.3. 微观晶体结构仿生
连续纤维的脆性和界面设计的困难 纤维易由基体拔出导致增强失效 晶须的长径比不易选择 寻求陶瓷基复合材料增韧方法时遇到困难 需求复合材料损伤性能的恢复方法和内部 裂纹的愈合方法
.
生物材料最显著的特点是具有自我调节功能,再 者具有一些自适应和自愈合能力,而研究的重要 课题如下:
.
例如断骨的自愈合
.
8.2 复合材料的仿生 设计和制备
– 多层涂层、梯度涂层虽然可以做到消除热应力引起的裂纹, 但涂层受到外力损伤,容易失去抗氧化的功能。
– 陶瓷/碳复合材料处于高温氧化性环境,表面首先碳化,形 成陶瓷颗粒组成的脱碳层。
– 脱碳层的陶瓷颗粒氧化增大体积或熔融浸润整个材料表面, 氧气的扩散系数研究
.
8.2.3复合材料仿生制备的可行性途径
仿骨哑铃状碳化硅晶须的制备和增塑效应 用气相生长法制备树根状仿生碳纤维 用分形树状氧化锌晶须的制备 碳纤维螺旋束的增韧效应和反向非对称仿生碳纤 维螺旋的制备新方法 自愈合抗氧化陶瓷/碳复合材料的制备 制备内生复合材料的熔铸-原位反应技术 仿生叠层复合材料的制备
.
北京工商材料科学与工程学 院
.
8.2.2复合材料的仿生设计方法分类
.
8.2.2.1界面宏观拟态仿生设计
复合材料界面的作用:是增强物和基体连接的桥梁, 同时也是应力及其它信息的传递者,界面的 性质 直接影响着复合材料的各项力学性能。
通纤维高50%。 仿双螺旋韧皮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拟态
.
8.2.2.2. 分子尺度的化学仿生
✓复合相界面的化学仿生和复合材料单体结 构化学仿生。
✓a界面化学键仿生 ✓b单体化学分子结构仿生
.
8.2.2.3. 微观晶体结构仿生
连续纤维的脆性和界面设计的困难 纤维易由基体拔出导致增强失效 晶须的长径比不易选择 寻求陶瓷基复合材料增韧方法时遇到困难 需求复合材料损伤性能的恢复方法和内部 裂纹的愈合方法
.
生物材料最显著的特点是具有自我调节功能,再 者具有一些自适应和自愈合能力,而研究的重要 课题如下:
.
例如断骨的自愈合
.
8.2 复合材料的仿生 设计和制备
– 多层涂层、梯度涂层虽然可以做到消除热应力引起的裂纹, 但涂层受到外力损伤,容易失去抗氧化的功能。
– 陶瓷/碳复合材料处于高温氧化性环境,表面首先碳化,形 成陶瓷颗粒组成的脱碳层。
– 脱碳层的陶瓷颗粒氧化增大体积或熔融浸润整个材料表面, 氧气的扩散系数研究
.
8.2.3复合材料仿生制备的可行性途径
仿骨哑铃状碳化硅晶须的制备和增塑效应 用气相生长法制备树根状仿生碳纤维 用分形树状氧化锌晶须的制备 碳纤维螺旋束的增韧效应和反向非对称仿生碳纤 维螺旋的制备新方法 自愈合抗氧化陶瓷/碳复合材料的制备 制备内生复合材料的熔铸-原位反应技术 仿生叠层复合材料的制备
.
北京工商材料科学与工程学 院
.
8.2.2复合材料的仿生设计方法分类
.
8.2.2.1界面宏观拟态仿生设计
复合材料界面的作用:是增强物和基体连接的桥梁, 同时也是应力及其它信息的传递者,界面的 性质 直接影响着复合材料的各项力学性能。
仿生材料PPT课件

田径比赛
起跑姿势:下蹲式(仿袋鼠在跳跃前总是把腿收缩起来再跳 游泳姿势:蛙泳式(仿游泳能手青蛙)
比直立式更快)
第二节 人类仿生的发展历史
鲁班 观察丝矛草叶子
仿其边缘的细齿结构
发明锯子
观察鱼在水中的游泳 仿鱼类的形体 发明木船 仿鱼尾巴摇摆而游动、转弯 发明木浆、橹和舵 鲁班 观察鸟的飞翔 用竹木作鸟“成而飞之,三日不下” 达· 芬奇 解剖鸟的身体并观察其飞行 制造扑翼机 (飞机的雏型)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节 仿生学
蜘蛛丝的强韧性; 蜻蜓出色的飞行本领; 苍蝇的多种特殊功能; 孔雀、蝴蝶美丽的翅膀; 夜间活动型蛾(Night Moth)的眼 蜂巢奇妙的构造; 蟑螂灵敏的感知能力; 啄木鸟的脑壳有最紧密组织的抗震骨骼; 墨鱼的瞬间加速可以达到每小时20哩; 蜂鸟飞行600哩旅程耗費不到十分之一盎司的能量; 荷花叶面有绝佳的抗污性 (self-cleaning properties )
主要参考资料:
1. 2. 3. 4. 5.
6.
《Nature》近期杂志。 《Science》近期杂志。 《Biomacromolecules》近期杂志。 《Advanced Materials》近期杂志。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近期杂志。 仿生材料,崔福斋、郑传林编著,化学工业 出版社(2004)。
大象的奇妙行为-怪异的步伐
大象的奇妙行为
大象属于恒温动物 大象能承受的体温变化较大 大象居于炎热地带 其散热方式和身体结构有关。
大象的奇妙行为
大象的沟通方式很复杂。 同步前进相隔很远的象群是怎样进行 遥感沟通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要参考资料:
1. 2. 3. 4. 5.
6.
《Nature》近期杂志。 《Science》近期杂志。 《Biomacromolecules》近期杂志。 《Advanced Materials》近期杂志。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近期杂志。 仿生材料,崔福斋、郑传林编著,化学工业 出版社(2004)。
20 世纪40 年代前
潜水艇的沉浮系统的开发
(装载石块→交替充排水浮箱→压载水舱)
鱼充气的鱼鳔
(分泌或吸收氧气)
雷达、战艇侦察手段的开发 统
(噪声测向仪→声纳系统)
田径比赛
起跑姿势:下蹲式(仿袋鼠在跳跃前总是把腿收缩起来再跳 游泳姿势:蛙泳式(仿游泳能手青蛙)
比直立式更快)
第二节 人类仿生的发展历史
鲁班 观察丝矛草叶子
仿其边缘的细齿结构
发明锯子
观察鱼在水中的游泳 仿鱼类的形体 发明木船 仿鱼尾巴摇摆而游动、转弯 发明木浆、橹和舵 鲁班 观察鸟的飞翔 用竹木作鸟“成而飞之,三日不下” 达· 芬奇 解剖鸟的身体并观察其飞行 制造扑翼机 (飞机的雏型)
高分子材料成型原理、材料学及生物学的基本知识。
课程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课程将在介绍自然界中生物的结构、功能或行为过 程等的基础上,进一步介绍近年来国内外研究人员受 生物启发(Bio-inspired)或模仿生物(Biomimetic) 的各种特性而开发的仿生材料及其研究进展,使学生 初步了解仿生材料领域国内外的最新研究动态及各种 仿生材料的加工技术。
仿生材料(Biomimetic Materials)
东华大学材料学院 邵惠丽
松江校区第五学院楼C566
Hale Waihona Puke 材料开发的新思路天然可再生资源的利用, 源源不绝、环境友好、低碳发展的概念
多从自然界动植物中寻求灵感
从事绿色材料、仿生材料的研究
仿生材料(Biomimetic Materials)
预备知识:
大象的奇妙行为-怪异的步伐
大象的奇妙行为
大象属于恒温动物 大象能承受的体温变化较大 大象居于炎热地带 其散热方式和身体结构有关。
大象的奇妙行为
大象的沟通方式很复杂。 同步前进相隔很远的象群是怎样进行 遥感沟通的?
蚂蚁的奇妙行为
分工合作、发挥集体智慧的行为 能拖动比自身体重大几十倍的食物 喝雨水再排尿的防穴内进水绝招 ……
等级制度
麝牛意识到危险来临, 立刻围成圆阵
军事仿生学
狼群战术(集群攻击) 蛙跳(蛤蟆)战术 (向若干个重要目标做跳跃进攻) 蚕食战术(像饿蚕进食那样小口快吃,步步为营) 敲山震虎战术(以打促降攻心制敌) 麻雀战术(四面八方以游击战消耗、迷惑、杀伤敌人) 蚁海战术(聚集力量) 小鱼吃大鱼战术(仿硬颚鱼对付鲨鱼的“钻肚子”或“掏心”战
仿生学的分类
社会仿生学(模仿生物的群体意识等) 化学仿生学(在分子水平或分子层次上进行仿生) 机械仿生学 建筑仿生学 电子仿生学 计算仿生学(神经网络、遗传等算法) 军事仿生学 运动仿生学(仿飞禽走兽的动作健身) 美容仿生学
社会仿生学
生物社会中的三个特征 地域观念
有各自的活动范围
群体意识
团结协作的群体活动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节 仿生学
蜘蛛丝的强韧性; 蜻蜓出色的飞行本领; 苍蝇的多种特殊功能; 孔雀、蝴蝶美丽的翅膀; 夜间活动型蛾(Night Moth)的眼 蜂巢奇妙的构造; 蟑螂灵敏的感知能力; 啄木鸟的脑壳有最紧密组织的抗震骨骼; 墨鱼的瞬间加速可以达到每小时20哩; 蜂鸟飞行600哩旅程耗費不到十分之一盎司的能量; 荷花叶面有绝佳的抗污性 (self-cleaning properties )
和拨水性 (water repellent ); 生物的骨骼构造比钢铁强硬; „„„
大象的奇妙行为
大象是陆地上最大的动物,现存的大象仅有 非洲象和亚洲象。 非洲象体型较大,最大的雄象约7吨重,雌 雄象都长有发达的象牙; 亚洲象略小,最大的体重约5吨,只有雄象 才长有发达的象牙。 大象是如何支撑其身体的重量的?
仿生学
研究并模仿生物系统的结构、形状、功能、原理、 行为过程及相互作用等从而为工程技术提供新的 设计思想、工作原理和系统构成的科学
是生物学和技术学相结合的交叉学科 涉及生物学、生物物理学、生物化学、物理学、控制论、工程学等学科领域
仿生技术
通过对各种生物系统所具有的功能原理和作用机理作为生 物模型进行研究,最后实现新的技术设计并制造出更好的 新型仪器、机械等。
术)
运动仿生学
太极拳运动 :
伸舒筋骨)
白鹤亮翅(仿善飞的白鹤展翅欲飞动作 抱虎归山、倒撵猴
气功“五禽戏动功” :
猛虎扑食、鹿糜奔跃、熊步蹒跚、鹏鸟展翅、猿猴攀登
少林拳
仿虎 :白虎洗脸、猛虎转身、老虎靠山、老虎弹爪、大虎抱头、老虎摆尾、虎 下山、黑虎破胆、猛虎跳涧、猛虎穿林、猛虎观鹿、老虎张口、老虎坐桩、饿 虎登山、黑虎望山、黑虎钻木、黑虎抓心…….. 仿豹:豹子出洞、豹子扣爪、豹子缩身、豹子擒羊、金豹翻身、金豹回头 仿马 :野马上槽、野马奔川、野马弹蹄、野马分鬃 仿猴 、仿猿 、仿鹤 、仿鹰 、仿燕 、仿雁 ……..
蜘蛛丝的强韧性; 蜻蜓出色的飞行本领; 苍蝇的多种特殊功能; 孔雀、蝴蝶美丽的翅膀; 夜间活动型蛾(Night Moth)的眼 蜂巢奇妙的构造; 蟑螂灵敏的感知能力; 啄木鸟的脑壳有最紧密组织的抗震骨骼; 墨鱼的瞬间加速可以达到每小时20哩; 蜂鸟飞行600哩旅程耗費不到十分之一盎司的能量; 荷花叶面有绝佳的抗污性 (self-cleaning properties )
和拨水性 (water repellent ); 生物的骨骼构造比钢铁强硬; „„„
人类进化:500万年 生命进化:约35亿年→
形成了最优化的形态结构、 最有效的物质代谢和再循环系统、 最精确的控制和协调过程。
生物的各种奇妙功能 给人类启发 ---仿生思维
模仿生物本领
造出仿生材料
新兴学科——仿生学(仿生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