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故事汇》观后感——记“永不熄灭的红烛”萧楚女
宁死不屈,痛歼敌寇——观《红色娘子军》有感_作文250字_爱国作文_

宁死不屈,痛歼敌寇——观《红色娘子军》有感
纵横天涯,驰骋海角,枪林弹雨,前仆后继,宁死不屈,痛歼敌寇。
纪念为抗日战争胜利牺牲的琼崖纵队第一支队警卫连女子军特务排的英雄们!
琼崖纵队第一支队警卫连女子军特务排在残酷的反法西斯抗日战争中纵横驰骋在天涯海角,冒着枪林弹雨、前仆后继、宁死不屈地抗击日寇,保卫祖国。
她们惊心动魄的英雄事迹流传在抗日战场,流传了一代又一代。
这段真实的历史由“琼纵”老战士策划、顾问和编剧。
剧中主要事件均为娘子军牲者和幸存者的亲身经历,场景大都选取在当年战场的实景中拍摄,片中展现了抗日时期红色娘子军震撼人心的悲壮情怀,海南岛优美的地域风情,真实再现了当年红色娘子军的英雄形象。
2024年学习革命先烈事迹故事心得体会

学习革命先烈事迹故事心得体会3
壮士头颅为落,好汉身躯为群裂。四月五日清明时节,老师带领我们来到芜湖县烈士陵园。陵园内庄严肃穆的氛围使我不敢大口呼吸。一座高耸的纪念碑上一颗布满灰尘却依然绚烂夺目的红星,红星下是用行草写的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个大字。指尖触及这坚硬的纪念碑,耳边回响起战士们响彻云霄的喊杀声
忽然一阵春风荡漾,将我带回现实。风中含有一丝敬佩,两旁松树随风摆动身躯,花儿在风中飞翔。穿着国旗般鲜红的校服的我们站在那闪闪的红星下庄严宣誓:我决心以实际行动来继承先烈的意志,奋发学习。为振兴中华民族而努力奋斗,为祖国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力量!我们的声音是含着热烈而深厚的感情。我顿时感到周围一股从我们心中散发出来,想征服一切的壮志。它仿佛在提醒我们要饮水思源、居安思危。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教导我们继承曾在战场上泼洒热血的烈士的高尚精神;督促我们振兴中华、努力奋斗、贡献自我。
追寻,是为了永不迷路。时至今日,每次沿着先烈的足迹重走革命征途,也依旧能从路隘、林深、苔滑的景致中体验当年那栖风宿雨、关山阻隔的艰难困苦。参观革命纪念馆,锈迹斑斑的文物沉淀着岁月的痕迹,时代的沧桑感依旧能一下拉近我们和历史的距离。在这样艰苦的岁月中,先辈们正是秉持忠诚、坚守信念,才能迸发出巨大智慧和无穷勇气,迎难而上,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奇迹。血雨腥风的战争已成为历史,但我们要继续创造惊天地、泣鬼神的`业绩,最坚实的基础仍然是永远的忠诚和坚定的信仰。对于每一位共产党员来说,追寻红色足迹,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本色,才能在喧嚣中、在纷杂中不迷失前进的方向。
2024年读红色家书讲红色故事心得体会

2024年读红色家书讲红色故事心得体会《红色家书》是一本让人感动的书籍,它讲述了中国共产党先辈们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英勇奋斗的红色故事。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深受启发和感动,对共产党员的责任和使命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以下是我对其中几个红色故事的心得体会。
第一个故事是关于孟良崮战役的。
这场战役是解放军中央军区在1947年与国民党军队作战的一次重大胜利,也是解放军进行战略决胜的转折点。
在这场战役中,解放军士兵身先士卒,舍命忘死地争取胜利,他们勇敢地冲向敌人的阵地,用自己的鲜血为社会主义事业写下了不朽的一页。
这让我深刻认识到,为了实现共产主义的理想和信念,我们必须拥有强大的意志和牺牲精神。
只有敢于拼搏、敢于牺牲,才能取得真正的胜利。
第二个故事是关于解放军的高原抗战。
在这一战役中,解放军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下与国民党军队进行了殊死搏斗。
他们勇往直前,毫不畏惧地向敌人进攻,最终取得了重大胜利。
通过这个故事,我看到了共产党员的坚持和团结精神。
无论面临多大的困难和挑战,只要我们紧密团结在一起,坚定信念,就一定能够克服困难,战胜一切敌人。
第三个故事是关于抗战时期的战地医院。
在这个战地医院里,医护人员冒着敌人的炮火救治伤员,不畏艰险,挽回了许许多多宝贵的生命。
在这个故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共产党员艰苦朴素的精神。
他们时刻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毫不奢求,甘愿为人民献祭一切。
这种无私的精神深深震撼了我,让我更加坚定了为人民服务的信念。
最后一个故事是关于退伍军人杨子荣的故事。
在反击南京局势的战斗中,杨子荣不顾个人安危,带领部队多次的冲锋陷阵,最终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这个故事让我明白了共产党员的坚韧不拔和不怕牺牲的勇敢。
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我们不能退缩,我们必须坚持到底,付出一切去实现我们的目标。
通过阅读《红色家书》,我深刻认识到共产党员所拥有的优秀品质和精神风貌。
共产党员是中国共产党的骨干力量,他们是为了实现共产主义的信仰而奋斗的先锋。
红色娘子军观后感作文10篇

红色娘子军观后感作文10篇红色娘子军观后感作文(10篇)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是我国第一部成功借鉴西方芭蕾形式而创作的现代芭蕾舞剧,该舞剧反映了中国人的历史与民族情感,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红色娘子军观后感作文(10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红色娘子军观后感作文【篇1】看完“红色娘子军”,我被深深的吸引住了:旧时代女性的命运很悲惨。
在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女人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嫁木头跟木头抱。
丈夫死了,还要为死去的丈夫守“贞节”,永不改嫁。
而在那个时代的海南,有不少男人迫于生计,抛妻别子,漂流到南海周边的国家去谋生。
在最底层的妇女不仅被“政权、族权、神权、夫权”四条绳索所束缚,还会受到来自家庭的虐待和被丈夫遗弃的精神折磨,不得不被迫开始从事家庭中繁重的体力劳动,成为“家庭的奴隶”。
虽然广大妇女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斗争,可惜没有正确的斗争思路和伟大的领导人才,她们的反抗不幸都失败了。
可苦难的生活非但没有磨灭琼崖妇女对美好自由生活的向往,还磨炼了她们吃苦耐劳的顽强毅力,更造就了她们的独立意识和反抗精神。
作为一个共青团团员,我要继承的不仅仅是红色娘子军的爱国精神,还有牺牲与奉献精神。
因此我会认真努力,不断进步自己,为现代化建设奉献终身。
红色娘子军观后感作文【篇2】此次观影活动中,我了解到了红色娘子军这一光荣战斗整体可歌可泣对抗反动派的故事。
虽然仅存在了一年多时间,但其精神永远被人们铭记,其事迹在海南,在中国乃至世界妇女解放斗争中都具有深刻的影响和意义。
我深刻的体会到了追求世界妇女平等的意义之所在。
现代世界的妇女,不论是落后国家发展中国家或是发达国家,多多少少都存在着压迫,歧视虐待妇女的现象和问题。
总之,红色娘子军的故事告诉我们,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哪里存在不平等,哪里就有斗争!红色娘子军的事迹为追求现代社会妇女平等的愿望迈出了坚定的一步,当时的国家领导将红色娘子军的事迹评价为“世界革命的典范”,其革命神可见一斑。
中华儿女报效祖国为国争光的读后感(两篇)

中华儿女报效祖国为国争光的读后感(两篇)篇一:中华儿女报效祖国为国争光的读后感最近,我怀着十分崇敬的心情读完了《红岩》这本书。
《红岩》是一部中国军事文学名著。
它描写了众多革命英雄:成岗临危不惧,视死如归;许云峰英勇斗敌,舍己为人;江姐受尽酷刑,从不畏惧;刘思扬出身豪门却参与革命;成瑶在共产党的熏陶下,渐渐成长,懂得处理各种事;渣滓洞的难友们,相互帮助,智斗敌人;白公馆的人们战胜敌人,迎来新中国。
在红岩里,我最钦佩江雪琴江姐。
红岩开头不久,江姐的钢铁形象就已经在我心中树立起来。
当她知道丈夫牺牲了,她不像普通女性一样面对残酷的现实变得不堪一击,擦干了泪水,重新站起来了,因为她知道共产党托付给她的命令还没完成,要舍小家为大家。
而在渣滓洞监狱的生活过程中,她还是穿着那蓝色的旗袍,始终以干净的面貌迎接大家。
当敌人拷问她时,她不透露党的任何秘密,当敌人用竹签钉她的手指,她坚强地说:“毒刑拷打是太小的考验,竹签子是竹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做的。
”最后江姐将要牺牲,她也让大家不要哭。
面对这些敬佩的同志,国民党只能给他们肉体上的折磨,却动摇不了他们精神上的一分一毫。
现实生活中,在他们面前,我感到深深的愧疚。
我只要遇到小小的挫折,就会想到放弃。
读了红岩之后,我知道了越是充满困难的路我们越要走,越是艰巨的任务我们更要坚定不移。
“晨星闪闪,迎接黎明。
林间,群鸟争鸣,天将破晓。
东方的地平线上,渐渐透出一派红光,闪烁在碧绿的嘉陵江,湛蓝的天空,万里无云,绚丽的朝霞,放射出万道光芒。
”这是红岩中新中国成立一个黎明的描写。
这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是无数位战士用鲜血换来的,血染红岩,才有今天的幸福生活。
我们更因该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永远不忘那些伟大的战士,将他们铭记在心。
篇二:中华儿女报效祖国为国争光的读后感今天,我看到一篇短文——《我代表我的祖国》,写的是我国着名画家徐悲鸿在外国留学被外国学生挑战,徐悲鸿怀着为国争光的激情,努力学习,获得了成功的事。
五年级读后感作文《党的女儿》观后感600字

五年级读后感作文《党的女儿》观后感600字伟大的中华大地养育了亿万儿女。
而圆明园的火光,列强的入侵,泸沟桥的枪声,日本浪人的狂笑,令一代青年儿女拍案而起,舍生忘死,致力共和。
我看完〈党的女儿〉后深有感悟。
有一个镜头深深的烙印在我心头让我久久不能忘怀。
每当回想起这个感人的镜头时,我都热泪盈眶。
有三个共产党员去传送重要情报。
三名共产党员走在偏远的山路上,有一名共产党不慎走失了。
结果被日本人抓去了,日本人让她说出,她从哪儿来,去哪儿送情报,情报的主要内容是什么?那名共产党就是不肯说。
敌人就对她进行严刑拷打,她死都不肯说。
敌人把她拉去了火场。
敌人告诉她:“这是你最后一次机会了,你到底说不说。
”她冷笑了一声说:“你别煞费苦心了,没用的。
在熊熊烈火之中,敌人问她你难道死吗?怕死就不是中国共产党,她铿锵有力的回答。
在烈火之中她的身影显得那么高大。
在火中她纹丝不动,因为在她心中党的利益,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甚至于生命这个信念在她心中从来没有动摇过。
就这样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牺牲了,但她这种可贵的精神品格在中华大地上依然经久不息,世代永传。
正是因为有了共产党所以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同学们,珍惜吧,这幸福的生活来之不易啊!虽然我们不能像那些共产党一样,用自己宝贵的生命换回人们的幸福生活。
但我们可用自己这双勤劳的手让祖国的明天更加繁荣昌盛。
五年级演讲稿作文做一个快乐的读书人600字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早上好!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就是《做一个快乐的读书人》。
古人说:“三日不读书,便觉言语无味,面目可憎。
”这句话说出了读书的必要性。
古诗中有“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我们的思想需要源头活水,而这源头活水有一大部分来自读书。
天天读点有益的书,对精神有滋补作用,而我们的言谈举止就不至于“无味”“可憎”了。
书是我们的精神家园。
古今成大事者,皆以勇气和智慧之高为最甚。
我们需要拥有人生的最高境界,拥有人生美丽的境界,人生最快乐的境界。
《红色故事汇》观后感——记“永不熄灭的红烛”萧楚女

《红色故事汇》观后感——记“永不熄灭的红烛”萧楚女作者:鞠花《红色故事汇》主要讲的是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0年的光辉历史中涌现出的英雄楷模人物的动人故事。
每篇故事的结构和内容不尽相同,有的叙述了人物比较完整的人生经历,有的却只是截取了其中一个或几个光彩照人的片段。
作者意在通过这一个个感人的光辉形象,使人们特别是我们党员同志感受那一段辉煌的岁月和闪光的足迹,令读者从中汲取激励人心、催人奋进的精神力量。
《红色故事汇》中一共介绍了一百多个共产党人的故事,其中有假扮夫妻领导广州群众起义的周文雍和陈铁军;援藏干部孔繁森,将生命献给在“世界屋脊之屋脊”的阿里;还有“革命不怕死,怕死不革命”的琼崖红军总司令冯平……但是在这其中,令我感触最深的却是“永不熄灭的红烛”——萧楚女。
一开始看到萧楚女这个名字时,我曾以为这是一位楚楚动人,无私奉献的女子。
却不曾想他竟是一位“身材高大,皮肤黝黑并略有麻子之大汉也”,这使我着实吃了一惊。
但是随着我对他渐渐深入的了解,我却觉得他的外表并没有那么重要了。
萧楚女的原名是树烈,又名萧秋,1891年出生于湖北省汉阳县鹦鹉洲一个小商家庭。
幼年丧父,家贫无以为生,十二岁在一家木材行当学徒,不久流浪外乡,做过轮船杂工、街头报童、酱园徒工、排字工人等。
1927年4月15日,萧楚女在广州反革命政变中被逮捕,4月22日,牺牲于南京石头城监狱,年仅36岁,可谓是英年早逝啊。
萧楚女的一生就如同他说的那样“做人也要像蜡烛一样,在有限的一生中有一分热发一分光,给人以光明,给人以温暖”,没错,他的一生都在为别人燃烧,直到最后一秒。
这样伟大的人是值得我们永远铭记的。
汉代的司马迁曾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萧楚女是为中国千千万万的劳苦百姓而牺牲的,他的死比泰山还要重!也许,他并没有俊美的外表;也许,他并没有幸福的家庭。
但是他有一颗足够让所有人为之动容的真挚的心,就凭如此,他就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就是我们所崇拜的偶像!所以我呼吁我们要像萧楚女学习,学习他那种如同永不熄灭的红烛一样的伟大精神,学习他那种为人民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
红色经典故事个人心得感悟五年级10篇

红色经典故事个人心得感悟五年级10篇红色经典故事个人心得感悟五年级(精选篇1)暑假,我认真阅读了一本有关我们永安的红色故事读本——《风展红旗如画》,真切的感受自己家乡的人民英勇抗战的故事。
《风展红旗如画》中有为永安播撒革命火种的许瑞芳、有笑对生死的“乞丐牯”、还有小小年纪就能宣传革命精神的八个“红小鬼”等等。
里面的故事令人回味,让人感动。
如今,我们正无忧无虑的享受着革命先烈用热血换来的幸福生活,当我们享受着这美好时光的同时,更不能忘记这些革命烈士。
如果没有他们,何来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有时候我常常在想革命英雄们为什么有这样的勇气和坚持呢?现在我知道是因为他们心中有信念,心中有信仰,知道只有坚持革命,才会有美好的幸福生活!作为青少年的我们,怎样才能肩负起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和使命呢?我想我们应该从小事做起,好好学习,奋发图强,这样我们的祖国才会变的更加繁荣富强。
只有祖国强大了,才不会被人欺负,弱国无外交。
如今的中国正是腾飞的长龙,高铁,航天,通信等等均领先世界其他国家;如今的中国在发展的同时,还不忘帮扶和支持落后国家;如今的.中国,在这次的全球性新冠疫情中体现了我们的大国担当。
合上书本,这些鲜活的人物和红色故事顿时涌入我的脑中,相信这红旗漫卷,锵锵热血,中华民族从苦难中百死后生的壮丽史诗也将成为记忆铭刻在历史的长河!让我们从中吸取力量毅然前行!让艳丽的五星红旗迎风飘扬吧!红色经典故事个人心得感悟五年级(精选篇2)我读了一本名字叫《红色少年的故事》的书,这本书讲了许多英雄少年队的事迹。
其中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王二小了,因为他的悲惨遭遇和机智勇敢令我非常感动和敬佩。
王二小因为家里很穷,很小就给家里放牛。
一次日本鬼子发射的一枚炮弹正好落在了王二小家的茅屋里,刹那间,一个温暖的家一下子就没了,王二小看到了眼前的一切,悲痛万分。
从此王二小心里更加痛恨日本鬼子了。
有一天,王二小放牛时碰到了鬼子,他们在到处搜找八路军,鬼子叫王二小带路,王二小故意把鬼子带进山,让埋伏好的八路军将鬼子一网打尽,可是王二小却被死到临头的鬼子小队长,用刺刀刺破了胸膛,英勇地牺牲了!读了这个故事,我心里感慨万分,在那战火纷飞的年代,和我们同龄的王二小,他吃不饱,穿不暖,而我们现在呢,好吃的东西送到嘴边还常常挑三拣四的,他们住的是茅屋,甚至无家可归,而我们住的是各种现代化设施齐全的房子他们的`生活动荡不安,而我们的生活安定和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色故事汇》观后感——记“永不熄灭的红烛”萧楚女
作者:鞠花
《红色故事汇》主要讲的是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0年的光辉历史中涌现出的英雄楷模人物的动人故事。
每篇故事的结构和内容不尽相同,有的叙述了人物比较完整的人生经历,有的却只是截取了其中一个或几个光彩照人的片段。
作者意在通过这一个个感人的光辉形象,使人们特别是我们党员同志感受那一段辉煌的岁月和闪光的足迹,令读者从中汲取激励人心、催人奋进的精神力量。
《红色故事汇》中一共介绍了一百多个共产党人的故事,其中有假扮夫妻领导广州群众起义的周文雍和陈铁军;援藏干部孔繁森,将生命献给在“世界屋脊之屋脊”的阿里;还有“革命不怕死,怕死不革命”的琼崖红军总司令冯平……但是在这其中,令我感触最深的却是“永不熄灭的红烛”——萧楚女。
一开始看到萧楚女这个名字时,我曾以为这是一位楚楚动人,无私奉献的女子。
却不曾想他竟是一位“身材高大,皮肤黝黑并略有麻子之大汉也”,这使我着实吃了一惊。
但是随着我对他渐渐深入的了解,我却觉得他的外表并没有那么重要了。
萧楚女的原名是树烈,又名萧秋,1891年出生于湖北省汉阳县鹦鹉洲一个小商家庭。
幼年丧父,家贫无以为生,十二岁在一家木材行当学徒,不久流浪外乡,做过轮船杂工、街头报童、酱园徒工、排字工人等。
1927年4月15日,萧楚女在广州反革命政变中被逮捕,4月22日,牺牲于南京石头城监狱,年仅36岁,可谓是英年早逝啊。
萧楚女的一生就如同他说的那样“做人也要像蜡烛一样,在有限的一生中有一分热发一分光,给人以光明,给人以温暖”,没错,他的一生都在为别人燃烧,直到最后一秒。
这样伟大的人是值得我们永远铭记的。
汉代的司马迁曾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萧楚女是为中国千千万万的劳苦百姓而牺牲的,他的死比泰山还要重!
也许,他并没有俊美的外表;也许,他并没有幸福的家庭。
但是他有一颗足够让所有人为之动容的真挚的心,就凭如此,他就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就是我们所崇拜的偶像!所以我呼吁我们要像萧楚女学习,学习他那种如同永不熄灭的红烛一样的伟大精神,学习他那种为人民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
也许我们并不会像萧楚女那般的伟大,可是只要我们有一颗为他人着想、无私奉献的心,我们也一样不凡!
《红色故事汇》不仅让我了解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感人事迹,更重要的是让我明白了我肩上的重任,我懂得了要让祖国更加富强!也许我们现在还小,但是终有一天保护祖国的重任会交到我们手上。
当我们坐在宽阔明亮的教室里读书学习时,我们应该铭记,我们现在所得到的一切,都是前辈们用血和汗铸造的,我们没有权利让前辈们辛辛苦苦打下来的江山毁在我们的手中。
因此,我们要努力提高自身的能力,好好学习,努力学习,争取将来有一天,能效忠共产党,为保护祖国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观后感——记“永不熄灭的红烛”萧楚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