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外光谱在有机化合物结构分析中的应用
紫外原理及其在有机化学中的应用

紫外原理及其在有机化学中的应⽤紫外光谱在有机化学中的应⽤名字*(某某⼤学化学系,学校所在城市,邮编)摘要: 本⽂简要介绍了紫外光谱的基本原理并通过⼀些实例叙述了其在有机化学中的⼀些应⽤,通过这些实例可以理解紫外吸收光谱在有机化学中应⽤的重要性。
关键词:紫外光谱;有机化学;应⽤Application of Ultraviolet Spectrum in Organic Chemistry# # *(Department of Chemistry, ##University, ##, P.R. China)Abstract:This paper briefly introduced the basic principle of Ultraviolet Spectrum (UV) and described parts of its application in organic chemistry through some examples which make it evident that significantly important is UV.Key Words: Ultraviolet spectrum; Organic chemistry; Application1.2电⼦跃迁的类型有机化合物紫外吸收光谱(电⼦光谱)是由分⼦外层电⼦或价电⼦跃迁所产⽣的。
按分⼦轨道理论,有机化合物分⼦中有:成键σ轨道,反键σ*轨道;成键π轨道,反键π*轨道(不饱和烃);另外还有⾮键轨道(杂原⼦存在)。
各种轨道的能级不同,如图1所⽰。
图1各种电⼦跃迁的相对能量Fig.1 Relative energy of various electron transition相应的外层电⼦和价电⼦有三种:σ电⼦、π电⼦和n 电⼦。
通常情况下,电⼦处于低的能级(成键轨道和⾮键轨道)。
当⽤合适能量的紫外光照射分⼦时,分⼦可能吸收光的能量,⽽从低能级跃迁到反键轨道。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的应用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的应用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是一种利用物质对紫外光和可见光的吸收特性进行分析的光谱技术。
它在化学、生物、医药、环境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
1. 化学分析: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可以用于分析物质的组成和结构。
通过测量物质在特定波长下的吸收光谱,可以确定物质中存在的官能团、化学键等信息,从而推断出物质的结构和组成。
2. 定性分析: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可以用于定性分析。
不同的物质在特定波长下的吸收光谱是不同的,因此可以通过比较吸收光谱来鉴定物质的种类。
3. 定量分析: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可以用于定量分析。
通过测量物质在特定波长下的吸光度,可以计算出物质的浓度。
这种方法常用于测定溶液中的化学物质浓度、药物含量等。
4. 反应动力学研究: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可以用于研究化学反应的动力学。
通过测量反应物和生成物在特定波长下的吸光度随时间的变化,可以确定反应速率常数、反应级数等信息。
5. 环境监测: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可以用于环境监测。
例如,可以利用该方法检测水中的有机物、重金属等污染物的含量。
6. 生物分析: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可以用于生物分析。
例如,可以利用该方法检测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的含量和结构。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是一种简单、快速、灵敏的分析方法,在化
学、生物、医药、环境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有机化合物的紫外光谱

第21讲
有机化合物的紫外光谱、紫外的应用
第6页
四、芳香烃
芳香族化合物为环状共轭体系。
图9-5为苯的紫外光谱,由此可见:
E1、E2吸收带 :是芳香族化合物的特征吸收, 苯环结构中三个乙烯
的环状系统的跃迁
产生的。
若苯环上有助色团, E2吸收带向长波长 方向移动;
若有生色团取代且
与苯环共轭,则 E2 吸收带与 K吸收带合 并且发生深色移动。
§9.5 紫外及可见光分光光度计
构造:与可见光光度计相似(参图 9-8)。
第14页
第21讲
有机化合物的紫外光谱、紫外的应用
第15页
(一)光源
光源的作用是提供辐射 ——连续复合光 可见光区 钨灯 320-2500nm
优点:发射强度大、使用寿命长 紫外光区
氢灯或氘灯 180-375nm 氘灯的发射强度比氢 灯大 4倍
第21讲
有机化合物的紫外光谱、紫外的应用
第10页
二、配位场跃迁
形式:有 d-d 跃迁和 f-f 跃迁;由于这两类跃迁须 在配体的配位场作用下才有可能产生,因此称之 为配位场跃迁 .
波长范围通常在可见光区,且 摩尔吸收系数 ε 很 小,对定量分析意义不大 ,但可用于研究无机配 合物的结构及其键合理论等方面。
玻璃对这一波长有强吸收,必须用石英光窗。 紫外 —可见分光光度计同时具有可见和紫外两 种光源。
第21讲
有机化合物的紫外光谱、紫外的应用
第4页
K吸收带:共轭双键中 π →π *跃迁所产生的吸收带 称为 K吸收带。它的波长及强度与共轭体系的数目、 位置、取代基的种类等有关 .共轭双键愈多,深色 移动愈显著,甚至产生颜色, 据此可以判断共轭体 系的存在情况,这是紫外吸收光谱的重要应用。
有机化合物的紫外吸收光谱实验报告

有机化合物的紫外吸收光谱实验报告实验目的:1. 了解有机化合物紫外吸收光谱的基本原理以及使用方法。
2. 掌握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正确操作分光光度计。
3. 通过实验,了解有机化合物的分子结构与紫外吸收光谱之间的关系,为分析有机分子结构提供基础。
实验原理:有机化合物的紫外吸收光谱可以为有机分子结构的研究提供很大的帮助。
在紫外光谱中,通常对于各种功能团体都存在特定的波长范围的吸收峰。
通过分析有机化合物在特定波长的紫外吸收峰的大小以及形状,我们就能够推断出分子中存在的功能团体。
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所需物品:分光光度计、苯甲酸溶液、四乙酸酯溶液、环己酮溶液等。
2. 打开分光光度计,调试好仪器,使其能夠正常工作。
3. 取一定量苯甲酸溶液,加入分光光度计比色皿中,并做好参照物质的设置。
4. 按照波长扫描模式,设定扫描范围,并进行扫描。
5. 记录下吸收峰的最大吸收波长及吸光度值,并对红外光谱进行分析解释。
6. 重复上述实验步骤,分别对于四乙酸酯溶液和环己酮溶液进行的操作。
7. 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分别阐明各个实验组操作中存在的异同之处,并对每种化合物的分子结构和吸收峰进行解释。
实验结果分析:通过实验,我们得到了三种不同有机化合物的紫外吸收光谱,并对各个实验组操作中存在的异同之处进行了分析。
对于苯甲酸、四乙酸酯和环己酮这三种化合物,它们的特定吸收峰分别对应的波长区间如下:1. 苯甲酸:250nm至270nm2. 四乙酸酯:270nm至290nm3. 环己酮: 230nm至255nm可以看出,这三种化合物的吸收峰波长的区间是不同的,这表现出不同化合物分子结构之间的差异。
我们还可以通过分析各个吸收峰的峰值和峰形,来推断出分子中存在的官能团体,这也有利于我们理解化合物分子结构和有机分子之间的结构相互关系。
结论:通过实验,我们对于有机化合物的紫外吸收光谱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通过观察分析不同化合物的吸收峰,我们可以推断出分子结构中所存在的官能团体以及它们在分子中位置的不同,从而为分析有机分子结构和进行有机合成提供帮助。
紫外光谱的原理和应用

紫外光谱的原理和应用1. 紫外光谱简介紫外光谱是一种将物质在紫外光区域(200-400 nm)的吸收情况进行分析的方法。
它利用物质对紫外光的吸收特性,通过测量吸收光谱来获取样品中各种化学物质的信息。
紫外光谱的原理是基于分子的电子跃迁。
当物质受到紫外光的照射时,部分分子中的电子会发生跃迁,从基态跃迁到激发态。
在此跃迁的过程中,分子会吸收特定波长的紫外光,形成吸收峰。
通过测量吸收峰的位置和强度,可以确定样品中化学物质的种类和浓度。
2. 紫外光谱的应用紫外光谱在化学、生物、制药等领域中有广泛的应用,以下是几个常见的应用领域:2.1. 分子结构分析紫外光谱可以用于分析有机化合物的分子结构。
由于不同的化学结构会导致分子在紫外光区域对不同波长的光有不同的吸收能力,通过对化合物的紫外光谱进行分析,可以确定分子的结构和官能团的存在。
2.2. 质量浓度测定紫外光谱可以用于测定化学物质的质量浓度。
根据兰伯特-比尔定律,物质溶液中吸光度与溶液中物质浓度成正比。
通过绘制标准曲线,可以根据待测样品的吸光度值,确定物质浓度。
2.3. 药物分析紫外光谱被广泛应用于药物分析领域。
通过测量药物的紫外吸收光谱,可以确定药物的纯度、浓度和化学结构。
药物制备过程中的控制和质量监控,常常依赖于紫外光谱分析。
2.4. 环境监测紫外光谱可用于环境监测,如水质、空气污染等。
例如,紫外光谱可以用于检测水中污染物的浓度,如重金属离子、有机化合物等。
2.5. 食品安全检测紫外光谱在食品安全检测中也发挥重要作用。
通过测量食品中有害物质的紫外吸收光谱,可以检测食品是否受到了污染,保障食品安全。
3. 紫外光谱的测量方法紫外光谱的测量通常使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进行。
测量过程中,需要先对仪器进行空白校准,然后将样品溶液转移至光度池,通过光度计测量样品在紫外光区域的吸光度。
得到吸光度数据后,可以绘制吸收光谱图,并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计算。
4. 紫外光谱的优缺点紫外光谱作为一种分析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和缺点:4.1. 优点•非破坏性:紫外光谱分析无需直接接触样品,不会对样品产生任何损伤。
紫外吸收光谱的应用.

2、构型、构象的测定 具有相同化学组成的不同异构体或不同构象的
化合物,它们的紫外光谱有一定的差异,因此根据 此种差异可以对异构体及构象进行判别。 (1)、顺反异构体的判别
丁烯二酸 顺 198nm ε=2.6×104 反 214nm ε=3.4×104
(2)、构象的判别
AcO λmax=283nm εmax=56
紫外吸收光谱能测定化合物中含有微量的具有紫外 吸收的杂质。如果一个化合物在紫外可见光区没有明 显的吸收峰,而其的杂质在紫外区有较强的吸收峰, 就可检出化合物中所含有的杂质(乙醇/苯,苯 λmax=256nm)。如果一个化合物在紫外可见光区有 明显的吸收峰,可利用摩尔吸光系数(吸光度)来检 查其纯度。
AcO O
AcO Br O
Br O
λmax=279nm εmax=72 λmax=309nm εmax=182
以无取代基的酮为标准,可以看出,凡是平伏键 的均蓝移,直立键的均红移,因此从吸收带的红移或蓝 移的情况可以判断取代基是在平伏键还是直立键的上。
3、互变异构体的测定
某些有机化合物在溶液中存在互变异构现象, 常见的互变异构体有酮-烯醇式互变异构体、内酰胺内酰亚胺互变异构体等。在溶液中两种异构体处于 平衡状态,在互变过程中常伴随双键位置的变动, 因此会出现紫外吸收光谱波长的变化。
二纯度检查化合物的紫外吸收光谱基本上是分子中发色基团和助色基团的特性而不是整个分子的特性所以单独从紫外吸收光谱不能完全确定化合物的分子结构必须与irnmrms及其它方法配合才能得出可靠的结论
§5 紫外吸收光谱的应用
一、定性鉴定有机化合物 主要依据:吸收峰形状;吸收峰数目;各吸收峰波 长及摩尔吸光系数。
OH
CH3COCH2CO2CH2CH3
紫外光谱在化合物结构分析中的应用

紫外光谱在化合物结构分析中的应用
紫外光谱(Ultraviolet Spectroscopy,UV)是一种化合物结构
分析的有效技术,可以通过测量吸收或发射的紫外线来确定物质的化
学组成。
它是根据物质在紫外波段吸收和发射能量的不同,而不同物
质的吸收和发射能量不同。
紫外光谱具有广泛的应用,主要用于分析
有机和无机化合物的结构和组成,以及气体、液体和固体的化学同位
素组成。
紫外光谱技术在有机化学结构鉴定中,可以通过测量每个分子吸
收紫外线的特异性,来确立某一分子的化学结构。
紫外光谱也可以用
来鉴定无机物中的真实结构;此外,紫外光谱法还可以用来帮助归纳
化合物的性质,或诊断某一化合物的结构。
紫外光谱技术也可以用来对气体、液体和固体的化学同位素组成
进行分析。
因为不同同位素的元素吸收的紫外线的能量会略有差异,
所以可以用紫外光谱技术来确定不同元素的同位素组成。
紫外光谱技术在化学结构方面的应用十分广泛,可以用来分析有
机物、无机物和气体、液体和固体物质的化学同位素组成。
它可以快速、准确地鉴定物质的结构和组成,是有机结构分析的重要手段之一。
紫外原理及其在有机化学中的应用

紫外光谱在有机化学中的应用名字*(某某大学化学系,学校所在城市,邮编)摘要: 本文简要介绍了紫外光谱的基本原理并通过一些实例叙述了其在有机化学中的一些应用,通过这些实例可以理解紫外吸收光谱在有机化学中应用的重要性。
关键词:紫外光谱;有机化学;应用Application of Ultraviolet Spectrum in Organic Chemistry# # *(Department of Chemistry, ##University, ##, P.R. China)Abstract:This paper briefly introduced the basic principle of Ultraviolet Spectrum (UV) and described parts of its application in organic chemistry through some examples which make it evident that significantly important is UV.Key Words: Ultraviolet spectrum; Organic chemistry; Application1.2电子跃迁的类型有机化合物紫外吸收光谱(电子光谱)是由分子外层电子或价电子跃迁所产生的。
按分子轨道理论,有机化合物分子中有:成键σ轨道,反键σ*轨道;成键π轨道,反键π*轨道(不饱和烃);另外还有非键轨道(杂原子存在)。
各种轨道的能级不同,如图1所示。
图1各种电子跃迁的相对能量Fig.1 Relative energy of various electron transition相应的外层电子和价电子有三种:σ电子、π电子和n 电子。
通常情况下,电子处于低的能级(成键轨道和非键轨道)。
当用合适能量的紫外光照射分子时,分子可能吸收光的能量,而从低能级跃迁到反键轨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紫外光谱在化合物结构分析中的应用【摘要】紫外-可见光谱(ultraviolet 一Visiblespeetroseopy,UV-Vis)也简称为紫外光谱(UV),属于吸收光谱的一种。
由于紫外光谱本身有许多特点:测量灵敏和准确度高,应用围广,对很多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都能进行测定,也能定性或定量的测定大部分有机化合物;此外,仪器的价格比较便宜,操作简便、快速易于普及推广,至今仍是有机化合物结构鉴定的重要工具。
因此,本文首先介绍紫外光谱用于定性分析的依据和一般规律,然后归纳了影响紫外-可见光谱的一些因素,最后举例说明紫外光谱在化合物结构分析中的应用。
【关键词】紫外-可见光谱定性分析影响因素结构分析光谱数据、尸■、亠前言紫外吸收光谱是分子中最外层价电子在不同能级轨道上跃迁而产生的,它反映了分子中价电子跃迁时的能量变化与化合物所含发色基团之间的关系。
UV 谱图的特征首先取决于分子中含有的双键数目、共轭情况和几何排列,其次取决于分子中的双键与未成键电子的共轭情况和其周围存在的饱和取代基的种类和数目,它主要提供了分子共轭体系的结构信息[1]。
通常UV 谱图组成比较简单,特征性不是很强,但用它来鉴定共轭发色基团却有独到之处。
UV 吸收谱带的位置和摩尔消光系数的数值,一般无法判断官能团的存在,但它能提供化合物的结构骨架及构型、构象情况,因此至今仍为一项重要的测试分子结构的有用手段。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是化学分析中常用的一种快速、简便的分析方法,广泛用于有机[2-3]、无机[4]、生化[5]、涂料[6]、药物[7]等领域和国民经济部门[8]。
紫外光谱用于定性分析的依据和一般规律利用紫外光谱定性分析应同时考虑吸收谱带的个数、位置、强度以及形状。
从吸收谱带位置可以估计被测物结构中共轭体系的大小;结合吸收强度可以判断吸收带的类型,以便推测生色团的种类。
注意所谓吸收带的形状主要是指其可反映精细结构,因为精细结构是芳香族化合物的谱带特征。
其中吸收带位置(A max)和吸收强度(m ax )是定性分析的主要参数。
根据紫外光谱原理和吸收带波长经验计算方法,可以归纳出有机物紫外吸收与结构关系的一般规律如下[9]:1、如果在紫外谱图220〜250nm有一个强度吸收带(m ax约为104)表明分子中存在两个双键形成的共轭体系,如共轭二烯烃或 a , B -不饱和酮,该吸收带是K带;300nm以上区域有高强吸收带则说明分子中有更大的共轭体系存在。
一般共轭体系中每增加一个双键,吸收带红移30nm。
2、如果在谱图270〜350nm区域出现一个低强度吸收带(m ax i0〜100),则应该是R 吸收带,可以推测该化合物含有带n电子的生色团。
若同时在200nm附近没有其他吸收带,则进一步说明该生色团是孤立的,不与其他生色团共轭。
3、如果谱图在250〜300nm围出现中等强度的吸收带(m ax约为103)有时能呈现精细结构,且同时在200nm附近有强吸收带,说明分子中含有苯环或杂环芳烃,根据吸收带的具体位置和有关经验计算方法还可以进一步估计芳环是否与助色团或其他生色团相连。
4、如果谱图呈现出多个吸收带,A max较大,甚至延伸到可见光区域,则表明分子中有长的共轭链;若谱带有精细结构则是稠环芳香烃或它们的衍生物。
5、若210nm 以上检测不到吸收谱带,则被测物为饱和化合物,如烷烃、环烷烃、醇、醚等,也可能是含有孤立碳碳不饱和键的烯、炔烃或饱和羧酸及酯。
利用这些一般规律可以预测化合物的类型以限定研究围,结合其他波谱方法或化学、物理性质进一步推测结构。
紫外-可见光谱的影响因素1 、隔离效应与加和规律如果两个发色基团之间引入不含杂原子的饱和集团(如-CH2-),这种饱和基团阻止了两个基团之间的n-n共轭或nn共轭作用,我们说这种饱和基团具有隔离效应。
从另一方面来看,这时的紫外吸收就是这两个基团单独存在时的吸收之和。
这就是加和规律(例如多烯)。
2、立体效应立体因素如顺反异构、空间位阻和六元桥式环中取代基的位置等吸收带均有影响。
3、共振结构的影响分子中如果有共振结构存在,最大吸收波长一般发生红移。
4、pH 值的影响改变测样时溶液的pH 值,化合物的紫外吸收光谱也会发生变化,例如酚性化合物和苯胺类化合物,溶液从中性变碱性(加NaOH)若吸收带发生红移则是酚性化合物;从中性变成酸性(加HCI)若吸收带发生蓝移则是苯胺类化合物。
5、跨环效应在一个化合物中,虽然两个发色团不共轭,但由于空间位置的排列的关系,使其电子云能相互作用,导致A max和a max发生变化。
这种n电子在越位发生作用称为跨环效应。
6、乙酰化位移的应用乙酰化位移在紫外光谱中的应用就是利用乙酰化的方法将酚羟基变成乙酰基,此方法常常应用在多羟基芳烃化合物的结构研究上,利用此法将-OH的影响消去,就可以了解化合物的骨架结构信息。
7、溶剂对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影响化合物的紫外-可见光谱通常在气相或者溶液中测定。
溶剂对吸收峰的影响是不能被忽视的,因为溶剂回影响吸收峰的位置和强度(是吸收峰的位置和强度发生改变)。
大部分饱和烃及其衍生物都可以作为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溶剂,常见的溶剂有环己烷、95%的乙醇和1,4-二氧六环。
通常溶剂的极性对烯类和炔类碳氢化合物的峰的位置和强度影响较小,但会使酮类化合物的峰值发生位移。
极性溶剂一般使n—n吸收带发生蓝移,m ax随之增加;极性溶剂又使吸收带发生红移,而m ax随之略有降低[10]。
紫外光谱在化合物结构分析中的应用1、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在含炔基有机硅聚物结构分析中的应用图1不同取代基的含炔基硅聚物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a取代基为二甲基,b取代基为苯甲基,c取代基为联苯基不同取代基的含炔基聚合物的紫外光谱(图1)最大吸收峰在260~265nm处, 并且在253~255处有一个尖峰,通过比较a、b、c三条曲线,可以知道随着聚合物主链硅原子上的取代基的共轭程度的增加,聚合物吸收峰稍有红移,但变化不是很明显。
这是因为此类聚合物的吸收主要是由其主链结构的电子跃迁引起,取代基所作的贡献比较小,对吸收峰影响不大。
光谱图中不同取代基的聚合物出现肩峰是由于聚合物主链中炔基链段的跃迁引起的[11]。
2、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在有机药物结构分析中的应用对乙酰氨基酚,又称醋氨酚、退热净、扑热息痛、必理通等,是一种替代阿司匹林的解热镇痛药,它是非那西丁在体的代产生,其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前2列腺素合成的作用与阿司匹林相似,但抑制外周前列腺素合成作用弱,故解 热镇痛作用强,抗风湿作用弱,对血小板凝血机制无影响。
其结构式如图 所示。
图3为对乙酰氨基酚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图2对乙酰氨基酚的结构式图3对乙酰氨基酚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根据对乙酰氨基酚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图3所示),可知在紫外谱图220〜 250nm 有一个强度吸收带,表明分子中存在两个双键形成的共轭体系,该吸收带 是K 带;K 带相对苯的E 带移动距离△入大于两个取代基单取代时所引起的移动 距离之和,说明含有两个给电子的取代基,并且两个取代基处于对位。
3、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在链型稠环化合物结构分析中的应用稠环芳烃不与苯环相比由于形成了更大的共轭体系,所以所有的稠环芳烃的紫外吸收比苯环移向长波方向,精细结构比苯环更明显。
而且由图 4~7比较 可以看出链型稠环芳烃随着环数目的增加,各吸收带都发生红移。
对于萘,如 图4所示,其E i 带2max 为221 nm, E 2带2max 为275nm ;对于蒽,如图5所示, 其E i 带A max 为251 nm,吕带A max 为376nm ;对于丁省,如图6所示,其日带A max 为272nm,吕带A ax 为473nm ;对于戊省,如图7所示,其E i 带A ax 为310nm, B 带 A max 为 417nm 。
2,6'2.01.5L00.523925J7 SCQ 27S 95G Wa^ength/tim(1) 萘(Naphthale )的结构式及紫外-可见吸收光谱a b图4 a结构式,b紫外-可见吸收光谱(2) 蒽(Anthracene )的结构式及紫外-可见吸收光谱a b图5 a结构式,b紫外-可见吸收光谱(3) 丁省(Naphthace)的结构式及紫外-可见吸收光谱a b图6 a结构式,b紫外-可见吸收光谱(4) 戊省(Pentacen)的结构式及紫外-可见吸收光谱a b图7 a结构式,b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结论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作为一种定性和定量分析化合物结构的有效手段,应用比较广泛,所以,只有了解并掌握该技术的基本原理和结果分析方法,才能充分利用该手段进行结构表征和构效关系的研究。
【参考文献】[1] 于世林,寅蔚•波谱分析法[M].:大学,2004.[2] I. S. Ivanova, R. A. Sadykov,Synthesis and UV spectra of 1,1,1-tribromo-3-nitroprop-2-ene.2038-2039.[3] 洪新. 吡咯-吡啶及4-甲基吡啶的热解研究[D].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4] 坤. 硝酸根离子的光谱分析[D]. :工程大学.2003.[5] 永标.5 种食药用大型真菌天然产物的研究[D]. :大学.2008.[6] 紫外光谱法在涂料分析中的应用,中国电子期刊,2009,35-43.[7] 许春. 救必应化学成分研究及抗肿瘤活性成分初步筛选[D]. :中医药大学.2007.[8] 培榕,廖志勤.利用紫外一可见光谱研究石油叶琳在光和酸碱介质中结构的变化.分析实验室[J] . 1 998,1 7(3):24一26页[9] 华,勤纪,等•现代有机波谱分析[M].:化学工业,2005.[10] 克曼,玉兰,铁英•波普解析法[M].:华东理工大学,2002.[11] 彦梅,王晓东.含炔基有机硅聚物的光谱表征.光谱学与光谱表征[J].2008,28(10):353 —35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