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儿童日常训练计划

合集下载

自闭症儿童干预训练计划

自闭症儿童干预训练计划

自闭症儿童干预训练计划一、计划目的通过系统有针对性的训练,提高自闭症儿童的社会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减少重复行为,培养独立生活技能,使其能更好地适应生活。

二、训练内容1. 语言训练(1)表达语言训练:训练儿童主动开口表达需求,回答问题等。

(2)理解语言训练:训练儿童听懂他人话语,遵循指令等。

(3)交流语言训练:训练儿童进行简单对话,分享看法等。

2. 社会交往训练(1)眼神交流训练:训练儿童进行眼神接触。

(2)情绪交流训练:训练儿童识别他人情绪,表达自身情绪。

(3)同伴互动训练:训练儿童与同伴一起玩耍,合作完成任务。

3. 生活自理训练(1)饮食自理训练:训练使用餐具,学会自己饮食。

(2)穿衣自理训练:训练自己穿脱衣服,鞋袜。

(3)如厕自理训练:训练如厕,洗手等卫生习惯。

三、训练方法1. 语言训练:示范、暗示、提问、重复练习等。

2. 社会交往训练:情景模拟、角色扮演、增强社交动机等。

3. 生活自理训练:分解任务,渐进学习,给予适当帮助等。

四、训练过程1. 建立正向行为计划,设立积极的增强。

2. 分阶段进行,从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

3. 训练时间不宜过长,可分多次短时间训练。

4. 给予适当帮助,防止产生负面情绪。

5. 训练后给予表扬和奖励,巩固学习效果。

6. 定期评估训练效果,调整训练计划。

通过持续系统的干预训练,自闭症儿童的各项能力可以得到很好的提高,这对他们的成长和发展大有裨益。

希望能为自闭症儿童量身定制适合的训练计划,帮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儿童自闭症学习计划

儿童自闭症学习计划

儿童自闭症学习计划第一部分:背景介绍自闭症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通常在儿童早期就会出现。

自闭症患者往往面临社交交往能力有限、语言障碍、行为特征明显等问题,这些问题会影响孩子的学习和生活。

因此,为了帮助自闭症儿童更好地学习和成长,需要实施专门的学习计划。

第二部分:学习目标1.发展社交能力:包括学会与他人交流、建立友谊和团队合作能力等。

2.改善语言障碍:通过语音和语言治疗来帮助儿童克服语言障碍,提高交流能力。

3.提高学习能力:通过培养注意力和记忆力,帮助儿童更好地适应学校教育。

第三部分:学习计划实施1.社交能力发展:在日常生活中,鼓励自闭症儿童与家人、同学和老师进行交流,积极参与各种社交活动。

为自闭症儿童提供特殊的社交技能培训,帮助他们学会主动与他人交谈、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

2.语言障碍改善:安排专业的语音和语言治疗师对自闭症儿童进行个性化的治疗,包括语音训练、听觉训练、口腔肌肉训练等。

在家庭环境中,家长要多和孩子进行交流,鼓励孩子说话,并逐步引导他们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学习能力提高:采用多种方法和工具,如视觉和听觉辅助工具,帮助自闭症儿童学习和记忆。

根据自闭症儿童的学习特点,采用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方法,提供适当的学习支持和帮助。

第四部分:期望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计划实施,期望自闭症儿童能够在社交交往、语言表达和学习能力上有所改善,更好地适应学校教育和社会生活。

第五部分:家庭配合家长在儿童学习计划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在学习计划的实施过程中,需要家长的全力支持和配合。

家长要积极参与孩子的学习计划,与学习者一同参加各种学习活动,并在日常生活中给予适当的指导和鼓励,鼓励孩子克服困难,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

为了更好地帮助自闭症儿童成长,家长也要积极寻求专业的帮助,参加各种自闭症家长培训班,接触其他自闭症家庭,增加家长的交流,获取更多的帮助和支持。

总之,通过科学的学习计划的实施,社会的愈加关美和家长的正确引导,相信自闭症儿童一定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

孤独症儿童个人工作计划

孤独症儿童个人工作计划

一、背景孤独症(自闭症)是一种以社交互动障碍、沟通障碍和重复刻板行为为主要特征的神经发育障碍。

孤独症儿童在日常生活中面临着诸多困难,如社交能力不足、沟通能力差、行为刻板等。

为了帮助孤独症儿童更好地融入社会,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特制定本个人工作计划。

二、目标1. 提高孤独症儿童的社交能力,使他们能够与同龄人进行正常交往。

2. 培养孤独症儿童的沟通能力,使其能够表达自己的想法和需求。

3. 改善孤独症儿童的行为刻板,使其适应社会环境。

4. 提高孤独症儿童的认知能力,为其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基础。

三、工作内容1. 社交能力培养(1)开展社交技能训练,如角色扮演、模仿等,帮助孤独症儿童学会与人交往的基本技巧。

(2)组织社交活动,如亲子活动、户外拓展等,让孤独症儿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提高社交能力。

2. 沟通能力培养(1)进行语言训练,如发音、词汇、句子等,提高孤独症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

(2)开展非语言沟通训练,如手势、表情、眼神等,帮助孤独症儿童更好地理解他人和表达自己。

3. 行为刻板改善(1)采用正向强化法,对孤独症儿童的良好行为给予表扬和奖励,逐步改善其行为刻板。

(2)针对孤独症儿童的行为问题,制定个体化干预方案,如情绪管理、注意力训练等。

4. 认知能力提升(1)进行认知能力训练,如记忆力、观察力、思维力等,提高孤独症儿童的认知水平。

(2)开展兴趣培养,如绘画、音乐、体育等,激发孤独症儿童的潜能。

四、实施步骤1. 第一步:了解孤独症儿童的基本情况,包括年龄、性别、家庭背景、兴趣爱好等。

2. 第二步:根据孤独症儿童的特点,制定个体化工作计划。

3. 第三步:实施工作计划,定期评估工作效果,调整干预策略。

4. 第四步:总结经验,形成孤独症儿童干预案例,为其他孤独症儿童提供借鉴。

五、预期成果1. 孤独症儿童的社交能力得到显著提高,能够与同龄人进行正常交往。

2. 孤独症儿童的沟通能力得到提升,能够表达自己的想法和需求。

幼儿自闭症的家庭康复训练方案

幼儿自闭症的家庭康复训练方案

幼儿自闭症的家庭康复训练方案自闭症是一种儿童神经发育障碍,常常表现为社交交往困难、语言沟通障碍和刻板重复行为。

对于患有自闭症的幼儿来说,早期的康复训练非常重要。

家庭康复训练方案可以帮助幼儿提高社交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自理能力,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本文将介绍一种针对幼儿自闭症的家庭康复训练方案。

一、目标设定在制定家庭康复训练方案之前,首先需要明确训练的目标。

针对幼儿自闭症的康复训练目标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社交能力:培养幼儿与他人进行基本的社交互动,如目光接触、微笑、问候等。

2. 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帮助幼儿学习基本的语言表达技巧,如发音、词汇量的增加、句子的构建等。

3. 培养自理能力:训练幼儿进行基本的自理活动,如穿衣、洗手、吃饭等。

4. 提高注意力和集中力:通过训练,帮助幼儿提高注意力和集中力,增强学习和工作的效果。

二、训练内容1. 社交能力训练:a. 目光接触训练:通过与幼儿进行眼神交流的游戏,引导幼儿主动与他人进行目光接触。

b. 社交问候训练:教授幼儿基本的问候礼仪,如打招呼、道别等。

c. 合作游戏训练:通过与其他幼儿一起进行合作游戏,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和团队意识。

2. 语言表达能力训练:a. 发音训练:通过模仿和练习,帮助幼儿正确发音。

b. 词汇量扩展:通过与幼儿进行词汇游戏,增加幼儿的词汇量。

c. 句子构建训练:教授幼儿基本的句子构建规则,引导幼儿进行简单的句子表达。

3. 自理能力训练:a. 穿衣训练:教授幼儿穿脱衣物的方法和顺序。

b. 洗手训练:引导幼儿正确地进行洗手动作。

c. 吃饭训练:教授幼儿使用餐具的方法和礼仪。

4. 注意力和集中力训练:a. 游戏训练:通过一些适合幼儿的游戏,引导幼儿集中注意力。

b. 专注训练:通过一些专注力训练的活动,帮助幼儿提高专注力。

三、训练方法1. 游戏化训练:将训练内容融入到游戏中,增加幼儿的兴趣和参与度。

2. 步骤分解训练:将复杂的动作或任务分解成简单的步骤,逐步引导幼儿完成。

自闭症个训课教案

自闭症个训课教案

自闭症个训课教案自闭症个训课教案课程名称:自闭症个训课教学目标:帮助自闭症儿童提高社交能力,提升语言沟通能力,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步骤:1. 热身活动(10分钟):- 让学生用肢体语言模仿动物的动作,例如:舞蹈、跳跃、爬行等。

- 通过热身活动活跃学生身心。

2. 社交技能训练(20分钟):- 教导学生正确握手、问好的方式,并练习模仿。

- 分组进行小组活动,让每个小组选择一项感兴趣的话题,进行讨论。

- 引导学生尝试与他人分享自己的观点,并倾听他人的观点。

- 观察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社交行为的改善情况。

3. 语言沟通训练(30分钟):- 利用图卡或图片来帮助学生进行基本日常用语的学习,例如:问候语、谢谢、对不起等。

- 利用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模拟不同情景下的对话,例如:购物、餐厅用餐等。

- 引导学生逐渐增加表达自己意见和描述事物的能力。

4. 自主学习能力培养(20分钟):- 引导学生制定学习目标,并制定相应的学习计划。

- 提供自主学习的资源和材料,例如:书籍、电子资源等。

- 指导学生学习如何使用不同的学习策略,例如:归纳、总结、记忆等。

- 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并向他们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5. 总结与反馈(10分钟):- 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学生的进步和遇到的困难。

- 鼓励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经验进行反思,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 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积极肯定,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教学方法:1. 针对自闭症儿童的特点,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例如:角色扮演、图片辅助、小组合作等,以增加学习的乐趣和参与度。

2. 引导学生进行主动学习,激发他们的自主学习兴趣和能力。

3. 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和步骤,以符合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

评估方法:1. 观察学生在社交活动中的参与度、合作态度和行为表现,进行综合评价。

2. 每节课结束时与学生进行简短的互动对话,尝试评估学生的语言沟通能力和表达水平。

自闭症儿童各方面能力训练手册

自闭症儿童各方面能力训练手册

自闭症儿童各方面能力训练手册自闭症的基础训练内容孩子成功学习的要素1)目光专注2)主动性3)从常规中学习4)宁静环境和简单教材5)教导者全情投入的个别的训练6)适合的课程、父母的爱心和忍耐力一,模仿模仿是一种有意识地仿效别人的行为,是学习与发展的基础。

有一定的注意力、记忆力、动作技能和动机是学习模仿的先决条件,包括使用物件、动作和声音模仿这些内容,有一定的基础后,要训练孩子的想象模仿能力,这一条对自闭儿来说意义尤其重大。

发音模仿:1)唇音:b p m f e o爸、妈、鼻、花、猫、饱、波2)l t:拉、涂、提、汤、糖、梯(鼓励舔食食物,扮鬼脸,伸出舌头左右摆动)3)鼻音和喉音:g k h d n 凳、小牛、钢琴二,感知觉含义:个体是通过以生理为基础的感官所获得的讯息,加上以往在记忆中的经验,进而对环境作出反应及解释的过程。

儿童是通过感知觉来认识环境的,感知觉对小肌肉及综合感知肌动很重要。

透过知觉去分辨事物对智能发展,计划及组织环境等尤其重要。

自闭儿得差异:感觉异常,对分辨和处理外界资料有困难,通过学习能有助于掌握外界事物的意义,减低他们异常的感知反应。

感知觉种类:触、视、听、嗅、味、本体感觉。

三,大肌肉含义:设计全身或局部大肌肉的姿势及动作的活动。

自闭儿的特点:1)大肌肉能力远超过判断和明白口头及社会要求,形成控制行为的问题。

2)部分儿童缺乏体力及肌肉能力3)平衡力差4)绕过障碍物时显得非常笨5)不会控制速度几力度6)协调身体时有困难透过这部分的训练,可使自闭儿注意自己的身体部分及身体与环境的关系,建立在社交及行为上的规则。

四,小肌肉含义:运用手指、手腕及协调双手老进行的活动。

自闭儿的特点:能抓握,但个别手指的运用、力度的使用、协调能力有问题。

学习小肌肉活动能帮助自闭儿认识到物件的特质、增强学习上的成功感,促进自理技巧、书写能力等。

建议:1)增强抓握或放下物件、手指力的运用及灵活地使用手指等技巧。

自闭症儿童精细课程训练计划

自闭症儿童精细课程训练计划

自闭症儿童精细课程训练计划自闭症儿童的精细动作训练计划旨在帮助他们提升手部协调能力、灵活性和准确性,这对于他们的日常生活技能、学习能力和未来的职业发展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个基于先前信息及通常做法设计的自闭症儿童精细动作训练计划框架:**初级精细动作训练计划大纲:**1. **五指抓握练习**- **活动一:抓豆子游戏**- 使用不同大小和材质的豆子或小物件,让孩子通过张开五指去抓取,并鼓励他们尝试用拇指和其他手指配合完成抓握。

- 可以逐渐增加难度,比如使用镊子或夹子进行抓取。

2. **书写与绘画准备活动**- 从涂鸦开始,提供大号笔刷和粗杆马克笔,让孩子在大纸上随意涂抹。

- 进阶到描线、画圆圈等基本图形,锻炼手腕和手指的力量控制。

3. **拼插与组装玩具**- 提供乐高积木、拼图等玩具,鼓励孩子按照指示或自由创意进行拼装,这有助于提高手指灵活性和空间认知能力。

4. **生活自理能力训练**- 穿衣、扣纽扣、拉拉链、系鞋带等活动,这些都包含了大量的精细动作元素,可以逐步引导孩子独立完成。

5. **手工制作**- 制作折纸、剪纸艺术,或者参与简单的手工艺品创作,这些活动能锻炼手指的精细动作技巧以及专注力。

6. **音乐节奏与乐器演奏**- 引入简单乐器如铃鼓、沙锤,或敲击键盘,通过跟随音乐节奏拍打或弹奏来增强手眼协调能力。

7. **定期评估与调整**- 根据孩子的进步情况,适时调整任务的难易度,确保他们在挑战中不断进步,同时保持训练的积极性。

8. **强化策略**- 在训练过程中,采用积极行为支持原则,对孩子的每一次成功尝试给予及时且恰当的强化物奖励,以此维持孩子的积极性和动力。

实施时应遵循个体化教育计划(IEP),根据每个孩子的具体情况定制训练内容和目标,并考虑加入职业治疗师或特殊教育专家的专业指导,确保训练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完整版)自闭症儿童训练计划纲要

完整版)自闭症儿童训练计划纲要

完整版)自闭症儿童训练计划纲要自闭症儿童训练计划纲要以下是初级训练计划纲要:一、参与能力1.独立坐在椅子上。

2.叫名字时有目光对视。

3.听到指令“看这里”时有目光对视反应。

4.对“放下手”有反应。

二、模仿动作1.操作动作模仿,例如敲积木、用杯子喝水、把物品放到篮子里等。

2.粗大动作模仿,例如拍手、跺脚、摸头等。

3.粗细动作模仿。

4.嘴部动作模仿,例如口型模仿。

三、语言理解能力1.听懂一步指令,例如过来开灯关门。

2.识别身体部位,例如手机、肚子、肩等。

3.识别物品。

4.识别卡片。

5.识别熟悉的人,从家庭到生活,例如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

6.听懂动词指令。

7.识别卡片上的不同动作,例如睡觉、喝水、吃东西、走路、拍照等。

8.识别周围环境中的物品,例如冰箱、电视、桌子、椅子等。

9.指出书中的图画。

10.识别物体功能。

11.识别身体部位功能。

12.识别方位,例如上下、内外、中间、旁边、前后、左右等。

四、语言表达能力1.听到“你想要什么?”时能用手指出相应物品。

2.在有愿望时能指出所需要的物品。

3.模仿声音和词语。

4.命名物体。

5.命名卡片。

6.用语言表达想要的东西。

7.说出“是”或“不是”(或用手势)表示想要或不想要的东西。

8.叫出熟悉的人。

9.作出选择。

10.各种打招呼,例如嘿、你好、早上好、中午好、晚上好、晚安、再见等。

11.回答社会性问题。

12.说出卡片上的其他人和自己。

13.说出物体的功能。

14.说出方位,例如上下、前后、左右、这里、那里、内外、中间、旁边、高低等。

五、学业配备1.配对。

1) 完全相同的物品。

2) 完全相同的卡片。

3) 物体到卡片。

4) 卡片到物体。

5) 颜色、形状、拼音、数字。

6) 不完全相同的物体。

7) 物体之间的联系,例如牙刷和刷牙、笔和文具盒、书本和书包等。

2.独立完成简单的活动。

3.识别颜色。

4.识别形状。

5.辨别拼音。

6.识别数字。

7.唱数1-10.8.点数。

六、精细能力1.在形状箱内找出三个同等大小的物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纸上画线
仿画线条
连点画线
2、捡豆子
所捡豆子由大到小
3、串珠子
4、操作简单物件
撕开包装袋、拧瓶盖、打开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子、拔开笔帽等
5、拍球
6、玩拼合玩具(如拼图等)
7、模仿简单手指动作(打枪、指、点等)
8、玩橡皮泥或面团,练习揉捏搓等动作
大肌肉
1、练习蹲起
2、双脚交替上下楼梯
3、能够抱着物件自由走动
4、单脚站立保持1秒以上
使用物件模仿:
模仿使用常见物品(刷牙、吹口哨、用毛巾擦脸)
模仿搭积木(一块到三块)
模仿有次序的敲打物件(如先敲桌子再敲板凳)
社交

情绪
自我意识:
辨认照片中自己的影像
指认或拿取属于自己的物品
区分物品的拥有权(书包是自己的、玩具是小朋友的等)
与人交往:
对熟悉的人表示友好和交往意愿(握手、打招呼)
认识部分亲戚朋友的称呼(叔叔、姑姑等)
如厕后在家长辅助下提裤子
穿衣技能:
能用手自行脱下松开鞋带的鞋子
能自己脱裤子
能自己拉住袜口脱袜子
能自己将拉链衣服脱下
能双手握着鞋口的两侧向外拉开穿鞋子
将已套在腿上的裤子拉至腰间
能自己将袜子粗略的套在脚上
梳洗技能:
能够开关水笼头并且在辅助下洗手
用毛巾粗略地擦手及擦脸
学习握住牙刷
家居技能:
将玩具摆放在指定位置
根据功用拿出常见实物(如拿杯子喝水、用碗吃饭)
将两个常用的物件联系在一起(如把勺子和碗放一起)
4、理解日常指令
对日常较长指令的理解(如把衣服放在椅子上等)
5、理解动名词
理解日常用品、动物、水果、蔬菜的名称
理解常用动词(敲、拍、推、拉等)
6、分类概念
将物品按颜色分类
将物品按吃、穿分类
小肌肉
1、学习粗略握笔
主动与他人分享玩具或食物
与其他儿童一同活动时观察及模仿同伴的玩法
沟通:
用简单的动作表达需要(如点头、指、摇头)
有需要时主动找他人帮助
游戏:
参与简单游戏(如躲猫猫、拉火车)
与成人玩简单的轮流游戏(如搭积木、推球)
自理
进食:
自行用杯子喝水
能正确用手指握勺子并进食
如厕技能:
如厕前自行拉下裤子
在如厕前以手势沟通表示如厕需求
将衣物放入指定位置
基本
问题
分析
家庭训练计划
范围
训练目标及内容
认知
视觉:
1、视觉辨别
辨认熟悉人(家人及老师)
辨认常见物(毛巾、牙刷、桶、猫、狗等)
辨认常见人物的相片
辨认常见物件的图片
2、视觉追踪
吹泡泡让孩子追视
追视闪光灯亮斑
杯下寻物
听觉:
1、对声音有反应
对发声玩具表示兴趣(伸手要和注视)
听到别人叫名字时有回应(回头注视并答应)
听指令做动作(给妈妈、走过来等)
5、抛接球或其他物件(毛绒玩具等)
6、跳跃
原地跳
由低处跳到高处(高度由低到高)
向前跳
7、提拉重物
模仿
动作模仿:
模仿两步动作(如拍手跺脚、拍头指鼻子、叉腰跺脚等)
模仿口部动作(如咂嘴、吸、打响舌、吹、吻)
声音模仿:
模仿发声(跟读卡片)
模仿两个相同的语音(如包包、杯杯、爸爸、妈妈)
模仿常见声音(如青蛙叫声、狗叫声、猫叫声、汽车声)
2、寻找声源
在听到物件响声时,可以根据声源找到物件
触觉:
按摩肢体
玩米或水
语言
表达
1、发音
仿说简单字词
2、动作或手势沟通
用手指指物件表示需求(如指水杯、饼干等)
能够用基本动作表示自己的需求(摇头、点头等)
语言
理解
1、配对
配对简单的图形或卡片
配对实物和图片
2、辨别常用手势(过来、起立、坐下等)
3、简单功能性认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