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症训练计划汇总——训练计划19-24
孤独症孩子个训课教案(内含初中高级训练纲要)

孤独症孩子个训课教案(内含初中高级训练纲要)一、初级训练纲要(一)参与能力1、独立坐在椅子上。
2、叫名字有目光对视。
3、听到指令“看着我”有目光对视反应。
4、对“放下手”有反应。
(二)模仿动作1、操作动作模仿。
(如:敲积木、用杯子喝水、把物品放到篮子里等)2、粗大动作模仿。
(如:拍手、跺脚、摸头等)3、精细动作模仿。
4、嘴部动作模仿。
(如口型的模仿)(三)语言理解能力1、听懂一步性指令。
(如:过来、开灯、关门等)2、识别身体部位。
(如:手、脚、肚子、肩等)3、识别物品。
4、识别卡片。
5、识别熟悉的人。
(从家庭到生活如: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叔叔等)6、听懂动词指令。
7、识别卡片上的不同动作。
(如:睡觉、喝水、吃、走、拍等)8、识别周围环境中的物品。
(如:冰箱、电视、桌子、椅子等)9、指出书中的图画。
10、识别物体的功能。
11、识别身体部位的功能。
12、识别方位。
(如:上下、里外、中间、旁边、前后、左右等)(四)语言表达能力1、听到“你想要什么?”能用手指出相应的物品。
2、在有愿望时能指出所需要的物品。
3、模仿声音和词语。
4、命名物体。
5、命名卡片。
6、用语言表达想要的东西。
7、说出“是”或“不是”(或用手势)表示想要或不想要的东西。
8、叫出熟悉的人。
9、作出选择。
10、各种打招呼。
11、回答社会性问题。
12、说出卡片上的其他人和自己。
13、说出物体的功能。
14、说出方位。
(五)学业预备能力1、配对(1)完全相同的物品。
(2)完全相同的卡片。
(3)物体到卡片。
(4)卡片到物体。
(5)颜色、形状、拼音、数字。
(6)不完全相同的物体。
(7)物体之间的联系。
(如:牙刷和牙膏、笔和文具盒、书本和书包等)2、独立完成简单的活动。
3、识别颜色。
4、识别形状。
5、识别拼音。
6、识别数字。
7、唱数1-10。
8、点数。
(六)精细能力1、在形状箱内找出三个同等大小的物品。
2、把10件不同大小的物品放入碗内。
3、穿5个大孔的珠子。
孤独症康复训练的有效方法

孤独症康复训练的有效方法
孤独症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影响个体在社交互动、沟通、兴趣和行为方面。
针对孤独症患者的康复训练是非常重要的,有效的方法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点:
1. 行为疗法,行为疗法是一种通过对特定行为进行建模和训练的方法,通过正向激励和强化来改变孤独症患者的行为。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患者学会更好地适应社交环境和提高他们的社交技能。
2. 社交技能训练,这种训练方法旨在帮助孤独症患者学习和发展社交技能,包括眼神接触、交流技巧、情绪表达等。
通过角色扮演、模拟社交场景等方式,患者可以逐步提高他们的社交能力。
3. 情绪管理训练,孤独症患者常常面临情绪管理困难,因此情绪管理训练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教授他们认识自己的情绪、学习情绪调节技巧和应对策略,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处理情绪问题。
4. 认知行为疗法,认知行为疗法旨在帮助患者改变消极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通过教育和训练,患者可以学会更好地应对社交挑战和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
5. 家庭支持和教育,家庭支持和教育对孤独症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家庭成员需要接受相关的教育和培训,了解如何更好地支持和帮助患者,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促进他们的康复训练。
总的来说,孤独症康复训练需要综合多种方法,针对个体特点制定个性化的训练方案,同时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全面支持和配合。
希望这些方法可以为孤独症患者的康复提供一定的帮助。
自闭症儿童训练方法

自闭症儿童训练方法自闭症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常常影响患者的社交交往能力、语言沟通能力和行为表现。
针对自闭症儿童,他们需要接受特殊的训练方法来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提高生活质量。
下面将介绍一些针对自闭症儿童的训练方法。
首先,语言训练是自闭症儿童训练的重要环节。
由于自闭症儿童在语言表达和理解方面存在困难,因此需要进行系统的语言训练。
可以通过与儿童进行简单的对话、词汇游戏、语言模仿等方式来帮助他们提高语言能力。
同时,家长和老师也可以通过使用图片、图表等辅助工具来帮助儿童更好地理解和表达语言。
其次,社交训练也是自闭症儿童训练的重点之一。
自闭症儿童常常缺乏社交技能,不善于与他人交流和互动。
因此,需要通过各种社交技能训练来帮助他们改善这一情况。
可以通过角色扮演、团体游戏、合作活动等方式来培养儿童的社交能力,让他们学会与他人合作、分享和交流。
此外,行为训练也是自闭症儿童训练的重要内容。
自闭症儿童常常表现出一些特殊的行为,如重复性行为、注意力不集中、情绪波动等。
因此,需要通过行为训练来帮助他们改善这些问题。
可以通过制定行为规则、行为奖惩机制、行为模仿等方式来引导儿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他们的自控能力。
最后,家长的参与和支持对自闭症儿童的训练至关重要。
家长是儿童最亲近的人,他们的支持和关爱能够给予儿童更多的力量和信心。
因此,家长需要积极参与到儿童的训练中,与专业人员密切合作,共同制定训练计划,关注儿童的训练进展,给予他们足够的鼓励和支持。
总之,针对自闭症儿童的训练方法是一个系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综合运用语言训练、社交训练和行为训练等多种方法。
同时,家长的参与和支持也是至关重要的。
只有通过全面的训练和关爱,自闭症儿童才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享受正常的生活。
希望通过不懈的努力,能够为每一个自闭症儿童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孤独症康复训练手册

孤独症康复训练手册简介孤独症,也称为自闭症,是一种影响儿童和成人的神经发育状况,表现为社交交往障碍、沟通障碍和重复、刻板的行为模式。
本手册旨在为孤独症儿童及其家庭提供专业、实用的康复训练方法和指导。
训练原则1. 个别化:针对孤独症儿童的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的训练计划。
2. 系统性:康复训练应持续、有计划地进行,涵盖各个方面的发展需求。
3. 早期干预:尽早发现和干预孤独症儿童,以提高康复效果。
4. 家庭参与:家庭是孤独症儿童康复的重要支持,家长需积极参与训练过程。
5. 积极强化:通过正面的奖励和反馈,鼓励孤独症儿童积极参与训练。
训练内容社交交往能力训练1. 眼神交流:鼓励儿童与训练者进行眼神交流,可采用游戏、互动等方式进行。
2. 面部表情:引导儿童观察和模仿面部表情,以提高情感表达能力。
3. 社交互动:通过角色扮演、小组活动等,帮助孤独症儿童学习社交技巧。
沟通能力训练1. 语言理解:通过图片、实物等辅助手段,提高孤独症儿童的语言理解能力。
2. 表达能力:鼓励儿童用语言、手势等方式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感受。
3. 非语言沟通:教授儿童理解非语言信息,如肢体语言、面部表情等。
行为技能训练1. 自我照顾:教导孤独症儿童独立完成日常生活技能,如穿衣、洗澡等。
2. 情绪管理:帮助儿童识别和表达自己的情绪,学会适当的情绪调节方式。
3. 适应环境:训练儿童适应不同环境的能力,提高其社会适应性。
认知能力训练1. 注意力:通过各种游戏和活动,提高孤独症儿童的注意力。
2. 记忆力:运用记忆卡片、故事等方法,锻炼儿童的记忆力。
3. 解决问题:设计问题解决任务,培养儿童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家庭支持与训练1. 家长培训:定期举办家长培训班,提高家长对孤独症的认识和康复训练技能。
2. 家庭康复计划:协助家长制定家庭康复计划,确保训练持续进行。
3. 亲子活动:组织亲子活动,增进孤独症儿童与家人的情感交流。
注意事项1. 保持耐心和关爱:孤独症儿童康复过程可能较长,需保持耐心和关爱。
自闭症(孤独症)、发育迟缓儿童干预训练计划:叫名反应、目光对视计划书

1、姿势辅助:将强化物调整至学生视线内并引导学生目光与老师目光对视;
辅助的撤销
1、时间延宕:刚开始老师使用0秒延宕的辅助,即在给出指令后,立即给予姿势辅助。3-5个回合后(根据学生实际的学习情况)老师使用1-2秒的辅助延宕,尝试进行辅助的撤销。
2、根据学生正确反应情况,由姿势辅助至完全撤销辅助。
1、学生无反应,或学生已经做错了,老师需要告诉他:眼睛没看老师,我们再来一次。
2、要求学生坐好后,重发一遍之前出错的指令。
3、给出指令后,老师马上将强化物调整至学生视线内并引导学生目光与老师目光对视,帮助学生完成指令。
4、当学生做对后,老师给予口头的肯定:眼睛看我了,真棒!同时给强化物。
尽量避免重复发指令,也就是说避免在同一个回合里,同样的指令说好几遍。
泛化
1、人物泛化:由其他老师担任指令发出人,发出“叫名反应、目光对视”指令步骤,开展10个回合;学生正确反应百分比达到80%以上,该阶段完成。
2、自然环境泛化:在日常生活中,时不时叫学生名字,当学生在2秒内目光与叫名字的人目光对视时,间歇性地给学生强化物。
自然环境泛化中并不是每一次叫名,学生与叫名字的人有目光对视的时候都需要给强化物,但也不能永远都不给。
4、强化物要是学生期望得到的物件。
5、强化物最好体积小一些,这样不会完全遮住老师的眼睛。
操作步骤
1、老师和学生面对面坐在椅子上,要求学生手放好,坐端正。
2、老师手上拿着强化物(先不要让学生看到)。
3、当学生的注意力不在老师身上时,老师叫学生的名字,同时将强化物呈现在老师面前两眼之间的位置。学生在2秒内目光与老师目光对视。老师马上夸奖学生,说:眼睛看我了,真棒!并将强化物给学生。
4.老师记录数据。
孤独症儿童感统训练方案

孤独症儿童感统训练方案
孤独症儿童感统训练方案主要是通过刺激孩子的感觉系统,帮助他们建立对外界刺激的适应能力以及身体的协调性。
以下是一个可能的感统训练方案:
1. 触觉训练:提供不同的触觉刺激,例如触摸不同材料的物品、感受温度的变化等。
可以使用海绵、羽毛、冷热水等不同的物品进行触觉刺激。
2. 听觉训练:提供各种不同音频刺激,例如使用乐器发出不同的声音、模仿动物的叫声等。
可以让孩子闭上眼睛,专注于听觉刺激,并尝试识别声音的来源。
3. 视觉训练:通过不同的视觉刺激,例如追踪移动的物体、寻找特定颜色的物品等来训练孩子的视觉系统。
可以使用闪光灯、颜色卡片、立体图等。
4. 嗅觉训练:引导孩子通过嗅觉感受不同的气味,例如花香、食物味道等。
可以使用香水、食物等各种具有明显气味的物品。
5. 运动训练:通过各种运动活动来训练孩子的身体协调性和平衡感。
例如跳绳、踢足球、爬爬架等。
适当增加游戏性,提高孩子的参与度。
6. 深压力训练:给予孩子适量的深压力刺激,例如紧紧抱住、按摩等。
这些刺激可以帮助孩子感受到身体的存在感,并提供安全感。
7. 空间意识训练:通过各种空间感知活动,例如走迷宫,进行模型组装等来帮助孩子提高对空间的感知能力。
在进行感统训练时,需要根据孩子个体的特点和需求进行量身定制,逐渐增加难度和复杂度。
同时,与专业的儿童康复师或儿科医生合作,并密切关注孩子的反应和进展。
孤独症的康复训练方法

孤独症的康复训练方法
孤独症的康复训练方法是多样化的,因为每个人的症状和需求都不同。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康复训练方法:
1. 应用行为分析治疗(Applied Behavior Analysis, ABA):这种方法通过观察和分析孤独症患者的行为,来改变和增强其积极行为,减少负面行为。
ABA方法包括建立目标和奖励系统,以及逐步增加行为复杂度。
2. 社交技能训练:这种训练方法旨在帮助孤独症患者学习和提高与他人的社交交往能力。
训练内容可以包括面部表情的识别、眼神接触、非语言沟通技巧等。
3. 感官整合疗法:许多孤独症患者对感官刺激非常敏感,感官整合疗法旨在帮助他们处理来自环境的感官刺激。
这种疗法通常包括放松练习、按摩、物理活动和游戏等。
4. 认知行为疗法:认知行为疗法旨在帮助孤独症患者识别和改变他们的负面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
这种疗法可以提高他们的自我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药物治疗:在一些特定情况下,医生可能会考虑为孤独症患者开立药物治疗,以帮助缓解症状。
这种治疗通常与其他康复训练方法结合使用。
除了上述方法,还有其他一些康复训练方法,如音乐疗法、艺术疗法、动物辅助
疗法等,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和结合使用。
重要的是,康复训练方法应该是个体化的,结合患者的特点和需求来制定具体的训练计划。
同时,积极的家庭支持和专业人员的指导也是康复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闭症儿童训练方法

自闭症儿童训练方法自闭症是一种儿童神经发育障碍,常常表现为社交沟通困难、重复行为和语言障碍等特征。
针对自闭症儿童的训练方法至关重要,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和学习生活。
以下是一些针对自闭症儿童的训练方法,希望能够对相关人士有所帮助。
首先,语言和沟通训练是自闭症儿童训练的重要环节。
由于自闭症儿童常常存在语言障碍,因此需要进行系统的语言训练,包括口语表达、听力理解和交流能力的培养。
这可以通过与专业语言治疗师合作,进行个性化的语言训练计划来实现。
其次,社交技能训练也是自闭症儿童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闭症儿童往往缺乏对他人情绪的理解和社交技能,因此需要进行系统的社交技能训练,包括眼神接触、情绪表达和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
这可以通过与专业的行为分析师合作,进行模拟社交情境的训练来实现。
此外,认知训练也是自闭症儿童训练的重要内容之一。
自闭症儿童在认知能力上往往存在一定的障碍,需要进行认知训练,包括注意力、记忆和思维能力的培养。
这可以通过与专业的认知训练师合作,进行个性化的认知训练计划来实现。
最后,家庭和学校的配合也是自闭症儿童训练的关键。
家长和老师需要了解自闭症儿童的特点,配合专业的训练师,共同制定个性化的训练计划,并在日常生活中给予他们足够的支持和关爱。
总之,针对自闭症儿童的训练方法是一个系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专业的团队合作和家庭、学校的配合。
通过系统的语言和沟通训练、社交技能训练和认知训练,可以帮助自闭症儿童更好地适应社会和学习生活,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希望相关人士能够重视自闭症儿童的训练,为他们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更多的关爱和支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孤独症训练计划汇总——训练计划19-24短期训练教案熟悉小满的人,都说小满是个“肚子里有东西”的孩子,他对一些基本事物(如颜色、形状、大小、数字等)都已经形成了概念,有一定的认知理解能力。
可是乍一接触,却怎么也感觉不出他的能力,重重的行为问题和眼神的飘忽不定,还有他表达能力的缺陷几乎把他的实际能力遮掩住了。
根据小满的实际情况,制定近期训练计划,如下:一、行为问题的消除小满经常手不停的在眼前乱动,嘴里不断的发着怪音,没有意义的笑或上课时情绪不自控的大喊大叫。
(1)通过按摩、运动来消除他手部的怪动作。
按摩:关节挤压,手部按摩。
运动:各种和手部有关的运动。
因小满手部行为较严重,所以他这方面的活动量也要相对大些,每日这部分活动量为:在按摩板上推小车100米;俯卧撑60;传接双篮球1000个(各种方式结合在一起训练)小满的手部行为往往是一种生理上不正常的需要,他意识不到自己手部的存在和作用,不能自控,我们做按摩和运动往往是从生理上去改变他这种不正常的生理需要,让他能够自己控制自己。
(2)制止法消除小满的手部行为。
A.在小满自己不能控制自己的时候,我们用“嘴忽视,手不忽视”的方法来制止他:手迅速的握住他的手,语言却不强调。
B.小满通过大量运动能控制自己的时候,我们要用语言制止他的不好行为。
C.用眼神去阻止他做无意义的手部动作。
与家人合作,尽量让他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不给他自己空余的时间。
(3)小满有时会在课堂上大笑大跳,发怪音,明显的情绪波动或消极抵抗不予合作。
这些都是他做不感兴趣的事或压力大的时候会出现的行为。
所以我们在做训练时,无论是他感兴趣的还是不感兴趣的,都要有明确的训练任务,让他感觉到明显的开始和结束。
而且我们要坚持把任务做完,结合强化物,然后再逐渐地把强化物撤销,让他产生“我必须做”、“我要做”的思想。
我们大人要态度分明,让他明白什么样的行为是我们大人所喜悦的,从而在心中对自己的行为产生是非概念,学会自己管理自己。
这样,我们在训练他学业的同时,又训练了他的毅力。
二、小满眼神的稳定。
小满的眼神好像一直处在游离状态,不能有目的有针对性的依附在一件事物上。
我们要通过运动训练,或结合视觉记忆训练,听觉记忆训练来让小满的眼神稳定下来。
1.运动A.大量的快速的各种形式的传接球,让他没有丝毫的空余时间去分散注意力,这是强迫性的注意力集中,让他在这种被迫中慢慢学会自己控制注意力。
因小满的眼神一直是在视平线以下,我们在做球类运动是尽量让他从视线上抛下来,让小满的视线上移。
B.通过小肌肉动作,如分豆子、串珠子、私剪拼贴画等让小满能长时间的把眼神依附在一件事物上。
2.结合记忆力训练做一些专门的注意力训练:如,两秒钟的时间观察一张卡片。
然后回答,门是什么,窗户是什么颜色?强化训练小满的眼神。
三、小满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语言的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的训练是同步进行的。
小满在表达的时候往往声音很小,缺乏自信,思考的时间很长。
所以,让小满表达的时候,便要注意通过辅助缩短他指令发出和回答的时间,也就是让他刺激与反应迅速建立,引导他放大声音,建立自信心。
结合理解力训练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A.因果关系的理解和表达。
B.方位词的理解和表达。
C.排序。
两张排序——多张排序。
D.找错误。
简单的错误(如,手表戴在腿上)——行为好与坏的判断(如上课认真听讲与不听讲的判断)可以以此来规范自己的。
E.数前概念。
大小、多少、重轻、远近、长短、粗细、厚薄等,对比性认知理解和表达,及深层次的理解和泛化。
同时训练他的推力判断能力。
如远近——下雨了,选近路还是选远路回家,哪一条路花时间长,哪一条花时间短?重轻——最重和最轻的推理。
F.数的概念。
结合注意力训练,训练其目测数字的能力。
量的多少——数的大小——多(少)多少各种形式的序数,数的合成与分解G.句型训练看图说话,完整的按要求说一句:有,陈述句,祈使句,疑问句,感叹句。
表达的过程,一定要使句子完整。
H.比较描述两个物体的相同处和不同处的描述。
I.主动语言的训练社交游戏中主动语言的训练。
日常生活中主动语言训练:如见面主动问好,能主动表达要求或疑问。
给小满上课,形式不能仅拘泥于一种形式,而是需要一种动态多样的形式来吸引他。
像小满爸爸说:“我从来不怀疑小满的智商”,我们也不怀疑,相信我们一起努力后,小满的能力会越来越快的提高,也会很快的溶入我们多彩的生活中。
训练计划 20LRF——近期计划杨春燕跟四岁的LRF“战斗”了一个多月,基本上摸透了他的秉性。
他属于那种遇到什么事,都要问个明白的孩子。
对他凶,他会“烦死”你,对他好,他又会想着法子捉弄你。
在他面前,要恩威并施,不停地根据他的举止、表情,改变你的态度、方法,才能让他配合你。
因此,他在我面前也学会了见机行事。
他的认知面很广,跟同龄孩子的水平基本持平。
他认识很多字,数学也很在行,这两方面甚至超过了同龄孩子水平。
但是却不会写数字,因为他的动手能力很差。
包括剪纸、撕纸、连线、涂色、折纸等方面,只要是动手的项目,他几乎都要从头做起。
而他在理解和表达上又非常好。
他就是两极分化的小家伙,所以,针对他发展的不均衡,着重抓他三方面:一、配合力,二、精细,三,大运动。
他虽然知识面很广,但他在上课时却不大配合,大多数的时间在自言其说。
想到什么说什么,看到什么说什么,半个小时的课,他能走神一刻钟。
所以,提高配合和的关键还是在于“注意力”的提高。
如果他连起码的注意力都没有,不可能随着我的思路走。
关于这点:1.从他的兴趣点入手,开展各项活动。
例:他喜欢看读书郎,去不喜欢做精细,那就用读书郎作为强化物,要求他做完我规定的项目,特别是精细项目。
2.把精细项目加到活动中。
他实在是不情愿做精细,然而又非常乐意看卡片,利用他这一个特点,把卡片的东西画出来,让他去联轮廓或涂色,再配合上所要的项目。
例:用点点出好几种类别的东西,让他用自行分类,而后再把属于花卉的用笔划出来。
这就要求他能按点连线,他现在还只是炼制显赫简单、变化小的线条,已经比以前有进步了,但“控制力度”不够。
他明明知道什么地方该拐弯,嘴里还在念叨着,可手上就是不听指挥。
考虑到这点,还是觉着从游戏中发展手的力度和速度,更容易被他接受。
(1)从模仿做起手玩橡皮泥。
(A基本方法:抓、错、揉、捏。
B简单制作)练习手指的灵活性捶敲玩具螺钉:练习手的力度听指令敲琴上的音符:练习手的控制力。
拆装积木模型组合:练习手的控制立及思维。
(2)去找活动中的东西。
例:拍泡泡,打气球,找手电筒或镜子反射的影子。
这些活动,既让他感觉到是在做游戏,又锻炼了他的反应能力,改善他慢吞吞的速度,从而为他的大运动也奠定了基础。
1.在运动中多做手部的运动,例:吊环、滑板、投球、推小车、排球等。
在轻松的游戏气氛中学习,是为了让他尽早的接受我,从而能够愿意配合,提高他的做事速度,发展精细能力和运动,最终融入到大课中。
以上给他设的目标,对他来说并不是很难,困难在于他不配合,不愿意去做。
当务之急,就是先调整我们之间的关系。
现在二个人的游戏中,互动起来,再慢慢扩展到三个人,多个人及小组中。
我真正的想做他的朋友,而不是听他上课的中途,笑眯眯的看着我说“把杨老师的眼睛扣出来给我”这样的话。
我宁愿他因为不愿意做,在我面前哭,或说“杨老师,我不想做”。
这毕竟是他的正面表达,而不是给人一种心寒的感觉。
我期望着他各方面的进步,也盼望我们关系的改善。
点评:发这个帖子的时候,LRF来以琳已经两个多月了。
真的是一个让人爱又让人气的孩子。
说实话,我都不认为这是一个自闭症的孩子,我觉得他很多的问题是人为造成的,家庭条件太优越了,护他的人太多。
拿白崎老师的话说:人为剥夺了他自己学习自理的机会。
如果家长尤其是孩子爸爸肯放手让孩子接受一些锻炼,尤其是一些挫折教育,对LRF的帮助会更大。
其实他父母已经做了很大的努力了,让他们的宝贝在这么艰苦的环境里接受我们对他的训练,但他们还需要改变。
我相信在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下,LRF能完全走出人为的自闭,成为一个真正的全面发展的小神童。
方静训练计划 21WTR短期训练计划(疗育师吴晓伟)WTR是一个不到四岁的男孩,他的动作模仿,基本达到年龄段。
语言模仿,在2-3岁,只能模仿说出2-3个字的名词。
感知觉也能达到年龄段,小肌肉和手眼协调,都具备一定的能力,只是练习得少。
而语言理解却只有1-2岁的阶段。
认知理解中配对及分类都很不错。
只是在物体命名上有一些困难。
所以认物体很慢,但他的无意识记却很好。
所谓无意识记,就是事前没有识记的目的,也没有做出意志努力的识记。
而有意识记则是事前有预定的目的,并采取一定的方法,做出一定意志努力的识记。
其实,孩子有很多东西都是由无意识记记住的,就像有的孩子唱歌,背广告词等等,都是无意识记记下来的。
利用这一点,多做一些记忆性的训练来扩展他的记忆幅度,再慢慢转到有意识记来,扩大认知面,从而增强语言理解能力。
下面是我为WTR制定的一个短期训练计划,主要侧重于记忆力的培养。
一、搭积木1.让孩子跟老师模仿搭,搭好后,将孩子搭的积木推倒,把老师搭用卡片挡住,让孩子凭记忆再搭起来,如不能,可以看一下老师搭的(当作视觉提示),辅助搭起来。
要告诉孩子搭的像什么,如,房子,桥,楼等等,为以后有意识记作基础。
2.模搭。
老师搭好后,让孩子照着搭。
(重复上面的过程),老师搭的作为视觉提示。
3.让孩子看着老师搭。
搭完后挡起来,再让孩子去搭。
4.孩子看着老师搭好后,推倒,让孩子去搭。
(这样就去掉了视觉提示)。
由无意识记渐渐成为有意识记。
5.听指令:如,小狗要睡觉了,给它搭一张床吧。
同时把动物的名字也灌输给孩子。
让孩子在无意识记中对动物有印象,以便在以后认知动物时容易识记。
在操作过程中,根据孩子的能力来加深难度,积木可由两块开始逐渐向上增加。
二、物品位置(顺序)记忆1.在一张纸上画三个相同的圆形,拿三种差别大的物品。
(如:颜色、形状、大小都不同的),分别放在三个院内,让孩子看几秒钟后,先拿掉其中两个放在一边,发指令让孩子放回去。
(老师可先示范一次)再让孩子来做。
两块可以了,再把三块全拿掉来增加难度。
2.把圆换成点。
3.把点换成白纸。
4.把白纸去掉,直接在桌子上摆。
难度的加大,可根据增加数量和物品的相似程度。
(如,相同的颜色不同的形状,或相同的形状不同的颜色等等)。
因为WTR这个孩子在颜色、形状分类上很好。
在操作时可把颜色、形状等的认知加进去。
(第一个是三角形,第二个是圆形,第三个是正方形的等等)。
这些都是无意识记,但通过这些再到有意识记就容易多了。
训练孩子记忆的方法很多。
如,记忆卡片“你看到了什么”,玩“什么不见了”的游戏等等。
但无论哪一种,只要我们每天不断的教,不断的强化。
甚至有些成为机械记忆了。
但随着孩子理解能力的提高,就能成为意识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