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ppt

合集下载

微生物学第一章微生物 ppt课件

微生物学第一章微生物 ppt课件
(Introduction)
微生物学 ( microbiology )
三 微生物的分类及细菌的命名
• 生物的界级分类学说
– 在人类的历史上,对生物界级的划分存在着一个由浅 入深、由简至繁、由低级到高级的认识过程。
• 生物界级学说的发展过程
– 两界系统三界系统四界系统五界系统六界系 统三域学说
三、微生物的分类及细菌的命名
根瘤菌
自生固氮菌
微生物的农业生产
环境污染日益严重
五、微生物与环境保护 污水处理 TNT 有机磷 石油 重金

染料
六、微生物与医药的发展
头孢霉素
青霉素
真菌产生的抗生素
(一)抗生素 1. β-内酰胺类抗生素:包括青霉素、头孢菌素、碳青霉烯类、
头霉素类等。青霉素是很常用的抗菌药品。但每次使用前必须做 皮试,以防过敏。
属(genus) ——生物学性状基本相同、具 有密切关系的一些种组成的集体。
种(species)——是一大群表型特征高度相似,亲缘 关系极其接近、与同属内其他种有着明显差异的菌株总称。 同一菌种的各个细菌,虽性状基本相同,但在某些方面仍 有一定差异。
差异明显——亚种(变种); 差异小——型(血清型、噬菌体型、细菌素型等);
编号表示 E.coli B 4.通俗名称 结核分枝杆菌 结核杆菌
每年都有无数的动植物死亡,可 是千万年过去了,为什么没见堆 积如山的死亡的动植物尸体?
请举例两种由微生物引起的 疾病
试举例说明微生物与人们 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第二节 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 一、微生物在自然界物质循环中的作用
• 地球上每年都要死亡大量动植物,千万 年过去了,这些动植物的遗体到哪里去 了呢?这就是细菌和其他微生物的功劳 。 它们能把地球上一切生物的残躯遗体 “吃”个精光,同时转化成植物能够利 用的养料,为促进自然界的物质循环立 下了汗马功劳。更何况许多细菌在工农 业生产上起着重要的作用呢!

有趣的微生物ppt(共18张PPT)

有趣的微生物ppt(共18张PPT)

生活中的微生物常识
4、利用微生物知识来正确选购商品
无糖乳酸菌 产品不可信。
微生物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1 食品工业: 酿造酱油、食醋、葡萄酒等;
微生物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2 生物制药:青霉素,头孢类抗菌素
微生物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3 植物用微生物:固氮根瘤菌、防虫剂、除草剂
土壤改良
生物肥料
人类利用微生物的远大设想
牛奶经过乳酸菌发酵之后,含有
求实中学1407科学活动周
微生物活动的重要场所--- 微生物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通常说来:肉眼不易观察,需要借助放大工具观察的微小的低等生物,人们把它们叫做微生物。
微生物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4、利用微生物知识来正确选购商品 原生动物
动、植物体表和体内
改造火星生态环境-星际移民
人类及其他生物很难存活的环境 双歧杆菌、乳酸菌-维护肠道菌群平衡、
银耳、冬虫夏草、灵芝、猴头菇、牛肝菌等等
微生物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球菌
针尖上的细菌
杆菌 岩石、荒漠、地层深处……
我们身边的有益微生物
酵母菌(Yeast)能将糖发酵成酒精和二氧化碳,是 一种天然发酵剂,分布于整个自然界,它有自己的生命 现象,在有氧气和没有氧气存在的条件下都能够存活。
境的开拓,不仅是一个理想的原材料,也是一 合成维生素K、促进钙、铁、Vd吸收等等。
改造火星生态环境-星际移民 亲:这个橙子肿么了?
个行之有效且低成本的方案。当人类将来有一 3、养成个人良好卫生习惯!
3 植物用微生物:固氮根瘤菌、防虫剂、除草剂
天改造火星的大气环境工程中,各种不同用途 通常说来:肉眼不易观察,需要借助放大工具观察的微小的低等生物,人们把它们叫做微生物。

微生物基础知识培训ppt完整版

微生物基础知识培训ppt完整版
分类
根据形态和结构,微生物可分为 细菌、真菌、病毒、原生动物和 藻类等几大类。
微生物的特点与功能
特点
微生物具有体积小、比表面积大、代 谢旺盛、繁殖快、易变异等特点。
功能
微生物在自然界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如参与物质循环、促进生物地球化学 循环、降解有机物质等。
微生物的研究历史与现状
研究历史
自17世纪列文虎克发现微生物以来,人类对微生物的研究经历了漫长的历程, 逐渐揭示了微生物的奥秘。
微生物的代谢类型与特点
01
02
03
04
异养型微生物
利用有机物作为碳源和能源, 包括腐生和寄生两种生活方式

自养型微生物
能够利用无机物合成自身所需 的有机物,如硝化细菌、硫化
细菌等。
兼性自养型微生物
既可利用有机物,也可利用无 机物作为碳源和能源,如酵母
菌。
微生物代谢特点
多样性、相互依存性、对环境 条件的敏感性。
07
CATALOGUE
微生物的分类与鉴定
微生物的分类方法与系统发育
传统分类法
基于形态学、生理生化特性和生态学特征进行分类,如细菌的形态 、革兰氏染色反应、生长条件等。
数值分类法
运用数学方法分析微生物的多个性状,通过计算机进行聚类分析, 确定微生物间的亲缘关系。
分子生物学方法
基于微生物的基因序列、蛋白质结构等分子水平信息进行分类,如 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DNA-DNA杂交等。
微生物的繁殖方式与特点
繁殖方式
包括无性繁殖(如裂殖、芽殖)和有性繁殖(如接合、卵式生殖 )。
繁殖特点
繁殖速度快,产生大量后代;易变异,适应环境能力强;保持亲代 优良性状。

《微生物学》PPT课件

《微生物学》PPT课件

营养类型
根据微生物对营养需求的不同,可分为自养型、 异养型和兼性营养型。
2024/1/24
12
微生物的生长曲线与测定方法
生长曲线
描述微生物在适宜条件下 生长繁殖的四个阶段,即 延迟期、对数期、稳定期 和衰亡期。
2024/1/24
测定方法
包括直接计数法(如显微 镜计数法、平板菌落计数 法)和间接测定法(如比 浊法、生理指标法等)。
2024/1/24
31
20
微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关系
微生物通过代谢活动影响环境,如分解有机物、 转化无机物等
环境因素如温度、湿度、pH值等对微生物的生长 和代谢具有重要影响
微生物与环境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关系, 既有互利共生也有竞争关系
2024/1/24
21
微生物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利用微生物处理污水和废气,降低污染物浓度
命名规则
采用双名法,即属名和种名,用斜体拉丁文表示,属名在前,种名在后。例如:Escherichia coli(大肠埃希氏菌 )。
2024/1/24
24
微生物的鉴定方法与步骤
鉴定方法
表型鉴定(形态学、生理生化特征)、遗传学鉴定(基因型、DNA序列分析)、血清学鉴定(抗原抗 体反应)等。
鉴定步骤
采集样品、分离纯化、形态观察、生理生化试验、血清学试验、分子生物学试验等。
遗传物质传递
包括DNA复制、转录和翻译等过程 ,实现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
14
04
微生物的代谢与调 控
202代谢与呼吸作用
能量代谢途径
ATP合成机制
包括发酵、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等, 不同微生物采用不同的代谢途径获取 能量。
微生物通过底物水平磷酸化和氧化磷 酸化两种方式合成ATP,为细胞提供 能量。

微生物基础ppt课件

微生物基础ppt课件

细菌
真菌
病毒
原虫
4
微生物的相对大小
微生物大小的直观感觉
可见范围
微生物的相对大小
肉眼
真核细胞型
光学显微镜 电子显微镜
原核细胞型
病毒
5
微生物的分类
细菌
真菌
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真核细胞型微生物
有没有真正的细胞核
病毒
细 胞 型微生物
非细胞型微生物
6
微生物和人类的关系
维持自然界生态平衡 食品酿造 医疗制药 作为正常菌群,维持人体正常功能 特定情况下,某些微生物可以导致疾病
UU) 生殖器支原体(M.genitalium, MG)
55
支原体---特点和致病
✓ 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能独立生活的最小微生物。
✓ 无细胞壁
✓ 肺炎支原体可引起呼吸道感染
✓ 支原体可引起生殖道感染,不孕,流产早产,低出生体重儿 和胎儿畸形,新生儿结膜炎和肺炎。
支原体肺炎
无论是免疫功能正常还是有免疫功能不全的人均可发生呼吸道感染
2.细胞膜
磷脂双层生物膜
3.细胞质
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场所 质粒是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
4.核质
核质包含染色体,是细菌的遗传物质21
请说出下面细菌的结构
核糖体
细胞壁 细胞膜
细胞质 核质
22
连连看
细胞壁
核糖体
细胞膜
DNA
细胞质
肽聚糖
核质
脂质双层生物膜
23
目录
微生物简介 细菌的特点和结构 细菌的分类与命名 临床常见的致病菌介绍 非典型病原体的概念 细菌感染与人体防御
45
革兰阴性杆菌——军团菌属

医学微生物学ppt课件完整版

医学微生物学ppt课件完整版
病毒缺乏独立的代谢和能量系统 ,必须利用宿主细胞的酶系统、 原料和能量进行复制。
形态多样 结构简单 寄生生活
严格细胞内寄生
病毒粒子形态各异,有球形、杆 状、砖形、蝌蚪形等。
病毒必须寄生在活细胞内才能复 制和增殖。
病毒的复制与变异
复制周期
包括吸附、注入、脱壳、生物合 成、组装与释放等步骤。
变异机制
病毒的变异机制包括错误复制、 基因重组和基因重配等。
通过接种疫苗可以预防某些由微生物引起的疾病,如麻疹、流感等 。
微生物与药物的关系
微生物是药物的重要来源
许多抗生素、抗真菌药物等都来源于微生物或其代谢产物。
微生物在药物生产中的应用
利用微生物发酵技术可以生产多种药物,如青霉素、维生素等。
微生物与药物相互作用
某些药物可以影响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同时微生物也可以影响药 物的吸收、分布和代谢。
06
实验诊断与防治原则
Chapter
实验诊断方法与技术
细菌学诊断方法
包括细菌培养、生化反应、血 清学试验等,用于鉴定细菌种
类和检测细菌感染。
病毒学诊断方法
包括病毒分离、病毒抗原检测 、病毒核酸检测等,用于鉴定 病毒种类和检测病毒感染。
免疫学诊断方法
包括抗原抗体反应、免疫荧光 技术、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 用于检测病原体特异性抗原或 抗体。
03
人类通过培养有益微生物和消灭有害微生物来维护自身健康,
如疫苗接种、消毒灭菌等。
02
细菌学
Chapter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细菌的基本形态
球菌、杆菌、螺形菌
细菌的结构
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质
特殊结构
荚膜、鞭毛、菌毛、芽孢

《微生物基本知识》ppt课件

《微生物基本知识》ppt课件

自然界中各类环境适应性分析
微生物在土壤中的分布与功能
包括氮循环、有机物分解等。
水体中的微生物生态
如淡水、海水中的微生物种类及其作用。
极端环境中的微生物
探讨高温、低温、高盐、低氧等极端条件下微生物的生存机制。
人体内外环境中共生关系探讨
01
人体正常菌群分布及其生理功能
如肠道菌群对消化、免疫的贡献。
02
在不同环境下,微生物的生理特性也会发生变化。例如,在缺氧条件下,一些微生物会进行厌氧呼吸,产 生乳酸或酒精等代谢产物;在高温条件下,一些微生物会产生耐热性酶和蛋白质,以适应高温环境。
04
微生物遗传与变异
遗传物质基础:DNA和RNA
1 2
DNA作为遗传物质 大多数微生物的遗传物质是双链DNA,它们携带 着微生物生命活动所必需的全部遗传信息。
转录过程
在转录过程中,DNA的遗传信息 被转录成mRNA,为后续的蛋白质 合成提供模板。
翻译过程
在翻译过程中,mRNA上的遗传信 息被翻译成蛋白质,这些蛋白质是 微生物生命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基因突变类型及影响因素
基因突变类型
基因突变包括点突变、插入突变、 缺失突变和倒位突变等,这些突 变都可能导致微生物的遗传特性
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与细菌相比,真菌的 细胞结构更为复杂,具有真正的细胞核。
真菌的繁殖方式
通过孢子进行繁殖,如芽殖、裂殖等。
病毒形态与结构
01
02
03
病毒的基本形态
球形、杆形、蝌蚪形等。 病毒是一种非细胞生物, 必须在活细胞内寄生并以 复制方式增殖。
病毒的结构
包括核酸(DNA或RNA) 和蛋白质外壳。部分病毒 还有包膜结构。

微生物学最完整经典ppt课件

微生物学最完整经典ppt课件
疫苗研制原理
利用微生物或其代谢产物,经过人工减毒、灭活或利用基因工程等方法制成,用于预防传染病的生物制品。 疫苗可以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从而预防相应疾病的发生。
疫苗类型与特点
包括灭活疫苗、减毒活疫苗、亚单位疫苗、基因工程疫苗等。不同类型的疫苗具有不同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如灭活疫苗安全性较高,但免疫效果相对较弱;减毒活疫苗免疫效果较好,但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微生物防治技术的发展趋势
01
新型疫苗的研发与应用
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型疫苗的研发和应用成为微 生物防治领域的重要趋势。如基于mRNA技术的疫苗、重 组蛋白疫苗等,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02 03
微生物组学在防治中的应用
微生物组学是研究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的科学,其在微 生物防治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通过解析微生物群落 的组成和功能,可以为微生物感染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 思路和方法。
微生物的生长曲线
包括延滞期、对数期、稳定期和衰亡 期。
影响微生物生长的因素
温度、pH、氧气、渗透压等。
微生物的代谢类型与特点
微生物的代谢类型
01
包括发酵、呼吸和光合磷酸化等。
微生物的代谢特点
02
代谢旺盛、代谢途径多样、代谢产物独特等。
微生物的次级代谢产物
03
抗生素、维生素、酶等。
微生物的能量转换与物质运
真菌的基本形态
菌丝、孢子等。
真菌的繁殖方式
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
真菌的结构
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
真菌的特殊结构
菌丝体、子实体等。
其他微生物的形态与结构
原生动物的形态与结构
藻类的形态与结构
单细胞生物,具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 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研究结果与讨论
• 4.4羧基端是决定细菌素抗菌特性的重要因素。
4.研究结果与讨论
• 4.5 二硫键的形成。
4.研究结果与讨论
• 4.5 二硫键的形成。
合成与杂合的细菌素中的分子内二硫键是再合成 过程中自发形成的。
4.研究结果与讨论
• 4.6类片球菌素的稳定性
• 合成的leucocin A在4℃,20-30%的丙醇-0.1%的 TFA水溶液中能够稳定保存12个月。
合成细菌素的高活性证实初级 结构足以引起细菌素的杀菌特 性,因此细菌素的杀菌特性并 不依赖于不确定的因素或者化 学的或结构的变化。 这证明了通过氨基酸序列合成 肽是一种相对简单的获取具有 一定生物、化学和结构特征的 片球菌素的方法。
4.研究结果与讨论
• 4.3通过结合丌同片球菌素羧基端和氨基端构 建的混合细菌素具有抗菌活性。
1.研究背景——类片球菌素的性质
片球菌菌素
未修饰\具有良 好热稳定性
但是具有很强的抑制 李斯特氏菌的活性 其理化性质稳定
5
2.研究目的
• 尽管类片球菌素具有类似的一级结构,确 定它们是否具有丌同的杀菌功效。 • 通过结合丌同片球菌素的羧基端和氨基端 得到混合细菌素,并测定它们的特异性, 以了解细菌素的哪个区域决定靶细胞特异 性。 • 通过以上研究得到一个合理的设计,用于 构建作为杀菌剂新型细菌素。
第Ⅰ类羊毛硫细菌 素
第Ⅱ类小分子热稳 定肽
第Ⅲ类大分子热稳 定蛋白
第IV类成为类细菌 素,主要成分是大 分子的糖蛋白或脂 蛋白
Ⅱa细菌素——类 片球菌素
1.研究背景——类片球菌素的成员
• • • • • • • • 片球菌素PA-1(pediocin PA-1) 米酒乳杆菌素P (sakacin P) 弯曲乳杆菌素A (curvacin A) 明串珠菌素A (leucocin A) 食肉杆菌素BM1 (carnobacteriocin BM1) 食肉杆菌素B2(carnobacteriocin B2 ) 肠菌素A (enterocin A ) ……
Ped-Sak, Sak-Ped, Cur-Sak, and Sak-Cur
杂合细菌素都具有显著的杀菌活 性。 杂合细菌素Ped-Sak杀死了Lbs 、Lbc和Cbp,与其亲本细菌素 pediocin PA-1 和 sakacin P具 有相似的功效。 其余杂合细菌素的功效较其亲本 细菌素小10-100倍。
• 天然sakacin P在纯化和贮藏过程中活性丧失,可能
是由于污染了外源细菌蛋白酶。
• 合成的Sakacin P在同上条件下存放6个月,活性降低
约30%。
4.6类片球菌素的稳定性
• 反向色谱中,变形的sakacin P在未变形的之前被洗脱;毛 细管电泳中它又在未变形的 sakacin P之后迁移。 • 通过电喷雾质谱分析,变形 的sakacin P比未变性的分子 量大3.0 ± 1.7 Da。 • 天然和合成的curvacin A 和 pediocin PA-1在30%异丙醇0.1%TFA水溶液中4℃贮存8 个月后,50%转换为低活性 和失活的形式。
谢谢大家!
欢迎老师同学提问和交流!
这意味着变形的sakacin P较未 变形的更加亲水并且有更多的负 电荷残基
因为天门冬氨酸残基的脱酰胺基 后成为天门冬氨酸盐导致这一现 象。sakacin P在其24、32、38 、42位上含有天门冬氨酸残基, 而别的细菌素上并没有发现
4.6类片球菌素的稳定性
• pediocin PA-1转换为pediocin PA-1-ox 形式,这种形式的分 子量比pediocin PA-1的高16, 但比活性降低了100-200倍。 • pediocin PA-1和pediocin PA1-ox在毛细管电泳中发生共移, 这意味着它们具有相同的电荷。 • curvacin A转换为三种丌同的 形式,其中之一是curvacin Aox,它的分子量比curvacin A 的高16,但比活性降低10倍。 其它的形式在测试的浓度下没 有活性。
• 4.2片球菌素中的细菌素对丌同菌株具有丌同 的杀菌效果。
天然和合成细菌素对细菌有相似 的杀菌效果。 尽管一级结构类似,四种细菌素 对不同的菌株的杀菌效果却不同 。
4.研究结果与讨论
• 4.1人工合成的四种类片球菌素具有生物活性。
合成细菌素 米酒乳杆菌素P 明串珠菌素A 弯曲乳杆菌素A 片球菌素PA-1 纯度 85~95% 70~80%
通过重组不同类片球菌素的片段构建新的生物活 性混合细菌素:C端区域决定特异性
汇报人:王晓云 贾欣 饶雷 奚宇 曹佳璐 2013-10-28
主要内容
研究背景 研究目的
研究方法
研究结果和讨论 结论
1.研究背景
细菌素是细菌产生的具有抗性的蛋白类物质。由于细菌 素具有潜在杀菌剂的功效,作为杀菌剂添加到食品和饲 料中,被称为“绿色防腐剂”,因此引起了人们重视, 其中乳酸菌细菌素成为了研究的热点。 乳酸菌素
因为curvacin含有2个蛋氨酸 残基。
prediocin PA-1中蛋氨酸上的硫 原子被氧化成了prediocin PA1-ox上的亚砜,导致了肽段的 分子量增加了16,同时使其亲 水性增强又没有改变其电荷。
17
5.结论
• 合成肽段,再经过反相核离子交换色谱纯化,被证明是 一种既可获得大量生物活性类片球菌素并且其纯度能作 为结构研究(例如核磁共振)的一种相对简单的方法。 • 尽管类片球菌素具有类似的一级结构,但它们具有丌同 的杀菌功效。 • 细菌素的羧基端决定靶细胞特异性。
6
3.研究斱法
菌株培养
产细菌素菌株、指示菌株
天然类片球菌素的纯化
硫酸铝沉淀、阳离子交换、疏水作用、反向色谱法。
多肽合成、纯化和多肽分析
使用固相法合成肽
多次反相色谱和离子交换色谱纯化
蛋白质测序、电喷雾质谱、毛细管电泳 和分析型反向色谱确定一级结构和纯度
细菌素活性测定与指示菌株相对敏感性测定
4.研究结果与讨论
18
5.结论
• 构建作为杀菌剂的新型细菌素,并丌需要蛋氨酸残基,
二硫键结构,且其靶细胞特异性以其由那种细菌素的羧 基端合成而决定。 • 细菌素的羧基端丌仅决定其靶细胞特异性的,而且也是 其不细胞膜作用的部分,因为如果其二级结构为α-螺旋 结构时,其为两亲性。
pediocin PA-1的二级结构模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