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微生物学绪论ppt
第九版医学微生物学配套课件 绪论

巴斯德酚喷洒手术室和煮沸手术器具以防止术后感染 ——为防腐、消毒以及无菌操作奠定基础。
* 正常情况下,寄生在人类和动物中微生物是无害的。 * 少数微生物能引起人类和动植物的病害,称为病原微生物。
* 有些微生物在正常情况下不致病,只在特定情况下导致疾病, 称为机会致病性微生物(opportunistic microorganism) 。
第二节
微生物学和医学微生物学
Microbiology and Medical Microbiology
--孙思邈
第一章 绪论
授课人:XX XX
目录
第一节 微生物和病原微生物 第二节 微生物学和医学微生物学 第三节 医学微生物学发展简史
重点难点
掌握 1. 微生物的种类及特点; 2. 病原微生物的定义; 3. 医学微生物学的基本概念。
熟悉 1. 医学微生物学发展简史; 2. 现代医学微生物学领域的主要成就。
* 微生物的发现 * 免疫学的兴起 * 化学治疗剂和抗生素的发明
(一)微生物的发现
显微镜的发明和微生物的发现(1676)
荷兰人列文虎克(1632—1723) 画像
列文虎克自制的原始显微镜
用原始显微镜观察、记录的微生物形态
法国科学家巴斯德(1822—1895):
* 有机物的发酵和腐败是由微生物引起, 酒类变质是污染了杂菌——微生物生理学
“十三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 卫生部“十三五”规划教材
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十三五”规划教材 全国高等学校教材
供基础、临床、预防、口腔医学类专业用
《医学微生物学》(第9版) 配套课件
主编 李凡/徐志凯
《医学微生物学》(第9版)
微生物学ppt课件

进化地位低
肉眼可观察到微生物聚集的群体-菌落
(二)微生物的种类
微生物类群十分庞杂,包括真核类、原核类及非细胞 类。
真核类:属于真核生物的真菌(酵母菌、霉菌和蕈 菌),单细胞藻类、原生动物等; 原核类:属于原核生物的细菌(真细菌和古细菌)、 放线菌、蓝细菌、支原体、立克次氏体、衣原体等; 非细胞类:无细胞结构的病毒、类病毒、拟病毒等。
Ⅱ.原核总界(SuperkingdomProcaryota) 1.细菌界(KingdomMycomonera) 2.蓝细菌界(KingdomPhycomonera) Ⅲ.真核总界(SuperkingdomEucaryota) 3.植物界(KingdomPlantae) 4.真菌界(KingdomFungi) 5.动物界(KingdomAnimalia)
2、命名
按照《国际细菌命名法规》,采用林奈氏双名法。 属名 + 种名 +命名人 属名:名词,斜体,首字母大写,一般描绘主要形 态或生理特征。 种名:形容词,斜体,小写,代表一个种次要特征。 如大肠杆菌: Escherichia coli (Migula) Castellani & Chalmers 1919 E . coli(Escherichia coli 大肠埃希氏菌,简称大肠杆菌) 未确定种名或不指特定的种时,可在属名后加sp.表示, 如:Penicillium sp.(青霉属)。
微生物(microorganism,microbe): 一切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的微小生物的总称。
它们都是一些个体微小(一般 < 0.1mm)、构
造简单的低等生物(单细胞或结构较为简单的多细胞 生物、甚至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
(一)微生物的特点
1、小
《卫生微生物学》绪论 ppt课件

①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巴斯德和科赫的影响下形成了 片面的“微生物都是有害的”。 ②从正常微生物群、微生物生态学、微生态角度审视和研 究微生物。 ③ 1919年,耶鲁大学和霍普金斯大学分别设立卫生系。 ④1920年,莫斯科成立国家科学公共卫生研究所。 ⑤1929年,我国设立卫生部;1932年,卫生部设立中央 卫生设施试验处,从事微生物、疫苗等公共卫生研究。
18
第二节 卫生微生物学的定义
医学微生物学:研究各种病原微生物对人体(内环境)的 致病规律及其防治手段的研究。
卫生微生物学(sanitary microbiology):研 究与人类健康直接或者间接相关的微生物(致 病和非致病的)在人体外环境的发展以及这种 发展对人群健康影响的规律的科学。
致病微生物:pathogenic microorganism (PM) 非致病微生物:nopathogenppti课c件 microorganism(NPM) 19
ppt课件
22
2.环境因素在微生物传播疾病中的作用
ppt课件
23
3.研究卫生微生物的检验技术和方法
检验的目的:对微生物进行定性、定量、来源分 析
检验方法: 浓缩(提高检出率) 免疫学(增强特异性) 各种标记(增加能见度) 分子生物学方法(增加准确度)
ppt课件
24
4.研究和制定卫生微生物标准
卫生微生物学
微
绪生 物 生
论态
学
水 微 生 物
空 气 微 生 物
土食
壤品
微微 生生 物物
ppt课件
特 殊 环 境 微 生 物
药 品 、 化 妆 品 微 生 物
环
境
微 生 物
《医学微生物学》教案-绪论

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和放线菌
原始核呈环状裸DNA团块结构,无核膜、核仁
真核细胞型微生物
真菌
细胞核分化程度高,有核膜和核仁
微生物的分布广泛:空气、水、土壤、人体和动植物体内外,上至几百公里的高空下至最深的洋底。
二、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绝大多数微生物对人类和动、植物是有益的,而且有些是必需的。有少数微生物能引起人类和动物、植物的病害,这些具有致病性的微生物称为致病微生物或病原微生物。五个方面:农业;工业;医药;污水处理;分子生物学;氮素循环,碳素循环;
5.Cell:新研究成功构建出一种由100多种细菌物种组成的合成肠道微生物组,有望开发出微生物组疗法治疗一系列疾病
6.Cell:新研究揭示高糖饮食中的糖破坏肠道微生物组,使哺乳动物易患肥胖、糖尿病和代谢综合征
2.通过对微生物学界的历史名人学习,让学生树立爱科学和爱国的情怀。
教学重点
难点及其
解决方案
重点:医学微生物的慨念和分类
【解决方案】:结合现实生活来讲解,使用大量图片让学生在很段时间内了解医学微生物的发展历史。
参考
资料
《医学微生物学》(第8版)李凡、徐志凯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07
《医学微生物学》案例版(第3版)黄敏、张佩主编,科学出版社,2020.01
二、实验微生物学时期
微生物的发现与免疫学的兴起
1.荷兰人列文虎克
2.法国科学家巴斯德(Louis Pasteur,1822~1895):自然发生说的否定,巴氏消毒法
3.德国学者郭霍(Robert Koch,1843~1910):创用固体培养基、Koch’s postulates
–特殊的病原菌在同一疾病中察见,健康人中无
医学微生物学-绪论

朊朊粒粒((pprionn))
比病毒更小 库鲁病,克雅病 疯牛病,羊瘙痒病 1997年,Prruussiinneerr获获诺诺贝
尔 贝奖尔奖
羊瘙痒病PrPC与PrPSC分子的三维结构
病原微生物的致病机制方面
进入分子和基因水平,对于病原菌的外毒素、内毒素的 致病机制、病毒的结构蛋白和非结构蛋白以及调控基因有了 新的认识。
病原微生物
少数微生物具有致病性,能引起人类和动、 植物的病害,这些微生物称为病原微生物。
机会致病性微生物
有些微生物,在正常情况下不致病,只是 在特定情况下导致疾病,这类微生物称为机会 致病性微生物
第二节 医学微生物学
医学微生物学 (medical microbiology)
主要研究与医学有关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学 性状、致病性和免疫性,以及特异性诊断、防 治措施,以控制和消灭传染性疾病和与之有关 的免疫损伤等疾病,达到保障和提高人类健康 水平的目的。
衣原体
螺旋体
立克次体
真核细胞型:细胞核分化程度高,有核膜、核仁和 染色体。有完整的细胞结构,有内质网、高尔基体、 线粒体等细胞器。例如真菌(酵母菌和霉菌)。
真核细胞型微生物
单细胞型真菌——酵母菌
多细胞型真菌——霉菌
非细胞型:个体最小,无典型细胞结构和产生能量的 酶系统,只能生活在活细胞内;例如病毒和噬菌体。
肠炎
人类T细胞淋巴瘤白血病 中毒性休克综合征
出血性肠炎等
毛细胞白血病 莱姆病 艾滋病
肺炎衣原体病
病原微生物
幽门螺杆菌(H.pylori) 日本斑点热立克次体
阮粒(prion) 人疱疹病毒-6型(HHV-6)
戊型肝炎病毒(HEV) 丙型肝炎病毒(HCV)
绪论_微生物学

1676年,微生物学的先驱 年 荷兰人列文虎克( 荷兰人列文虎克(Antony van leeuwenhoek)首次 ) 观察到了细菌。他没有上 观察到了细菌。 过大学, 过大学,是一个只会荷兰 语的小商人,但却在 语的小商人,但却在1680 年被选为英国皇家学会的 会员。 会员。
法国人巴斯德(Louis Pasteur) 法国人巴斯德( ) (1822~1895) ~ )
4,653,728 bp
Parkhill et al., Nature, 413 523-527 (2001) 413,
研究发现鼠疫杆菌的基因 组表现出很强的“流动性” 人类并不处在鼠疫杆菌的主要生活 路途上,只是它偶尔绕到界外时的 牺牲品罢了。
传播媒介—跳蚤
冤啊!
SARS病毒 病毒
艾滋病病毒(HIV) 艾滋病病毒
12 3.4 1.04 1.4 2.3
30 25 25 20 26
4.1× 4.1×103 10.6 2.1 2.64 4.92
藻 类
硅藻 草履虫
为微生物学基本理论研究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为微生物学基本理论研究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使科研周期大大缩短,效率提高 使科研周期大大缩短,
在生产实践中有重要的意义: 在生产实践中有重要的意义:
微生物学
内
绪论
容
学时分配
2 14 6 4 6 8 4 4 2 4 2
第一章至第三章: 微生物的形态与构造 第一章至第三章: 第四章 微生物的营养与培养基 第五章 微生物的代谢与发酵 第六章 微生物的生长及其控制 第七章 微生物的遗传变异与育种 第八章 微生物生态 第九章 传染与免疫 第十章 微生物分类与鉴定 微生物产品的论证 机动
2.7× 2.7×1011 1.2× 1.2×1024 8.2× 8.2×103 7.0× 7.0×1013
医学微生物学绪论

医学微生物学绪论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医学微生物学教材的绪论部分。
主要内容包括:微生物学的定义、发展历程、研究对象和内容、微生物的分类及特点、医学微生物学的基本概念、研究方法和应用领域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微生物学的定义、发展历程和研究对象,理解微生物在自然界和医学领域的重要性。
2. 掌握微生物的分类及特点,了解医学微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
3.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对医学微生物学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微生物的分类及特点、医学微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
难点:微生物学的发展历程、医学微生物学在临床应用的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黑板、粉笔。
学具:教材、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一张医院消毒的照片,引导学生思考微生物在医学领域的重要性。
2. 知识讲解:详细讲解微生物学的定义、发展历程、研究对象和内容。
3. 分类与特点:介绍微生物的分类及特点,如细菌、病毒、真菌等。
4. 医学微生物学:讲解医学微生物学的基本概念、研究方法及应用领域。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回答微生物学发展历程中的重要事件,以及医学微生物学的应用实例。
6. 例题讲解:分析典型的医学微生物学病例,讲解微生物的检测和防治方法。
7. 课堂互动:分组讨论微生物在生活中的作用,以及如何预防微生物引起的疾病。
六、板书设计微生物学:定义、发展历程、研究对象、内容医学微生物学:基本概念、研究方法、应用领域微生物分类:细菌、病毒、真菌等微生物特点:个体微小、结构简单、代谢类型多样七、作业设计1. 请简述微生物学的定义、发展历程和研究对象。
2. 列举三种微生物,并简要描述其特点。
3. 解释医学微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并举例说明其在临床应用中的重要性。
答案:1. 微生物学是研究微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分类、遗传、变异、生态等方面的科学。
微生物学的发展历程可分为四个阶段:古典微生物学、实验微生物学、分子微生物学和系统微生物学。
微生物学最完整经典 ppt课件

提示:很重要的部分,要牢记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不同,表现在:
A. 原核细胞基因组的大小仅有真核生物基因组大小的一半 B.原核细胞具有单链的DNA分子 C.原核细胞中与DNA结合的蛋白质较少,而且没有核膜包裹 D.原核细胞具有RNA而不是DNA
原核生物
A.具有细胞器,但不具有细胞核 B.能产生ATP,能独立进行生命过程 C.细胞壁含几丁质 D.大多具有环状DNA E.都是厌氧生物
微生物分布
微生物无处不在,我们无时不生活在“微生物的 海洋”中
✓ 细菌数亿/g土壤 ✓ 每张纸币带细菌:900万个 ✓ 人体体表及体内存在大量的微生物
➢ 口腔:细菌种类超过500种 ➢ 肠道:微生物总量达100万亿 ➢ 皮肤表面:平均10万个细菌/cm2 ➢ 粪便干重的1/3是细菌,每克粪便的细菌总数为:1000亿个
✓ 第一步:采用生黑葡萄糖杆菌或弱氧化醋杆菌,将D山梨醇转化为L-山梨糖
✓ 第二步:采用氧化葡萄糖杆菌和芽孢杆菌混合发酵, 将L-山梨糖转化为1-酮基-L-古龙酸,再经化学转化 为维生素C
2019年,泉生热孢菌全基因组序列测定
微生物特点
个体微小
✓ 杆菌的平均长度:2 微米 ✓ 面积/体积比:人 = 1,大肠杆菌 = 30万 ✓ 这样大的比表面积特别有利于它们和周围环境进行物
病毒
亚病毒
拟病毒
类病毒
朊病毒
古细菌
(真)细菌
真菌
酵母菌
霉菌
蕈菌
藻类
原生动物
下列各项中属于原核生物的是__。
A、蓝藻,支原体 B、衣原体,噬菌体 C、衣藻,金鱼藻 D、放线菌,霉菌 真菌通常是指__。 A、所有的真核微生物 B、具有丝状体的微生物 C、霉菌、酵母菌和蕈菌 D、霉菌和酵母菌 下列物种之间相似程度最大的一组是__。 A、疟原虫,血吸虫,蚊子 B、痢疾杆菌,酵母菌,青霉菌 C、蓝藻,硝化细菌,硫细菌 D、水稻,水蛭,水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微生物的种类与分布
微生物在自然界的分布极为广泛
江、河、湖泊、海洋、土壤、矿 层、空气以及人类、动物和植物的体 表、与外界相通的腔道中,都有数量 不等、种类不一的微生物存在。
微生物特点
体 积 微小、结构简单、种类多、 繁殖快、易变异、分布广等。
二、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绝大多数微生物对人和动、植物是有 益的,而且有些是必需的。
品质管理讲技巧,沟通协调很重要。2 021年3 月1日 星期一8 时45分 30秒08 :45:301 March 2021
第1章
绪论
第一节 微生物与病原微生物
微生物(microorganism)
存在于自然界的一大群体形微小、 结构简单、肉眼直接看不见,必须籍助 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放大数百倍、 数千倍,甚至数万倍才能观察到的微小 生物。
一、微生物的种类与分布
1.非细胞型微生物
无典型细胞结构,无产生能量的酶系统,只 能在活细胞内生长增殖。核酸类型为DNA或RNA 。病毒属之。
制醋、酒、酱、沤粪积肥等 每种传染病由独特的活物所引起;传染病 的传播有直接、间接和通过空气等数种途径; 鼠疫的流行环节等 将水煮沸后饮用;病人的衣服蒸过再穿就 不会感染到疾病 已康复者去护理天花病人,则不会再得天 花。预防天花的人痘接种法。
二、实验微生物学时期
(一)微生物的发现
荷兰人列文虎克(A. van Leeuwenhoek) 法国巴斯德(Louis Pasteur) 德国郭霍(Robert Koch) 俄国伊凡诺夫斯基(Ивановский ДИ)
医学微生物学需继续加强的研究:
1.加强传染性疾病和感染性疾病的病原学 研究,加强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包 括生物恐怖的处理能力。
2.深入开展重要病原微生物的基因组学和 重要基因功能的研究。
3.加强抗感染免疫的分子机制的研究,研 制开发免疫原性好、副作用小的新型疫 苗。
4.加强极端环境微生物、难培养微生物和 海洋微生物的调查和研究,开发微生物 资源,提升微生物产业。
目前,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多 种传染病仍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
传染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在所有疾病中居 第一位。
新现和再现的微生物感染不断发生; 迄今仍有一些感染性疾病的病原体未发 现;某些病原体致病和免疫机制还未阐明; 大量广谱抗生素滥用,使许多菌株发生 变异,导致耐药性产生,人类健康受到新的 威胁; 某些微生物快速变异给疫苗设计和治疗 造成了很大障碍。
正常情况下,寄生在人类和动物中微 生物是无害的。
少数微生物具有致病性,能引起人和 动、植物的病害,这些微生物称为病原微 生物。
有些微生物,正常情况下不致病,只 在特定情况下导致疾病,这类微生物称为 机会致病性微生物。
氮的循环
第二节 微生物学和医学微生物学
微生物学(microbiology) 生命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微生物的种
做好产品包装工作,确保产品最终质 量。21. 3.108:4 5:3008: 45Mar- 211-Mar-21
人人把好质量关,经济改入能翻番。0 8:45:30 08:45:3 008:45 Monday, March 01, 2021
质量创造生活,庇护生命,维修系生 存。21. 3.121.3. 108:45: 3008:4 5:30March 1, 2021
2.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核呈环状裸DNA团块结构,无核膜、核仁。 细胞器很不完善,只有核糖体。DNA和RNA同时 存在。分为古生菌(archaea)和细菌( bacterium)二大类。细菌的种类繁多 , 包括细 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和放线 菌等。
3.真核细胞型微生物
细胞核分化程度高,有核膜和核仁。细胞器 完整。真菌属此类。
第三节 医学微生物学发展简史
医学微生物学是人类在探讨传 染性疾病的病因、流行规律以及防 治措施的过程中伴随微生物学的发 展而发展的,并且为促进微生物学 的发展做出过巨大贡献。
医学微生物学发展过程大致可 分三个时期。
一、微生物学经验时期
古人虽未观察到具体的微生物,但早已将 微生物知识用于工农业生产21年3 月1日 上午8时 45分21 .3.121. 3.1
安全管理第一条,遵章守法预防早。2 021年3 月1日 星期一 上午8时 45分30 秒08:4 5:3021. 3.1
健康的身体离不开锻炼美满的家庭离 不开安 全。202 1年3月 上午8 时45分2 1.3.108 :45Mar ch 1, 2021
Antony van Leeuwenhoek
Louis Pasteur
Robert Koch
二、实验微生物学时期
(二)免疫学的兴起
英国琴纳:牛痘预防天花 法国巴斯德:鸡霍乱、炭疽和狂犬病疫苗 德国贝林格:被动免疫治疗 对免疫机制的认识 澳大利亚伯耐特抗体生成的克隆选择学说
二、实验微生物学时期
类、分布、形态、结构、代谢、生长繁殖、遗传、 进化及与人、动、植物等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
医学微生物学(medical microbiology) 研究与医学有关的病原微生物生物学特性、
致病性和免疫机制以及特异性诊、防、治措施, 以控制和消灭感染性疾病和与之有关的免疫损伤 等疾病,达到保障和提高人类健康水平的目的。
思考题
1.微生物的分类及原核细胞型与真核细胞型 的区别?
2.近年微生物学得到了迅速地发展,主要表 现在哪些方面?
3.医学微生物学未来发展方向是什么?
要我安全是爱护,我要安全是觉悟。2 1.3.121 .3.1Mo nday, March 01, 2021
卖真品、标真价、送真情。08:45:3008 :45:300 8:453/ 1/2021 8:45:30 AM
(三)化学疗剂和抗生素的发明
艾利希:治疗梅毒的砷凡纳明、新砷凡纳明 弗莱明:青霉素 瓦克斯曼:链霉素
随后,氯霉素、金霉素、土霉素、红霉 素等相继发现,使许多由细菌引起的感染和 传染病得到控制和治愈,为人类健康作出了 巨大贡献。
三、现代微生物学时期
(一)新病原微生物的发现 (二)微生物全基因组的研究已取得进展 (二)微生物全基因组的研究已取得进展 (四)疫苗研制的高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