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低能耗建筑典型工程设计经验

合集下载

超低能耗绿色建筑施工技术分析

超低能耗绿色建筑施工技术分析

超低能耗绿色建筑施工技术分析在我国城市化发展的大背景下,新型的超低能耗建筑施工技术将有效的降低城市化发展中大量的建筑耗能。

本文对超低能耗建筑施工技术的节能材料选择与应用和推广措施进行分析,通过对超低能耗建筑施工技术分析的总结,得到了超低能耗建筑施工技术可有效减少北方地區的建筑耗能的结论。

本文对于推广超低能耗建筑施工技术具有一定意义。

标签:超低能耗;建筑耗能;建筑施工;可持续化由于户籍制度改革和全国加速推进城镇化的原因,致使我国城镇化建设水平呈稳定且积极的方向不断发展,城市人口机械性的过快增加,导致了大量建筑基础设施的短缺,大量建筑建设、使用和维护造成了巨大的能源消耗。

低能耗绿色建筑技术最早起于欧洲,是以减少建筑取暖耗能为核心,通过减少取暖耗能并对施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的节能,进而达到大量或超量节能的目的。

德国是最早定义和使用建筑环保节能技术的国家之一,并且已有成熟的体系和产业链,德国低耗能技术体系按照耗能大小将其分为三个等级即低能耗建筑、三升油建筑和零耗能建筑[1]。

文献[2]提出低能耗建筑要解决临界点的问题,明确了普及绿色建筑必须要遵循四个原则。

文献[3]对节能施工技术措施进行了深入分析和现实应用,并提出来了只有在建造和使用过程中综合各项措施,才能有效地节约能源的理念。

文献[4]详细阐述了节能建筑施工的措施并介绍了将节能技术用于建筑施工的一般要求。

文献[5]基于绿色建筑理念下对建筑工程施工进行探析,认为绿色建筑施工需引入新的施工措施和确保施工质量。

文献[6]对建筑工程中新型节能环保材料的应用进行了详细阐述。

本文通过对超低能耗建筑施工技术的施工设计、施工管理、施工利用技术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分析了超低能耗建筑施工的偏重点,并且对超低能耗建筑施工技术的推广进行总结。

一、节能材料选择与应用现代社会经济水平显著提高,致使现代建筑发展迅速,城市化建设需要大量的基础设施,建筑工程建设中,材料在建筑基础物质中占有重要比重,现有的建筑材料多属于不可再生资源,甚至有部分工业废弃材料,而这些材料在使用中无疑造成了较大的能源损耗,甚至于对建筑的安全性能都造成了极大的隐患。

超低能耗建筑、近零能耗建筑先进示范方案(二)

超低能耗建筑、近零能耗建筑先进示范方案(二)

超低能耗建筑、近零能耗建筑先进示范方案以下是一个从产业结构改革的角度写的超低能耗建筑、近零能耗建筑先进示范方案:一、实施背景随着全球能源短缺和环境问题日益严重,节能减排已经成为各国政府和企业共同的任务。

在建筑领域,通过推进建筑节能减排,可以降低建筑对环境的影响,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同时也可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

因此,开展超低能耗建筑、近零能耗建筑的示范项目是非常必要的。

二、工作原理超低能耗建筑和近零能耗建筑是通过采用一系列建筑节能技术和设备,以及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使建筑在使用过程中消耗的能源尽可能降低,同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具体来说,其工作原理如下:1. 优化建筑设计:通过合理的建筑设计,利用太阳、风、地热等自然能源,减少建筑对机械设备的依赖。

2. 采用高效设备和材料:使用高效设备、材料和保温材料等,提高建筑的保温、隔热性能和能源利用效率。

3. 合理配置能源系统:根据实际需要,合理配置供暖、空调、照明等能源系统,以实现能源的梯级利用和综合利用。

4. 应用智能化控制系统:采用智能化的控制系统,实现对建筑内设备的自动控制和优化管理,进一步减少能源的消耗。

三、实施计划步骤1. 需求调研:对项目所在地区的自然环境、气候条件、能源资源等进行全面调查分析,确定改造目标及内容。

2. 方案设计:根据调研结果,制定具体的改造方案,包括建筑设计、设备选型、能源系统配置及智能化控制系统设计等。

3. 施工及安装:按照方案设计进行施工和设备安装,确保改造工程的质量及效果。

4. 系统调试与运行:完成改造后对整个系统进行调试,确保正常运行并记录相关数据。

5. 评估与优化:根据调试运行情况和数据分析结果,对改造效果进行评估,针对不足之处进行优化改进。

四、适用范围该示范项目适用于各类新建建筑和既有建筑改造,尤其适用于公共建筑、居住建筑等能源消耗较大的建筑物。

同时,该技术也可应用于建筑行业的相关领域。

五、创新要点1. 综合运用各种节能技术:超低能耗建筑和近零能耗建筑采用了多种节能技术,包括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高效设备与材料技术等。

住宅超低能耗施工方案设计(3篇)

住宅超低能耗施工方案设计(3篇)

第1篇一、项目背景随着全球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节能减排已成为全球共识。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能源结构调整和绿色建筑发展,提出要大力发展超低能耗建筑。

住宅超低能耗建筑是指在满足居住舒适性要求的前提下,通过提高建筑围护结构保温隔热性能、优化建筑布局和可再生能源利用等措施,实现建筑能耗大幅降低的建筑。

本方案旨在设计一套适用于住宅的超低能耗施工方案,以实现建筑节能、环保、舒适的居住环境。

二、设计原则1. 节能环保:采用节能材料和设备,提高建筑围护结构保温隔热性能,降低建筑能耗。

2. 安全可靠: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满足住宅安全使用要求。

3. 经济合理:在保证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合理控制施工成本。

4. 舒适宜居:满足居住舒适性要求,提高居住品质。

5. 可持续发展:注重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实现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共生。

三、设计内容1. 项目概况项目名称:超低能耗住宅小区项目地点:某市某区项目规模:总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住宅楼30栋建筑类型:多层住宅2. 设计目标建筑能耗降低60%以上,达到超低能耗建筑标准。

3. 设计方案(1)建筑围护结构1)外墙:采用保温性能优良的保温材料,如挤塑聚苯板、岩棉板等,外墙厚度≥300mm。

2)屋面:采用保温性能优良的保温材料,如挤塑聚苯板、岩棉板等,屋面保温层厚度≥100mm。

3)门窗:选用节能性能优良的门窗,如Low-E中空玻璃、断桥铝合金等,门窗保温性能达到国家一级标准。

4)地面:采用保温性能优良的保温材料,如挤塑聚苯板、岩棉板等,地面保温层厚度≥50mm。

(2)建筑布局1)合理规划建筑布局,提高建筑朝向和间距,充分利用自然采光和通风。

2)优化建筑平面布局,减少室内外温差,提高居住舒适性。

(3)可再生能源利用1)太阳能热水系统:采用太阳能集热器,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为住宅提供热水。

2)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在屋顶安装太阳能光伏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满足住宅用电需求。

(4)室内设备1)选用节能型家用电器,如LED照明、节能空调等。

建筑工程超低能耗实施举措及措施

建筑工程超低能耗实施举措及措施

建筑工程超低能耗实施举措及措施
建筑工程超低能耗的实施举措和措施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设计优化:通过使用先进的建筑设计软件和技术,对建筑进行精确的能耗分析和模拟,优化建筑设计方案,提高建筑的能源效益。

在设计阶段,采用适当的被动设计策略,如调整建筑朝向、选择建筑材料和窗户类型等来最大限度地减少热量的损失和能耗。

2. 保温隔热:采用高效的保温隔热措施,包括墙壁、屋顶、地板等部位的保温材料的选用和构造设计,以降低建筑内外热能的传输,减少冷热桥的形成,并且提高建筑空调系统的效能。

3. 天然采光和照明设计:通过合理的采光和照明设计,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光,减少人工照明的使用。

采用高效的照明设备和控制系统,如LED照明、光敏感控制器等,以进一步降低能源消耗。

4. 高效空调系统:采用高效的采暖、通风和空调系统,如地源热泵、空气源热泵、太阳能热水器等,以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同时降低能源消耗。

5. 再生能源利用:如太阳能光伏系统和太阳能热水器的安装和利用,通过利用可再生能源有效地减少对传统燃料的依赖。

6. 智能化控制系统:采用智能化建筑管理系统,如自动化控制和监测系统,通过精确控制和优化建筑内部的能耗和设备的使
用,进一步降低能源消耗。

7. 建筑物节能培训和宣传:通过开展节能技术的培训和宣传活动,提高建筑管理人员和居民的节能意识和能力,鼓励他们使用高效的能源设备和采用节能措施。

以上举措和措施可以相互结合,为建筑工程实现超低能耗提供技术支持和管理手段。

被动式超低能耗的建筑设计及应用

被动式超低能耗的建筑设计及应用

被动式超低能耗的建筑设计及应用摘要:本文首先分析被动式超低能耗的建筑设计的现状,接着分析了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设计及应用,希望能够为相关人员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设计;应用引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高速发展,综合国力尤其是经济国力明显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大规模经济发展对资源消耗还是很大的,每年都在提高,因此,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已经迫在眉睫了。

为提高建筑物的舒适度和安全,减少建筑施工过程与运用中的能耗,有效节约土地资源,在德国率先提出了超低能耗生活绿色建筑的概念之后,被动型超低能耗建筑应运而生,和传统建筑物一样,被动型低能耗民用建筑最关键的就是通过结构、材料、技术等多方面的优化,以最小化外界能源输入为目标,实现建筑能量自给自足或减少对外部能源的依赖。

总之,它是一个目标达到完全不需要“主动”能源供应的建筑物。

1被动式超低能耗的建筑设计的现状1.1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概述低能耗的被动式建筑物,是指一个高效、节约、舒适、安全的新型建筑物。

它是目前建筑节能发展的主要趋势。

不但能在当前科技条件下给人类提供更舒适、更安全的生活环境,同时也可以明显减少建筑能耗,在国内受到了更多的重视。

能耗很低的被动式建筑物的主要就是通过应用最新科学技术,比如采用隔热性能良好的建筑物材料,或使用更有效的清洁空气热处理技术等,以减少建筑物的供热和冷却需要,而节能也是建筑物的主要特点之一。

若在全年均满足住户的生活需要,年均能耗可以减少达到85%。

由于建筑材料具有稳定的隔热、隔音和耐久性,密封性能非常好,但不影响空气流通。

特别是在不同的室内外温度和湿度条件下,人们有着良好的生活体验。

由于该建筑配备了高质量的空气循环和过滤系统,不仅可以保证室内外空气循环,还可以保证室内空气质量。

1.2被动式超低能建筑的发展概况能耗极低的被动式建筑由自然通风、自然光、热源和冷源组成,维护结构具有高效节能的特点。

在20世纪80年代首次提出了能耗极低的被动建筑概念,自1991年德国第一座低能耗建筑竣工以来,已经过去了近30年。

超低能耗建筑、近零能耗建筑先进示范方案(一)

超低能耗建筑、近零能耗建筑先进示范方案(一)

超低能耗建筑、近零能耗建筑先进示范方案以下是一个从产业结构改革的角度写的超低能耗建筑、近零能耗建筑先进示范方案。

一、实施背景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建筑行业在能源消耗和碳排放方面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为了降低建筑对环境的影响,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各国政府和建筑行业开始推动建筑节能减排和绿色建筑的发展。

超低能耗建筑和近零能耗建筑是绿色建筑的重要类型,其建造和运行过程中能够显著降低能源消耗和碳排放,提高建筑的可持续性。

二、工作原理超低能耗建筑和近零能耗建筑主要通过优化建筑设计、采用高效设备和材料、利用可再生能源等方式实现节能减排。

其工作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建筑设计优化:通过采用先进的建筑设计技术和方法,如计算机模拟、BIM技术等,对建筑进行精细化设计和优化,提高建筑的保温、隔热、通风、采光等性能,减少能源消耗。

2. 高效设备和材料:采用高效节能设备和材料,如高效空调、照明、水泵等,降低设备的能耗和碳排放。

同时,采用高性能建筑材料和保温隔热材料,提高建筑本身的保温性能和能源利用效率。

3. 可再生能源利用:在建筑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充分考虑利用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

例如,在屋顶安装太阳能电池板,利用太阳能发电;在建筑外墙或屋顶设置风力发电设备,利用风能发电;在地下埋设地源热泵,利用地热能供暖和制冷等。

三、实施计划步骤超低能耗建筑和近零能耗建筑的实施计划步骤如下:1. 需求分析和方案设计:根据实际需求和项目背景,制定超低能耗建筑和近零能耗建筑的方案设计,明确建设目标、技术路线、实施方案等内容。

2. 详细设计:在需求分析和方案设计的基础上,进行详细设计。

3. 设备和材料采购:根据详细设计要求,采购高效节能设备和材料,以及可再生能源设备和材料。

同时,确保所采购的设备和材料符合节能减排和环保要求。

4. 施工和安装:按照详细设计方案,进行建筑结构和设备的施工和安装。

在施工过程中,要注重施工质量和安全,确保建筑的结构安全和设备稳定运行。

被动式超低能耗的建筑设计分析

被动式超低能耗的建筑设计分析
参考文献院 [1]魏燕丽,许锦峰,疏志勇,吴志敏.超低能耗技术在绿色建 筑中的应用研究[J].建筑节能,2019,47(12):10-14,64. [2] 姜 帆 . 浅 谈 被 动 式 超 低 能 耗 建 筑 优 化 设 计 [J]. 低 碳 世 界 , 2019,9(08):172-173. [3]张延国.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设计与应用[J].工程技术研 究,2019,4(15):157-158.
内不存在滞风区域和涡流区域,夏季和过渡季节建筑前后 压差逸1.5Pa;冬季除去位于迎风面的建筑,其他建筑前后压差臆5Pa。
于建筑形体设计。本工程楼层高度 2.9m,建筑体系系 数分别是 0.35、0.32 和 0.34。户型设计充分考虑室内风对流 通道的形成,借助自然通风来降低建筑使用过程中的能耗。
中图分类号院TU201.5
文献标识码院A
文章编号院1006-4311(2021)17-0180-02
0 引言 现代建筑设计中,为实现节能降耗,被动式、超低能耗 等理念逐渐得到了推广应用,其借助气候特征、自然条件, 提高围护结构保温隔热、气密性能,减小建筑供暖供冷需 求,并通过新风热回收等技术,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营造 舒适的室内环境。与主动式或其他类绿色建筑相比,被动式 建筑在地域适应等方面优势显著,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1 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优势 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是一种特殊的建筑型式,其主要 优势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淤温度恒定。借助被动式设计, 能够将建筑室内空间的温度始终维持在 20耀26益的区间 内,而且室内所有空间的温度基本一致,不存在明显的温 度梯度。于清洁卫生。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的门窗具备较 高的隔热性和气密性。避免门窗表面结露流水问题的同 时,也可以防止热桥现象。良好的保温隔热性能可以有效 避免内表面冷敷设给人们带来的不适感,能够规避结露发 霉的问题,可以为人们提供一个清洁卫生、健康宜居的环 境。盂安静舒适。相比较普通门窗,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采 用的高气密性门窗有着更加优越的隔音降噪效果,即便室 外十分嘈杂,室内也可以保持安静,而且在室内没有空调 内机的存在,避免了设备噪声的产生。相关统计数据显示, 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夜间室内噪音一般不会超过 30dB, 白天室内噪音不会超过 40dB,能够为业主提供安静舒适 的休息环境。榆空气洁净。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本身的高 气密性避免了室外污浊空气的进入,而新风设备中设置的 净化装置可以保证新风的洁净卫生,将室内空气维持在优 良状态。虞运行成本低廉。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的维护结 构具备良好的保温隔热性能,配合防热桥措施和热回收技 术等,节能性可达到 90%以上,能耗仅为普通建筑的 1/3 左右,极大减少运行成本。 2 被动式超低能耗的建筑设计策略与要点 2.1 设计策略

超低能耗建筑设计方法与典型案例研究

超低能耗建筑设计方法与典型案例研究

超低能耗建筑设计方法与典型案例研究结合实际,对超低能耗建筑设计方法进行研究,同时在阐述超低能耗建筑设计方法的同时,对典型的案例设计项目进行阐述,实践可知,在设计的过程中,合理的应用超低能耗建筑设计方法能够切实的将设计项目的质量提升,这对提高我国建筑事业的发展有重要作用。

标签:超低能耗;建筑设计;方法;典型案例就当前的建筑行业发展形势而言,在实践过程中,受到了全球超低能耗建筑设计理念的影响,我国的很多城市中都出现了超低能耗的建筑形式,其最初是从德国设计师提出的设计理念——“被动房”,该建筑结构形式具备超低能耗的特点,可以根据建筑所处的地理环境以及气候条件来进行调整,同时也具备较强的隔热性能与气密性,可以更好的围护建筑结构,还能够充分的利用风热回收技术实现能源的节约,可以多次重复的使用自然资源,让人们的居住生活更加的舒适,也能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1 超低能耗建筑的通用设计方法1.1 关键参数限额法这种方法主要是通过小建筑能耗为导向,根据不同气候条件的影响来合理的应用,同时还要控制建筑中各个影响因素,合理的利用风热回收技术,可以满足居住人群生活的基本需求的一种建筑设计方法。

该设计方法已经完全脱离了大量能源消耗的影响,并且也没有进行过多的模拟数据计算,实践应用中就能够达到新型的节能要求,并且能够实现改善环境的目标。

应用该方法之后可以有效的提升建筑的节能效果,避免造成环境污染的影响,从而可以改善人类的居住生活环境。

1.2 双向交叉平衡法这种设计方法在应用的过程中,需要将能耗、舒适性等作为主要的技术指标,不仅要从建筑围护结构的角度出发,还要将再生能源的使用列入到其中,必须要使用再生能源,可以实现能量的供应与需求实现完全的平衡。

这种设计方法就是要充分考虑到朝向、窗户等结构形式来提升其结构效果。

1.3 经济环境决策法这种方法在设计的实践中需要将能耗、舒适度以及经济性作为主要的考虑内容,并且需要通过改变建筑的围护结构来实现再生资源的有效使用,从而可以降低能源的消耗,并且还具有较强的经济效益,是一种比较先进的设计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标准参考值:节能率 ≥60%,满足住建部示范工程的要求
寒冷地区超低能耗建筑典型工程设计经验
——寒冷地区典型工程设计分析——
节能贡献率分析
经能耗计算可以看出与65%公建节能相比: ➢围护结构的节能贡献率最大,占53.3%, 包括保温外墙、屋面、保温门窗和外遮阳。 ➢空调系统的节能贡献率主要得益于高效 全热回收装置 ➢照明的增量成本小,节能贡献不可忽视
2519
20 26.67 16.2
2519
79.4 105.88 64.31
空调系统设备 地源热泵
267.69 267.69
67.43
267.69
太阳能集热
-4.44
-17.64
采暖
129.3
0
-129.3 2519
0
-32.57
-129.3
气密性
节能门窗
消音
风机消音 末端消音
0
3
3000
0
0
300
寒冷地区超低能耗建筑典型工程设计经验
万科天紫津云武家清园京商城务公办寓公楼
——设计项目简介——
学习·发展·分享
➢ 三年来我们从学习德国被动房研究所的技术和 标准入手,到完全采用国内《被动式超低能耗 绿色建筑技术导则》进行设计咨询;
➢ 从设计单体被动式建筑到设计被动式建筑群 ➢ 其间我们边学边干,不断摸索,积累了一些经
寒冷地区超低能耗建筑典型工程设计经验
1 设计项目简介 2 寒冷地区典型工程设计分析 3 难点、重点问题解决方案的探讨 4 经验总结
设计项目简介
建造被动式建筑的关键
➢ 成功建造一个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 (以下简称被动式建筑),需要从 前期开发、策划、设计、施工、运 维全过程的系统化、精细化工作,
➢ 其中设计是建造高品质被动式建筑 的关键环节
工程量
建筑面积 建安增量 建筑面积 单方造价
原施工图 示范工程 (万元)
(㎡) 增量(元/ ㎡)
外墙外保温
220 587.74 367.74 1588 1588 58.42
231.91
屋面
65.96 262.09 196.13 591.76 591.76 11.61
46.07
外门窗
959.96 1800 840.04 267.42 267.42 22.46
寒冷地区超低能耗建筑典型工程设计经验
总平面图 ——寒冷地区典型工程设计分析——
建筑设计
寒冷地区超低能耗建筑典型工程设计经验
主要入口立面效果图
——寒冷地区典型工程设计分析——
节能目标
示范工程要求 1. 公共建筑供暖、空调和照明能耗
(计入可再生能源贡献)应在现行 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GB50189-2015基础上降低60%以上; 2. 气密性指标应符合≤ 0.6 /h (50 Pa) ; 3. 室内环境标准应达到《民用建筑供 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50736-2012中的Ⅰ级热舒适度。
寒冷地区超低能耗建筑典型工程设计经验
边界范围
——寒冷地区典型工程设计分析——
设计思想
气候基础数据
北京属寒冷地区,大陆季风 性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 炎热多雨。设计思路应以冬季 保温和充分获得太阳得热为主, 同时兼顾夏季隔热除湿。以此 为原则通过能耗模拟计算进行 技术措施优化
PHPP内置的北京地区太阳辐射资料
89.18
电动外遮阳(铝百叶)
800
800
0
267.42 21.39
84.93
地下一层地面 地下室侧墙
244.61 244.61
0
697.62 17.06
67.74 19.78
950.4元/㎡
墙洞密闭性 新风机组 风机盘管
79.4
79.4
48.22 154.1 105.880来自64.31 64.31
0
——寒冷地区典型工程设计分析——
能耗计算
➢ 计算方法 • 采用DeST先计算全年累计负荷,再参照《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第
二版)计算能耗 ➢ 能耗计算结果(一)
基准建筑 示范工程 节能率
单位面积年 供冷需求
单位面积年 供热需求
年供暖+供冷+照 明一次能源耗量
54.65tce 21.75tce 60.2% 19.1kwh/m2a 12.3kwh/m2a 70.2kwh/m2a
寒冷地区超低能耗建筑典型工程设计经验
设计
策划
被动式
施工
建筑建

前期 开发
运维
——设计项目简介——
设计项目简介
➢ 从2012年起,我们院开始接触被动 式建筑并着手承接设计咨询工作。
➢ 陆续完成及正在设计的项目有:
• 天津武清京城公寓 • 万科紫云家园商务办公楼 • 翠城D南区残疾人康复中心 • 天津武清文荟园商务酒店 • 南京凯尚集团零号动房项目一期等
空调系统设备
围护结构
节能贡献率
照明
寒冷地区超低能耗建筑典型工程设计经验
——寒冷地区典型工程设计分析——
增量成本分析
空调系统设备
新风机组,风机盘管, 地源热泵,
消音
照明
风机消音 末端消音
0.2%
围护结构+保温
外墙外保温 屋面 地下一层地面 侧墙
项目
保温 节能窗 气密性
子项目
成本单价(元/㎡) 原施工图 示范工程 增量
验和体会,在此就设计中遇到的一些重点、难 点问题的解决方案,以及体会见解和同行们做 一个分享。
寒冷地区超低能耗建筑典型工程设计经验
——设计项目简介——
寒冷地区典型工程设计分析
项目概况
• 本项目位于北京市东南四环外垡 头地区翠成住宅小区D南区。
• 建筑性质公共建筑,用途为残疾 人康复托养所。
• 总建筑面积为2520平方米,体形 系数0.29地下一层,地上三层, 三层局部退台,结构采用框架结 构体系。
北面太阳辐射 东面太阳辐射 南面太阳辐射 西面太阳辐射 水平面太阳辐射 室外气温 结露温度
寒冷地区超低能耗建筑典型工程设计经验
北京地区气候平均数据
——寒冷地区典型工程设计分析——
技术措施
高效 节能窗
高效 保温
德国被动房五指原则 国内《导则》七项主要技术 措施
绿色 认证
高效热回收 新风系统
气密性
无热桥
300
0
16
1.2
54
4.05
4.76 16.08
气密性封堵
电气
照明(成本按元/个计) 11.72 13.69 1.97
270
可再生 能源
12
能耗计算
➢ 计算参数
项目
外墙
围护结构传热 系数
屋面 地下室底板
外窗
外门
新风系统的热回收效率
照明
寒冷地区超低能耗建筑典型工程设计经验
基准建筑
0.50 0.45 0.60 2.5 2.0 55% 节能灯
示范工程
0.14 0.11 0.13 0.8 0.8 75% LED灯
基准建筑:参数取GB50189限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