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坡综述

合集下载

边坡滑坡的情况汇报

边坡滑坡的情况汇报

边坡滑坡的情况汇报
最近,我们对边坡滑坡的情况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汇报和分析。

通过
对地质勘察和监测数据的整理和分析,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和趋势,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和关注。

首先,我们对边坡进行了详细的勘察和测量,发现了一些地质构造
的问题。

在一些边坡上,存在着明显的岩层断裂和滑动迹象,这表
明了地质构造的不稳定性。

另外,一些边坡上的植被覆盖不足,土
壤裸露,易于发生滑坡。

这些问题都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及时采
取措施加以解决。

其次,我们对边坡进行了长期的监测,发现了一些滑坡的趋势。


一些边坡上,我们发现了土体位移的迹象,这表明了边坡的稳定性
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另外,一些边坡上的地下水位较高,土壤
含水量较大,也增加了滑坡的风险。

这些监测数据为我们提供了重
要的参考,需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治理和防范。

在分析了以上的情况之后,我们提出了一些应对措施和建议。

首先,我们需要加强对边坡的监测和预警系统的建设,及时发现问题并采
取措施。

其次,我们需要加强对边坡的加固和治理工作,提高边坡
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另外,我们还需要加强对边坡周边环境的保护
和治理,减少人为因素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

总的来说,边坡滑坡的情况汇报和分析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然需要我们的不懈努力和关注。

只有加强对边坡的监测和预警,加强对边坡的加固和治理,我们才能更好地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希望相关部门和单位能够高度重视这
一问题,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共同维护我们的生态环境和社会稳定。

关于滑坡的情况汇报

关于滑坡的情况汇报

关于滑坡的情况汇报
最近,我们地区发生了一起严重的滑坡事故,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在此,我向大家汇报一下关于滑坡的情况。

首先,关于滑坡的发生原因。

经过调查和分析,我们发现这次滑坡的发生主要
是由于连续强降雨所引发的。

长时间的强降雨导致了土壤的松动和饱和,加上地势陡峭,地质条件复杂,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下,导致了滑坡的发生。

其次,关于滑坡造成的影响。

这次滑坡造成了大量房屋和道路受损,导致了交
通中断和人员伤亡。

据初步统计,已有数十人失踪,数百人受伤,部分地区民房和农田被严重破坏,给当地居民的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

接下来,关于我们的应对措施。

一旦发生滑坡事故,我们立即启动了应急预案,组织了救援队伍,全力搜救失踪人员,并疏散了受灾群众。

同时,我们也加强了对险情地段的监测和预警,确保了人员和财产的安全。

最后,关于接下来的工作。

我们将继续加强对滑坡灾害的防范和监测,加强对
地质灾害隐患点的排查和治理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同时,我们也将加强对受灾群众的救助和安置工作,帮助他们尽快恢复正常生活。

总之,这次滑坡事故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也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地质灾害
的严重性和危害性。

我们将以更加坚定的决心和更加有力的措施,全力以赴做好防范和救援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希望大家能够共同关注和支持我们的工作,共同为地质灾害防范和救援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

谢谢大家!。

滑坡国内外研究概况的综述

滑坡国内外研究概况的综述

滑坡国内外研究概况的综述滑坡国内外研究概况的综述1 滑坡研究的发展阶段从滑坡研究的历史来看,人们对滑坡的科学描述是同地质学、工程学、自然地理学的成长分不开的。

大概到了16世纪,人们才把滑坡作为一个单独的科学研究客体来描述。

1512年,瑞士阿尔卑斯山区毕雅斯库镇附近的布伦若(Breemo)河谷发生大滑坡的灾害记载是滑坡研究历史上发现较早的一篇专门性的文献资料。

至今,被科学界公认的滑坡研究最早的经典著作,是A.Heim于1882年发表的一篇关于阿尔卑斯山区的埃尔姆(Elm)附近的滑坡的文章。

人类对滑坡的系统研究源于瑞典。

在1928~1945年间,世界各国对滑坡的研究是片段和零星的,且研究工作大多由单独科研人员小规模的进行,只有瑞典、前苏联、挪威国立土工研究所进行研究,并发表了一系列研究论论与著文。

二战以后,对滑坡的研究工作逐渐系统而深入。

我们国家对滑坡的系统研究是建国以后才开始的,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

20世纪50年代初期我国在建设中盲目挖方造成滑坡事故屡屡发生,由于对滑坡产生的作用因素、条件、运动的机理和发生以及滑坡的危害性缺乏认识,被迫对已发生的滑坡进行研究和治理,既增加了投资,又延误了工期。

20世纪60年代总结以往的经验和教训,在建设中为了减少了滑坡危害,避开了不少大的滑坡和滑坡集中分布地段,但对滑坡运动机理和发生原因的认识尚不深入。

20世纪50年代初~60年代中期为被动治理阶段。

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人们从实践中逐渐认识到,要有效地治理和预防减轻滑坡灾害,必须深入系统地研究各类滑坡的分布产生的条件、类型、作用因素,以及其运动和发生的机理。

各部门都列出若干个专题进行研究,提出了滑坡的分布规律、分类和形成滑坡的地质条件、地形和主要作用因素下,滑带土的抗剪强度随着滑坡过程的滑坡稳定性的、变化规律判断方法,防治滑坡的有效工程措施和原则等,特别是抗滑桩的应用使大中型滑坡也能治理。

滑坡灾害治理建立在一定的理论基础上,变被动治理为治理和主动预防。

园区滑坡情况汇报材料

园区滑坡情况汇报材料

园区滑坡情况汇报材料近期,我们园区发生了一起滑坡事故,造成了一定的损失和影响。

现将园区滑坡情况进行汇报如下:一、事故概况本次滑坡事故发生在园区西侧山体,导致部分道路和建筑物受损。

据初步调查,滑坡面积约为5000平方米,滑坡高度约为10米,滑坡体积约为20000立方米。

事故发生后,我们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人员进行应急处置和灾后恢复工作。

二、原因分析经过专家组初步调查,本次滑坡事故的主要原因是长期的山体水土流失和降雨等自然因素的影响。

另外,园区在山体开发过程中存在一定的规划设计和施工质量问题,也是导致滑坡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影响和损失本次滑坡事故造成了部分道路和园区建筑物受损,其中包括停车场、绿化带和部分办公楼。

受损建筑物已经进行了初步评估,确保了人员的安全撤离和财产的保护。

此外,滑坡还导致了部分园区设施的损失和部分土地的塌陷,对园区的日常运营和管理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四、应对措施针对本次滑坡事故,我们已经采取了一系列的应对措施。

首先,我们加强了对园区内山体的监测和预警工作,确保了人员的安全。

其次,我们对受损道路和建筑物进行了临时修复和加固,以保障园区内的正常通行和使用。

同时,我们还加强了对园区内其他潜在风险点的排查和整改工作,提高了园区内部的安全防范能力。

五、后续工作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加强对园区内山体的监测和预警工作,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安全隐患。

同时,我们还将对园区内受损设施进行全面评估和修复,确保园区内的设施和环境能够尽快恢复正常。

此外,我们还将对园区内的规划设计和施工质量进行全面检查,加强对潜在安全隐患的排查和整改工作,提高园区内部的整体安全水平。

六、结语本次滑坡事故给园区带来了一定的损失和影响,但我们已经采取了一系列的应对措施,并将继续加强园区内的安全防范和灾后恢复工作。

相信在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园区一定能够尽快恢复正常,为广大员工和客户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感谢大家的支持和配合!以上就是本次园区滑坡情况的汇报,谢谢大家!。

滑坡防治措施综述

滑坡防治措施综述

滑坡防治措施综述1 引言滑坡,作为一种主要地质灾害之一,由于其产生的条件、作用因素、运动机理的多样性、多变性和复杂性,致使预测困难,治理费用也较昂贵,且一直是世界各国研究的重要地质工程问题之一。

滑坡灾害分布广泛,凡是较陡的地方均可发生,发生频繁,而且对国民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相当大的损失。

我国山区建设中,滑坡的危害是众所周知的。

据目前所知,铁路滑坡约有1000余处,据建筑部门统计,我国西南地区建筑物由于滑坡全部毁坏的占10%,迫使建筑物场地迁移的占20%,因整治滑坡修改设计的占55%。

近年来,由于城市发展和铁路、高等级公路建设大规模地改变了土地利用方式,挖填方等土方工程日益增大,施工强度急剧攀升,随之而来的是滑坡灾害日益严重,滑坡防治工程研究也日益成为工程研究中的热点之一。

2 滑坡治理措施的发展历史20世纪五六十年代,治理滑坡灾害常采用地表和地下排水、抗滑挡墙、清方减载、填土反压等措施。

地表和地下排水工程,如地面截排水沟,地下截水盲沟、盲洞,支撑渗沟等;支挡工程则主要应用各种形式的挡土墙。

但实践经验证明,仅采用地表排水、清方减载、填土反压等措施往往致使滑坡体暂时处于稳定状态,随着外界条件的改变,许多滑坡又重新复活.20世纪六七十年代,曾成功地应用支撑盲沟加小抗滑挡土墙取得疏水和支挡滑坡的双重效果。

但深盲沟施工开挖相当困难,因为在地下水发育的情况下,施工开挖极易坍塌。

为了克服抗滑挡土墙开挖基础的困难,曾在滑坡治理中设计采用沉井式抗滑挡土墙,但施工也不容易。

20世纪七八十年代,人们开始重视支挡的作用,强调支挡为主的概念。

又因为抗滑桩具有的布置灵活、施工简单、对滑坡扰动小等优点,受到工程设计和施工的普遍应用,逐步形成以抗滑桩支挡为主,结合清方减载、地表排水的滑坡综合治理技术。

20世纪90年代,滑坡整治中贯彻一次根治、不留后患的原则,并充分认识到滑坡的形成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应采用综合治理的工程措施。

滑坡研究现状综述

滑坡研究现状综述

滑坡研究现状综述滑坡研究现状综述滑坡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地质灾害,它造成的危害可想而知,它影响甚广,因此,防治滑坡成为一个重大的课题。

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滑坡研究的最新进展进行总结,以便更好地掌握滑坡防治的理论依据。

一、滑坡发育的构造环境1、滑坡发育的地质环境滑坡发育的地质环境复杂多样,受地质条件影响较大,因而大量研究表明,滑坡的发育与山脉构造活动、断裂破坏、地壳变形和沉积作用的关系密不可分。

构造活动主要包括构造控制、构造因素和构造过程3方面。

滑坡发育与地质构造的交互作用十分明显,主要表现为:第一,构造运动引起悬崖、断崖、混合体系、崩落体系和地质构造特征的变化,从而诱发滑坡发育;第二,构造形成的滑坡引起活动破坏,对地质构造进行影响,从而构筑出滑坡的构造环境;第三,构造上受到滑坡作用的构造特征可以反映滑坡发育的性质和机理。

2、滑坡发育的地形环境滑坡发育的地形环境特征主要有河流交错、陡坡特征、水文作用、风蚀侵蚀等环境因素。

这些环境因素都对滑坡发育有了较大影响,例如河流交错会加速地质构造破坏和岩体局部破碎,从而促进滑坡发育;陡坡环境易于形成断崖和悬崖,促进滑坡发育;水文作用、风蚀侵蚀会在岩石表面形成大量抗滑特性不同的非对称微槽,形成破碎带,从而促进滑坡发育。

二、滑坡发育机理滑坡的发育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主要表现为岩体在地质构造和水文作用的叠加作用下发生破坏的过程。

滑坡机理的研究从两个层面着手:一是地质工程学就滑坡的发育分类研究,主要涉及滑坡类型、发育类型和形成机理的研究;二是物理地质学就滑坡发育过程的研究,主要涉及岩石稳定性、岩石微观破坏机理和滑坡活动机制研究。

(1)岩石稳定性研究滑坡发育的前提是岩石存在某种不稳定性,因此,岩石稳定性是滑坡发育的关键。

稳定性问题主要有3个方面:一是岩体稳定性,即岩体破坏时的坡度和坡向;二是地形稳定性,即地形变化及其对坡面稳定的影响;三是滑脱稳定性,即滑脱在滑动过程中的循环变化及其发育稳定性的影响。

滑坡防治及设计(综述部分)

滑坡防治及设计(综述部分)
根据滑坡区的地貌形态、地表裂缝、建筑物和树木变形、地下水动态、人 工扰动等特征,结合地表变形和深部位移监测结果,对滑坡体稳定现状和可能 的变化进行科学评价。作出滑坡防治工程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评估。
在施工过程中,应实时对滑坡进行跟踪测绘编录,检验、补充及更正勘察 结论,并在滑坡防治工程的前期勘察期间,应收集大气降雨、库水位动态及附
植基绿色护坡
加筋土挡墙
锚固:单一锚杆(索)
(5)其它: 固结灌浆
挂网+喷浆+锚杆(索)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阻滑键(栓)
构+锚杆(索)
抗滑桩:钢管桩
钢筋+砼桩
砼桩
结合形式:桩+锚
桩+墙(板、梁)
一、滑坡预防
1、预防措施
1)社会人文方面 (1)设立滑坡研究机构 我国铁路、水电、采矿、国防、地矿行业较早建立此机构。这种分散状态已不能满足需 要。行业联合、统一规划、组织实施,加强大范围宏观减灾防灾工作。 (2)制定相应的法律规范 如土地开发利用、工程灾害评估、环境保护方面的法规,目前我国这个方面的法规正在 不断推出,如: ①国家《地质灾害防治条例》 ②三峡工程库区城、镇建设中的岩土工程实施要点。 1998年宣布的国土资源大调查中包括区域环境地质调查。 (3)人们素质的提高,对滑坡预防认识的加强。 (4)建立群策群防机构,对滑坡易发地段加强监测防治工作。 (5)加强环境保护,减轻人为因素对地质环境的破坏作用。 例如:植树造林、加强水土保持。同相关部门紧密结合,加强对启动降雨程度的预报工作。
发生年代现代滑坡现今正在发生滑动的滑坡老滑坡全新世以来发生滑动现今稳定的滑坡古滑坡全新世以前发生滑动的滑坡体积小型滑坡1010中型滑坡1010大型滑坡10010特大型滑坡100010巨型滑坡1000010二专门的工程地质勘察及必需资料滑坡勘察可采用主辅剖面法进行沿滑坡主滑方向根据滑坡复杂程度和工程重要性确定一至数条主剖面并布置辅助剖面

概述滑坡的地质勘察与防治措施

概述滑坡的地质勘察与防治措施
通过电法、地震波、重力等物理 方法,探测滑坡区域的地质构造 、地层岩性、地下水等情况。
进行原位试验,如剪切试验、压 缩试验等,获取滑坡体的力学性 质和稳定性评价。
遥感技术 地球物理勘探
钻探技术 现场试验
利用卫星或飞机搭载的遥感设备 获取地质信息,对滑坡区域进行 大面积的调查和分析。
在滑坡体上钻孔,直接获取岩芯 样品,分析滑坡体的物质组成、 结构特征等。
勘察步骤
01
02
03
04
初步调查
对滑坡区域进行初步的调查和 分析,了解滑坡的基本情况,
如范围、规模、形态等。
详细勘察
根据初步调查的结果,对滑坡 区域进行详细的勘察,获取更
多的地质信息。
稳定性评价
根据勘察结果,对滑坡体的稳 定性进行评价,预测其可能的
运动趋势和危害程度。
防治方案设计
根据稳定性评价结果,设计相 应的防治方案,如加固、排水
01
卸载
在滑坡上部卸载,减 小下滑力。
02
锚索加固
在滑坡两侧设置锚索 ,对滑坡进行加固。
03
排水
在滑坡后缘设置排水 沟,减少地下水对滑 坡的影响。
04
监测预警
对滑坡进行监测,及 时发现异常情况并进 行预警。
某水库大坝滑坡预防
滑坡情况
某水库大坝存在一处潜在的 滑坡危险,威胁到大坝的安
全。
地质勘察
进行了详细的工程地质勘察 ,包括地形测量、岩土工程 勘察、地质钻探等,查明了 滑坡的形态、物质组成和滑
勘察内容
地形地貌
调查滑坡区域的地形、地貌特征 ,分析地形起伏、地表植被等对 滑坡的影响。
地质构造
调查滑坡区域的地质构造特征, 包括断层、节理、裂隙等,分析 其对滑坡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按监测手段划分:人工监测、简易监测、专业监测
23
平面破坏计算法分析模型
二维极限平衡分析法
滑体重量W、滑动面上法向 力N、滑动面上裂隙水压U、 抗滑力S、作用在滑体重心 的水平力Qa,裂隙孔隙水压 力V。
24
由滑线法向力平衡得:
N Q A si W n co V s si 0 n
由滑线切向力平衡得:
21
滑坡的时间预测方法: (1)斋藤法:以蠕变理论为基础,通过监测曲线建立加速 蠕变方程来预测滑坡。 (2)张卓元的黄金分割法 (3)马尔科夫预报 (4)泊松旋回法预报
22
滑坡的监测
按监测对象的不同,滑坡监测可分为四大类: (1)位移监测:地面绝对位移监测、地面相对位移监测、深部位移监测。 (2)物理场监测:应力监测、应变监测、声发射监测 (3)地下水监测 (4)外部触发因素监测:地震监测、降雨量监测、冻融监测、人类活动监测
(3)斜坡土体和岩体在重力作用下失去原有的稳定状态,沿着斜坡 内某些滑动面或滑动带做整体向下滑动的现象。
《工程地质学》(朱建明)
3
滑坡:斜坡内的岩体或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坡内滑 动面或滑动带发生整体向下滑动的现象。
4
5
按滑坡体的岩土类型分类:基岩滑坡、土体滑坡 按滑面与岩层层面关系分类:无层滑坡、顺层滑坡、 切层滑坡 按滑坡始滑位置分类:推动式滑坡、牵引式滑坡、 混合式滑坡、平移式滑坡
滑坡
专题报告
班级:土木硕1505 姓名:何康俊
学号:s20150023
1
1.滑坡的定义 2.滑坡的分类 3.滑坡的成因和发育过程 4.滑坡的预测和监测 5.滑坡的整治
2
(1)斜坡内岩土沿一定带或面做整体向下滑动的现象。 《边坡与滑坡工程治理》(郑颖人)
滑坡定义
(2)岩体在重力作用下,沿坡内软弱结构面产生的整体滑动。 《岩石力学与工程》(蔡美峰)
20
(3)模糊测度理论 模糊测度理论就是对边坡稳定性等级进行分类,如把边坡的稳
定等级分为“危险区”、“不稳定区”、“较不稳定区”、“稳定 区”等,并通过专家评分或构造隶属函数确定对同一等级各因素以 及某一因素在不同等级中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程度(隶属度),建立模 糊评判矩阵,确定边坡的稳定性对各等级的隶属程度,最后按择优原 则预测边坡的稳定性。
滑坡分类
6
自 然 因 素
成 因
人 为 因 素
风化作用 水
地震作用
开挖坡脚 坡上加载 采空塌陷 植被破坏
滑坡的成因
降水 地下水变化 河流冲刷
7
图1 岩石风化作用导致滑坡
8
图2 持续强降雨引发滑坡
9
图3 地震作用引起滑坡
10
图4 老滑坡前部挖方导致滑坡复活
11
图5 填堆路堤引起滑坡
12
图6 采空塌陷引起的煤矿滑坡
26
整治措施: 六字经验:避、排、挡、减、固、植
图7 地表排水沟
排水导流
图8 仰斜孔排水
27
图9 抗滑支挡
28
图10 减重反压
29
图11 种树植被
30
Thank You For Listening!
31
13
主控因子:对某一特定滑坡总有一或两个因素对滑坡 的发生起控制作用,我们称它为主控因子。
14
滑坡的发育过程
一般来说,滑坡的发生并不是突发性的, 而是有一个长期的变化过程。我们通常将滑坡 的发育过程分为3个阶段。
(1)蠕动变形阶段 (2)滑动破坏阶段 (3)渐趋稳定阶段
15
(1)蠕动变形阶段: 斜坡内部某一部分因抗剪强度小于剪切力而首先变
在以防为主的总原则下,尚需遵循以下几条具体原则: (1)绕避存在滑动条件的区域 (2)对复杂边坡,采取一次根治与分期整治相结合的原则。 (3)针对病因采取综合措施,早治治小,防患于未然。 (4)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注意施工方法。 (5)在滑坡出现或即将出现急剧变形征兆时,采取应急措施工程。 (6)全面规划,采取最佳(经济合理、效果显著)整治方案。
形,产生微小的移动;变形进一步发展,直至坡面出现断 续的拉张裂缝;随着拉张裂缝的出现,渗水作用加强,变 形进一步发展,后缘拉张,裂缝加宽,两侧剪切裂缝也相 继出现。
16
(2)滑动破坏阶段: 滑坡在整体往下滑动的时候,滑坡后缘迅速下陷,
滑坡壁越露越高,滑坡体分裂成数块,并在地面上形 成阶梯状地形。随着滑坡体向前滑动,滑坡体向前伸 出,形成滑坡舌。
19
滑坡的空间预测目前使用较多的有以下几种方法: (1)稳定系数预测法
滑坡体的安全系数Fs:Fs=τf/τ。 式中:τf———沿整个滑裂面上的平均抗剪强度;
τ———沿整个滑裂面上的平均剪应力。 (2)神经网络法
给定充分的学习样本,网络学习完成获得足够的知识后,输入 待研究边坡必要的工程地质参数就可对其稳定和失稳破坏作出 判断,并对安全系数做出较准确的估计。
17
(3)渐趋稳定阶段: 由于滑坡体在滑动过程中具有动能,所以滑坡体能越过
平衡位置,滑到更远的地方。 在自重的作用下,滑坡体上松散的岩土逐渐压密,地表
的各种裂缝逐渐被充填,滑动带附近岩土的强度由于压密固 结又重新增加,这时对整个滑坡的稳定性也大为提高。
18
滑坡的预测
滑坡预测主要包括空间预测和时间预测,两个方面是相 互独立而又统一的。滑坡的空间预测为时间预报提供对象, 滑坡时间预报的选点必须首先以滑坡空间预测成果为依据, 从而避免盲目设点造成错漏的弊端。
Q A co W s si V n co S s 0
由库伦破坏准F c l (Q Q A s A c i o n W W c ss o i V n sV sc i n o U )s ta n
25
滑坡的整治
滑坡治理总的原则是以防为主。早治治小、治理为辅, 力求做到防患于未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