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组体的选择与鉴定1
重组体的筛选方法

重组体的筛选方法重组体是一种重要的生物技术手段,它可以用于改良微生物、植物和动物的基因组,从而实现对目标基因的精准编辑和调控。
在进行重组体的筛选过程中,选择合适的筛选方法对于提高筛选效率和准确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重组体筛选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技术。
1. 抗生素筛选法。
抗生素筛选法是重组体筛选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通过将目标基因与抗生素抗性基因连接在一起,然后转化至宿主细胞中,能够通过对抗生素的耐受性来筛选出含有目标基因的重组体细胞。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且操作方便,适用于微生物和植物等生物体的筛选。
2. 标记基因筛选法。
标记基因筛选法是利用标记基因与目标基因共转化至宿主细胞中,通过标记基因的表达情况来筛选出含有目标基因的重组体细胞。
常用的标记基因包括荧光标记基因、抗性标记基因等,通过检测标记基因的表达情况,可以快速准确地筛选出目标基因的重组体细胞。
3. PCR筛选法。
PCR筛选法是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来筛选重组体。
通过设计特定的引物,可以扩增出含有目标基因的DNA片段,从而实现对重组体的筛选。
PCR筛选法具有高灵敏度和高特异性的优点,能够准确地检测出目标基因的存在,是一种常用的重组体筛选方法。
4. 免疫筛选法。
免疫筛选法是利用抗体对目标蛋白的特异性识别来筛选重组体。
通过将目标蛋白与标记蛋白连接在一起,然后转化至宿主细胞中,利用抗体对标记蛋白的特异性识别来筛选出含有目标蛋白的重组体细胞。
这种方法对于筛选蛋白重组体具有重要意义,能够快速准确地筛选出目标蛋白的重组体细胞。
5. 酶标记筛选法。
酶标记筛选法是利用酶标记技术来筛选重组体。
通过将目标基因与酶标记基因连接在一起,然后转化至宿主细胞中,利用酶标记基因的表达情况来筛选出含有目标基因的重组体细胞。
这种方法操作简便,能够快速准确地筛选出目标基因的重组体细胞。
总结。
重组体的筛选方法多种多样,每种方法都有其特点和适用范围。
重组体分子的选择与鉴定方法及鉴定

电泳后的图谱
挑三个菌落 鉴定,图显 示的是三个 菌落中的质 粒双酶切的 结果
依赖于重组子结构特征分析的筛选方法三 PCR方法筛选鉴定重组子
• 基本原理: • 在载体DNA分子中,外源DNA插入位点两侧的序列多为 已知,通过与插入位点两侧已知序列互补的引物,从单 克隆中提取少量质粒DNA作为模板进行PCR扩增,琼脂 糖凝胶电泳分析确定是否为重组子。
抗药性标记法示意图
b类插入失活筛选
• 从原理上讲,当外源基因(或DNA片段)插入到某一基因内 的位点后, 使这个基因丧失了原有的功能叫插入失活 (insertional inactivation) 。插入失活法是从不同的重组 DNA分子获得的转化子中鉴定出含有目的基因的转化子 (筛选)的主要方法。
常用的抗药性选择标记
抗药性 氨苄青霉素 (Amp) 溶解剂 虑过 除菌 是 贮存温度 贮存浓度 终浓度
水
-20℃
50mg/ml
50~100µ g/ml
氯霉素(Cm) 卡那霉素 (Ka或Kan)
四环素(Tet 或Tc) 链霉素(Sm 或Str)
乙醇
否
-20℃
34mg/ml
20~17交液中,在60℃下放置6h;把同 位素标记的DNA探针于100℃变性后加入杂交溶液中,然 后放入滤膜,60℃杂交16-24h。探针的用量一般为105 -106cpm/ml。用2×SSC洗脱3次,每次30min。 • 7 放射自显影:将洗好的滤膜用吸水纸吸干,夹于两层保 鲜膜中,在暗室内放进暗盒,放好X线片,并于X线片上 作好标记,置于-70℃冰箱暴光48-72h。 • 8 洗片:在暗室内取出X线片,进行显影和定影,分析杂 交结果。
RNA水平
蛋白质水平
免疫化学检测法(放射性抗体检测法、 免疫沉淀检测法) Westhern印迹杂交法
重组子的筛选与鉴定

第三节、转化/重组酵母菌的筛选
营养缺陷互补基因 显性标记基因
一、利用营养缺陷互补基因的筛选方法
原理:受体细胞为某种营养缺陷型突变株,即 不能合成某种营养成分,在缺乏该营养成分的 培养基上不能生长;
携带相应营养成分合成基因的载体转化受体菌 后,使细胞在选择培养基(不含某种相应营养 物质的培养基)中能够生长,而未被转化的细 胞不能生长。
red+gam+噬菌体可在P2噬菌体溶源菌中呈溶原生长, 被定为SPi+ ( sensitive to P2 inhibition,对P2介入敏感) red-gam-噬菌体在P2溶源菌中则呈溶菌生长,定为Spi-。
填充片段内含有red及gam基因的载体如EMBL3和EMBL4
三、杂交筛选
菌落或噬菌斑杂交筛选
二、 重组噬菌体DNA转入大肠杆菌后 重组子的筛选
(一)取代型载体:根据λ基因组的大小筛 选,直接挑取噬菌斑即重组子
机理: 空载体太小而不被包装,不进入细胞; 重组λ-DNA可包装成噬菌体颗粒并感染大 肠杆菌产生噬菌斑; 未感染菌生长成菌落。
(二)插入型载体
空载体及重组载体都可包装,需要插入 失活载体上的标记基因筛选。
1、氨基糖苷类药物磷酸转移酶基因:Neo (neomycin)。
2、博来霉素抗性基因:Zeo(Zeocin)。如 pFLD1载体、
(一)Neo选择系统
Neo基因编码氨基糖苷磷酸转移酶,可 以灭活氨基糖甙类抗生素,是新霉素 (neomycin)、新霉素衍生物G418、 卡那霉素等抗生素的抗药基因。
第一步:正选择。在不进行插入失活抗性基因的相应 抗生素平板上转化子可以生长,非转化子不能生长, 可将转化子直接从平板上挑出来;
何水林版基因工程第五章基因的转移与重组体的筛选和鉴定

带酶切位点的PCR产物 5’- GCAGAATTC
PCR产物 PCR产物
GGATCCGCG CCTAGGCGC BamH I位点
-3’
-5’
3’- CGTCTTAAG
EcoR I位点
EcoR I BamH I 5’AATTC 3’- G PCR产物 PCR产物 G -3’ CCTAG -5’
两头各有一个粘性末端!
4. DEAE-葡萄糖转染法 二乙氨乙基(DEAE)葡聚糖为多聚阳离子试剂,能 促进哺乳动物细胞摄入外源DNA。
葡聚糖
++ ++++++ ++ + + + 二乙氨乙基 + + (DEAE) ++ ++ ++++
++ ++++++ ++ + + + 二乙氨乙基 + + (DEAE) ++ ++ ++++ - - - -- - DNA - - --- -
4、在培养基中生长数小时之后,球形细胞复原并增殖。
操作步骤: 10ng 载体DNA 100L 感受态细胞 10-100L转化液 涂Amp+平板
(p140)
吸附DNA 冰浴30min
摄入DNA 42℃ 1~2min
37℃ 振荡培养1h
加入1mL LB培养基 (Amp-)
转化率:106-108/g DNA
(一)转化率的计算:
转化率 = 产生菌落的总数 / DNA的加入量
基因工程重组体克隆的筛选和鉴定

基因功能的正向遗传筛选技术
突变体库的构建
通过化学诱变、同源重组 等技术构建大规模突变体 库。
表型筛选
通过特定表型筛选出具有 特定功能的突变体。
突变基因的鉴定
通过测序等技术鉴定出突 变基因,并研究其功能。
05
克隆基因的应用前景
克隆基因在医学上的应用
疾病诊断与治疗
利用克隆技术获取特定基因,可用于疾病诊断、药物研发和个性化治疗。
基因敲入
将特定基因敲入生物体基因组,观察 生物体表型变化,以确定该基因的功 能。
基因表达干扰
通过转录因子或RNAi技术干扰特定 基因的表达,观察生物体表型变化, 以确定该基因的功能。
正向遗传筛选
通过突变体库筛选具有特定表型的突 变体,鉴定突变基因,以研究该基因 的功能。
基因敲除和敲入技术
基因敲除技术
基于测序的筛选
对转化子进行全基因组测序或目的基因片段测序,与已知序列进行比 对,判断是否含有目的基因。
蓝白筛选法
原理
步骤
利用载体上标记基因的表达产物对转化子 进行筛选,通过菌落颜色的变化判断是否 含有目的基因。
将转化子涂布在含有抗生素的培养基上, 培养后观察菌落颜色变化,蓝色菌落为阳 性克隆,白色菌落为阴性克隆。
基因表达的蛋白质印迹分析
原理
利用特异性抗体检测样品中特定蛋白质的表达情况,通过显 色反应或荧光信号对蛋白质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
用等 方面的研究。
04
克隆基因的功能研究
基因功能研究的方法
基因敲除
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特定基因敲除, 观察生物体表型变化,以确定该基因 的功能。
Northern印迹杂交
原理
基于RNA的电泳分离和转移,将RNA 片段与标记的探针进行杂交,以检测 特异的RNA转录本。
第七章重组体克隆的筛选和鉴定总结

固相支 待测基因 一抗 持滤膜 产物蛋白
125I标记的二抗
125I 标记的二 固相支 待测基因 一抗 二抗 抗结合蛋白 持滤膜 产物蛋白
固相支 持滤膜
待测基因 一抗 产物蛋白
125I标记的二抗
固相支 持滤膜
待测基因 一抗 二抗 产物蛋白
125I
标记的二抗 结合蛋白
2. 放射性抗体检测法过程
3. Broome-Gilbert双位点检测法
Southe rn blot 筛选结 果
酶切前
酶切后
载体
插入片断
4. Northern blotting 用DNA(或RNA) 探针检测RNA样 品。 主要检测插入片 断是否被转录。 从宿主细胞中提 取RNA,再用探 针杂交。
第三节 免疫化学检测法
对表达产物的检测。蛋白——蛋白“杂交”
利用抗体作为“探针”来检测转入受体 菌并且表达出相应的蛋白质的外源基因。 一、放射性抗体检测法 1. 抗体与产物的结合方式 根据第一抗体(一抗)和第二抗体(二抗) 的性质可分为几种作用方式:
四、 核酸分子杂交检测法
1、原理: 1). 核酸杂交 重组克隆与探针杂交。
2). 检测用的探针 与外源DNA插入片断互补的序列。 3). 识别标记 (1)放射性同位素 (2)非放射性标记
32P
荧光素
2、菌落噬菌斑原位杂交筛选 特点: 对应的菌斑或噬菌斑位置不变, 可以直接找出阳性菌落。
3. Southern blotting 用DNA(或RNA)探针检测DNA样品。 从细胞中提取DNA(或质粒载体),再用探 针杂交。 只有带有插入片断的重组载体才能与探针杂 交,在底片上曝光显示。
第七章 重组体克隆的筛选和鉴定
第一节 利用遗传标记的表型特征筛选
基因工程第七章 重组子的筛选和鉴定

固相支 持滤膜
一抗
待测基因 产物蛋白
125I标记的二抗
固相支 持滤膜
一抗
待测基因 产物蛋白
二抗
125I 标记的二 抗结合蛋白
固相支 持滤膜
待测基因 产物蛋白
一抗 125I标记的二抗
固相支 持滤膜
待测基因 产物蛋白
二抗上连着一种酶(辣根过氧化物酶、碱性磷酸 酶、过氧化物酶、脲酶等)。
(4)显色反应
加入无色的底物,被二抗上所带的酶催化反应 转变成有色物质(或发光)。
(5)比色
在特殊的分光光度仪(酶标仪)上比色,打印出结 果。
3、ELISA的局限性 有效,但敏感性、特异性稍差(主要取决于 一抗的特异性)。 必须与其他方法一起综合考虑。
将外源DNA片段插在EcoRI
位点,则: 非重组子呈Ampr、Tetr 重组子呈Ampr、Tetr
Apr
将外源DNA片段插在BamHI 位点,则:
非重组子呈Ampr、Tetr 重组子呈Ampr、Tets
(二)、显色筛选法
1、基本原理
显色筛选法可以区分转化子与非转化子,也 可区分重组子与非重组子。其原理是:载体分子 上携带某种显色酶基因,其表达产物能使细胞产 生颜色反应,从而易于辨认和挑选,如大肠杆菌 质粒pUC18携带的lacZ’基因(蓝色反应)、链霉 菌质粒pIJ702携带的melC基因(黑色反应)等。
离质粒DNA并对其进行电泳,带有外源基因的重 组DNA分子的迁移率要低于无外源基因的质粒分 子。 2、操作:
将含有质粒的单重菌落细胞破碎,提取其质粒 D断N含A有,插用入分琼序子脂列量糖的凝重胶组组克电质泳粒,空。观载察体其电泳图谱,判
重组克隆的筛选与鉴定

4、 选择得过程
(1)四环素抗性插入失活
如果在Tetr上插入外源DNA,导致四环素 抗性基因失活,可用四环素﹢环丝氨酸 得平板,选择重组克隆。
Tetr插入失活得细菌,其生长可被四环素 抑制,不被环丝氨酸杀死,保留下来;
Tetr不失活得细菌,能抗四环素,正常生长, 但可被环丝氨酸杀死。
图 四环素抗性插入失活
二、利用抗生素抗性基因:pBR322
以pBR322为例,说明利用抗生素抗性基因得插 入失活得原理。
1、 原理
在pBR322上有多个单一得限制酶位点,如 BamH I位点,恰好在一个四环素抗性基因内。 如果有外源DNA插入BamH I位点,那么涉及 四环素抗性得基因就损坏,因此,带有重组 pBR322质粒得细胞,仍对氨苄青霉素有抗性, 但对四环素得抗性消失(敏感)。
pUC18/19得结构图
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 Lac Z基因:编码-半乳糖苷酶得部分肽
段。 Lac Z上有插入外源DNA得MCS位点。
4、 筛选得方法:蓝白斑法
利用蓝白斑法筛选pUC8/9重组子,就是 一种直接检测-半乳糖苷酶活性得方法。
①先将转化子涂于含有氨苄青霉素得培 养基,能合成-半乳糖苷酶。
该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基因得表达、基因 定位、克隆基因得筛选、酶切图谱得制
作、基因组中特定基因序列检测、遗传 病疾病得诊断及生物分类等方面。
一、核酸分子杂交得基础
1、 变性与退火 DNA以双链形式存在,在进行分子杂交
时,先将双链DNA分子解聚为单链,这一 过程称为变性。
两条单链通过碱基互补,聚合成稳定得 双链区得过程称为退火或复性。
图 表型筛选加酶切筛选
0
A
A
T T
TA AT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间接选择法
依赖于重组子结构特征分析的筛选法
快速裂 限制性 菌落杂 解菌落 内切酶 PCR法 交筛选 鉴定分 酶切法 子大小
依赖于重组子结构特征分析的筛选法之一 快速裂解菌落鉴定分子大小
基本原理:
由于外源片段插入的重组质粒与载体 大小不同,故可以利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将 重组体分离出来。
依赖于重组子结构特征分析的筛选法之一 快速裂解菌落鉴定分子大小
依赖于重组子结构特征分析的筛选方法二析的筛选方法三 PCR法 基本原理:
在载体DNA分子中,外源DNA插入位 点两侧的序列多为已知,通过与插入位点 两侧已知序列互补的引物,从单克隆中提 取少量质粒 DNA 作为模板进行 PCR 扩增, 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确定是否为重组子。
抗药性基因失活
抗药性基因失活
注意事项:
( 1 )以 Amp 、 Tc 等抗生素作为选择药物时, 37℃培养时间约 12~16h ,超过时间视为杂 菌(假转化子菌落)。 ( 2 )挑选单菌落作为转化子以便进一步实验 验证。挑的菌落在培养基中震荡培养。
遗传学表型筛选方法二 β -半乳糖苷酶显色法
用体外标记基因 DNA 或相应的 RNA 为探针同转 化后的菌落进行原位杂交,筛选含重组DNA的克隆。 这个方法可以快速地从数百个菌落中挑选出含有重组 DNA的克隆。 该方法的优点是通用性比较强,可以用来检测任 何一种插入的DNA序列。这种方法依据的是核酸分子 杂交的原理,而不以插入的DNA序列能否实现基因表 达为前提,因此,只要有可利用的标记探针就可检测 出重组质粒DNA。
基本原理:
许多质粒载体具有β -半乳糖苷酶显色反应的检测功能。 当外源 DNA 插入到它的 lacZ 基因(编码 β - 半乳糖苷酶) 上时,可造成β -半乳糖苷酶的失活,就可通过大肠杆菌转化 子菌落在添加 X-gal-IPTG 培养基中的颜色变化鉴别出重组子 和非重组子。(X-gal是β -半乳糖苷酶的显色底物)
抗药性基因失活
例如:
非重组的 pBR322 质粒 DNA 上的四环素和氨 苄青霉素抗性基因都是正常的。带有这种质粒的 受体菌可以在加有四环素和氨苄青霉素的双抗性 平板上生长。但是, 如果在该质粒的氨苄青霉素抗 性基因内插入外源片段 , 就会造成氨苄青霉素抗 性基因失活, 携带这种质粒的宿主菌可以在四环素 的平板上生长 , 而不能在氨苄青霉素抗性平板上 生长。
遗传学表型筛选方法二 β -半乳糖苷酶显色法
遗传学表型筛选方法二 β -半乳糖苷酶显色法
注意事项:
(1)由于被转化的基因产物作用于X-gal需 要较长 时间,因此,观察和确定转化子菌 落的培养时间可适当延长。与37℃温箱取 出后放4 ℃冰箱几小时后观察效果更好; (2)为了防止假阳性需挑菌进一步验证。
依赖于重组子结构特征分析的筛选方法三 PCR法 注意事项:
• 如需检测插入片段及其方向,则使用 载体特异引物和方向插入特异引物或互换。 如只需确认是否存在插入片段,可用 2 个 插入片段特异引物。 • 扩增反应前在 94℃变性两分钟,有 利于细菌的裂解,提高PCR产物扩增的成 功。
依赖于重组子结构特征分析的筛选方法四 菌落杂交筛选 主要原理
氨苄青霉素(Amp)、氯霉素(Cm) 卡那霉素(Kan)、四环素(Tet或Tc) 链霉素(Sm或Str)
抗药性基因不失活
基本原理:
外源基因片段插入载体的位点在抗药性 基之外, 不导致抗药性基因的失活,仍能编 码抗药性基因产物。含有这种重组子的转化 细胞可以在含有相应抗生素的琼脂平板上生 长成菌落,未能接受载体DNA的细胞因不能 生长而被排除。
优点:直观快捷, 适用于插入片段较 大的重组子的筛选。 缺点:不能鉴别插 入片段大小相近的 非目的基因片段。
依赖于重组子结构特征分析的筛选方法二 ——限制性内切酶酶切法 基本原理:
根据已知的外源DNA序列的限制酶切图 谱,选择一两种内切酶切割质粒,电泳后比 较电泳结果(DNA的带数和长度)。或用合 适的内切酶酶切插入片段,再用其它酶酶切 这个片段,电泳后比较电泳结果是否符合预 计的结果。
总
结
重组子的筛选往往需要几种方法综合起来, 仅用一种方法可能不能很好的筛选出我们所需的 重组体。一般先用直接筛选法初步筛选,再用间 接法筛选进一步筛选。
例如: 实验中常先利用抗药性进行初步筛选,再进 行电泳检测,最后甚至会去测序,确定重组子已 插入。
常用的选择方法
直接选择法
抗药性筛选 限制性内切酶酶切法 β -半乳糖苷酶 显色法 PCR法 菌落杂交筛选
间接选择法
快速裂解菌落鉴定分子大小
直接选择法
抗药性筛选
依赖于遗传表型 的选择法 β -半乳糖苷酶显色法
遗传学表型筛选方法一—抗药性筛选
分类:
(1)抗药性基因不失活 (2)抗药性基因失活
常用的抗药性选择标记:
抗药性基因不失活
实验步骤:
(1)培养基中加入千分之一的抗性药物,再倒平板; (2)将转化后的菌液均匀涂布在平板上; (3)放在37℃培养箱培养12~16小时; (4)观察菌落生长情况。
抗药性基因不失活
抗药性基因失活
基本原理:
如果外源基因片段插入载体的位点在 抗药性基因中 间,导致抗药性基因失活, 这个抗药性标志就会失活。检测外源DNA 插入作用的一种通用的方法是插入失活效 应。
遗传学表型筛选方法二 β -半乳糖苷酶显色法
举例:
pUC质粒:带有β -半乳糖苷酶基因(lacZ)的调控序 列和β -半乳糖苷酶N端146个氨基酸的编码序列。这个
编码区中插入了一个多种限制性核酸酶单一识别位点
的多克隆位点,但并没有破坏lacZ的阅读框架。 大肠杆菌菌株:带有β -半乳糖苷酶C端部分序列的 编码信息。 在各自独立的情况下,pUC质粒和大肠杆菌编码的β -
半乳糖苷酶片段都没有活性。
遗传学表型筛选方法二 β -半乳糖苷酶显色法
当质粒转化大肠杆菌后,可形成具有酶活性的 蛋白质,它在生色底物X-gal的存在下被IPTG(异丙 基-β -D-硫代半乳糖苷)诱导形成蓝色菌落。当外 源片段插入到pUC质粒的多克隆位点上后,则会导 致读码框架改变,表达蛋白失活,因此,在同样条 件下含重组质粒的转化子在生色诱导培养基上只能 形成白色菌落。因此,根据这种β -半乳糖苷酶的 显色反应,可将重组质粒与自身环化的载体DNA分 开。
• 载体和一个或数个串联目的基因连接 • 载体发生自连 • 目的DNA分子发生自连
• 未发生连接反应的载体和目的DNA片段
为什么要对重组子进行选择与鉴定
因此 , 在成千上万个转化子中,真正含 有期望的重组 DNA 分子的比例很少,为了将 含有外源DNA的宿主细胞和不含外源DNA的宿 主细胞分开,以及将含有正确重组子的宿主 细胞和含有其他外源 DNA 的宿主细胞分开, 就需要设计出最易于筛选重组子的方案并加 以验证。
重组体分子的选择与鉴定方法及原理
何为重组体?
转化子:在 DNA 分子克隆中,通常将导入外
源 DNA 分子后能稳定存在的受体细胞称为
转化子;
重组体:含有重组DNA分子的转化子; 目的重组体:含有外源目的基因的重组体。
为什么要对重组子进行选择与鉴定
在转化反应中 , 并非所有的细胞中都转入 重组DNA分子,即使所有的受体细胞都变为转化 体 , 所获得的转化子仍是多种类型的 DNA 分子 , 因为在连接反应中会有以下几种情况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