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农业项目扶贫项目方案书

合集下载

农业项目策划书农村电子商务扶贫计划

农业项目策划书农村电子商务扶贫计划

农业项目策划书农村电子商务扶贫计划一、项目背景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已经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然而,在农村地区,由于基础设施和信息技术水平的限制,农村电子商务发展面临诸多挑战。

为了进一步推动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促进农村致富奔小康目标的实现,本次计划特别针对农村电子商务扶贫进行策划。

二、项目目标1. 推动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提升农民收入水平。

2. 扩大农产品的市场销售渠道,促进农村经济的繁荣。

3. 提供便捷的农产品购买途径,满足城市居民对优质农产品的需求。

4. 帮助贫困地区农民脱贫致富,实现农村扶贫目标。

5. 建立良好的农村电子商务平台,促进农村地区信息化建设。

三、项目内容1. 建设电子商务农产品平台:通过建立一个集农产品展示、销售、配送于一体的电子商务平台,让农民能够直接通过平台销售农产品,提高农产品的销售渠道和销售额。

2. 提供农产品信息服务:通过农产品市场调研和信息收集,为农民提供准确的市场需求信息和价格走势,帮助农民根据市场需求和价格进行农产品种植和销售决策,降低市场风险和销售损失。

3. 进行农村电商培训:通过举办培训班、座谈会等形式,向农民普及电子商务知识,提高他们的电子商务意识和技能,使得农民能够更好地利用电子商务平台进行农产品销售和推广。

4. 发展农产品电商物流:建立农产品物流配送网络,解决农产品运输和配送中的问题,提高物流效率,保障农产品的品质和新鲜度,增加消费者对农产品的信任感。

5. 加强政策支持:通过与相关部门合作,争取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为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提供一定的政策环境和经济支持。

四、项目实施计划1.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进行农产品市场调研、电商平台搭建、培训教材编制等准备工作,预计耗时2个月。

2. 第二阶段(推广阶段):开展培训活动、农产品上线推广等,预计耗时3个月。

3. 第三阶段(运营阶段):持续开展电商农产品销售、提供信息服务、物流配送等,预计持续一年,进行阶段性评估和调整。

互联网+农业项目实施方案

互联网+农业项目实施方案

互联网+农业项目实施方案一、项目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已经深入到各个领域,农业也不例外。

“互联网+农业”是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农业的跨界融合,创新基于互联网平台的现代农业新产品、新模式与新业态。

本项目旨在通过互联网技术的应用,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优化农产品供应链、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

二、项目目标1、提高农业生产的智能化水平,实现精准种植、养殖。

2、建立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3、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4、促进农业产业升级,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三、项目实施内容(一)农业生产智能化1、建设农业物联网系统在农田、养殖场等安装传感器,实时监测土壤湿度、温度、酸碱度,以及空气温度、湿度、光照强度等环境参数,同时监测动植物的生长状况、健康状况等。

这些数据通过无线网络传输到云平台,进行分析处理,为农业生产提供精准的决策支持。

2、推广智能农业设备引进智能化的灌溉系统、施肥系统、植保设备等,实现自动化作业,提高生产效率,减少人工成本。

3、建立农业大数据平台整合农业生产数据、市场数据、气象数据等,进行数据分析和挖掘,为农业生产提供预测预警、市场分析等服务。

(二)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建设1、建立农产品生产档案记录农产品从种植、养殖到收获、加工、运输等全过程的信息,包括农资使用、农事操作、质量检测等。

2、应用二维码追溯技术为每一批农产品生成唯一的二维码,消费者通过扫描二维码,可以获取农产品的详细信息,实现农产品质量的可追溯。

3、加强质量监管建立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对农产品进行定期抽检,确保农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三)农产品电商平台建设1、搭建农产品电商平台开发农产品电商网站和手机应用,提供农产品展示、交易、支付、物流等一站式服务。

2、品牌建设与推广培育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品牌,通过网络营销、社交媒体推广等手段,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互联网 农业计划书

互联网 农业计划书

互联网农业计划书一、项目背景和目标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农业领域也日益引起广大农民朋友的关注和重视。

为了进一步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实现农业生产的高效化、智能化、可持续发展,我们计划利用互联网技术和平台,开展农业互联网项目。

本项目的目标是建立一套农业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农业生产全流程的信息化管理和控制,提高农民的生产效益和农产品的质量,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项目内容和方案1.农田信息管理系统:利用互联网技术,建立农田信息管理系统,包括农田面积、土壤质量、水源情况、气象数据等信息的录入和分析,为农民提供科学的农田管理方案。

2.农作物种植管理系统:利用互联网技术,建立农作物种植管理系统,包括农作物品种选取、土壤肥力管理、病虫害防治等信息的录入和分析,为农民提供科学的种植技术指导。

3.农产品销售平台:建立农产品销售平台,通过互联网销售农产品,打通农民和消费者之间的信息和物流流通渠道,提高农产品的销售效益和降低销售成本。

4.农业技术培训平台:建立农业技术培训平台,通过互联网开展农业知识的培训和交流,提高农民的科技水平和技术创新能力。

三、项目实施计划本项目计划分为三个阶段实施:第一阶段:进行项目调研和可行性研究,了解目标农区的情况和农民的需求,并与相关专家和机构进行合作,制定项目实施方案和技术路线图。

第二阶段:进行系统开发和测试,根据项目方案和技术路线图,进行农田信息管理系统、农作物种植管理系统、农产品销售平台、农业技术培训平台的开发和测试,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用性。

第三阶段:进行项目推广和应用,将系统推广到目标农区,培训农民使用系统,并收集用户反馈和改进建议,不断完善和优化系统。

四、项目预算和资金来源本项目预计需要投入资金100万元,主要用于调研研究、系统开发和推广应用等方面。

资金来源主要包括政府拨款、企业赞助和农民参与。

五、项目收益和效益预测1.提高农民生产效益:农田信息管理系统和农作物种植管理系统的应用,有助于农民科学管理农田和农作物,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互联网农业项目计划书

互联网农业项目计划书

互联网农业项目计划书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互联网已经深刻改变了各行各业的运作方式,其中农业领域也不例外。

为了更好地推动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业生产效益,我们设计了一个全面的互联网农业项目计划。

一、项目背景我国农业一直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然而传统农业模式面临着诸多问题,如信息不对称、生产效益低下、市场营销不畅等。

互联网技术的引入将为农业带来新的机遇,提高农业的现代化水平,加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二、项目目标1. 提升农业信息化水平:通过建设农业大数据平台,实现农业生产全流程的信息化管理,包括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等环节。

2. 优化农业资源配置:利用互联网技术,建立农业资源共享平台,实现农业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提高土地、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3. 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安全:通过引入先进的生产工艺和监测技术,加强对农产品质量和安全的监管,确保农产品符合国家标准,提高市场竞争力。

4. 拓展农产品营销渠道:通过互联网平台,建立农产品直销渠道,实现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直接对接,减少中间环节,提高农产品销售效益。

三、项目实施步骤1. 前期准备阶段- 成立项目组,制定详细的项目计划和时间表。

- 调研农业现状,分析市场需求和潜在风险。

- 确定项目的资金来源和投入计划。

2. 技术建设阶段- 建设农业大数据平台,整合各类农业信息资源。

- 开发农业生产管理系统,实现对农业全流程的监控和调度。

- 引入先进的农业科技,提高生产效益和产品质量。

3. 资源整合阶段- 建立农业资源共享平台,实现农业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

- 推动农业合作社的发展,加强农业社区建设。

4. 质量监管阶段- 建立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

- 引入智能监测设备,对农产品进行实时监测和预警。

5. 营销推广阶段- 构建农产品直销平台,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

- 制定营销策略,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知名度和竞争力。

四、项目预期效果1. 农业生产效益显著提升,农民收入稳步增长。

互联网乡村项目计划书模板

互联网乡村项目计划书模板

互联网乡村项目计划书模板一、项目背景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通过互联网享受到了便利和服务,但与此同时,农村地区的发展进步却相对滞后。

许多农村地区缺乏优质的教育资源、医疗资源和商业服务,导致农村居民生活水平较低。

因此,针对农村地区的发展需求,我们决定开展互联网乡村项目,通过互联网技术,为农村居民提供更多的便利服务,促进乡村全面发展。

二、项目目标1. 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品质:通过互联网技术,提供更多优质的教育、医疗、商业等服务,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

2.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打通农村与城市的信息沟通渠道,促进农产品销售、乡村旅游等产业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3. 增强农村信息化水平:推广互联网技术,提高农村居民的信息化意识和能力,促进乡村信息化建设。

三、项目内容1. 农村互联网接入设施建设:在农村地区建设互联网接入设施,提供宽带网络覆盖,方便农村居民接入互联网,享受在线教育、医疗、商业等服务。

2. 农村网格化服务站建设:在农村地区建设网格化服务站,提供多样化的服务,包括教育培训、医疗健康、农产品销售等,满足农村居民的各种需求。

3. 农村电商平台建设:建设农村电商平台,推广农产品销售、乡村旅游等业务,打通农村与城市之间的商业通道,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四、项目实施步骤1. 确定项目目标和范围:明确项目目标,确定项目实施的范围和重点。

2. 开展需求调研和评估:对农村地区的发展需求进行调研和评估,了解农村居民的实际需求。

3. 制定项目计划书和预算:编制详细的项目计划书和预算,明确项目实施的时间、经费等要求。

4. 开展项目建设和推广:按照项目计划书的要求,组织项目建设和推广工作,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5. 监督评估项目效果:定期对项目效果进行监督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调整项目实施计划,确保项目达到预期效果。

五、项目预期效果1. 农村居民生活品质得到提高,享受更多优质的服务。

2. 农村经济发展加快,农民收入增加,乡村产业结构优化。

互联网农业项目计划书

互联网农业项目计划书

互联网农业项目计划书一、项目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互联网应用的普及,互联网农业正在成为现代农业的新兴领域。

本项目旨在利用先进的互联网技术,推动农业生产和农村发展,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和收入水平。

二、项目概述本项目将通过建立一个综合的互联网农业平台,将农业生产、销售和服务相互连接,实现信息共享、资源共享、品牌共建,进一步推进农业供应链的优化和升级,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流通效率。

三、项目目标1. 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通过互联网平台的建设和智能化技术的应用,提高农业生产的自动化水平,减少人力资源的浪费,提高效益。

2. 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利用互联网平台的便利性,与各类销售渠道合作,打开农产品市场,促进农产品的销售与流通。

3. 提升农民收入水平:引导农民加入互联网农业产业链,发展特色农产品,提供优质农产品与品牌推广机会,实现农民增收致富。

四、项目计划1. 平台建设:(1)设计并开发互联网农业平台,包括农产品信息发布、供应链管理、订单交易等功能。

(2)建立农产品信息数据库,整合各类农产品信息,提供给用户查询与浏览。

(3)引入移动端应用,方便用户随时随地进行信息查询和交易操作。

2. 农产品供应链管理:(1)与农户、种植基地、农资供应商等建立合作关系,整合供应链资源,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2)通过合理规划和调度,优化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和流通环节,提高供应链的效益和效率。

3. 农产品销售推广:(1)与各大电商平台合作,将农产品推广至更广泛的市场,拓宽销售渠道。

(2)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办农产品展销会、农旅融合等活动,提升产品知名度和销售量。

4. 农业科技培训与支持:(1)提供农技专家在线培训和咨询服务,帮助农民学习新农业技术和管理知识,提高生产技能和水平。

(2)为合作农户提供优惠的农业生产设备和农资支持,降低农业生产成本。

五、项目预期效益1. 农产品质量提升:通过供应链的优化和农技培训的支持,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将得到明显提升。

互联网+创新创业乡村振兴计划书(3篇)

互联网+创新创业乡村振兴计划书(3篇)

第1篇一、项目背景随着我国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战略的深入实施,农村地区的信息化、网络化水平逐步提高。

为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业现代化,实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们提出“互联网+创新创业乡村振兴计划”。

二、项目目标1. 提升农村地区信息化水平,缩小城乡数字鸿沟。

2. 促进农村创新创业,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3. 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安全,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

4. 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项目内容(一)基础设施建设1. 网络覆盖工程:在乡村地区推广光纤宽带、4G/5G网络,实现网络全覆盖。

2. 数据中心建设:建立农村数据中心,为农村创新创业提供数据支持。

3. 智慧农业平台:开发智慧农业平台,实现农业生产、管理、销售等环节的信息化。

(二)创新创业支持1. 创业培训:开展农村创新创业培训,提升农民的创业意识和能力。

2. 政策扶持: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农村创新创业,为创业者提供资金、场地、技术等支持。

3. 创业孵化:建立农村创业孵化基地,为创业者提供创业指导、项目对接、融资等服务。

(三)农产品销售1. 电商平台:搭建农产品电商平台,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2. 物流配送:完善农村物流体系,降低农产品流通成本,提高配送效率。

3. 品牌建设:打造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提升农产品知名度和美誉度。

(四)产业结构优化1. 农业产业化: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培育龙头企业,带动农民增收。

2. 生态农业:发展生态农业,提高农产品质量,保护农村生态环境。

3. 乡村旅游:结合乡村旅游,打造特色农产品,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四、实施步骤(一)筹备阶段(1-3个月)1. 成立项目领导小组,明确各部门职责。

2. 制定项目实施方案,明确项目目标、内容、进度等。

3. 开展前期调研,了解农村地区实际情况。

(二)实施阶段(4-24个月)1. 完成基础设施建设,实现网络全覆盖。

网络助农策划书3篇

网络助农策划书3篇

网络助农策划书3篇篇一网络助农策划书一、背景与目标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网络销售已经成为了一种重要的销售方式。

为了帮助农民增加收入,提高农产品的销售量和知名度,我们计划开展网络助农活动。

二、目标受众本次网络助农活动的目标受众主要为农民和消费者。

三、活动内容1. 建立农产品销售网站建立一个专门的农产品销售网站,展示和销售各种农产品。

网站应该具有简洁明了的界面,方便消费者浏览和购买。

2. 开展网络营销活动通过社交媒体、电子邮件、搜索引擎优化等方式,宣传和推广农产品销售网站。

同时,可以开展一些促销活动,如打折、满减等,吸引消费者购买。

3. 提供农产品质量检测服务为了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我们将提供农产品质量检测服务。

消费者可以通过网站查询农产品的质量检测报告,放心购买。

4. 建立农产品供应链建立一个完善的农产品供应链,确保农产品的及时供应和配送。

同时,可以与物流公司合作,提供优惠的物流服务,降低物流成本。

5. 开展农产品培训活动为了提高农民的网络销售技能和农产品质量意识,我们将开展一些农产品培训活动。

培训内容包括农产品拍摄、网店运营、农产品质量检测等方面。

四、执行计划1. 第一阶段(1-3 个月)完成农产品销售网站的建设和测试。

开展网络营销活动,提高网站的知名度和流量。

与物流公司合作,确定物流配送方案。

2. 第二阶段(4-6 个月)优化农产品销售网站的界面和功能。

开展促销活动,提高农产品的销售量和销售额。

建立农产品供应链,确保农产品的及时供应和配送。

3. 第三阶段(7-9 个月)开展农产品培训活动,提高农民的网络销售技能和农产品质量意识。

与农民合作,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

五、预算1. 网站建设费用:[X]元2. 网络营销费用:[X]元3. 农产品质量检测费用:[X]元4. 物流配送费用:[X]元5. 农产品培训费用:[X]元6. 其他费用:[X]元总预算:[X]元六、效果评估1. 农产品销售量和销售额的增长情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坪区螺溪镇二龙桥村扶贫致富暨“慧生活”互联网+农业项目方案策划书——基于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及社区电商平台的智慧扶贫农业项目二龙桥农业合作社(暂定名)四川合创行商业服务有限公司南充未来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四川合创未来科技服务有限公司二○一五年十月目录一、扶贫项目背景1、关于高坪区螺溪镇背景 (5)2、关于二龙桥村村情 (7)二、智慧扶贫项目概述1、二龙桥村脱贫致富思路 (10)2、引入互联网+及物业服务企业 (12)(1)关于四川合创行商业服务有限公司 (12)(2)关于南充未来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14)三、市场分析 (19)1、国家政策 (19)2、市场现状 (22)3、市场展望 (22)4、竞争分析 (23)5、管理结构 (25)5.1、组织构架 (25)5.2、工作岗位设置分析 (25)6、资金需求 (28)6.1投资资金来源 (28)6.2创业初期的财务计划 (28)6.3资金来源 (29)四、公司运营 (29)1、公司名称 (29)2、公司战略 (30)3、公司运营 (30)3.1、商城简述 (30)3.2、配送服务 (32)3.3、盈利模式 (33)3.4、目标客户 (33)3.5、核心能力 (33)3.6、战略目标 (34)3.7、经营模式 (34)3.8、支付方式 (35)3.9、物流配送方式 (35)3.10、采购环节 (35)3.11、销售环节 (35)3.12、管理模式 (35)3.13客户关系管理 (37)3.14技术模式 (38)4、风险分析 (38)1、市场风险 (38)2、管理风险 (39)3、解决方案 (39)4、风险资本退出 (40)5、综合陈述 (40)五、待解决问题 (40)1、生产需求 (40)2、政策支持 (40)一、扶贫项目背景1、关于高坪区螺溪镇背景螺溪镇位于高坪城区东北部,东北靠凤凰乡,东南接走马乡,南连青松乡,西与小龙镇接壤,北与龙门镇边界相连。

镇政府驻地距高坪城区14公里,境内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水源充足,物产丰富,螺溪河由东向西横贯全境。

全镇共有12个村委会,91个村民小组,1个居委会,乡镇总户数5071户,总人口21000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003人,全镇幅员面积4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1535亩。

镇内设有初中、小学两所学校,有幼儿园、托儿所2所,镇干部27人,全镇现有党员520人,镇人民医院1所。

村级卫生站13处;农村信用社1所,兽防站1所,邮政储蓄所一所;有小二型水库一座,电力提灌站18处,可灌溉面积达全镇面积80%以上。

我镇主要企业有果州味精厂、凯翔化工、页岩机砖厂、骨粉厂、鞭炮厂,2014年实现工业总产值7529万元,上交国家税金128万元。

2014年全镇财政收入256万元,财政支出253万元。

全镇全年出栏肥猪9600头;肉牛存栏数102头;水果以柑、桔为主,并出产橙、柚、梨等,全年水果总产量322吨。

粮食主产水稻、玉米、小麦、红苕等,油料作物以油菜、花生为主,全镇粮食总产481吨,全镇农业总产值7264万元,人均纯收入4790元。

2011年3月南充物流园区、兰渝铁路及高坪机场扩建冻结了我镇大部分土地,其中涉及的村居有二龙桥村、九树村、枣子沟村、端公溪村、狮子洞村、鞍子岭村、龙圈子村,所以螺溪目前可供发展的土地及规划发展方向为保安院村、刘家坝村、三叉坡村、对鹅坝村、三步桥村。

各村田土面积:保安院村辖10个社,有田876亩,土194亩;刘家坝村辖8个社,有田900亩,土375亩;二龙桥村辖8个社,有田920亩,土480亩;九树村辖7个社,有田670亩,土70亩;枣子沟村辖9个社,有田960亩,有土328亩;端公溪村辖9个社,有田690亩,土500亩;狮子洞村辖5个社,有田353亩,土220亩;鞍子岭村辖9个社,有田286亩,土200亩;龙圈子村辖6个社,有田900亩,土480亩;三叉坡村辖7社,有田620亩,土160亩;对鹅坝村辖9社,有田633亩,土200亩;三步桥村辖4个社,有田450亩,土150亩。

2、关于二龙桥村村情螺溪镇二龙桥村位于该镇场镇东边,属于浅丘陵地区,西边紧临九树村,南边以河为界,紧靠刘家坝村,北边枣子沟村,东边与走马乡交界。

螺溪河自东向西流经二龙桥村几公里,二龙桥村幅员面积2平方公里,地势平坦,土质肥沃,有螺溪河的润育,被国家定为基本农田保护区,村民勤劳而纯朴,过着日出而作,日落面息的生活。

土地肥沃,有优质粮生产发展潜力(二龙桥村8社贫困户:张明芳老人,现年80来岁,残疾人,无劳动能力,媳妇因癌症去世,负债累累,原本贫困的家庭更加雪上加霜)(二龙桥村贫困户:伍安碧老人,现年80多岁,大儿子去世,媳妇改嫁;二儿子患肺结核,现在广东打工;三儿子近期眼睛失明,家庭重担全落在老人身上。

此家庭属典型的特困家庭。

)二龙桥村有8个村民小组,农业户口435户,人口1543人,外出务工约400人,有一定劳动能力的约630人(年龄基本在55-65岁左右),其余人口属于儿童和贫困户59户195人(基本属于年老、严重疾病失去劳动力的赤贫户和特困人口),全村耕地面积1400亩,其中田920亩(水田380亩,两季田540亩)土480亩,人均耕地面积不足1亩,全村年人均收入不到3500.00元;全村以种植水稻、小麦、玉米、红苕、油菜为主,养殖少量生猪、牛、羊、鸡、鸭等为辅,属于典型的人多地少的贫困村。

近年来,国家陆续出台了很多惠家政策,让老百姓不断获得了实惠,粮食的补贴让村民种粮极积性大大提高,基础设施的建设,为村里修建了7.5公里的水泥路,解决了村民出行难的问题,但还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比如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修建的2000多米的农田灌溉水渠,因年久失修,基本损坏,如果再遇天干,狗屎湾的提灌站因小河沟断流就抽不了水。

这些问题严重制约村里的农业产业发展,村民永远摆脱不了贫困的局面。

(狗屎湾堤灌站小河断流) (螺溪河口二级堤灌断流)二龙桥村还是具备区位上的一定优势,离南充市区二十分钟车程,属于近郊经济圈,同时,紧临时小龙物流产业园,我村土地肥沃,水源的充足,地势平坦,阳光充沛,民风淳朴,村民勤劳。

但也存在很多劣势,水渠年久失修,对农业灌溉粮食的增收没有保障,公路太窄,不便于大车运输,信息的闭塞,导致思想很落后,更没有村民致富的支柱产业,粮食也卖不了高价,所以村民急盼早日脱贫致富。

二、智慧扶贫项目概述1、二龙桥村脱贫致富思路(1)土地集约化,生产增收,将分散作业改为集中作业,解放劳动力,实现农业作业的工业化、现代化、技术化和信息化。

将二龙桥村的920亩水田进行集约化整治,联片作业,便于农作物栽植、管理、收割、储存、加工、配送、质量可追溯等实现工业化模式,用科技手段,用机械化作业方式,减少劳动力,提高生产效率。

主要方式是套种套养,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值,增产增收。

采用“稻鳅鱼蛙”一体化养殖即在田里种水稻,水面养青蛙、水里养鲫鱼、泥里养泥鳅,充分利用了稻田资源进行纵向养殖。

水稻、鲫鱼、泥鳅和青蛙‘生活’在一起,不使用任何化学药剂,用黄豆粉、米糠、蛆、蝗虫粉等喂鲫鱼、青蛙和泥鳅,鲫鱼、泥鳅、青蛙排出的粪便增加稻田里的有机肥,促进水稻生长,同时水里的浮游小动物增多,鲫鱼、泥鳅和青蛙有了更丰富的食物,在晚上水田里安装杀虫灯,各种飞虫被吸引后被电击晕,掉落在水面成为鲫鱼、泥鳅和青蛙的食物。

按照我市现在市场价格,每斤鳅鱼大约15元,鲫鱼40元,青蛙15元,这种养殖模式比单种水稻的收入翻几番,使收益达到最大化,每亩田的产值能突破2.5万元,除去生产成本,每亩纯利润近15000元,每亩田增收约8000元,全村仅水田增收7360000元,人均增收4769元。

二龙桥村有一定劳动生产力的366户开展家庭生猪养殖,采用定单生产模式,通过农业合作社引入的互联网平台及物业服务企业管理的小区直接对接,为城市居民直接提供生态养殖产品,全部用农作物喂养(玉米、红薯、青草等),附加值较高,按照本市现在生态猪价格约22元,平均每头生猪增收约1000元。

这仅是生猪增收部分,农业合作社和农户还可以提供生猪加工,比如杀年猪,腌制、烟熏等,又可以增加收入。

农业合作社和村及农户在生态生产的基础上,建立农家乐,可以策划如摸鲫鱼、捉鳅鱼、钓青蛙、年猪节等活动,增收致富,也是一致正能量的文化,丰富了城市和农村的文化精神生活。

(2)、通过集约化减少劳动力,对剩余劳动力培训转移,增收致富。

土地集约化后,生产实现机械化,保持基本农业生产的劳动力人口外(约300人),富裕的有劳动力的人口(约330人)进行培训和转移,主要是和南充市物业服务企业进行合作,为物业服务企业提供保洁、秩序维护、园林绿化作业人员,按照我市现在基本工作标准,以上人员月工资约1800-2000元,劳动力转移增收月59万元,年增收712万,人均增收4531元。

(3)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保障丧失劳动力群众生活到达小康水平。

二龙桥村和二龙桥农业合作社合作发展和壮大村集体经济。

建设村集体小型米、面、粮、油、生猪加工厂。

村利用集体经济产生的效益建设新农村,建设农村疗养院,把失去劳动力和患有疾病的村民集中进行赡养和医疗救治,努力使全村脱贫致富,早日达到小康水平,不遗留一户一人。

2、引入互联网+,与我市物业小区的物业管理公司进行合作,实现研产、供应、销售、消费有机高效结合,实现消费与生产的信息互联互通。

我们引入的合作单位如下:(1)、关于四川合创行商业服务有限公司四川合创行商业服务有限公司建立于2015年,是由南充市房地产管理局及南充市物业管理协会旗下的11家本土著名物业管理企业联合投资110万元人民币而成立。

该公司成立以后,在政府主管部门的指导和帮助下,致力于行业资源整合,提供小区便民消费服务,精细化内控管理,规模化集约经营和集约化发展。

公司设有董事会及总经办两级资本决策与经营管理机构,经营机构下设综合法务部、人力资源部、采购与财务部、市场营销部、运营发展部、物业维护部、信息支撑部等七个部门。

公司整合的物业管理企业现有各类员工3800余人,为覆盖南充市辖三区的200多个中高端住宅小区、近20万个家庭、约60万城市居民提供集约式智能物业管理服务及社区生活配套商业服务。

四川合创行商业服务有限公司创始和发起单位有:南充盛华堂商业管理有限公司,注册资本500万元,在岗员工680余人,服务小区主要有格兰春天、滨江名城、景秀北湖、天地山水、城市花园、香洲郡、澳斯玎、滨江又一城、欧香小镇等近30个物业小区,覆盖人口近15万人。

南充友合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注册资本500万元,在岗员工600余人,服务小区主要有金港湾、龙吟华城、水天丽景、凯旋帝景、四季来、东方逸景、华络国际、城南家园、西丽家园、紫罗兰、团结小区等25个物业小区,覆盖人口约10万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