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案例分析食物中毒
细菌性食物中毒案例分析

细菌性⾷物中毒案例分析细菌性⾷物中毒案例分析(⼀):⼀起沙门⽒菌⾷物中毒安徽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少华学习⽬的:1. 了解常见细菌性⾷物中毒的流⾏病学特点、中毒潜伏期及主要临床表现;2. 掌握细菌性⾷物中毒事件应急处理原则;3. 掌握细菌性⾷物中毒的流⾏病学调查步骤和分析⽅法;4. 提出细菌性⾷物中毒预防控制措施及撰写调查报告。
培训时间:4 课时培训⽅法:讲解、演练、讨论参考⽂献1. GB14938-1994 《⾷物中毒诊断标准及技术处理总则》2. WS/T13-1996 《沙门⽒菌⾷物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3. 卫⽣部第8号部长令( 1999.12.24 ):《⾷物中毒事故处理办法》4. 《中华⼈民共和国⾷品安全法》( 2009.6.1 )5. 中华⼈民共和国《突发公共卫⽣应急条例》( 2003.5.9 )6. 《国家突发公共卫⽣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作规范(试⾏)》( 2006.1.1 )第⼀部分复习基本概念第⼆部分事件的发现与报告第三部分现场控制与处理第四部分卫⽣学和流⾏病学调查第五部分现场调查的实验室⽀持第六部分结果分析与评价第七部分结案处理与措施建议附件《⾷物中毒事故个案调查登记表》《⾷物中毒事故调查报告表》第⼀部分复习基本概念教学建议:阅读15分钟,讨论问题10?30分钟,主要是复习⾷物中毒及细菌性⾷物中毒的基本概念, 能够简述细菌性⾷物中毒的流⾏病学特点、中毒潜伏期及主要临床表现。
⾷物中毒( foodpoisoning ),是指⾷⽤了被⽣物性、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的⾷品或者⾷⽤了含有有毒有害物质的⾷品后出现的⾮传染性(不属于传染病) 急性、亚急性⾷源性疾病。
按照中毒致病因素分类可分为微⽣物性⾷物中毒、化学性⾷物中毒和有毒动植物⾷物中毒。
细菌性⾷物中毒是指⼈们吃了细菌或细菌毒素污染的⾷品⽽引起的⾷物中毒。
常见的⾷源性致病菌有:副溶⾎性弧菌、沙门⽒菌、志贺⽒菌、致泻性⼤肠埃希菌、蜡样芽抱杆菌、⾦黄⾊葡萄球菌、变形杆菌、溶⾎性链球菌,我省以沙门⽒菌⾷物中毒为主。
食品安全事故案例及突发重大食品安全事件应急处理

9月18日凌晨1时许出现 首例病人,8至10点陆续有学 生发病,主要症状为腹痛、 腹泻、呕吐,少数伴轻度发 热,于是有72名学生送医院 观察并当日出院,3例较重学 生,5天后痊愈。
事故原因
事故发生后,有关部门采集17日晚
餐供应的半成品芋头及肉炒茭白、 加工使用的抹布,均检验出副溶血 性弧菌。该校食堂自起用至案发一 直未领取食品卫生许可证,厨房工 作人员均无健康证
中毒
2006年8月26日中午开始直到晚上,分别有4 户家庭在梅河口市铁北区万力宝美食城饭店 举办升学宴,总计41桌,441人就餐,中餐 13时左右结束,晚餐19时左右结束。8月27 日凌晨1时起陆续有7人到梅河口市爱民医院 就诊,主要症状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 为米泔水样便。8时以后患者逐渐增加,就 诊人数大约100余人,最后符合诊断依据病 人为89人,其中发烧住院6人,无危重病人, 截止8月31日全部病人已出院。
四、食物中毒特征
中毒病人在相近的时间内均食用过
某种共同的食品,未食用者不发病, 停止食用中毒食品后,发病很快停 止 潜伏期短,发病急剧,病程亦较短 所有病人的临床表现基本相似 一般无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传染
五、食物中毒案例分析
案例一:2001年5月11日晨3时,某
豆奶厂将10日生产的豆奶运送到各 学校,大约9点学生食用了这批豆奶, 上年11点30分,开始有少数学生感 到腹部不适,晚上17点以后中毒症 状加重,部分学生出现剧烈腹痛和 腹泻,于是陆续有家长将中毒的学 生送往医院治疗。
卫生部发布被滥用食品添 加剂及非法添加物名单
食品流通环节经营秩序不规范
一是为数众多的食品经营企业小而乱, 溯源管理难,分级包装水平低,甚至违 法使用不合格包装物。 二是有些企业在食品收购、储藏和运输 过程中,过量使用防腐剂、保鲜剂。 三是部分经营者销售假冒伪劣食品、变 质食品。还有的在农村市场、城乡接合 部及校园周边兜售无厂名厂址、无出厂 合格证、无保质期的“三无”食品、假 冒伪劣食品,严重危害农民和未成年人 的身体健康。
关于一起家庭聚集性食物中毒事件的案例分析

关于一起家庭聚集性食物中毒事件的案例分析摘要】突发食物中毒事件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最为常见的一类,其对公众生命健康安全造成的危害不容忽视。
目前,突发食物中毒事件在我国仍频繁发生,且位居我国疾病死亡顺位谱的第五位,对公众的生命安全和社会稳定造成了严重威胁。
本文通过详细回顾2008年发生在山东省某地的一起家庭聚集性食物中毒事件的应急处置过程,深入探讨如何快速有效处置突发食物中毒事件,及时总结经验和教训,并为今后同类事件的处置提供借鉴。
【关键词】食物中毒事件案例分析【中图分类号】R15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29-0380-01一、事件背景2008年2月4日,山东省济宁市汶上县某村村民家庭14名成员于聚餐后半小时集体出现食物中毒症状,先后出现头晕、眼花、口干、恶心、呕吐、四肢无力等症状。
全部中毒人员于第一时间被送往当地医院进行救治,其中2人因中毒过深、病情较重,经全力抢救无效死亡。
二、应急处置过程㈠事件接报与报告事发当日,山东省卫生厅接到济宁市卫生局电话报告后,立即向省政府和国家卫生计生委进行了报告。
㈡成立领导小组和专家组省卫生厅迅速反应,按照《山东省食物中毒事件医学救援应急预案》的相关规定,及时启动了相应级别的应急响应,成立了省级中毒救治工作领导小组,并要求市、县两级卫生行政部门相应成立当地救治工作领导小组。
同时,抽调省级各大医院富有中毒救治工作经验的临床专家组成专家组赴当地参与开展救治指导工作,并抽调流行病学调查工作组赴当地开展毒源调查追踪工作。
㈢全力抢救中毒患者事件发生后,省级中毒救治工作领导小组统筹调度全省优质医疗资源,组成省、市、县三级联合医疗救治专家组、科学评估每位患者病情,定期会诊,及时掌握病情转轨,制定针对个体的合理有效的救治方案,并及时将急危重症病人转送北京307医院进行积极救治。
㈣深入开展流行病学调查事发后,省级流行病学调查工作组对现场可疑食物和加工原料进行采样和实验室检测分析。
卫生系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演练方案食物中毒演练过程

卫生系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食物中毒)应急演练方案食物中毒演练过程我们要明确演练的目的。
这次演练旨在提高卫生系统应对食物中毒事件的能力,确保在突发情况下,能够迅速、高效地展开救援行动。
所以,我们得从模拟一起食物中毒事件开始。
一、演练背景设定假设某中学食堂午餐后,陆续有学生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疑似食物中毒。
学校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并向卫生部门报告。
二、演练流程设计1.接到报告后,卫生部门迅速成立应急指挥部,组织相关人员前往现场。
2.到达现场后,进行现场勘查,了解事件基本情况,包括患者数量、症状、用餐时间等。
3.确认食物中毒后,立即启动卫生系统食物中毒应急预案,通知相关部门和专家。
4.成立医疗救治组、流行病学调查组、食品安全监管组和信息宣传组,分别负责救治患者、调查原因、监管食品安全和发布信息。
5.医疗救治组迅速将患者送往附近医院,同时通知医院做好救治准备。
6.流行病学调查组对疑似食物中毒的食物来源、制作过程、储存条件等进行调查,找出可能的污染源。
7.食品安全监管组对学校食堂进行现场检查,封存相关食品,对食堂工作人员进行采样检测。
8.信息宣传组通过媒体发布事件进展,提醒市民注意饮食安全,避免类似事件发生。
9.根据调查结果,采取针对性措施,如暂停学校食堂供餐、对食堂进行消毒等。
三、演练关键环节1.快速响应:接到报告后,卫生部门要在最短时间内赶到现场,启动应急预案。
2.精准调查:流行病学调查组要迅速找出食物中毒的原因,为后续救治和监管提供依据。
3.救治及时:医疗救治组要将患者及时送往医院,确保患者得到有效救治。
4.信息透明:信息宣传组要保证信息的及时、准确发布,避免引起恐慌。
5.防止扩散:食品安全监管组要迅速采取措施,防止食物中毒事件进一步扩散。
四、演练效果评估1.演练结束后,对整个演练过程进行评估,包括响应速度、救治效果、信息发布等方面。
2.根据评估结果,对应急预案进行修订和完善。
五、演练后的思考这次演练让我深刻认识到,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卫生系统必须时刻保持高度警惕,快速响应,精准调查,有效救治,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食物中毒案例分析

38 24
61.30%
12 4
75.20% 1.039 0.308 0.82 0.58-1.2
26 17
60.50%
24 11
69%
0.551 0.458 0.88 0.63-1.2
25 11
69.40%
25 17
59.50% 0.829 0.363 1.2 0.84-1.4
33 18
64.70%
17 10
部分就餐者各种食物罹患率分析
食用某食物的人群 发病 未发病 罹患率
未食用某食物的人群 卡方值 P值 RR 95%CI
发病 未发病 罹患率
48 12
80.00%
2
16
11.10% 28.56 <0.01 7.2 1.9-26.8
47 16
74.60%
3
12
20%
15.7 <0.01 3.73 1.3-10.4
现场调查的原则是必须快速确定可能的污染环节,迅速控制,减少危害 。信息表明,病人主要是进食后出现症状,应该迅速查明水源和食品的 污染环节。是单一食品还是多个食品,是直接食用食品还是半成品或原 料,水源污染范围和环节,波及的人群和地域的范围等。
现场应该确定中毒病例(病例定义),调查中毒患者及同餐进食而未中 毒者,确定中毒餐次及潜伏期,锁定中毒食物。提出病因假设,验证假 设,确定病因。
问题 6 请给出初步的病例定义
制订病例定义的目的是建立一套标准,确定 一个人是否患有正在调查研究的疾病
制订病例定义的要求
临床标准; 人、时、地的限定; 相对特异的灵敏度; 简明、实用、目的明确; 最好采用简单和客观的方法
发热、肺炎X光诊断、脑脊液的白细胞、腹泻次数、血 便或皮疹等
学校常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范围(12)
(九)医源性感染事件
医源性、实验室和医院感染暴发。
(十)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
2 周内,一个医疗机构或同一自然村寨、 社区、建筑工地、学校等集体单位发生有 相同临床症状的不明原因疾病3 例及以上。
• 案例3: 2002年5月南京汤山镇发生早餐投毒安,
300余人中毒,40余人死亡。
学校常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食物中毒
二食物中毒的特点 1.群体性食物中毒有下列特点 (1)病人有相近时间内均食用过某种共同食品, 未食用者不发病; (2)潜伏期短,发病急,短时可多人发病; (3)临床表现基本类似,病程短; (4)停止食用中毒食品后,发病很快停止; (5)无传染性; (6)有一定季节性,如细菌性食物中毒 2.不同食物引起的食物中毒的临床表现各异。
2、种类:
– 事故灾难 – 自然灾害 –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 社会安全事件
突发事件的特点
• 必须现实的或者潜在发生的; • 威胁到人民生命财产的; • 阻止国家政权机关正常行使权力的; • 影响人们的依法活动; • 必须采取特殊对抗措施才能恢复秩序等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定义
• 突然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 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公共安全的毒物泄露事件,放射性危害事 件,重大动物疫情,以及由于自然灾害、 事故灾难或社会治安等突发事件引发的严 重影响公众健康的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 理工作。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范围(2)
5、炭疽:发生1 例及以上肺炭疽病例;或1 周内, 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寨、社区、建筑工地 等集体单位发生3 例及以上皮肤炭疽或肠炭疽病 例;或1 例及以上职业性炭疽病例。
辽源市一起小学生食物中毒案例分析

医学信息2011年6月第24卷第6期Medical Information.Jun.2011.Vol.24.No.6临床医学辽源市一起小学生食物中毒案例分析徐丽萍,陈红(辽源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吉林辽源136200)摘要:目的分析辽源市小学生集体食物中毒事故的原因。
方法采用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诊断和实验室检验结果相结合的方法。
结果认为是一起环型肠中亚硝酸盐引起的食物中毒。
结论对校园内的饮食单位必须加强卫生管理,对校园内的大型餐饮任务更要加强监督,控制超负荷生产经营,以保障消费者的健康。
关键词:食物中毒;流行病学调查;集体用餐;处理原则1现场流行病学调查2007年9月24日,福镇路小学举办学生运动会,午餐是经学校统一在本市永明熟食加工点购进的环型香肠和在本市信誉面包店购进的菠萝面包和豆沙面包。
该校共有学生1264人,其中1156名学生每人发给两个面包和一根香肠,于11时30分至12时30分期间食用,餐后共有258名学生先后出现恶心、腹痛、呕吐等症状。
未食用该餐食品的108名学生均未发病。
有中毒症状的258名学生均到市中心医院就诊。
现场采来学校剩余的豆沙面包、菠萝面包等共7份,环型肠样15份,呕吐物1份,及生产厂家色拉油和面包粉各1份。
2实验室检测对送检样品按照GB/T5009-2003《食品卫生标准检验方法-理化部分》进行检测。
检测结果:7份面包和色拉油及面包粉的各项指标均合格,15份环型肠的亚硝酸盐含量均在30mg/kg~42mg/kg之间,1份呕吐物的亚硝酸盐含量为1.2mg/kg。
3结果处理及采取措施评价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卫生学调查获知环型肠制作中加入硝酸钠、发病学生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验结果,认定此次食物中毒事件成立,是环型肠中亚硝酸盐引起的食物中毒。
处理结果如下:①对中毒学生进行对症治疗,使其尽快恢复健康。
②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第三十九条的规定,给予永明熟食加工点:停止生产经营活动;③销毁导致食物中毒的环型肠;④没收违法所得3000元,并处违法所得5倍罚款。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案例分析—食物中毒

造成该中学的18名 学生出现了腹泻等 食物中毒的症状
数十名学生出现不 同程度的肚痛、腹 泻等症状
唐山市玉 2011年9 唐山市玉 是由于学校的菜样或者饮 田县育英 月4日 田县育英 用水出现了质量问题 小学的食 小学 物中毒
事件后期处置
事件启示及反思
类似事件
事件 罗城 “毒白 糕”事 件 发生时间 2011年4 月15日 发生地点 广西罗城仫 佬族自治县 黄金镇寺门 村寺门小学 发生原因 学生在路边 买了当地小 吃白糕,但 其卫生不佳 导致食物中 毒 外界向学校 供应的桶装 水具有严重 的质量问题 由于食堂里 使用了变质 的请条鱼, 学生食用了 这些变质鱼 事件影响 小学26名不同年级、班 级的学生在上课期间, 都出现了头晕、呕吐现 象
事件回顾
• 据该校校长朱枫介绍,该校有8个班,共 340多名学生。学校规定家离学校5公里之外的 学生可以半寄宿,中午在学校吃一顿午饭。当 天中午共有150多名学生在学校的食堂就餐, 之后其中部分学生出现了疑似食物中毒的症状。
事件回顾
• 学校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将这些学生送往 镇卫生院和县医院急救,最终送医治疗的学生有 61位,据宣城市卫生局王副局长介绍,事件发生 后,宣城市卫生局邀请专家对发病的学生进行了 密切观察,查找原因,怀疑是食物中毒,但在61 个发病学生中,也有不少疑是心因性反应(即癔症) 所致。
事件原因
3 2 1
学校食堂缺 钱,学校食 堂设施简陋。 缺乏必要的 卫生设施。 没有消毒设 施,导致学 生感染蜡样 芽孢杆菌
调查结果
• 根据临床表现、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测 结果看,这是一起由耐热性蜡样芽孢杆菌引起的 群体性食物中毒事件。 • 其中确诊为食物中毒的有14人,其他学生 可能出于心理作用或其他原因出现呕吐等症状。 至15日下午,所有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生地点
广西罗城仫 佬族自治县 黄金镇寺门 村寺门小学
无锡桶 2011年4 装“毒” 月13日 水
无锡市惠山 区洛社两所 中学
滁州有 毒青条 鱼
2011年3 月20日
滁州市乌衣 中学
发生原因 事件影响 学生在路边 小学26名不同年级、班 买了当地小 级的学生在上课期间,都 吃白糕,但 出现了头晕、呕吐现象 其卫生不佳 导致食物中 毒
在日常工作中多交流,多培训,疑
似食物中毒等事件出现时,对突发事 件能够做出及时有效的处理,将饮食 安全工作任务和责任落实到人,分工 明确。
事件启示
3、
严格控制食堂 承包问题。加强 对全校食品安全 问题的宣传教育
食堂承包者的职业道德和素质,在很 大程度上决定了学校食堂食品的质量 所 以,在进行竞标时,学校应对承包者的 职业道德从业经验等方面有充分的认识, 要求承包者具备一定的食品加工食品卫 生和食堂管理等知识。
一中学生 3月8日 一中校外 问题食物导致了亚硝酸盐 学生出现了腹泻等
中毒事件
中毒
食物中毒的症状
萧县过期 2011年 宿州萧县 是由于学校里的方便面出 数十名学生出现不
食品致使 3月3日 一所小学 现了变质,导致食用的同 同程度的肚痛、腹
学生中毒
学中毒
泻等症状
唐山市玉 2011年 田县育英 9月4日 小学的食 物中毒
事件背景
泾县皖南第一希望小学 是位于山区里。茂林镇地 处皖南山区,位居黄山、 太平湖的中心点,是安徽 省泾县西南之重镇,距县 城35公里,322省道穿镇 而过。山区里人口稀少, 目前全县58所农村学校中, 近半数小学都没有食堂, 办起食堂的学校也因为规 模小、人数少和缺乏资金 而受到限制,条件比较简 陋。
事件回顾
• 据该校校长朱枫介绍,该校有8个班,共 340多名学生。学校规定家离学校5公里之外 的学生可以半寄宿,中午在学校吃一顿午饭。 当天中午共有150多名学生在学校的食堂就餐, 之后其中部分学生出现了疑似食物中毒的症状。
事件回顾
• 学校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将这些学生送往 镇卫生院和县医院急救,最终送医治疗的学生有 61位,据宣城市卫生局王副局长介绍,事件发生 后,宣城市卫生局邀请专家对发病的学生进行了 密切观察,查找原因,怀疑是食物中毒,但在61 个发病学生中,也有不少疑是心因性反应(即癔症)
事件原因
2 1
学校食堂缺 钱,学校食 堂设施简陋。
缺乏必要的 卫生设施。
3
没有消毒设 施,导致学 生感染蜡样 芽孢杆菌
调查结果
•
根据临床表现、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测
结果看,这是一起由耐热性蜡样芽孢杆菌引起的
群体性食物中毒事件。
•
其中确诊为食物中毒的有14人,其他学生
可能出于心理作用或其他原因出现呕吐等症状。
2、
未对其进行食品烹饪知识培训,以致未办理健康证,
食品加工过程监管不严格。
食堂管理秩序混乱,缺乏必要的硬件设施 某些学校
3、
食堂为了节省资金,未能对消毒设施冷冻设施等设 备进行硬件投资,缺乏基本的硬件设备。
事件启示
1、
严格控制食品 原材料,提高食 堂工作人员的综 合素质。
2、
强化食具容器 的消毒,加强对 食堂的监控。
03.宣城市“食安办”和 卫生局、教体局要求全市 各学校举一反三,学校校 长为第一责任人立即对本 学校的食品卫生安全情况 进行检查监控,以免类似 情况再次发生。卫生部门 同时要求该学校对已经出 院的学生密切注意身体状 况。
事件后期处置
事件启示及反思
类似事件
事件
罗城 “毒白 糕”事 件
发生时间 2011年4
至15日下午,所有学生均已病愈出院。
01.相关部门将从严 从重从快处理相关责 任人,教育部门将为 该校配齐消毒卫生设 备,重新招聘食堂工 作人员,尽快恢复食 堂营业。
事件后期处置
02.该校提供了学校食 堂午餐的食谱、食材 ,主食的品种有米饭 和面条,菜有土豆烧 冻鸡、海带丝炒辣椒 、腌豆角、咸菜、鸡 蛋汤,目前这些疑似 的“罪魁祸首”已经 被有关部门封存取样 ,并进行检验。
3、
严格控制食堂承 包问题。加强对 全校食品安全问 题的宣传教育
事件启示
1、
严格控制食品 原材料,提高食 堂工作人员的综 合素质。
在日常工作中,要坚决抵制不合 格的食品原材料,培养员工鉴别原材 料的能力和水平,对供货商的情况进 行医学信息综合了解,强化食品原材 料索证索票,仓库管理人员应加强对 食品日常储存工作的管理。
唐山市玉 是由于学校的菜样或者饮 田县育英 用水出现了质量问题 小学
24名学生住院,其 中儿科病房9名, 重症室15名。
事件反思
劣质的食材和原料的使用。因经济利益等原因食堂
在选择和制作食品过程中未能选取优良食材,致使
1、
பைடு நூலகம்
有毒有害成分进入食品中。
食堂工作人员缺乏基本的烹饪知识 多数食堂工作人员
未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在入职前,未进行健康检查,
通过培训等手段,积极提高工作人 员的职业素质和食品安全意识,提高 其烹饪水平,加强对食堂工作人员的 卫生管理,对食堂员工定期进行健康 检查。
事件启示
2、
强化食具容器 的消毒,加强对 食堂的监控。
对餐具容器应进行彻底消毒。此 外,学校应加强自身管理,严格把关, 从细节处消除隐患,各部门发挥其相 应的工作职能,层层分工。
外界向学校 使两所中学近百名学生出 供应的桶装 现了肚子不舒服,腹泻等 水具有严重 症状 的质量问题 由于食堂里 造成该中学的24名学生 使用了变质 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头晕、 的请条鱼, 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 学生食用了 这些变质鱼
事件启示及反思
安徵亳州 2011年 安徽毫州 学生在在校外餐馆使用了 造成该中学的18名
事件回顾
案例回顾
• 皖南第一希望小学位于泾县云岭镇,5月12日下 午14时30分,校方接到第一例出现不适的学生报 告。之后在半个多小时内,陆续有60多名学生出 现了同样的症状。
• 一名发病的学生告诉记者,当天中午他们在学校 食堂吃了饭菜之后,出现了头晕的情况,而且还 呕吐,“肚子里翻江倒海,跟闹地震似的。”
所致。
事件应对
拨打120急救电话
NO.1
NO.2
宣城有关领导第一 时间赶到了现场,并 表示,此次疑似食物 中毒事件中所有产生 的治疗费用皆由政府 承担。
NO.3
NO.4
将这些学生送往 镇卫生院和县医 院急救,最终送 医治疗的学生有 61位。
宣城市卫生局邀 请专家对发病的 学生进行了密切 观察,调查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