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妙的中心句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奇妙的中心句(修改版)3.12

奇妙的中心句(修改版)3.12

奇妙的中心句一、回顾节选,引入议题出示:糖葫芦的图片1、孩子们,看这是什么?看到它你会想到我们本学期学到的哪篇课文?(《万年牢》)2、课文的第二自然段给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想知道为什么吗?(出示第二段)齐读。

边读边思考:这一段主要讲了什么?3、从哪里可以看出父亲做糖葫芦用的都是最好的材料?4、第一句话概括地写父亲做糖葫芦用的都是最好的材料,后面几句话具体写了什么样的材料才是最好的。

后面的句子都是围绕第一句来写的。

(变红)像这种能够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句子就是中心句。

(出示概念,齐读两遍。

)5、抓住文章的中心句.就能很快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它还有什么奇妙之处?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

(板书:奇妙的中心句)二、自学文本完成表格1、请打开阅读材料《锡林郭勒大草原》。

a.默读文本,画出中心句,说说为什么它是中心句?B同桌讨论一下,中心句中哪个词具有概括能力?分别概括了什么?“美丽”总结了上文中野草、湖水、野花展现的静态美,“欢腾”概括下文中雄鹰、百灵鸟、小马驹、黄羊、牧民所带来的动态美。

这样的词是句子的核心,具有高度概括能力。

它是中心句的中心词。

2、这个句子在文中的什么位置?起什么作用?这个句子就像连接两列车厢的铁链把上下文紧紧联结在一起,既承接了上文的内容,又引出了下文,这样的中心句在文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板书:中间承上启下5、好的学习方法能提高学习效率,刚才我们是怎么学习的,咱们来总结一下吧!(课件出示)读---画----议----填6、中心句还有什么奇妙的地方?让我们自己去发现吧!三、小组合作学习《专心的玛丽亚》、《赵州桥》、《美丽的小兴安岭》。

要求:(课件出示)1、四人小组合作讨论完成学习单2、组长负责填表汇报1、中心句在一篇文章的开头,一般都揭示了全文的内容,像一个方阵的排头兵,统领了下文的内容。

板书:开头统领下文3、中心句放在未尾,就像串项链时打的结,在文中的作用是总结上文。

板书:结尾总结上文4、刚才我们读了三篇文本,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三篇文本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三、学以致用。

群文阅读:《奇妙的中心句》教学设计+选文材料

群文阅读:《奇妙的中心句》教学设计+选文材料

群文阅读:《奇妙的中心句》教学设计+选文材料《奇妙的中心句》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本组群文,能明白什么样的句子被称为“中心句”。

2、培养学生快速阅读,学会在阅读中寻找中心句,快速把握文本主要内容。

3、阅读对比中发现中心句在文章中出现的位置不同,初步感受中心句的作用。

4、学会并运用围绕中心句把一段话写具体。

教学重难点:1、比较中发现中心句的位置、作用。

2、围绕中心句把一段话写具体。

教学准备:1、PPT课件2、《专心的玛利亚》、《卢沟桥的狮子》和《庐山的云雾》三篇文章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认识中心句1、出示课文片段(秋天的雨),抽生读2、抽生回答:哪个句子能概括这段话的主要意思?4、齐读句子二、共读群文,习得方法(一)阅读《专心的玛利亚》1、出示阅读要求:(1)请用你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将文章读通顺、读流利。

(2)思考:哪句话是这篇课文的中心句,用“——”画出。

(3)作者把全文的中心句放在了哪个位置?2、学生自读思考,完成学习要求。

3、学生汇报,师适时板书并填写相应表格。

4、抓重点词句,感悟作用:课文里有一个词语告诉了我们玛利亚读书的特点呢?它是?——专心致志(出示词语)同桌讨论:你是从哪些句子感受到玛利亚专心致志的特点?找出相关的词句并说说感受。

5、小结学法(概括出:读-思-悟的学习方法)(二)自学《庐山的云雾》、《泸定桥的狮子》1、出示自学提示(1)快速阅读课文,四人小组合作讨论完成学习单。

(2)组长负责填表汇报。

2、小组学习并在组内交流。

3、小组汇报,师相机板书并完成填写表格。

4、抓重点词句,感悟作用:(1)同桌讨论:你从课文的哪些句子体会到庐山云雾的特点和卢沟桥的特点的?请勾画出来并说说你的感受。

(2)分享交流三、梳理比较、归纳提升1、出示表格,统整内容2、比较三篇文章的异同3、交流汇报4、总结:四、妙笔生花,学以致用1、请选择“中心句在开头”、“中心句在中间”、“中心句在结尾”其中的一种形式展开小练笔。

奇妙的中心句

奇妙的中心句

执教年级:三年级议题:奇妙的中心句篇目:《富饶的西沙群岛》《美丽的小兴安岭》《香港,璀璨的明珠》《南海明珠—海南岛》一、学习目标1.以人教课标版三年级上册第22、24课为例,学会在阅读中寻找中心句,快速把握文本主要内容。

2.比较中发现中心句在文章中出现的位置不同,初步感受中心句的作用。

3.学会并运用围绕中心句把一段话说具体。

二、教学重难点1.比较中发现中心句的位置、作用。

2.围绕中心句把一段话说具体。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1.欣赏一段话,找出概括这段话主要意思的句子。

2.引出中心句的概念。

(二)学习课文,寻找中心句1.默读课文《美丽的小兴安岭》《富饶的西沙群岛》《香港,璀璨的明珠》《南海明珠—海南岛》,分别找出这些文本的中心句。

(三)对比与发现对比几篇文章的中心句的特点,让学生交流自己的发现。

1.中心句位置不同:有的在开头、有的在结尾、有的在中间。

◎ 程晏 四川省乐山市外国语小学2.中心句出现的位置不同,作用也不一样。

3.内容都围绕中心句的中心词来写。

4.从多方面把事物介绍具体。

5.段落中也有中心句。

(板书:段中 段尾)6.写人、写事、写景、写活动的文章有中心句。

(板书:人 事 物 景)(四)学以致用1.出示图片,指导学生围绕中心句把意思说完整、具体。

2.每人选择图上的四种动物,围绕中心句说一段话。

五、总结群文材料◆选文1富饶的西沙群岛西沙群岛是南海上的一群岛屿,是我国的海防前哨。

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

西沙群岛一带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有深蓝的,淡青的,绿的,淡绿的,杏黄的。

一块块,一条条,相互交错着。

因为海底高低不平,有山崖,有峡谷,海水有深有浅,从海面看,色彩就不同了。

海底的岩石上长着各种各样的珊瑚,有的像绽开的花朵,有的像分枝的鹿角。

海参到处都是,在海底懒洋洋地蠕动。

大龙虾全身披甲,划过来,划过去,样子挺威武。

鱼成群结队地在珊瑚丛中穿来穿去。

有的全部布满彩色的条纹;有的头上长着一簇红缨,好看极了;有的周身像插着好些扇子,游动的时候飘飘摇摇;有的眼睛圆溜溜的,身上长满刺儿,鼓起气来像皮球一样圆。

《奇妙的中心句》教学设计

《奇妙的中心句》教学设计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奇妙的中心句》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在阅读中领悟“什么是中心句”,以及“如何围绕中心句把内容写具体的表达方法。

”2.引导学生学会在阅读中领悟表达方法,并能尝试在练习中得以运用。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在阅读中体会作者是如何围绕中心句写把内容具体的,并能够在练习中得以运用。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秋天的雨》《富饶的西沙群岛》《盘古开天地》中的片段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师:孩子们,今天老师老师要带大家到一个神秘地方,那就是——段落王国。

多么高大雄伟的宫殿啊!那就让我们一起出发吧!不巧,有守门卫士挡住了我们的去路,我们停下来听听他怎么说:同学们,我是守城卫士,段落王国只欢迎有智慧的人!要想进入,请你们闯关吧!二、共读材料,感悟中心句师:同学们,要到达国王的宫殿还有一段的路程。

这段路可是机关重重,大家有信心闯过这些关卡到国王的宫殿吗?(坚定地回答)第一关——独木之桥阅读材料一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

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

它把红色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

金黄色是给田野的,看,田野像金色的海洋。

橙红色是给果树的,橘子、柿子你挤我碰,争着要人们去摘呢!菊花仙子得到的颜色就更多了,紫红的、淡黄的、雪白的……美丽的菊花在秋雨里频频点头。

——《秋天的雨》师:这座独木桥真险峻,脚下就是万丈深渊。

我们先来读读挑战告示吧!教师宣读挑战告示1.自由读读短文。

说出这段话讲了什么内容?如果学生找到中心句,告诉学生:你真厉害,找到了这个句子,这就是概括这一段的话主要内容的句子。

2.我能找出概括这一段话主要内容的句子。

相机出示:能够概括文章(段落)主要内容的句子就叫“中心句”。

(板书:中心句)中心句很奇妙哦,这节课我们就要到段落王国去探究的奇妙中心句板书:奇妙的齐读课题:奇妙的中心句中心句里一般有中心词,你能找出来吗?“五彩缤纷”3.请学生再读读这段话,看围绕“五彩缤纷”这一中心词,作者都写了哪些颜色?分别送给了哪些事物?你最喜欢哪一个句子,为什么?4.引读:老师读中心句,同学们读具体描写的句子。

群文阅读优秀教学设计 奇妙的中心句

群文阅读优秀教学设计    奇妙的中心句

群文阅读优秀教学设计:奇妙的中心句教学年级:三年级教学议题:奇妙的中心句选文:《富饶的西沙群岛》《美丽的小兴安岭》《香港,璀璨的明珠》《海南明珠》学习目标:1、以人教课标版三上第22、24课为例,学会在阅读中寻找中心句,快速把握文本主要内容。

2、比较中发现中心句在文章中出现的位置不同,初步感受中心句的作用。

3、学会并运用围绕中心句把一段话说具体。

教学重难点:1、比较中发现中心句的位置、作用。

2、围绕中心句把一段话说具体。

教学过程一、导入,认识中心句1、孩子们,老师请你们欣赏一段话,在欣赏这段话的同时我请一个朗读最好听的孩子来读这段话。

其他同学注意听,找出一个能概括这段话主要意思的句子来。

2、学生朗读课件出示的片段。

相机指导。

3、抽生回答:哪个句子能概括这段话主要意思?4、来,我们一起读一读。

(齐读句子)像这样能够表示自然段主要意思的句子,我们叫——中心句(板书)。

其实,我们小学生阅读的很多文章中都有中心句,在我们初步阅读过的第六组课文中也有这样的中心句。

二、学习课文,寻找中心句A、寻找全文中心句1、下面请同学们打开书,默读第22、24课课文,分别找找全文的中心句,用“——”勾画出来。

2、交流《富饶的西沙群岛》(1)《富饶的西沙群岛》这篇课文的中心句藏在哪儿呢?睁大我们的眼睛,你找到了吗?为什么你认为是这句话呢?(海面、海底、海滩、海岛让我们感受到风景优美、物产丰富)(出示句子,齐读)作者把全文的中心句放在了哪个位置?3.交流《香港,璀璨的明珠》:交流全文的中心句,出示,齐读。

中心句出现在哪个位置?4、交流《美丽的小兴安岭》:交流全文的中心句,说说为什么你认为是这句话呢?中心句在结尾的作用是什么?我们学过的哪篇课文有中心句在中间的?(《赵州桥》)哪句话?是啊,这句话也是一句过渡句,在这里起到什么作用呢?(承上启下)B、寻找段落中心句。

1、同学们,全文有中心句,段落中有中心句吗?请同学们翻到《富饶的西沙群岛》,找找哪些段落有中心句?重点指导学习第二自然段。

群文阅读《奇妙的中心句 》教学设计

群文阅读《奇妙的中心句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奇妙的中心句执教年级:三年级议题:奇妙的中心句选文:《庐山的云雾》《卢沟桥的狮子》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本组群文,能找出文本的中心句,快速把握文本主要内容。

2.比拟中发现中心句在文章中出现的位置不同,初步感受中心句的作用。

3.学习运用中心句,提高阅读和习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1.比拟中发现中心句在文章中出现的位置、作用。

2.学习运用中心句,提高阅读和习作能力。

教学准备:选文材料及学习单教学PPT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出示大雁南飞的视频,通过领头雁,引出议题。

二、回忆《富饶的西沙群岛》把握文章开头的中心句。

1、出示阅读提示:〔1〕用默读的方式读一读《富饶的西沙群岛》〔默读就是不出声、不唇读、不指读。

〕〔2〕用“-------〞勾画出文章的中心句。

〔3〕想一想作者把全文的中心句放在了哪个位置,有什么作用?2、全班交流3、小结:文章开头的中心句,一般都揭示了全文内容,就像统率万军的大司令,总领了下文的内容。

(板书:总领全文)三、群文共学《庐山的云雾》《卢沟桥的狮子》1、出示阅读提示:〔1〕默读的方式读一读《庐山的云雾》《卢沟桥的狮子》〔2〕用“-------〞勾画出文章的中心句。

〔3〕想一想作者把全文的中心句放在了哪个位置,有什么作用?〔4〕填写表格〔先独立完成,再小组交流。

〕2、小组代表交流3、小结:文章中间的中心句,就像连接两列车厢的铁链,把上文与下文紧紧连结在一起,既承接了.上文的内容,又引出了下文,这样的中心句在文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板书:承上启下)文章末尾的中心句,就像穿项链时打的结,在文中的作用是总结全文。

(板书:总结全文)四、整合发现出示表格,比拟三篇文章的中心句,说说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五、学以致用1、给中心句找家朗读下面两段话,思考:“我的书包不仅好看而且实用。

〞这句话放哪里最恰当?我的书包是我喜欢的粉红色,书包上印着一位公主,穿着蓝色的服装朝我们微笑,旁边有一只“猫〞,它肚子圆圆的,脑袋也是圆圆的,眼睛在黑暗中闪闪发光,可漂亮了。

奇妙的中心句教学实录

奇妙的中心句教学实录

奇妙的中心句教学实录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老师站在教室前,眼睛里闪着光,准备给大家带来一次特别的课。

这节课的主题是“中心句”,一听这个,大家的脑袋上都出现了几个问号。

中心句?听起来挺严肃的,其实啊,中心句就是咱们写作的灵魂,像一颗闪闪发光的星星,指引着我们走出迷雾,找到正确的方向。

于是,老师就开始了他的“奇妙之旅”。

“同学们,咱们先来聊聊,什么是中心句?”老师一边说,一边在黑板上画了个大大的圈,里面写着“主题”。

“想想看,你们写作文的时候,是不是常常不知道该写什么?”教室里响起了几声“嗯嗯”。

“对,就是这个原因,如果没有中心句,就像是在大海里迷失了方向,根本不知道该往哪儿游啊。

”老师的语气轻松得像是在聊家常,让大家都放松了下来。

然后,老师带着大家进行了一次小小的练习。

“好,大家来试试,用一句话来描述你们最喜欢的食物。

”话音刚落,教室里瞬间炸开了锅。

一个接一个地举手,有的说“冰淇淋”,有的说“炸鸡”。

老师笑着点头,“不错不错,你们这都是中心句的好材料!不过,咱们得深入挖掘,不能只停留在表面哦。

”老师一边说,一边把“冰淇淋”这个词写上了黑板。

老师让大家思考,“那冰淇淋到底有什么特别的呢?”这时候,教室里又是一片热火朝天的讨论。

有人说“好吃”,有人说“夏天吃特别爽”。

老师满意地点点头,“没错,这就是咱们的中心思想,中心句可以引出许多有趣的细节,让整个故事更加丰富。

”大家都开始认真思考,似乎意识到中心句的重要性。

老师的笑声回荡在教室,仿佛在说:“中心句就像是一个引子,让人忍不住想往下听。

”他继续说:“我们生活中很多事情,都是围绕着一个中心进行的。

比如,你跟朋友聊八卦,肯定是从某个重点开始,才会引发一连串的故事。

”话音刚落,几个同学就开始模仿,装作讲故事,弄得大家哈哈大笑。

然后,老师拿出一本书,翻到一段精彩的文字,读给大家听。

那一瞬间,教室里安静得能听见针掉在地上的声音。

老师停下来,微微一笑,“你们听到了吗?那段文字的中心句就是它的灵魂,其他的描述都是为了衬托这个灵魂。

群文阅读奇妙的中心句说课稿

群文阅读奇妙的中心句说课稿

群文阅读奇妙的中心句说课稿
一、说教材
本文是一篇阅读文章,主要讲述了一种叫做“群文阅读”的新颖教学方法。

群文阅读的核心是中心句,它要求学生们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学会思考,积极发现文章的中心思想,发掘与中心句有关的信息,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二、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群文阅读”的概念;
2. 让学生掌握“中心句”的概念;
3. 让学生学会思考,积极发现文章的中心思想,发掘与中心句有关的信息,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4. 通过本课的教学,让学生有效地运用“群文阅读”方法进行阅读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中心句”的概念,学会思考,积极发现文章的中心思想,发掘与中心句有关的信息;
难点:有效地运用“群文阅读”方法进行阅读
四、教学准备
1. 准备一篇文章供学生阅读;
2. 准备一些课堂活动让学生实践“群文阅读”;
3. 准备一些针对性的练习题,以便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五、教学过程
1. 热身:向学生介绍“群文阅读”的概念,让学生对“群文阅读”有初步的了解。

2. 提出中心句:带领学生一起阅读文章,引导学生分析文章,发现文章中心句。

3. 想象练习:提出中心句后,让学生想象文章的情景,根据中心句的内容进行练习。

4. 讨论练习:安排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分析文章的中心思想,总结文章的主题。

5. 检测学习:最后,教师出一些针对性的练习题,以便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奇妙的中心句》群文教学设计
葫芦岛市第三实验小学赵鑫
设计理念:
《奇妙的中心句》是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群文阅读议题。

群文阅读就是在语文课堂上围绕一个议题选择一组相关联的文章,引导学生围绕这一议题展开立体式的自主阅读,在阅读中发展自己的观点,进而提升阅读力和思考力,并进行多方面的言语实践。

这是拓展阅读教学的一种新形式,它更关注学生的阅读数量和速度,更关注学生在多种多样文章阅读过程中的意义建构,对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寻找中心句的兴趣,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与速度,本节课我精心选取了4篇文章《专心的玛利亚》《庐山的云雾》《泸定桥的狮子》《小而美的澳门》组成《奇妙的中心句》的群文阅读文章,在教学中,我注重引导学生读,在读中感悟文章的达到教学目的。

首先从文章中引导学生找出本组文本的中心句,感受到文章中心思想,从而使学生体会到文章中心句所放的位置不用所表达的作用也不同,这样才能更清晰的读懂文章。

群文议题《奇妙的中心句》
群文篇目:《专心的玛利亚》《庐山的云雾》《泸定桥的狮子》《小而美的澳门》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培养学生快速阅读,学会在阅读中寻找中心句,快速把握文本主要内容。

3、阅读对比中发现中心句在文章中出现的位置不同,初步感受中心句的作用。

4、学会并运用围绕中心句把一段话说具体。

教学重难点:寻找文章的中心句的位置、作用。

一、教学流程
(一)故事导入
(1)师: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今天给你们讲一个小故事,我请一个朗读最好听的孩子来读这个小故事。

其他同学注意听,找出一个能概括这个故事主要意思的句子来。

2、学生朗读课件出示的片段。

相机指导。

3、抽生回答:哪个句子能概括这段话主要意思?
4、来,我们一起读一读。

(齐读句子)像这样能够表示自然段主要意思的句子,我们叫
——中心句(板书)。

中心句就像一个重要的“领袖人物”,统领着一篇文章的主要思想。

中心句不仅能帮助我们领会自己的想法,还能让文章显得有层次感,可中心句的位置不用,其作用也不同,今天老师带你们走进4篇文章,找一找它们的中心句的位置及作用。

二、出示新课
(一)《专心的玛利亚》
(二)出示阅读提示:
①请带有感情的朗读选段,说一说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②找找文章的中心句,用“——”勾画出来。

③作者把全文的中心句放在了哪个位置,有什么作用?
(三)2、交流《专心的玛利亚》
(四)(1)《专心的玛利亚》这篇课文的中心句藏在哪儿呢?睁大我们的眼睛,你找到了吗?为什么你认为是这句话呢?
(能够专心致志地读书,从来不因为人多而受干扰)
(出示句子,齐读)
(五)交流,汇报
三、学习中心句的位置和作用
①一般在段的开头的中心句起概括和总述统领全文的作用。

②一般在段的中间的中心句起承上启下作用。

③一般在段的末尾的中心句起归纳和总结作用。

四、学习交流《庐山的云雾》《泸定桥的狮子》《小而美的澳门》三篇文章
师:第一篇文章,第一句话玛利亚的特点就是中心句,我们很快的找到了。

同学们,每篇文章都有中心句,现在请同学们快速的阅读《庐山的云雾》《泸定桥的狮子》《小而美的澳门》三篇文章
阅读提示:找出中心句,根据中心句的位置不用所起到的作用也不同的,填好表格。

4.小结:同学们读书都非常认真,发言也很精彩!通过认真的阅读,我们找到了文章的中心句,知道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同时也明白了中心句的位置不同所起到作用也不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