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Q4190型汽车轮边减速器的设计
工程车车桥轮边减速器设计

①齿根弯曲应力计算 ,计算式:
代入数据得到:
②许用接触应力,计算式为: 代入数据得到: ③校核结果 由于 满足弯曲强度的要求。
Page 10
10
五、行星齿轮传动效率
行星齿轮效率计算式: ① ② ③ 代入数据①②③得到:
Page 11
11
六、三维建模及运动分析
在CATIA软件中,建立行星轮、太阳轮、齿圈的三维模型。具体如下所 示:
Page 2
2
本课题设计参数及内容
设计参数:发动机最大输出扭矩( ):2060/1000-1400
底盘参数:变速器最大传动比:=6.71; 驱动形式:10x6
主减传动比:i=2.815;
最高车速:v=78; 要求:
轮边减速器传动比:i=3.268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底盘传动效率:=74.86%
(1)按照设计参数,计算机构的尺寸,并用CATIA建立三维模型,验证 运动特性;
输入轴的运动曲线 该机构的传动比为:
输出轴的运动曲线 基本上符合设计要求。
Page 14
14
七、在Ansys中的Workbench板块应力分析
在CATIA三维建模软件中,以stp格式输出文件格式。然后导入Ansys workbench板块,生成三维视图。点击一下mesh,就能自动划分网格, 在Ansys workbench中默认材料属性是钢,故不需要再定义材料类型。 如图所示:
太阳轮的三维模型
行星轮的三维模型
Page 12
12
齿圈的三维模型 整体装配图CATIA模型
Page 13
13
验证运动特性,在CATIA软件的DMU kinematics板块进行运动仿真。 当太阳轮输入6rad/min的角速度,行星架的输出角速度为1.84rad/min。 具体其运动曲线如下:
轮边减速器、轮边动力总成及车辆发明专利

轮边减速器、轮边动力总成及车辆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汽车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轮边减速器、轮边动力总成及车辆。
背景技术相关技术中,纯电动汽车动力系统中,现有的轮边电机和轮边减速器尺寸较大,从结构布置的角度来讲,由于需要在有限的空间布置动力电池、电机、减速器及制动器等零部件,布置空间非常宝贵,而现有技术一定程度上会限制或者不利于车辆这些零附件或者附件的布置。
发明内容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轮边减速器,该轮边减速器具有较大的减速比,充分地利用轮边减速器径向上的空间,轮边减速器的轴向的尺寸小,结构紧凑。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轮边减速器的轮边动力总成。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轮边动力总成的车辆。
根据本发明的用于车辆的轮边减速器包括:小行星轮系,所述小行星轮系包括:小太阳轮、小行星架和小齿圈,所述小太阳轮、所述小行星架和所述小齿圈中的一个固定以构造为固定端、一个与动力装置相连以构造为小行星轮系动力输入端、一个构造为小行星轮系动力输出端;大行星轮系,所述大行星轮系包括:大太阳轮、大行星架和大齿圈,所述大太阳轮、所述大行星架和所述大齿圈中的一个固定以构造为固定端、一个与小行星轮系动力输出端相连以构造为大行星轮系动力输入端、一个构造为大行星轮系动力输出端且与车辆的车轮相连;其中所述小行星轮系和所述大行星轮系同轴径向布置,大行星轮系动力输入端与小行星轮系动力输出端在径向上至少部分重叠。
根据本发明的轮边减速器,通过将小行星轮系和大行星轮系的设置,使轮边减速器相较于平行轴减速器具有更大的减速比例,同时在小行星轮系和大行星轮系中,大行星轮系动力输入端设置在小行星轮系动力输出端的大行星轮系动力输入端与小行星轮系动力输出端在径向上至少部分重叠。
,缩短了轮边减速器的轴向尺寸,轮边减速器的结构更加紧凑,占用空间小,方便于车辆动力传动系统的布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小行星架固定以构造为固定端,所述小太阳轮与所述动力装置相连以构造为小行星轮系动力输入端,所述小齿圈构造为小行星轮系动力输出端。
轮边减速器设计

XXXXXXXX学院全日制普通本科生毕业论文轮边减速器设计学生姓名:XXXX学号:XXXXX年级专业及班级:XXXXX指导老师及职称:XXXX学部:XXXXXXXX提交日期:XXXX年X月目录摘要 (1)关键词 (1)第一章绪论 (2)1.1 课题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4)1.2 本设计所要完成的主要任务 (4)第二章减速器的方案设计 (5)2.1 减速器的功用及分类 (5)2.2 减速器方案的选择及传动方案的确定 (6)2.2.1 减速器方案的选择 (7)2.2.2 行星减速器传动方案的选定 (8)2.2.3 减速器传动比的分配 (8)2.2.4 传动比公式推导 (8)2.3 行星减速器齿轮配齿与计算 (9)2.3.1 行星排齿轮的配齿 (9)2.3.2 行星齿轮模数计算与确定 (10)2.4 啮合参数计算 (11)2.5 变位系数选取 (12)2.6 各行星齿轮几何尺寸计算 (13)2.6.1 第Ⅰ排行星齿轮的几何尺寸 (13)2.6.2 第Ⅱ排行星轮的几何尺寸 (16)2.7 各行星齿轮强度校核 (19)2.7.1 太阳轮和行星轮接触疲劳强度校核 (19)2.7.2 太阳轮和行星轮弯曲疲劳强度校核 (21)2.7.3 内齿轮材料选择 (22)第三章减速器结构的设计 (23)3.1 齿轮轴的设计计算 (23)3.2 传递连接 (24)3.3 轴承选用与校核与其他附件说明 (24)3.3.1 轴承选用与校核 (24)3.3.2 其他附件说明 (26)第四章设计工作总结 (26)参考文献 (27)致谢................................................... 2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录................................................... 错误!未定义书签。
28摘要轮边减速器是传动系中最后一级减速增扭装置,采用轮边减速器可满足在总传动比相同的条件下,使变速器、传动轴、主减速器、差速器、半轴等部件的载荷减少,尺寸变小以及使驱动桥获得较大的离地间隙等优点,它被广泛应用于载重货车、大型客车、越野汽车及其他一些大型工矿用车。
减速器的整体设计项目设计方案

减速器的整体设计项目设计方案1、减速器概述1.1、减速器的主要型式及其特性减速器是一种由封闭在刚性壳体的齿轮传动、蜗杆传动或齿轮—蜗杆传动所组成的独立部件,常用在动力机与工作机之间作为减速的传动装置;在少数场合下也用作增速的传动装置,这时就称为增速器。
减速器由于结构紧凑、效率较高、传递运动准确可靠、使用维护简单,并可成批生产,故在现代机措中应用很广。
减速器类型很多,按传动级数主要分为:单级、二级、多级;按传动件类型又可分为:齿轮、蜗杆、齿轮-蜗杆、蜗杆-齿轮等。
1.1.1 圆柱齿轮减速器当传动比在8以下时,可采用单级圆柱齿轮减速器。
大于8时,最好选用二级(i=8—40)和二级以上(i>40)的减速器。
单级减速器的传动比如果过大,则其外廓尺寸将很大。
二级和二级以上圆柱齿轮减速器的传动布置形式有展开式、分流式和同轴式等数种。
展开式最简单,但由于齿轮两侧的轴承不是对称布置,因而将使载荷沿齿宽分布不均匀,且使两边的轴承受力不等。
为此,在设计这种减速器时应注意:1)轴的刚度宜取大些;2)转矩应从离齿轮远的轴端输入,以减轻载荷沿齿宽分布的不均匀;3)采用斜齿轮布置,而且受载大的低速级又正好位于两轴承中间,所以载荷沿齿宽的分布情况显然比展开好。
这种减速器的高速级齿轮常采用斜齿,一侧为左旋,另一侧为右旋,轴向力能互相抵消。
为了使左右两对斜齿轮能自动调整以便传递相等的载荷,其中较轻的龆轮轴在轴向应能作小量游动。
同轴式减速器输入轴和输出轴位于同一轴线上,故箱体长度较短。
但这种减速器的轴向尺寸较大。
圆柱齿轮减速器在所有减速器中应用最广。
它传递功率的围可从很小至40 000kW,圆周速度也可从很低至60m/s一70m/s,甚至高达150m/s。
传动功率很大的减速器最好采用双驱动式或中心驱动式。
这两种布置方式可由两对齿轮副分担载荷,有利于改善受力状况和降低传动尺寸。
设计双驱动式或中心驱动式齿轮传动时,应设法采取自动平衡装置使各对齿轮副的载荷能得到均匀分配,例如采用滑动轴承和弹性支承。
车用轮边减速器设计

摘要本论文是结合当今汽车行业发展的形势,对微型电动汽车的车用轮边减速器进行设计,设计一种微型电动车用的轮边减速器,是为微型电动汽车的轮边驱动系统使用,工作力矩较小,但因没有主减速器而需要更大的减速比。
以大型车辆的轮边减速器的结构型式可以为电动汽车的轮边减速器提供参考,缩小结构尺寸,而增大减速比,满足轮边驱动系统的使用要求。
近年来随着汽车工业的高速发展,全球汽车总保有量不断增加,汽车所带来的环境污染、能源短缺,资源枯竭等方面的问题越来越突出。
日益严重的石油危机与人们环保意识的加强,对汽车工业的发展提出了极为严峻的挑战。
采用电能为驱动设备的电动汽车由于能真正实现“零排放”,而成为各国汽车研发的焦点。
为了保护人类的居住环境和保障能源供给,各国政府不惜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寻求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
而电动汽车(包括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电动汽车以及燃料电池汽车),即全部或部分用电能驱动电动机作为动力系统的汽车,具有高效、节能、低噪声、零排放等显著优点,在环保和节能方面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因此它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最有效途径。
本论文所设计的微型电动汽车用的轮边减速器在电动汽车上的应用提供了一种可以借鉴的减速装置形式,有助于电动汽车的设计和研发。
关键词:电动;轮边;减速器;设计;驱动ABSTRACTThis thesis is to combin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automobile industry of miniature electric cars, car wheel edges reducer design, design a kind of mini-bev wheel edge speed reducer, miniature electric cars for driving wheel edges system USES, work torque smaller, but because there is no main reducer and need more than the slowdown. The wheel edges with large vehicles for the structural type gear reducer electric car wheel edges provide reference, narrow gear reducer while increasing structure size than, satisfy wheel edges slowing the use requirement driving system.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auto industry, global car total quantities increases unceasingly, car brings the environment pollution, energy shortage, resource exhaustion issues such as more and more outstanding. The increasingly serious oil crisis and the peopl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nsciousness, the strengthening of the development of automobile industry forward very serious challenges. Using electricity for driving equipment electric car true "is a result of zero emission and become the focus of the world automobile research. In order to protect the human living environment and safeguard energy supply, governments invest a lot of manpower and material resources at the way to seek solutions to these problems. But electric cars (including pure electric cars, hybrid electric cars and fuel cell cars), namely all or part of the electricity can drive motor cars, as power system with high efficiency, energy saving, low noise, zero emissions and other significant advantages i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energy saving, has incomparable advantage, therefore it solve the above problem is the most effective way.This thesis miniature electric vehicle designed by the wheel edges with the electric car on the speed reducer can be used provided a reference of the deceleration device form, help electric vehicle design and development.Key words: Power-driven;Welting rolling;Reducer;Devise;Drive目录摘要 (Ⅰ)Abstract (Ⅱ)第1章绪论 (1)1.1 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1)1.2国内外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 (3)第2章行星齿轮的初步计算与选取 (5)2.1已知条件 (5)2.2 设计计算 (5)2.2.1 选取行星轮传动的传动类型和传动简图 (5)2.2.2 行星轮传动的配齿计算 (6)2.2.3初步计算齿轮的主要参数 (7)2.3本章小结 (8)第3章装配条件及传动效率的计算 (9)3.1装配条件的验算 (9)3.2传动效率的计算 (9)3.3减速器的润滑和密封 (14)3.4本章小结 (14)第4章齿轮强度验算 (15)4.1 齿轮强度验算 (15)4.2校核其齿面接触强度 (15)4.3校核其齿跟弯曲强度 (17)4.4本章小结 (20)第5章减速器结构设计计算 (22)5.1行星架的结构设计与计算 (22)5.1.1行星架的结构设计 (22)5.1.2行星架结构计算 (22)5.2齿轮联轴器的结构设计与计算 (22)5.3轴的结构设计与计算 (22)5.3.1输入轴的结构设计与计算 (23)5.3.2输出轴的设计计算 (24)5.4铸造箱体的结构设计计算 (25)5.5本章小结 (26)结论 (28)参考文献 (30)致谢 (31)附录 (32)第1章绪论1.1 选题的依据及意义汽车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随着近年来汽车工业的发展,中国政府已将汽车工业确定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链式运输机减速器设计

链式运输机减速器设计说明书题目链式运输机减速器学院机电工程学院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班级2010级本四学号201005130461完成人:朱常春同组人:张峰指导老师:张珊完成日期:2013 年06月28 日目录第一章设计任务书.................................................................................................................... - 1 -1.设计题目:链式运输机减速器.................................................................................. - 1 -2.传动方案简图.............................................................................................................. - 1 -3.原始数据...................................................................................................................... - 1 - 第二章选择电动机.................................................................................................................... - 1 -1、电动机类型和结构型式.............................................................................................. - 1 -2、电动机容量.................................................................................................................. - 1 -2.1 链式运输机的输出功率P ............................................................................... - 1 -2.2 电动机输出功率Pr ............................................................................................. - 2 -P........................................................................................... - 2 -2.3 电动机额定功率ed3、电动机的转速.............................................................................................................. - 2 -4、电动机的技术数据和外形,安装尺寸......................................................................... - 3 - 第三章计算传动装置的运动和动力参数................................................................................ - 3 -1、传动装置总传动比分配各级传动比.......................................................................... - 3 -2、选择齿数...................................................................................................................... - 3 -2.1锥齿轮传动比、齿数的确定................................................................................ - 3 -2.2链轮传动比、齿数的确定.................................................................................... - 4 -2.3圆柱齿轮传动比、齿数的确定............................................................................ - 4 -2.4校核实际传动比.................................................................................................... - 4 -3、各轴转速...................................................................................................................... - 5 -4、各轴输入功率.............................................................................................................. - 5 -5、各轴转矩...................................................................................................................... - 5 - 第四章传动件的设计计算........................................................................................................ - 6 -1、圆锥直齿轮设计............................................................................................................ - 6 -2、圆柱直齿轮设计.......................................................................................................... - 9 - 第五章轴的设计计算.............................................................................................................. - 13 -1、输入轴设计................................................................................................................ - 13 -2、中间轴设计................................................................................................................ - 15 -3、输出轴设计................................................................................................................ - 17 - 第六章滚动轴承的选择及计算.............................................................................................. - 23 -1、输入轴滚动轴承计算................................................................................................ - 23 -2、中间轴滚动轴承计算................................................................................................ - 23 -3、输出轴轴滚动轴承计算.............................................................................................. - 24 - 第七章键联接的选择及校核计算.......................................................................................... - 25 -1、输入轴键计算............................................................................................................ - 25 -2、中间轴键计算............................................................................................................ - 25 -3、输出轴键计算............................................................................................................ - 25 - 第八章联轴器的选择.............................................................................................................. - 25 -第九章减速器附件的选择...................................................................................................... - 25 -1、检查孔及检查孔盖.................................................................................................... - 25 -2、通气塞........................................................................................................................ - 25 -3、轴承盖........................................................................................................................ - 25 -4、螺塞及油封垫............................................................................................................ - 26 -5、油面指示装置............................................................................................................ - 26 -6、启箱螺钉(GB/T85-1988)..................................................................................... - 26 -7、起吊装置.................................................................................................................... - 26 - 第十章减速器铸造箱体部分结构尺寸.................................................................................. - 26 - 第十一章润滑与密封.............................................................................................................. - 28 - 第十二章设计总结.................................................................................................................. - 29 - 第十三章参考文献.................................................................................................................. - 29 -计算与说明主要结果第一章设计任务书1.设计题目:链式运输机减速器设计一用于链式运输机上的圆锥圆柱齿轮减速器。
轮边减速器设计实例

分度圆
0.9777 12.56431
18
-0.058823529 73.8
啮合角inva 0.021514481
啮合角inva' 0.040583629
1.136 齿根滑动率η1
1.287
压力角 22.5 齿顶高系数 0.92 径向系数
0.2
刀具齿数
19
0.268292683
中心距变动系数 模数
4.1
79 中心距
79
0.790579
齿高变动系
数
节圆 232.8421053
变位系数分配
0.66888679
分度齿s∏
4.168356716 齿顶厚>0.25~0.4
模数 3.273427617
齿顶圆压力角 0.369254298
刀具最少齿数 刀具齿数
3.678416595
19
齿形角
22.5
刀具变位X 0.105
齿高变动系 数
0.083392
节圆 76.86486486
0.250 齿顶滑动率η1
0.358
0.278902356 总变位系数
变位系数分配
齿顶厚>0.25~0.4 模数
0.38998443
2.692532153
分度齿s∏
7.764867028
1端.3面39重5合60度47 >1.2
齿顶圆压力角 0.621393401
1、 确根定据速传比动比 i=1+ZB/ZA 2、 选取行星轮
227.78 243.28
12
2.1-2.6
10
2.1-2.8
8
2.1-3.2
6
2.1-3.9
轮边减速器设计研究

小齿宽的方式来节约制造成本。
4 结论
本文通过对某越野车总体布置的要求,分别从 方案选型、Matlab 计算、三维建模、有限元分析等 方面,较系统地阐述了越野车轮边减速器的设计过 程,对今后类似的设计工作或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 刘惟信.汽车设计.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2] 刘惟信.汽车车桥设计.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3] 成大先.机械设计手册(第五版).2008.11 [4] 汪振晓, 李增辉.轮边减速器总成的设计 [J]. 汽车科技, 2008,(S1) [5] 彭 文 生 , 李 志 明 , 黄 华 梁 . 机 械 设 计 . 高 等 教 育 出 版 社.2002.8 [6] 张 银 保 . 汽 车 轮 边 减 速 器 [J]. 湖 北 工 业 大 学 学 报,2005,20(3):103- 106 [7] 邓勋,张文明,郭耀斌.BZQ3390 矿用自卸车轮边减速器 的设计[J].煤矿机械,2008,(06) [8] 刘玉春,罗维东,张文明,侯银娟.矿用汽车轮边减速器 可靠性优化设计[J].机械设计与制造,2006,(09) [9] 曾攀,工程中的有限元法,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10]王立涛. 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 的应用技巧[J]. 安徽工程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03) .
T2 =
Gφrr η LB i LB
满载状态一个前轮的静负荷,N ;φ 为轮胎对地面 的附着系数,对于越野车,取 φ =1.0; rr 为车轮滚 动半径, m ; η LB 为轮边减速器的传动效率,取
式中: T2 为第二种方法计算的转矩, N • m ; G 为
η LB =0.98; iLB 为轮边减速器传动比。
Design of Off-road Vehicle Wheel Reducer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任务书开题报告一、综述本课题国内外研究动态,说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轮边减速器一般为双极减速驱动桥中安装在轮毂中间或附近的第二级减速器。
在一些矿山水利及其他大型工程等所用的重型汽车,工程和军事上用的重型牵引汽车及大型公共汽车等,要求有较高的动力性,而汽车车速相对较低,因而其传动系的低档总传动比很大,为了使变速器分动器传动轴等总成不致因承受过大尺寸及质量过大,应将传动系的传动比以尽可能大的比率分配给驱动桥。
这就导致一些重型汽车大型汽车的主减速比必须很大,还有一些越野汽车要求在坏路上和无路地区具有良好的通过性,即要求汽车在满载情况下能以平均车速通过各种坏路及无路地带时有足够离地间隙(如松软的土壤、沙漠、山地、雪地沼泽等),因此在设计上述重型汽车、大型公共汽车、越野汽车时,需要在车轮旁附加轮边减速器。
我国研制汽车轮边减速器始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由于各种原因,至今发展不快,只有几个厂家从事生产,技术水平只相当国外20世纪80年代末的水平,数量和质量也远远满足不了国内运输业发展的需要。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公路运输得到了很快的发展,为了降低运输成本,缓解铁路压力,促使了汽车的运输能力和载货量逐渐加大。
因此,重型汽车轮边减速器在我国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自从我国加入WTO之后,减速器行业面临极大的压力与挑战,为了应对这一严峻形势,一方面要引进更多更好的国外产品与相关技术,另一方面必须迅速发展民族工业。
国外的汽车减速器应用得比较好,技术也比较先进,但价格比较高。
一般情况是:国外的整机的价格是国内价格的2~3倍,而易损件、备件的价格却是5~8倍,因此,发展我国的轮边减速器产品是非常必要的。
轮边减速器属于汽车减速零部件的关键总成,是为了提高汽车的驱动力,以满足或修正整个传动系统力的匹配。
本论文就是对轮边减速器进行研究,找出合适的方法,为自主研发出具有结构简单,高精度和高可靠性的减速器提供理论支持。
(1)重型汽车轮边减速器多以行星齿轮为主,世界上的一些发达国家,如日本、瑞典、俄罗斯和美国等,对行星齿轮传动的研究、生产和应用都十分重视,在传动性能、传递功率、结构优化、转矩等方面均处于领先地位。
发展比较快且取得一定科研成果的是在行星齿轮传动动力学方面。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对制造业的扶持和资金的投入以及科学技术不断进步,机械科技人员经过不懈的努力以及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在行星齿轮理论研究和优化设计等方面取得了~定的研究成果,在行星齿轮传动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和方程方面的研究是国内两个关于行星齿轮传动动力学的代表,他们的研究成果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并把许多技术应用于实际当中。
与此同时,现代优化设计理论也应用到行星齿轮传动技术中,根据不同的优化目标,通过建立轮边减速器行星齿轮数学模型,产生了多种优化设计方法。
在已经取得的成果中,有针对行星轮均载机构和功率分流方面的优化设计,有针对行星齿轮传动啮合效率、结构性能、体积的多目标优化设计研究,有专门针对如重型汽车轮边减速器行星传动机构齿轮模态优化设计,有针对行星机构噪声、振动、固有频率特性研究,这些成果的研究有利于提高了工程技术人员对行星传动技术的认识。
在新理论和新数学计算方法出现的同时,行星齿轮减速器的优化设计方法也随着更新,比较新的研究成果:有可靠性工程理论在优化设计中的应用,有遗传算法在行星齿轮优化设计中的应用,有模糊数学在行星齿轮优化设计中的应用,有可靠性工程理论在优化设计中的应用,基于可靠性工程的理论通过引入强度可靠性系数方程来进行优化设计。
这些新的设计理论和新的设计方法将许多设计理论概念和研究成果应用到优化设计中,对行星齿轮传动优化设计理论研究的发展有很大的贡献。
(2)对于行星齿轮减速器结构设计方面,目前国外已经广泛采用了CAD/CAE/CAM 一体化的设计方法,这是一种面向零件的参数化的3D实体模型设计技术,与以往传统的二维设计方法相比,这是一条革命性的设计理念。
通过三维结构设计与优化设计的完美结合,可以使设计一体化,对工作效率的提高是非常有好处的。
当前,国外的一些公司针对产品的不同特点,开发出了很多专用的优化设计模块,这些优化设计模块之间有良好的数据接口,产品的几何模型可以通过它们实体造型模块的优化结果直接输出,这样的设计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对于产品开发周期缩短,企业研发能力的提高都有好处,由于开发的产品周期短、速度快,可以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
目前,我国机械设计发展比较快,设计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
(3)随着计算机广泛应用于设计领域,在产品的研发初期,可以应用计算机辅助工程(CAE),通过计算机模拟实际工作情况,对产品的各项性能进行检测,比如对其静态的,动态的性能进行测试,这样可以在设计时发现产品的缺陷,避免样机制造的风险,用CAE技术不仅可以降低研发成本,缩短研发周期,而且可以对设计的结果进行验证,这样可以整体了解产品的性能,省去一些不需要的环节,节省研发费用,现在对于一些特别复杂的机械零件,由于在CAE中不易建模而采用在三维CAD中进行建模,把所建好的实体模型数据,用另一种可以让CAE软件识别的格式保存,然后导入到CAE软件中。
目前,采用ADAMS、ANSYS等有限元分析软件对所设计的机械产品进行有限元分析在设计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随着计算机性能的提高和设计人员经验的积累,对产品设计的仿真模型与实际模型相差很小,这样可以保证仿真性能的可靠性。
近些年由于国家对制造业的重视,许多国内高校及科研部门对计算机辅助方面有了一定的投入,特别在有限元方面,并取得了一定得成果。
随着有限元方法的应用,普及以及设计人员的经验积累,实体建模将越来越接近真实结构,这样的研究成果才能真正指导生产实践。
二、研究的基本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本论文就是对轮边减速器进行研究,找出合适的方法,为自主研发出具有结构简单,高精度和高可靠性的减速器提供理论支持。
1查找相关参数及结构特点,进行车轮减速器和桥壳总成的设计;2确定轮边减速器和桥壳的结构形式;3确定轮边减速器和桥壳的主要性能参数;4轮边减速器和桥壳的总成的设计、计算、分析、制图;5其他相关零部件的设计;6结合本课题查阅并翻译不少于3000字的英文资料;7编写设计说明书;三、研究步骤、方法及措施:方法主要有文献研究法:通过对中国学术期刊网,万方数据资源系统等中英文数据库的检索,收集有关资料,并对收集的资料进行归纳分析,为论文作铺垫。
(1)重要零部件选型设计:选择轮边减速器和桥壳的结构形式及零部件的结构设计,选择和计算基本参数。
(2主要零部件的强度校核:利用有限元发对轮边减速器行星架的结构强度进行分析校核。
(3总装图与零件图的计算机绘制:本项目的所有图纸运用CATIA软件进行绘制,均采用电子文本,部分重要零部件采用三维图,并在计算机上进行模拟装配,以求减少设计失误。
四、研究工作进度:第1-4周:调查研究,收集资料,翻译外文资料,确定轮边减速器的结构形式。
第5-8周:确定轮边减速器的总体尺寸和结构参数,计算性能参数并进行结构设计。
第9-12周:绘制轮边减速器和桥壳总成图。
第13-16周:绘制零部件二维工程图,整理资料,撰写毕业论文。
第17-18周:毕业答辩五、主要参考文献:【1】刘淮信主编.汽车设计.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2】陈家瑞主编.汽车构造,机械工业出版社,1997【3】机械设计手册编委会.机械设计手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5】邓勋、张文明、郭耀斌.BZQ3390矿用自卸车轮边减速器的设计.煤矿机械,2008,vol.29(No.6);16-18【6】张华增、曹人乐.改进轮边减速器垫片结构.科技创新报,2008,No.22;78【7】焦万铭、冯雅丽、杨钰.狂勇气车轮边二级行星减速器设计.矿山机械,2008,vol.36;38-39【8】刘玉春、罗维东等.矿用汽车轮边减速器可靠性优化设计.机械设计制造,2006,No.9;18-20.【9】杨锁望、韩玉琪、杨钰.矿用自卸车驱动桥壳结构分析与改进设计.专用汽车,2005,No.1;21-23【10】杨钟胜.矿用自卸车驱动桥轮边减速器的研究与制造.汽车工艺与材料,2011,No.10;37-47【11】项生田、李剑敏等.轮边减速器行星架结构强度和疲劳寿命分析.汽车工程,2011,vol.33(no.5);417-421【12】张宝成.轮边减速器内齿圈的结构改进设计.北京矿冶研究总院.【13】李必文、张春良.轮边减速器优化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中国工程机械学报,2008,vol.6(no.1);53-57【14】汪振晓、李增辉.轮边减速器总成的设计.汽车科技增刊,2008,【15】陈海、洪恒恒等.驱动桥桥壳有限元分析及结构优化.开发研究,2011,no.7;48-49 【16】尹道骏.重型汽车轮边减速器的研究.合肥工业大学.2010【17】C.Yuksel、A.kahraman.Dynamic tooth loads of planetary gear sets having tooth profile wear.The university of Toledo,2004.【18】C.H.Mcmurray、W.J.Blanchflower.Multi-Channel,Probe Colorimeter for Use with the Micro-elisa Test,Which Makes Use of Disposable Flat-bottom Microhemagglutination plates,Clinical Chemistry,1979,vol.25(no.4);570-576 【19】Yichao Guo、Robert G.Parker,Purely rotational model and vibration modes of compound planetary gears.Mechanism and Machine Theory,2010六、导师意见:指导教师(签字)摘要本文根据TYQ4190型半挂牵引车的设计要求,完成了轮边减速器的设计。
由于车速要求较高,且其载重量大,对其结构的强度要求较高。
对比已有车型并考虑各种传动的优缺点选取轮边减速器的类型为NGW行星齿轮减速器,根据分配的传动比,初步确定齿数,然后按照扭矩特性和轮齿的弯曲强度公式计算出齿轮副的模数。
计算出基础参数以后根据该参数设计齿轮副的其它尺寸和轮边减速器的结构参数。
对该齿轮副进行效率检验和强度校核。
同时对轴承和连接花键的选择和设计,并进行了强度校和。
在轮边减速器校验合格后,运用UG对轮边减速器进行三维建模,创建的轮边减速器三维实体模型可以直观的看到各零件之间的匹配是否合理,有无干涉,是对设计尺寸的初步检验,而且也是对零件仿真分析和加工的一个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