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图整理和复习

合集下载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七《扇形统计图》整理和复习人教新课标(2023秋)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七《扇形统计图》整理和复习人教新课标(2023秋)
举例:解释如何将数据比例转化为角度,如将40%转化为扇形角度。
(2)扇形统计图的解读:培养学生从扇形统计图中快速、准确地提取信息的能力。
举例:指导学生如何从扇形统计图中判断各部分的大小关系,比较不同部分之间的比例。
(3)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运用扇形统计图解决实际问题时,学会如何选择合适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绘制的扇形统计图。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扇形统计图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举例:以班级学生喜欢的运动项目为例,指导学生如何计算各项目所占比例并绘制扇形统计图。
(3)扇形统计图的分析与应用:学会从扇形统计图中提取信息,解决实际问题。
举例:分析扇形统计图,回答相关问题,如:哪种运动项目最受欢迎?
2.教学难点
(1)扇形统计图中角度的计算:理解并掌握如何根据各部分数值计算对应的角度。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和数据分析等核心素养。通过复习扇形统计图,使学生能够:1.抽象出扇形统计图的本质特征,理解其反映数据比例关系的作用;2.运用逻辑推理分析扇形统计图中的数据,提高观察、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3.学会运用扇形统计图进行数据建模,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4.提高对统计数据的敏感度,培养从统计图中提取、整合、解释信息的能力,为实际生活中的数据决策提供支持。教学内容紧密联系新教材,旨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总复习PPT含练习 6.3.1 统计表和统计图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总复习PPT含练习  6.3.1 统计表和统计图

2050年世界各洲人口预测数量情况统计图
60
年月
50
40
30
20
10
0 欧洲
非洲 北美洲 拉美
亚洲
知识梳理
2.统计图
折线统计图不仅能够清楚地表示数量的多少,而且还可以表
示数量增减的变化情况,所以选择折线统计图来表示1957
年~2050年世界人口变化预测情况比较合适。
1957~2050年世界人口变化预测情况统计图。
巩固练习
看图并回答问题。
我国某两个城市2012年月平均最高气温变化情况统计图
(2)1月份两个城市的月平均最高气温相差多少摄氏度?8月 份呢?你有什么发现?
答:1月份两个城市的月平均最高气温相差19℃,8月 份相差2.6℃,我发现冬天温差大,夏天温差小。
巩固练习
为了组织球类比赛,学校调查了六年级学生最喜欢的球类运动情况,
3.统计量
平均数 一组数据的和除以这组数据的个数所得的商叫做这组数 据的平均数。一组数据只有一个平均数。
(总体水平) 代表一组数据的平均值
① 移多补少
② 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 中位数 有序排列的一组数据中最中间的那个数据。
奇数个数据:直接找“最中间”的一个数。 (一般水平) 偶数个数据:最中间的那两个数的平均数。
1450×(1-34%-38%)=406(人)
406×5.4=2192.4(元) 答:高年级捐款2192.4元。
巩固练习
2020年我国遭受到“新型冠状病毒”的巨大灾难,全国 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抗击“新冠”。图(1)是根 据某市某小学“献爱心,抗新冠”自愿捐款活动中学生 捐款情况制成的条形统计图,图(2)是该小学学生人数 比例分布图,该校共有学生1450人. (2)该校平均每人捐款多少元?

扇形统计图整理和复习教案

扇形统计图整理和复习教案

扇形统计图整理和复习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扇形统计图的特点,能根据图分析,解决相关实际问题。

2、通过对三种统计图进行系统的复习,知道每种统计图的不同作用,并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选择和使用,进一步增强统计意识,感受统计的价值。

3、通过复习,增强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意识,掌握一定的整理复习的方法。

教学重点:自主交流整理知识的过程和方法,找到知识间的联系,自主构建知识系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条形、折线、扇形三种统计图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明确目标.师:同学们上午好,前几节课我们学习了扇形统计图的相关知识,今天我们将对这个单元的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孩子们你们觉得我们要从哪几个方面对这个单元进行整理和复习?生1:这个单元我们学习了扇形统计图什么知识?生2:不同的统计图中有什么区别和联系?生3:这些知识在实际生活中有什么运用?师:你们真棒!现在我把大家的问题罗列出来。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解决这些问题吧!板书:1:这个单元我们学习了扇形统计图什么知识?(学习了什么?)2:不同的统计图中有什么区别和联系?(知识间有什么区别和联系?)3:这些知识在实际生活中有什么运用?(有什么作用?)1、梳理基础知识。

(1)扇形统计图的特点。

师:前段时间我们进行了全校的体检,如果学校要求我们统计我六年级各班近视人数占全校近视眼总数的百分之几,大家觉得我们需要做哪些统计工作?生交流,回答。

小结:①首先我们需要先收集各年级近视的人数。

②然后汇集成统计表。

③算出百分比。

师:大家觉得绘制成什么统计图比较合适?为什么?生交流。

(扇形统计图)思考:扇形统计有什么特点?特点:用圆表示总量,每个扇形表示不同部分。

二、整理复习,形成体系。

师:看来同学们对扇形统计图的特点还是非常熟悉,那接下来我们一起来通过练习对这个单元的内容进行整理吧!1、学会认识扇形统计图。

下面是鸡蛋中各部分质量的统计图。

7.条形统计图 整理和复习(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7.条形统计图 整理和复习(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7. 条形统计图整理和复习(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条形统计图的概念和特点,了解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2. 培养学生运用条形统计图整理和表示数据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数据的观察、分析、判断和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1. 条形统计图的概念和特点。

2. 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和步骤。

3. 条形统计图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1. 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和步骤。

2. 条形统计图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准备:1. 课件或黑板,用于展示条形统计图的绘制过程。

2. 练习题,用于巩固学生对条形统计图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统计图,如:折线统计图、饼图等。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条形统计图吗?3.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条形统计图是一种用长方形的长度来表示各种数据的统计图。

二、新课讲解(15分钟)1. 讲解条形统计图的概念和特点。

(1)概念:条形统计图是一种用长方形的长度来表示各种数据的统计图。

(2)特点:直观、形象、易于比较。

2. 讲解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和步骤。

(1)确定数据:收集需要表示的数据。

(2)确定坐标轴:确定横轴和纵轴的范围和刻度。

(3)绘制长方形:根据数据的值,绘制相应长度的长方形。

(4)添加标题和图例:给统计图添加标题和图例,使统计图更加清晰易懂。

3. 举例说明条形统计图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1)商品销售情况的统计。

(2)人口数量的统计。

(3)学生成绩的统计。

三、课堂练习(15分钟)1. 教师出示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

2. 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答案进行讲解和点评。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收获。

五、课后作业(5分钟)1. 完成课后练习题。

2. 观察生活中的条形统计图,并尝试解释其含义。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条形统计图的概念、特点、绘制方法和实际应用,使学生掌握了条形统计图的基本知识。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统计专题复习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统计专题复习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统计专题复习
本文档旨在对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统计专题进行复总结,帮
助学生巩固重要知识点并提升解题能力。

一、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1. 数据的来源:可以通过实地观察、调查问卷、文献资料等方
式收集数据。

2. 数据的分类整理:根据数据的性质和特点进行分类整理,如
按照数量、性别、年龄等进行分类。

二、数据的表达和分析
1. 图表的制作:常用的图表有条形图、折线图、饼图等,根据
数据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图表进行表达。

2. 图表的分析:通过观察和分析图表,了解数据的规律和趋势,从中获取有用的信息。

三、数据的描述和总结
1. 中心趋势度量:用均值、中位数、众数等指标描述数据的平
均水平和集中程度。

2. 离散程度度量:用极差、方差、标准差等指标描述数据的分
散程度和波动情况。

四、概率和统计问题的解决
1. 概率的计算:概率是指某件事情发生的可能性,通过计算概
率来解决相关问题。

2. 统计问题的解决:根据提供的问题和数据,通过应用统计学
原理和方法进行问题的解答和分析。

以上是对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统计专题的复习总结。

希望通
过复习和理解这些知识点,同学们能够在数学学习中更加游刃有余,取得更好的成绩。

《整理和复习“条形统计图”》课件

《整理和复习“条形统计图”》课件
了解小学生的近视情况需要做什么
收集数据
整理数据
了解小学生的近视情况需要做什么
人数/人
从中可以 获得哪些 数学信息 呢?
实验小学各年级近视人数统计图 72
67 60 54
40 35
更清楚得比较大小
发现隐藏的信息
提出合理的猜想和建议
年级
一格表示5
一格表示90
给学校的建议:建议学校开设“用眼健康”现讲在座可你能又是是这怎样么吗想?的? 给学生的建议:提醒学生减少电子产品的使用
因为92÷2+26=72(分)
下节
统计表
条形统计图
横轴 纵轴 标题
• 能清楚地看出数据的多少 • 方便比较
全校同学最喜欢的素菜情况统计表
菜品 人数(人)
西红柿 312
黄瓜 135
青菜 250
萝卜 185
你能解决这两个问题吗?
1萝.喜卜给欢的厨西多红师几柿人的的?建比议喜:欢
3在12准-1备85午=1餐27时(人,) 多安排几次西 2.全红校柿一共,有少几安个排学生? 312几+1次35黄+2瓜50。+185 =882(人)A
312 250 185
135
B
给同学的建议:
饮食要均衡, 不能过分挑食 哦~
一格表示 太大
C
92
语文
数学
英语
语看了文李,明的数数学学,成绩英和语期中三 门语成 吗绩 ?文课,成的你有绩总什比分么数是要对学2他6成1说分的绩, 的一半多26分。 你能帮他把条形统计 图补充完整吗?
261-72-97=92(分)

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整理与复习(课件)五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

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整理与复习(课件)五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
一、二月份天气寒冷
➢ 回顾与反思
通过本课的整理与复习,你有什么收获? 你对统计活动有什么体会?
复式统计表 复式条形统计图
数据
不仅信息容量大 而且便于不同类别的数据分析和比较
不仅直观形象地表示数据 而且便于对两组数据的分析和比较
分析 比较
15 8
12 4
9 11
➢ 整理与复习
两个班的运动会总得分各是多少? 五年级二班哪些项目的成绩比五年级一班好一些? 哪个项目的成绩比 五年级一班差一些? 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两个班哪个项目的得分相差的最多?哪个项目得分最接近?
➢ 拓展提升
看图回答下列问题:
1.第一季度销售的取暖器比冰 箱多( 134 )台。 2.平均每月销售取暖器( 72 )台。 3.为什么一、二月份的取暖器 销售的最多?
➢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
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整理与复习
➢ 数学小讲师
图中数据各表示什 么意思?从图中你 能得到什么信息?
➢ 知识梳理
预习任务:
(1)回忆一下本学期,在统计这个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2)说说这个学期研究的统计表和统计图同以往的比较,各 有什么特点? (3)在画复式条形统计图时要注意些什么? (4)你能举出一些用统计表或统计图描述数据的例子吗?
➢ 整理与复习
学校运动会期间, 小波记录了五年级一班和二班同学的得分情 况, 结果如下:
五年级一班:短跑 15 分, 中长跑 8 分, 跳高 12 分, 跳远 9 分; 五年级二班:短跑 20 分, 中长跑 15 分, 跳高 4 分, 跳远 11 分。
根据小波记录的数据, 完成下面的统计表和统计图。
动物
数量/人 名称 合计
性别
XXX

数据的收集与统计图小结与复习

数据的收集与统计图小结与复习
第5章 数据的收集与统计图
小结与复习
要点梳理
考点讲练
当堂练习
课堂小结
要点梳理
一、数据的收集与抽样 1.全面调查 (1)总体、个体
我们把与所研究问题有关的全体对象称为总体. 把组成总体的每个对象称为个体.
(2)全面调查 对总体中每个个体都进行了调查,像这种调查 方式叫做全面调查(又称普查).
2.抽样调查 (1)抽样调查
考点四 扇形统计图 例4.如图是某大型超市一年中三种洗发用品的销售情 况统计图. (1)哪种洗发用品的销售量最大?
C种洗发用品的销售量最大.
(2)这三种洗发用品的销售量的百分比之和是多少? 百分比之和为1.
(3)若已知B种洗发用品的销售量为2300瓶,请计算一 下这个超市一年中三种洗发用品的总销售量;
在应用统计图描述数据时,要根据调查的目 的和数据的性质恰当地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考点讲练
考点一 调查方式
例1.下列调查中:①调查本班同学的视力;②调查一 批节能灯管的使用寿命;③为保证“嫦娥三号”的成 功发射,对其零部件进行检查;④对乘坐某班次客车 的乘客进行安检.其中适合采用抽样调查的是( B )
解:发言次数增加3 次的学生人数为4人, 全班增加的发言总次 数为52次.
课堂小结
数 据 的 收 集 与 统 计 图
方法 问卷调查、试验、查阅资料等
数据的收集 步骤
1.明确调查目的和问题;2.确 定调查对象;3.选择调查方法; 4.展开调查;5.收集并整理数 据;6.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全面调查(普查) 总体、个体 调查方式
A.调查一批显像管的使用寿命 B.调查芦柑的甜度和含水量 C.调查某县居民的环保意识 D.调查你所在学校数学教师的年龄状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玉米 ( )%
小麦 30%
水稻 52%
1、这是一个__扇__形__统计图。
玉米 ( )%
小麦 30%
水稻 52%
2、玉米种植面积占__1_8__%。
玉米 ( )% 水稻
52% 小麦 30%
已知水稻比小麦多种220亩,计算
出水稻种_5_2__0_亩,小麦种_3_0_0_ 亩,玉米种_1_8_0_亩.
特点
作用
条 形
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 定的数量,用直条的长 短来表示数量的多少
用于表示各种 数量的多少
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 既可反映同一事物
折 线
定的数量,用折线的上升 和下降表示的多少及增 减变化情况
不同时间的变化发 展情况,又可以表 示出数量的多少
用整个圆的面积表示 扇 总数,用扇形面积表 形 示各部分数量占总数
5、含有百分数的统计表叫 做( 百分数 )统计表。
6、画折线统计图时要注意月份
(或年份)之间的间隔要(
)。
间相隔同3年的距离应是间隔1年的
(
)倍。间3 隔2个月的距离
应是间隔1个月的(
)倍。
2
7、在一幅条形统计图里,用 0.8厘米长的直条表示5吨, 用__3_._6_厘米长的直条表示 22.5吨。
玉米 ( )%
小麦 30%ຫໍສະໝຸດ 水稻 52%表示小麦的扇形圆心角度数是 _1_0_8_0_.
的百分数
表示各部分和总 数之间,各部分 和各部分之间的 关系
一、填空: 1、( 折线统计图 )可以清楚的表 示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
2、统计表按表内项目的多少可 以分为( 单式 ) 统计表和 ( 复式 )统计表。
3、要想清楚的表示出各部分 同总数的关系,选用( 扇形 ) 统计图较好。
4、只要求表示数量的多少, 最好绘制( 条形 )统计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