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复习)
第四单元 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四年级上册数学单元常考题集训 苏教版(含答案)

第四单元综合检测一.选择题(共8小题)1.如图是U、V、W、X四辆不同类型的汽车每百公里的耗油量.如果每辆车都有50升油,那么这四辆车最多可行驶的路程合计是()公里.A.22 B.1200 C.2000 D.22002.如图是“北京一徐州”沿线各大站的火车里程表.里程/千米北京﹣天津西148北京﹣济南495北京﹣徐州814814﹣148求的是()之间的路线.A.北京到徐州B.济南到徐州C.天津西到徐州3.在下面的两幅统计图中,用来表示某地1~6月份的晴天天数的变化情况最为合适的是()A.B.4.李明调查了五个同学的身高,数据如下表.姓名李明王芳赵兰刘玉李琴身高(cm)141 139 138 143 14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刘玉的身高最高B.刘玉一定比其他同学吃的多C.赵兰最矮5.统计全校小学各年级男、女学生人数情况并制成统计表,设计的“表头”最合适的应是()A.B.C.D.6.胜利小学要统计各年级男女生人数,制表时设计的表头是()A.B.C.D.7.下面这三幅统计图都反映了去年12月的空气质量情况,要想清楚地表达出各种空气质量所占百分比的情况,应该选择统计图()A.第一幅B.第二幅C.第三幅D.以上三幅都可以8.新学期开始,教导处要给各年级绘制课程表应选用()A.条形统计图B.折线统计图C.统计表二.填空题(共6小题)9.根据统计图回答问题.(1)一班的近视人数是人,近视人数最多的是班.(2)三班学生的近视率是.(3)你对英山小学六年级学生的建议是:.10.某公园2019年元旦的售票情况如图.(1)售票最多的是月日,共售出张票.(2)1月1日比1月3日多售出张票.(3)1月1日和3日平均每天售票张.11.如图,是五年级一班同学体育达标人数统计图.(1)五①班的总人数至少有人.(2)在项目上,男女生的水平相当,在项目上,女生合格人数高于男生.(3)我认为这个班的同学应该在项目加强锻炼.12.阳光小学四年级一班同学调查了学校某一周每天的用水量,并制成了统计图.(1)这一周的用水量,最高,最低,最高用水量与最低用水量相差t.(2)这一周总用水量是t,平均每天用水t.(3)从中我还想到了:.13.条形统计图用2格表示20人,平均每格表示人,照这样计算,要表示120人需要画.14.小明在统计本校人数时,用长3厘米,宽0.5厘米长方形直条表示三年级学生人数60人,那么六年级共120人,应画长厘米,宽厘米的长方形直条.三.判断题(共4小题)15.在生活中统计一组数据,可以制成条形统计图表示.(判断对错)16.复式统计表可以表示多组数据,单式统计表只能表示一组数据(判断对错)17.下面是某街口1分钟车流量的统计表.根据统计表,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车型小轿车公共汽车卡车数量30辆10辆8辆①下一辆一定是小轿车.(判断对错)②下一辆可能是公共汽车.(判断对错)③下一辆是小轿车的可能性最大.(判断对错)④下一辆不可能是卡车..(判断对错)18.制作统计表时,要在表的下面写统计表的名称和制作日期.(判断对错)四.计算题(共1小题)19.李老师不小心将购物发票弄脏了,你能帮她算出笔记本的单价吗?五.应用题(共2小题)20.奇思家的电表读数如下(单位:千瓦时),5月和6月一共用电多少千瓦时?1月底2月底3月底4月底5月底6月底7月底245 325 455 545 700 825 91621.某校各年级的人数如图.图书室运来一些图书,如果平均分给三年级的学生,每人可以分到13本;如果把这些图书平均分给二年级的学生,三年级每人分到的图书比二年级少多少本?六.操作题(共2小题)22.根据统计表绘制条形统计图.某小学三、四、五、六年级学生捐款统计表:三年级四年级五年级六年级男生捐款钱数(元)120 115 130 125女生捐款钱数(元)115 135 140 13023.把统计图补充完整,并回答问题.下面是利华中学最喜欢参加各项球类运动的人数统计图.(1)你得到了哪些信息?(2)一共调查了多少人?七.解答题(共1小题)24.读统计图,回答问题.(1)从统计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哪个班捐的书最多?哪个班捐的书最少?(2)平均每个班捐多少本书?(3)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并解答吗?第四单元综合检测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8小题)1.如图是U、V、W、X四辆不同类型的汽车每百公里的耗油量.如果每辆车都有50升油,那么这四辆车最多可行驶的路程合计是()公里.A.22 B.1200 C.2000 D.2200【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通过观察统计图可知,U、V、W、X四辆不同类型的汽车每百公里的耗油量分别是10升、25升、5升、10升,据此分别求出这四辆不同类型的汽车耗油50升各行驶的路程,然后合并起来即可.【解答】解:(50÷10)×100+(50÷25)×100+(50÷5)×100+(50÷10)×100 =5×100+2×100+10×100+5×100=500+200+1000+500=2200(公里)答:这四辆车最多可行驶的路程合计是2200公里.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并且能够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2.如图是“北京一徐州”沿线各大站的火车里程表.里程/千米北京﹣天津西148北京﹣济南495北京﹣徐州814814﹣148求的是()之间的路线.A.北京到徐州B.济南到徐州C.天津西到徐州【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通过观察统计表可知:北京到天津西的路程是148千米;北京到济南的路程的495千米;北京到徐州的路程是814千米;所以814﹣148求的是天津西到徐州的路程.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因为北京到天津西的路程是148千米,北京到济南的路程的495千米,北京到徐州的路程是814千米;所以814﹣148求的是天津西到徐州的路程.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统计表的特点及作用,并且能够根据统计表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3.在下面的两幅统计图中,用来表示某地1~6月份的晴天天数的变化情况最为合适的是()A.B.【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根据折线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的特点进行判断.折线统计图可以清楚地反应实物的增减变化情况;条形统计图可以清楚地反应具体的数量.据此判断即可.【解答】解:根据统计图的特点,折线统计图可以清楚地反应实物的增减变化情况;条形统计图可以清楚地反应具体的数量.所以,要反应某地1~6月份的晴天天数的变化情况选折线统计图最为合适.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各种统计图的特点.4.李明调查了五个同学的身高,数据如下表.姓名李明王芳赵兰刘玉李琴身高(cm)141 139 138 143 14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刘玉的身高最高B.刘玉一定比其他同学吃的多C.赵兰最矮【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根据统计表可知本题统计的是学生的身高,可把这几个同学的身高进行比较,可知谁最高,谁最低,据此解答.【解答】解:143>142>141>139>138,所以刘玉的身高最高,赵兰的身高最矮.所以刘玉一定比其他同学吃的多不一定.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根据统计图分析数量关系解答问题的能力.5.统计全校小学各年级男、女学生人数情况并制成统计表,设计的“表头”最合适的应是()A.B.C.D.【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根据题意得出此统计表需要表示出,性别、人数与年级,所以制表时需要考虑性别、人数与年级,而此表重点反映的人数.据此解答.【解答】解:因为制表时需要考虑性别、人数与年级,而此表重点反映的人数.所以A项设计比较合理.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制表时设计统计表的表头,关键是根据要统计的内容来设计表头.6.胜利小学要统计各年级男女生人数,制表时设计的表头是()A.B.C.D.【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根据题意得出此统计表需要表示出,性别、人数与年级,所以制表时需要考虑性别、人数与年级,而此表重点反映的人数,所以应该选C.【解答】解:因为制表时需要考虑性别、人数与年级,而此表重点反映的人数,所以应该选C.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制表时设计统计表的表头,关键是根据要统计的内容来设计表头.7.下面这三幅统计图都反映了去年12月的空气质量情况,要想清楚地表达出各种空气质量所占百分比的情况,应该选择统计图()A.第一幅B.第二幅C.第三幅D.以上三幅都可以【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条形统计图能很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仅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扇形统计图能反映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由此根据情况选择即可.【解答】解:要想清楚地表达出各种空气质量所占百分比的情况,应该选择扇形统计图,也就是第一幅图.故选:A.【点评】此题应根据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各自的特点进行解答.8.新学期开始,教导处要给各年级绘制课程表应选用()A.条形统计图B.折线统计图C.统计表【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条形统计图能很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仅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统计调查所得来的原始资料,经过整理,得到说明社会现象及其发展过程的数据,把这些数据按一定的顺序排列在表格中,就形成“统计表”.由此根据情况选择即可.【解答】解:根据统计图和统计表的特点可知:新学期开始,教导处要给各年级绘制课程表应选用统计表.故选:C.【点评】此题应根据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统计表各自的特点进行解答.二.填空题(共6小题)9.根据统计图回答问题.(1)一班的近视人数是30 人,近视人数最多的是二班.(2)三班学生的近视率是60% .(3)你对英山小学六年级学生的建议是:读书写字姿势要正确,不要在强光、弱光下看书,坚持做眼睛保护操..【答案】(1)30人,二班;(2)60%.(3)读书写字姿势要正确,不要在强光、弱光下看书,坚持做眼睛保护操.【分析】(1)根据统计图可知:一班近视人数是30人,近视人数最多的是二班.(2)把三班的全班人数看作单位“1”,根据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用除法解答.(3)我建议同学们,读书写字姿势要正确,不要在强光、弱光下看书,坚持做眼睛保护操.【解答】解:(1)一班近视人数是30人,近视人数最多的是二班.(2)27÷45=0.6=60%答:三班学生的近视率是60%.(3)我建议同学们,读书写字姿势要正确,不要在强光、弱光下看书,坚持做眼睛保护操.故答案为:30,二;60%;读书写字姿势要正确,不要在强光、弱光下看书,坚持做眼睛保护操.【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并且能够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10.某公园2019年元旦的售票情况如图.(1)售票最多的是 1 月 1 日,共售出2100 张票.(2)1月1日比1月3日多售出1100 张票.(3)1月1日和3日平均每天售票1550 张.【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1)根据加法的意义,用加法分别求出这3天每天售票的张数,然后进行比较即可.(2)根据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用减法解答.(3)根据求平均数的方法,用1月1日和1月3日售票的总数除以2即可.【解答】解:(1)1200+900=2100(张)1000+600=1600(张)600+400=1000(张)2100>1600>1000答:售票最多的是1月1日,共售出2100张.(2)2100﹣1000=1100(张)答:1月1日比1月3日多售出1100张票.(3)(2100+1000)÷2=3100÷2=1550(张)答:1月1日和3日平均每天售票1550张.故答案为:1、1、2100;1100;1550.【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并且能够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11.如图,是五年级一班同学体育达标人数统计图.(1)五①班的总人数至少有50 人.(2)在投实心球项目上,男女生的水平相当,在跳绳项目上,女生合格人数高于男生.(3)我认为这个班的同学应该在仰卧起坐项目加强锻炼.【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1)该班男、女生体育达标人数从条形统计图中可以看出.在各项达标人数中,男生最高人数加女生最高人数就是这个班的最少人数.(2)根据各达标项目中表示男、女生人数的直条图高、低即可看出哪个项目上,男、女生水平相当,哪个项目上女生合格率高于男生合格率(3)仰卧起坐项目中,男、女生达标人数都较少,说明在此项目上应该加强锻炼.【解答】解:25+25=50(人)答:五①班的总人数至少有50人.(2)答:在投实心球项目上,男女生的水平相当,在跳绳项目上,女生合格人数高于男生.(3)答:我认为:这个班的同学应该在仰卧起坐项目加强锻炼.故答案为:50,投实心球,跳绳,仰卧起坐.【点评】此题是考查如何从条形统计图中获取信息,并根据所获取的信息解决实际问题.12.阳光小学四年级一班同学调查了学校某一周每天的用水量,并制成了统计图.(1)这一周的用水量,周一最高,周日最低,最高用水量与最低用水量相差13 t.(2)这一周总用水量是63 t,平均每天用水9 t.(3)从中我还想到了:我想倡议在全校开展一个节约用水活动,每天用水量不超过12t.【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1)由条形统计图可以直接看出哪在的用水量最高,哪天的用水量最低;用最高用水量减最低用水量就是最高用水量与最低用水量相差的吨数.(2)把这一周七天的用水量相加就是这一周的总用水量;根据平均数的意义及求法,用这一周的用水量除以7就是平均每天的用水量.(3)除周六、周日外,每天的用水量也不同,最多相差15﹣9=6吨,周二到周四每天都不超过11吨.我想倡议在全校开展一个节约用水活动,每天用水量不超过12吨(答案不唯一).【解答】解:(1)15﹣2=13(t)答:这一周的用水量,周一最高,周日最低,最高用水量与最低用水量相差13t.(2)2+15+10+9+11+13+3=63(t)63÷7=9(t)答:这一周总用水量是 63t,平均每天用水 9t.(3)答:我想倡议在全校开展一个节约用水活动,每天用水量不超过12t.故答案为:周一,周日,13,63,9,我想倡议在全校开展一个节约用水活动,每天用水量不超过12t.【点评】此题是考查如何从条形统计图中获取信息,并根据所获取的信息解决实际问题.13.条形统计图用2格表示20人,平均每格表示10 人,照这样计算,要表示120人需要画12格.【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因为用2格表示20人,平均每格表示10人,可以求得条形高与数据比为1:10,则可求出数据l20人的条形高.【解答】解:用2格表示20人,可以求得条形高与数据比为2:20=1:10,则可求出表示数据l20人的条形高为120÷10=12(格);故答案为:10;12格.【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条形统计图的综合运用.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数据.14.小明在统计本校人数时,用长3厘米,宽0.5厘米长方形直条表示三年级学生人数60人,那么六年级共120人,应画长 6 厘米,宽0.5 厘米的长方形直条.【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人数多少直条的宽度是相同的,只是长度不同,60人有3厘米长的直条表示,120人是60人的2倍,表示120人的直条也是表示60人直条长的2倍.【解答】解:小明在统计本校人数时,用长3厘米,宽0.5厘米长方形直条表示三年级学生人数60人,那么六年级共120人,应画长6厘米,宽0.5厘米的长方形直条.故答案为:6,0.5.【点评】此题主要是考查条形统计图的意义及特征.条形统计图中数量不同,直条的长度也不同,但宽度是相同的.三.判断题(共4小题)15.在生活中统计一组数据,可以制成条形统计图表示.√(判断对错)【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条形统计图能很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仅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扇形统计图能反映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由此根据情况选择即可.【解答】解:在生活中统计一组数据,能够比较数量的多少;所以可以制成条形统计图表示,所以原题说法正确.故答案为:√.【点评】此题应根据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各自的特点进行解答.16.复式统计表可以表示多组数据,单式统计表只能表示一组数据√(判断对错)【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根据单式统计表和复式统计表的区别:单式统计表用于表示一组数据,而复式统计表用于比较多组的数据;据此判断.【解答】解:根据单式统计表和复式统计表的特点,复式统计表可以表示多组数据,单式统计表只能表示一组数据.原题说法正确.故答案为:√.【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统计表的特点及作用.17.下面是某街口1分钟车流量的统计表.根据统计表,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车型小轿车公共汽车卡车数量30辆10辆8辆①下一辆一定是小轿车.×(判断对错)②下一辆可能是公共汽车.√(判断对错)③下一辆是小轿车的可能性最大.√(判断对错)④下一辆不可能是卡车.×.(判断对错)【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根据可能性的大小,数量多的可能性大,数量少的可能性小,数量越多的可能性越大,数量越少的可能性越小,但不管数量是多是少下一辆都有可能,由此进行解答即可.【解答】解:由统计的1分钟内车流量的情况的统计表可知,①小轿车最多,但下一辆不一定就是小轿车,这几种车的可能性都有;②下一辆可能是公共汽车.③因为小轿车最多,所以下一辆是小轿车的可能性最大.④下一辆可能是卡车.故答案为:×,√,√,×.【点评】此题考查简单的统计表,以及从统计表中获取信息,还用到判断可能性的大小.18.制作统计表时,要在表的下面写统计表的名称和制作日期×.(判断对错)【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制作统计表时,必须把(原始数据按照一定的顺序和范围)进行分类填在表内,并在表格的上方写上统计表的(名称),注明(计量单位)和(制表时间).【解答】解:制作统计表时,要在表的上面写统计表的名称,在右上方写上制作日期;如下表:2013年9月天气情况统计表时间:2013年10月1日天气晴天阴天雨天天数18 8 4制表的名称和时间不能写在下方,原题错误.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了统计表的制作,关键是熟知制作的过程.四.计算题(共1小题)19.李老师不小心将购物发票弄脏了,你能帮她算出笔记本的单价吗?【分析】首先根据单价×数量=总价,求出买书包用多少元,用书包和笔记本的总价减去买书包用的钱数求出买笔记本用的钱,然后根据单价=总价÷数量,据此解答.【解答】解:(245﹣45×1)÷40=200÷40=5(元),答:笔记本的单价是5元.【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统计表的特点及作用,并且能够根据统计表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五.应用题(共2小题)20.奇思家的电表读数如下(单位:千瓦时),5月和6月一共用电多少千瓦时?1月底2月底3月底4月底5月底6月底7月底245 325 455 545 700 825 916【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由于电表是连续计数,所以5月底电表的读数减去4月底电表的读数就是5月份的用电量,同理,6月底电表的读数减去5月底电表的读数就是6月份的用电量,求5、6月份的用电量也就是用6月底电表的读数减去4月底电表的读数.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825﹣545=280(千瓦时)答:5月和6月一共用电280千瓦时.【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统计表的特点及作用,并且能够根据统计表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21.某校各年级的人数如图.图书室运来一些图书,如果平均分给三年级的学生,每人可以分到13本;如果把这些图书平均分给二年级的学生,三年级每人分到的图书比二年级少多少本?【分析】三年级的人数已知,用13乘三年级人数就是这些图书的本数.再用这些图书的本数除以二年级人数就是如果把这些图书平均分给二年级的学生,平均每人分得的本数.再用二年级每人分得的本数减三年级每人分得的本数即可.【解答】解:13×32÷26﹣13=16﹣13=3(本)答:三年级每人分到的图书比二年级少多少本3本.【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从条形统计图中获取三年级、二年级人数的信息.六.操作题(共2小题)22.根据统计表绘制条形统计图.某小学三、四、五、六年级学生捐款统计表:三年级四年级五年级六年级男生捐款钱数(元)120 115 130 125女生捐款钱数(元)115 135 140 130【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根据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首先看图例以及每格表示几,然后再根据数据进行绘制即可.【解答】解:【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及应用.23.把统计图补充完整,并回答问题.下面是利华中学最喜欢参加各项球类运动的人数统计图.(1)你得到了哪些信息?(2)一共调查了多少人?【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观察统计图可以发现:每格人数相差10人,据此填上每格的数据,同时可以得出喜欢排球和足球的人数;(1)根据统计图的具体情况,罗列出自己得到的信息即可;(2)将喜欢每类球类运动的人数加在一起就是调查的总人数.【解答】解:如图所示:(1)我得到以下信息:喜欢羽毛球的有150人,篮球的有125人,乒乓球的有180人,排球的有100人,足球的有140人;喜欢乒乓球的人数最多,喜欢排球的人数最少.(2)150+125+180+100+140=695(人)答:一共调查了695人.【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根据已知数据画条形统计图,并根据统计图解决简单实际问题.七.解答题(共1小题)24.读统计图,回答问题.(1)从统计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哪个班捐的书最多?哪个班捐的书最少?(2)平均每个班捐多少本书?(3)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并解答吗?【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1)通过观察条形统计图可知,3班捐书最多,1班捐书最少.(2)根据求平均数的方法,用4个班捐书的总数除以4即可.(3)3班比1班多捐书多少本?根据求一个数比另一个多多少,用减法解答.【解答】解:(1)3班捐书最多,1班捐书最少.(2)(40+50+70+60)÷4=220÷4=55(本)答:平均每个班捐55本书.(3)3班比1班多捐书多少本?70﹣40=30(本)答:3班比1班多捐书30本.【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并且能够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苏教版 数学 四年级上册 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复习

知识回顾
在报纸、杂志、电视、互联网等媒体中,经常能够见到各种各 样的统计图。
从上面的统计图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查 找一些有特色的统计图,与同学交流。
实验一
6、小力为了了解同学们的课外阅读情况,设计了下面的调查表。
调查表
你本学期读过的课外书有多少本?(在□里画“√”)
5本以下□ 5是否佩戴眼镜?
戴 不戴
调查表二 你的双眼视力各是多少?
双眼5.0 单眼5.0 双眼5.0 及以上 以下 以下
要求: 1、8人一组,5 分钟内完成。
2、各组明确分
视力情况 人数
班同学视力情况统计
表 合计
工,做好记录。 年 月 3、各小组长汇
总,完成统计表。 4、小组内分析 讨论统计表。
(1)根据统计结果,你怎样评价班上同学的视力情况?
(2)你能提出一些用眼卫生的建议吗?
实验三
准备一枚1元的硬币,把 它平放在桌面上,用一个滴管 往硬币上滴水。你估计在水不 外溢的情况下,最多能滴多少 滴水?同桌两人合作,做4次 这样的实验,并把实验结果记 录在下面的表中。
滴水实验结果统计表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滴数
实验要求: 1、硬币平放在桌上。 2、注意挤压水滴大 小均匀。 3、每次操作要把硬 年 月 币上的水擦干晾干。 第四次
要求: 1、8人一组,3分
用这个调查表在小组里调查,整理后完成统计表。
钟内完成。
第 小组同学本学期课外阅读情况统计表
2、各组明确分工, 做好记录。
年 月 3、小组内分析讨 阅读数量 合 计 5本以下 5~10本 10本以上 论统计表。
人数
你能对调查得到的结果进行简单分析吗?
实验二
7、你的视力是否正常?班上其他同学呢?选择下面的一个调查项目, 现在小组里调查,再全班汇总,并完成统计表。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分层单元卷(培优卷)(解析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单元测试-第四单元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培优卷)一、选择题(满分16分)1. 2只燕子3天吃害虫300只,2只燕子平均每天吃害虫()只。
A. 50B. 100C. 150【答案】B【解析】【分析】用害虫总只数÷天数=2只燕子平均每天吃害虫数,进行列式计算即可。
÷=(只),则2只燕子平均每天吃害虫100只。
【详解】3003100故答案为: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实际问题,熟练掌握平均数的计算方法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2. 下面各组数据中,()的平均数是15。
A. 13,14,15B. 13,14,15,16C. 13,14,15,16,17【答案】C【解析】【分析】平均数是表示一组数据的平均值,是指在一组数据中所有数据之和再除以这组数据的个数;依此计算出每个选项的平均数即可。
【详解】A.13+14+15=42,42÷3=14;B.13+14+15+16=58,58÷4=14……2;C.13+14+15+16+17=75,75÷5=15;故答案为:C【点睛】熟练掌握平均数的意义与求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3. 下面四幅图中,图()表示我市某商场短袖衬衫四个季度销售情况统计图。
A. B.C. D.【答案】D【解析】【分析】条形统计图能很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再结合生活经验进行解答。
【详解】根据一年四个季度,一、四季度气温较低,短袖衬衫销量比较少,二、三季度气温升高,短袖衬衫销量增加,选择D符合某商场短袖衬衫四个季度销售情况统计图。
故答案选:D【点睛】本题考查条形统计图的特点以及根据实际经验解答问题。
4. 在一次航模比赛中,小华的遥控飞机前几次平均飞行时间是61秒,当最后一次飞行之后,平均飞行时间为62秒。
最后一次的飞行成绩可能是()秒。
A. 61B. 62C. 63D. 66【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题意经过最后一次飞行的平均时间是62秒,前几次平均时间是61秒,根据平均数的意义,最后一次的飞行时间一定大于62秒,又因为经过最后一次的飞行后平均时间增加了1秒,1除以几次都小于1,所以最后一次飞行时间不可能是63秒,据此进行解答。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寒假复习提升卷:思维导图+知识梳理+例题精讲+易错专练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寒假复习提升卷思维导图+知识梳理+例题精讲+易错专练一、思维导图二、知识点梳理知识点一: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1、统计表(1)根据调查的相关数据填写统计表,在对应栏里填上对应的数据。
(2)合计是各个分类事物的统计数据之和。
完整的统计表要有:反映统计内容的标题和日期、收集数据相对应的统计项目、数据。
2、条形统计图(1)制作条形统计图时,可以根据数量的多少确定1格代表多少个单位,确定好横轴、纵轴。
每格可以表示1个单位,也可以表示多个单位。
(2)特点:条形统计图可以直观、形象地反映数量的多少,分为横向条形统计图和纵向条形统计图。
知识点二:数据的分段整理和统计1、收集、整理数据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一组数据进行分段整理。
2、分段整理数据的步骤:(1)收集数据;(2)分段整理(可以用画“正”字的方法);(3)制作统计表;(4)分析数据,解决问题。
知识点三:平均数1、平均数的意义一组数据的和除以这组数据的个数,所得的商就是平均数。
2、平均数的求法(1)移多补少法:在总量不变的前提下,在几个(或若干个)不相同的数中,从多的数中拿出一部分给少的数,使它们变成相同的数,这个相同的数就是这组数据的平均数。
(2)计算法:先求出一组数据的总数量,再除以这组数据的总个数,就可以求出这组数据的平均数,即“平均数=总数量÷总个数”。
(3)根据“平均数=总数量÷总个数”可以推导出“总数量=平均数×总个数”,也就是已知几个数的平均数,可以求出它们的总数量。
3、求平均数必须知道的两个条件:(1)被平均分的事物的总数;(2)要平均分成的个数或份数,即平均数=总数量÷总个数(或总份数)。
对于这三个量,知道任意两个量,就可以求出第三个量。
三、例题精讲考点一:统计表和简单的条形统计图1.幸福超市2006年第一季度销售额情况如下表。
超市财务部将以下情况制成了统计图,完成下面的问题。
6 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二)

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二)【知识点归纳】一.复式统计表统计表由单式统计表、复式统计表和百分数统计表组成,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复式统计表.复式统计表能把两个(或多个)统计内容的数据合并在一张表上,可以更加清晰、明了地反映数据的情况.复式统计表由标题、日期、线条和表格等内容组成.【典例分析】例1:春风小学六年级学生为学校图书馆整理图书的情况,有部分数据已记载到统计表上,请你把统计表填写完整(不要求列式),并回答问题.春风小学六年级学生为图书馆整理图书情况统计表:项目数量班级人数整理图书本数平均每人整理图书本数合计一班42 588二班40 11.55(1)从图上看出男生人数最多的是小组,女生人数最少的是小组,小组的总人数最多,小组的总人数最少.(2)通过计算,三个兴趣小组的总人数有人,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多人.数学小组再增加人就和科技小组的人数一样多.点评:本题是复式条形统计图,这类题目先根据图例读出出数量,再由问题找出合适的数据求解.同步测试一.选择题(共6小题)1.2辆汽车4次能运2400箱啤酒,平均每辆每次运啤酒多少箱?列式错误的是()A.2400÷2÷4 B.2400÷(2×4)C.2400÷(2+4)2.如表是甲、乙品牌在1~3月份的销售情况.在三月份,甲品牌比乙品牌多卖()箱.A.60 B.20 C.30 D.403.某足球队想从队员中选一个人做前锋,下表是甲、乙、丙三名运动员最近5个赛季进球数统计表(“/”表示这个赛季没有参加比赛),该选()运动员比较合适.甲运动员2317182423乙运动员//262224丙运动员3012/2620A.甲B.乙C.丙4.如图,针对小明制的复式条形图不足之出,小华提出了几点建议,则他提出的建议正确的是()A.缺少图例B.不知道每个月的销量C.不能够正确反映出销量情况D.看不出哪个月的销量最多5.小明调查了一些同学最喜欢的运动项目是什么,他把收集的数据记录在如图表内.如果用黑条表示男生,灰条表示女生.如图中()是小明调查的结果.项目男生人数女生人数跑步II III跳高IIII IIIIII游泳IIIIII IIIIII跳远II IA.B.C.6.小明调查了一些同学最喜欢的运动项目是什么,把他收集的数据记录在下面的表内()如果用红条表示男生,黄条表示女生,下面哪幅图是小明调查的结果?A.B.C.D.二.填空题(共6小题)7.五年级(1)班同学的身高情况分三段统计,结果如图.(1)这个班身高在1.50~1.59米范围内的男女生相差人.(2)从图中可以看出这个班男生共有人.(3)将合适答案的序号填在横线上.全班同学从高到矮排成一行,张林在第11个,他的身高可能是.A.1.49米B.1.58米C.1.61米8.甲和乙都是营养价值很高的食品.如图列出了100克甲食品和100克乙食品中所含的几种主要成分.(1)两种食品相比,中的碳水化合物含量比较高.(2)乙食品中的含量最高.9.下面是希望小学三年级兴趣小组活动人数的信息,可以把和的兴趣小组人数合并在一张统计表里.A.一班,航模18人、书法7人、踢球16人B.二班,航模20人、美术16人、书法9人C.三班,航模12人、踢球23人、书法9人10.根据统计表回答问题.某地11、12月份天气情况统计表天气天数月份11158431213954(1)这两个月共有天.(2)这两个月比少天.11.有A,B两个国家,A国的人口增长率为2.5%,B国的人口增长率为﹣1.5%.如图所示,图比较正确地反映了着两国的人口变化情况.12.下面是四(1)班同学参加“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中,立定跳远测试成绩统计图.(1)男生在等级的人数最多,女生在等级的人数最多.(2)等级为良好的同学是及格的同学的倍.(3)等级为优秀的同学是不及格的同学的倍.(4)四(1)班一共有人.(5)四(1)班男生与女生相差人.三.判断题(共5小题)13.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比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表示的更明白..(判断对错)14.任意两个条形统计图都可以合成一个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判断对错)15.为了便于分析和比较,有时需要把两个有联系的统计图合编成一个复式统计图..(判断对错)16.复式条形统计图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式条形统计图整合而成.(判断对错)17.复式统计表由标题、日期、线条和表格等内容组成.(判断对错)四.应用题(共3小题)18.请根据下面的统计表选择合适的统计图并回答问题.(1)两种车销售量相差最大的是哪个月?相差最小的是哪个月?(2)2016年2月货车销售量是1月销售量的几倍?2016年4月轿车销售量是6月销售量的几分之几?(3)哪种车的销售量相对稳定一些?19.下面是二(1)班同学最喜欢的图书种类统计表.图书种类人数性别儿童文学类科普类动漫类其他男生6592女生8462(1)男生喜欢类图书的人数最多.(2)女生喜欢类图书的人数最多.五.解答题(共8小题)20.看图回答下列问题.(1)上面的统计图是统计图.(2)小强家第季度电费最多,是元.(3)小军家第季度电费最少,是元,平均每季度元.(4)小军家全年电费元,小强家全年电费元.小强家比小军家全年电费多.(5)全年两家电费一共是元.22.看图回答问题.(1)四(1)班参加项目的人数最多,四(2)班参加项目的人数最多.(2)四(1)班选择舞蹈项目的人数比四(2)班参加舞蹈项目的人数的少人.(3)四(1)班一共有人参加课外活动.(4)你还能获得哪些信息?(至少写两条)24.下面是男生和女生两个组踢毽子比赛成绩统计图.男生平均每人踢多少个?女生呢?25.实验小学五、六年级图书角拥有图书情况如下表.班别数量年级1班2班3班4班五年级130150118142六年级160140130146①根据统计表完成统计图.②五年级4个班平均每班拥有图书多少本?③根据图表中的信息,请你再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解答.26.小强家和小军家2016年各季度电费情况如图:(1)小强家第季度电费最多,是元.(2)小军家第季度电费最少,是元.(3)小军家全年电费元,小强家全年电费元.小强家比小军家电费多.27.小丁和爸爸以及王明家、周伯伯家一起进行三家父子钓鱼比赛.比赛结束后,小丁制作了如下统计图.(1)三家的爸爸一共钓了多少条鱼?(2)三家约定,为了鼓励小朋友,计算每个家庭的比赛成绩时,小朋友钓的鱼,一条按两条计算.如王明家总成绩为:8+2×2=12(条).按这种算法,请你先算一算:周伯伯家和小丁家的总成绩是多少,然后判断:哪一家的成绩最好.。
五年级数学上册章末复习(苏教版) 第六单元《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二)》(原卷)

第六单元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二)知识点一:认识复式统计表,这张统计表叫做复式统计表。
复式统计表不仅 ,同时也知识点二: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1.复式条形统计图:每组数据中有 ,用表示数据的条形统计图,就是。
2.读懂复式条形统计图:通过观察和比较,可以 ,从中获取生活信息,提出并解决问题。
3.复式条形统计图的优点:复式条形统计图、形象地。
【易错典例1】(2018春•淮北期末)根据统计表回答问题.某地11、12月份天气情况统计表天气天数月份11158431213954(1)这两个月共有61天.(2)这两个月比少19天.【思路引导】(1)根据加法的意义,把11月份和12月份的天数合并起来即可.(2)先分别求出这两个月阴天、晴天各是多少天,再根据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几,用减法解答.【完整解答】解:(1)15+8+4+3+13+9+5+4=61(天);答:这两个月共有61天.(2)(15+13)﹣(4+5)=28﹣9=19(天);答:这两个月阴天比晴天少19天.故答案为:61;19.【考察注意点】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统计表的特点及作用,并且能够根据统计表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易错典例2】两所小学为旱区捐款情况统计表(1)两所学校五年级一共捐了元.(2)一小年级捐款最多,二小年级捐款最少.(3)一小全校一共捐款元.【思路引导】(1)要求两所学校五年级一共捐了多少元,把两所学校五年级的捐款数加起来即可.(2)从统计图中很容易看出:一小五年级捐款最多,二小一年级捐款最少.(3)要求一小全校一共捐款多少元,把一小五个年级的捐款数相加即可.【完整解答】解:(1)550+530=1080(元)答:两所学校五年级一共捐了1080元.(2)一小五年级捐款最多,二小一年级捐款最少.(3)520+530+540+520+550=500×5+(20+30+40+20+50)=2500+160=2660(元)答:一小全校一共捐款2660元.故答案为:1080,五,一,2660.【考察注意点】从问题出发,然后从统计表中找到解决问题所需要的信息,解决问题.【易错典例3】(益阳模拟)小明和小涛进行投篮比赛,下面是他们每个人比了五轮,每轮投篮50次投中的次数统计图.(1)小明平均每轮投中26次,小涛平均每轮投中23次.(2)如果再投一次,小明投中的可能性小,小涛投中的可能性大.【思路引导】(1)根据条形统计图,把小涛5轮投中的球相加的和除以5即是小涛平均每轮投中的次数,列式解答即可得到答案;(2)根据小明和小涛5轮投中的条形图可知:小涛在几次的练习中,投中的次数逐渐增多,而小明投中次数不稳定,所以如果再投一次,小明投中的可能性小,小涛投中的可能性大.【完整解答】解:(1)(28+13+17+20+37)÷5=115÷5,=23(次),答:小涛平均每轮投中23次;(2)如果再投一次,小明投中的可能性小,小涛投中的可能性大.故答案为:(1)23,(2)小,大.【考察注意点】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如何从复式条形统计图中获取信息,然后再根据信息进行计算、预测即可.【易错典例4】(2012•历城区校级自主招生)如图是某校六年级二班的期中考试成绩统计图,看图回答问题.本次期中考试数学学科的优秀率是42.9%.【思路引导】深色表示数学的考试成绩;先找出数学考试成绩的优秀人数,再求出总人数,然后用优秀的人数除以总人数乘100%即可.【完整解答】解:15÷(15+13+4+3)×100%,=15÷35×100%,≈42.9%;答:本次期中考试数学学科的优秀率是42.9%.故答案为:42.9.【考察注意点】本题先找出图例信息,读出数据,再根据百分率的含义求解.一、选择题1.(2021四下·集美期中)下面是4名学生50米自由泳成绩和跳高成绩统计表:姓名许明刘娟李非王方50米自由泳55.83秒54.49秒48.50秒55.67秒跳高0.98米95厘米 1.1米1米1厘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最新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4单元 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全单元】练习》复习巩固小结作业(PPT版)

(3)小强身高145厘米,他到一个平均水深 110厘米的池塘里游泳,还是会有危险。 合理
练习八
6.四年级二班4个小组同学的植树情况如下图:
(1)植树最多的是哪个小组,最少的呢? 最多的是第二小组 最少的是第一小组
第 四 单元 统 计 表 和 条 形 统 计 图 (一)
第 3 课时 练 习 七
练习七
1.青阳小学四年级一班同学调查了学校某星 期每天的用水量,并制成了统计图。
星期五最多,星期六最少
(1)这一星期的用水量,哪天最多,哪天最少?
练习七
1.青阳小学四年级一班同学调查了学校某星 期天的用水量,并制成了统计图。
(2)除星期六、星期日外,每天的用水量大约 多少吨? 每天的用水量大约11吨
练习七
2.根据下面四年级二班女同学1分钟仰卧起坐 的成绩记录(单位:个),把统计表填写完整, 再回答问题。
四年级二班女同学1分钟仰卧起坐的成绩统计表 年月
成绩/个 合 计 20~29 30~39 40~49 50~59
人数
58+56+63+67=244(秒) 244÷4=61(秒) 答:4次飞行时间的平均时间是61秒。
练习八
3.学校篮球队队员的平均身高是160厘米。
(1)李强是学校篮球队队员,他的身高 可能是155厘米吗?
他的身高可能是155厘米 (2)学校篮球队中,可能有身高超过 160厘米的队员吗?
可能有身高超过160厘米的队员
22
2
7
10
3
(1)这个班女同学1分钟仰卧起坐成绩在哪一段 的人数最多? 40~49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寒假复习提升卷:思维导图+知识梳理+例题精讲+易错专练

14.下面是光明小学三年级课外兴趣小组男、女生人数统计。
生物组:男生28人,女生22人。体育组:男生14人,女生12人。
音乐组:男生8人,女生10人。美术组:男生20人,女生26人。
(1)根据以上数据,完成下面的统计表。
三、例题精讲
考点一:复式统计表
1.格力空调专卖店七、八月份出售各种型号空调台数的统计表如下,根据表中信息,说法正确的是()。
A.2匹的格力空调最不受欢迎
B.1.2匹的格力空调这两个月的总销售量排第一
C.从7月到8月,2匹的格力空调销售量增加最多
D.8月份,1匹的格力空调与1.5匹的格力空调的销售量差距最大
(2)参加()组的人数最多,共()人。
(3)参加()组的人数最少,参加美术组的男生比女生少()人。
考点二:复式条形统计图
4.下面是实验小学参加课外兴趣小组的人数统计图。参加人数最多的兴趣小组是()。
A.数学组B.音乐组C.英语组D.写作组
5.某工厂各车间男、女职工人数统计图,看统计图填空。(图中纵轴加上从20至120的标线)
(1)男职工人数最多的是( )车间,最少的是( )车间。
(2)人数最多的是( )车间,最少的是( )车间。
二、填空题。(满分28分)
13.2022年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将中国北京举办,北京将成为第一个既举办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又举办过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城市。
历届冬奥会门票定价统计表单位:美元
(1)( )年冬奥会的开幕式门票价格最高,( )年闭幕式的门票价最高。
(2)冬奥会开幕式门票价格最高那年,闭幕式门票是( )美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复习)
目标导航
设计人:祁红霞 审核人:王钰娜
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的练习
教学重点和难点
有关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的填写方法
一、诱思导学
1、东方红小学一年级各班新人学的人数,调查结果如下:
(一)班53人 (二)班48人 (三)班52人 (四)班47人
(五)班50人 (六)班51人 (七)班55人 (九)班56人
总计
13800 1544 4240 6110
百盛自行车车 行
7566
3321
兴隆自行车车 行
6234
650
销量 /辆 姓名 季度
三、达标评学
1898
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五年级同学参加植树情况统计图
男生 女生
1009 897
五(一) 五(二) 五(三) 五(四)
0
6 12 18 24
1、参加人数( )班最多,( )班最少。 2、一共有( )人参加植树,其中男生( )人,女生( )人。 3、已知一共栽了339棵树,平均每人栽( )棵。 四、反思促学 下面是光明小学食堂调查学生爱吃的蔬菜情况统计表。
黄瓜
土豆
豆角
男
100
220
180
女
1类
根据上面的统计表绘制一个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把这些数字填入下面统计表中,并统计一年级就入学共多少人?
班级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人数 (人)
合计 (人) 二、质疑研学 下面是2013年某城市两个自行车车行的的销量统计表。你能算出表 中所缺的数吗?
2014 年1月
2013年某城市两个自行车车行销量统计表
合计 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第三季度 第四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