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案例分析教学大纲新

合集下载

(完整)心理咨询入门课程教学大纲汇总,推荐文档

(完整)心理咨询入门课程教学大纲汇总,推荐文档

《心理咨询入门》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一)课程性质《心理咨询入门》课程是一门通识课程,旨在向学员推开一扇了解心理咨询的窗户。

心理咨询原本隶属于临床心理学的范畴,但随着学科的发展,社会的需要,它本身的独立性日益显现,被社会的接纳程度也日益提高。

本课程的目的也在于提升学员对心理咨询基本知识的了解,学习基本的咨询技术,并能将这些理论与技术应用于对自身心理健康的调节,为今后的学习、工作提供有效的知识和实践技术。

本课程选用郑希付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心理咨询原理与方法》一书。

《心理咨询入门》课程主要涉及心理咨询的基本理论、心理诊断、临床会谈和心理咨询的方法。

本课程主要使学生理解心理咨询的基本知识与理论,初步掌握心理诊断的基本方法,了解临床会谈的过程,学习心理咨询的基本技术,为学员今后的学习、工作提供有效的知识与实践能力,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

(二)课程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员初步了解心理咨询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学习基本的咨询技术,并能将这些理论与技术应用于对自身心理健康的调节。

二、与相关课程的衔接、配合、分工本课程的先修课程为心理学。

三、教学方法建议1.为有利于学生完整、准确、全面、系统地掌握心理咨询的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要提倡主动、探究、合作的教学方法,以学生自主学习、教师精讲辅导、问题探究、合作互助的方式进行教学活动,力求在教学中启发引导、生动活泼。

2.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既要结合理论和实践进行教学,也要从学生的学习实际出发,引导学生运用有关心理咨询理论分析自己身边的各类问题,总结咨询实践中的经验和教训,尽量高标准、严要求,使学生掌握教育科学的基本理论。

3.在传授科学知识的同时,要注意科学立场、观点和方法的培养,加强教学的教育性,要指导学生阅读有关的教学参考资料,以开阔视野。

第二部分多媒体教材一体化设计初步方案一、课时、学分《心理咨询入门》课内学时为36学时,学分为2学分。

心理咨询案例分析教学大纲

心理咨询案例分析教学大纲

心理咨询案例分析教学大纲心理咨询案例分析教学大纲一、引言心理咨询案例分析是心理学教育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对实际案例的分析和讨论,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心理学理论,提升自己的咨询能力。

本文将探讨心理咨询案例分析教学的目标、内容和方法,以及培养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的重要性。

二、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心理咨询的基本概念和原则,掌握咨询过程中的关键技能。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使他们能够准确地识别和分析心理问题。

3. 培养学生的沟通和倾听能力,使他们能够与咨询对象建立良好的关系。

4. 提升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能够为咨询对象提供有效的帮助。

三、内容1. 案例选择:选择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心理咨询案例,包括个人咨询、家庭咨询和团体咨询。

2. 案例分析:通过对案例的详细分析,学生可以了解咨询对象的背景、问题和需求,以及咨询师的角色和责任。

3. 理论应用:将心理学理论与实际案例相结合,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不同的心理学理论,如人格理论、认知行为理论等。

4. 咨询技巧:教授学生基本的咨询技巧,如倾听、提问、反馈等,以及如何建立和维护良好的咨询关系。

5. 解决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案例中的问题,并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帮助他们为咨询对象提供有效的帮助。

四、方法1. 理论讲授:通过课堂讲授,介绍心理咨询的基本概念和原则,以及相关的心理学理论和技巧。

2. 案例分析:学生在课后独立或小组进行案例分析,通过讨论和交流,提升自己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3. 角色扮演:学生可以扮演咨询师或咨询对象,通过模拟咨询过程,提升自己的沟通和倾听能力。

4. 实践经验分享:邀请有实践经验的咨询师来分享自己的案例和经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心理咨询知识。

五、培养思考和分析能力的重要性1. 提升专业素养:通过案例分析,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心理问题的本质和复杂性,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

2. 培养判断力:学生需要分析案例中的问题,并提供解决方案,培养自己的判断力和决策能力。

心理咨询课程心理咨询教学大纲10-11(1)

心理咨询课程心理咨询教学大纲10-11(1)

《心理咨询》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9422制定单位:人文学院制定人(执笔人):秦安兰审核人:骆兵制定(或修订)时间:2010年8月30日江西财经大学教务处《心理咨询》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总述本课程大纲是以2010年全校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依据编制。

二、教学时数分配三、单元教学目的、教学重难点和内容设置第一章心理咨询概述【教学目的】了解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内涵与区别,心理咨询在我国的发展现状,掌握心理咨询工作对专业人员的要求【重点难点】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内涵与区别,心理咨询工作对专业人员的要求。

【教学内容】第一节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定义一、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内涵二、心理咨询的对象与任务三、心理咨询的内容与形式四、心理咨询的特质第二节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异同一、两者没有本质区别二、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相似之处三、主要区别第三节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在我国的发展状况一、发展的4阶段二、心理咨询发展中要注意的问题。

第四节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工作对专业人员的要求一、专业知识技能方面的要求二、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工作者的职责三、对治疗者与咨询者个人的要求第二章治疗关系的建立【教学目的】了解治疗关系的重要性,治疗关系的特征及影响因素,以及与治疗关系有关的其他影响因素【重点难点】治疗关系的建立的特征及影响因素【教学内容】第一节治疗关系的特征一、治疗关系的内涵二、治疗联盟的内化作用及过程三、治疗关系的特征第二节治疗关系的影响因素一、共情:初级共情,高级的准确的共情二、共情技术的5阶段循环。

第三节与治疗有关的其他影响因素一、具体化二、即时化三、对峙第三章会谈技术【教学目的】了解心理咨询中会谈的基本技术和基本问题,会使用相应的技术进行会谈【重点难点】注意倾听的技巧,影响对方的技巧【教学内容】第一节会谈中的基本问题一、会谈的内涵二、目的与作用三、会谈对治疗者与来访者要求第二节注意倾听的技巧一、倾听的内涵二、具体技巧三、在使用中的注意事项。

心理咨询师案例分析稿大纲模板

心理咨询师案例分析稿大纲模板

.国家职业资格全国统一鉴定心理咨询师文章(国家职业资格二级)上空四行四号宋体文章类型:案例报告文章题目:一例因………………………的咨询报告上空四行四号宋体姓名:*********身份证号:******************准考证号:**********************所在省市:山东省东营市所在单位:胜利油田3、精神状态4、身体状态5、社会功能6(1)(2)二、主诉与个人陈述1、主述2、个人陈述三、观察和他人反映1、咨询师了解及观察到的情况2、身边同事朋友反映四、评估与诊断1、主要症状2、评估3、诊断对该求助者诊断为***********问题。

4、诊断依据1)根据病与非病的三原则,………………2)根据许又新……3)5、鉴别诊断(1)与精神病相鉴别:(2)与抑郁症相鉴别:(3)与各类神经症相鉴别:(4)与焦虑性神经症相鉴别:(5)与恐怖性神经症相鉴别:(6)与疑病性神经症相鉴别:(7)与严重心理问题相鉴别:6、病因分析1)生物学因素:2)社会性因素3)心理因素五、咨询目标根据咨询目标的七项原则,经双方共同协商达成如下咨询目标。

1、具体目标与近期目标2、最终目标与长期目标六、咨询方案1、主要咨询方法与适用原理:23、咨询时间、地点与收费咨询时间:咨询收费:七、咨询过程咨询阶段大致分为以下三个阶段1、诊断评估与咨询关系的建立阶段2、心理帮助阶段3、结束与巩固阶段操作原理:……具体操作步骤:第1次咨询:时间:****年*月*日目的:方法:过程:第2次咨询:时间:****年*月*日目的:方法:过程:咨询谈话摘录:……经过本次咨询,使求助者能够理性地、有条理地分析自己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认识到:4、布置家庭作业第3次咨询:时间:****年*月*日目的:方法:过程:3.布置家庭作业第4次咨询时间:2011年4月23日目的:方法:过程:八、咨询效果评估1、求助者对咨询效果的自我评估2、求助者社会生活适应状况的客观事实3、求助者周围人士对求助者改善状况的评定4、求助者咨询前后心理测量结果的比较(1)咨询前标准分**,咨询后标准分**,显示***。

心理咨询师教学大纲

心理咨询师教学大纲

心理咨询师教学大纲引言心理咨询师教学大纲是为了培养和指导心理咨询师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而设计的教育计划。

本大纲旨在提供全面、系统的指导,以确保心理咨询师在职业实践中具备必要的能力和素养。

本文将围绕心理咨询师教学大纲的主要组成部分进行论述,包括核心课程、教学方法以及评估与考核等方面。

一、核心课程1.心理学基础课程a.心理学导论:介绍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体系,培养学生对于心理学研究方法和原理的理解。

b.发展心理学:探索人的发展过程,从婴儿期到老年期,帮助学生了解人的行为和情感在不同阶段的变化。

c.认知心理学:研究人类思维过程,帮助学生了解人的思维机制和认知能力,为提供有效的咨询服务提供基础知识。

2.咨询理论与技术课程a.咨询理论:介绍不同的咨询理论,如行为主义、认知行为主义、人本主义等,帮助学生建立咨询框架和方法论。

b.咨询技术:培训学生掌握各种咨询技术和沟通技巧,如倾听技巧、非语言交流技巧等,以提高咨询师的专业水平。

3.心理咨询伦理与职业规范a.伦理道德:教授学生心理咨询师的伦理和道德规范,培养学生正确处理咨询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伦理难题的能力。

b.法律法规:介绍与心理咨询相关的法律法规,引导学生了解自己在咨询实践中应该遵循的法律和规定。

二、教学方法1.理论讲授理论讲授是教学的基础,通过课堂讲授,向学生传授相关的理论知识和研究进展,帮助他们建立知识框架和理解咨询师角色。

2.案例分析案例分析是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具体情境中的重要方法。

通过分析真实的案例,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咨询师面临的挑战,并学习如何制定合适的咨询方案。

3.角色扮演通过角色扮演,模拟真实的咨询场景,让学生实践和演练各种咨询技巧和方法。

这样的实践可以帮助学生提高沟通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三、评估与考核1.课堂表现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和表现,包括积极回答问题、提出独到见解以及对同学讨论提供建设性意见等。

2.个人项目学生需要完成个人项目,如写作业、独立研究和报告,以展现他们对于所学内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心理健康课程教学大纲及内容要求(2024年修订版)

心理健康课程教学大纲及内容要求(2024年修订版)

心理健康课程教学大纲及内容要求(2024年修订版)心理健康课程教学大纲及内容要求(2024年修订版)1. 课程概述1.1 课程定位心理健康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心理健康观念,提高心理素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促进全面发展。

本课程适用于各专业学生,旨在提升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奠定基础。

1.2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生应达到以下目标:- 掌握心理健康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

- 了解心理健康与心理疾病的关系,提高心理防范意识。

- 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心理适应能力。

- 学会运用心理调适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心理问题。

- 能对他人提供心理支持和帮助。

2. 教学内容2.1 心理健康基本概念- 心理健康的定义与标准- 心理健康与心理疾病的关系- 心理健康的重要性2.2 心理素质培养- 自我认识与接纳- 情绪管理- 压力应对- 人际沟通与交往2.3 心理调适方法- 放松训练- 积极心理疗法- 心理排解技巧- 心理咨询与辅导2.4 心理疾病识别与预防- 常见心理疾病类型及表现- 心理疾病的成因与预防- 心理疾病的支持与康复2.5 心理素质拓展- 创新思维与心理素质- 心理素质与职业生涯规划- 心理素质与团队合作3. 教学方法与手段- 讲授:讲解心理健康基本概念、理论及其应用。

-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案例,加深学生对心理健康知识的理解。

- 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心理素质。

- 实践活动:锻炼学生的心理调适能力,提升心理素质。

- 心理测试:了解自身心理状况,针对性地进行心理调适。

4. 课程考核4.1 考核方式课程考核采用期末考试(50%)+ 平时成绩(50%)的方式进行。

4.2 考试内容期末考试包括心理健康基本概念、心理素质培养、心理调适方法、心理疾病识别与预防等方面的内容。

4.3 平时成绩评定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小组讨论、实践活动、作业完成情况等方面。

5. 教学资源- 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心理健康教材。

心理咨询与辅导实验教学大纲

心理咨询与辅导实验教学大纲

《心理咨询与辅导》实验教学大纲课程学分数: 2 实验总学时: 4一、课程所属类型及服务专业《心理咨询与辅导》是社会工作专业的一门必选课,是心理学学科体系的应用性分支学科,既有较强的理论性,又有较强的操作性。

该课程对社会工作人才具有重要作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学会建立良好的咨询与治疗关系,掌握和运用心理咨询与治疗的有关理论和技术,能对社区来访者进行帮助,以消除或缓解来访者的心理问题或障碍,促进其人格向健康和协调的方向发展,使学生具备心理咨询的基础知识及心理咨询技能,形成从事社区心理咨询工作的基本能力。

二、实验教学目的和要求心理咨询与辅导实验是社会工作专业教学过程中必要的实践环节。

通过本模拟实验,力求学生能在掌握相关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大量案例分析以及实务操作,掌握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理论和技术。

通过本课程的实验教学,使学生达到以下要求:1、掌握建立咨询关系的技巧。

2、能独立接案,评估来访者需要、制定相应服务方案,并详细撰写咨询记录。

3、通过角色扮演,理解和掌握心理咨询相关技巧在实务中的运用。

三、实验项目和学时分配本课程实验共安排4学时。

四、实验教学方式以学生为主,辅以教师的讲解和指导。

五、实验课的考核1、模拟实验成绩由两部分构成:平时表现40%,实习末根据提交的实习报告考核成绩60%2、成绩采用五级记分制: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与不及格。

六、实验指导(参考)书参考教材:樊富珉:《心理咨询学》,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6年2月。

主要参考书:1、乐国安:《咨询心理学》,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年。

2、马立骥:《心理咨询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年。

3、宋兴川:《心理咨询与学理健康》,海南出版社,2003年出版。

撰写者: LXL审定者:教研室主任:分管系主任:制定日期: 2021年8月27日。

心理咨询课程教学大纲

心理咨询课程教学大纲

心理咨询课程教学大纲心理咨询课程教学大纲一、引言心理咨询是一门关于人类心理健康的学科,旨在通过专业的技巧和方法,帮助个体克服心理困扰,提升心理健康水平。

本文将探讨心理咨询课程的教学大纲,旨在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学习框架,帮助他们全面了解和掌握心理咨询的核心概念和技能。

二、课程目标1. 理解心理咨询的定义和范畴:介绍心理咨询的基本概念和特点,使学生对心理咨询的定义和范畴有准确的理解。

2. 掌握心理咨询的基本原理:介绍心理咨询的基本原理,包括人类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心理问题的成因和心理咨询的基本原则。

3. 熟悉心理咨询的常用技巧:介绍心理咨询中常用的技巧和方法,包括倾听、理解、激励和引导等,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这些技巧。

4. 培养心理咨询的专业素养: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情绪管理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提升他们的心理咨询专业素养。

三、课程内容1. 心理咨询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心理咨询的定义和范畴- 心理咨询与其他相关领域的区别和联系- 心理咨询的发展历程和现状2. 心理咨询的基本原理- 人类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 心理问题的常见成因- 心理咨询的基本原则和价值观3. 心理咨询的常用技巧- 倾听技巧:包括积极倾听、非语言倾听和反馈技巧- 理解技巧:包括共情、澄清和总结等- 激励技巧:包括赞赏、肯定和鼓励等- 引导技巧:包括提问、反思和探索等4. 心理咨询的专业素养- 沟通能力的培养:包括有效表达和倾听的技巧- 情绪管理能力的培养:包括情绪识别、情绪调节和应对压力的技巧- 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包括问题分析、目标设定和行动计划的技巧四、教学方法1. 理论讲授:通过课堂讲授,向学生介绍心理咨询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巧。

2.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真实或虚构的案例,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角色扮演:通过模拟真实的咨询场景,让学生扮演咨询师和客户,锻炼他们的沟通和应变能力。

4.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观点和经验,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应用心理学专业
《心理咨询案例分析》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课程总学时:48
周学时数:3
学分:3
课程类型:选修
开课(系)院:教育科学学院
执笔人:李树军
审核人:张震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教学目的
《心理咨询案例分析》是结合变态心理学、治疗心理学、咨询心理学、心理测量学等学科相关知识而形成的应用性技能学科,是研究心理咨询与治疗领域中常见的各类心理与行为问题及如何分析、诊断,如何有针对性地对求助者进行有效帮助的学科。

《心理咨询案例分析》作为我院应用心理学专业高年级学生的专业选修课,目的是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进一步深化前期所学的临床心理学、心理咨询与治疗、心理诊断学、心理测量学等学科知识,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并通过深入分析大量的成功的心理咨询案例,使学生熟悉心理咨询的整个过程及注意事项,掌握心理咨询过程中的各种技术与技巧的运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下一步学生自己动手做心理咨询做好充分的准备。

2、教学要求
(1)熟练掌握心理咨询案例研究的方法。

(2)通过心理咨询成功案例的分析熟练掌握心理咨询的过程,学习咨询者是如何开展心理咨询并将心理咨询的各种技术技巧运用于咨询之中的。

(3)要求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形成相应的操作技能,为今后可能从事的心理咨询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4)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综合应用多种教学形式,强调学生的主体参与。

二、教学内容及学时安排
本课程主要包括教学录象的观看、案例导读,通过对大量案例的分析从案例中学习如何初诊接待、涉入性会谈、初步诊断、咨询关系的建立、个体心理咨询方案的制定、个体心理
咨询方案的实施、心理测验的运用。

同时对一些常见的危机干预、成长辅导、障碍矫治进行专题分析。

本课程共48学时,学时数具体分配: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课程主要采用音像、多媒体教学、案例导读手段教学,在教学方法方面,则主要采
用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示范法、实验法。

四、教材与教学参考书
1.江光荣著,心理咨询与治疗,安徽人民出版社,2003;
2.钱铭怡编著,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3.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组织编写,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
心理咨询师(三级),民族出版,2005。

4.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组织编写,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
心理咨询师(二级),民族出版,2005。

5.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组织编写,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
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民族出版,2005。

6.(美)Robert D.Nye著/石林袁坤译,三种心理学—弗洛伊德、斯金纳和罗杰斯的心理学理论,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
7. 徐光兴主编,学校心理咨询优秀案例集,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8.Arthur E.Jongsma,Jr.L.Mark Peterson, William P.McInnis著,田璐等译,儿童心理治疗指导计划,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7。

9. 樊富珉主编,大学生心理咨询案例集,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
10.张小乔主编,心理咨询的理论与操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11.《心理治疗与咨询的理论及案例》,胡佩诚等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
12.《心理咨询与治疗的理论及实践》,石林等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
13.《心理咨询与治疗经典案例》,石林等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
五、实验实践教学
《心理咨询的案例分析》主要通过深入分析大量的成功的心理咨询案例,使学生熟悉心理咨询的整个过程及注意事项,掌握心理咨询过程中的各种技术与技巧的运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下一步学生自己动手做心理咨询做好充分的准备,因此本课程重视学生技能的训练,要求学生能够独立分析案例并通过现场模拟训练提高学生的技能。

六、课外训练及自学指导
《心理咨询案例分析》是结合变态心理学、治疗心理学、咨询心理学、心理测量学等学科相关知识而形成的应用性技能学科,是研究心理咨询与治疗领域中常见的各类心理与行为问题及如何分析、诊断,如何有针对性地对求助者进行有效帮助的学科,操作性极强,心理咨询的方法和技术不可能单单通过理论分析而被学生掌握,只有在实践中学生才能真正领会各种方法的要领。

因此在教学中除重视课上学习、训练以外,还必须重视课外学习与训练,让学生从做中学,才能更好地实现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目的。

鉴于本课程的特点,该课程课外训练主要有观摩咨询过程,角色扮演,书信咨询,作业练习,电话咨询、案例的讨论,参与咨询中心网上咨询活动等类型。

在自学方面,要求学生首先制订出自己的自学计划并认真执行,把握住学习进度,掌握学习主动权。

其次,认真阅读教师指定的阅读书目,仔细观看课件,精心完成作业,。

要求学生在课下自学的有关内容,要写出自学笔记。

学习委员定期组织学生分组交流自学体会、困惑、感受;教师定期组织全班同学交流自学体会、困惑、感受,教师讲评、答疑并组织学生进一步讨论。

七、考试考核
学生学业成绩实行结构化成绩,由主卷成绩和平时成绩构成。

主卷以开卷形式进行考查,成绩占学业成绩的80%;平时成绩的考核以学生平时作业成绩为主要依据,平时成绩占学业成绩的2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