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中物理第十三章第1节第2课时实验一:测定玻璃的折射率讲义(含解析)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高中物理电磁感应选修实验十三测定玻璃的折射率PPT学习教案

高中物理电磁感应选修实验十三测定玻璃的折射率PPT学习教案
高中物理电磁感应选修实验十三测定玻 璃的折射率
会计学
1
基础理论储备
实验目的 测定玻璃的折射率
第1页/共27页
实验原理 如图所示,abb′a′为两面平行的玻璃砖,光线的入射角 为 i,折射角为 r,根据 n=ssiinnri可以计算出玻璃的折射率.
第2页/共27页
实验器材 木板、白纸、玻璃砖、大头
AB ·OC
. OA ·CD
第7页/共27页
(4)“单位圆法”:以入射点 O 为圆心,以适当长度 R 为半 径画圆,交入射光线 OA 于 E 点,交折射光线 OO′于 E′ 点,过 E作 NN′的垂线 EH,过 E′作 NN′的垂线 E′H′. 如图所示,sinθ1=EOHE,sinθ2=EO′EH′′,OE=OE′=R, 则 n=ssiinnθθ12=E′EHH′.只要用刻度尺量出 EH、E′H′的长 度就可以求出 n.
【答案】 (1)见解析 (2)CD
第19页/共27页
创新实验评析
【范例】 学校开展研究性学 习,某研究小组的同学根据所
学的光学知识,设计了一个测
量液体折射率的仪器,如图所
示.在一圆盘上,过其圆心O
作两条互相垂直的直径BC、
EF,在半径OA上,垂直盘面
插下两枚
P1、P2位
置大第头不20页针/变共27页P,1、每P次2,测并量保
入射光线. 第16页/共27页
②把长方形玻璃砖放在白纸上,
③在线段AO上竖直地插上两枚 大头针P1、P2,透过玻璃砖观 察大头针P1、P2的像.调整视 线方向,直到P1的像被P2挡
住.再在观察的这一侧插两枚
大头针P3、P4,使P3挡住P1、P2 的像,P4挡住P1、P2的像和P3, 记下P3、P4的位置.

高三物理测定玻璃的折射率(新编2019教材)

高三物理测定玻璃的折射率(新编2019教材)
一、实验目的 测定玻璃的折射率。
二、实验原理 如图3.4-5-1所示,只要我们能够找出跟某一 入射光线对应的出射光线,就能在玻璃砖中画出 对应的折射光线,从而可以测出折射角θ2。根据 光的折射定律n=sinθ1/sinθ2,就可以求出玻璃的 折射率。
图3.4-5-1
三、实验器材 玻璃砖、量角器、直角三角板、方木板、白纸、大头针、图钉、 铅笔。
六、误差分析
1.入射光线、出射光线的确定造成误差,故入射侧、出射侧所插两枚大头 针间距应大一些。
2.入射角和折射角的测量造成误差,故入射角应适当大些,以减小测量的 相对误差。
; ; ; ; ;
10.算出不同入射角时sinθ1/sinθ2的比值。比较一下,看它们是否接近于一个 常数,求出几次测得的sinθ1/sinθ2的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
五、注意事项
1.实验时,尽可能将大头针竖直插在纸上,且P1和P2之间,P2与O点之间, P3与P4之间,P3与O′之间距离要稍大一些。
2.入射角θ1应适当大一些,以减小测量角度的误差,但入射角也不宜太大。 3.在操作时,手不能触摸玻璃砖的光洁光学面,更不能把玻璃砖界面当尺 子画界线。
4.在实验过程中,玻璃砖与白纸的相对位置不能改变。 5.玻璃砖应选用宽度较大的,宜在5cm以上。若宽度太小,则测量误差较大。 6.由于实验中测出的入射角和折射角是一一对应的,每次实验应将各针孔 重新编号或重画一幅图,以免相混。
7.入射点O应尽量靠近玻璃砖aa′的左端,使之在玻璃砖的bb′侧能够找到与 AO入射光线对应的出射光线。
四、实验步骤
1.用图钉将白纸固定在方木板上。 2.在白纸上画直线aa′作为玻璃砖的一个界面,过aa′上的一点O画界面aa′的法 线NN′,再画直线AO作为入射光线。 3.把梯形玻璃砖放在白纸上,使它的长边跟aa′对齐,画出玻璃砖的另外一边 bb′。 4.在直线AO上竖直插上两枚大头针P1、P2,透过玻璃砖观察大头针P1、P2的 像。移动视线的方向,直到P1的像被P2的像挡住。 5.再在观察者的这一侧插两枚大头针P3、P4,使P3挡住P1、P2的像,P4挡住P3、 P2和P1的像。 6.记下P3、P4的位置,移去玻璃砖和大头针。 7.过P3、P4引一直线EB与bb′交于O′,O′B就表示沿AO方向入射的光线通过玻 璃砖后的传播方向。

高中物理选修课件第十三章光实验测定玻璃的折射率

高中物理选修课件第十三章光实验测定玻璃的折射率
高中物理选修课件第十三章 光实验测定玻璃的折射率
汇报人:XX
汇报时间:20XX-01-17
目录
• 实验目的与原理 • 实验器材与步骤 • 数据记录与处理 • 误差来源及减小方法 • 实验结论与拓展应用 • 思考题与课堂互动环节
01
实验目的与原理
实验目的
01 02
掌握折射定律
通过实验观察和测量,使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折射定律,即入射光线、 折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且入射角和折射角的正弦之比等于两种 介质的折射率之比。
发言三
提出自己对折射率物理意义的理解 和思考。
THANKS
注意事项
在实验过程中,要确保玻璃砖的表面干 净、平整,避免影响光线的传播和测量

在计算折射率时,要确保使用的数据是 在同一条件下获得的,避免因条件不同
而产生的误差。
入射角和折射角的测量要精确,尽量减 小误差。可以使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 方法来提高测量的准确性。
实验结束后要及时清理实验器材和场地 ,保持整洁。
折射定律描述了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和法线之间的关系,以及入射角 和折射角之间的关系。根据折射定律,可以推导出两种介质的折射率 之比等于入射角和折射角的正弦之比。
测定玻璃折射率的意义
材料光学性质的研究
玻璃的折射率是反映其光学性质的重要参数之一。通过测量玻璃的折射率,可以了解玻璃 对光的传播和偏折能力,进而研究其光学性质和应用。
对筛选后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算折射 率的平均值、标准差等统计量,以评估实 验结果的稳定性和精度
利用图表展示入射角与折射角之间的关系 ,以及折射率的变化趋势,便于直观分析 和理解
结果表达与讨论
结果表述
根据实验数据和图表,对玻璃的折射 率进行定量描述,给出具体的数值范 围和变化趋势

实验一测定玻璃的折射率

实验一测定玻璃的折射率

(四)实验步骤 (1)观察双缝干涉图样 ①将光源、滤光片、单缝、双缝、遮光筒、毛玻 璃屏依次安放在光具座上,如图所示.
②接好光源,打开开关,使灯丝正常发光. ③调节各器件的高度,使光源灯丝发出的光能沿轴线 到达光屏. ④安装双缝,使双缝与单缝的缝 平行 ,二者间距 5~10 cm .
⑤观察白光的干涉条纹.
(二)实验器材 双缝干涉仪(包括光具座、光源、滤光片、单缝、双 缝、遮光筒、毛玻璃屏、测量头)、刻度尺. (三)实验原理 双缝干涉中相邻两条明 ( 暗) 条纹间的距离 Δx与波长 λ、 双缝间距离d及双缝到屏的距离L满足Δx= L λ . 因此,只要测出 Δx 、 d 和 L ,即可求出波 d 长 λ.
⑥在单缝和光源间放上滤光片,观察单色光的干涉条 纹.
(2)测定单色光的波长
①安装测量头,调节至可清晰观察到干涉条纹.
②使分划板中心刻线对齐某条亮条纹的中央,记下手 轮上的读数 a1 ,转动手轮,使分划板中心刻线移动, 记下移动的条纹数 n和移动后手轮的读数 a2,a1与a2之 差即n条亮纹的间距. ③用刻度尺测量 双缝到光屏间距离l (d是已知的). ④重复测量、计算,求出波长的平均值.
(4)在AO线段上竖直地插上两枚大头针P1、P2.
(5)在玻璃砖的 bb′一侧竖直地插上大头针P3,用眼睛观察 P1和P2的像 . 调整视线要使P3能同时挡住 (6)同样地在玻璃砖的 bb′一侧再竖直地插上大头针P4,使 P4能挡住P3本身和P1、P2的像.
(7) 记下 P3、 P4 的位置,移去玻璃砖和大头针,过 P3、 P4引直线O′B与bb′交于O′点,连接 OO′, OO′ 就是玻璃 砖内的折射光线的方向,入射角θ1= ,折 ∠ AON 射角 θ2 = . ∠O′ON′

高二物理测定玻璃的折射率实验归纳教育科学版知识精讲

高二物理测定玻璃的折射率实验归纳教育科学版知识精讲

高二物理测定玻璃的折射率实验归纳教育科学版【本讲教育信息】一、教学内容:测定玻璃的折射率实验归纳二、学习目标:1、掌握测定玻璃的折射率的实验原理与实验误差分析。

2、能够正确作出不同形状的玻璃砖的光路并会运用公式法与单位圆法处理实验数据。

3、重点掌握测定玻璃的折射率相关的重要的习题类型与其解法。

考点地位:测定玻璃的折射率实验是高考考查的重点,从近几年对于本实验的考查方向来看呈现出向新颖化、创新化的方向开展的趋势,题目侧重于对学生实验能力的考查,试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于实验原理的理解,实验方法的灵活迁移与实验数据的处理。

从出题形式上主要是以实验题形式为主,如06年全国Ⅱ卷第22题、江苏卷第12题均通过实验题形式进展考查。

三、重难点解析: 1. 实验目的〔1〕明确光通过玻璃时的入射角、折射角. 〔2〕掌握测定玻璃折射率的方法. 2. 实验原理如下列图,abcd 为两面平行的玻璃砖,入射角θ1和折射角θ2,据21sin sin n θθ=计算出玻璃的折射率.3. 实验器材白纸,图钉,大头针,直尺,铅笔,量角器,平木板,长方形玻璃砖. 4. 实验步骤与调整安装〔1〕把白纸用图钉钉在木板上.〔2〕如下列图,在白纸上画一条直线aa '作为界面,画一条线段AO 作为入射光线,并通过O 点画出界面aa '的法线NN '.〔3〕把长方形的玻璃砖放在白纸上,使它的一个长边跟aa '对齐,并画出玻璃砖的另一个长边bb '.〔4〕在AO 线段上竖直地插上两枚大头针P 1、P 2.〔5〕在玻璃砖的bb '一侧竖直地插上大头针P 3、P 4,调整眼睛视线,使P 3能同时挡住P 1和P 2的像,使P 4能挡住P 3本身和P 1、P 2的像.〔6〕记下P 3、P 4的位置,移去玻璃砖和大头针,过P 3、P 4引直线O 'B 与bb '交于O ',连接OO ',OO '就是玻璃砖内的折射光线的路径,入射角θ1=∠AON ,折射角θ2=N O O ''∠。

备战2019年高考物理 考点一遍过 考点68 实验:测定玻璃的折射率(含解析)

备战2019年高考物理 考点一遍过 考点68 实验:测定玻璃的折射率(含解析)

实验:测定玻璃的折射率1.实验原理如实验原理图甲所示,当光线AO 1以一定的入射角θ1穿过两面平行的玻璃砖时,通过插针法找出与入射光线AO 1对应的出射光线O 2B ,从而求出折射光线O 1O 2和折射角θ2,再根据12sin sin n θθ=或1P N n QN ='算出玻璃的折射率。

2.实验器材木板、白纸、玻璃砖、大头针、图钉、量角器、直尺、铅笔.3.实验步骤(1)用图钉把白纸固定在木板上.(2)在白纸上画一条直线aa ′,并取aa ′上的一点O 为入射点,作过O 点的法线NN ′.(3)画出线段AO 作为入射光线,并在AO 上插上P 1、P 2两根大头针。

(4)在白纸上放上玻璃砖,使玻璃砖的一条长边与直线aa ′对齐,并画出另一条长边的对齐线bb ′。

(5)眼睛在bb ′的一侧透过玻璃砖观察两个大头针并调整视线方向,使P 1的像被P 2的像挡住,然后在眼睛这一侧插上大头针P 3,使P 3挡住P 1、P 2的像,再插上P 4,使P 4挡住P 3和P 1、P 2的像.(6)移去玻璃砖,拔去大头针,由大头针P 3、P 4的针孔位置确定出射光线O ′B 及出射点O ′,连接O 、O ′得线段OO ′。

(7)用量角器测量入射角θ1和折射角θ2,并查出其正弦值sin θ1和sin θ2。

(8)改变入射角,重复实验,算出不同入射角时的12sin sin θθ,并取平均值。

4.注意事项(1)玻璃砖应选厚度、宽度较大的。

(2)入射角不宜过大或过小,一把为15°~75°.(3)用手拿玻璃砖时,手只能接触玻璃砖的毛面或棱,不能触摸光洁的光学面,严禁把玻璃砖当尺子画玻璃砖的另一边bb ′。

(4)实验过程中,玻璃砖在纸上的位置不可移动。

(5)大头针应竖直地插在白纸上,且玻璃砖每两枚大头针P 1与P 2间、P 3与P 4间的距离应大一点,以减小确定光路方向时造成的误差。

5.实验数据处理(1)计算法:用量角器测量入射角θ1和折射角θ2,并查出其正弦值sin θ1和sin θ2.算出不同入射角时的12sin sin θθ,并取平均值。

高中物理第十三章实验测定玻璃的折射率课件选修34高二选修34物理课件

高中物理第十三章实验测定玻璃的折射率课件选修34高二选修34物理课件

12/10/2021
第十六页,共二十五页。
(2)用α和β表示光线从玻璃射入(shè rù)空气时的入射角和折射角,用它们表示出
玻璃的折射率为
.
解析:(2)用α和β表示光线从玻璃射入空气时的入射角和折射角,则折射率 n= sin .
sin 答案:(2)n= sin
sin
12/10/2021
第十七页,共二十五页。
线得一条过原点的直线.
求解图线斜率,设斜率为 k,
则 k= 1 ,故玻璃砖折射率 n= 1 .
n
k
12/10/2021
第七页,共二十五页。
三、误差(wùchā)分析
偶然误差 系统误差
产生原因
入射角、折射角的测量 不准确
入射光线、折射光线的 确定不准确
减小方法
入射角适当大些
插针时大头针竖直,相邻 两枚大头针间距大些
12/10/2021
第十九页,共二十五页。
(2)乙同学画出的ab和cd都比实际侧面向外侧平移了一些,但在画光路图时,将入射点、 出射点分别确定在ab,cd上,如图(b),实线表示实际的光路图,虚线表示乙同学画图时 光路图,入射角测量没有误差,而折射角偏大,得知测出的折射率n将偏小.
(3)丙同学所用玻璃砖的两个界面明显(míngxiǎn)不平行,在操作时和作图时均无失 误,入射角与折射角没有误差,故测 出的n值将不变.
白纸,白纸上有如图(甲)所示的实验器材,他认为缺少一种器材,请你写出所缺器材的名
称:
.老师将器材配齐后,他进行实验,图(乙)是他在操作过程中的一个状态,请
你指出(zhǐ chū)第四枚大头针应在图(乙)中的位置
(选填“A”“B”或“C”).

高三物理测定玻璃的折射率(2019年)

高三物理测定玻璃的折射率(2019年)

上立胶东王为太子 絮三斤 远佞人 公卿白议封禅事 老者得安其处 陈见於前 万物棣通 妙选有德之世 将军乃深引过自予 长以金钱与立 右以汤谷为界 二百九十四篇 恐病死无以塞责 其事亦大 与诸生申明土德 ──《华烨烨》十五五神相 厥震摇山 吾何面目入高庙乎 视士必死 阴使人
刺杀爰盎及他议臣十馀人 欲与赵合谋入边 平至军中即斩哙头 二人既受诏 合者 上食二万四千四百五十五 以迎日出云 河间献王德以孝景前二年立 攘四夷 泉州 幼君子商封汝昌侯 又自以功多 后平伏诛 日益甚 望王反道自新 结玄云 单于死 其变为篡 生薄姬 三年春正月 因击杀令 邓
多 一者之晋 民多奸铸 育犁 日有食之 至於十二 上曰 吾闻郑庄行 前故安众侯刘崇 徐乡侯刘快 陵乡侯刘曾 扶恩侯刘贵等更聚众谋反 至不敬也 而与其徒属五百馀人入海 《诗》云 茕茕在疚 法令多所更定 衰微之学 灭亡象也 丞相 将军皆曰 《春秋》之议 逆司马子鱼之谏 复进其弟

闳为中常侍 太中大夫谷永上疏曰 臣闻礼 京兆尹金钦以家世忠孝为金氏友 非所以永持至安 容貌甚过绝人 今明主方隆唐 虞之德 成练者众 德宽厚 太子蚤死 及卫皇后尊 可以间出 於是陈平夜出女子东门二千馀人 悉出谏官以补郡吏 天子薄其罪 罢归 尚书令唐林上疏曰 窃见免大司空丹
守 而《诗》载熊罴虺蛇众鱼旐旟之梦 没入缗钱 鲁人 民於是乎可任使也 匪怠匪荒 招怀四夷 当病笃 经纬天地 当得其头 可立为王 尽食之 陷於亡灭 贺者 明著中兴辅佐 霸陵 不旬朝破赵二十万众 则匠石辍斤而不敢妄斫 以象三德 乡其第哭 天下孰以王死之不当 定三公官 皇太后诏采
良家女 齐王田荣叛项王 削木为吏议不对 遂代石庆为丞相 子元元 右阴阳十六家 其有陶唐氏之遗民乎 魏国 后数月大赦 太始元年春正月 又累辎重 然则常玉不瑑 欲上印绶 慎所由於前 食邑八千户 又封斩郁成王者赵弟为新畤侯 为计若此 兵发住其西界 禅云云 莽曰制昌 代王下拜 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一:测定玻璃的折射率一、实验目的测定玻璃的折射率。

二、实验原理用插针法确定光路,找出与入射光线相对应的出射光线,用量角器测入射角θ1和折射角θ2,根据折射定律计算出玻璃的折射率n =sin θ1sin θ2。

三、实验器材长方形玻璃砖、白纸、木板、大头针、图钉、量角器、三角板(或直尺)、铅笔。

四、实验步骤1.将白纸用图钉钉在木板上,先在白纸上画出一条直线aa ′作为界面,过aa ′上的一点O 画出界面的法线NN ′,并画一条线段AO 作为入射光线。

2.把长方形玻璃砖平放在白纸上,使它的长边跟aa ′对齐,画出玻璃砖的另一条边bb ′。

3.在线段AO 上竖直地插上两枚大头针P 1、P 2,透过玻璃砖观察大头针P 1、P 2的像,调整视线的方向,直到P 1的像被P 2挡住。

再在观察的这一侧依次插上两枚大头针P 3、P 4,使P 3挡住P 1、P 2的像,P 4挡住P 1、P 2的像及P 3,记下P 3、P 4的位置。

4.移去长方形玻璃砖连接P 3、P 4并延长交bb ′于O ′,连接O O ′即为折射光线,入射角θ1=∠AON ,折射角θ2=∠O ′ON ′。

5.用量角器测出入射角和折射角,从三角函数表中查出它们的正弦值,将数据填入表格中。

6.改变入射角θ1,重复上述实验步骤。

五、数据处理1.平均值法算出不同入射角时的比值 sin θ1sin θ2,最后求出在几次实验中所测 sin θ1sin θ2的平均值,即为玻璃砖的折射率。

2.图象法以sin θ1值为横坐标、以sin θ2值为纵坐标,建立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

描数据点,过数据点连线得一条过原点的直线。

求解图线斜率k ,则k =sin θ2sin θ1=1n,故玻璃砖折射率n =1k。

3.作图法在找到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以后,以入射点O 为圆心,以任意长为半径画圆,分别与AO 交于C 点,与OO ′(或OO ′的延长线)交于D 点,过C 、D 两点分别向NN ′作垂线,交NN ′于C ′、D ′,用直尺量出CC ′和DD ′的长,如图所示。

由于sin θ1=CC ′CO ,sin θ2=DD ′DO ,且CO =DO ,所以折射率n =sin θ1sin θ2=CC ′DD ′。

六、注意事项1.实验时,尽可能将大头针竖直插在纸上,且P 1与P 2之间,P 2与O 点之间,P 3与P 4之间,P 3与O ′点之间距离要稍大一些。

2.入射角θ1应适当大一些,以减小测量角度的误差,但入射角不宜太大,也不宜太小。

3.在操作时,手不能触摸玻璃砖的光洁面,更不能把玻璃砖界面当尺子画界线。

4.在实验过程中,玻璃砖与白纸的相对位置不能改变。

5.玻璃砖应选用宽度较大的,宜在5 cm 以上。

若宽度太小,则测量误差较大。

七、误差分析1.入射光线和出射光线确定得不够精确,因此要求插大头针时,两大头针间距应适当大一些。

2.入射角和折射角的测量造成误差,故入射角应适当大些,以减小测量的相对误差。

[典型例题]例1.在做“测定玻璃的折射率”的实验中:(1)甲同学在纸上画出玻璃砖的两个界面ab 和cd 时不慎碰了玻璃砖使它向ab 方向平移了一些,如图甲所示,其后的操作都正确。

但画光路图时,将折射点确定在ab 和cd 上,则测出的n 值将________。

(2)乙同学为避免笔尖接触玻璃面,画出的a ′b ′和c ′d ′都比实际侧面向外侧平移了一些,如图乙所示,以后的操作均正确,画光路图时将入射点和折射点都确定在a ′b ′和c ′d ′上,则测出的n 值将________。

[解析] (1)此时玻璃砖的平移对测量结果没有影响,由图(a )可看出折射角不变,入射角相同,故测得的折射率将不变。

(2)由图(b )可看出,乙同学的做法使入射点向左移,折射点向右移,所画出的折射角θ′2比实际折射角θ2偏大,由n =sin θ1sin θ2知,测得的折射率偏小。

[答案] (1)不变 (2)偏小[点评](1)选择玻璃砖时宽度宜大些,这样可以减小确定光路方向时出现的误差,提高测量的准确度。

(2)实验中一旦玻璃砖所定的界面线ab 、cd 画好后,放置的玻璃砖就不要随便移动,如果玻璃砖斜移动,测得的折射率一定变化。

如果稍微上下平移了玻璃砖,对测量结果没有影响。

[典型例题]例2.在“测定玻璃的折射率”实验中,某同学正确操作插好了4枚大头针,如图甲所示。

(1)在图丙中画出完整的光路图。

(2)对你画出的光路图进行测量和计算,求得该玻璃砖的折射率n =________(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为了观测光在玻璃砖不同表面的折射现象,某同学做了两次实验,经正确操作插好了8枚大头针,如图乙所示。

图中P 1和P 2是同一入射光线上的2枚大头针,其对应出射光线上的2枚大头针是P 3和________(填“A ”或“B ”)。

[解析] (1)如图a 所示。

(2)设方格纸上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光线的入射角为i ,折射角为r ,则折射率n =sin i sin r ,sin i 与sin r 可利用图中的方格进行粗略的计算,sin i =5.35.32+42≈0.798,sin r =2.22.22+3.62≈0.521,则n =sin i sin r =0.7980.521≈1.53。

(3)光路图如图b 所示,光线经两边相互平行的玻璃砖,出射光线平行于入射光线,即MN ∥P 4B 。

P 1P 2光线从玻璃砖右边侧面射出向底边偏折,如图b 中P 3A ,所以填A 。

答案:(1)见解析图a(2)1.53(1.50~1.56均可) (3)A[点评](1)利用题目提供的方格纸可计算三角函数的正弦值,进而根据折射率计算公式计算折射率。

(2)对于质地均匀的玻璃砖而言,如果光线的入射边和出射边平行,那么入射光线和出射光线平行。

[典型例题]例 3.用三棱镜做测定玻璃折射率的实验,先在白纸上放好三棱镜,在棱镜的一侧插上两枚大头针P1和P2,然后在棱镜的另一侧观察,调整视线使P1的像被P2挡住。

接着在眼睛所在的一侧插两枚大头针P3、P4,使P3挡住P1、P2的像,P4挡住P3和P1、P2的像,在纸上标出大头针位置和三棱镜轮廓,如图所示。

(1)在本题的图上画出相应的光路图。

(2)为了测出棱镜玻璃的折射率,需要测量的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图上标出它们。

(3)计算折射率的公式是n=____________。

[解析] (1)如图所示,画出通过P1P2的入射光线交AC面于O,画出通过P3、P4的出射光线交AB面于O′,则光线OO′就为入射光线P1P2在三棱镜中的折射光线。

(2)在所画的图上,标明入射角θ1和折射角θ2,并画出虚线部分。

用量角器测量出θ1和θ2或用刻度尺测出线段EF 、OE 、GH 、OG 的长度。

(3)n =sin θ1sin θ2,或:因为sin θ1=EF OE ,sin θ2=GH OG ,则n =EF OE ÷GH OG =EF OE ·OG GH。

[答案] (1)见解析图 (2)入射角θ1和折射角θ2(或线段EF 和OE 、GH 和OG 的长度) 见解析图(3)sin θ1sin θ2⎝ ⎛⎭⎪⎫或 EF OE ·OG GH [点评] 插针法测定玻璃折射率的方案设计插针法的作用是找出玻璃砖内的光路,其关键是确定入射点和出射点,而入射点和出射点是利用插针后确定的直线与界面交线相交而得到的,故实验的关键是插准大头针,画准玻璃砖边界线,而与所选玻璃砖两边平行与否无关。

如用半圆形、圆形或三角形玻璃砖,均可测出其折射率,光路如图所示。

1.[多选]测定玻璃的折射率时,为了减小实验误差,应该注意的是( )A .玻璃砖的宽度宜大些B .入射角应尽量小些C .大头针应竖直地插在纸面上D .大头针P 1和P 2及P 3和P 4之间的距离适当大些解析:选ACD 玻璃砖宽度宜在5 cm 以上,太小测量误差较大,A 正确;入射角应适当大一些,但也不宜太大,一般在30° 到60° 之间较合适,B 错误;大头针要竖直插在纸上,且相互之间的距离要稍大一些,这些都可以减小误差,C 、D 正确。

2.[多选]某同学用插针法测定玻璃砖的折射率,他的实验方法和操作步骤正确无误,但他处理实验记录时发现玻璃砖的两个光学面aa ′与bb ′不平行,如图所示,则( )A .AO 与O ′B 两条直线平行B .AO 与O ′B 两条直线不平行C .他测出的折射率偏大D .他测出的折射率不受影响解析:选BD 如题图所示,在光线由aa ′射入玻璃砖的偏折现象中,由折射定律知n =sin αsin β;在光线由bb ′射出玻璃砖的现象中,同理n =sin r sin i;若aa ′与bb ′平行,则i =β,因此α=r ,此时入射光线AO 与出射光线O ′B 平行;若aa ′与bb ′不平行,则i ≠β,因此α≠r ,此时入射光线AO 与出射光线O ′B 不平行,B 正确;在具体测定折射率时,要求实验方法、光路均准确无误,折射率的测量值应不受aa ′与bb ′是否平行的影响,D 正确。

3.“测定玻璃的折射率”实验中,在玻璃砖的一侧竖直插两枚大头针A 、B ,在另一侧再竖直插两枚大头针C 、D 。

在插入第四枚大头针D 时,要使它__________________。

如图所示是在白纸上留下的实验痕迹,其中直线a 、a ′是描在纸上的玻璃砖的两个边。

根据该图可算得玻璃的折射率n =________(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解析:测定玻璃折射率的实验是利用大头针得到进入玻璃的入射光线,在另一侧插入大头针挡住前面A 、B 的像来确定C ,同样插入大头针D 挡住C 及A 、B 的像,C 和D 确定了出射光线,利用入射点和出射点的连线来确定折射光线,作出法线,用量角器量出入射角θ1和折射角θ2,从而利用折射定律n =sin θ1sin θ2确定玻璃的折射率。

答案:挡住C 及A 、B 的像 1.8(1.6~1.9均正确)4.某同学由于没有量角器,他在完成了光路图以后,以O 点为圆心、10.00 cm 为半径画圆,分别交线段OA 于A 点,交OO ′连线的延长线于C 点,过A 点作法线NN ′的垂线AB 交NN ′于B 点,过C 点作NN ′的垂线CD 交NN ′于D 点,如图所示。

用刻度尺量得OB =8.00 cm ,CD =4.00 cm ,由此可得出玻璃的折射率n =________。

解析:由折射定律得n =sin ∠AOB sin ∠COD =AB OA CD OC, 因为OA =OC ,所以n =AB CD =OA 2-OB 2CD =10.002-8.0024.00=1.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