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配伍禁忌详解

合集下载

中西药联用的配伍禁忌和相互作用分析

中西药联用的配伍禁忌和相互作用分析

中西药联用的配伍禁忌和相互作用分析药物联合应用在临床上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式,中西药的结合尤其受到广泛关注。

但是由于中西药物之间的特性差异,不当的搭配可能会导致配伍禁忌和相互作用,甚至引发不良反应。

因此,在中西药联用中,了解药物的配伍禁忌和相互作用显得尤为重要。

一、配伍禁忌1. 中药与西药之间的配伍禁忌在中西药联用中,存在一些特定的药物组合是禁忌的,主要包括:- 中药“三棱”类(如石决明、大黄、甘遂等)与西药利福平、卡巴拉汀等降血脂类药物联合使用,可能会增加肝损伤的风险。

- 中药当归与抗凝药华法林合用,可能增加出血风险。

- 中药甘草与利尿剂合用,可能增加钾的排泄。

- 中药山楂与抗凝药华法林合用,可能降低凝血作用。

这些配伍禁忌需要引起医生和患者的高度重视,避免不当搭配导致不良后果。

2. 西药与西药、中药与中药之间的配伍禁忌除了中西药之间的配伍禁忌外,西药与西药、中药与中药之间也存在一些禁忌组合,例如:- β受器拮抗剂甲硝洛尔与利福平合用,可能增加低血压的风险。

- 抗生素头孢类与头孢类降低或相同类药物合用,可能产生交叉耐药。

- 心脏病患者忌服咖啡因和类似药物,因为这类药物会刺激心脏,加重心脏负担。

二、相互作用分析1. 药物之间的药代动力学相互作用药代动力学相互作用是指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过程中相互影响的现象。

常见的药代动力学相互作用有:- 咖啡因与某些抗生素(如环丙沙星)合用,会影响咖啡因的代谢速度,增加中枢神经系统毒性反应。

-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与利尿剂合用,可能导致肾脏毒性反应。

2. 药物之间的药效动力学相互作用药效动力学相互作用是指不同药物在体内相互影响药物作用的现象。

常见的药效动力学相互作用有:- 糖尿病患者在口服降糖药物时,不宜同时使用儿茶酚胺类药物,因为这类药物可能导致高血糖。

- 抗抑郁药物与镇静催眠药合用,可能增加中枢神经系统抑制作用。

三、预防和处理方法1. 合理搭配在中西药联用时,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和病情特点,选择合适的药物搭配,避免禁忌组合。

配伍禁忌十八反内容

配伍禁忌十八反内容

配伍禁忌十八反内容配伍禁忌十八反,又称药物之间的相互禁忌,是指在中药和西药的应用中,避免不同药物之间相互干扰、相互作用,以免产生不良反应或降低药效。

以下是配伍禁忌的十八反及其相关参考内容:1.槟榔反:槟榔不宜与酸性药物合用,否则会降低酸性药物的疗效。

例如,槟榔不宜与牛黄解毒片合用。

2.乳酪反:乳酪不宜与四环素类药物合用,因为乳酪中的钙、镁等离子会与四环素结合,降低其药效。

例如,乳酪不宜与四环素疗法合用。

3.猪肝反:猪肝不宜与对乙酰氨基酚合用,因为猪肝含有酚类物质,与对乙酰氨基酚同时使用可能会导致不良反应。

例如,猪肝不宜与解热镇痛药合用。

4.藕节反:藕节不宜与抗凝药合用,因为藕节中含有维生素K,能够促进凝血。

例如,藕节不宜与华法林合用。

5.豆腐反:豆腐不宜与咖啡因类药物合用,因为豆腐中的草酸能与咖啡因结合,降低咖啡因的药效。

例如,豆腐不宜与咖啡因片合用。

6.生姜反:生姜不宜与抗凝药合用,因为生姜具有消散血块的作用,与抗凝药同时使用会增加出血风险。

例如,生姜不宜与肝素合用。

7.陵犯鳖甲反:陵犯鳖甲即香附子与硫酸镁合用,可能导致中毒。

例如,香附子不宜与硫酸镁合用。

8.僵蚕反:僵蚕不宜与草木樨和松脂类药物合用,因为僵蚕含有硅酸铝钾,与草木樨等药物结合可能减弱其疗效。

例如,僵蚕不宜与草木樨软膏合用。

9.蜂胶反:蜂胶不宜与对乙酰氨基酚类药物合用,因为蜂胶中的酚类物质会与对乙酰氨基酚发生不良反应。

例如,蜂胶不宜与对乙酰氨基酚片合用。

10.乳鸽反:乳鸽不宜与抗生素合用,因为乳鸽中的蛋白质会与抗生素发生化学反应,降低药效。

例如,乳鸽不宜与青霉素合用。

11.醋反:醋不宜与中草药配伍,因为醋中的醋酸会与中草药发生反应,降低药效。

例如,醋不宜与黄连等苦味中草药合用。

12.牛肝反:牛肝不宜与利尿药合用,因为牛肝中的钾离子含量较高,与利尿药一起使用可能会增加钾离子的排除速度。

例如,牛肝不宜与螺内酯合用。

13.粉云母反:粉云母不宜与亚砜类药物合用,因为粉云母中的铝离子能与亚砜类药物发生反应,降低其药效。

中西药联用配伍禁忌

中西药联用配伍禁忌

穿琥 宁粉针与硫 酸 阿米卡 星 、 硫酸 西索米 星 、 硫 酸妥 布霉素 配伍 , 浊有沉 淀产 生 ; 头孢唑啉 钠配 混 与
产 生浑 浊 ; 茵桅黄 注射 液加 入 l 葡 萄糖 氯化钠 和 o 0 9 氯化 钠注 射液 2 . 4h内 , 芩苷含 量 下降 , 为 黄 认
药物 配伍后 , 应尽 量在 短时 问 内用 完 。 2 4 血塞通 注射 液 .
不 宜 与 异 丙 肾 上 腺 素 同用 。
伍 , 絮状 沉 淀产 生 ; 阿莫 西林 维 酸钾 配伍 , 有 与 吸收
度 降低 , 稳定 ; 不 与硫 酸庆大 霉素 、 丁胺 卡那 霉素 、 乳 酸环丙沙 星 、 氧氟 沙星 、 晶自霉素 、 柱 氟罗 沙星 、 洛美 沙 星配伍 , 有沉淀生 成 。 1 4 双黄 连注射 液 .
星 、 氟沙 星 、 培 洛美 沙 星 、 氟罗 沙 星等 5 喹诺 酮 类 种
药 物 混合后 不 溶性 微粒 均 不符 合《 中国药 典 》 定 , 规
故 不宜直 接配伍使 用 。
1 5 清开灵 注射 液 . 清开 灵 注射 液对 头孢 唑 林 的稳 定性 有 影 响 , 临
不宜 与乳酶 生 同时服用 。
双 黄 连粉 针 剂不 宜 与下 列 药 物配 伍使 用 : 复方 葡 萄糖 注射液 ; 氨基 甙类 ; 红霉 素 ; 地塞米 松 。 与之配
药 物配 伍 后不 溶 性 微粒 和 p 值等 变 化 表 明 , H 鱼腥
草注射 液与头 孢拉定 、 头孢 噻肟 配伍要谨 慎或禁 用 。
伍 与 浓度 有 关 , 浓度 低 于 0 6g时 , 产 生 沉淀 ; . 不 如

18・ 9
P o e dn fCl ia M e iie M a . 0 0, l1 . A r c e ig o i c l dcn , r 2 1 Vo 9No 3 n

中西药联用配伍的禁忌汇总

中西药联用配伍的禁忌汇总

中西药联用配伍的禁忌汇总中西药联用配伍的禁忌汇总中西药结合的发展使中西药合用越来越普遍。

合理的配伍,有益于疾病的治疗而不合理的配伍,则会带来许多配伍禁忌,这应该引起医务工作者和患者的注意。

中西药的配伍禁忌发生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中西药发生物理或化学反应中西药合用发生的反应包括PH变化、酸碱中和、产生沉淀、发生络合,会产生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1.影响药物吸收有些中西药成分发生沉淀或络合反应则会影响吸收。

如汉肌松注射液、枳实注射液等含生物碱类成分,在酸性条件下稳定,如与碳酸氢钠、青霉素等碱性注射液混合,则生物碱游离产生沉淀;而黄芩注射液、何首乌注射液在碱性条件下稳定,故与葡萄糖注射液等酸性注射液配伍,则会使黄酮、蒽醌类溶解度降低。

黄酮类成分多与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含此类成分的中药如与西药制剂碳酸钙、硫酸亚铁,氢氧化铝等同用,会因络合影响药物的吸收。

2.影响药物排泄尿液的酸碱度会影响肾脏对弱酸性或弱碱性药物的排泄。

如山楂、乌梅等能酸化尿液,使利福平阿斯匹林等酸性药物吸收增加,加重肾脏的毒性反应;而与碱性药物四环素、红霉素同用,使其排泄增加,疗效降低;其与磺胺类药物同用,使乙酰化后磺胺溶解度降低,易在肾小管析出结晶,引起血尿、尿闭等症状。

3.改变药物的作用含生物碱、鞣质的中药如与酶类制剂如胃蛋白酶、乳酶生等同用,会引起蛋白质变性,使酶失效。

酸性中药如与西药制酸药氢氧化铝、胃舒平等同用,会因酸碱中和,降低或失去制酸药的治疗作用。

4.产生有毒物质中药酊剂和药酒中含乙醇,如与水合氯醛合用能产生有毒的醇合三氯乙醛,严重者可以致死。

中西药发生化学或物理变化既可能在体外也可能在体内。

对于体外发生的配伍禁忌多是由用药前中西药相互混合引起,因此临床应用时不应轻率地将不同的药液混合。

二、中西药发生药效作用的拮抗药效拮抗会使药物作用降低或丧失。

如麻黄碱具有中枢兴奋作用,如与镇静催眠药氯丙嗪、苯巴比妥等同用则会产生药效的拮抗。

中西药合用配伍禁忌

中西药合用配伍禁忌

中西药合用配伍禁忌中西医结合深入发展的今天,中西药联合应用日趋普遍,熟练掌握中西药的合理配伍,中西药合用才能增强疗效、避免产生不良反应,达到合理用药的目的,对保证临床用药有效、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标签:中西药合用;配伍禁忌1、理化性质的改变1.1酸碱中和含有机酸的中药及中成药(山楂、乌梅、五味子、山茱萸、保和丸、六味地黄丸、乌梅丸等)不宜与碳酸氢钠、氢氧化铝、胃舒平等合用。

因为相互合用会发生酸碱中和,使中西药均失去治疗作用。

1.2形成沉淀含鞣酸较高的中药及中成药(虎杖、大黄、五倍子、石榴皮、麻仁丸、利胆片等)不宜与四环素、克林霉素、红霉素、利福平、士的宁、硫酸亚铁等同用。

因为鞣酸的吸附作用,可与西药在肠道内结合,而不被吸收并影响药物排泄。

1.3形成络合物含金属离子如钙、铁、镁、铝的中药(石膏、瓦楞子、牡蛎、龙骨、磁石、石决明等)不宜与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利福平、异烟肼合用。

因为上述中西药合用可形成络合物,致使肠胃吸收减少,抗菌作用减弱,同时也影响金属离子的吸收。

1.4过敏反应复方丹参注射液不宜与低分子右旋糖酐注射液混合静脉滴注。

因低分子右旋糖酐本身是一种抗原,易与丹参等形成络合物,两者共同作用的结果可导致过敏性休克或严重的过敏症。

庆大霉素应避免与柴胡注射液混合使用。

青霉素G与板蓝根、当归、穿心莲同用会增加过敏反应的危险性。

1.5pH值的变化由于中药注射剂成分复杂,与其他药物配伍引起的溶媒的改变使有效成分或杂质析出、配伍浓度及配伍条件的影响都可能产生不溶性微粒。

这些微粒沉积在毛细血管中可造成局部循环障碍,引起血管栓塞,产生静脉炎、肉芽肿。

并可引起过敏和热原样反应。

1.5.1双黄连注射液与氢化可的松、诺氟沙星、环丙沙星、氧氟沙星、维生素c、硫酸卡那霉素配伍:与维生素c、氢化化可的松配伍后紫外线吸收度大幅降低、可能发生了化学反应,与诺氟沙星、环丙沙星、氧氟沙星、环硫酸卡那霉素配伍后有沉淀生成,故不宜配伍。

浅谈中西药配伍禁忌

浅谈中西药配伍禁忌

浅谈中西药配伍禁忌中西药配伍,是当今临床治疗的一个手段,有些能提高疗效,但有些却降低疗效或产生毒副反应,虽经过长期实践有了一定的认识,而中西药的配伍禁总在临床上却重视不够,常存在不合理用药现象。

现从药理化学和药理学两方面讨论中西药的配伍禁忌。

1 理化性质改变导致疗效降低或毒性增加1. 1 形成沉淀含有鞣质的地榆、石榴皮、大黄等中药以及麻仁丸、利胆片等中成药与某些西药制剂联用会使其理化性质发生改变,如与四环素类、红霉素等甙类,麻黄素、阿托品等生物碱以及亚铁盐制剂、碳酸氢钠制剂联用会产生沉淀,影响吸收。

如三七片、小活络丹、黄连素等于氨基糖苷何用,可产生听神经毒性。

1. 2 形成络合物含有槲皮素的桑叶、柴胡、槐角及含有这些中药的制剂与含各种金属离子的西药合用会影响吸收。

1. 3 酸碱中和五味子、女贞子等酸性中药与氨茶碱等碱性西药合用,煅龙骨、硼砂等碱性中药与胃蛋白酶合剂、乙酰水杨酸等酸性西药合用都会起中和反应,使药效降低。

山楂含有酸性成分可酸化尿液、不宜与碳酸氢钠合用。

1. 4 其他含有钙离子的中药不能与强心苷类药物合用,会加强强心苷类药物的作用和副作用。

甘草有拮抗抗血糖药物的作用,也不宜合用。

金银花、连翘不宜与胃酶制剂合用,会降低胃酶制剂的活性。

2 药理变化导致疗效降低或毒性增加2. 1 药动学变化①海螵蛸、瓦楞子、皂角等碱性中药及其制剂与心得安、氯丙嗪、硫酸亚铁等联用会使其吸收降低,与奎宁、强力霉素、新斯的明联用会使其从尿排出,促使血药浓度降低,与奎尼丁联用会导致排出减少,血药浓度增加而引起中毒。

②碱性中药如硼砂、煅牡蛎等,使尿液酸化药等解离增多,排泄加快,使作用时间和作用强度降低。

③中西药配伍后,药物的血浆蛋白结合率不同,使血药浓度有所变化,影响其组织结合。

例如含有鞣质类化合物的中药在与磺胺类药物合用时,能导致血和肝脏内磺胺类药物浓度增加,严重者发生中毒性肝炎。

④尿液的酸碱度影响药物的重吸收,双黄连与氨苄青霉素合用,双黄连能够竞争性抑制氨苄青霉素从肾小管分泌,提高了氨苄青霉素的血药浓度,经试验测定的血药浓度高于单用。

中西医配伍禁忌一览表

中西医配伍禁忌一览表

中医配伍禁忌,指某些药物在复方中禁止或不宜配合运用。

早在《本经?序例》的“七情”中就有:“勿用相恶、相反者”的论述,这也是后世配伍禁忌的基本依据。

但相恶与相反所导致的后果并各有不同。

相恶配伍只是降低药物的某些性能,有些药物通过减低其某些性能可以减轻或消除它的副作用而更有利于病情,则又是一种可以利用的配伍关系,所以并非绝对禁忌。

而相反配伍,则可能危害患者的健康,甚至危及生命。

故相反的药物原则上禁止配伍应用。

五代后蜀韩保升在修订《蜀本草》时,首先统计七情数目,提到“相畏者七十八种,相恶者六十种,相反者十八种”,后人所谓“十八反”之名,实源于此。

相畏在中药“七情”中的含义,已如前节所述。

但自宋代以来,一些医药书中,出现畏、恶、反名称使用混乱的状况,与《本经》“七情”中“相畏”的原义有异。

作为配伍禁忌的“十九畏”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提出的。

目前医药界共同认可的配伍禁忌,主要有“十八反”和“十九畏”。

十八反:甘草反甘遂、大戟、海藻、芫花;乌头反贝母、瓜蒌、半夏、白蔹、白及;藜芦反人参、沙参、丹参、玄参、苦参、细辛、芍药。

附:十八反歌诀:本草明言十八反,半蒌贝蔹及攻乌。

藻戟遂芫俱战草,五参辛芍叛藜芦。

十九畏:硫黄畏朴硝,水银畏砒霜,狼毒畏密陀僧,巴豆畏牵牛,丁香畏郁金,川乌、草乌畏犀角,牙硝畏三棱,官桂畏石脂,人参畏五灵脂。

附:十九畏歌诀:硫黄原是火中精,朴硝一见便相争。

水银莫与砒霜见,狼毒最怕密陀僧。

巴豆性烈最为上,偏与牵牛不顺情。

丁香莫与郁金见,牙硝难合荆三棱。

川乌草乌不顺犀,人参最怕五灵脂。

官桂善能调逆气,若逢石脂便相欺。

太凡修合看顺逆,炮[zhk8]监炙煿莫相依。

以上所列十八反、十九畏的药数,是根据金元以来比较流行的歌诀统计出来的,故为多数医家所遵从,但在本草文献中有关相反、相畏的药物并非只有此数。

一般十八反多超出此数,而十九畏则少于此数。

对于十八反、十九畏作为配伍禁忌,历代医药学家,遵信者多;持异议者,亦复不少。

中西药合用的合理配伍及其禁忌

中西药合用的合理配伍及其禁忌

中西药合用的合理配伍及其禁忌在日常生活中,当患者同时服用多种药品时,很多时候会产生疗效增强或者疗效减弱,甚至出现不良反应及毒副作用增强等现象。

现就对中西药合用的合理配伍及其禁忌阐述如下:1.中西药合用的合理配伍中药的甘草和西药的呋喃妥因或者链霉素合用,会降低呋喃妥因对胃肠的反应,可以减轻链霉素对第8脑神经的毒副作用;中药的三七、人参对西药激素类所引起的不良反应有减轻作用;中药的三七、赤芍和西药的乳酸心可定合用,可增加冠状动脉的血流量,能扩张血管,降血及血脂,减轻心脏的负担。

中药的金银花、黄芩和西药的青霉素合用,会增强青霉素对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故可以合用,对抑制耐药菌体蛋白质合成具有增强疗效的作用。

中药的方剂桂枝汤和人参汤与西药的副肾素类制剂合用,能增强机体的免疫调节功能,对自身免疫性低下的患者能起到很好的疗效。

中药的方剂小柴胡汤、清肺汤、竹叶石膏汤与西药的抗生素类合用,能增强机体的免疫机能,对高龄反复感染者或抗生素过敏患者有较好的疗效。

中药的制剂生脉散、丹参注射液与西药的山茛菪碱合用,对病态窦房结综合证的治疗也有较好作用,能提高心率,并且能改善血液的循环,使缺氧缺血的情况得到缓解,进而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中药的丹参与西药的维生素C合用,对治疗小儿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有较好疗效,这是因为病毒性心肌炎发病与自由基引发的脂质过氧化损伤,丹参和天然抗氧化剂维生素C合用后,在拮抗自由基方面具有协同作用;另外丹参与西药的环磷酰胺、喜树碱等合用,对抗肿瘤效果有增强作用。

实验表明,中药的丹参能降低血中的纤维蛋白,会破坏肿瘤周围纤维蛋白网络的形成,化疗药物及免疫活性物质就容易进入肿瘤的内部,达到抗肿瘤的作用。

复方丹参注射液与西药的乳糖酸红霉素合用,可以加强乳糖酸红霉素的稳定性;复方丹参注射液与西药的卡那霉素合用,能降低卡那霉素的毒性作用,减轻对耳蜗的损伤;复方丹参注射液与西药的阿司匹林合用,其抗凝效果得到增强,在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中可以起到较好疗效;复方丹参注射液与西药的硫酸镁合用,有协同作用,能增强偏头痛的治疗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西药配伍禁忌探讨
摘要:中西医结合发展的今天,怎样联用中西药才能增强疗效、避免产生不良反应,达到合理用药的目的,已经成为困扰临床医师的问题,也是临床药师研究的重要内容。

本文将就不恰当的中西药联用时药物所发生的理化性质的改变、药理变化,导致药物的治疗效果的降低、毒性反应的增加等问题进行总结讨论。

关键词:药物不良反应合理配伍用药安全
引言:
中西药配伍,已成为当今临床治疗的一个手段,中西药配伍,有此能提高疗效,降低毒副作用,但有些却降低疗效或产生毒副反应,中药的应用和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经过长期实践有了一定的认识,而中西药的配伍禁总在临床上却重视不够,常存在不合理用药现象。

现从药理化学和药理学两方面讨论中西药的配伍禁忌。

一、理化性质改变。

导致疗效降低或毒性增加
1、形成沉淀含有鞣质的地榆、石榴皮、五倍子、大黄等中药以及麻仁丸、利胆片等中成药与某些西药制剂联用会使其理化性质发生改变:如与四环素类、红霉素等甙类,麻黄素、阿托品等生物碱以及亚铁盐制剂、碳酸氢钠制剂联用会产生沉淀,影响吸收。

2、形成络合物含有槲皮素的中药柴胡、桑叶、槐角及含有这些中药的制剂与含各种金属离子的西药合用会形成络合物,影响吸收。

3、酸碱中和五昧子、女贞子等酸性中药与氧氧化铝、氨茶碱等碱性西药合用,煅龙骨、煅牡蛎、硼砂等碱性中药与胃蛋白酶合剂、乙酰水杨酸等酸性西药合用都会起中和反应,使药效降低甚至失去药效。

二、药理变化。

导致疗效降低或毒性增加
1、药动学变化
(1)硼砂、海螵蛸、瓦楞子、皂角等碱性中药及其制剂与心得安、氯丙嗪、硫酸亚铁等联用会使其吸收降低,与奎宁、氯奎、强力霉素、新斯的明联用会使其从尿排出,促使血药浓度降低,与奎尼丁联用会导致排出减少,血药浓度增加而引起中毒。

(2)碱性中药如硼砂、煅牡蛎等,使尿液酸化药等解离增多,排泄加快,使作用时间和作用强度降低。

(3)中西药配伍后,不同药物的血浆蛋白结合率不同,使药物的血药浓度有所变化,从而影响其组织结合。

如含有鞣质类化合物的中药在与磺胺类药物合用时,导致血及肝脏内磺胺类药物浓度增加,严重者发生中毒性肝炎。

(4)尿酸碱度影响药物的重吸收,酸化或碱化体液,从而影响药物的排泄。

双黄连与氨苄青霉素合用,双黄连竞争性抑制氨苄青霉素从肾小管分泌,从而提高了氨苄青霉素的血药浓度,并经试验测定的血药浓度高于单用。

2、药效学变化
(1)麻黄及含有麻黄碱的中药制剂可使心肌B受体兴奋而加强心肌收缩力,使洋地黄、地高辛等强心类药物作用增加、毒性增加,致心率失常、心衰等不良反应。

(2)乙醇能增加肝脏药酶的活性,故与含乙醇的酒大黄、酒当归及药酒等乙醇制剂同服,会使上述西药在体内代谢增强,半衰期缩短:疗效降低,毒副作用增加。

此类中药亦不宜与水合氯醛同服,因乙醇与水合氯醛能生成具有毒性的醇合氯醛,使毒性加剧,严重者可导致死亡。

(3)甙类中药,如人参、苦参,大黄等以及罗布麻片、速效救心丸等鹿茸制剂与可待因、吗啡、杜冷丁联用会加重麻醉,抑制呼吸,而与强心甙联用会导致药效累加,增加毒性。

祖师麻以及含有瑞香素的中药制剂与维生素K联用也会产生拮抗作用。

(4)牛黄及牛黄制剂与水合氯醛、乌拉坦、吗啡、苯巴比妥合用会对中枢产生抑制。

三、中西药注射剂配伍禁忌
1、随着中药注射剂在临床上的使用越来越广泛,中西药注射剂混合配伍应用也逐渐增多,由于中药注射剂成分复杂,与其他药物配伍引起的PH值的变化、溶媒的改变使有效成分或杂质析出、配伍浓度及配伍条件的影响都可能产生不溶性微粒。

这些微粒沉积在毛细血管中可造成局部循环障碍,引起血管栓塞,产生静脉炎、肉芽肿并可引起过敏和热原样反应。

故联用的中西药注射剂静脉输注后的稳定性应引起临床上的重视。

双黄连注射液与氧化可的松、诺氟沙星.环丙沙星、氧氟沙星、维生素C、硫酸卡那霉素配伍:与维生素C、氢化化可的松配伍后紫外线吸收度大幅降低、可能发生了化学反应,与诺氟沙星、环丙沙星、氧氟沙星、环硫酸卡那霉素配伍后有沉淀生成,故不宜配伍。

复方丹参注射液与环丙沙星、氧氟沙星配伍:配伍后产生大量棕色黑色絮状沉淀,应分别静滴。

穿琥宁注射液与庆大霉素、阿米卡星、环丙沙星、氧氟沙星配伍:产生沉淀,不宜配伍。

2、影响疗效清开灵注射剂与青霉素、盐酸林可霉素,维生素C,维生素B。

、硫酸卡那霉素配伍:与硫酸卡那霉素、维生素B6配伍沉淀生成,与青霉素盐酸林可霉素、维生素C 分别配伍8h内pH呈下降趋势,配伍2h时紫外吸收度在276nm处有不同程度下降,故不宜配伍。

结束语
合理的中西药联用可提高疗效,减轻副作用。

而不合理的配伍则会影响药物的疗效,增强已知的或产生新的不良反应。

因此在临床联用中西药时,应特别考虑配伍问题,尽量避免使用不明的配伍禁忌,并加强临床观察和监测以达到合理用药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牟秀珍.中药与抗生素在胃肠道中的作用【J】.中国药师,1999。

2(3):159~161.
[2]刘逢芹.中药药源性肾损伤机制概述【J】.中国药房,中西药2005,16(7):547~550.
[3]梅全喜.中西药配伍禁忌检索表.中医药信息,1989,(5):29—33.
[4]梅全喜.不宜配伍的中西药.中成药研究,1988,(1):21—22.
[5]梅全喜主编.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75-281.
[6]梅全喜著.药海撷菁.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4:27-30.5l-61.
[7]张力群,梅全喜,等编著.中西医临床用药正误大全(中西药合用类).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553-563.
[8]谭正清.浅述几种中医急症必备中成药与西药的配伍禁忌.时珍国医国药,2005,
16(3):255-256.
[9]贺德勇,孙秀丽,刘玉兰.中西药物药理学药动学和药物化学的配伍禁忌.医药导报,2003,22(11):778-779.
[10]李桂芹.中西药合用应注意配伍禁忌.辽宁中医杂志,2005,32(5):44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