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心得体会
教师学习专业标准心得体会5篇

教师学习专业标准心得体会5篇近几天我校连续教育中心李乐天主任、郑金贤教师组织全体教师观看学习了《中学教师专业标准》,《标准》明确了一名合格中学教师的道德坐标、学问坐标与潜力坐标,它是我国教师专业化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
一、要当一个好教师,务必先学会做人,洁其身,修其灵。
要有一颗奉献心,一种乐在教坛献青春的阳光精神。
雨果曾说过:“花的事业是尊贵的,果实的事业是甜蜜的,让我们做叶的事业吧,由于叶的事业是平凡而谦逊的。
“教师就像那悄悄奉献的绿叶,时时刻刻衬托着鲜花的娇艳。
先人喻教师为蜡烛,未免太悲凉。
我称之为阳光,则有了生命的动感。
教学是一种精神产品,精神产品有时是无法以金钱衡量的。
古有武训行乞办学,今有很多教师悄悄无闻育新人。
为此,我觉得每一天就应以阳光心情进入教室,送给学生欢乐,送给学生光明。
作为一名教师就要有悄悄无闻的奉献精神,甘为人梯,像“春蚕“吐尽青丝,像“蜡烛“化成灰烬,把毕生献给事业,献给学生。
二、教师务必具备不断学习和自我进展的潜力、科学的预见潜力、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潜力、实践与沟通潜力、捕获和使用现代信息的潜力。
将来教师应博学多识,做到“给学生一碗水,自己有长流水“。
学习现代最新的科学理论,了解和把握现代信息技术及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相关学问,并把这些学问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工作中。
以教学为已任,努力钻研业务,潜心讨论教材,细心设计教案,讲究授课方法,把握教学规律,使自己培育的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学会合作。
只有这样,我们教师才能赢得广阔学生的赞誉。
三、作为教师的我们要拥有良好的道德标准,构成人格魅力。
古人云:师者为师亦为范,学高为师,德高为范。
作为莘莘学子们的道德基因的转接者,我们是孩子们道德借鉴的镜子。
王金花教师经常用“做一辈子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鞭策自己,她认为做人师不是做书匠,对孩子不仅仅是言教,重要的是身教!身教重于言教,可见教师的教育力气更多的是从人格当中来的,这是一种特别的教育力气!儋州市的优秀教师们用他们的人格和生命谱写了一首首秀丽的赞歌。
《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学习心得

《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学习心得
学习《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让我对教师的职业要求和能力有了更全面深入的了解。
这本标准明确了教师需要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养,对于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促进
教师的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学习过程中我认识到作为一名教师,首要的是要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和教育理
论知识。
只有深入理解和掌握学科知识,才能够准确地教授给学生,并能回答学生提
出的问题。
同时,教育理论知识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发展特点和学习需求,设计和实施符合学生需求的教学活动。
其次,学习标准让我认识到教师需要具备良好的教育教学能力。
这包括教师的教学设
计能力、教学实施能力、课堂管理能力等方面。
教学设计能力让教师能够根据学科特
点和学生需求,制定合适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教学实施能力则要求教师能够灵活
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课堂管理能力保证教学秩序和安全,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最后,标准还强调了教师的职业素养。
作为一名教师,要有高尚的师德师风,具备良
好的职业操守和教育情怀。
教师要以身作则,做学生的榜样,注重自身的职业发展和
自我提高,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提高专业能力。
通过学习《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我深刻认识到作为一名教师,需要具备丰富的教
育知识、教育技能和职业素养。
作为教育者,我们肩负着培养未来的栋梁之责,我们
要有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能力,为学生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同时,这也是我作为一名教师的努力方向和目标,我会不断学习、反思、实践,不断提高自
己的教学能力和教育水平。
学习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心得(13篇)

学习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心得(13篇)学习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心得(13篇)通过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让教师更加热爱学生了,更加认识到教育工作是一门艺术,以下是小编准备的一些学习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心得,仅供参考。
学习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心得篇1有一种爱,叫无私,有一种爱,叫关怀,有一种爱,刻画着伟大的灵魂,有一种爱,歌咏着崇高的品质。
古语有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
”转眼间,踏上讲台身为人师已经有六年多了,一路走来,有泪水,也有欢笑;有迷茫,也有收获。
刚刚踏上讲台之时,战战兢兢,教书育人,事关国计,马虎不得。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于是乎虚心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学习,学习他们教书之法,秉承他们的育人之德。
几年下来,长进甚大,成熟不少。
周济曾指出:“教书育人,教书者必先学为人师,育人者必先行为示范。
”陶行知先生说过:“学高为师,德高为范。
”说的都是为师者不仅要有广博的知识,更要有高尚的师德。
优良的师德、高尚的师风是搞好教育的灵魂。
师德师风的学习,我认为很有必要,尤其是在当前社会转型时期,给我们老师上了生动的一课。
教师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行为规范,甚至一言一行,对学生都会起典范作用,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健康成长。
教育工作不应是为教书而教书,更要以人为本、教书育人,学生把几年、十几年的生命时间交给学校、交给教师,学校、教师就有责任去珍惜别人的生命。
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的教育不会是成功的教育,没有爱,也就没有真正的教育。
因此作为教师首先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要尊重和信任学生,真诚关心学生的进步和成长,要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李开棣老师就是以自己对学生真挚深厚的爱,来平等对待学生,她小心翼翼地呵护学生自尊,耐心平和地对待学生所犯的一次又一次的错误,最后用自己以心换心的教育来赢得学生的信任并获得了教育的成功。
在商品经济社会的今天,在金钱物质的引诱下,教师队伍中有不少人抛教下海,图谋个人的所谓发展;有些人把担任教师作为过渡,一有机会马上跳槽;有人把教师这一职业只当作谋生的一种手段;有人把教师这一职位作为谋取私利的工具等等;这些人满脑子的个人私利,没有将教育这一职业为高尚的事业,这些人对教育教学工作缺乏热情,对学生不负责任,职业理想信念动摇,情感淡漠,谈不上有好的师德师风。
小学《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学习心得

夏孜盖乡中心小学《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学
习心得
通过对《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学习,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教师的职责和含义。
我的教学教学视野变得更加开阔,教书育人的理念也变得更加丰富。
这次远程校本学习也不断地促使我对自己的教学工作进行反思,让我深刻意识到:
一、教学的工作重心应时刻围绕着学生展开。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们要学会尊重每一名学生,关爱每一名学生,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每个学生学会自主、探究学习。
我们的心中要时刻装着学生,关注学生学习的点点滴滴。
二、通过创新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语文课程具有灵活性、开放性等特点。
传统的填鸭式的满堂灌教学方法已经不适应现代教学的需要。
这就要求我们每一名教师通过方法创新,内容创新,组织形式创新等多种途径探索英语教学创新。
我们要从听说读写等四方面着手,设计巧妙而精彩的活动,让学生体会学习语文的乐趣,进而增强学习英语的兴趣。
如:我们可以通过看电影、游戏等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还可以通过英语竞赛等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活到老,学到老。
每一名教师都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目标,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的完善自己,坚持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不断提高专业能力,刻苦钻研业务,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
我非常感谢学校给了我们这次学习的机会,让我又一次成长,又一次收获,今后,我一定要好好运用《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让我健康、快速地成长为一名优秀教师,打下坚实的基础。
胡丽
夏孜盖乡中心小学。
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学习心得体会(优秀9篇)

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学习心得体会(优秀9篇)我们有一些启发后,不如来好好地做个总结,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就可以通过不断总结,丰富我们的思想。
相信许多人会觉得心得体会很难写吧,牛牛范文为您精心收集了9篇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学习心得体会,希望朋友们参阅后能够文思泉涌。
最近参加了教育局,教师进修学校组织的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培训,学习了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及其解读,并观看了视频讲座,学习之后感触颇深。
我觉得小学教育是一个人人生开展的重要阶段。
小学教师的质量关系到学生一生的成长,关系到亿万家庭的希望,更关系到国家的未来。
学习了专业标准,我对我的工作有了更好的认识,专业标准中提出小学教师是履行小学教育工作职责的专业人员,小学教师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专业标准是国家对合格小学教师专业素质的根本要求,是小学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根本标准,是引领小学教师专业开展的根本准那么。
它是我国教师专业化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
一、对根本理念的领悟专业标准中的四个根本理念:师德为先、学生为本、能力为重、终生学习。
在这四个根本理念中,把师德放在首位,可见师德的重要性,作为小学教师必须热爱小学教育事业,才会关爱小学生,尊重小学生的人格,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为人师表,做小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领人。
把学生为本放在重要地位,教师的工作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我们的工作始终要围绕着学生的开展而开展,老师心中要时时刻刻装着学生,让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
能力为重,终身学习,教师要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了解国内外小学教育与开展的经验和做法。
要给学生一滴水,教师要有源源不断的常流水。
这就要求教师做终生学习的典范。
二、对根本内容的学习〔一〕职业理解与认识。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职业的独特性,作为传承教育文化的人,我们热爱小学教育事业,有良好职业道德修养,为人师表。
〔二〕对小学生的态度与行为。
把学生的生命平安放在首位,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
学习《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心得体会2篇

学习《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心得体会学习《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心得体会精选2篇(一)学习《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过程中,让我对中小学教师的职业要求和发展方向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从中了解到中小学教师应具备的专业知识与能力,以及他们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应展现的专业精神和道德情操。
首先,中小学教师要具备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
这包括教师要有广泛的知识储备以及对教材内容的深入理解。
只有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教师才能有效地传授给学生,并且能够对学生的问题进行指导和解答。
其次,中小学教师还应具备一定的教育教学能力。
这包括教师要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能够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策略,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同时,教师还应具备评价学生学习成果的能力,能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有效的分析和评价。
另外,中小学教师还应具备良好的师德师风。
师德师风是教师的道德品质和职业素养的体现。
教师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保持高尚的职业操守,以身作则,引领学生积极向上的品德发展。
通过学习《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我深刻体会到作为一名中小学教师,不仅仅要有扎实的学科知识和教育教学能力,更要有高尚的师德师风。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自己的教育教学作用,引领学生健康成长。
同时,我也意识到作为一名中小学教师,自我学习和专业发展是必不可少的,只有持续学习和进修,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学习《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心得体会精选2篇(二)学习《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解读》给我了许多启示和思考。
这本书详细解读了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对于我作为一名教师来说,非常有参考价值。
首先,这本书强调了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性。
教师不仅仅要有扎实的学科知识和教学技巧,还要有正确的职业道德和教育理念。
这使我意识到,作为一名教师,我应该把个人修养和职业素养放在首位,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
其次,这本书还提到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和评价。
教师应该通过不断学习和研究来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学习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心得体会

学习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心得体会作为一名新时代的中小学教师,我深感肩负的责任重大。
最近,我认真学习了《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这十项准则不仅是教师职业行为的规范,更是我们教书育人的行动指南。
通过学习和思考,我受益匪浅,对教师的职业使命和责任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在学习过程中,我逐项对照准则,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
我认识到,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和能力。
我们要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言行去影响学生,成为他们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
同时,我们还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用爱心和耐心去关爱每一个学生,让他们感受到温暖和关怀。
在学习过程中,我也遇到了一些困惑和挑战。
比如,如何更好地处理师生关系,如何在教学中平衡知识与能力的培养,如何更好地与家长沟通等等。
但是,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我逐渐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我学会了倾听学生的心声,理解他们的需求,用心去关注每一个学生。
同时,我也积极与家长沟通,建立良好的家校关系,共同促进学生的成长。
通过这次学习,我深刻体会到作为一名教师的责任和使命。
我们要不断学习、不断进步,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
我们要用爱心、耐心和责任心去关爱每一个学生,让他们在快乐中成长、在关爱中进步。
同时,我们还要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正能量,为社会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
展望未来,我将继续深入学习《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将其融入到我的教学工作中。
我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专业的态度去面对我的学生和教育事业。
我相信,只要我们不断努力、不断进取,我们一定能够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为学生的成长和社会的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学习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心得体会(1)近期,我认真学习了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这十项准则不仅是对我们教师职业行为的规范,更是对我们教育理念的引导。
通过这次学习,我深受启发,对教育事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更加坚定。
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必备11篇)

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必备11篇)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1教学的时间长了,一些东西也有些淡漠了,所以对教师的行业标准也开始模糊,很高兴获得了这次培训指标,所以一定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和与各位同仁的交流机会。
在仔细的学习了《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之后,我有了很深的感受:“学生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和“终身学习”,这是时代的理念。
生本、师德、能力、终身学习是新时期教师必备的素质,也是新课程改革中的最强因。
教育教学的终极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发展。
教师为了适应新时代的教育教学需要,必须终身学习,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加强师德修养。
《标准》从四个领域对教师的专业理念与师德提出具体要求。
第一,突出学生的生命教育。
教师要“将保护学生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尊重学生的人格”,“信任学生,尊重个体差异”。
教师要不仅仅服务教学更应该关心学生的生命状态。
第二,《标准》提出了指向教师个人修养和行为方面的诸多要求。
这些要求更多反映出教师作为平凡的人,哪些心性、品质、行为是适当的,其次才将教师作为“教育者”特有的心性、品质和行为要求融入进来。
在“师德”中把“个人修养和行为”专门作为一个“领域”提出来,更加凸显“个人修养和行为”的重要性。
第三,教师的能力是教师教育理念、专业知识的载体,它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形成。
《标准》突出以师能为重,体现在三个层面:一是实践能力,即:把学科知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结合,突出教书育人实践能力;二是专业化水平,即:研究中学生遵循中学生成长规律,提升教育教学专业化水平;三是专业能力,即:坚持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不断提高专业能力。
第四,终身学习是当代社会的重要特征,教师是终身学习者,在持续学习和不断完善自身素质的过程中实现专业发展。
《标准》倡导终身学习,体现于三个方面:一是学习先进理论。
即:学习先进中学教育理论了解国内外中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经验和做法;二是提高文化素养,即:优化知识结构提高文化素养;三是形成终身学习习惯,即:具有终身学习与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做终身学习的典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学习心得
在这次的培训中,我认真学习了《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之后,有了很深的感受:“学生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和“终身学习”,这是时代的理念。
生本、师德、能力、终身学习是新时期教师必备的素质,也是新课程改革中的最强因。
教育教学的终极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发展。
教师为了适应新时代的教育教学需要,必须终身学习,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加强师德修养。
《标准》从四个领域对教师的专业理念与师德提出具体要求。
第一,突出学生的生命教育。
教师要“将保护学生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尊重学生的人格”,“信任学生,尊重个体差异”。
教师要不仅仅服务教学更应该关心学生的生命状态。
第二,《标准》提出了指向教师个人修养和行为方面的诸多要求。
这些要求更多反映出教师作为平凡的人,哪些心性、品质、行为是适当的,其次才将教师作为“教育者”特有的心性、品质和行为要求融入进来。
在“师德”中把“个人修养和行为”专门作为一个“领域”提出来,更加凸显“个人修养和行为”的重要性。
第三,教师的能力是教师教育理念、专业知识的载体,它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形成。
《标准》突出以师能为重,体现在三个层面:一是实践能力,即:把学科知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结合,突出教书育人实践能力;二是专业化水平,即:研究中学生遵循中学生成长规律,提升教育教学专业化水平;三是专业能力,即:坚持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不断提高专业能力。
第四,终身学习是当代社会的重要特征,教师是终身学习者,在持续学习和不断完善自身素质的过程中实现专业发展。
《标准》倡导终身学习,体现于三个方面:一是学习先进理论。
即:学习先进中学教育理论了解国内外中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经验和做法;二是提高文化素养,即:优化知识结构提高文化素养;三是形成终身学习习惯,即:具有终身学习与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做终身学习的典范。
教师是以心育心的职业,教师的言谈举止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
老师的个人修养就是一种教育的环境和教育资源,也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手段。
同时,《标准》中提出心理调试方面的要求:乐观向上、热情开朗、善于自我调节情绪,保持平和心态,这对我们的心理有极大的帮助。
在这个浮躁的社会,在大部分教师职业倦怠的情况下,对教师提出这个“标准”非常必要。
要想在学生心中播撒阳光,自己首先心中有阳光。
新时代,新形势,呼唤阳光教师。
一个乐观向上、热情开朗、具有平和心态的老师,必将给学生提供优质文化场,保障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通过学习《标准》,我感觉做一名教师除了不断开拓、创新,更要执着的爱岗、敬业。
我们要依据《标准》做一个好老师,做一个有成就感老师,做一个享受教育的老师,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享受我们职业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