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丹重温最美古诗词摘录

合集下载

于丹语录摘抄大全

于丹语录摘抄大全

于丹语录摘抄大全时光没有教会我任何东西,却教会了我不要轻易去相信神话离去,让事情变得简单,人们变得善良,像个孩子一样,我们重新开始。

谁是谁生命中的过客,谁是谁生命的转轮,前世的尘,今世的风,无穷无尽的哀伤的精魂.那些以前说着永不分离的人,早已经散落在天涯了。

寂寞的人总是会用心的记住他生命中出现过的每一个人,于是我总是意犹未尽地想起你在每个星光陨落的晚上一遍一遍数我的寂寞躲在某一时间,想念一段时光的掌纹;躲在某一地点,想念一个站在来路也站在去路的,让我牵挂的人。

我没有奢望,我只要你快乐,不要哀伤。

灯影浆声里天犹寒水犹寒梦中丝竹轻唱楼外楼山外山楼山之外人未还人未还记忆像是倒在掌心的水,不论你摊开还是紧握,终究还是会从指缝中一滴一滴流淌干净。

凡世的喧嚣和明亮,世俗的快乐和幸福,如同清亮的溪涧,在风里,在我眼前,汨汨而过,温暖如同泉水一样涌出来,因为我知道你是个容易担心的小孩,所以我将线交你手中却也不敢飞得太远。

如果可以和你在一起,我宁愿让天空所有的星光全部损落,因为你的眼睛,是我生命里最亮的光芒。

有些人会一直刻在记忆里的,即使忘记了他的声音,忘记了他的笑容,忘记了他的脸,但是每当想起他时的那种感受,是永远都不会改变的不是每一次努力都会有收获,但是,每一次收获都必须努力,这是一个不公平的不可逆转的命题记忆想腐烂的叶子,那些清新那些嫩绿早已埋葬在时间刻度的前段,惟有铺天盖地的腐烂气味留在时间刻度的尾部。

一个人总要走陌生的路,看陌生的风景,听陌生的歌,然后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你会发现,原本费尽心机想要忘记的事情真的就这么忘记了。

是我勇敢太久,决定为你一个人而活。

当你真正爱一样东西的时候你就会发现语言多么的脆弱和无力。

文字与感觉永远有隔阂。

什么叫快乐?就是掩饰自己的悲伤对每个人微笑。

如果我们都是孩子,就可以留在时光的原地,坐在一起一边听那些永不老去的故事一边慢慢皓首.原来和文字沾上边的孩子从来都是不快乐的,他们的快乐象贪玩的小孩,游荡到天光,游荡到天光却还不肯回来我就像现在一样看着你微笑,沉默,得意,失落,于是我跟着你开心也跟着你难过,只是我一直站在现在而你却永远停留过去.我不知道死亡的时候,凝望苍穹竟然回那么凄凉,一声一声霰雪鸟的悲鸣,斜斜地掠天而去,我看到你的面容浮现在苍蓝色的天空之上,于是我笑了,因为我看到你,快乐得像个长不大的孩子。

重温最美古诗词

重温最美古诗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雨打竹叶的声音那么急促,但是人心自 空,可以不听。何妨就在风雨中散步、 吟啸,有竹杖,有芒鞋,步履轻捷。有 风有雨不要紧,关键要问问自己的心怕 不怕。如果你怕了,你就真的已经败给 风雨,如果你不怕,风来雨来,“一蓑 烟雨任平生”。

穿越风雨,他能够逢着什么?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 斜照却相迎。”一阵春风把酒吹 醒,觉得身上有一点点凉意,蓦 然撞见前方的山头斜阳正红。我 们常说“风雨过后总有彩虹”, 这个时刻,雨霁风停,山头的斜 阳暖暖地迎着在雨中缓步的人。
作者简介 于丹,著名文化学者,北京师范大学 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 者和传播者。曾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 《文化视点》等栏目进行系列讲座,普及中 国传统文化,以生命感悟激活了经典中属于中华 民族的精神基因,掀起全社会重新亲近、学习经 典的热潮,并在海内外文化界、教育界产生了广 泛影响。 著有《于丹<论语>心得》《于丹<庄子>心得》 《于丹<论语>感悟》《于丹•游园惊梦》等。其中 《于丹<论语>心得》销量已达五百余万册,目前 已在三十多个国家出版发行。
再回头去看来时路,“回首 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 雨也无晴。”一切都会开始, 正如一切都会过去。穿越世 相,风雨阴晴,无非是心上 踩过的一阵动静,不惧不怕 的人,才会守到风雨之后那 一抹夕阳。
人真正怕的不是风雨,而是风雨大作时 的那点动静,人往往是被动静吓着的。 就像人有的时候得一点小病,如果探望 你的人太多,你可能觉得自己得了一场 大病;如果人犯了一点小错,安慰甚至 鼓励你的人太多,你就会觉得自己的过 失不可弥补。很多时候,这个世界的动 静可以把我们吓倒。但经历过之后,有 斜阳相迎,再回过头看那“穿林打叶 声”,急促如管弦的风雨,只是一个短 暂时刻而已。

于丹重温最美古诗词摘录

于丹重温最美古诗词摘录

《于丹:重温最美古诗词》精彩摘录诗歌教会了中国人一种生活观念,通过谚语和诗卷深入地渗入社会,给予他们一种悲天悯人的意识,使他们对大自然寄予无限深情,并用一种艺术的眼光来看待人生。

诗歌通过对大自然的感情,医治人们心灵的创痛,诗歌通过享受俭朴生活的教育为中国文明保持了圣洁的理想。

它时而诉诸浪漫主义,使人们超然在这个辛苦劳作和单调无聊的世界之上,获得一种感情的升华;时而又诉诸人们的悲伤、屈从、克制等情感,通过悲愁的艺术反照来净化人们的心灵。

它教会人们静听雨打芭蕉的声音,欣赏村舍炊烟袅袅升起,并与流连于山腰的晚霞融为一体的景色;它教会人们对乡间小路上朵朵雪白的百合要亲切,要温柔;它使人们在杜鹃的啼唱中体会到思念游子之情;它教人们用一种怜爱之心对待茶花女和采桑女、被幽禁被遗弃的恋人、那些儿子远在天涯海角服役的母亲,以及那些饱受战火创伤的黎明百姓。

更重要的是它教会了人们用泛神论的精神和自然融为一体,春则觉醒而欢悦,夏则小憩中聆听蝉的欢鸣,感怀时光的有形流逝,秋则悲悼落叶,冬则雪中寻诗。

——林语堂《吾国与吾民》,原书用英文写作《my country and my people》作者在此书中以冷静犀利的视角剖析了中国这个民族的精神和特质,向西方展示了一个真实而丰富的民族形象。

汉代人曾经说过:“诗者,天地之心。

”汉代人眼中的“诗”主要是指《诗经》。

天地如此壮阔,长天大地之间,生长着万物和人,天地山川的巨变,万物草木的生长,人的命运变迁和人生的细微动静,共同合力,凝聚成诗。

在天地和时间之中,唯独人是“有灵”的,陆机在《文赋》中说“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壮观的天地和辽远的时间,一起涌进人的心灵,此刻,我们的那种感动就是诗意,把它表达出来就是诗歌:“拢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

培育我们的诗心,需要从意象开始,意象是传递诗情、诗意、诗境的载体。

林语堂先生说过中国的“诗歌通过对大自然的感情,医治人们心灵的创痛。

”我们谁没有春来秋往的涤荡?谁没有经历日月交叠的轮转?谁不曾登高看水阔山长?谁不曾渴望逃离喧嚣,寻访静谧的田园?少年飞扬时,我们谁不曾向往长剑狂歌的豪侠倜傥?岁月跌宕时,我们谁不曾在诗酒中流连……中国人是敏感的,多情的,虽然我们不是诗人,可总会在人生的某种时刻,忽然间诗情上涌;总会有那样一个关节点,我们品味人生,给心灵充电;总会有那么一个契机,我们想寻找真实的自己。

于丹语录精选经典版

于丹语录精选经典版

于丹语录精选经典版导读:经典语录于丹语录精选经典版1、不曾绚烂过的生命,不会懂平淡的况味,不曾担当过的肩膀,不会知晓放下的洒脱。

2、人有两只眼睛,全是平行的,所以应当平等看人;人的两只耳朵是分在两边的,所以不可偏听一面之词;人虽只有一颗心,然而有左右两个心房,所以做事不但要为自己想,也要为别人想。

3、现在中国文化需要上课的人,比需要下课的人多。

4、只有用心,才能从细节里获得知识和感悟。

5、吹起芦笙的时候,他们是浪漫的诗人;举起猎枪的时候,他们就是彪悍的英雄。

6、君子的标准:一个善良的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好相处的人。

7、如果你借太多的钱给一个人,你会令此人变成坏人。

8、你必须亲自丈量脚下的每一步路。

9、人们总被以为害了,尤其的众人的“以为”。

所以,坚持你所坚持的,不要太在意外人的看法。

10、内心有一种在理性制约下的自信与镇定,这是因为他有着宽广的胸怀和高远的志向。

11、现代的婚姻是情感的产物,更是竞争的结晶。

12、吃饭,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与天地结缘。

一方面,我们要不带成见地与食物结缘;另一方面,要对天地万物心存敬畏。

人的五脏六腑,都有其运行规律。

不少人吃成了大胖子,就是因为没有遵循天地之道、四时规律,没有顺应自然。

天地通过食物与我们每个人结缘,但我们学会和它相守了吗?13、有一种人只做两件事:你成功了,他妒嫉你;你失败了,他笑话你。

14、少年时,天真烂漫,一切都是正面的,听到的是童话,看到的是美好;进入社会,开始发现世界充满残酷的竞争,会看到很多弊病,不知道自己何去何从。

15、一个人越在意的地方,就是最令他自卑的地方。

16、理想之道给我们一个起点,给我们的心灵储备一点能源。

17、一个女人喜欢一个男人时,她希望听到谎言;当一个女人厌恶一个男人时,她希望听到真理。

18、人生因为返璞所以归真,朴素的东西是最恒久的。

19、我们在都市里失去最多的无非就是敬畏与欢喜的能力,我们因为狂妄而蔑视一切,也因为纠结和负担而失去心灵的欢喜。

于丹重温最美古诗词6篇

于丹重温最美古诗词6篇

于丹重温最美古诗词6篇诗意如画映于心心中仿佛一缕阳光透入,温暖,宜人,又带有一丝感动。

我想读过这本书的人都会有此感触吧!书中用如梦幻般唯美的语言带领我们进入了一个诗意的世界。

诗意故而在记忆深处低回,熟悉而又陌生,却牵动着我的心。

年华有限,诗意无穷。

我喜欢这种淡淡的诗意,就像书中作者所言,“我一直深深地相信,每一个中国人生命的深处都蛰伏着诗意。

”事实亦如是,诗意的世界充满了浪漫,如画而映于心。

在诗意的世界中,在这幅画卷里,尽管纸张有些破旧,有点模糊,可每一笔勾勒,每一抹痕迹,似乎都记载着跨越千载的情思。

何人独倚明月楼?何人琵琶语凝愁,思如泪,沾衣袖,世人只知琵琶旧,谁叹那年愁满头?诗意的世界,情感总是细腻,朦胧而美好。

夕阳西下,一天流光走到了边界,马上就要坠入茫茫黑夜,这一瞬间,人心百转千回。

日出而作,日落而归。

可总有那么一些人日落不得归。

正如《诗经王风》中所说的“君子于役,不知其期。

”短短八个字,道出了多少人思归不得归的苦,又让人懂得了多少悲伤与苦痛。

每当斜阳晚照你又是否对着夕阳叹息哀愁?可惜现在每天都忙碌着生活,哪还会有许多人对着夕阳诉说情思?其实,诗意就在你的心中,如画般映在心头,只要你去发现,诗意的世界会被你营造。

水阔山长,辛弃疾曾在登楼时写下“晚日寒鸦一片愁,柳塘新绿却温柔。

”他将自己所有的情思寄于楼上。

那种愁苦,如今在我眺望远方时也能体会的到。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柳宗元也依旧用充满诗意的句子道出一片愁。

他们都是如此的令我敬佩。

在他们眼里,风花雪月都是诗,春夏秋冬皆为意。

诗意如画映于心,在你听到李清照这个名字,你会想起“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会不禁叹息到:“风华是一指流沙,苍老是一段年华。

”在诗意的世界中,你会不动声色饮茶,踏碎一世繁华的潇洒,会有执著如泪,滴入破碎的心的唯美,也会有月满西楼人独守的静谧。

诗意就这样如画映于心。

于丹重温最美古诗词篇(二):吟中华诗词传中华气韵近日,我收看了一个电视节目,是央视的《中国诗词大会》。

读于丹《重温最美古诗词》有感

读于丹《重温最美古诗词》有感

读于丹《重温最美古诗词》有感
第一章节是春风飞扬,搜索脑海中关于春天的诗歌,也有几首,但是对于这些古诗,自己也仅仅停留在会背诵、能知晓意思的层面,对于其中的意境也是一知半解。

阅读后,知道了和时间观念最亲密的词是春秋,而不是冬夏。

小楼一夜听春雨,第二天满眼繁花,一夜听风声,第二天满地落叶,变化多大呀,在春秋之间,我们看到了生命的成长和希望,也看到了生命的颓败和老去的感伤。

知道了描写春天的诗句有描写早春的,如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天街小雨润如酥,沥沥小雨落在身上犹如细腻绵滑牛奶般的酥润,这是怎样的一种味道呀!有描写春光再盛些时的,如贺知章的《咏柳》,二月春风似剪刀,让我们感受到了春天的绿意分明,柳条飘荡;有描写暮春落花时的,如欧阳修的“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还知道有描写快乐春天的,有描写忧伤春天的,更有描写仇恨春天的。

春天的每一处风景不是一般的风景,更是寄托了诗人的心情,每一处风景都凝聚着道道意境。

每个人的人生都有很多个春天要走过,希望在来年的春天里能随着这些诗章,这些意境,一路走来,让自己的心绪有所依托承载,让精神变得丰盈饱满。

这本书我还未读完简记几句,希冀自己能继续走进于丹老师的秋思浩荡、斜阳晚钟、明月千古……
慢慢品读,细细回味。

第1页共1页。

于丹语录摘抄大全

于丹语录摘抄大全

于丹语录摘抄大全时光没有教会我任何东西,却教会了我不要轻易去相信神话离去,让事情变得简单,人们变得善良,像个孩子一样,我们重新开始。

谁是谁生命中的过客,谁是谁生命的转轮,前世的尘,今世的风,无穷无尽的哀伤的精魂.那些以前说着永不分离的人,早已经散落在天涯了。

寂寞的人总是会用心的记住他生命中出现过的每一个人,于是我总是意犹未尽地想起你在每个星光陨落的晚上一遍一遍数我的寂寞躲在某一时间,想念一段时光的掌纹;躲在某一地点,想念一个站在来路也站在去路的,让我牵挂的人。

我没有奢望,我只要你快乐,不要哀伤。

灯影浆声里天犹寒水犹寒梦中丝竹轻唱楼外楼山外山楼山之外人未还人未还记忆像是倒在掌心的水,不论你摊开还是紧握,终究还是会从指缝中一滴一滴流淌干净。

凡世的喧嚣和明亮,世俗的快乐和幸福,如同清亮的溪涧,在风里,在我眼前,汨汨而过,温暖如同泉水一样涌出来,因为我知道你是个容易担心的小孩,所以我将线交你手中却也不敢飞得太远。

如果可以和你在一起,我宁愿让天空所有的星光全部损落,因为你的眼睛,是我生命里最亮的光芒。

有些人会一直刻在记忆里的,即使忘记了他的声音,忘记了他的笑容,忘记了他的脸,但是每当想起他时的那种感受,是永远都不会改变的不是每一次努力都会有收获,但是,每一次收获都必须努力,这是一个不公平的不可逆转的命题记忆想腐烂的叶子,那些清新那些嫩绿早已埋葬在时间刻度的前段,惟有铺天盖地的腐烂气味留在时间刻度的尾部。

一个人总要走陌生的路,看陌生的风景,听陌生的歌,然后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你会发现,原本费尽心机想要忘记的事情真的就这么忘记了。

是我勇敢太久,决定为你一个人而活。

当你真正爱一样东西的时候你就会发现语言多么的脆弱和无力。

文字与感觉永远有隔阂。

什么叫快乐?就是掩饰自己的悲伤对每个人微笑。

如果我们都是孩子,就可以留在时光的原地,坐在一起一边听那些永不老去的故事一边慢慢皓首.原来和文字沾上边的孩子从来都是不快乐的,他们的快乐象贪玩的小孩,游荡到天光,游荡到天光却还不肯回来我就像现在一样看着你微笑,沉默,得意,失落,于是我跟着你开心也跟着你难过,只是我一直站在现在而你却永远停留过去.我不知道死亡的时候,凝望苍穹竟然回那么凄凉,一声一声霰雪鸟的悲鸣,斜斜地掠天而去,我看到你的面容浮现在苍蓝色的天空之上,于是我笑了,因为我看到你,快乐得像个长不大的孩子。

图书馆好书推荐24于丹《重温最美古诗词》

图书馆好书推荐24于丹《重温最美古诗词》

图书馆好书推荐24于丹说“我一直深深相信,每一个中国人生命中的深处都蛰伏着诗意,不要对此不屑,不要认为这些风花雪月知识少年痴谈。

”“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当自己退去了少年的无知,经历了人生百态,再次品味诗词,体会诗人的心境,不觉会有另一种相知与相识,多了一份少年所没有的感动。

在当今形形色色,物欲横流的社会,我们内心的确是缺少了一种宁静,一种去真正品味生活的静。

我们总是在喧嚣中渴望功名利禄,不断攀升并满足自己的欲望。

我们奋斗一生,却鲜有停下脚步,回头看看,或是观察下旁边的景物,来抚慰我们心灵的深处。

利用休息时间,真正平下心来去看那一首首诗词,与诗人进行心与心的交流,穿越千年的物,感受同样的情,也才真正打心底有一种对诗歌美的新认知,并感谢诗歌,或者说是千年前的诗人所带给自己的感动。

通过一首首用心灵刻画的诗歌,有拼死沙场的雄壮;有物是人非的凄凉;有单身游子的孤独;也有壮志难酬的悲壮。

而对自己感受最深的,无疑是那汪如流水的岁月。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看着儿子一步步长大,感到欣慰快乐的同时,不免会有丝丝感叹。

当自己的那种感受无法用最合适的词来表达,这时你读到一首正合你心境的诗词,自己内心是多么开阔豁达呀。

闲暇时总是抱怨没有心灵倾诉的对象,这时发现原来千年之前,有人和自己一样同感的诗人,何不快哉?三毛一句诗说得好:“岁月极美,在于它必然的流逝”是啊,其实生活无论是快乐亦或是痛苦的,都是限量版,我们都该好好珍惜,这有限的时光,在旅行中,不忘观赏沿途的别味风景!本周好书推荐类别书名作者出版社X(环境科学)《让青少年远离危险》欧阳云山西出版集团V(航空航天)《飞碟现象未解之谜》廉永清中国画报出版社U(交通运输)《名车的故事》田战省北京妇女儿童出版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于丹:重温最美古诗词》精彩摘录
诗歌教会了中国人一种生活观念,通过谚语和诗卷深入地渗入社会,给予他们一种悲天悯人的意识,使他们对大自然寄予无限深情,并用一种艺术的眼光来看待人生。

诗歌通过对大自然的感情,医治人们心灵的创痛,诗歌通过享受俭朴生活的教育为中国文明保持了圣洁的理想。

它时而诉诸浪漫主义,使人们超然在这个辛苦劳作和单调无聊的世界之上,获得一种感情的升华;时而又诉诸人们的悲伤、屈从、克制等情感,通过悲愁的艺术反照来净化人们的心灵。

它教会人们静听雨打芭蕉的声音,欣赏村舍炊烟袅袅升起,并与流连于山腰的晚霞融为一体的景色;它教会人们对乡间小路上朵朵雪白的百合要亲切,要温柔;它使人们在杜鹃的啼唱中体会到思念游子之情;它教人们用一种怜爱之心对待茶花女和采桑女、被幽禁被遗弃的恋人、那些儿子远在天涯海角服役的母亲,以及那些饱受战火创伤的黎明百姓。

更重要的是它教会了人们用泛神论的精神和自然融为一体,春则觉醒而欢悦,夏则小憩中聆听蝉的欢鸣,感怀时光的有形流逝,秋则悲悼落叶,冬则雪中寻诗。

——林语堂《吾国与吾民》,原书用英文写作《my country and my people》作者在此书中以冷静犀利的视角剖析了中国这个民族的精神和特质,向西方展示了一个真实而丰富的民族形象。

汉代人曾经说过:“诗者,天地之心。

”汉代人眼中的“诗”主要是指《诗经》。

天地如此壮阔,长天大地之间,生长着万物和人,天地山川的巨变,万物草木的生长,人的命运变迁和人生的细微动静,共同合力,凝聚成诗。

在天地和时间之中,唯独人是“有灵”的,陆机在《文赋》中说“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壮观的天地和辽远的时间,一起涌进人的心灵,此刻,我们的那种感动就是诗意,把它表达出来就是诗歌:“拢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

培育我们的诗心,需要从意象开始,意象是传递诗情、诗意、诗境的载体。

林语堂先生说过中国的“诗歌通过对大自然的感情,医治人们心灵的创痛。

”我们谁没有春来秋往的涤荡谁没有经历日月交叠的轮转谁不曾登高看水阔山长谁不曾渴望逃离喧嚣,寻访静谧的田园少年飞扬时,我们谁不曾向往长剑狂歌的豪侠倜傥岁月跌宕时,我们谁不曾在诗酒中流连……中国人是敏感的,多情的,虽然我们不是诗人,可总会在人生的某种时刻,忽然间诗情上涌;总会有那样一个关节点,我们品味人生,给心灵充电;总会有那么一个契机,我们想寻找真实的自己。

让我们从寻找中国是个的意象开始,从一草一木,从春花秋月开始起程,沿着诗歌的通幽曲径,抵达我们的心灵深处。

(
在有限的时间,有限的篇幅中,纵横千古,游历历代诗人丰富多彩的“诗心”,决定了我们这次踏上的意象之旅,一日看不遍长安繁花,我们只能选择最好的景、最美的花、最迷人的意象、最深沉的意境。

我们远离的其实是一份精细的心情,每到春来,还感受的到春意在心中的悸动吗古人给我们留下这么多春天的诗词,一点一点打开我们的心门,我们的心都经历一次苏醒,我们才会恍然惊觉生命深处对光阴的柔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