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的第一套人民币

合集下载

第一套人民币简介(含图)

第一套人民币简介(含图)

第一套人民币1948年12月1日,在中国金融货币史上是一个重要的日子,这一天西北农民银行和晋察冀边区的华北银行以及山东解放区的北海银行合并,在石家庄成立了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同一天,发行了“中国人民银行货币”,简称人民币。

也就是后来的“第一套人民币”。

中国人民银行成立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的金融史上有3个不可磨灭的里程碑。

一个是1932年江西瑞金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第二是1941年延安的陕甘宁边区银行,第三个就是1948年12月1日在石家庄成立的中国人民银行。

解放前夕,全国已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银行30余家,发行各种票面货币257种。

1947年7月,在华北财经办事处主任董必武的提议下,经中央同意,开始组建中央银行,在华北、西北、华东三大解放区准备发行统一货币,当时很多人建议用“联合银行”、“解放银行”以及“全国解放银行”等名称。

后来晋察冀边区银行的副总经理何松亭建议,采用“中国人民银行”这样一个名字。

1947年10月,董必武致电中央,未来的中央银行定名为“中国人民银行”。

经中央批准之后,决定用“中国人民银行”这个名称。

发行1948年11月初,董必武提出,要在平津解放前,成立中国人民银行,发行解放区统一货币,于是将原定1949年1月1日成立中国人民银行的决定,提前到1948年12月1日。

同一天上午9时首次发行中国人民银行货币,后来简称人民币。

原华北银行总经理南汉宸任中国人民银行总经理。

第一套人民币上的行名、年号和面额均出自当时华北区政府主席董必武之手。

张忠是北京印钞厂的老人,曾参与第一套人民币的印制工作。

他回忆说:“这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我们终于可以拥有自己的货币了,从而摆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历史,钱币直接把这样的历史变化反映了出来。

第一套人民币各种票面均采用与新社会经济建设以及人们经历的生活场景有关的图案,譬如工人、农民、施肥、运输等。

”张忠还记得第一套人民币设计送审的一件小事。

中国建国以来发行的五套人民币概况

中国建国以来发行的五套人民币概况

中国建国以来发行的五套人民币概况一、【第一套人民币】1、发行时间:1948年12月1日2、版别:共12种面额62种版别,其中1元券2种、5元券4种、10元券4种、20元券7种、50元券7种、100元券10种、200元券5种、500元券6种、1000元券6种、5000元券5种、10000元券4种、50000元券2种。

3、特点:第一套人民币带有明显的战争时代色彩。

一是印制质量粗糙,印制技术、工艺不统一,纸张易磨损;二是票面设计图案比较单调,色彩变化少;三是票券的面额、版制种类繁多;四是面额大(最大的50000元),单位价值低,在流通中计算时以万元为单位,不利于商品流通和经济发展,给人们带来不便;五是票券防伪功能差。

4、作用:统一发行人民币是为迎接全国解放采取的一项重大措施,它清除了国民党政府发行的各种货币,结束了国民党统治下几十年通货膨胀和中国近百年外币、金银币在市场流通买卖的历史,促进了人民解放战争的全面胜利,在建国初期经济恢复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第二套人民币】1、发行时间:1955年3月1日,同时收回第一套人民币。

2、版别:第二套人民币共有1分、2分、5分、1角、2角、5角、1元、2元、3元、5元、10元11个面额,其中1元券有2种,5元券有2种,1分、2分和5分券别有纸币、硬币2种。

为便于流通,自1957年12月1日起发行1分、2分、5分三种硬币,与纸分币等值流通。

1961年3月25日和1962年4月20日分别发行了黑色1元券和棕色5元券,分别对票面图案、花纹进行了调整和更换。

由于大面额钞票技术要求很高,在当时情况下3、5、10元由苏联代印。

3、特点:一是消除了战时痕迹和通货膨胀的影响。

版别少,面额小,单位价值大,方便流通;二是版面图案体现了各民族大团结,共同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风貌,具有好看、好认、好算、好使用“四好”特点;三是精心制作,印制技术和纸张质量都比第一套人民币好,防伪性能增强;四是钞券的印制,由部分依靠外援过渡到本国独立印制,1961年我国自制的水印纸研制成功,即用在第二套人民币钞券上。

第一代人民币

第一代人民币

第一代人民币中国人民银行于1948年12月1日起陆续发行第一套人民币,第一套人民币发行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到1955年2月21日宣布收回。

第一套人民币共12种面额、62种版别,其中1元券2种、5元券4种、10元券4种、20元券7种、50元券7种、100元券10种、200元券5种、500元券6种、1000元券6种、5000元券5种、1万元券4种、5万元券2种。

那批纸币都是50元券,而在当时,1元人民币就可以买到30斤(1斤合0.5公斤)小米,5元钱就够一家人生活一个月。

新中国第一套人民币的市场地位与其传奇般的政治经历有关。

它是在中国人民银行成立的同时开始发行的,由于当时中共还没有在全国完全夺取***,因此也被称为“新中国战时货币”。

工人和农民、施肥、运输等与经济建设和人民的生活场景有关的图案和特殊时代背景下的诸如“解放全中国”、“拥护毛主席和平条件”、“自力更生”等暗记是第一套人民币的设特点。

在迄今为止发行过的所有5套人民币中,第一套人民币的流通时间最短。

发行背景:1948年12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在石家庄中华北街11号挂牌,人民币在石家庄市和中共中央所在地平山县正式发行。

经过近11年的努力,人民币通行全国。

近日,文史专家著文,解密了人民币发行的前前后后。

■毛泽东拒绝在货币上印自己的像,说他没这个资格,建议用列宁像■为第一套人民币题写“中国人民银行”6个字时,庄重、虔诚的董必武特地沐浴更衣■邓小平拿着刚发行的人民币到小摊上吃馄饨,小贩子见了高兴地说:这个票子很值钱人民银行发行的货币当然就叫人民币在人民币发行之前,各解放区都有自己的银行,并各自发行货币。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流通范围较小、种类繁多的区域性货币和地方流通券。

这些货币大多来源于抗战时期。

随着解放战争的胜利推进,各解放区开始连成一片,原先的割据状态被打破,各地区之间物资交流、贸易往来增多,这就要求各解放区统一财经政策。

1947年3月15日,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华北财经会议在河南省武安县冶陶镇召开。

新中国第一套人民币

新中国第一套人民币

新中国第一台人民币发行原因第一套人民币是1948年12月1日由新成立的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印制发行的唯一法定货币。

1948年,随着人民解放战争的顺利进行,分散的各解放区迅速连成一片,为适应形势的发展,亟需一种统一的货币替代原来种类庞杂、折算不便的各解放区货币。

为此,1948年12月1日,在河北省石家庄市成立了中国人民银行,同日开始发行统一的人民币。

当时任华北人民政府主席的董必武同志为该套人民币题写了中国人民银行行名。

1947年夏,解放战争进入我人民解放军胜利反攻阶段,人民解放军野战部队在各解放区人民群众的配合下,取得了一个个重大胜利,各解放区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华北、西北、华东解放区逐步连成一片,各解放区之间贸易联系、物资交流日益发展。

但是各地货币不统一,货币比价不固定,成为经济发展和贸易往来的重大障碍,给野战军的机动作战带来很大困难。

因此,迫切需要改变各解放区货币版别多、种类繁杂、比价不同、相互折算不便的状况,统一各解放区货币。

1947年10月24日,中共中央华北财经办事处成立,统一领导华北区财经工作,并着手开展统一货币工作。

不久,晋察冀边区银行币停止发行,冀南银行币成为华北解放区的统一货币。

1948年1月,西北解放区停止发行陕甘宁边区银行币,西北农民银行币成为西北解放区的统一货币。

10月,山东解放区北海银行币与华北解放区货币相互流通。

11月,华北解放区统一流通北海银行币。

从此,北海银行币成为山东和华中各解放区的统一货币。

1948年底,全国各解放区除中原、东北等解放区自成独立货币体系外,华北、西北、华东三大解放区货币统一工作基本完成。

为了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进一步统一解放区货币,经华北人民政府、山东人民政府、陕甘宁和晋绥两边区人民政府会商决定,合并华北解放区的华北银行、山东解放区的北海银行和西北解放区的西北农民银行,于1 948年12月1日在河北省石家庄市成立中国人民银行。

首任总经理南汉宸,副经理胡景云、关学文。

第一套人民币

第一套人民币
人民币. 新中国第一枚人民币 是1948年10月开始印制。1948年12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正式成立。同 日发行人民币。第一套人民币上的“中国人民银行”字样由董必武题写, 在晋察冀边区印制局制版印刷。习惯上,人们将开始发行至1955年5月 10日停止流通的人民币称为第一套人民币。第一套人民币由于停止使用 时间已经长达50年之久,其间又经历了“文革”等无数次政治运动,因此 收藏留存下来的不多,因此不少是珍品。其观赏,纪念,珍藏,投资价 值与日俱增,受到了知名拍卖行和文物收藏家的特别青睐。 在前不久的 一次拍卖会上,拍出了160万的高价。 国内收集第一套人民币全套 (共62张)的不超过50人。 由香港金币总公司策划发行,中国金银质量 监督检验中心监制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套人民币彩金珍藏版”’在金材质 上再现了已退出流通的12种面额,62种版别的中国第一套人民币。

第一套人民币至第五套人民币发展及演变(最新)

第一套人民币至第五套人民币发展及演变(最新)

第一套人民币(The first series of RMB)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解放战争胜利进军的形势下,由人民政府所属国家银行在1948年12月1日印制发行的唯一的法定货币。

在图样题材上,选择当时经济建设和新社会人们生活的图案,生动展现出我国解放事业及建国初期人们的政治、生活、文化、社会百态,使人们领略到在党的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齐心协力、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建设新中国、新社会的如火如荼激情岁月。

中文名第一套人民币外文名The first series of RMB发行时间1948年12月1日发行单位中国人民银行图案当时人们生活的图案第二套人民币:为改变第一套人民币面额过大等不足,提高印制质量,进一步健全中国货币制度,1955年2月21日,国务院发布命令,决定由中国人民银行自1955年3月1日起发行第二套人民币,收回第一套人民币。

第二套人民币,是在第一套人民币的基础上于1955年3月1日开始发行的。

当时已消除战争给国民经济带来的影响,工农业生产迅速恢复和发展,商品经济日益活跃,市场物价稳定。

国家财政在收支平衡的基础上,连续几年收大于支,国家商品库存、黄金储备也连年增加,货币制度相应巩固和健全,一个独立、统一的货币制度已建立起来。

中文名人民币外文名Second series of the renminbi发行地点中国人民银行总行首发时间1955年3月1日停止流通时间2007.4.1停止纸币。

硬币还流通第三套人民币是中国人民银行于1962年4月15日开始发行的。

与第二套人民币比价相等,并在市场上与之混合流通。

这套人民币与第二套人民币相比,取消了3元纸币,增加了1角、2角、5角和1元四种金属币,保留了1分、2分、5分纸币。

纸币中“中国人民银行”六字是由马文蔚先生所书写。

票面上两方印章分别为“行长之章”和“副行长章”。

纸币背面印有用汉语拼音、蒙古文、维吾尔文、藏文、壮文书写的“中国人民银行”字样。

一二三四五套人民币小知识[宝典]

一二三四五套人民币小知识[宝典]

人民币知识【第一套人民币】:00000第一套人民币是1948年12月1日由新成立的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印制发行的唯一法定货币。

00000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套人民币自1948年12月1日开始发行,共12种面额62种版别,其中1元券2种、5圆券4种、10圆券4种、20圆券7种、50圆券7种、100圆券10种、200圆券5种、500圆券6种、1000圆券6种、5000圆券5种、10000圆券4种、50000圆券2种,经历了60多年的时光,现已身价百倍,大全套的价格为650万左右,还得看品相,其中的珍稀币种有:“四大天王” 10000圆的牧马图(现市价260万左右),10000圆的骆驼队(现市价为40万左右),5000圆的蒙古包(现市价70万左右),500圆的瞻德城(现市价70万左右),看品相而定;“十二珍品”50000圆的新华门、收割机,5000圆的牧羊图、渭河桥,1000圆双马耕地、牧马图,200圆排云殿,100圆帆船、北海桥,50圆火车和大桥、水车和矿车,5圆水牛。

【第二套人民币】:第二套人民币,是在第一套人民币的基础上于1955年3月1日开始发行的,1964年4月15日退出流通领域。

当时已消除战争给国民经济带来的影响,工农业生产迅速恢复和发展,商品经济日益活跃,市场物价稳定。

但是,由于解放前连续多年的通货膨胀遗留的影响没有完全消除,第一套人民币的面额较大(最大为5万元),不利于商品流通和经济发展,为了提高印制质量,进一步健全我国货币制度,决定发行第二套人民币,第二套人民币和第一套人民币折合比率为:第二套人民币1元等于第一套人民币1万元。

000001955年3月1日公布发行的第二套人民币面值共11种,1分、2分、5分、1角、2角、5角、1元、2元、3元和5元,版别为13种。

第二套人民币在印制工艺上除了分币外,其他券别全部采用胶凹套印,其中角币为正面单凹印刷;1元、2元、3元和5元纸币采用正背面双凹印刷;10元纸币还采用了当时先进的接线印刷技术。

人民币发展史

人民币发展史

第一套人民币(1948)第一套人民币诞生于1948年的石家庄,没错,这个时候新中国还没成立,当时的人民解放军还在向北京进军的路上。

它的发行就像一个孩子呱呱坠地不仅是经济史上的一件大事,也说明了发行统一法定货币对稳定一个政权的重要性。

如果看得仔细,你会发现第一套人民币的票面上,都是解放区的农业、工业、商业、贸易、交通和运输等方面的典型画面。

此外,出于服务战争的需要,每解放一座城市和地区,我党都需要人民币收兑当地使用的伪币和其他货币,因此对人民币的需求量极大。

这也意味着解放到哪里,人民币就要印到哪里。

然而,各地条件不同,材料有限,就出现了同一面额出现多种规格、颜色甚至图案各异的情况。

看到这套人民币上的数字“壹万圆”了吗?这也是时代的特殊原因所致。

由于当时战争遗留的通货膨胀仍然存在,第一套人民币的面额都很大,最大的甚至有50000元,这是现在的小伙伴们完全不能想象的吧。

当然,通货膨胀时拿着一张50000的票子并不值多少钱,但假如现在你家里有这么一张,价值估计不可想象!第二套人民币(1955)由于第一套人民币在发行后存在纸张质量较差、面额过大等问题,1955年,中国人民银行发行了第二套人民币。

这里可以插播一则关于人民币的小笑话:有两个造假钞的人不小心造出面值15元的假钞,两人决定拿到偏远山区花掉,当他们拿一张15元买了1元的糖葫芦后,他们哭了,农民找了他们两张7块的……好吧,这个笑话有点略冷。

这个笑话告诉大家的是,在人民币的发行历史上,7块钱和15块钱真没有出现过。

但是,3块钱的人民币呢?这个真的可以有!这也是第二套人民币中最独特的地方。

关于这个神奇的“三块钱”,幕后的故事是这样的:一般情况下,在1至10这十个自然数中,3不作为币值使用。

但当时发行的3元券,却是因为一场“敌我斗争”。

新中国成立之初,蒋介石政权不断利用空降和经由港澳向中国境内散播假币,由于假币与真币几乎完全一样,非常难以辨别,单靠银行不可能阻止假币的流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中国的第一套人民币人民币是我国的法定货币,既具有货币职能,又具有较高的欣赏和收藏价值。

从构图、版式到纸质、印刷,每一个侧面都可以反映出当时的社会背景、工农业生产状况、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及社会的发展、经济的繁荣等情况。

新中国成立之初发行的第一套人民币流通时间很短,现在不少人也许还感到陌生,正因为如此,它的收藏价值和增值潜力也就显得更为突出。

一、发行概况第一套人民币发行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它诞生于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的特定环境。

1948年随着人民解放战争的顺利推进,随着解放区的不断扩大,为了巩固解放区的人民政权,发展经济以支援人民解放战争,统一原来种类繁杂、折算不便的各解放区货币,迎接全国解放的到来,根据中共中央的决定,1948年12月1日华北银行、北海银行、西北农民银行合并,在河北石家庄正式成立中国人民银行。

同时决定发行统一的人民币,也是新中国第一套人民币。

其票版由晋察冀边区印刷局的王益久和沈乃镛设计完成(除壹仟元耕地狭长版票券),并由时任华北人民政府主席董必武同志题写“中国人民银行”行名。

第一套人民币共有12种面额,62种版别,其中壹元券2种,五元券4种,拾元券4种,贰十元券7种,伍拾元券7种,壹佰元券10种,贰佰元券5种,伍佰元券6种,壹仟元券6种,伍仟元券5种,壹万元券4种,伍万元券2种。

如果再深入研究一下,其版别与上不同的还有:贰拾元券8种(打场券有深黑色底纹叫暗版,比较少见),伍拾元券9种(该币号码有6位数与7位数之别,6位数较少。

还有伍拾元工人和农民券,有6位数和8位数之分,6位数较少),壹佰元券12种(其中壹佰元券北海桥〈黄衣〉号码有圆头3和平头3之别,平头3非常少;壹佰元券红船,号码有6位数和8位数之别,6位数较少),贰佰元券6种(其中排云殿券有平头3和圆头3之别,平头3很少),壹仟元券8种(其中壹仟元耕地狭长东北版,仅这一种面额就有4种版别,圆头3和平头3之别,平头3较少,号码有6位数和7位数之别,7位数较少)。

以上共计有70种版别。

如果再把版别扩大到水印和暗记方面,那版别就更多、更复杂,有人研究就以壹佰元票券红船为例,就有11个版别(6位号码、8位号码、普通黄纸版、普通白纸版,暗记有“二字”版、“百元”版、“KK”版;“壬申”版、背无暗记版、“O”字版、“民”字版)。

仅版别全套达157种之多。

该套人民币先后发行时间为1948年12月1日到1953年10月止。

于1955年5月10日便停止流通,不再使用,流通时间仅6年多。

在人民币中是流通时间最短的一套。

发行的第一张券是1948年12月1日伍拾元“矿车驴子”,发行最后一张券是1953年9月25日伍仟元“渭河桥”,其他大部分为1949年,少部分为1950年到1952年发行。

第一套人民币总面值17.655万元,折合人民币17.655万元。

二、基本特征第一套人民币最突出的特点是从设计到印刷反映了新旧政权交替的鲜明痕迹。

正是这种除旧布新的深深烙印,使得这套货币既有战时货币的某些特征,又具有明显的过渡性货币特征。

它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从币制来看,这套人民币仍沿用了旧币制,它与新币制确立后的第二套人民币的兑换率为10000∶1,这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货币中是唯一的一套。

当时民国时的货币制,其货币单位均是万元、仟元、佰元、伍拾元、贰拾元、拾元、伍元、贰元、壹元,这里面有个对应关系。

二是从印制年号来看,经历了三个时期。

第一时期,从1948年12月1日起至1949年10月20日止,这一时期发行的人民币在票券正面使用“中华民国×××年”的同时,在票券背面使用了公元纪年,如“1948年”、“1949年”。

第二个时期,从1949年10月20日至1949年11月15日这段时间发行的人民币,一部分使用了双重纪年,一部分则开始只印单一的公元纪年,即人民币正面、背面均使用“一九四九年”字体。

第三个时期,即1949年11月15日以后,发行的第一套人民币均使用单一的公元纪年。

至此,第一套人民币完成了年号上的过渡。

三是从流通领域来看,随着人民解放战争的推进和解放区的不断扩大,并逐步统一了各根据地货币,清除了国民党政府发行的各种货币,结束了国民党后期恶性通货膨胀和外币、金银在市场流通买卖的历史,原各解放区的地方货币陆续停止发行和流通,并按规定比例逐步收回。

到1951年底人民币已成为中国唯一合法货币,在除台湾、西藏以及香港、澳门以外的全国范围内流通。

从1959年7月15日起,西藏地区正式流通使用人民币。

四是从流通时间看,这套人民币流通时间较短,特别是1953年12月发行的五万元新华门、收割机,到1955年4月1日停止使用,流通时间不到一年半。

这套币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当时我们国家工农业生产力还处于很落后的手工操作阶段,人民的生活水平很低,所以票面上有不少工农业生产图案均是手工操作,从票面图案设计来看,可以分为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自然风景、名胜古迹、农田、工厂、村庄风貌、民族与生活习俗、风土人情等。

图案设计精美,栩栩如生,既生动实际,又富有较强的民族特色。

它生动如实地反映了解放区和建国初期人民从事工农业生产的情景,反映了当时的政治经济状况。

三、等级划分根据市场运行交易情况,该套币品种的存世量相差很大,多少不同,众寡悬殊。

有的品种存世量较大,多如牛毛,而有些品种由于当时流通范围小,发行量少,加之回收较彻底,所以存世量很少,如凤毛麟角。

由于数量上的差异,导致收藏难易及价格上的悬殊,所以等级方面大致应划分为:1.三大“天王”:壹万元的“牧马图”、伍仟元的“蒙古包图”、伍佰元“瞻德城图”。

2.六个一级珍品:壹万元“骆驼队图”、伍仟元“牧羊图”、壹仟元“马饮水图”、伍万元“收割机图”、伍万元“新华门图”、壹佰元“帆船图”。

3.六个二级珍品:壹仟元“耕地平头3图”、贰佰元“排云殿平头3图”、壹佰元“北海桥平头3图”、伍拾元“红火车图”、伍拾元“水车运矿图”、伍元“水牛图”。

4.两个三级珍品:壹仟元“耕地7位号码图”、伍佰元“正阳门图”。

5.十三个四级币:伍仟元“渭河桥”、壹仟元“长狭耕地图”、壹仟元“三台拖拉机”、伍佰元“种地图”、贰佰元“割稻图”、壹佰元“万寿山图”、壹佰元“火车站图”、伍拾元“压路机图”、贰拾元“帆船图”、伍拾元“工人和农民6位号图”、壹佰元“红船6位号图”、伍拾元“蓝火车图”、伍拾元“铁路6位号图”。

6.三个五级币:伍仟元“耕地机图”、伍佰元“农民与小桥”、壹佰元“红工厂图”。

7.六个六级币:贰拾元“火车驴子”、贰拾元“万寿山棕色图”、贰拾元“打场图”、壹佰元“北海桥黄底纹图”、贰佰元“颐和园”、贰佰元“排云殿”。

8.六个七级币:伍拾元“工人与农民”、壹佰元“耕地”、伍佰元“起重机”、壹仟元“推车与耕地”、伍仟元“工厂图”、壹万元“军舰”。

其余均系八级、九级和普品。

四、文物价值第一套人民币的出版、发行和流通正处在解放战争如火如荼的烽火年代及建国初期这个特殊的历史时期。

当时全国上下掀起了“打倒蒋家王朝、解放全中国、建立新中国”的民众运动,它记录了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的历史;记录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历史;记录了清除国民党货币的历史;记录了清除外国货币的历史;记录了解放初期人民生产、生活的历史;记录了新中国建国初期的政治、经济的历史;记录了人民革命战争的历史。

它倾注着全国解放战争年代的硝烟和人民当家作主的喜悦和笑容。

由此可见,它是一套支援服务战争、恢复经济的特殊货币。

当时为了适应战争和经济建设的需要,每解放一个地区,人民币就发放到这个地区,使解放区人民及时地有了自己的货币――人民币。

它是人民当家作主的见证,是恢复生产、发展经济的见证,是中国人民银行产生的见证,在中国金融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它不但抑制了中国百年来的通货膨胀,而且从此结束了几百年来外国货币在中国市场流通买卖的混乱历史。

第一套人民币的发行对中国的解放战争和经济建设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和研究价值,通过对这些币券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到新旧政权的交替,可以看到历史风云的变幻,可以看到我国经济发展所走过的路程,可以看到人民币自身体系的逐步完善过程。

五十多年来,我们的国家和人民经历了无数的风风雨雨,它不但是当时国家政治经济的反映,更是我们国家克服种种困难、人民勤劳奋斗战胜困难、艰苦创业取得全面胜利的历史见证。

因此,它既是一部经济史,又是一部社会史。

五、收藏价值第一套人民币从开始发行使用到停止流通,至今已有50年的历史。

半个多世纪以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发行的货币中,是流通时间最短、品种最多、版面设计艺术性最高、面值跨度最大、收藏难度和增值潜力最大的一套人民币。

由于回收销毁彻底,特别是当时人们的生活水平又很低,加之缺乏收藏意识,留下来的很少。

当时全国旧币收兑机构有7.3万多个,只用了100天时间就收回了流放量的98.1%,加上以后陆续回收,留剩在社会上的寥寥无几。

有人估算,现存世量最多的品种不超过5000张,有一半的品种在1000张以内,有些品种更少。

据有关资料记载,“当今而言,第一套人民币集全整套者,全世界应不逾60套。

许多专家经过几十年的调查分析研究,根据拍卖行及钱币市场成交量、存世量等方面因素推算,1951年5月发行的伍佰元“瞻德城”、1951年5月发行的伍仟元“蒙古包”、“1951年10月发行的壹万元“牧马图”,存世均不到50张。

“盛世收藏兴”,半个多世纪后的今天,退出流通领域已达50多年的第一套人民币更是绽放出绚丽的光彩。

它的稀缺性、不可再生性、人们对“红色”藏品的喜爱性,决定了它的珍贵性。

加之有些版别由于发行的时间短、数量少、区域小、存世量少,极难收集,特别具有收藏价值。

现在有些品种在钱币市场上,根本觅不到其踪影,甚至连一些钱币拍卖会上也鲜有所闻,且有价无货。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腾,社会的繁荣,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收藏爱好者的不断扩大,半个世纪以来的沉淀,极具文物价值的第一套人民币随着时间的推移,必将成为钱币收藏市场上独具魅力的一枝艳丽的奇葩,其价值潜力不可估量。

正因为人民币和人们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人们对人民币更是怀着一种深厚而特别的情感。

一张张纸币往往寄托着人们对过去的眷恋,能勾起人们许多美好的回忆。

保存一张纸币,就是珍藏了一段历史,故有人称“奇货可居”并不为过。

原在中国人民银行的石雷先生于1948年12月1日换下了第一套人民币出版的第一张纸币――伍拾元“矿车驴子”1号券,这首张人民币在50多年后的今天,有人愿出50万元巨资购买,但被石先生婉拒。

随着时间的流逝,它的收藏价值越来越显示出其巨大的魅力。

随着收藏队伍的日益剧增,藏品会节节供不应求,有人说收藏一版币能达到20个品种者为初等水平;达到21至40种者为中等水平;达到41-54种者为上等水平;能达到55种以上者为凤毛麟角的佼佼者,可见收藏难度之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