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中的暗记与缩微文字

合集下载

第一套至第三套人民币纸币印刷暗记

第一套至第三套人民币纸币印刷暗记

第一套至第三套人民币纸币印刷暗记探究人民币纸币上的印刷暗记,是指纸币设计者或制版者有意置入图案中的秘密记号。

暗记的特征是以一定形状隐藏在纸币的图案之中,也就是说暗记是有形的,而且这个“形”是确切的,不是模棱两可的。

因此,确定暗记的原则就是:不是好像是什么,而是就是什么。

笔者在第一套至第三套人民币中共发现250余个暗记。

一、暗记的种类(一)防伪暗记。

防伪,是暗记设置者的主要目的,也是暗记的主要功能,即当出现假币时,以暗记为据,辨明真伪。

暗记之所以能防伪,是因为暗记一般都很小,而且是藏身于纸币的图案之中,不易被人发现。

如第二套人民币2元券,在背面,由极小的实心五角星和空心花组成的装饰性花纹中隐藏着“中、人、民”三个字。

这三个字的大小与实心五星、空心花相仿,在放大镜下,只见一片星星点点,很难发现它们。

但是,暗记作为一种防伪手段,毕竟是比较原始的,其防伪作用也是有限的。

在人民币的发展历史中,印刷暗记就经历了一个由主到次、从多到少、从有到无的过程。

人民币诞生于战火纷飞的年代,当时艰苦的条件和战时的恶劣环境,使第一套人民币存在严重缺陷:纸质不统一,油墨多样化,印刷工艺粗糙,防伪功能低下。

在这种情况下,以印刷暗记作为主要防伪手段,不失为最佳选择。

在第一套人民币中,几乎每枚纸币上都有暗记,而且在同一张钞票上有两个以上暗记的占多数,其中1000元券(耕地)上竟多达18个,堪称之最。

从第二套人民币开始,随着印钞机械、纸张、油墨和工艺专业化程度的逐步提高,新的防伪技术的应用,印刷暗记便从主要的防伪手段逐步变为次要的、辅助的手段,以至被弃之不用。

这种变化,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

(二)版别暗记。

纸币的大量需求和易损性要求多次再版印刷,再版时,制版者置入新的暗记,以示版之不同,这是暗记的又一大功能。

这一功能不仅仅为暗记设置者所独享,对集币爱好者来说,通过发现版别暗记来区分版别,也是一条捷径。

版别暗记可分为原版暗记和再版暗记。

必须掌握:第五套人民币各券别防伪特征

必须掌握:第五套人民币各券别防伪特征

第五套人民币各券别防伪特征第五套人民币采用了多项成熟的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防伪技术,如固定水印、光变油墨印刷图案、全息磁性开窗安全线、隐形面额数字、横坚双号码、双色横号码、阴阳互补对印图案、胶印微缩文字、红蓝彩色纤维、白水印、硬币边部滚字等多项技术。

这些防伪技术的采用,大大提高了人民币的机读能力,便于清分机、验钞机清分、识别。

第五套人民币纸币具体防伪特征如下:1、固定水印:均位于各票面正面左侧空白处,迎光透视,可以看到立体感很强的水印。

100、50元纸币的固定水印为毛泽东头像图案;20、10、5纸币的固定水印分别为荷花、月季花和水仙花图案。

2、红、蓝彩色纤维:在各券别票面上均可以看到纸张中有不规则分布的红色和蓝色纤维。

3、安全线:在各券别票面正面中间偏左,均有一条安全线。

100、50元纸币的安全线,迎光透视,分别可以看到缩微文字“RMB100”、“RMB50”微小文字,仪器检测均有磁性;10、5元纸币安全线均为开窗式,即安全线局部埋入纸张中,局部裸露在纸面上,开窗部分分别可以看到由缩微字符“¥10”、“¥5”组成的全息图案,仪器检测均有磁性;20元纸币,迎光透视,则是一条明暗相间的安全线。

4、手工雕刻头像:各券别正面主景均为毛泽东头像,采用手工雕刻凹版印刷工艺,形象逼真、传神,凹凸感强,易于识别。

5、隐形面额数字:各券别正面右上方均有一装饰图案,将票面置于与眼睛接近平行的位置,面对光源作平面旋转45°或90°角,分别可看到面额数字“100”、“50”、“20”、“10”、“5”字样。

6、胶印缩微文字:各券别正面胶印图案中,多处均印有缩微文字,20元纸币背面也有该防伪措施。

100元缩微文字为“RMB”和“RMB100”;50元为“50”和“RMB50”;20元为“RMB 20”;10元为“RMB10”;5元为“RMB5”和“5”字样。

7、雕刻凹版印刷:各券别正面主景毛泽东头像、“中国人民银行”行名、面额数字、盲文面额标记和背面主景图案(20元纸币除外)等均采用雕刻凹版印刷;用手指触摸有明显凹凸感。

第五套人民币100元纸币背面下方凹印缩微文字是

第五套人民币100元纸币背面下方凹印缩微文字是

第五套人民币100元纸币背面下方凹印缩微文字是
【原创实用版】
目录
1.背景介绍:第五套人民币 100 元纸币
2.凹印缩微文字:背面下方
3.文字内容:待揭示
4.意义:防伪措施和艺术价值
正文
第五套人民币 100 元纸币是我国目前流通的人民币之一,其设计风格和防伪技术都体现了我国货币发行的历史和技术水平。

在纸币的背面下方,存在着一处凹印缩微文字,这是纸币设计中的重要防伪措施之一。

凹印缩微文字是一种精细的印刷技术,它将文字或者图案以极小的尺寸印刷在纸币上,这种技术不仅可以增加纸币的防伪性能,还能够提高纸币的艺术价值。

在第五套人民币 100 元纸币的背面下方,就存在着一处这样的凹印缩微文字。

那么,这个凹印缩微文字是什么呢?经过仔细观察,我们可以发现这是一段古文,内容为“中国人民银行”和“100”。

这段文字既是纸币的发行银行的名称,也是纸币的面额,既体现了纸币的权威性,又增加了纸币的防伪性能。

凹印缩微文字的存在,不仅使得第五套人民币 100 元纸币在视觉上更加美观,同时也提高了纸币的防伪能力,保证了货币的安全流通。

第1页共1页。

第二人民币暗记大全

第二人民币暗记大全

第二版人民币暗记大全壹分券[小三字冠、大三字冠、二字冠]无号码的:正面汽车与面值之间的远方有近似“儿”字暗记(一分暗记,这是与真正二版有号一分币的区别,有号一分无此暗记)壹分券[三字冠7位数]:未发觉暗记贰分券[大三字冠]:反面右边藏文下有共产党党徽,反面中国人民银行行名“中”字左侧有斜倒的“古”字。

贰分券[三字冠7军杯位数、小三字冠]有数字的:正面飞机头上有一白点;伍分券:正面轮船尾部有“p”、“h”字母暗记壹角券:正面左侧拖沓机前有“工”字暗记;正面拖沓机后边犁上也有“工”字暗记;正面左侧拖沓机头下方有“中”字暗记具体如下:黄一角暗记1拖沓机头下方有“中”字暗记黄一角暗记2 拖沓机后边犁上有“工”伍角券:正面水坝下边草丛中有“人”字暗记壹元券[1953年版]:正面金水桥中轴线右边两桥中间有“上”字暗记;正面行长章左下方有“中”字暗记;正面右下角“1”字右上星纹中有“工”、“元”字样暗记具体如下:红一元暗记1,金水桥中轴线右边两桥中间有“上”字红一元暗记:2右下角“1”的右上花纹中有“工”和“元”字。

可惜只找到“元”字红一元暗记3. 行长章左下有“中”字黑壹元券[1956年版]:正面金水桥中轴线右边两桥中间有“上”字暗记贰元券:正面行名左下角有“3”数字暗记;正面左侧山坡上有“2”数字暗记;反面右边花符左上有“中”字暗记;反面“中”字左方有“人”字暗记;反面左数第三个台阶上有“民”字暗记叁元券:井冈山龙源口石拱桥墩左侧有“井”字暗记伍元券[1953年版]:正面左侧花团内有繁体“华”字暗记;右上花纹中有“二”字暗记伍元券[1956年版]:正面华表下穿白衣服的人左手下有“人”字暗记;正面左侧花饰左下有“五”字暗记;正面右边花饰右下有“六”字暗记;反面左侧花符下方有“六”字暗记;反面右边花符下方有“工”字暗记拾元券:未发觉暗记1分没有,第三版的1分有,那个地址先不提。

2分反面右边藏文下有共产党党徽,反面中国人民银行行名“中”字左侧有斜倒的“古”字。

人民币暗记设置与特点详解大全

人民币暗记设置与特点详解大全

人民币暗记设置与特点详解大全暗记,顾名思义,即暗藏的记号。

人民币纸币上的暗记是指人民币的设计者、雕刻者或制版者有意在钞票票面某一部位设置隐藏的秘密标记。

综观新中国已发行的五套人民币,绝大部分票券都设有暗记,本文将介绍一些人民币暗记的设置形式、特点及功能作用。

一、人民币暗记的设置形式人民币票券上的暗记有多种设置形式,按其形态不同可分为汉字暗记、英文字母暗记、数字暗记、图形暗记和点线暗记等五种。

但多数票券上均同时采用上述几种暗记形式。

1、汉字暗记即用单个汉字或多个汉字组成有一定意义的词汇、句子做暗记,一般选择笔画比较简单易写或与票面内容有关的汉字,如“中”、“人”、“民”、“工”、“自”、“由”、“生”、“土”、“田”、“北”、“王”等,而且这些汉字被重复多次在不同票券上做暗记。

例如,第一套人民币中有20多个票券以“中”和“人”字做暗记,至少有14个票券以“民”字做暗记,在第一套人民币中汉字暗记最多的是100元北海桥票券(甲乙两种)和200元佛香阁(各种图录书中均称其为“排云殿”,实为“佛香阁”)票券,两种票券各自至少用了16个汉字做暗记。

2、英文字母暗记即用单个英文字母或多个英文字母组成词语做暗记。

如常用的英文字母有“A”、“R”、“C”、“D”、“E”、“F”、“G”、“H”、“K”、“P”、“R”等。

在第一套人民币中,在一枚票券上采用英文字母做暗记最多的是1000元耕地狭版券,此券由东北银行设计并印制,其正面和背面共设有24个英文字母暗记;其次是100元北海桥票券上设有11个英文字母暗记。

第五套人民币10元券背面瞿塘峡图右下岩壁上连续设有“ZQM”三个字母(雕刻师赵启明的拼音缩写)。

贰角暗记:正面大桥左桥头坡地上,在初期凹印时无暗记,而在后改胶印时增设了“2”字暗记3、数字暗记即用阿拉伯数字或汉字数字设置的暗记。

常用的数字有“1”、“2”、“5”、“100”、“一”、“二”、“五”、“佰”、“仟”、“万”等。

三版人民币暗记大全

三版人民币暗记大全

第三版纸币基本知识-暗记研究第三套纸币主要采用国产钞纸印刷,自行设计的一套纸币,共有24种版别,如果研究细分还会有更多不同的版别。

暗记不是识别第三套纸币真假的主要关键,但对研究细分版本起到积极的作用。

通常暗记都会结合字体图案花纹较好地隐藏,研究究竟是不是暗记,需要进行多方面及多个版本的对比分析,另外纸币上的暗记形状大多数与正常的字体有一点差异。

研究暗记对收藏研究纸币有着积极的意义。

(1).60年枣红1角:票券主颜色为枣红色,因此通称为枣红或红1角;主图案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62年4月发行,71年11月银行回收,只实行了一次印制发行,但流通时间长达九年;是第三套纸币中的三大珍品之一,是第三套纸币中最早发行的票券.也是新中国纸币中唯一采用正背面双凹印制的纸角币,后由于印制成本太高而停止继续印制,触摸正背的花纹,银行名等有极强烈的凸凹感。

它的设计及规格承接了第二套纸币的风格,钞纸比其它纸角币较厚,是第三套纸币中唯一采用进口的钞纸印制,是第三套纸币中较特别的票券。

枣红1角由于水印是不规则分布,因此有的具有空心星水印,有的则无水印,但都是相同的版本,价格也相同。

暂未发现暗记,但有人认为独轮前一人的裤子上有空心星暗记,而根据我的研究,应该不存在这样的暗记,纯属于误传,虽有一点空白的地方,但这地方怎么看,也看不出有如空心星的地方,暗记是有具体形状的,无具体形状的不能确认为暗记。

(2).62年背绿1角:票正面单凹印刷,触摸字体花纹,有较强的凸凹感;有两种版别,一种在经理章的左上角草丛的两条草叶中间里有“人”字暗记,另一种在相应位置无“人”字暗记。

其它相同暗记有票面正大门右侧第六与第七根栏杆之间的上端有字母“A”,“A”的左上方有个字母“J”,“A”下有一个“十”字(但另有一些可能是不同钞版,不同钞厂,不同批次印刷的原因,暗记“十”字位置的地方,有的看起出来像个“一”字,也有的像一点及一横)。

(3).62年背绿1角(有水印):主图案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由于票背主颜色为绿色,有不规则分布的空心星水印,因而通称为"背绿水印";存世量非常稀少,是第三套纸币中的票胆,目前市价已超过1.7万元,由于背绿水印与背绿无水印的价格相差非常巨大,有人可能会担心有利用背绿无水印改造成背绿水印的现象,但目前在正规的币商中没有售假的情况;背绿水印为单凹印制,触摸花纹,银行名等有较强烈的凸凹感,旧品的凸凹感则较差;背绿水印的印制发行得很少,只有如“136,130,14加其它数字”等几种不分顺序的编号,但也可能有其它编号补版的出现;背绿水印的暗记与普通背绿无“人”字暗记版本相同,暗记有票面正大门右侧第六与第七根栏杆之间的上端有字母“A”,“A”下有一个“十”字,“A”的左上方有个字母“J”。

第三套人民币标记、大小三字、凸凹印区别

第三套人民币标记、大小三字、凸凹印区别

第三套人民币标记、大小三字、凸凹印区别十元:背面有“工、人”二字暗记,分别藏于天安门右侧华灯柱子之右和天安门左端边缘处,天安门右侧华灯柱子右上还有“Z”字母暗记。

伍圆暗记:背面主景为“露天煤矿”,以“天”字作暗记。

背面行长之章右上角有字母“H”、“J”暗记二元暗记:背面石油钻井架下,草丝中藏有一个“2”字和"R"一元暗记:背面右侧山坡上有“工”字暗记伍角暗记:正面纺纱车间,右侧齿轮下端藏有一个“5”字,大齿轮下有“伍”字贰角暗记:正面大桥左桥头坡地上,在初期凹印时无暗记,而在后改胶印时增设了“2”字暗记壹角暗记:1.胶版背棕:兰字二三罗马,红二罗胶,红三罗胶四种在正面图案中大门右侧五与六栏杆上有英文字母"J",六与第七报栏杆之间的上端有一英文字母“A”,"A"下是一个小"+"(注意,是小的"+" ,左边第二个人手腕上有“中”字暗记2.凹版背棕:注意"+"字较大1.胶版背棕:兰字二三罗马,红二罗胶,红三罗胶四种在正面图案中大门右侧五与六栏杆上有英文字母"J",六与第七报栏杆之间的上端有一英文字母“A”,"A"下是一个小"+"(注意,是小的"+" ,左边第二个人手腕上有“中”字暗记2.凹版背棕:注意"+"字较大2.凹版背棕:注意"+"字较大3.背绿(无水印)暗记: 在“副行长章”的左上方增加了一个“人”字4.枣红一角:正面推独轮车的人前穿浅色衣服的人裤子上有一颗空心五角星“☆“暗记5.背绿水印:正面大门右侧六、七根栏杆之间上有字母“A”暗记,下方有个“┴”,“A”的左上方有字母“J”暗记.正面穿深色外衣男人嘴角不同,背绿(水印)币中那个人的嘴角基本是平的,而背棕(水印)币中那个人的嘴角明显下垂寄出去の郵票借助于放大镜仔细观察背面左下树丛中有‘2’和‘ R’,三版二圆正背面凹印,真品图案清晰立体,假的色泽模糊,水印不明显,现在市面上有高仿的水印虽清楚但纸张粗糙略厚,三套纸币2元一般是60年的,“中国人民银行”字样本来就没多大的凹凸感,它是特殊油墨印刷的,所以这不能做为判断真假的依据。

第四套人民币暗记:

第四套人民币暗记:

第四套人民币暗记:
第四套人民币暗记:
目前收藏界几个比较了解人民币暗记的前辈的看法,一般是说,第四套人民币没有暗记,至少没有发现被大家公认的暗记。

当然据我所知第四套的五角、二元等币上面,似乎有人宣称发现了暗记,但是大部分人不认同。

第一、二、三、五套人民币都是有暗记的。

下面是未被公认的第四套人民币暗记:
100元背面,井岗山图,右上角有一倒写的“毛”,较明显。

10元背面,珠峰的峰顶部有一个“日”。

5元背面,右上角有一个党标多一点。

96版1元背面,第二个长城垛口有一个倒写的“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民币中的暗记与缩微文字
说起暗记这个词语大家一定并不陌生。

钞票中的暗记指的是隐藏在不明显处的特殊印记,或者说是暗藏的记号。

在某种程度上他起着钞票防伪的作用,同时也有可能是钞票的雕刻或者设计者的署名记号。

而缩微文字是现代钞票中常用的一种防伪印刷工艺。

通过机器雕刻制版,能够在钞票上印出极为微小的文字或者符号。

只有借助高倍放大镜的观察之下才能够看到缩微文字的庐山真面目。

缩微文字如果从印刷工艺上又分为凹印缩微文字和胶印缩微文字两种。

而今天笔者在这里就说一说钞票中的那些暗记和缩微文字。

人民币中的暗记与缩微文字
先说一下人民币中的暗记吧!暗记如果寻根探源或许可以追溯到很久远的古代,我国在古代的钞票和各种印刷品当中便已经使用暗记。

用特殊的符号暗藏在隐蔽的地方起到防伪作用。

在近现代的钞票中,人民币中暗记也曾一度广泛应用着。

从一九四八年中国人民银行成立开始发行的第一套人民币到二零一二年的今天我们所使用的第五套人民币。

几乎每一套人民币中都可以追寻到暗记的身影,可以说绝大部分票券上都设有暗记。

人民币上的暗记有多种形式,按其表现形式不同可以分为汉字暗记、英文字母暗记、图形暗记、数字暗记等等。

很多钞票上都采用一种或者几种表现形式来设置暗记。

一九四八年至一九五五年短短的八年间,在那个特殊的历史环境和条件下,暗记在第一套人民币的防伪措施中,很大程度上肩负着重要的角色。

第一套人民币是我国迄今所有发行过的人民币里版别最为众多,品种最为各异的一套纸币,由于条件所限,纸张和印刷工艺都有着明显的差别,甚至同一样式的钞票在不同时间印刷出来后都存在着显著不同。

但尽管如此,暗记几乎隐藏在每一张人民币之中。

第一套人民币中的暗记更多以单个的汉字或者多个汉字组成有一定意义的词汇、句子做暗记。

而这里大多选用比划比较简单,容易写成或与票面内容有关的汉字。

如“中”、“人”、“民”、“工”、“自”、“由”、“田”等等,而且这些汉字被重复多次在不同票券不同面值不同版别的钞票上作暗记。

第一套人民币中至少有14个票券以“民”字作暗记。

也有一些券票采用了英文字母作为暗记。

但不论以什么形式设置暗记,此时的暗记主要的功能就是防伪。

图为第一套人民币1949年版贰佰圆佛香阁券正面暗记:解放全中国
在当时人民币发行的时候暗记并没有对外公开,它仅仅是银行内部鉴别真伪钞票的一个重要手段。

但暗记毕竟是存在于钞票之上的,细加观察还是可以发现的。

因此说暗记既有隐藏性也有公开性。

第一套人民币是设置暗记最多的一套人民币。

同一枚票券上的汉字暗记有的可以组成一个完整的词语或者句子,这些词语或者句子往往带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如“解放”、“人民”、“自由”、“光明在前”、“解放全中国”等等。

这些钞票上的暗记充分的发挥了防伪作用同时也充分记录和反映了当时的革命形势。

因此这也算做中国革命的见证物吧。

第二套人民币1953年版二分券中的斧头镰刀暗记
随着时间推移,社会主义建设逐步稳定,第二套人民币与世人见面。

但因为当时的条件所限,部分面值钞票不得不由苏联代印。

因此,在代印品种中并没有发现暗记。

而其他自主产品也却可追寻到暗记之踪影。

此时,第二套人民币中暗记的作用依旧是起到防伪作用,但五十年代的人民币印制技术
已经有了明显提高,不论是凹版印刷技术在钞票上的运用还是多色接线技术的广泛使用,都大大的增加了人民币的防卫性,因此此时暗记的作用或多或少并非是一线防伪了。

从暗记的内容来说,和第一套人民币类似,也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

个别券票采用的是英文字母暗记和图形暗记。

例如其中较为有代表性的可以说是第二套人民币一九五三年版的二分面值的纸币,背面少数民族文字藏文第一行最后一个字符下方的偏左的底纹中可以观察到有一斧头镰刀图案。

第三套人民币中的暗记相信是广大收藏爱好者最为熟知的了,几乎从最小面值的壹角券到最大面值的拾圆券,每个面值都有自己独特的暗记设置。

既有汉字暗记也有英文字母暗记,还有数字暗记等等。

此时的纸钞防伪并不拘泥于使用暗记了,六七十年代的中国,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自主开发出第一张钞票纸那时起,一张几乎完全拥有独立技术开发的人民币正在逐步诞生。

更多的防伪措施的广泛应用,使得人民币的防伪性能有了大幅度提高。

因此暗记作为防伪技术的使用要照比第一套人民币少了很多。

图为第三套人民币拾圆券,背面天安门右侧华灯柱子上有“工”;天安门右侧华灯右上有“Z”;天安门左端边缘处有“人”。

第四套人民币的发行,标志着我国人民币印刷水平再一次达到了一个新的阶段,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一步步迈进,第四套人民币的防伪手段和钞票印刷工艺的大幅提高,经过多年的设计研究和制版,各类防伪措施逐步被才用到人民币生产印刷上,如胶印对印图案技术、多色凹印接线技术、多层次黑水印技术、无色荧光油墨印刷技术、磁性油墨印刷技术等等的大量使用,暗记更不再是主流防伪了。

因此在第四套人民币中也很难寻觅到暗记的存在。

第五套人民币一九九九年版贰拾圆券上隐藏的暗记“九九”
一九九九年十月一日,伟大祖国建国五十周年,而这一天新的一批钞票也随之发行,第五套人民币第一批第一个券种壹佰圆券就在这一天与我们见面了。

第五套人民币是我们如今几乎每天都在使用的钞票。

也是我国建国以来所发行的流通钞票中印刷技术和防伪手段最高的一套钞票。

同时也是由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独立设计开发的新一代钞票。

几乎每张钞票都有着十项以上的防伪措施。

当我们仔细端详这崭新的钞票时,曾经熟悉的暗记又一次回归到第五套人民币的票面上而映入我们的眼帘。

而与以往不同的是第五套人民币上的暗记更多的功能不在于防伪,而是一种标记符号。

第五套人民币10元券上隐藏的暗记“ZQM”
例如,第五套人民币1999年版和2005年版的拾圆券,在背面主景右下角的位置可以看到暗记“ZQM”。

之所以有“ZQM”这三个字母,是因为该版拾圆券背面主景系由上海印钞有限公司著名雕刻大师赵启明先生亲手雕刻。

因此赵先生便在此留下了赵启明拼音缩写“ZQM”。

也正因为此,我们今天才能够在欣赏钞票中三峡壮丽景象的同时看到这不寻常的暗记。

说完流通钞票,我们再说说比较特殊的,也是我国目前所发行的唯一一张塑料纪念钞票——2000年版迎接新世纪塑料纪念钞壹佰圆券。

此张纪念钞尽管材质与以往所发行的各版人民币有着显著不
同,但暗记的影子依然在票面中浮现。

此钞票暗记存在于钞票正面龙图案偏左的位置当中,在高倍放大镜下观察可以发现英文字母“LIU Y M”,此张纪念钞的暗记性质和前面所提到的第五套人民币拾圆券背面暗记类似,迎接新世纪纪念钞正面主景龙图案雕刻由工艺美术师刘益民先生雕刻,因此在龙的尾部便留下了刘益民先生汉字拼音大写字母的缩写——LIU Y M。

纵观建国六十余年来中国人民银行所发行的五套人民币以及纪念钞上的暗记,可以说暗记的防伪功能一步一步的淡化,取而代之的应该是我们接下来所说的缩微文字。

为什么笔者要说“取而代之”呢?因为在我理解暗记与缩微文字始终还是有那么一些藕断丝连的关系。

简单的说暗记与缩微文字有着极为相似的特征,例如他们都非常的微小不容易被发现,同时他们都是以特定的文字或者图形表现出来,只有在仔细
观察或者借助高倍放大镜的观察下才能够看出;但他们也有不同点,作为暗记他们更具备保密性的特征,公开性的公开范围更小一些。

而缩微文字不同于暗记的明显特征是在发行公告和防伪特征的说明中就已经明确的说明某张钞票的某些位置采用了缩微文字防伪技术。

因此暗记与缩微文字既有着相同点也存在着不同点。

例如我们今天手中使用的第五套人民币从壹圆券到壹佰圆券每一张纸币都存在缩微文字。

如上图中所示,壹佰圆券上既存在胶印缩微文字也存在凹印缩微文字。

图中胶印底纹中大量存在“RMB100”字样的胶印缩微文字。

图中右上方花团边缘的缩微文字采用的是凹印方式印刷,故笔者在这里称他为凹印缩微文字。

他们都是采用极为微小的文字印刷在钞票上,只是印刷方式不同而已,但对于收藏者和使用者来说都需要借助高倍放大镜才可以观察到。

这一点在防复制中起着相当重要的角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