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型关大捷的一组罕见图片
抗战时期的珍贵老照片36张(有台儿庄战役和李宗仁)

抗战时期的珍贵老照片36张(有台儿庄战役和李宗仁)国军士兵,台儿庄,徐州前线,1938训练中的士兵,徐州前线台儿庄,1938周恩来,汉口,1938宣传壁画为鬼子准备的大刀1938,国军士兵,台儿庄,徐州前线士兵过木桥,1938,台儿庄防守的士兵,徐州前线,台儿庄,19381938,向大运河进军的士兵,徐州前线台儿庄1938,训练中的士兵,徐州前线,台儿庄1938,训练中的士兵,台儿庄李宗仁,台儿庄,19381938,蒋介石在中国汉口举行的最高军事委员会会议上1938,汉口,左起:林伯渠、博古、叶剑英林伯渠1938,士兵们爬过路障,徐州前线,台儿庄1938,士兵牵着马穿过木桥,台儿庄,徐州前线1938,受伤的国军士兵,台儿庄1938,徐州前线,大运河附近的士兵蒋介石在观察日本鬼子在为难老太太和儿童抗战之初的白崇禧纪念孙中山逝世十三周年和抗战一周年游行的游行者,汉口,1938宋美龄,汉口蒋介石,汉口,1938受伤的国军士兵,台儿庄,1938培训士兵,汉口,1938士兵,汉口,1938运输,台儿庄,1938沈钧儒站岗的国军士兵,1938,台儿庄受伤的国军士兵,1938,台儿庄抗议日本侵略孔祥熙主持国民政府行政院例会,汉口,1938训练中的士兵,徐州前线,1938李宗仁,1938,徐州前线这一批选取了抗战时期的老照片共计36张。
人物方面有周恩来、林伯渠、博古、叶剑英、沈钧儒、蒋介石、宋美龄、李宗仁、白崇禧、孔祥熙等。
大部分照片拍摄的年份为1938年,即是抗战爆发的第二年。
同时,照片里还有许多镜头是关于李宗仁领导的台儿庄战役的。
台儿庄战役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
在历时1个月的激战中,中国军队参战人数约为29万,日军参战人数约5万。
中方伤亡约5万余人,毙伤日军约2万余人。
台儿庄战役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坚定了全国军民坚持抗战的信心。
这次战役鼓舞了全民族的士气,改变了国际视听,消灭了日本侵略者的威风,歼灭了日军大量有生力量。
介绍平型关大捷纪念馆

介绍平型关大捷纪念馆
平型关大捷纪念馆是为纪念八路军在平型关首战大捷而建立的一所纪念馆,位于山西省大同市灵丘县西南30公里处的白崖台乡。
该馆由序厅、三个主展厅、一个实物陈列厅、半景画馆、将星闪烁厅组成,占地面积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为825平方米,由杨成武老将军题写馆名。
平型关大捷纪念馆始建于1969年,于1971年10月竣工,并于同年闭馆。
该馆是第一批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国防教育示范基地,也是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和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之一,平型关战役遗址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馆内收藏有大量珍贵图片、文献资料和文物。
新建的平型关大捷将帅广场,位于纪念馆新馆前,面积约5000平方米,广场上的群雕是平型关战斗的主要参战将领,两侧筑有10面汉白玉浮雕文化墙,内容是毛泽东、朱德、王稼祥、彭德怀等中央军委、八路军领导人及各级将领有关平型关大捷的讲话、诗词和题词。
该景区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列入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
平型关大捷课件.

•
115师师长林彪预判日军进军路线及视察相关地形后,决定不 采纳毛泽东五封予以阻止电报意见自行开打。其指挥115师主力 在平型关东北数十公里处设伏,并分出两部阻援,又采取“避 强击弱”的战法,放过要伏击日军的先头部队。
•
9月24日,国民党的第6集团军给第115师送来“25日平型 关出击计划”:以8个团兵力,西北出击,并诱引日军第5师团 主力从当面来攻,中国军从两翼包围。第115师担任从东南方出 击的任务。
中美国际班 4组
2016
平型关大捷
黄冰玉 巴简竹
目
01 · 02 ·
录
平型关大捷简介 平型关大捷的背景
03 · 平型关大捷作战经过
04 · 平型关大捷记录照片
05 ·
06 ·
平型关大捷历史意义
平型关大捷总结
1
平型关大捷பைடு நூலகம்介
平型关大捷(又称平型关战斗或者平 型关伏击战):是指1937年9月25 日,为了配合友军作战,阻挡日军攻 势,由八路军第115师师长林彪、副师 长聂荣臻指挥,在山西省大同市灵丘 县平型关附近,首次集中较大兵力对 日军进行的一次成功伏击战,八路军 取得了平型关战斗的胜利。 25日晨,敌(板垣第5师团)21旅团一 部及辎重车队,沿灵丘至平型关公路 向前线西进。7时许,全部进入我八路 军115师伏击地域,经过约6个小时的 浴血奋战,至13时许战斗结束,115师 取得首战大捷,这就是著名的“平型 关大捷”。 平型关大捷是平型关战役 的一部分。
25日晨,日军第5师团第21旅团一部偕同大批辎重车辆, 沿灵丘至平型关公路西进。晨7时许,该部日军全部进入115师 主力预伏地域。平型关道路狭窄,雨后路面泥泞,日军机动性 大减。115师以步枪、机关枪、手榴弹实施猛烈的火力突击,第 一波攻击大量杀伤日军,并继而发起冲击。日军虽伤亡很大, 但仍用车辆辎重作掩体进行反击,派出一部企图抢占公路西侧 制高点“老爷庙”,掩护突围。115师一部越过公路,占领公路 东侧伏击部队两面攻击日军,将日军压制于“老爷庙”至“小 寨村”的狭谷之中。被围日军向老爷庙反复“猛烈冲击”,遭 击退,最终进入伏击圈的日军被全歼。先期进占东跑池的日军 一部回援企图解围,其余115师两部成功阻档住增援的日军。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21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 (共27张PPT)

敌后战场的抗战
一、平型关大捷
1、背景:淞沪会战期间,日军侵入山西,企图占领 太原。 2、时间:1937年9月 3、中国军队指挥:林彪 4、经过:1937年9月,日军向平型关开进。八路军 第一一五师在师长林彪率领下,在平型关一带伏击 日军 5、结果:将日军全部歼灭 6、意义:平型关大捷是全国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 的第一个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敌 后 战 场 的 抗 战
平型关 大捷
时间:1937年9月 指挥:林彪 意义: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 个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抗日根据 地的建立 与发展
延安成为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和指挥中枢 开展人民游击战争 建立民主政权,实行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
时间:1940年下半 年 指挥:彭德怀 目标:破袭交通线,摧毁日伪据点 规模:一百多个团,两千多千米的战线 意义: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
3个半月 想一想
1800多次
4万多人
2000多公里
近意义。
①有力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②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 出击日军的一次最大规模的战役;③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 威望,锻炼了军队;④鼓舞了全国人民夺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振奋了抗日的信心;⑤给国民政府消极抗日、妥协投降活动以 沉重打击。
一百多个团,两千多千 米的战线 破袭日军交通线,摧毁 交通线两侧及抗日根据 地内的日伪据点
彭德怀在前线
八路军第一二〇师重点拆毁 正太路张净至桑掌段的铁路
狮垴山战斗中的我军机枪阵地
我军于晓雾中围攻敌井陉煤矿
八路军战士在长城烽 火台上欢呼胜利
埋伏在“青纱帐” 里的八路军士兵
战果
相关史事
在百团大战中,八路军作战1800余次,毙伤日、伪军2.5 万多人,破坏铁路470多千米,公路1500千米,桥梁和隧道 260多个,一度恢复县城四五十座,并缴获大量武器。 战役时间 战斗次数 毙伤俘日伪军数 破坏交通线 拔掉据点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21课《敌后战场的抗战》课件(共62张PPT)

1、平型关大捷
(1)、背景:淞沪会战期间,日军侵入山西企图占领太原。 (2)、时间:1937年9月。 (3)、交战双方:
日军:板垣师团一部
中国:林彪 八路军115师 (4)、结果:将日军全部歼灭。 (5)、影响:平型关大捷是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军队取得的第 一个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抗日战争时期, 中国共产党领 导的八路军、新四军、 华南人 民抗日游击队和其他抗日军队, 在日本侵略军占领的广大地区内 ,广泛的发动、组织和武装群众 ,开展游击战争,组织抗日政权 ,使这些地区成为坚持敌后抗战 的根据地。到抗日战争后期,主 要抗日根据地有:陕甘宁、晋绥 、 晋察冀、冀热辽、晋冀豫、 冀鲁豫、山东、 苏北、湘鄂赣 、鄂豫皖等19块。
中国抗日战争的整体:
敌后战场与正面战场互相配合,构成了中国抗日 战争的整体。
抗日根据地的建设—大生产运 动
二、百团大战
1、背景:为了消灭抗日格局地,日军实行了“囚笼政策”,依托公路、铁 路,对抗日根据地进行封锁和蚕食。
2、目的:为了粉碎日军对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扫荡”和封锁。 3、时间:1940年下半年。 4、指挥官:彭德怀。 5、规模:八路军100多个团,因此称“百团大战”。 6、主要目标:破坏日军交通线,摧毁敌人交通线两侧及抗日根据地内的日 伪据点。
(2)中国抗日战争的整体:敌后战场与正面 战场互相配合,构成了中国抗日战争的整体 。
延安宝塔山
麻雀战图片
麻雀战
中国共产党大力推动建立抗日根据地的建设:
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实行民主选举,推行精兵 简政,减轻人民负担,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 租交息的土地政策,开展大生产运动。根据地成为 敌后游击战得以长期坚持并取得最后胜利的基地。
抗战

29军
卢 沟 桥 事 变 纪 念 塔
日军侵占北平、天津后,立即向中国发动 全面进攻。在北方,日军分路进攻华北;在南 方,日军于8月13日大举进攻上海,威胁南京。 史称“八一三事变”。日本企图速战速决,在3 个月内灭亡中国。
八路军和新四军的徽标
第十八集团军总司令部证章
1937年7月15日 ,中共中央向国 民政府提交了《 中国共产党为公 布国共合作宣言 》。9月22日,国 民党公布了此宣 言。至此,国共 第二次合作正式 形成。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被迫宣布无条
件投降。八年抗日战争,中国人民终于取得 了伟大胜利,台湾也回到祖国的怀抱。
39
【 百团大战 】
为了粉碎敌人的 “囚笼”政策,1940 年8月,八路军在彭 德怀指挥下,组织一 百多个团,在华北两 千多公里的战线上, 向日军发动大规模攻 击,主要目标是破坏 敌人的交通线,摧毁 日伪军的据点。百团 大战是抗日战争中, 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 军的最大规模战役。
狮垴山战斗中的我 军机枪阵地 八路军第一二零师重点 拆毁正太路张净至桑掌 段的铁路
中国守军在日军猛烈 的炮火中坚守不退
炮火闪烁的台儿庄 战场
血战台儿庄——真实的历史
第五战区司令长 官李宗仁赴前线
参加台儿庄战役的 中国军队通过浮桥
日军由台儿庄撤退
中国军队冲入台儿 庄与日军巷战
屠 焚 杀 烧 场 地 地
侵 华 日 军 大 屠 杀 示 意 图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主要指挥者
如果让所有南京大屠杀的 死难者手牵着手,长度可以从南 京一直到达苏州,延展的距离是 三百二十多公里长、死难者身上 的血重达一千两百吨、尸体可以 装满两千五百节火车车厢……
我军于晓雾中围攻敌井陉煤矿
平型关大捷

平型关纪念馆
十 位 大 将
Hale Waihona Puke 平型关纪念馆现 在 的 平 型 关 关 口
平型关纪念馆
主 要 战 场 乔 沟 遗 址
平型关纪念馆
平 型 关 纪 念 馆
平型关纪念馆
平 型 关 纪 念 碑
平型关纪念馆
纪 念 馆 里 缴 获 的 物 品
平型关纪念馆
纪 念 馆 外 的 碑 题
关于大型电视剧《烽火平型关》
平型关战斗
平型关战斗用时仅一日,115师共歼灭日军500
余人。缴获了日军丌到100支完整的步枪、2挺轻 机枪、2个掷弹筒,以及大衣数千件,此外还有部 分马匘、弹药、粮草等物资。 战斗后115师 分出一部建立根据地,主力转入广阳地匙迚行广 阳战斗。10月17日,《解放》周刊刊登了林彪 《平型关战斗的经验》,林彪总结了12条不日军 作战的经验,以供友军分享。
平型关地形
雁门关之东。明朝时是内长城重要关隘。平型关
城楼据平型岭之入口,城周长1公里余,今残高6 米。平型关北的恒山高峙如屏,关南矗立五台山, 两山都是陡峻的断块山,海拔在1500米以上,是 晋北的交通障碍。两山之间是一条丌太宽的地堑 式低地,是河北北部平原不山西之间的最便捷通 道。平型岭位二这条带状低地中部隆起,形势险 要。这条古道穿平型关城而过,东接北京西的紫 荆关,西接著名的雁门关,构成一条坚固的防线, 自古就是北京西的重要藩屏。
本报2月16日讯 (记者 郭斌 通讯员 马明清)记
者今天从灵丘县获悉,30集电视剧《烽火平型关》 (暂定名)已获国家、省有关部门立项,近日将 投拍。《烽火平型关》是一部抗战题材的电视连 续剧。该剧生劢反映了灵丘县人民在115师老六 团、雁北地委、灵丘县委的坚强领导下,组建 “雁北复仇队”奋起抗日的战斗历叱。通过女主 角练新风传奇曲折的抗日斗争经历,生劢塑造了 一位草根抗日女英雄的典型形象。目前,灵丘县 委、县政府不大同阳光保力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就 拍摄《烽火平型关》签订了吅作协议书。
平型关战斗(1937年)

平型关战斗(1937年)1937年9月25日八路军一一五师在山西省灵丘县西南平型关附近伏击日本侵略军的战斗。
1937年8月日军占领平津后,在华北以平津地区为出发地,向中国军队发起新的进攻。
沿平绥线西进的日军于9月13日占领大同,接着分兵两路向雁门关、平型关一线进攻,企图突破晋北防线,进逼太原。
平型关正面由阎锡山的晋绥军防守,八路军一一五师担任敌后侧击任务。
八路军一一五师开抵平型关以西之大营镇待机,准备迎击进犯平型关之敌。
9月22日,日军板垣师团第二十一旅团一部,由灵丘向平型关进犯,并占领东跑池地区。
23日,八路军前方总指挥部命令一一五师向平型关、灵丘间出动,侧击日军。
当日,一一五师师长林彪、副师长聂荣臻令独立团、骑兵营向灵丘、涞源方向活动,扰乱敌之后方,牵制和打击增援之敌,并率主力于当日夜进至平型关以东之冉庄、东长城村地区。
24日,一一五师决定在平型关东北关沟至东河南镇道路两侧高地,采取一翼伏击的战术手段,歼灭由灵丘向平型关进犯之日军;并于当晚冒雨进入伏击阵地。
25日晨7时许,日军板垣师团第二十一旅团一部和大批轻重车辆全部进入伏击圈。
八路军居高临下,突然开火,并乘敌混乱之际发起猛攻,迅速将敌分割,分段围歼。
日军虽顽抗,但无法挽回其败局,一部被歼,一部向东跑池方向逃跑,至13时许战斗胜利结束。
当日黄昏,一一五师一部向东跑池日军展开攻击,由于晋绥军未按计划出击,致使该敌由团城口突围。
是役,共歼灭日军板垣师团第二十一旅团一部一千余人,击毁汽车百余辆,缴获大量武器和军用物品,取得了全国抗战以来第一个歼灭战的胜利,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并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战热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型关大捷的一组罕见图片
平型关大捷是抗日战争中第一个胜仗。
1937年9月25日,林彪、聂荣臻在平型关附近伏击日军,打了一个大胜仗。
打破了日本军队不可战胜的神话,振奋了全国人心,加强了全国人民抗战必胜的信念。
林彪指挥平型关战斗
平型关乔沟,日军走过来了115师师长林彪三次到前方察看地形。
这是平型关战斗打响前,林彪拿望远镜跪着观察敌情,站立者副师长聂荣臻
平型关战后,林彪、聂荣臻等住在距离平型关不远的小山村窑洞里,他们兴奋得聊了一夜这是平型关战斗后,延安出版的平型关大捷的连环画
以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出版的有关平型关大捷的小人书
罕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