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膜系统》说课稿

合集下载

生物膜系统教案

生物膜系统教案

第一节细胞的生物膜系统一、教学目标:1.知识方面(1)理解细胞的生物膜系统是一个在结构和功能上都是紧密联系的统一整体。

(2)理解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的概念。

(3)了解研究生物膜的重要意义。

2.态度观念方面(1)通过细胞内各种生物膜在结构和功能上联系的学习,进一步明确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以及事物之间存在普遍联系的观点。

(2)通过生物膜的研究成果的介绍,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生物学知识的兴趣,激励他们对生命科学知识要有不断探索的精神。

3.能力方面(1)利用课本插图、课件,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读图能力。

(2)通过资料的阅读和设计的问题的引导,培养学生分析和理解问题的能力,进而发展综合的能力。

二、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1)各种生物膜在结构和功能上的联系;(2)生物膜系统的概念。

2.教学难点:各种生物膜在功能上的联系。

三、课时安排二课时。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引言:1.细胞中的膜结构有哪些?2.哪些细胞结构是由单层膜构成,哪些是由双层膜构成的?双层膜结构:叶绿体,线粒体,核膜单层膜结构:内质网,高尔基体,液泡,溶酶体,细胞膜不具膜结构:中心体,核糖体3.最常见的膜结构是什么?化学成分、基本结构如何?结构和功能特点是什么?4.这些膜结构的成分结构是否完全相同?一、生物膜的概念生物膜:细胞膜、核膜、各种细胞器膜,他们的化学成分相似,基本结构大致相同,统称为生物膜。

生物膜之间是否具有联系了,又具有哪些联系了?学生阅读教材。

二、各种生物膜的联系1.结构上(1)直接联系线粒体内质网核膜细胞膜(2)间接联系细胞膜②通过小泡向细胞膜运动,会造成细胞膜的无限增大吗?归纳如下:2.功能上学生思考:(1)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是什么?(2)核糖体有哪几种存在形式?资料:蚕的丝腺细胞在5龄的初期主要是细胞本身增大,这时,细胞质中的核糖体多为游离型的,而内质网很贫乏,但到5龄的后半期,腺细胞开始大量分泌丝心蛋白时,则核糖体都与内质网结合,形成发达的粗面内质网。

高中生物生物膜系统教案

高中生物生物膜系统教案

高中生物生物膜系统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生物膜的结构和功能。

2. 掌握生物膜的渗透性和选择性通透性。

3. 了解生物膜在生物体内的重要作用。

4. 能够说明生物膜在细胞内的相关生理过程。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生物膜的结构和功能。

难点:生物膜的选择性通透性。

三、教学内容:
1. 生物膜的结构和组成。

2. 生物膜的功能。

3. 渗透性和选择性通透性。

4. 生物膜在细胞内的作用。

四、教学方法:
1. 讲授结合实例分析。

2. 实验观察。

3. 讨论交流。

五、教学过程:
1. 引入:通过展示细胞的示意图引入生物膜的概念。

2. 授课:讲解生物膜的结构和组成,生物膜的功能以及渗透性和选择性通透性。

3. 实验:进行实验观察生物膜的渗透性和选择性通透性。

4. 讨论:讨论生物膜在细胞内的作用,并通过案例分析生物膜在生物体内的重要性。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生物膜在细胞内的重要作用。

六、作业布置:
1. 阅读相关资料,进一步了解生物膜的结构和功能。

2. 思考生物膜在细胞生理过程中的作用。

七、随堂测试:
1. 生物膜的含义是什么?
2. 生物膜的渗透性和选择性通透性有何区别?
3. 举例说明生物膜在生物体内的重要作用。

八、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生物膜的结构和功能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提高了对生物膜在细胞内作用的认识。

下一步可以通过更多实验来加深学生对生物膜的理解。

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 细胞与细胞工程细胞的生物膜系统教案 新选修

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 细胞与细胞工程细胞的生物膜系统教案 新选修

芯衣州星海市涌泉学校第一节细胞的生物膜系统教学目的1.细胞的生物膜系统是一个在构造和功能上都严密联络的统一整体〔C:理解〕。

2.生物膜系统的概念〔C:理解〕。

3.研究生物膜的重要意义〔A:知道〕。

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各种生物膜在构造和功能上的联络。

(2)生物膜系统的概念。

2.教学难点各种生物膜在功能上的联络。

教学过程【板书】各种生物膜在构造上的联络细胞的生各种生物膜在功能上的联络物膜系统生物膜系统的概念研究生物膜的重要意义【注解】一、各种膜在构造、功能上的联络〔一〕生物膜:细胞膜、核膜、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等细胞器都由膜构成,这些膜的化学成分相似,根本构造大致一样,统称为生物膜。

〔化学成分注意各种膜中蛋白质与脂类的含量〕〔二〕联络1. 构造联络〔1〕直接:内质网与核膜、细胞膜相连,与线粒体膜也存在一定联络〔代谢旺盛时,内质网与线粒体相连〕。

〔2〕间接:相关生物膜间通过小泡互相转化内质网−−→−小泡高尔基体−−→−小泡细胞膜〔反向也成立〕 3.功能联络功能:蛋白质→较成熟的蛋白质→成熟蛋白质→特定功能的蛋白质翻译↑加工↑加工↑分泌↑构造: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注意:内质网内的加工包括折叠、组装和加上一些糖基团等〕【例析】.不同膜构造的膜之间互相转化,以“出芽〞的方式进展的是〔B 〕A .核膜与内质网膜B .细胞膜与高尔基体膜C .内质网膜和细胞膜D .线粒体膜与细胞膜二、生物膜系统〔一〕概念:细胞膜、核膜以及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等由膜围绕而成的细胞器,在构造和功能上是严密联络的统一整体,它们形成的构造体系,叫做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二〕功能 1. 细胞膜不仅使细胞具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内环境,同时在细胞与环境之间进展物质运输、能量交换和信息传递的过程中也起决定性作用2. 细胞内广阔的膜面积为酶提供了大量的附着位点,有利于化学反响的顺利进展3. 各种生物膜把细胞分隔成一个个小区室,使得细胞内可以同时进展多种化学反响,不会互相干扰,保证了细胞生命活动高效、有序地进展【例析】.生物膜有物质运输、能量交换和信息传递等几种主要功能,上述功能与生物膜的哪种物质有关〔A〕A.蛋白质B.糖类C.脂类D.磷脂三、研究生物膜的意义〔一〕理论上:有助于说明细胞的生命活动规律〔二〕理论中:1.农业:研究农作物的抗寒、抗旱、耐盐的机理,寻找改善农作物品质的新途径。

生物的膜系统教案

生物的膜系统教案

生物的膜系统教案教案标题:生物的膜系统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生物膜系统的基本概念和结构组成;2. 掌握生物膜系统在细胞内外的功能和作用;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和分析与生物膜系统相关的现象和问题;4. 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设计和科学推理能力。

教案步骤:引入:1. 利用生活中与生物膜系统相关的例子引起学生的兴趣,如细胞膜的渗透性、植物叶片的气孔等;2. 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思考:为什么细胞需要膜?膜的作用是什么?探究:3. 分组讨论:请学生自由组成小组,探讨细胞膜的结构和组成。

每个小组汇报讨论结果,并进行整理总结;4. 实验设计:引导学生设计简单的实验,观察和验证细胞膜的渗透性。

如使用鸡蛋进行渗透实验,观察不同溶液对蛋壳的作用;5. 实验结果分析:让学生根据实验结果,总结细胞膜的渗透性特点,并解释现象背后的原理。

知识讲解:6. 生物膜系统的基本概念:通过PPT或板书,向学生介绍生物膜系统的定义和基本概念;7. 生物膜系统的结构组成:讲解细胞膜的主要成分和结构,包括磷脂双分子层、膜蛋白等;8. 生物膜系统的功能和作用:详细讲解细胞膜在细胞内外的各种功能和作用,如细胞内物质运输、细胞识别和信号传导等。

应用拓展:9. 小组讨论:请学生再次分组,讨论细胞膜在生物体内其他系统中的应用,如神经系统中的突触传递、消化系统中的吸收等;10. 实例分析:给学生提供一些与生物膜系统相关的实际案例,让他们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和分析,如药物的跨膜传输、细菌的抗生素耐药性等;11.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生物膜系统研究的前沿问题,如如何改善药物跨膜传输效率、如何应对细菌的抗生素耐药性等。

总结:12. 总结归纳:帮助学生总结所学内容,强调生物膜系统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13. 检测评价:进行小测验或讨论,检查学生对生物膜系统的理解程度;14. 展示交流:鼓励学生展示他们的实验结果和研究成果,促进他们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教学资源:1. PPT或板书;2. 实验材料:鸡蛋、不同浓度的溶液等;3. 相关案例和实验报告。

生物膜系统教案

生物膜系统教案

血红蛋白、胰岛素、生长激素、唾液淀粉酶、肌肉蛋白、抗体、2、(8分钟)学生阅读教材“分秘蛋白的合成与运输”,分析分泌蛋白的合成与运输加工过程先后经过了哪些细胞结构?填写学案。

3、(7分钟)知识巩固,五分钟背诵:简述分泌蛋白从合成、运输、加工和最后分泌的全过程。

①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上,氨基酸之间,连接形成多肽链;②多肽链在内质网中运输与加工,形成的蛋白质;③内质网以方式形成囊泡,将蛋白质运输到高尔基体;④高尔基体对蛋白质进一步,形成的蛋白质;⑤高尔基体通过囊泡将分泌蛋白运输到并分泌到细胞外。

四、探究点2:细胞的生物膜系统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教材插图“内质网膜与细胞膜、核膜的联系”,分析各种细胞内生物膜在结构上的联系直接直接间接2、(5分钟)学生阅读教材,自学生物膜系统的概念和作用。

(1)生物膜系统的概念(2)生物膜系统的功能五、(10分钟)归纳总结:学生讨论本节课内容,教师随机答疑,学生背诵重点内容,教师检查提问1、分泌蛋白的合成运输加工分泌过程?2、生物膜系统的功能有哪些?课堂检测(5分钟)当堂定时检测,当堂随机检查,学生回答并相互纠正答案。

在一定时间内让某种动物细胞吸收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氨基酸,经检查发现放射性同位素出现在右图中的1,2,3,4,5,6,7部位。

请根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1)图中7是;[1]的功能是;在[2]中加工成不成熟蛋白;3来自于;(2)7在[]中形成成熟蛋白。

5来自于;(3)用标号按先后顺序表示物质[7]的合成运输途径:;(4)由此可以看出,细胞内的生物膜在和上具有一定的连续性;(5)[7]的合成、加工和运输过程所需的大量能量是由[]供给的;作业:《优化指导》37-38页,同步强化训练,第二天上交,全批全改。

板书:教后反思:。

高中细胞的生物膜系统教案

高中细胞的生物膜系统教案

高中细胞的生物膜系统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2. 掌握细胞膜的作用及其在细胞内外物质交换中的重要性;
3. 讨论细胞膜在细胞生物学中的作用和意义。

教学内容:
1. 细胞膜的结构和组成;
2. 细胞膜的功能及其在细胞内外物质交换中的作用;
3. 细胞膜与细胞膜蛋白的交互作用;
4. 细胞膜在细胞生物学中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教师简要介绍细胞膜在细胞中的作用,并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二、学习和讨论(30分钟)
1. 学生通过讲解和课堂讨论,了解细胞膜的结构和组成;
2. 分组小讨论细胞膜在细胞内外物质交换中的作用及其重要性;
3. 学生进行实验观察细胞膜与细胞膜蛋白的交互作用;
4. 学生展示观察结果,共同讨论细胞膜在细胞生物学中的重要性。

三、总结和拓展(10分钟)
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并与学生进行复习;
2. 学生可自行查阅相关资料,扩展对细胞膜和细胞生物学的认识。

四、课堂练习和作业(5分钟)
布置相关复习题,以加深学生对细胞膜系统的理解。

教学反馈:
学生完成课堂练习和作业后,教师可对学生的答题情况进行评价和反馈,帮助学生及时纠正错误,巩固学习成果。

补充说明: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较为抽象和繁琐,建议教师在讲解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理解和思考,注重实践和实验教学,提高学生对细胞膜系统的认识和理解。

细胞的生物膜系统教案第二课时

细胞的生物膜系统教案第二课时

《细胞的生物膜系统》教学设计第二课时一、教材分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这一节是在高一对细胞器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学习之后的延伸性的一部分内容,包括:生物膜的结构联系、功能联系和生物膜系统的概念、研究意义四个部分,其中前3部分是本部分的重点内容。

二、教学目标1.理解细胞各膜结构之间的直接联系和通过小泡形成的间接联系2.认识分泌蛋白的形成和分泌过程,学习生物膜在功能上的联系3.掌握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的概念4.了解研究生物膜系统的重要意义三、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1.生物膜在结构上和功能上的联系2.生物膜系统的概念【难点】生物膜在功能上的联系(分泌蛋白形成和分泌的过程)四、教具准备动物细胞结构挂图、合成的分泌蛋白运输到细胞外的过程示意图、ppt电子图片五、教学过程1、生物膜的作用不包括(D )A.物质运输B.信息加工、传递C.能量转换D.蛋白质加工2、生物膜系统不包括(B)A.线粒体B.内质网膜C.核膜D.细胞膜3、一种细胞器的生物膜是怎样转移到另一种细胞器的?( D)A.随细胞质流动到达指定部位B.从高尔基体直接到达内质网C.从内质网直接到达细胞膜D.通过形成具膜小泡转移4、下列关于生物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A.各种生物膜的化学组成和结构完全相同B.核膜和内质网是直接相连的,高尔基体和内质网则需要通过小泡间接联系C.生物膜的研究已经深入到了分子水平D.细胞内的生物膜既各司其职,又相互协作,共同完成细胞的生理功能5、为什么说细胞的生物膜系统在结构和功能上是统一的整体?答:从结构上来说,生物膜之间的结构相似,且具有直接或者间接的联系。

从功能上来说,细胞的生物膜之间相互协调、分工明确,共同完成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

六、板书设计。

《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说课稿

《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说课稿

《细胞的生物膜系统》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们: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是高中生物必修 1《分子与细胞》中一个重要的内容。

这部分知识在教材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是对细胞膜、细胞器等知识的整合和深化,又为后续学习细胞的生命活动如物质运输、能量转换等奠定了基础。

教材首先介绍了生物膜的概念和组成成分,然后详细阐述了各种细胞器膜和细胞膜、核膜在结构和功能上的联系,最后强调了生物膜系统的重要作用。

通过学习这部分内容,学生能够从系统的角度认识细胞,形成整体的生命观念。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了解了细胞膜和细胞器的结构与功能,具备了一定的基础知识和空间想象能力。

但对于生物膜系统的概念以及膜之间的联系可能理解起来会有一定的难度,需要通过直观的图像、实例和适当的引导来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

此外,高中生的思维活跃,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简述生物膜系统的概念和组成。

(2)举例说明生物膜在结构和功能上的联系。

(3)阐明生物膜系统的功能。

2、能力目标(1)通过分析资料和图形,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认同细胞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树立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2)通过了解生物膜系统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和关注。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生物膜系统的概念和组成。

(2)生物膜在结构和功能上的联系。

2、教学难点(1)分泌蛋白的形成过程中生物膜在结构和功能上的联系。

(2)生物膜系统的功能。

五、教法与学法1、教法(1)讲授法:讲解生物膜系统的概念、组成和功能等基础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膜系统》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生物膜系统》。

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课堂教学程序,说版书设计,说教学反思等几个方面对该课进行剖析。

地位、作用
本节内容是高中生物必修第一册第三章第二节内容,是在组成细胞的各种主要细胞器的基础上,对具有膜结构的细
胞器从结构到功能上的系统协调作用的诠释,符合从微观到
宏观的认知规律。

生物膜系统的概念、各种生物膜在结构和功能上的联系是本节的重难点,也是考试的位点,特别是各种生物膜在结构和功能上的联系更是高考的着眼点。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概述生物膜系统的概念;概述各种生物膜在结构和功能上的联系。

2. 能力目标:通过阅读教材、观察图表及过程分析,培养学生阅读、观察与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分析分泌蛋白的形成过程,体验各种细胞器在结构上的相对独立性和功能上的统一协调作用,使学生形成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各种细胞器既相对独立又在功能上相互统一的辩证观点。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生物膜系统的概念;各种生物膜在结构和功能上的联系;
难点:各种生物膜在结构和功能上的联系。

突破策略:
1. 通过问题的设置、阅读、分析、讨论等来突出。

2 .采用直观教学法,用多媒体显示分泌蛋白的形成过程的动态过程,让学生充分理解各种生物膜在结构和功能上的联系。

教学对象的分析
我所任教的高一学生多数学生对生物有较浓厚的兴趣,学生具备了主动积极的学习生物的习惯、态度和心理动机。

同时对细胞的认识又有了较好的知识基础。

因此在教学上既要注意新旧知识的衔接,又要针对高考对本节知识进行适当的拔高。

(五)课时安排
2课时
大纲对“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要求为II级。

众所周知,教学过程中,学生是课堂活动的主题,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扮演的是“导演”的角色,因此,我们应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主动性,精心设计,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机,使他们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

所以本课采用直观教学法、讨论法、
阅读法、示意图法等教学方法,这样既能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培养了学生综合分析阅读能力以及合作精神。

1. 直观教学法
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软件,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增强了教学内容的直观性、启发性,使学生更好的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2. 讨论法、阅读法
通过师生互动、生生合作学习,共同探究有关知识。

1. 通过课前指导学生预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阅读探究能力。

2. 采用多媒体动画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
去分析、讨论,鼓励学生敢于说出自己的观点、见解。

教师从中发现问题,纠正、弥补出现的差错和漏洞,帮助学生正确表述。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3. 通过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调动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
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渠道去思考。

1你今天早上吃的鸡蛋是怎样进入细胞中的?消化酶是从哪里来的呢?由于问题贴近生活,学生感兴趣,这样就会带着问题
进入对新知的探究。

2. 探究新知
引导学生先自学生物膜系统的有关知识。

然后通过相应问题的分析、讨论,得出分泌蛋白的形成过程。

这样通过环
环相扣的问题及分析与讨论,通过生生合作及师生互动活动,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生动形象深入浅出的使重、难点得到了解决。

3. 课堂小结
俗话说:“编筐编篓重在收口” ,所以说一节课的小结决
不是可有可无的。

本节课不仅学习各种生物膜在结构和功能上的联系,还要对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进行总结。

为以后物质的跨膜运输打下基础。

4. 能力提升
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我精心设计了两种题型:选择题和填空题。

既重视基础又重视提高,基础题侧重于学生对基本原理和基本概念等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主要针对中下等的学生;提高题重点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针对中上等的学生。

这样既照顾了整体,又兼顾了部分优秀学生,很好的巩固了课堂上所学的知识。

在板书时,我根据板书要求的“规范、工整和美观”,结合所授内容,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提纲式板书。

其中注重了重、难点突出,使学生对知识的结构、层次、重点、难点一目了然,便于理解和记忆。

第二节细胞的类型和结构--生物膜系统
一各种生物膜在结构上的联系
二各种生物膜在功能上的联系
三生物膜系统的概念
四研究生物膜的重要意义
工业方面
农业方面
医学方面
本节课运用多媒体技术,使得课堂容量加大,图片展示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师生互动中,教师可及时把学生的个体差异及时指导,但由于个体差异客观存在,所以教学过程中,问题的设置应注意难度,要层次分开。

以上是我以对细胞的类型和结构--生物膜系统一节的
设计,欢迎各位同仁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使我能够在今后的工作中取得更大的进步。

谢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