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的配筋计算书

合集下载

双向板楼板配筋计算书

双向板楼板配筋计算书

双向板楼板配筋计算书双向板楼板配筋计算书一、给定参数:1. 设计荷载:q = 5 kN/m22. 矩形平面图:3m × 3m,板厚200 mm3. 抗剪强度设计值:fcr = 25 MPa4. 混凝土强度设计值:fck = 25 MPa5. 钢筋强度设计值:fyk = 400 MPa6. 控制配筋率:ρmin = 0.16‰,ρmax = 3.2‰7. 负偏差:δs = 0.108. 接头系数:μ = 1.09. 面积转换系数:As/As' = 1.0二、按照《建筑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的规定进行处理,具体计算如下:1. 根据日常的经验,斜对角方向的板的配筋率更高,次之为水平方向,最低为竖直方向。

为了满足最小配筋率,经验法则是先计算斜对角方向的配筋量。

2. 按照标准的计算步骤,可以首先计算板的弯矩系数,然后计算标准配筋率ρs,进而计算出最小配筋量和最多配筋量。

3. 对板进行合理配筋,需要按照以下步骤:先计算出最小配筋量和最大配筋量,然后计算不同斜率方向的配筋量,最终对所有筋进行布置,每个筋的直径和间距都应该符合标准的规定。

4. 最后,需要根据标准指导的方法进行验算,检查板在工作状态下弯矩和剪力的情况,以确保板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具体计算过程如下:1. 弯矩系数的计算:αx = 0.116 × 103 (n/mm3)αy = 0.116 × 103 (n/mm3)2. 最小配筋量的计算:Asmin = ρmin × b × h = 0.16 × 3000 × 200 = 96000 mm2/m3. 最多配筋量的计算:Asmax = ρmax × b × h = 3.2 × 3000 × 200 = 1920000 mm2/m 4. 斜对角方向的配筋计算:4.1 计算弯矩的大小:Mx = q × L2 / 8 = 5 × (30003 / 8) = 281250 Nm My = q × L2 / 8 = 5 × (30003 / 8) = 281250 Nm 4.2 计算弯矩对应的最小配筋率和钢筋面积:ρsx = δs × fcr / (αx × fck) = 0.0077Asx = ρsx × b × h = 46200 mm2/mρsy = δs × fcr / (αy × fck) = 0.0077Asy = ρsy × b × h = 46200 mm2/m4.3 计算弯矩对应的最大配筋率和钢筋面积:ρmx = 0.95 × μ × fcr / (αx × fck) = 0.0430 Asmx = ρmx × b × h = 258000 mm2/mρmy = 0.95 × μ × fcr / (αy × fck) = 0.0430 Asmy = ρmy × b × h = 258000 mm2/m5. 水平方向的配筋计算:5.1 计算弯矩的大小:Mx = q × L2 / 8 = 5 × (30003 / 8) = 281250 Nm My = 05.2 计算水平方向的最小配筋率和钢筋面积:ρsx = δs × fcr / (αx × fck) = 0.0077Asx = ρsx × b × h = 46200 mm2/m5.3 计算水平方向的最大配筋率和钢筋面积:ρmx = 0.95 × μ × fcr / (αx × fck) = 0.0430 Asmx = ρmx × b × h = 258000 mm2/m6. 竖直方向的配筋计算:6.1 计算弯矩的大小:Mx = 0My = q × L2 / 8 = 5 × (30003 / 8) = 281250 Nm 6.2 计算竖直方向的最小配筋率和钢筋面积:ρsy = δs × fcr / (αy × fck) = 0.0077Asy = ρsy × b × h = 46200 mm2/m6.3 计算竖直方向的最大配筋率和钢筋面积:ρmy = 0.95 × μ × fcr / (αy × fck) = 0.0430Asmy = ρm y × b × h = 258000 mm2/m7. 布置钢筋:根据上述计算结果,可以得到板的双向配筋情况:7.1 斜对角方向的钢筋:间距:s = 2000 mm / (3 + 1) = 500 mm直径:d = √(As / (0.785 × π)) = √(258000 / (0.785 × π)) = 20 mm 横向主筋:π20/500纵向主筋:π20/5007.2 水平方向的钢筋:间距:s = 2000 mm / (3 + 1) = 500 mm直径:d = √(As / (0.785 × π)) = √(258000 / (0.785 × π)) = 20 mm 横向主筋:π20/500纵向箍筋:π10/1507.3 竖直方向的钢筋:间距:s = 2000 mm / (3 + 1) = 500 mm直径:d = √(As / (0.785 × π)) = √(258000 / (0.785 × π)) = 20 mm 横向箍筋:π10/1508. 验算:8.1 在斜对角方向进行验算:钢筋面积:Asx = Asy = 258000 mm2/m最小钢筋面积:Asmin = 96000 mm2/mAsx / Asmin = Asy / Asmin = 2.69 > 1.258.2 在水平方向进行验算:钢筋面积:Asx = 258000 mm2/mAsy = 0最小钢筋面积:Asmin = 96000 mm2/mAsx / Asmin = 2.69 > 1.258.3 在竖直方向进行验算:钢筋面积:Asx = 0Asy = 258000 mm2/m最小钢筋面积:Asmin = 96000 mm2/mAsy / Asmin = 2.69 > 1.25以上步骤都符合规范的要求,因此整个设计方案得以通过验算。

2.4板配筋计算

2.4板配筋计算

2.4 板配筋计算2.4.1 楼板厚度的确定房间楼板短跨方向最大为6000mm ,梁、板用C25混凝土,柱用C30混凝土 ,1111h ~~6000120~150********L mm ⎛⎫⎛⎫==⨯= ⎪ ⎪⎝⎭⎝⎭,则取板厚t=120mm 。

2.4.2 荷载计算恒荷载标准值:客房、过道、其余的房间:25mm 水磨石面层 20.02525=0.625kN/m ⨯ 30mm 水泥砂浆找平层 20.0320=0.60kN/m ⨯ 120mm 现浇混凝土楼板 20.1225=3kN/m ⨯ 20mm 厚石灰砂浆抹底 20.0217=0.34kN/m ⨯ 恒荷载标准值: 合计:24.6kN/m 卫生间、厨房:20mm 防滑地砖 20.0222=0.44kN/m ⨯ 30mm 水泥砂浆找平层 20.0320=0.60kN/m ⨯ 120mm 现浇混凝土楼板 20.1225=3kN/m ⨯恒荷载标准值: 合计:24.04N/m k 活荷载标准值:根据规范卫生间取2k q 2.5/kN m =,其它的地方取2k q 2.0/kN m =,由于4.6 2.3 2.82k k g q ==< 则是活载起控制作用。

2.4.3 内力计算按弹性方法进行内力计算,双向板恒活载设计值计算计算结果见表1;板弯矩计算计算结果见表2 ,板配筋计算计算结果见表3,板跨中配筋计算见表4。

板支座配筋计算见表5.现浇板的配筋(板上、下钢筋,板厚尺寸)尽量用二级钢包括直径φ10(目前供货较少)的二级钢,直径≥12的受力钢筋,除吊钩外,不得采用一级钢。

钢筋宜大直径大间距,但间距不大于200,间距尽量用200。

(一般跨度小于6.6米的板的裂缝均可满足要求)。

跨度小于2米的板上部钢筋不必断开。

板上下钢筋间距宜相等,直径可不同,但钢筋直径类型也不宜过多。

顶层及考虑抗裂时板上筋可不断,或50%连通,较大处附加钢筋,拉通筋均应按受拉搭接钢筋。

双向板楼板配筋计算书

双向板楼板配筋计算书

双向板楼板配筋计算书双向板楼板配筋计算书1. 设计参数:楼板尺寸:6m×6m楼板深度:0.25m荷载数据:活荷载4.0kN/m²,自重1.5kN/m²构造材料:混凝土C30钢筋型号:HRB400砼保护层:20mm2. 求楼板设计荷载活荷载:4.0kN/m²×6m×6m=144kN自重荷载:1.5kN/m²×6m×6m=54kN设计荷载:144kN+54kN=198kN3. 确定最小配筋率根据设计荷载、双向板楼板厚度、混凝土强度等参数,采用双向板楼板的最小配筋率为0.15%。

4. 求1m宽的板的自重1m宽的板的自重=0.25m×1m×1.5kN/m²=0.375kN/m5. 求板的支持间距板的支持间距应符合要求,一般取跨度的1/2-1/3。

假设板的支持间距为3m。

6. 求荷载长和荷载宽荷载长=6m荷载宽=3m7. 求解弯矩系数根据荷载长、荷载宽、板的自重、荷载提取系数等参数,可求出弯矩系数。

假设荷载提取系数为1.0,弯矩系数δ=0.169。

8. 计算双向板楼板的配筋面积根据配筋率和楼板面积,可以计算出所需的钢筋面积。

楼板面积=6m×6m=36m²,配筋率0.15%,则钢筋面积为0.15%×36m²=0.054m²。

9. 根据抗弯强度求出抗弯钢筋根据混凝土的抗弯强度和钢筋的强度等参数,可以计算出所需的抗弯钢筋面积。

假设混凝土强度为C30,按规范计算所得抗弯钢筋面积为0.687cm²/m,也就是0.0687m²/6m。

10. 计算钢筋间距和配筋数量根据钢筋面积和抗弯钢筋面积,可以计算出钢筋间距和配筋数量。

假设采用Ф16钢筋,钢筋面积为0.024m²/6m,钢筋间距为0.4m,则配筋数量为0.054m²/0.024m²=2.25根,取3根。

钢筋混凝土楼板配筋计算书讲解

钢筋混凝土楼板配筋计算书讲解

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摘要:本文介绍了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是土木工程学生设计学习的"居家良药".关键词: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1.设计资料本设计为一工业车间楼盖,采用整体式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楼盖梁格布置如图T-01所示,柱的高度取9m,柱子截面为400mm×400mm。

(1)楼面构造层做法:20mm厚水泥砂浆面层,20mm厚混合砂浆顶棚抹灰。

(2)楼面活荷载:标准值为8kN/m2。

(3)恒载分项系数为1.2;活荷载分项系数为1.3(因为楼面活荷载标准值大于4kN/m2)。

(4)材料选用:混凝土:采用C20(,)。

钢筋:梁中架立钢筋、箍筋、板中全部钢筋采用HPB235()。

其余采用HRB335()。

2.板的计算。

板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方法计算。

板的厚度按构造要求取。

次梁截面高度取,截面宽度,板的尺寸及支承情况如图T-02所示。

(1)荷载:恒载标准值:20mm水泥砂浆面层;80mm钢筋混凝土板;20mm混合砂浆顶棚抹灰;;恒载设计值;活荷载设计值;合计;即每米板宽设计承载力。

(2)内力计算:计算跨度:边跨;中间跨;跨度差,说明可以按等跨连续板计算内力。

取1m宽板带作为计算单元,其计算简图如图T-03所示。

各截面的弯矩计算见表Q-01。

,(根据钢筋净距和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的规定,并考虑到梁、板常用的钢筋直径(梁设为20mm,板设为10mm),室内正常环境(即一类环境)的截面有效高度h。

和梁板的高度h有以下关系: 对于梁: h。

=h-35mm (一排钢筋) 或 h。

=h-60mm (两排钢筋);对于板 h。

=h-20mm 、h。

=h-(最小保护层厚度+d/2) ,其中最小保护层厚度依据环境类别和混凝土强度等级定, d 为纵向受力钢筋的直径。

一般的,对于梁可取20,板可取10),各截面的配筋计算见表Q-02。

中间板带②~⑤轴线间,其各区格板的四周与梁整体连接,故各跨跨中和中间支座考虑板的内拱作用,其弯矩降低20%。

楼梯计算 梯板配筋计算书

楼梯计算 梯板配筋计算书

h. 挠度计算: f= [f]= f
5Mkl02/(48B)=
5.16080 mm
≤ [f]
挠度满足要求
TB2
h0= as=
h-c-d/2= 91 mm
a1=
1
M/(a1fcbh02)= 0.0637644
z=
1-(1-2as)0.5= 0.06593829
As=
a1fczbh0/fy= 238.3486 mm2
选用:
d
8 @ 120
As= 418.879013 mm2
实配筋率r= 0.381 %
[r]min=Max(45ft/fy,0.2)=
8 mm
rte=
(As+Ap)/Ate=
As/(0.5bh)= 0.00761598 <0.01,取 rte=
y=
1.1-0.65ftk/(rtessk)=
0.2337391
0.01
acr=
1.9
保护层厚度cs<20mm,取cs= 20 mm
wmax=
acryss(1.9c+0.08deq/rte)/Es=
Mq= Mgk+yqMqk=
5.00 kN.m
f. 短期刚度Bs计算:
aE=
Es/Ec=
6.67E+00
gf'=
0
Bs=
EsAsh02/[1.15y+0.2+6aEr/(1+3.5gf')]=
g. 长期刚度B计算:
1.12E+12
Nmm2
q=
2
rs'=
0
B=
MkBs/[Mq(q-1)+Mk]=

单向简支板配筋计算书

单向简支板配筋计算书

单向简支板配筋计算说明书1 荷载类型:人群荷载(3.5KN/m)1.1基本资料某C25钢筋混凝土简支板,结构安全等级III级。

简支板净跨度L n从2.0m起按0.5m为一级递增至10.0m。

1.2基本数据结构重要性系数γ0=0.9,持久状况系数ψ=1.0永久荷载分项系数γ=1.05,可变荷载分项系数γQ=1.20,结构系数γd=1.20,混凝土轴心抗压强G度f c=12.5N/mm2,钢筋强度f y=310 N/mm2。

板厚h取L n/20,支承a=h,a s=30,取b=1000mm。

1.3单向简支板配筋计算1.3.1计算简图板的尺寸及其支承情况如图1-1所示。

计算跨度L O=L n+a1.3.2内力计算20)(8/1l q g M O +=ψγ考虑板的自重→g ,设计值。

2N/m m 5.3q 考虑人群荷载→,设计值。

1.3.3配筋计算 有效高度h 0=h-a s 截面抵抗矩系数2s oc d bh f Mγα=544.0211≤--=s αε,说明不会发生超筋破坏。

钢筋面积yc S f h b f A 0ε=配筋率%15.0)/(0≥=bh A S s ρ,说明不会发生少筋破坏。

表1-1 单向简支板各计算跨度(人群荷载)配筋表注:所选钢筋直径<14为Ⅰ级钢,直径≥14为Ⅱ级钢。

2 荷载类型:公路-Ⅱ级车道荷载2.1基本资料某C25钢筋混凝土简支板,结构安全等级III级。

简支板净跨度L n从2.0m起按0.5m为一级递增至10.0m。

2.2基本数据结构重要性系数γ0=0.9,持久状况系数ψ=1.0永久荷载分项系数γG=1.05,可变荷载分项系数γQ=1.20,结构系数γd=1.20,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f c=12.5N/mm2,钢筋强度f y=310 N/mm2。

板厚h取L n/20,支承a=h,a s=30,取b=1000mm。

2.3单向简支板配筋计算1.3.1计算简图板的尺寸及其支承情况如图1-1所示。

楼板配筋计算

楼板配筋计算

荷载 抹灰 20 20 20 20 20
荷载 标准值 0.4 0.4 0.4 0.4 0.4
恒载总荷载 标准值 3.55 3.55 3.55 3.55 4.05 设计值 4.7925 4.7925 4.7925 4.7925 5.4675
活载 标准值 3.5 3.5 3.5 3.5 3.5
总活载 设计值 3.43 3.43 3.43 3.43 3.43
砼强度 14.3 14.3 14.3 14.3 14.3 14.3
钢筋强度 360 360 360 360 360 360
有效高度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α s
γ s
As
0.0960528 0.9494147 401.87198 0.0971233 0.9488188 406.6061
荷载 标准值 1.875 1.945 2 1.953125 2.5 2.5 荷载 标准值 1.875 1.945 2 1.953125 2.5 2.5 斜板 25 25 25 25 25 25 斜板 25 25 25 25 25 25
荷载 标准值 3.463461 3.4961988 3.5225394 3.6796474 4.0543824 4.0543824 荷载 标准值 3.463461 3.4961988 3.5225394 3.6796474 4.0543824 4.0543824
跨度 4.8 1.4 1.2
lo 4.83 1.26 1.05
ln 4.6 1.2 1
恒载系数 1.2 1.2 1.2
荷载: (恒控) 平台梁 1.1 4-2 5-3 b 0.2 0.2 0.2 h 0.4 0.4 0.4 跨度 4.8 1.4 1.2 lo 4.83 1.26 1.05 ln 4.6 1.2 1 恒载系数 1.35 1.35 1.35

板配筋计算

板配筋计算

板配筋计算 结构平面布置图楼面板恒荷载为3.82KN/㎡,A 、B 板楼面活荷载标准值为2.52/m KN ,C 板楼面活荷载标准值为3.52/m KN 。

混凝土等级为C35,钢筋等级为HRB400(2/360mm N f y =)。

恒荷载设计值g=3.82×1.2=4.58KN/㎡ A 、B 板活荷载设计值q=2.5×1.3=3.25KN/㎡ C 板活荷载设计值q=3.5×1.3=4.55KN/㎡ 统一取C 板活荷载设计值进行计算 合计g+q=9.13KN/㎡ 按弹性理论计算在求各区格板跨内正弯矩时,按恒荷载均布及活荷载棋盘式布置计算,取荷载 ㎡4.57KN/=q/2+g = g'㎡2.28KN/=q/2= q'在'g 作用下,各内支座可视作固定,某些区格板跨内最大正弯矩不在板的中心点处,在q’作用下,各区格板四边均可视作简支,跨内最大弯矩则在中心点处。

计算弯矩时,取荷载 ㎡9.13KN/q +g P ==计算结果见下表A-B 支座 ()m m KN m x /08.72472.69066.72'•=--= A-C 支座 ()m m KN m x /03.86484.44160.1121'•=--=配筋计算按公式095.0h f mA y S =进行,有效高度取值如下:跨中截面=h(短跨方向)-120=20100m m0x-=h1203090mm(短跨方向)=0y支座截面=h=h100m m。

0x配筋计算结果见下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1、设计荷载
荷载选取如下表:
覆土压力(D):0.5×20=10kPa;
地面超载(含车辆冲击荷载)(L):1.3×20kPa=26kPa;
结构自重由程序自行计算。

4.2 计算工况及工况组合
结构计算时考虑及荷载组合表:
五、结构计算
按弹性板计算:
1 计算条件
计算跨度: L x=13.700m L y=10.100m
板厚h=500mm
板容重=25.00kN/m3;板自重荷载设计值=16.88kN/m2
恒载分项系数=1.35 ;活载分项系数=1.40
活载调整系数=1.00 ;
荷载设计值(不包括自重荷载): 均布荷载q=49.90kN/m2
砼强度等级: C35, f c=16.70 N/mm2, E c=3.15×104 N/mm2
支座纵筋级别: HRB400, f y=360.00 N/mm2, E s=2.00×105 N/mm2板底纵筋级别: HRB400, f y=360.00 N/mm2, E s=2.00×105 N/mm2 纵筋混凝土保护层=30mm, 配筋计算as=35mm, 泊松比=0.20 支撑条件位四边固定形式。

2 计算结果
2.1 内力计算结果
运用理正结构计算软件,按照双向板进行计算,结果如图所示:
双向板弯矩图
跨中沿长边向弯矩为126.7kN.m/m,需配钢筋面积1000mm2(0.20%),实配钢筋为E20@150(2094 mm2)。

跨中沿短边向弯矩为223.5kN.m/m,需配钢筋面积1379 mm2 (0.28%),实配钢筋为E20@150(2094 mm2)。

长边支座弯矩为-480.9kN.m/m,需配钢筋面积3095mm2 (0.62%),实配钢筋为E25@150(3272mm2)。

短边支座弯矩为-384.8kN.m/m,需配钢筋面积2437 mm2 (0.49%),实配钢筋为E25@150(3272mm2)。

2.2 挠度结果(按双向板计算)
经查《结构静力计算手册》:挠度计算系数α0=0.002006
(1)截面有效高度:
h 0 = 500-25 = 465mm
(2)计算构件纵向受拉钢筋的等效应力σsk ,根据《混凝土规范》式7.1.4-3计算:
σsk =S q
A h M 087.0=165.86N/ mm 2
(3)按有效受拉混凝土截面面积计算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ρte : A te =0.5bh=250000 mm 2
te
s A A =te ρ=1.31% (4)裂缝间纵向受拉钢筋应变不均匀系数ψ,根据《混凝土规范》7.1.2计算:
sk te tk
f σρψ65.01.1-==0.441
(5)短期刚度B s ,根据《混凝土规范》7.2.3 计算:
0bh A S =
ρ=0.7% f 'γ=0
B S =1.451×105kN.m 2
(6)挠度增大的影响系数θ,根据《混凝土规范》7.2.5 计算:
0bh A S ’
‘=ρ=0.45% θ=1.74
(7)长期作用影响刚度B ,根据《混凝土规范》7.2.2 计算:
θS B B ==8.32×104kN.m 2 B
l q f y
400α== 9.561mm<f max =50.50mm ,满足要求。

2.3 支座最大裂缝 0.237<[ωmax ]=0.30mm,满足要求。

2.4 跨中最大裂缝 0.062<[ωmax ]=0.30mm,满足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