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混凝土楼板配筋计算书
住宅楼板计算及配筋

住宅楼板计算及配筋一、关于计算模型1. 最小直径6mm,最大间距200mm。
2. 采用弹性算法。
3. 边缘梁、剪力墙按固端计算,有错层楼板按固端计算4. 负筋长度取整模数:50mm。
6. 钢筋面积调整系数:板底钢筋1.15,支座钢筋0.85。
7. 对于砌体结构周边板的边支座,按铰接考虑。
8. 对于内部的大板,大板与周边板厚度相差不宜超过30mm。
9. 对于便于导荷而设置在板中的虚梁,在进行板配筋计算时,应将虚梁删除。
(上条指当板跨大于3900时,小板就算了)。
10. 异形板及大跨度板当板上砌体墙较多,应采用有限元软件进行核对,补充板计算书。
二、板厚1. 一般情况,双向板的最小板厚取值详见下表,单向板厚取1/30板跨(同时考虑当地的习惯做法)。
2.特殊情况:1)屋顶板厚至少120;2)电梯前室、门厅走道板厚至少120;3)电梯机房层的底板厚120,无机房电梯的顶板厚150;三、配筋1. 不同支座情况、不同支座截面、不同砼等级下板面筋可用直径详见下表。
2. 一般情况,面筋采用分离式配筋,底筋双向拉通,板面架立筋为Φ6@200。
3. 不同板厚的最小配筋量详见下表,最小配筋率在一般情况下,HRB400,砼等级C25取0.16,砼等级C30取0.18,砼等级C35取0.20。
4. 特殊情况:1)当板跨≤2400负筋拉通,当板跨≥3900时隔一拉一;当板跨≥4200时,直径不小于10mm;2)房屋四角配筋双层双向拉通;3)电梯机房层的底板配筋Φ10@150双层双向,无机房电梯的顶板配筋Φ10@150双层双向;4)屋顶板,配筋Φ8@150双层双向;5)房屋长度超限的端部,凹凸角处,异形板,均采用双层双向配筋,间距不大于150mm;四、习惯做法及注意事项1. 降板:卫生间以及阳台、露台、空调隔板、门厅等降板各多少详建筑。
2. 防水翻边:卫生间四周、厨卫井道处以及阳台、露台、空调隔板、门厅等室内外交接处均需做素砼翻边,上翻高度200或详建筑,宽度同墙。
板配筋计算表

板配筋计算表
板配筋计算表通常用于计算楼板配筋所需的各项参数和结果。
这个表格一般会包括以下内容:
1.楼板尺寸:包括楼板的长度、宽度和厚度。
2.楼板荷载:包括楼板上的静载和活载,以及楼板的自重等。
3.混凝土强度等级:表示楼板所使用混凝土的强度,通常以兆帕(MPa)为单位。
4.钢筋种类和规格:包括钢筋的直径、间距和数量等。
5.计算结果:包括楼板配筋所需的各项参数,如钢筋的面积、直径、间距和数量等。
通过这个表格,可以方便地查找到所需的各种配筋参数,从而为施工提供准确的依据。
在填写表格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确保填写的内容准确无误,特别是楼板尺寸、荷载和混凝土强度等级等关键参数。
2.对于钢筋的种类和规格,需要选择符合工程标准和规范的产品。
3.在计算过程中,需要注意单位的换算和计算公式的正确使用。
4.对于计算结果,需要认真核对并确保满足工程要求。
总之,板配筋计算表是工程中非常重要的文件之一,需要认真填写并妥善保存。
钢筋混凝土楼板配筋计算书讲解

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摘要:本文介绍了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是土木工程学生设计学习的"居家良药".关键词: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1.设计资料本设计为一工业车间楼盖,采用整体式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楼盖梁格布置如图T-01所示,柱的高度取9m,柱子截面为400mm×400mm。
(1)楼面构造层做法:20mm厚水泥砂浆面层,20mm厚混合砂浆顶棚抹灰。
(2)楼面活荷载:标准值为8kN/m2。
(3)恒载分项系数为1.2;活荷载分项系数为1.3(因为楼面活荷载标准值大于4kN/m2)。
(4)材料选用:混凝土:采用C20(,)。
钢筋:梁中架立钢筋、箍筋、板中全部钢筋采用HPB235()。
其余采用HRB335()。
2.板的计算。
板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方法计算。
板的厚度按构造要求取。
次梁截面高度取,截面宽度,板的尺寸及支承情况如图T-02所示。
(1)荷载:恒载标准值:20mm水泥砂浆面层;80mm钢筋混凝土板;20mm混合砂浆顶棚抹灰;;恒载设计值;活荷载设计值;合计;即每米板宽设计承载力。
(2)内力计算:计算跨度:边跨;中间跨;跨度差,说明可以按等跨连续板计算内力。
取1m宽板带作为计算单元,其计算简图如图T-03所示。
各截面的弯矩计算见表Q-01。
,(根据钢筋净距和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的规定,并考虑到梁、板常用的钢筋直径(梁设为20mm,板设为10mm),室内正常环境(即一类环境)的截面有效高度h。
和梁板的高度h有以下关系: 对于梁: h。
=h-35mm (一排钢筋) 或 h。
=h-60mm (两排钢筋);对于板 h。
=h-20mm 、h。
=h-(最小保护层厚度+d/2) ,其中最小保护层厚度依据环境类别和混凝土强度等级定, d 为纵向受力钢筋的直径。
一般的,对于梁可取20,板可取10),各截面的配筋计算见表Q-02。
中间板带②~⑤轴线间,其各区格板的四周与梁整体连接,故各跨跨中和中间支座考虑板的内拱作用,其弯矩降低20%。
楼梯计算 梯板配筋计算书

h. 挠度计算: f= [f]= f
5Mkl02/(48B)=
5.16080 mm
≤ [f]
挠度满足要求
TB2
h0= as=
h-c-d/2= 91 mm
a1=
1
M/(a1fcbh02)= 0.0637644
z=
1-(1-2as)0.5= 0.06593829
As=
a1fczbh0/fy= 238.3486 mm2
选用:
d
8 @ 120
As= 418.879013 mm2
实配筋率r= 0.381 %
[r]min=Max(45ft/fy,0.2)=
8 mm
rte=
(As+Ap)/Ate=
As/(0.5bh)= 0.00761598 <0.01,取 rte=
y=
1.1-0.65ftk/(rtessk)=
0.2337391
0.01
acr=
1.9
保护层厚度cs<20mm,取cs= 20 mm
wmax=
acryss(1.9c+0.08deq/rte)/Es=
Mq= Mgk+yqMqk=
5.00 kN.m
f. 短期刚度Bs计算:
aE=
Es/Ec=
6.67E+00
gf'=
0
Bs=
EsAsh02/[1.15y+0.2+6aEr/(1+3.5gf')]=
g. 长期刚度B计算:
1.12E+12
Nmm2
q=
2
rs'=
0
B=
MkBs/[Mq(q-1)+Mk]=
混凝土结构设计计算书

混凝土结构设计计算书1. 设计资料根据初步设计成果,提出设计资料及数据如下:(1)楼层平面如任务书附图所示。
墙体厚度370 mm,结构横向长1L=18 m,结构纵向长2L=30 m。
楼梯位于该层平面的外部,本设计不予考虑。
楼盖采用整体式单向板肋形结构。
(2)该建筑位于非地震区。
(3)建筑物安全级别为二级。
(4)结构环境类别为一类。
(5)建筑材料等级:混凝土强度等级:梁、板、C25级。
钢筋:板中钢筋、梁中箍筋、构造钢筋为HPB235级,梁中受力筋为HRB335级。
(6)荷载:钢筋混凝土重度为25 kN/m3。
楼面面层为水磨石(底层20mm厚水泥砂浆,10mm面层),自重为0.65kN/m2;梁板天花为混合砂浆抹灰15mm(重度为17kN/m3)。
楼面活荷载标准值6.5 kN/m3。
(7)结构平面布置及初估尺寸:板的支承长度为120mm,次梁的支承长度为240mm,主梁的支承长度为370mm。
主梁沿房屋的横向布置。
次梁:间距12.0l m =主梁:间距26.0l m=柱:350350b h mm mm⨯=⨯,柱网尺寸为6.0 6.0m m⨯楼盖梁格布置如图1所示。
图1 梁板结构平面布置2. 板的计算板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方法计算。
板的21600032000l l ==,宜按双向板设计,按沿短边方向受力的单向板计算时,应沿长边方向布置足够数量的构造钢筋。
板的厚度按构造要求取mm l h 50402000401801==>=。
次梁的截面高度应满足: 21111(~)(~)6000(500~333.33)12181218h l mm mm ===取450h mm =1111(~)(~)400(133.33~200)3232b h mm mm ===取200b mm =主梁的截面高度应该满足31111(~)(~)6000(400~600)15101510h l mm mm ===,650h mm =,则取梁宽mm b 250=(1)荷载计算楼面面层为水磨石(底层20mm 厚水泥砂浆,10mm 面层) 自重为0.65 kN/m 280mm 厚现浇钢筋混凝土板 25kN/m 3×0.08m=2.000kN/m 215mm 厚石灰砂浆抹底 17kN/m 3×0.015m=0.255kN/m 2每米板宽恒载标准值 k g =0.65+2.0+0.255=2.905kN/m每米板宽活载标准值 k p =6.5kN/m经试算,每米板宽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为最不利组合,因此取荷载设计值k Q c k G p g q γψγ+==1.2×3.486+1.0×1.3×6.5=11.936 kN/m(2) 内力计算板的尺寸情况如图2所示图2 板的尺寸次梁截面为200450mm mm ⨯,取板在墙上的支承长度为120mm 。
混凝土板计算书

某工业厂房现浇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一、设计资料1.楼盖梁格布置楼盖梁格布置如图1所示(楼梯间在此平面外),主梁沿横向布置,次梁沿纵向布置,主梁、次梁的跨度见表1。
图1 楼盖梁格布置平面图表1 楼面活荷载、主梁、次梁跨度楼面活荷载标准值次梁跨度(mm)主梁跨度(mm)序号(kN/m2)12 6 6000 66002.楼面做法水磨石面层,钢筋混凝土现浇板,20mm混合砂浆抹底。
3.楼面荷载均布活荷载标准值见表1。
4.材料混凝土强度等级C30;梁钢筋采用HRB400级钢筋,板钢筋采用HPB300级钢筋。
二、楼盖的结构平面布置主梁沿着横向布置,次梁沿着纵向布置。
主梁跨度为6.6m ,次梁跨度为6m ,主梁每跨内布置两根次梁,板的跨度为 2.2m 6.6/3=,7.26.0/2.2/l l 0102==,因此按单向板设计。
按跨高比条件,要求板厚mm 7430/0022h =≥,对工业建筑的楼盖板,要求70≥h ,从安全角度考虑,取板厚mm 80h =。
次梁截面高度应该满足:mm l l h 500~33412/6000~18/600012/~18/00===。
考虑到楼面可变荷载比较大,取mm h 500=。
次梁的截面宽度:mm h 250~1672/500~3/5002/h ~3/b ===,取mm h 200=。
主梁的截面高度应该满足:mm l l h 066~40401/0066~51/006601/~51/00===,取mm 600h =。
主梁截面宽度取mm b 300=。
楼盖结构平面布置图如图2所示。
三、板的设计 1.荷载板的永久荷载标准值水磨石面层 20.65kN/m 80mm 钢筋混凝土板 22.0kN/m 250.08=⨯ 20mm 混合砂浆 20.34kN/m 170.02=⨯ 小计 22.99kN/m 0.342.00.65=++ 板的可变荷载标准值 26.0kN/m永久荷载分项系数取1.2;因楼面可变荷载标准值为22kN/m 0.46.0kN/m >,图2 结构平面布置图所以可变荷载分项系数应取1.3。
钢筋混凝土简支T形梁的配筋设计终精选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钢筋混凝土简支T 形梁设计计算书一、设计资料1、设计荷载:汽车——公路Ⅱ级2、材料:C25混凝土;主筋采用HRB335级钢筋,直径12mm 以下者采用R235级钢筋;3、环境条件:Ⅰ类环境,安全等级为二级,γ0=1;4、设计依据:《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5、主要尺寸:标准跨径 Lb =19m ;计算跨径 l =18.5 m ;梁长l'=18.96 m 。
6、简支梁控制截面的计算内力为: 跨中截面:Md,1/2=788.76 KN.m,Vd,1/2=123.14 KN.m1/4跨截面:Md,1/4=604.98 KN.m支点截面:Md,0=0, Vd,0=316.83 KN.m 弯矩计算值二、跨中截面的纵向受拉钢筋计算2.1计算T 形截面梁受压翼板的有效宽度图1跨中截面尺寸图(尺寸单位:mm )为了便于计算,将图2(a )的实际T 型截面换算成图1(b )所示的计算截面801401102f h mm'=+=其余尺寸不变,故有:1600f b mm '=mKN M M•=⨯==96.78996.7891210γ2.2、因采用的是焊接钢筋骨架,设钢筋重心至梁底的距离,则梁的有效高度即可得到,2.3、判断T 形梁截面类型 由判断为一类T 形截面。
2.4、受压区高度 可由式(3-42)得到)2900(16005.111096.7886xx -⨯=⨯ 整理后得到0857*******=+-x x2b x a -=解得2.5、主筋面积计算2s 32202804916005.11'41-349x mm fsd fx fcdb mm A =⨯⨯===求出)代入式(将各已知值及根据以下原则:a 、选用钢筋的总面积应尽量接近计算所需的钢筋s A ;b 、梁内主筋直径不宜小于10mm ,也不能大于40mm ,一般为12-32mm ,本设计采用14mm 和25mm 两种钢筋搭用6B 14+6B 25,截面面积为配,选mmh s100100007.03007.030a=⨯====。
梁板配筋计算书

张家口市某农产品交易市场办公楼梁板配筋计算书1、楼板的配筋计算;楼板厚80㎜,混凝土用C30,钢筋用HRB335,FC=14.3N∕m ㎡,Ft=1.43,Fy=300,∮b=0.55Ho=H-20=80-20=60确板宽1000㎜为计算单位板的自重;24×0.08×1=1.92KN∕M活荷载;Qk=2 KN∕㎡ 2 KN∕㎡×1m=2KN/mq=1.2×1.92+1.4×2=5.104KN/mM=1/8q×L×L=1/8×5.104×2.7×2.7=4.35102KN.Mαs=M/Fc.B.Ho.Ho=(4.65102×1000000)/(14.3×60×60×1000)=0.09∮=1-√1-2×αs=1-√1-2×0.09=0.1As=∮FC B.Ho/Fy=0.1×14.3×1000×60/300=286 m㎡e=286/1000×80=0.3﹪符合钢筋的最小配筋率∮=0.1<∮b=0.55取4φ12 配筋净距离=(1000-2×20-4×12)/3=310mm>250mm 不符合规范所以取 5φ10配筋净距离=(1000-2×20-5×10)/4=227mm 按规范取@=250mm选筋。
选用5φ10@2502、梁的配筋计算;混凝土采用C30,钢筋采用HRB335,选定截面尺寸h=2700/9=300㎜B=300/2=150㎜梁的自重;1×0.15×0.3×25=1.125 KN/m活荷载标准值=2 KN∕㎡活荷载;q1=2×6=12 KN/m q2=1.92×6=11.52 KN/mYg=1.2 Yq=1.4q=1.125×1.2+23.52×1.4=34.278 KN/mM=1/8Q×L×L=1/8×34.278×2.7×2.7=31.24 KN.Mαs =M/Fc.b.Ho.Ho=3.124×10000000/14.3×150×280×280=0.19 ∮=1-√1-2×αs=1-√1-2×0.19=0.2As=∮Fc.b.Ho/Fy=0.2×14.3×150×280/300=400m㎡e=400/300×150=0.8﹪符合梁的经济配筋率选筋4φ12@843、梁的箍筋计算箍筋采用HPB235,混凝土采用C30.梁承受的均部荷载=q1+q2=23.52KN/m求支座处剪力的设计值;V=1/2qLo=1/2×34.278×1.4×2.7=64.79KNHw=Ho=300-20=280㎜ 280/150=1.9<40.25FC.B.Ho=0.25×14.3×150×280=150150N=150.15KN>V=64.79KN验算是否按构造配箍筋;0.7Ft.b.Ho=0.7×1.43×150× 280=42042N=42.042KN<64.79KN 应按计算确定箍筋计算箍筋用量;Asv/S》(V-0.7Ft.b.Ho)/1.25Frv.Ho=(64.79×1000-0.7×1.43×150×280)/1.25×210×280=0.31m㎡/㎜选双支箍φ6(Asv1=28.3 m㎡)箍筋间距 S≤2×28.3/0.31= 182.6mm 验算配箍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
摘要:本文介绍了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是土木工程学生设计学习的"居家良药".
关键词: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
1.设计资料
本设计为一工业车间楼盖,采用整体式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楼盖梁格布置如图T-01所示,柱的高度取9m,柱子截面为400mm×400mm。
(1)楼面构造层做法:20mm厚水泥砂浆面层,20mm厚混合砂浆顶棚抹灰。
(2)楼面活荷载:标准值为8kN/m2。
(3)恒载分项系数为1.2;活荷载分项系数为1.3(因为楼面活荷载标准值大于4kN/m2)。
(4)材料选用:
混凝土:采用C20(,)。
钢筋:梁中架立钢筋、箍筋、板中全部钢筋采用HPB235()。
其余采用HRB335()。
2.板的计算。
板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方法计算。
板的厚度按构造要求取。
次梁截面高度取
,截面宽度,板的尺寸及支承情况如图T-02所示。
(1)荷载:
恒载标准值:
20mm水泥砂浆面层;
80mm钢筋混凝土板;
20mm混合砂浆顶棚抹灰;
;
恒载设计值;
活荷载设计值;
合计;
即每米板宽设计承载力。
(2)内力计算:
计算跨度:
边跨;
中间跨;
跨度差,说明可以按等跨连续板计算内力。
取1m宽板带作为计算单元,其计算简图如图T-03所示。
各截面的弯矩计算见表Q-01。
连续板各截面弯矩计算表Q-01
截面边跨跨中离端第二支座离端第二跨跨中
及中间跨跨中
中间支座
弯矩计算系数
(3)截面承载力计算:
,(根据钢筋净距和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的规定,并考虑到梁、板常用的钢筋直径(梁设为20mm,板设为10mm),室内正常环境(即一类环境)的截面有效高度h。
和梁板的高度h有以下关系: 对于梁: h。
=h-35mm (一排钢筋) 或 h。
=h-60mm (两排钢筋);对于板 h。
=h-20mm 、h。
=h-(最小保护层厚度+d/2) ,其中最小保护层厚度依据环境类别和混凝土强度等级定, d 为纵向受力钢筋的直径。
一般的,对于梁可取20,板可取10),各截面的配筋计算见表Q-02。
板的配筋计算表Q-02板带部位边区板带(①~②、⑤~⑥轴线间)中间区板带(②~⑤轴线间)
板带部位截面边跨跨
中
离端第
二支座
离端第
二跨跨
中及中
间跨跨
中
中间支
座
边跨跨
中
离端第
二支座
离端第二跨
跨中及中间
跨跨中
中间支座
选配钢筋
实配钢筋面积
中间板带②~⑤轴线间,其各区格板的四周与梁整体连接,故各跨跨中和中间支座考虑板的内拱作用,其弯矩降低20%。
3.次梁的计算。
次梁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方法计算。
取主梁的梁高,梁宽。
荷载:
恒载设计值:
由板传来;
次梁自重;
梁侧抹灰;
;
活荷载设计值:由板传来;合计:
;
(1)内力计算:
计算跨度:
边跨:;
;
中间跨:;
跨度差:;
说明可以按等跨连续梁计算内力。
次梁弯矩和剪力见表Q-03及表Q-04。
(2)截面承载力计算:
次梁跨中截面按T形截面计算,其翼缘计算宽度为:
边跨:;
离端第二跨、中间跨:;
梁高:;
翼缘厚:;
判别T形截面类型:
故各跨中截面均属于属于第一类T形截面。
支座截面按矩形截面计算,离端第二支座按布置两排纵筋考虑,取,中间支
座按布置一排纵筋考虑,。
次梁正截面及斜截面承载力计算分别见表Q-05及表Q-06。
次梁弯矩计算表Q-03
截面边跨跨中离端第二支座离端第二跨跨中及中间
跨
中间支座
弯矩计算系数
次梁正截面承载力计算表Q-05
截面边跨跨中离端第二支座离端第二跨跨中及中间跨跨中中间支座
选配钢筋
实际钢筋面积
次梁剪力计算表Q-04截面端支座右侧离端第二支座左侧离端第二支座右侧中间支座左侧、右侧
剪力计算系数
次梁斜截面承载力计算表Q-06
截面边跨跨中离端第二支座左侧离端第二支座右侧中间支座
选用箍筋
实际钢筋间距
其中,所以满足最小配筋率。
4.主梁的计算。
主梁按弹性理论计算。
柱高,设柱截面尺寸为。
主梁的有关尺寸及支承情况如图所示。
(1)荷载:
恒载设计值:
由次梁传来:;
主梁自重(折算为集中荷载)
;
梁侧抹灰(折算为集中荷载)
;
活荷载设计值:
由次梁传来:
合计:
(2)内力计算:
计算跨度:
边跨;
;
中间跨;
;
平均跨度;
跨度差,可按等跨连续梁计算。
由于主梁线刚度较柱的线刚度大得多,故主梁可视为铰支柱顶上的连续梁。
在各种不同分布的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可采用等跨连续梁的内力系数表进行,跨中和支座截面最大弯矩及剪力按下列公式计算,则:
;
;
式中系数K值由查表的,具体计算结果以及最不利内力组合见表Q-07、表Q-08。
内力包络图及剪力包络图
主梁弯矩计算表Q-07序号荷载简图及弯矩图
边跨跨中中间支座中间跨跨中①
②
③
④
最不利内力组合①+②①+③
①+④
主梁剪力计算表Q-08
端支座中间支座
序号荷载简图及弯矩图
①
②
④
①②
①④
将以上最不利内立组合下的弯矩图及剪力图分别叠画在同一坐标图上,即可得主梁的弯矩包络图及剪力包络图,参见图纸。
(3)截面承载力计算:
主梁跨中截面按T行截面计算,其翼缘计算宽度为:
,并取。
判别T形截面类型:
;
故属于第一类T形截面。
支座截面按矩形截面计算,取(因支座弯矩较大考虑布置两排纵筋,并布置在次梁主筋下面)。
主梁正截面及斜截面承载力计算分别见表Q-09及表Q-10。
主梁正截面承载计算表Q-09截面边跨跨中中间支座中间跨跨中
或
选配钢筋
实际钢筋面积
主梁斜截面承载力计算表Q-10
截面支座A r支座B l支座B r
选用箍筋
实际箍筋间距
选配弯筋
实际弯筋面积
(4)主梁吊筋计算:由次梁传至主梁的全部集中力为:
由次梁传至主梁的全部集中力为:
;
则;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