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莴苣的技术莴苣种植
莴苣种植方法和时间

莴苣种植方法和时间一、莴苣种植的时间不管是茎用莴苣还叶叶用莴苣(生菜)一年四季均可种植。
1、春季栽培:一般茎用莴苣春季露地在2月中旬~3月下旬播种,4月中旬定植,6月采收;生菜在3月中旬~4月下旬播种,5月中旬~6月下旬定植,在6月上旬~7月中旬采收。
2、夏季栽培:茎用莴苣在4月上旬~5月中旬露地直播,6~7月采收;生菜在5月中旬~6月下旬播种,6月下旬~7月下旬定植,7月下旬~8月下旬采收。
一般露地加覆盖的方式进行。
3、秋季栽培:茎用莴苣在7月上旬~8月下旬播种,8月下旬~9下旬定植,采用露地的方式。
在9月下旬~12月上旬采收。
生菜露地则在8月下旬播种,9月下旬定植,在10月下旬~11月中旬采收。
也可以采用露地加覆盖在8月下旬播种,9月下旬定植,在11上旬~12月上旬采收。
4、冬季栽培:茎用莴苣露地栽培,在9月下旬~10月上旬播种,11上中旬定植,4月中旬~5月下旬采收。
要说最好的定植季节应该是春季和秋季栽培最好,也就是3~4月间和9~10月这段时间。
二、莴苣种植的方法1、浇水管理浇透定植水后中耕保湿缓苗,保证植株不受旱。
缓苗水后,要看土壤墒情和生长情况掌握浇水的次数,一般5~7天浇1次水,沙壤土3~5天浇1次水。
春季气温较低时,土壤水分蒸发慢,水量宜小,浇水间隔的日期长;春末夏初气温升高,干旱风多,浇水宜勤,水量宜大;夏季多雨时少浇或不浇,无雨干热时又应浇水降低土温。
生长盛期需水量多,浇水要足,使土壤经常保持潮润。
叶用莴苣像结球生菜叶球结成后,要控制浇水,防止水分不均造成裂球和烂心。
保护地栽培,在开始结球时,田间已封垄,浇水应注意,既要保证植株对水分的需要,又不能过量,以免湿度过大。
2、施肥茎用莴苣追肥每667㎡浇施浓度为30%~40%的腐熟人畜粪3000~4000kg1~2次。
越冬莴苣一般不宜追肥。
散叶生菜以底肥为主,底肥足时生长期可不追肥。
结球生菜在结球初期,应随水追1次粪尿肥以促叶片生长;15~20天追第二次粪尿肥,每亩约施1500kg;结球生菜心叶开始向内卷曲时,需再追施1次粪尿肥,每亩施2000kg左右,并在两行之间开浅沟施入15kg草木灰,覆土,避免肥料接触根系。
莴苣的种植方法和管理

莴苣的种植方法和管理
莴苣(Lactuca sativa)是一种常见的叶菜类蔬菜,种植方法和管理如下:
1. 土壤准备:选择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以便莴苣的生长。
在种植前,耕翻土壤并混入有机肥料,以提供充足的营养。
2. 种子播种:可以选择直接播种或者育苗后移栽两种方法。
直接播种时,将种子均匀撒在准备好的土壤上,然后轻轻覆盖一层薄土。
育苗后移栽时,将种子先播种在育苗箱中,待苗长到2-3叶时,将苗移植到园地中。
3. 光照和温度:莴苣需要充足的阳光照射,每天至少6小时以上。
适宜的生长温度为15-25摄氏度。
4. 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要过于湿润。
浇水应保持适度,避免积水。
5. 施肥:在播种后2-3周进行第一次施肥,以有机肥料为主。
之后,每隔10-14天进行一次追肥,以保持植株的营养需求。
6. 除草和杂草管理:及时除去莴苣周围的杂草,以免竞争水分和养分。
可以使用有机草木灰等天然材料进行覆盖,以减少杂草生长。
7. 病虫害防治:注意观察并及时处理莴苣的病虫害问题。
常见的病虫害有蚜虫、
白粉病和蚜虫等。
可采用生物防治或有机农药进行防治。
8. 收获:莴苣一般生长30-60天后可以开始收获。
根据个人需求,可以选择整株收获或者叶片逐片收割。
以上是莴苣的种植方法和管理,通过合理的管理和护理,可以获得丰收的莴苣蔬菜。
莴笋种植技术和时间方法

莴笋种植技术和时间方法莴笋是一种常见的蔬菜,种植技术和时间方法对莴笋的产量和品质有很大影响。
下面将详细介绍莴笋的种植技术和最佳时间方法。
一、莴笋的种植技术1. 土壤选择:莴笋喜欢生长在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或壤土中。
在种植前,应将土壤进行松耕、翻晒,以提高土壤通气性和保水性。
2. 种子处理:将莴笋种子浸泡在温水中约6-8小时,然后进行种子消毒处理,以杀灭病菌和虫卵。
3. 播种方式:莴笋一般采用直播或育苗后移栽的方式进行种植。
直播时,将种子均匀撒播在准备好的种植沟中,沟宽15-20厘米,沟深2-3厘米;育苗后移栽时,将育苗的莴笋苗移植到沟中,株距保持10-15厘米。
4. 施肥管理:莴笋是一个肥料需求较高的作物,种植前应进行基础施肥,如在每亩土地中施入有机肥2000-3000公斤,并进行深翻。
在生长期间,可适量进行追肥,如每亩土地追施尿素10-15公斤,磷酸二铵5-8公斤,钾肥5-6公斤。
5. 灌溉管理:莴笋对水分要求较高,生长期间应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要过湿。
一般情况下,每隔3-5天进行一次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度在60%-70%。
二、莴笋的时间方法1. 种植时间:莴笋是一种春季和秋季都适宜种植的蔬菜,但在不同地区的适宜种植时间会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春季种植的莴笋要在冬季结束后,气温回升到5摄氏度以上时进行;秋季种植的莴笋要在夏季高温过后,气温回落到25摄氏度以下时进行。
2. 种植季节:莴笋的种植季节主要分为春季和秋季两个季节。
春季种植的莴笋一般在2月底至4月中旬进行;秋季种植的莴笋一般在8月底至10月中旬进行。
3. 收获时间:莴笋的生长期一般为70-90天,根据不同品种和种植环境的不同,具体收获时间会有所差异。
一般来说,莴笋的收获时间在种植后的70-80天左右,当莴笋的叶片呈现鲜绿色,根部粗大时,即可进行采摘。
通过以上介绍,我们可以了解到莴笋的种植技术和时间方法。
选择适宜的土壤和进行种子处理是保证莴笋生长健康的重要步骤。
莴笋栽培技术

莴笋栽培技术莴笋栽培技术一、引言莴笋是一种常见的蔬菜,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广泛的应用价值。
良好的莴笋栽培技术可以提高产量和质量,本文将介绍莴笋的栽培技术及注意事项。
二、土壤准备⒈土壤选择:选择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
莴笋对土壤的要求较高,pH值应在⒍0-⑸之间。
⒉施肥:栽培前进行充分的肥料施入,通常施入有机肥和矿质肥。
有机肥可以提高土壤肥力,矿质肥可以提供莴笋所需的各种营养元素。
三、品种选择⒈早熟品种:适合春季栽培或在气温较低的地区种植。
⒉中熟品种:适合夏季和秋季种植,耐高温。
⒊迟熟品种:适合秋季和冬季种植,耐寒。
四、播种与育苗⒈播种时间:一般在气温回暖后播种,春季可在保温大棚中提前适当播种。
⒉播种方法:选择种子整齐、无病害的莴苣种子,将其均匀撒播在细土或基质中,保持适宜湿度。
⒊育苗管理: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注意适时浇水和通风,并对苗期常见病虫害进行防治。
五、定植与管理⒈定植时间:莴笋出苗后,根据气候条件和品种特点选择适宜的定植时间。
⒉定植距离:根据品种特点和栽培方式,适当调整定植距离,一般为30-40厘米。
⒊管理要点:定植后,及时浇水、施肥、除草和病虫害防治,保持适宜的生长环境。
六、收获与储存⒈收获时间:根据品种特点确定最佳收获时间,莴笋一般在生长期90-120天后可进行采收。
⒉采收方法:使用尖锐的刀具将莴笋切断地下部分,注意保持完整和清洁。
⒊储存方法:将收获的莴笋清洗干净后,可以选择冷藏或冷冻保存,延长蔬菜的保鲜期。
附件:⒈莴苣种子购买清单⒉肥料施用计划表⒊病虫害防治方案法律名词及注释:⒈农业法:是指规范和保护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农业人民利益关系的法律法规。
⒉种子法:是指对种子的生产、销售和使用进行管理的法律法规。
⒊肥料管理条例:是指对肥料的生产、销售和使用进行管理的法律法规。
莴苣栽培技术

莴苣栽培技术莴苣(学名:Lactuca sativa)是一种常见的蔬菜作物,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独特的口感,因此备受人们喜爱。
为了获得高产量和高质量的莴苣,了解和掌握一些栽培技术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莴苣的种植方法、肥料管理技巧、病虫害防治以及采收和储存等方面的栽培技术。
一、种植方法1. 选择土壤:莴苣适应性强,但最好选择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
土壤酸碱度在pH6.0-7.5之间为宜。
2. 前期准备:在种植前,需将土壤翻松、除草,并施入合适的基肥。
通常可以使用腐熟的有机肥或者配制复合肥料,如N-P-K比例为10-10-10的复合肥。
3. 播种方式:莴苣的播种方式有直播和育苗两种方法。
直播适用于气温较高时,可直接将种子撒在准备好的床面上;育苗适用于气温较低时,可将种子先在育苗盘中育苗,待幼苗长至3-4叶期时移栽到田间。
4. 栽培密度:莴苣的栽培密度取决于具体品种和土壤条件。
一般情况下,行距40-60厘米,株距25-30厘米即可,以保证植株之间有足够的生长空间。
二、肥料管理技巧1. 施肥时间:莴苣需进行分蘖,因此在莴苣活动期间,需进行2-3次追肥。
第一次追肥一般在移栽后的7-10天内进行,后续追肥间隔时间为15-20天。
2. 肥料选择:在追肥时,可以选择氮磷钾比例为3-1-2的复合肥。
也可以根据土壤条件进行土壤检测,了解土壤的缺失元素情况,然后有针对性地追加缺失的营养元素。
3. 施肥技巧:追肥时应将肥料均匀撒施在植株旁边,避免直接施肥到叶子上,以免叶片烧伤。
施肥后需及时浇水,促使肥料迅速溶解并被植株吸收。
三、病虫害防治1. 莴苣病害:常见的莴苣病害有白粉病、灰霉病和褐斑病等。
采取病害综合防治措施,如合理轮作、清除病源植株、及时喷施有效的杀菌剂等。
2. 莴苣虫害:莴苣常见的虫害有蚜虫、蛴螬和食叶虫等。
定期巡视,并及时发现和处理虫害,可采用手工捕捉或喷洒有针对性的农药进行防治。
四、采收和储存1. 采收时间:一般来说,莴苣在播种后50-70天可进行初次采收。
莴苣的栽培技术

莴苣的栽培技术莴苣,是一种常见的蔬菜,具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和独特的味道,受到广大人们的喜爱。
要想种植出高质量的莴苣,需要掌握一定的栽培技术。
以下是莴苣的栽培技术的详细介绍:1. 土壤准备:- 莴苣喜欢透气、保湿性好的土壤,最好选择泥壤疏松、肥沃的沙壤土进行种植。
- 在种植前,可以进行充分的田间翻耕和杂草清除,以确保土壤的良好通气和排水。
- 在耕种时,可以适量增加有机肥料和磷酸二氢钾,提供充足的养分供给。
2. 种子处理:- 在种植前,可以将莴苣种子泡水处理,时间约为4-6小时,以促进发芽。
- 处理过的种子可以进行适当的晾干,保持适当的含水量。
- 种子处理可以提高莴苣的萌发率和抗病能力。
3. 坐果管理:- 坐果是莴苣生长过程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它决定了莴苣的产量和品质。
- 在早期生长阶段,可以采取适当的修剪措施,促进侧枝的生长,增加植株的分枝,有助于增加产量。
- 在莴苣长出触须时,可以进行轻度捆扎,使莴苣更加挺拔,有利于增加通风和光照。
4. 病虫害防治:- 莴苣容易受到蚜虫和小菜蛾的侵害,可以在种植前预防性喷洒农药,以防止害虫的发生。
- 定期巡视莴苣的生长状态,发现受虫害植株及时剪除,减少虫害的传播。
- 注意合理使用农药,严格按照农药的使用说明和剂量使用,避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
5. 灌溉管理:- 莴苣喜欢湿润的环境,但不耐涝,因此在灌溉上要注意适量。
- 在早期生长阶段,可以采用喷灌方式,保持土壤表面湿润。
- 生长后期,可以减少灌溉次数,加强排水,以免引起莴苣根部腐烂。
6. 收获和储存:- 莴苣一般在种植后30-40天即可进行收获,以莴苣叶片呈鲜绿色且略厚为宜。
- 收获时可以将叶片根部剪断,并注意不要拉扯植株,以免损坏。
- 收获之后,可以进行初步的清洗和处理,并快速储存,以保持莴苣的新鲜度。
莴苣的栽培技术对于种植高质量的莴苣至关重要。
通过掌握合适的土壤准备、种子处理、坐果管理、病虫害防治、灌溉管理和收获储存等技术,可以大大提高莴苣的产量和品质,为人们提供更加美味健康的蔬菜。
莴苣的种植生长管理技术

莴苣的种植生长管理技术莴苣是一种常见的蔬菜,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味道鲜美的特点。
下面将介绍莴苣的种植生长管理技术。
1. 土壤选择:莴苣喜欢生长在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环境中。
可以选择疏松、肥沃、保水性良好的土壤,以确保莴苣的正常生长发育。
2. 种子选择和培育:选择种子时要选择品质好、无病虫害的优质种子。
在播种前,可以将种子进行浸泡处理,提高发芽率。
在播种前,可以将种子在潮湿环境中让其适应水分,然后进行培育。
3. 播种与育苗:选择适当的时间进行莴苣的播种,一般在早春或秋季较为适宜。
在播种时,可以选择直播或者育苗盘育苗两种方式。
直播时,将种子均匀撒在准备好的沟槽中,然后轻轻覆土即可。
育苗时,将种子放入育苗盘中,保持适宜的湿度和温度。
4. 控制温度和湿度:莴苣喜欢较为凉爽的生长环境,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15-20摄氏度。
在生长过程中要注意控制温度和湿度,避免温度过高或湿度过大造成病虫害的滋生。
5. 土壤管理:莴苣的生长对土壤要求较高,要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要过湿。
定期松土、除草,保持土壤的呼吸性和保水性。
根据土壤的状况适量施肥,避免造成养分过剩或不足。
6. 病虫害防治:莴苣容易受到一些常见的病虫害侵害,如蚜虫、蚜虱、霜霉病等。
在生长过程中要定期巡查,发现问题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可以使用生物农药或者有机农药进行喷洒防治。
7. 叶片管理:莴苣的生长过程中要注意对叶片的管理,及时修剪老化或受损的叶片,促进新叶的生长。
8. 灌溉管理:莴苣是水分敏感的作物,要保证适量的灌溉,保持土壤湿润。
灌溉时要控制水量和水质,避免出现过多或过少的情况。
9. 采收与储存:莴苣一般在播种后40-60天可以进行采收。
采收时要选择嫩叶,避免扎叶。
采收后要及时储存,可以使用保鲜袋或者保鲜盒等方式,放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下保存。
总结起来,莴苣的种植生长管理技术主要包括:土壤选择、种子选择和培育、播种与育苗、控制温度和湿度、土壤管理、病虫害防治、叶片管理、灌溉管理、采收与储存等方面。
莴苣种植方法

莴苣种植方法
1.种子准备:莴苣种子要求新鲜,体积大,棕黄色,外壳坚硬。
2.土壤准备:莴苣栽培土壤要求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
3.田間管理:栽培前应将田间做好除草、做阴、浇水等基本准备工作,再加盖羊毛土、混合碎土料等,促进植物生长。
4.施肥:施用有机肥、化肥和磷肥等,每次施肥前应进行检测,防止氮肥过量施用,影响植物正常生长。
5.灌溉:莴苣要求土壤湿润,应保证适当的灌溉量。
夏季土壤容易干燥,要给莴苣作微湿灌溉,以免植株受旱伤害。
6.防病虫:要保持田间清洁,定期清除田间杂草,同时要注意在田间应用药剂,来防治虫害和病毒病害。
7.收获:收获时选择健康无病害的叶片,保存在清洗干净无污染的容器中,并加以贮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种植莴苣的技术莴苣种植
莴苣是一种很常见的食用蔬菜,那么莴苣怎么呢?下面一起来看看 ___为大家精心推荐的莴苣的种植技术,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定植
定植后,要加大氮、磷肥供应的同时,控制好水分,以防外部叶片的徒长,生菜整个生育期共追肥3次。
第一次缓苗后15天左右进行,每667平方米施硫酸铵15千克或尿素12千克,促进幼苗发棵,生长敦实。
第二次在结球初期进行;第三次在结球中期进行,使叶球充实膨大,每次每667平方米施硫酸铵15千克或尿素12千克,并用0.3%的磷酸二氢钾作叶面喷肥,有利于增产,喷肥时选在下午3点以后进行。
结球生菜后期不要追肥、浇水、以免引起腐烂或裂球。
莴苣对肥水要求严格,管理不当会引起徒长和过早抽薹,不能形成肥嫩的肉质茎。
春莴笋。
播期在头年的9月以后,冬前停止生长一段时期。
定植缓苗后施速效性氮肥,每667平方米用尿素7.5千克或硫酸铵10千克,促进叶数的增加及叶面积的扩大。
深中耕后控制浇水、蹲苗,形成发达根系及莲座叶。
在地冻以前,用马粪或圈粪盖在植株周围。
次年返青后,叶面积迅速增大呈莲座状,应追施一次速效性氮肥,每667平方米施硫酸铵10-15千克或尿素10千克,追肥结合浇水进行。
浇水以后,茎部肥大速度加快,需肥水量增加,一般每667平方米可施硫酸铵15千克或尿素10千克,并施磷酸二氢钾10千克。
施肥也可少量多次进行,因茎部肥大期地面稍干就浇,所以施肥可少施、勤施,以防茎部裂口。
嫩茎膨大期,可用500-1000毫克/升青鲜素进行叶面喷洒,可抑制抽薹。
播种期
长江流域莴笋露地越冬,以春莴笋为主,一般于第一年秋季9-10月播种,40-50天当苗具5-6片真叶定植,冬季可以安全越冬,次春返青后有充分时间生长叶丛,4-5月收获就能获得高产。
培育壮苗
莴笋都行育苗移植。
苗床选择保肥保水力强,疏松肥沃的壤土,先施腐熟人粪尿翻地作基肥。
每分苗地播种量100-150克,可栽二亩。
播种后盖细土一层,再覆草片,经7-8天露芽后,去除草片,追肥2-3次,每分地施粪水50-100公斤或尿素0.5-1公斤,子叶平展及1-2片真叶时各间苗一次,移植前一星期浇送嫁肥,每分地尿
素0.5-1公斤,拔苗前一天淋水,避免拔苗伤根。
大小苗分开定植,便于大田管理。
合理密植
田间管理
春莴苣以苗越冬,前期生长缓慢,需肥量少,栽后浇一次稀粪水,如实行间套作不能施基肥时,年内应增施1-2次为粪,亩施1000-1500公斤,结合中耕疏土,促使根系生长。
冬前要控制肥水,避免徒长,增强耐寒力,安全过冬。
开春后,茎叶迅速生长,进入莲座期后,及时中耕松土,提高土温,结合追肥一次,亩施30%人粪尿1000公斤。
植株封行后茎部肥大加速,需肥量多,重施2-3次追肥,合计人粪尿2000-3000公斤或尿素30-40公斤,保证茎部膨大。
施肥不能过迟,以免造成茎部开裂。
覆盖栽培
一、选择良种,低温催芽,培育壮苗。
选择耐热性强、对日照反应迟钝、不易抽薹的高产品种,如特耐热二白皮莴苣等。
6月下旬播种育苗,苗床选择在地势高燥、土壤肥沃的地方。
播前浸种催芽,以利出苗。
方法是将种子用清水浸泡24小时,捞出洗净并用纱布包好置于冰箱中,经过-3℃至-5℃处理24小时,将结成冰块的种子放到室内阴凉处,让其逐渐融化,经3-5天种子80%露白即可播种。
也可以将浸湿的种子吊到水井内距水面30厘米处催芽。
种子出芽后掺少量细沙均匀播种,每平方米播种2-3克。
播后浅盖细土,畦面平铺遮阳网,补足底水。
畦面上方小拱棚架覆盖遮阳网和农膜,遮阳保湿促出苗。
出苗后撤去地表遮阳网并撒干细土稳苗;棚架上遮阳网晴天上午8点后盖、下午5时后揭去;阴天不盖,下大雨天气及时盖上遮阳网和农膜;2片真叶后逐步减少覆盖时间,苗期注意防治地下害虫与蜗牛。
幼苗苗龄22-25天移栽。
二、合理密植,遮阳保湿。
7月中下旬莴苣苗4-5片真叶展开后,选择傍晚或阴天带土移栽,一般行距33厘米、株距30厘米。
注意大小苗分级移栽,栽后浇足活棵水,大棚架上覆盖遮阳网,促进缓苗。
三、施足基肥,及时追肥。
莴苣从定植到采收1个多月时间,若缺肥,植株会生长不良,易发生先期抽薹现象,产量和品质下降,所以基肥要足。
一般亩施腐熟人畜粪2500-3000公斤、或腐熟鸡粪1000公斤,45%氮磷钾复合肥25-30公斤,耕翻整地做畦。
莴苣醒
水活棵后酌施1-2次稀粪肥,促进幼苗生长。
莲座期后肉质茎开始膨大时,结合浇水,每亩冲施15-20公斤尿素。
四、适期采收。
当莴苣心叶与最高叶片的叶尖持平时,即可采收上市。
一般亩产量1800-2000公斤,收入3000元左右。
1、选择良种,低温催芽,培育壮苗。
选择耐热性强、对日照反应迟钝、不易抽薹的高产品种,如特耐热ニ白皮莴苣等。
6月下旬播种育苗,苗床选择在地势高燥、土壤肥沃的地方。
播前浸种催芽,以利出苗。
方法是将种子用清水浸泡24小时,捞出洗净并用纱布包好置于冰箱中,经过-3摄氏度至-5摄氏度处理24小时,将结成冰块的种子放到室内阴凉处,让其逐渐融化,经3-5天种子80%露白即可播种。
也可以将浸湿的种子吊到水井内距水面30公分处催芽。
种子出芽后掺少量细沙均匀播种,每平方米播种2-3克。
播后浅盖营养细土,畦面平铺遮阳网,补足底水。
畦面上方小拱棚架覆盖遮阳网和农膜,遮阳保湿促出苗。
出苗后撤去地表遮阳网并撒干细土稳苗。
棚架上遮阳网晴天上午8点后盖、下午5时后揭去。
阴天不盖,下大雨天气及时盖上遮阳网和农膜。
2片真叶后逐步减少覆盖时间,苗期注意防治地下害虫与蜗牛。
幼苗苗龄22-25天移栽。
2、合理密植,遮阳保湿。
7月中下旬莴苣苗4-5片真叶展开后,选择傍晚或阴天带土移栽,-般行距33公分、株距30公分。
注意大
小苗分级移栽,栽后浇足活棵水,大棚架上覆盖遮阳网,促进缓苗。
3、施足基肥,及时追肥。
莴苣从定植到采收1个多月时间,若缺肥,植株会生长不良,易发生先期抽薹现象,产量和品质下降,所以基肥要足。
-般亩施腐熟人畜粪2500-3000千克、或腐熟鸡粪1000千克,45%氮磷钾复合肥25-30千克,耕翻整地做畦。
莴苣醒水活棵后酌施1-2次稀粪肥,促进幼苗生长。
莲座期后肉质茎开始膨大时,结合浇水,每亩冲施15-20千克尿素。
4、适期采收。
当莴苣心叶与最高叶片的叶尖持平时,即可采收上巿。
-般亩产量1800-2000千克,收入3000元左右。
莴苣病害
主要有霜霉病、菌核病、病毒病、灰霉病,以防为主,在满足莴苣生长的适宜温度(白天不超过24度,夜间不低于10度)下尽量加大通风,在湿度偏大的情况下,及时通风散湿可防止病害发生,一旦发病,根据病情及时,以防病情蔓延。
1、霜霉病:抑快净2000~2500倍液喷雾,安克2500倍液喷雾。
2、菌核病:速克灵1000倍液喷雾,农利灵1000倍液喷雾。
3、病毒病:病毒A500倍液喷雾,菌克毒克1000倍液喷雾。
4、灰霉病:施佳乐800倍液喷雾,腐霉利600~800倍液喷雾。
莴苣虫害
主要有莴苣指管蚜、蓟马、小地老虎等。
(一)、指管蚜的防治
1、农业防治:蔬菜收获后及时田间残株败叶,铲除杂草。
2、防治:在田间设置黄板诱蚜;在田间悬挂或覆盖银灰膜避蚜;也可用银灰色遮阳网、防虫网覆盖栽培。
(二)、蓟马的防治
药剂防治:菜喜1000倍液喷雾;70%艾美乐水分散粒剂8000倍喷雾。
(三)、小地老虎的防治
药剂防治: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地面喷雾防治或灌根防治。
施药时宜选择傍晚进行,有利提高防治效果。
猜你感:
1.
2.
3.
4.
5.
模板,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