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S期末考试试卷(2套)备课讲稿

合集下载

GPS原理及其应用期末复习试题及答案

GPS原理及其应用期末复习试题及答案

GPS思考题及参考答案1.L1载波上没有P码信息。

(³)L1载波上有P码信息,用于捕获P码2.精密星历可以用于实时导航之中。

(³)精密星历是后处理星历,不能用于实时导航中3.WGS-84是一种协议坐标系。

(√)4.GPS相对定位中至少需要两台接收机。

(√)5.LADGPS是局部区域差分系统的简称。

(√)6.天球坐标系与地球坐标系无关,因此常用天球坐标系描述卫星的位置。

(√)7.从时间系统的实质来说,GPS时间系统是一种原子时。

(√)8.GPS载波相位观测值在接收机间求差可以消除接收机的钟差。

(³)GPS载波相位观测值在星站二次差分可以消除接收机的钟差。

9.在平面控制中,地方坐标系与WGS84存在着一定的关系,一般是先进行旋转后平移,实现两坐标的转换。

(³)在平面控制中,地方坐标系与WGS84存在着一定的关系,一般是先进行平移后旋转,实现两坐标的转换。

10.在观测中要求卫星高度角的目的主要是减弱电磁波在大气层传播的误差。

(√)11.地球自转轴长周期变化,引起黄道缓慢变化,称为岁差。

(√)12.升交点的赤径,轨道的倾角,唯一的确定了卫星轨道平面与地球体的相对定位。

(√)13.GPS中定位中获得的是大地高,可以直接纳入我国高程系统。

(³)GPS中定位中获得的是大地高,不可以直接纳入我国高程系统。

14.地球瞬时自转轴在天球上随时间而变,称极移。

(³)地球瞬时自转轴在地球上随时间而变,称极移。

15.GPS定位结果的转换可以在约束平差过程中实现。

(√)16.WGS84坐标系是一种理论坐标系。

(³)WGS84坐标系是一种协议坐标系。

17. 实时导航中可以使用精密星历。

(³)实时导航中使用广播星历。

18. GPS网平差是以野外原始观测数据值为基本观测量。

(³)GPS网平差是以基线解算后获得的基线向量为基本观测量。

19.不同的坐标系之间一般存在着平移与旋转关系。

gps期末复习题

gps期末复习题

gps期末复习题一、名词解释导航:通过实时地测定运载体在途中行进时的位置和速度,引导运载体沿一定航线经济而安全地到达目的地的技术。

极移:地球自转轴相对于地球体的位置不是固定的,地极点在地球表面上的位置随时间而变化的现象称为极移。

历元:在天文学和卫星定位中,与所获取数据对应的时刻也称历元。

多路径效应(多路径误差):即接收机天线除直接收到卫星发射的信号外,还可能收到经天线周围地物一次或多次反射的卫星信号。

两种信号迭加,将引起测量参考点位置变化,使观测量产生误差。

在一般反射环境下,对测码伪距的影响达米级,对测相伪距影响达厘米级。

在高反射环境中,影响显著增大,且常常导致卫星失锁和产生周跳。

整周模糊度:又称整周未知数,是在全球定位系统技术的载波相位测量时,载波相位与基准相位之间相位差的首观测值所对应的整周未知数。

正确地确定它,是全球定位系统载波相位测量中非常重要且必须解决的问题之一。

周跳:当卫星信号被障碍物遮挡或受无线电干扰时,会发生短时间失锁,从而引起相位观测值得整周数发生跳变,这种现象称为周跳。

天线相位差:卫星天线几何中心与相位中心的偏差。

绝对定位:绝对定位也称单点定位,是指在协议地球坐标系中,直接确定观测站相对于坐标原点(地球质心)绝对坐标的一种方法。

相对定位:相对定位是利用两台GPS接收机,分别安置在基线的两端,同步观测相同的GPS卫星,以确定基线端点在协议地球坐标系中的相对位置或基线向量。

整数解(固定解):将平差计算所得的整周未知数取为相近的整数,并作为已知数代入原方程,重新解算其它待定参数。

当观测误差和外界误差(或残差)对观测值影响较小时,该方法较有效,一般应用于基线较短的相对定位中。

非整数解(实数解或浮动解):如果外界误差影响较大,求解的整周未知数精度较低(误差影响大于半个波长),将其凑成正数,无助于提高解的精度。

此时,不考虑整周未知数的整数性质,平差计算所得的整周未知数,不再进行凑整和重新计算。

gps期末考试总结

gps期末考试总结

gps期末考试总结一、GPS期末考试的目标和准备GPS期末考试是一学期的总结,旨在检验学生对于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以及能力的发展情况。

为了能够取得好的成绩,提前准备是必不可少的。

在考试前,我制定了以下准备计划:1. 复习课程内容:回顾课堂笔记、教材和相关资料,明确重点和难点。

2. 制作复习提纲:将重要知识点整理成提纲,方便记忆和复习。

3. 做练习题:做一些真题和模拟题,熟悉考试题型和解题思路。

4. 组织学习小组:和同学一起讨论,互相答疑,分享学习经验。

5. 注重健康: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合理安排时间,保持身心健康。

二、GPS期末考试的形式和内容GPS期末考试通常由选择题和解答题组成。

选择题占比较大,考察对知识点的记忆和理解;解答题考察对知识的运用和分析能力。

考试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章节知识:对于每个章节的概念、原理、性质等进行理解和记忆。

2. 算法与计算:掌握一些重要的算法和计算方法,能够灵活运用。

3. 实践操作:完成一些实践操作题,考察对实践的能力和应用。

三、GPS期末考试的答题技巧在考试中,合理的答题技巧能够提高效率和准确率。

1. 仔细审题:在答题前,先仔细阅读题目,理解题意,确定解题思路。

2. 选择题:在做选择题时,注意各选项的差异,利用排除法找出正确答案。

3. 解答题:在做解答题时,先列出解题步骤,按照要求进行证明、计算或推导。

4. 注意细节:在回答问题时,注意书写规范,尽量使用专业术语和准确的表达。

5. 合理分配时间:对于难题和易题,根据分数权重合理分配答题时间。

四、GPS期末考试的心态和应对策略GPS期末考试是一次重要的考验,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和正确的应对策略。

1. 积极心态:保持积极的心态,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自己可以做得很好。

2. 自信表现:考试时保持自信的表现,相信自己已经做好了充足的准备。

3. 注意时间:控制好答题时间,不要浪费太多时间在一道题上。

4. 定期休息:如果遇到难题或情绪波动,可以短暂休息调整一下状态。

gps期末复习试题库及答案

gps期末复习试题库及答案

的方法,确定待定点的空间位置。
123.利用双频技术可以消除或减弱
电离层 折射对观测
119. GPS信号接收机,按用途的不同,可分为
导航 型、 量的影响,基线长度不受限制,所以定位精度和作业效
测地型 和 授时型 等三种。
Hale Waihona Puke 率较高。二、名词解释
1. GPS卫星的导航电文 :GPS卫星的导航电文是用户用来
入误差,使定位中的已知点(卫星)的位置精度大为降
和用户三
21 、实时载波相位差分定位也叫 RTK 。
个部分构成。
22 、参考站向 流动站 发射差分信号。
54、 GPS卫星分布在 6 个轨道平面内。 。
23 、差分定位有 数据链 相对定位没有。
55、空间直角坐标系的转换用 七 参数法。
24 、 97 规程规定的四等 GPS基线的固定误差是 10mm。 56、 GPS信号包括 载波、测距码 和 数据码 等信号分量。
、伪
95、 P 码的精度比 C/A 码精 度 高 10 倍 。
距法、射电干涉测量法、 载波相位测量法
。目前
96、GPS卫星星历分为 预报星历 ( 广播星历) 和 后处理 在测量工作中应用的主要方法是静态定位中的伪距法和
星历 。
载波相位测量法。
97、 后处理星历 星历必须事后向有关部门有偿才能获
115. 在接收机和卫星间求二次差,可消去两测站接收机
观测和 载波 相位观测 。
星获得充分的观测数据,经过数据处理确定基线两端点
72、 GPS载波相位测量中,载波相位差可分为三个部分,
的 坐标 。
它们是 相位差的 整周 部分、
101. 子午卫星导航系统采用 6颗卫星,并都通过地球的

GPS期末复习重点提纲解析.doc

GPS期末复习重点提纲解析.doc

GPS的来由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简称GPS),是在子午卫星导航系统(NNSS)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新一代导航卫星定位系统卫星的这种布局保障了在地球上任何时刻、任何地点均至少可以同时观测到4颗卫星,我校B=32º9´N,L=118º2´E卫星钟标准频率F0 10.23MZ无论何种类型的GPS接收机它都由GPS接收机天线单元、GPS接收机主机单元和电源三部分组成GPS的建成和应用,给导航和定位技术带来了一场革命性的变化导航实时导航精度1~10m可用于海上(海船、舰艇)、空中(飞机、导弹)、陆上(各种汽车与GIS、DR 联合导航)“GPS的投入是战争效益的倍增器”“三S”的联合使用威力巨大授时利用GPS进行高精度的授时和守时(天文台站、无线电数据通讯等领域)用户能获得10ns的时钟改正数(相对于GPS时间),相对于UTC可达0.1~1us(10-6~10-7)定位在测绘领域,几乎取代常规大地测量工程测量上,已经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航测、土地调查、勘界等领域广泛应用GPS在交通工程中主要应用用GPS静态测量模式建立各种工程控制网:公路勘测.桥梁.隧道.航道工程等用差分GPS(RTD模式)进行水深测量的平面定位:用差分GPS(RTK模式)进行公路勘测中线实时放样与DR\MM\GIS相结合对各种交通工具(汽车.船只等)的进行导航服务GPS并不是万能的,它还存在以下不足之处:1、导航的可靠性不足:95%可靠性设计,因而只能作为民用飞机导航辅助手段2、RTK的应用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如数据传输的可靠性、电台的作用距离限制等3、高程精度有待进一步完善4、不能用于水下及井下等领域GPS以外的导航定位系统简介我国北斗系统的发展分为三步:试验系统、扩展的区域导航系统和全球导航系统。

北斗试验验证系统具有如下特点:一是首次定位速度快。

北斗试验系统的用户定位、电文通信和位置报告可在几秒内完成,而GPS首次定位一般需要1~3 min。

GPS期末考试

GPS期末考试

1、(水准仪/经纬仪、测距仪、全站仪)存在的不足:要求通视;需要控制点位的存在;坐标基于控制点坐标的坐标计算;2、GPS系统的特点:功能多、用途广;定位精度高;观测时间短;测站间无需通视;可提供三维坐标;操作简便;全天候作业。

3、GPS包括:空间部分(GPS卫星及星座);21颗工作卫星,3颗备用,均匀分布在6个轨道,倾角55,地面每个点可以观察卫星数目4-11颗。

地面控制部分(地面监控系统);1个主控站(美国科罗拉多),3个注入站,5个监测站。

主控站作用:计算每颗卫星星历、卫星钟差及大气层传播改正,将编制的导航电文传给注入站。

提供全球定位系统的时间基准。

调整偏离轨道的卫星。

注入站作用:将将主控站传入的导航电文等信息传送给卫星。

监测站作用:监测卫星运动状态,收集数据,传给主控站。

用户设备部分(GPS信号接收机):由GPS接收机(硬件)、数据处理(软件)组成:如主机、天线与电源;数据处理与数据加工。

4、卫星星历:描述卫星运动轨道的信息,是一组对应于某一时刻卫星的轨道参数;可以计算出任一时刻卫星的位置及其速度;分为预报星历与参考星历。

5、GPS卫星导航原理:到达时间(TOA)测距原理确定用户的位置;需要信号传播的速度;信号达到的时间。

定位的两个先决条件:卫星的位置;同步的时间系统。

6、天球—空间直角坐标系:原点位于地球质心,z轴指向天球北极Pn,x轴指向春分点y,轴垂直于所组成平面。

天球球面坐标系:赤经α;赤纬δ;向径r 记着P(α,δ,r )地球—空间直角坐标系:z轴指向北极,x轴指向格林尼治子午面与赤道的交点,y轴直于平面,记着P(x,y,z);地球坐标系统—大地坐标系:就是平常用的经纬度和高程P(B,LH)站心赤道直角坐标系::以测站点为原点建立的坐标系统;坐标轴平行于地球直角坐标系.站心地平直角坐标系:以测站点为原点,椭球法线为z轴;子午线方向为x轴;y轴与pxz面垂直;7、时间在GPS系统中的意义:GPS卫星作为一个被观测目标,其位置在高速变化中(一个位置对应一个时间)。

GPS试卷试题及答案要点总结计划

GPS试卷试题及答案要点总结计划

绪论空间定位技术的优点测站间不需要互相通视数学模型简单且能同时确定点的三维坐标易于实现全天候观察能达到大地测量所需要的精度水平,在长距离上还可以获得高精度的定位结果观察时间比较短操作简单,功能多,应用广经济效益明显GPS定位系统的组成及作用空间部分GPS卫星:供应星历和时间信息,发射伪距和载表信号,供应其他辅助信息地面监控部分地面监控系统:中心控制系统、实现时间同步、追踪卫星进行定轨用户部分GPS接收机:接收并测卫星信号、记录办理数据、供应导航定位信息三、时间与坐标春分点:当太阳在黄道上从天球南半球向北半球运行时,黄道与天球赤道的交点真近点角:在轨道平面上卫星与近地址之间的地心角距.升交点赤经:在地球平面上,升交点与春分点之间的地心夹角.近地址角距:在轨道平面上近地址与升交点之间的地心角距.天球:指以地球质心为中心,半径r为任意长度的一个假想球体。

为建立球面坐标系统,必定确定球面上的一些参照点、线、面和圈。

岁差:指由于日月行星引力共同作用的结果,使地球自转轴在空间的方向发生周期性变化。

章动:北天极除了平均地每年西行以外,还要绕着平北天极做周期性的运动。

轨迹为一椭圆。

极移:地球自转轴相关于地球体的地址不是固定的,地极点在地球表面上的地址随时间而变化的现象称为极移历元:在天文学和卫星定位中,与所获得数据对应的时辰也称历元。

吻合以下要求的周期运动现象可用作确准时间的基准:运动是连续的、周期性的。

运动的周期应拥有充分的牢固性。

运动的周期必定拥有复现性,即在任何地方和时间,都可经过观察和实验,复现这种周期性运动。

第四章卫星运动的基础知识及GPS卫星的坐标计算轨道:卫星在空间运行的轨迹轨道参数:描述卫星轨道地址和状态的参数卫星星历:描述卫星运动轨道的信息,是一组对应某一时辰的轨道根数及其变率预告星历:是经过卫星发射的含有轨道信息的导航电文传达给用户,经解码获得所需的卫星星历,也称广播星历后办理星历:是一些国家的某些部门依照各自建立的追踪站所获得的精美观察资料,应用与确定预告星历相似的方法,计算的卫星星历。

gps期末复习试题库及答案

gps期末复习试题库及答案

gps期末复习试题库及答案一、填空1、RTK 数据链发送的是基准站载波相位观测量和坐标。

2、码相位测量测定的是测距码从卫星到接收机的传播时间。

3、采用后处理星历代替广播星历可减弱卫星星历误差影响。

4、双差模型可消除接收机钟差误差影响。

5、电离层影响,白天是晚上的5倍。

6、电离层影响,夏天是冬天的4倍。

7、电离层影响在一天中的中午最强。

8、对流层影响与温度、气压和湿度有关。

9、卫星信号由多条路径到达接收机而引起的误差叫多路径误差。

10、测站点远离水面,以避免多路径误差影响。

11、抑径板可减弱多路径误差影响。

12、抑径板是通过遮挡反射信号来减弱多路径误差的。

13、各接收机定向标志同时朝北,可消除相位中心偏影响。

14、点位误差随精度衰减因子的增大而增大。

15、精度衰减因子用英文缩写DOP表示。

16、HDOP表示水平位置精度衰减因子。

17、PDOP表示空间位置精度衰减因子。

18、精度衰减因子与卫星的空间分布有关。

19、两同步观测的测站上的单差相减叫双差。

20、实时伪距差分定位也叫RTD。

21、实时载波相位差分定位也叫RTK。

22、参考站向流动站发射差分信号。

23、差分定位有数据链相对定位没有。

24、97规程规定的四等GPS基线的固定误差是10mm。

25、97规程规定的四等GPS基线的比例误差系数是10ppm。

26、网中的三个已知点坐标可用来解算大地坐标转换的7 个参数。

27、由同步观测基线构成的闭合环叫同步环。

28、由非同步观测基线构成的闭合环叫异步环。

29、五台接收机同步观测的基线数为10。

30、五台接收机同步观测的独立基线数为4 。

31、同步图形扩展方式有点连式、边连式和网连式。

32、相邻两个同步图形有 2 个公共点的连接收方式叫边连式。

33、GPS网测量中所用接收机必须具有载波相位观测功能。

34、四等 GPS网的重复设站数应不少于1.6。

35、97规程规定,各等级GPS网观测时,PDOP宜小于 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GPS测量试卷A卷一、填空(每空0.5分,共10分)1、GPS系统包括三大部分:空间部分—GPS卫星星座;地面控制部分—地面监控系统;用户部分—GPS接收机。

2、GPS系统的空间部分由21颗工作卫星及3颗备用卫星组成,它们均匀分布在6个近似圆形轨道上。

3、GPS工作卫星的地面监控系统包括一个主控站、三个注入站和五个监测站。

4、GPS卫星位置采用WGS-84大地坐标系。

5、GPS系统中卫星钟和接收机钟均采用稳定而连续的GPS时间系统。

6、GPS卫星星历分为预报星历(广播星历)和后处理星历(精密星历)。

7、GPS接收机依据其用途可分为:导航型接收机、测地(量)型接收机和授时型接收机。

8、在GPS定位工作中,由于某种原因,如卫星信号被暂时阻挡,或受到外界干扰影响,引起卫星跟踪的暂时中断,使计数器无法累积计数,这种现象称为整周跳变(周跳)。

9、根据不同的用途,GPS网的图形布设通常有:点连式、边连式、网连式和边点混合连接四种基本方式。

选择什么样的组网,取决于工程所要求的精度、野外条件及GPS接收机台数等因素。

二、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8分)1、伪距:就是由卫星发射的测距码信号到达GPS接收机的传播时间乘以光速所得出的量侧距离。

由于卫星钟、接收机钟的误差以及信号经过电离层和对流层的延迟,量侧距离的距离与卫星到接收机的几何距离有一定的差值,因此,称量侧距离的伪距。

2、GPS相对定位:是至少用两台GPS接收机,同步观测相同的GPS 卫星,确定两台接收机天线之间的相对位置。

3、观测时段:测站上开始接收卫星信号到观测停止,连续工作的时间段称为观测时段,简称时段。

4、同步观测环:三台或三台以上接收机同步观测获得的基线向量所构成的闭合环。

5、后处理星历:一些国家某些部门,根据各自建立的卫星跟踪占所获得的对GPS卫星的精密观测资料,应用与确定广播星历相似的方法而计算的卫星星历。

由于这种星历是在事后向用户提供的在其观测时间内的精密轨道信息,因此称为后处理星历。

6、静态定位:如果在定位时,接收机的天线在跟踪GPS 卫星过程中,位置处于固定不动的静止状态,这种定位方式称为静态定位。

三 、简答(每题6分,共36分)1、简述GPS 系统的特点。

答:①定位精度高;(1分)②观测时间短;(1分)③测站间无需通视;(1分)④可提供三维坐标;(1分)⑤操作简便;(0.5分)⑥全天候作业;(1分)⑦功能多,应用广;(0.5分)(回答:全能性、全球性、连续性和实时性的也各1分。

)2、简述接收机的主要任务。

答:当GPS 卫星在用户视界升起时,接收机能够捕获到按一定卫星高度截止角所选择的待测卫星,并能够跟踪这些卫星的运行(2分);对所接收到的GPS 信号,具有变换、放大和处理的功能(2分);测量出GPS 信号从卫星到接收天线的传播时间,解译出GPS 卫星所发送的导航电文,实时地计算出测站的三维位置,甚至三维速度和时间(2分)。

3、简述无摄运动中开普勒轨道参数。

答:轨道椭圆的长半径;(1分)轨道椭圆偏心率(或轨道椭圆的短半径);(1分)卫星的真近点角;(1分)升交点赤经;(1分)轨道面倾角;(1分)近地点角距。

(1分)4、简述伪距定位观测方程中划横线参数的含义。

()()()12222j j 'k 12c t jj j j jS S S X X Y Y Z Z c t δρδρδρδ⎡⎤-+-+--=++-⎢⎥⎣⎦ 式中,j 为卫星数,j = 1 ,2 ,3 ,…答:k t δ:接收机钟差(1分); 'j ρ:(对j 号卫星的)伪距观测值(2分); 1jδρ、2j δρ:分别为电离层延迟和对流层延迟的改正数(2分);j t δ:为卫星钟差(1分)。

5、减弱电离层影响的措施。

答:利用双频观测;(2分)利用电离层改正模型加以改正;(2分)利用同步观测值求差。

(2分)6、简述快速静态定位的作业方式。

答:在测区中部选择一个基准站,并安置一台接收设备连续跟踪所有可见卫星(3分);另一台接收机依次到各点流动设站,每点观测数分钟(3分)。

四、论述(共23分)1、什么是伪距单点定位?说明用户在使用GPS接收机进行伪距单点定位时,为何需要同时观测至少4颗GPS卫星?(13分)答:根据GPS卫星星历和一台GPS接收机的伪距测量观测值来直接独立确定用户接收机天线在WGS-84坐标系中的绝对坐标的方法叫单点定位,也叫绝对定位。

(5分)由于进行伪距单点定位时,每颗卫星的伪距测量观测值中都包含有接收机钟差这一误差,造成距离测量观测值很不准确。

(4分)需要将接收机钟差作为一个未知数加入到伪距单点定位的计算中,再加上坐标三个未知数,所以至少需要4个伪距观测值,即需要同时观测至少4颗GPS卫星。

(4分)2、什么是多路径误差?试述消弱多路径误差的方法。

(10分)答:在GPS测量中,如果测站周围的反射物所反射的卫星信号进入接收机天线,这就和直接来自卫星的信号产生干涉,从而使观测值偏离真值,产生多路径误差。

(5分)消弱多路径误差的方法:(1)选择合适的站址a、测站应远离大面积平静地水面; (1分)b、测站不宜选择在山坡、山谷和盆地中; (1分)c、测站应离开高层建筑物. (1分)(2)对接收机天线的要求a、在天线中设置抑径板(1分)b、接收天线对于极化特性不同的反射信号应该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1分)五、综合分析(共13分)根据下列控制网的图形,用三台天宝4800双频接收机作业,相邻点的距离约1 km,仪器迁移时间约20-30分钟,已知接收机的使用序号和机号如下表,要求最少有三个同步观测环,同步观测时间为1小时。

(1)编写定位的先后次序(6分)(2)写出三个同步观测环和一个独立环。

(4分)(3)根据下图PDOP值选择每一个同步观测环最佳的观测时段。

(3分)答:(1)观测时段1:A点(接收机1)、B点(接收机2)、D点(接收机3)(2分)观测时段2:A点(接收机1)、B点(接收机2)、C点(接收机3)(2分)观测时段3:B点(接收机2)、C点(接收机3)、D点(接收机1)(2分)(2)同步观测环:观测时段1的AB、BD、AD三边所组成的闭合环;(1分)观测时段2的AB、BC、AC三边所组成的闭合环;(1分)观测时段3的BC、CD、BD三边所组成的闭合环;(1分)独立环:观测时段1的独立边AB、AD和观测时段3的独立边BD三边所组成的闭合环;(1分);(没有明确写明是独立边的酌情处理)(3)在这三个时间段内选择较好:观测时段1:5:00 - 6:00(1分)观测时段2:13:30:- 14:30(1分)观测时段3:18:00 - 19:00(1分)GPS测量试卷B卷一、填空(每空0.5分,共10分)1、卫星定位中常采用空间直角坐标系及其相应的大地坐标系,一般取地球质心为坐标系原点。

2、我国目前常采用的两个国家坐标系是1954年北京坐标系和1980年国家大地坐标系。

3、GPS接收机的天线类型主要有:单板天线、四螺旋形天线、微带天线和锥形天线。

4、GPS接收机主要由GPS接收机天线单元、GPS接收机主机单元和电源三部分组成。

5、单站差分按基准站发送信息的方式来分,可分为位置差分、伪距差分和载波相位差分。

6、与信号传播有关的误差有电离层折射误差、对流层折射误差及多路径效应误差。

7、GPS的数据处理基本流程包括数据采集、数据传输、数据预处理、基线解算、GPS网平差。

8、GPS卫星的地面监控系统包括一个主控站、三个注入站和五个监测站。

9、对于N台GPS接收机构成的同步观测环,有J条同步观测基线,其中独立基线数为N-1。

10、双频接收机可以同时接收L1和L2信号,利用双频技术可以消除或减弱对流层折射对观测量的影响,所以定位精度较高,基线长度不受限制,所以作业效率较高。

二、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8分)1、WGS-84 大地坐标系:原点位于地球质心,Z轴指向BIH1984.0定义的协议地球极(CTP)方向,X轴指向BIH1984.0定义的零子午面和CTP赤道的交点,Y轴与Z、X轴构成右手坐标系。

2、GPS绝对定位:也叫单点定位,即利用GPS卫星和用户接收机之间的距离观测值直接确定用户接收机天线在WGS-84坐标系中相对坐标系原点的决对位置.3、广域差分:基本思想是对GPS观测量的误差源加以区分,并单独对每一种误差源分别加以“模型化”,然后将计算的每一种误差源的数值,通过数据链传输给用户,以对用户GPS定位误差加以改正,达到削弱这些误差源,改善用户GPS定位精度的目的。

4、同步观测:同步观测:同步观测是指两台或两台以上接收机同时对一组卫星进行的观测.5、异步观测环:在构成多边形环路的所有基线向量中,只要有非同步观测基线向量,则该改多边形环路叫异步观测环。

6、整周跳变:在定位过程中,卫星信号可能被暂时阻挡,或受外界干扰影响,引起卫星跟踪的暂时中断,使计数器无法累计计数,出现信号失锁,使其后的相位观测值均含有同样的整周误差,这种现象叫整周跳变,简称周跳。

三、简答(每题6分,共36分)1、简述美国GPS卫星的主要参数。

答:GPS系统的空间部分由21颗工作卫星及3颗备用卫星组成(2分),它们均匀分布在6相对与赤道的倾角为55°的近似圆形轨道上,它们距地面的平均高度为20200Km,运行周期为11小时58分(2分)。

载波频率为1575.42MHz和1227.60MHz(2分)。

2、简述卫星的受摄运动及其主要摄动力。

答:考虑了摄动力作用的卫星运动称为卫星的受摄运动(2分)。

主要的摄动力有:日月引力(1分);地球潮汐作用力(1分);太阳辐射压力(1分);大气阻力(1分)。

3、简述动态定位的作业方法。

答:建立一个基准站安置接收机连续跟踪所有可见卫星(2分);流动站接收机先在出发点上静态观测数分钟,然后流动站接收机从出发点开始连续运动(2分);按指定的时间和间隔自动测定运动载体的实体位置(2分)。

4、如何减弱GPS接收机钟差。

答:把每个观测时刻的接收机钟差当作一个独立的未知数,在数据处理中与观测站的位置参数一并求解。

(2分)认为各观测时刻的接收机钟差间是相关的,像卫星钟那样,将接收机钟差表示为时间多项式,并在观测量的平差计算中求解多项式的系数。

此法可大大减少未知数,其成功与否关键在与钟误差模型的有效程度。

(2分)通过在卫星间求一次差来消除接收机的钟差。

(2分)5、试说明载波相位观测值的组成部分。

答:完整的载波相位观测值是由三部分组成的:即载波相位在起始时刻沿传播路径延迟的整周数0N(2分),和从某一起始时刻至观测时刻之间载波相位变化的整周数()Int φ(2分),以及接收机所能测定的载波相位差非整周的小数部分()Fr φ(2分)。

6、简述GPS 卫星的主要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