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主义文学
浪漫主义文学的特点

浪漫主义文学的特点浪漫主义文学是19世纪欧洲文学的一种重要流派,它强调个人情感、自由意志和对自然的热爱。
浪漫主义文学的特点包括对个人情感的强调、对自然的崇拜、对过去的怀旧、对超自然的追求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批判。
本文将详细探讨浪漫主义文学的这些特点。
首先,浪漫主义文学强调个人情感。
浪漫主义作家追求真实的个人情感和内心体验,他们将个人情感视为创作的灵感和动力。
他们通过描写个人的痛苦、欢乐、爱情和孤独等情感来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
例如,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拜伦(Lord Byron)的诗歌中充满了对爱情的痛苦和对自由的渴望。
其次,浪漫主义文学对自然抱有崇拜之情。
浪漫主义作家认为自然是美的源泉和灵感之地。
他们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自然的赞美来表达自己对自然的热爱。
他们相信自然可以给人带来心灵的宁静和启示。
例如,德国浪漫主义诗人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的《浮士德》中,自然被描绘为人类灵魂的寄托和救赎之地。
第三,浪漫主义文学怀旧过去。
浪漫主义作家对过去的怀念和追忆是浪漫主义文学的重要特点之一。
他们认为过去是纯洁、美好和理想的,而现实世界则充满了痛苦和不公正。
他们通过描写过去的场景、回忆过去的经历来表达对过去的怀念。
例如,法国浪漫主义作家雨果(Victor Hugo)的小说《巴黎圣母院》中,他通过描写中世纪巴黎的景色和人物来表达对过去的怀念。
第四,浪漫主义文学追求超自然。
浪漫主义作家相信超自然的存在和力量,他们相信人类的灵魂可以超越现实世界的局限。
他们通过描写神秘的场景、超自然的事件来表达对超自然的追求。
例如,美国浪漫主义作家爱伦·坡(Edgar Allan Poe)的短篇小说《黑猫》中,他描写了一个男子被黑猫的灵魂所困扰的故事,展现了超自然的恐怖和神秘。
最后,浪漫主义文学对社会现实进行批判。
浪漫主义作家对社会的不公正、道德的沦丧和人类的苦难感到愤怒和不满,他们通过揭示社会的黑暗面来批判社会现实。
19世纪文学(浪漫主义文学)

第六章19世纪文学(一)(浪漫主义文学)浪漫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1强烈的主观色彩,偏爱表现主观思想,注重抒发个人的感受和体验。
重主观,轻客观和重自我表现,轻客观模仿。
2喜欢描写和歌颂大自然。
(尤为突出)作者们喜欢将自己的理解人物置身于纯朴宁静的大自然中,衬托现实社会的丑恶及自身理解的美好。
3重视中世纪民间文学。
想象比较丰富、感情真挚、表达自由、语言朴素自然。
4注重艺术效果:异国青岛情调、对比、夸张、人物形象的超凡性。
浪漫主义文学的发展状况:一德国文学术语解释耶拿派:1德国最早的一个浪漫主义文学流派。
以施莱格尔兄弟为代表。
2 19世纪他们在耶拿创办的杂志上第一次提出了浪漫主义这个名称,并且系统地阐述了他们的浪漫主义文学主张:强调想象与情感,强调文学创作的绝对自由,追求宗教的神秘和象征感。
海德堡浪漫派:1 19世纪一批作家在海德堡创办《隐士报》,形成了海德堡派。
2功绩:收集和整理德国民间文学。
阿尔尼姆和布伦塔诺收集编写的民歌集《儿童的奇异号角》,格林兄弟《儿童与家庭童话集》都是对德国民族文学的重要贡献。
主要作家及作品:霍夫曼和莎米索的创作充满了神秘和怪诞的色彩。
海涅:在浪漫主义影响下开始走上创作道路。
《论浪漫派》的发表,结束了浪漫主义在德国文学的统治地位。
早期代表作:《西里西亚纺织工人》后期代表作:《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抒情长诗)抒发了对德国封建制度和停滞的社会现实的仇恨与憎恶。
二英国文学术语解释湖畔派(英国第一代浪漫主义诗人)1英国最早出现的浪漫主义作家是“湖畔派”三诗人:华兹华斯、柯勒律治、骚塞。
2他们远离城市隐居湖区,都喜欢歌颂大自然,描写宗法制农村生活,以此来抵制资本主义的城市文明。
华兹华斯(湖畔派中成就最高):《抒情歌谣集。
序》称为英国浪漫主义划时代的宣言。
《抒情歌谣》与柯勒律治合作。
柯勒律治:喜欢描写超自然的人与事。
代表作《古舟子咏》英国第二代浪漫主义诗人(拜伦、雪莱):雪莱(恩格斯称他为“天才的预言家”):《麦布女王》:(长诗)雪莱的“预言”首先体现。
浪漫主义文学

以现实为基础,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绚丽多彩 的想象和直白夸张的表现手法,抒发对理想世 界的追求。
浪漫主义文学特点
①向往理想,超越现实,以主观思想代替客观现实; ②人物形象是理想的而非现实的人物形象,如:孙悟空, 冉阿让; ③主观性,情感宣泄; ④歌颂自然、回归自然,以自然美对抗现实丑; ⑤大胆的幻想,奇特的夸张。
《悲惨世界》人物特点
《悲惨世界》浪漫主义的体现
1.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有机结合。 现实主义:冉阿让被迫的经历、芳汀的悲惨遭遇、滑铁卢战役等。 浪漫主义:冉阿让超人的体力和惊人的自我牺牲精神。 2.浪漫主义色彩表现在情节的安排上。 冉阿让攀上横杆救水手而自己却落入海中;抱着柯塞特被警察追得翻 入修道院,碰到的第一个人恰恰是他曾救过的割风爷爷等情节都是离 奇的。 3.政论性。 4.语言高昂、激烈、热情、叙述有史诗的风格。
1.离奇的情节:小说情节曲折离奇,大大加强了小说的戏 剧性,从而增强了小说的感染力。
2.非凡的人物:小说的人物是浪漫主义的典型,埃斯梅拉 达的美貌、卡西莫多丑陋的外貌奇特的举动和克罗德的禁 欲和纵欲的矛盾等,用追求夸张,想象而不求细节的真实 塑造了非凡的人物特征
3.强烈的对比:巴黎城市和圣母院和谐美丽的自然环境与 人民阴暗不幸的生活构成鲜明对比,暴露了封建暴政的黑 暗,埃斯梅哈尔达和卡西莫多形成了正面与反面人物的对
比,是真诚和美好的人性代表。
作者以浓烈的色彩表达,描绘了中世纪特征鲜明而 绚丽的城市图景,给读者展现了一个充满绚烂和奇 特声响的世界,这些描写都极强地增加了小说的浪 漫主义色彩。
《悲惨世界》内容简介
失业工人冉阿让为外甥偷了一块面包,被判处苦役十九年。出狱后, 一个主教改变了他的命运,使他成为马德兰市长。纯白无暇的少女 芳汀,被黑暗的社会接触后,受到了众人的讽刺,她的女儿珂赛特 也被别人当作下人,遭受百般折磨,最后还是被越狱的冉阿让所 救…
浪漫主义文学名词解释

浪漫主义文学名词解释浪漫主义文学是一种起源于18世纪末期欧洲国家的文学运动,它强调个人情感、想象力和自然界的美。
这种文学运动对于艺术家来说是一种反对理性、对传统的束缚和约束的反叛。
以下是一些浪漫主义文学的重要名词及其解释:1. 梦幻:独特且激情的情感状态,采用夸张、幻想和明信片般的景观描绘,体现出对幻想世界的渴望和对现实的逃避。
2. 自然:具有神秘、神奇和宇宙力量的源泉,浪漫主义者常常将自然界视为艺术的灵感之源。
3. 品格:个性、感情和道德的价值观。
浪漫主义文学追求个人自由和自我实现,强调情感和思想的独立性。
4. 英雄:具有崇高品质的人物,通常体现出勇敢、决心和才华。
浪漫主义文学赞美英雄主义精神和追求非凡成就的意愿。
5. 感伤:一种强烈的悲伤情绪,浪漫主义文学中经常表现出来的一种情感状态。
感伤常常作为一种审美情绪,被用来表达个人的痛苦和迷惘。
6. 幻想:一种通过想像和创造力创造出来的虚幻世界。
浪漫主义文学强调想象力的重要性,经常运用幻想元素来实现创新和自由。
7. 爱情:浪漫主义文学中一直被视为一种神圣和理想化的情感状态。
爱情被认为是一种纯粹的情感,并且能够超越现实的局限。
8. 讽刺:一种通过嘲笑和批评来表达对社会和政治现象的反抗。
浪漫主义文学中的讽刺往往具有犀利的批判性和戏剧性。
9. 自省:对自我的反思和审视,浪漫主义文学强调主体性和独特性。
自省意味着深入了解自己的情感、思想和欲望。
10. 反乌托邦主义:对乌托邦社会和理想主义的批判。
浪漫主义文学中反乌托邦主义者 often often often often often oftenoften often often often often often often often often often often often often often often often often11. 颓废:一种对现实痛苦和绝望的消极态度。
浪漫主义文学中的颓废往往表现为对社会和道德观念的批判,以及对个体独立和自由的追求。
浪漫文学的名词解释

浪漫文学的名词解释浪漫文学是指一种情感上充满幻想和理想主义的文学流派,其诞生于18世纪末的欧洲,并迅速传播到世界各地。
浪漫主义对于现实世界的不满和对于个体内心体验的追求,成为其核心理念。
浪漫文学赋予了作品独特的风格和情感力量,尤其强调个体的情感表达和内心世界的超越。
一、浪漫主义思潮的兴起浪漫文学的产生与18世纪末欧洲的社会变革和意识形态的变化密切相关。
在工业革命的冲击下,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革,传统的秩序被打破,人们开始对传统和现实感到不满。
浪漫主义思潮应运而生,它试图达到超越传统秩序的自由,并追求情感的个性化表达。
二、浪漫文学的特点1. 情感的流露与追溯浪漫文学将情感的外在流露视为重要内容之一。
作品中常常出现对于爱情、友谊和家庭的细致描写。
作者通过对情感的描绘,希望能够使读者产生共鸣,体验到作品中情感的力量。
同时,浪漫文学也常常回溯个体内心的情感世界,探索个体在社会现实背后的内心呐喊和憧憬。
通过令人发自内心的情感体验,浪漫文学能够打开读者的感官和心灵,使其更加真实地融入作品的世界。
2. 自然的寄托与超脱浪漫文学将自然视作对现实世界的一种寄托和超脱。
自然界的美妙和宏伟,常常被浪漫主义者用来喻表他们对于人类理想世界的向往和对于现实的逃避。
通过描绘自然风光和表现自然景色对人内心的触动,浪漫文学给人以心灵抚慰和美感的启迪。
3. 幻想与梦境的想象浪漫主义倾向于探索非现实和理想化的世界,通过幻想与梦境的想象创造出瑰丽而充满魔力的故事。
作品中常常出现超自然的元素或者情节,使人们能够暂时忘却现实,进入一个完全不同的现实世界。
三、浪漫文学的影响浪漫文学对后世的影响深远。
它改变了文学创作的风格和口吻,使作品更加注重情感和个体的表达。
浪漫文学还激发了人们对于个体主义和人权的思考,为后世的社会运动和平权运动奠定了基础。
由于浪漫文学强调情感与理想主义,它在人们内心中激发了情感的共振和对美好的向往。
无论是作家还是读者,都能够通过浪漫文学找到满足内心渴望的力量。
中国现代文学中的浪漫主义

中国现代文学中的浪漫主义中国现代文学中的浪漫主义是一种文学思潮,它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浪漫主义强调个人情感、自由和理想,它代表了一种对现实世界的逃避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中国现代文学中的浪漫主义。
一、浪漫主义的起源和发展浪漫主义在中国的兴起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的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是一场反对旧传统的文化革命,它呼唤个人自由和民主平等。
在这个时期,一些作家开始追求内心世界的表达,他们开始关注个人情感和心灵的自由。
这种关注个人情感的倾向逐渐演变成了浪漫主义的文学思潮。
二、浪漫主义的主要特点1.强调个人情感和内心体验:浪漫主义作品通常以个人情感为核心,表达作者内心的痛苦、欢乐和追求。
例如,鲁迅的《狂人日记》中描写了主人公内心的痛苦和绝望,这种情感的表达使读者能够共鸣。
2.追求自由和理想:浪漫主义作品追求自由和理想的生活状态。
作家们渴望摆脱现实的束缚,追求自由和美好的境界。
例如,郁达夫的《春》中描绘了一个纯洁而美好的世界,这种对理想的追求使读者感到温暖和希望。
3.对自然的赞美和热爱:浪漫主义作品常常表达对自然的赞美和热爱。
作家们通过描绘自然的美丽和壮观来传递自己的情感。
例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中描绘了大自然的美丽和恢弘,这种对自然的赞美使读者感到宁静和舒适。
三、浪漫主义在中国现代文学中的代表作品1.《狂人日记》:这是鲁迅的代表作之一,通过主人公的内心独白,表达了对现实的绝望和对自由的渴望。
这部小说以其深刻的思想和独特的叙述方式成为了中国现代文学中的经典之作。
2.《春》:这是郁达夫的代表作之一,通过对一个纯洁而美好的世界的描绘,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这部小说以其细腻的描写和感人的情感打动了无数读者。
3.《再别康桥》:这是徐志摩的代表作之一,通过对大自然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回忆和对未来的期待。
这首诗以其优美的语言和深情的表达成为了中国现代文学中的经典之作。
四、浪漫主义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浪漫主义对中国现代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七章 浪漫主义文论 (《西方文学理论》PPT课件)

柯勒律治(1772— 1834),英国著名浪漫 主义诗人和批评家。 其文论著作主要有 《文学生涯》、《莎 士比亚评论集》等。
第二节 华兹华斯与柯勒律治
(1)论想象
①他给“想象”确定的两个 内涵是统一的精神与融合的 魔力
想象是将作家的主动性与对 象的被动性在相当的深度与 限度上加以综合的“中间力 量”。
“诗人之作诗只受到一种限制,那就是,他必须 把直接的快感授给一个人,使之获得所期望于他 的见识。”
——华兹华斯:《〈抒情歌谣集〉序言》
第二节 华兹华斯与柯勒律治
(3)论诗的语言
①力主诗歌应该运用日常乡间语言。
“我也采用了这些乡下人的语 言(当然清除了其中那些似乎 是真正的缺点,清除了一切经 常会而且必然会使人厌恶或唾 弃的因素),因为此等人时时 刻刻都接触到最精彩的语言所 从出的最精彩的事物。”
——弗·施莱格尔:《文学史讲演》
第一节 施莱格尔兄弟和海涅
(2)在文学的内容方面, 弗·施莱格尔要求文学反映 时代,艺术应该发挥认识功 能。
他所说的对时代的反映、对 生命和社会的认识,都是经 过主观化了的认识,现实仅 仅是观念的化身,观念始终 是第一位的。
第一节 施莱格尔兄弟和海涅
“浪漫主义的诗是包罗万象的 进步的诗。它的使命不仅在于 把一切独特的诗的样式重新合 并在一起,使诗同哲学和雄辩 术沟通起来,它力求而且应该 把诗和散文、天才和批评、人 为的诗和自然的诗时而掺杂起 来、时而融合起来。
——柯勒律治:《文学传记》
第二节 华兹华斯与柯勒律治
“良知是诗才的躯体,幻 想是它的衣衫,运动是它 的生命,而想象则是它的 灵魂”
——柯勒律治:《文学传记》
浪漫主文学和现实主义文学课件

要了解一件艺术品,一个艺术家,一群艺术 家,必须正确地设想他们所属时代的精神和 风俗概况。——法国艺术评论家丹纳
二、现代艺术
(一)背景 (二)现代派美术 1、代表:毕加索《坐在椅子上的女人》等 2、特点:夸张、变形、抽象的表现方法,
•
• • A.以写实的方法表现客观世界 • B.以夸张的形式表现主观内心感受 • C.以严整和谐的画面表现理性 • D.以奔放的笔法和色彩表现感情
猫王
猫王埃尔维斯·普雷斯利(1935—1977),20世纪美 国流行音乐中最重要的人物。他使摇滚乐在世界范围的 流行普及化,他的唱片销售量超出历史上任何一位歌手, 时至今日,超出一百亿张。他的单曲中有56首全球销售 量超出一百万张。他在美国创下18首冠军曲的纪录。他 主演过33部电影。
先河
一、近代艺术
(一)从古典主义音乐到浪漫主义音乐 1、古典主义音乐 2、浪漫主义音乐(19世纪初兴起,19世纪中鼎盛)
(1)浪漫主义音乐背景(可结合浪漫主义文学背景分析) ① 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使音乐更深刻表现人性,反映社 会生活。 ② 各国面临不同社会问题使音乐发展呈现多样性和民族 性 (2)浪漫主义特点:抒情、个性、独创、热烈奔放 (3)代表:开创者——贝多芬,代表——舒伯特、肖邦、 柴科夫斯基
•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时代背景: • 1)第二次工业革命使社会生产力大大
提高。
• 2)贫富分化更加悬殊,资本主义带来的 社会罪恶惊人增加。
• 3)文学上,人们要求真实地描写现实生 活,揭露并批判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罪恶.
2、批判现实主义的文学
代表人物 国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 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第一节概述一、浪漫主义文学的形成和基本特点1.19世纪欧美浪漫主义文学产生的背景:a)法国大革命催生的社会思潮的产物。
b)德国古典哲学和空想社会主义为其提供思想基础。
c)文学自身的发展。
2.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的思想特点:a)强调创造的绝对自由,反对古典主义的清规戒律,要求突破文学描绘现实的范围。
b)从民主主义的立场,或者从留恋旧制度的立场,抨击封建制度或者资本主义的罪恶现象。
c)酷爱描写中世纪和以往的历史。
d)偏重于描写自然风光,厌恶资本主义文明和现实,标举卢梭“回归自然”的主张。
3.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的艺术特点:a)强调个人感情的自由抒发,有强烈的主观性。
b)对各种艺术形式进行卓有成效的探索,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对民间文学的重视以及诗体长篇小说的创造。
c)惯用对比和夸张,重视丑的美学价值,大力提倡想象。
d)忧郁感伤情调的喜好。
二、欧美各国的浪漫主义文学1.英国第一代:“湖畔派”诗人。
华兹华斯、柯勒律治、骚塞向往中世纪的宗法制田园生活,他们隐居在英国西北部的湖区而闻名。
1798年出版的《抒情歌谣集》其中的《序言》,成为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纲领。
第二代:拜伦(1799—1824)雪莱(1792—1822)浪漫主义小说家司各特,其代表作为历史小说《艾凡赫》。
波西·比希·雪莱(1792—1822)被恩格斯称为“天才的预言家”。
雪莱第一部长诗叫《麦布女王》。
诗剧《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1819写成)。
晚期的抒情诗以《西风颂(1819)、《云雀》(1820)等为著名。
表达了诗人高昂的革命热情,对未来的深刻预言。
约翰·济慈(1795——1821)《夜莺颂》、《秋颂》、《希腊古翁颂》;2.德国“浪漫主义故乡”(1)施莱格尔兄弟《雅典娜神像》(2)格林兄弟《儿童与家庭童话集》(3)霍夫曼(1776—1822)代表作为《金罐》、《谢拉皮翁兄弟》(短篇小说集)(4)海涅(1797—1856)犹太人,革命民主主义诗人。
代表作《西里西亚的纺织工人》、《德国,一个冬天的神话》。
1836年发表的《论浪漫精神》,标志着浪漫主义的结束。
3.法国(1)夏多布里昂(1768—1848)其《阿达拉》(1801)标志着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问世。
主人公在爱情和宗教信仰的矛盾中选择了后者。
《勒内》(1802)勒内患了“世纪病”,什么都不能给他带来安慰,最后皈依了基督教。
(2)史达尔夫人(1766—1817)具有资产阶级自由思想。
写有《论文学》,肯定浪漫主义,否定古典主义。
(3)维克多·雨果——专讲(4)大仲马(1803—1870)代表作有《基督山伯爵》《三个火枪手》等(5)小仲马(1824—1895)代表作有《茶花女》玛格丽特(6)乔治·桑(1804—1876)代表作有《安吉堡的磨工》(7)梅里美(1803—1870)代表作有《加尔曼》、《高龙巴》等。
4.俄国(1)茹科夫斯基(1783—1852)代表作有《俄国军营中的歌手》、《斯维特兰娜》、《柳德米拉》,他是俄国第一位抒情诗人,别林斯基说:“如果没有茹科夫斯基,我们就不可能有普希金。
”(2)普希金(1799—1837)《自由颂》、《致恰达耶夫》、《鲁斯兰和柳德米拉》,另外还有童话《鱼夫和金鱼的故事》。
(3)莱蒙托夫(1874—1841)1837年普希金被杀,他写有《诗人之死》,因此成名。
其代表作为《当代英雄》。
5.美国(1)库柏(1789—1851)美国民族文学的开拓者,“美国的司各特”代表作有《开拓者》、《最后的莫希干人》、《草地》、《探路者》、《杀鹿者》。
(2)爱默生(1803—1882)超验主义者,诗人,散文家。
(3)爱伦·坡(1809—1849)颓废诗人,小说家,评论家。
认为文艺既不是客观现实的反映,也不是作家内心世界的抒发,而是“纯艺术”。
(4)霍桑(1804—1864)美国十九世纪影响最大的浪漫主义小说家。
代表作为《红字》海丝特·白兰、丁梅斯代尔、罗格·齐灵沃斯作者一方面提出了宗教改革的理想,同时也人性恶的巨大力量感到无奈。
(5)惠特曼(1807—1865)开辟自由诗体先河。
代表作《草叶集》(1855—1892)第二节华兹华斯华兹华斯(1770——1850)的《抒情歌谣集序》被称为是英国浪漫主义艺术的纲领和宣言。
《抒情歌谣集》试图把平凡的日常社会描绘成富有奇妙的色彩《抒情歌谣集·再版序言》(1800年)发表了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宣言。
第三节拜伦英国19世纪上半叶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拜伦,由于他的卓越的诗歌创作有力地支持了法国大革命后席卷全欧的民族民主革命运动,并在一定程度上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种种弊端,它是欧洲文学界的一面光辉旗帜。
恩格斯赞赏他对现实社会的辛辣讽刺。
《唐璜》(1818-1823)《唐璜》是拜伦的代表作,也是欧洲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品。
这部以社会讽刺为基调的诗体小说约16000行,共16章,虽未最后完成,但因其深刻的思想内容、广阔的生活容量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被歌德称为“绝顶天才之作”。
《唐璜》的主题是英国贵族和资产阶级的拜金主义作了淋漓尽致的揭露和讽刺。
英国统治阶级夸耀“自由”和“权利”,但是唐璜初次来到伦敦,就遭到了强盗的袭击。
诗歌痛斥英国贵族卡斯尔累爵士为“恶棍”和“奴隶制造商”,谴责当时备受统治阶级称赞的惠灵顿为“第一流的刽子手”。
英国上流社会外表华丽,内部却糜烂透顶,丑陋不堪。
诗歌中一个场景接着一个场景呈现在读者的眼前。
情节发生在18世纪末,但是,描绘的却是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欧洲社会的现实生活。
诗人是用过去的革命经验和当时的现实相比,鞭挞了“神圣同盟”和欧洲反动势力,号召人民争取自由、打倒暴君。
第四节雨果维克多·雨果(1802—1885)是法国重要的诗人、戏剧家和小说家,浪漫主义运动的领袖。
在各个文学领域都有重大建树。
1、雨果的生平与创作1827年10月雨果发表《<克伦威尔>序言》这是浪漫主义的宣言书。
在这篇文章里,雨果提出了一条新的美学原则:对照。
他认为:“丑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着优美,丑怪藏在崇高背后,美与恶并存,光明与黑暗相共。
”1830年戏剧《欧那尼》正式上演,为此,浪漫派与伪古典派进行了激烈的斗争,最后,浪漫派宣告胜利。
1831年:浪漫主义的杰作-《巴黎圣母院》30—40年代:5部诗集:《东方集》《秋叶集》《晨夕集》《心声集》《光与影集》6部戏剧50年代后的主要小说:《悲惨世界》《海上劳工》《笑面人》《九三年》雨果的文学思想(1)在创作上主张浪漫主义,反对古典主义。
1827年《〈克伦威尔〉序言》的发表,成了浪漫主义文学的宣言。
1829年《艾尔那尼》的上演,打败了古典主义戏剧,使古典主义文学思潮最终退出历史舞台。
(2)雨果的美学观和创作观美丑对照原则,即将崇高优美和滑稽丑怪相结合。
“万物中的一切并非都是合乎人情的美……丑就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着优美,丑怪藏在崇高的背后,美与恶并存,光明与黑暗相共。
”为了强调对照,因此文学应该像聚光镜,要求作者应该采用夸张的手法,描写不寻常的现象。
(3)雨果的世界观和价值观雨果认为世上存在着两种法律:一种是高级的法律即仁慈与爱,一种是低级的法律即刑法。
高级的法律征服人心,低级的法律仅仅是摧残肉体。
高级的法律关注的是根本,低级的法律只是注意的表象。
解决社会的罪恶需要的不是革命,不是专制,不是法律,而是仁爱。
(4)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是以仁爱万能为核心的,它一方面表现为对贫困不幸的下层社会的同情和对社会不公平的现象的控诉,另一方面表现为通过道德感化来消除社会疾苦的幻想。
雨果确信:仁慈博爱是提高道德感化来消除社会疾苦的力量;一切受难者,在永恒的爱的光辉照耀下,均将得救。
雨果虽说在不少场合,同情革命斗争,但是在社会改革的途径的问题上,他仍然是一个道德感化论者。
雨果是爱人类,同时也爱万物,他认为一切皆有灵性,因此对宇宙万物一视同仁。
雨果的人道主义在当时是和泰纳所宣扬的以实证主义为基础的决定论相对立的;这种人道主义思想的形成,和基督教、泛神论以及空想社会主义的影响有着密切联系的。
雨果的人道主义是深厚和博大的,他同情所有的人,并且越到后期,他的作品中的人道主义就越明显。
但是,在雨果看到了法律的局限性的同时,看到了道德作用的同时,法律的作用也不能完全废除,完全抛开法律,走人人圣贤的道路,只能带来灾难。
雨果是浪漫主义手法的集大成者:1)雨果是运用对照手法的大师。
2)雨果善于塑造下层人物的形象。
3)雨果力图以史诗的气魄和规模去再现社会和历史。
4)情节的传奇性。
5)雨果注重心理描写。
6)雨果善于将无生命或非人的事物,描绘得如同有生命的物体一样神奇。
第七节惠特曼惠特曼(1819—1892)是美国现代诗人和现代文学的始祖。
惠特曼创作的《草叶集》宣扬了自由、博爱,代表了美利坚合众国的新声,推动了美国的民主进程。
一、生平和创作(一)1819年5月31日,惠特曼出生在纽约长岛(二)1855年,《草叶集》初版问世;1860年,《草叶集》第三版发行,从多角度反映美国社会生活(三)1862年,创作《桴鼓集》阐发其民主理想二、《草叶集》惠特曼(1819-1892),1855年《草叶集》的第1版问世,共收诗12首,最后出第9版时共收诗383首,其中最长的一首《自己之歌》共1,336行。
这首诗的内容几乎包括了作者毕生的主要思想,是作者最重要的诗歌之一。
惠特曼诗歌的艺术风格和传统的诗体大不相同。
他一生热爱意大利歌剧、演讲术和大海的滔滔浪声。
西方学者指出这是惠特曼诗歌的音律的主要来源。
他的诗歌从语言和题材上深刻地影响了二十世纪的美国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