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要求试验内容和方法思考题

合集下载

有机实验思考题

有机实验思考题

有机实验思考题注意事项(强调)1.装样时样品快、净、实,样品⾼度为2 mm左右。

做⼀根,装⼀根。

2.橡⽪圈⼀定要在⽯蜡油液⾯上。

3.三中部:样品部位处于⽔银球的中部;⽔银球位于b形管上下两叉⼝管的中部;外管中所装的待测液的中线对准温度计⽔银球的中部。

4.浴液⾼度刚好达b形管叉⼝处上边即可。

5.测定熔点时,开始升温可以较快,越接近熔点,升温速度应越慢。

6.先测温度低再测温度⾼的样品。

思考题(提问)1.第⼀次使⽤过的熔点测定管,能否等到样品凝固后⽤于第⼆次测量?答:不⾏。

因为第⼀次测量固体熔解时有些物质会发⽣部分分解,有些则会转变成具有不同熔点的其他结晶形式。

2.下列各种情况对熔点的测定有何影响?答:(1)⽑细管未完全熔封:则浴液会流进样品中,熔点偏低,熔程增长;(2)⽑细管不⼤⼲净;则熔点偏低,熔程增长;(3)升温太快:则初熔不准确,熔点偏⾼,熔程增长;(4)样品装得不紧密:则熔程增长;(5)⽑细管壁太厚:传热慢,则熔点偏⾼。

(6)样品位置未与⽔银球对齐:样品位置偏低,熔点偏⾼;位置偏⾼,熔点偏低。

思考题1.在进⾏蒸馏操作时应注意哪些问题?答:进⾏蒸馏操作时应注意如下⼏个问题:(1) 蒸馏前必须加⼊沸⽯防⽌暴沸。

(2) 安装仪器应根据酒精灯外焰确定铁圈的⾼度,按照“从下到上,从左到右”顺序安装,拆卸时则相反;温度计⽔银球的上缘恰好与蒸馏瓶⽀管的下缘在同⼀⽔平线上;除接液管与接受瓶之间外,整个装置中的各部分都应装配紧密,防⽌有蒸⽓漏出⽽造成产品损失或其它危险。

(着⽕)(3) 先通冷凝⽔后加热;蒸馏结束时先移去热源后关闭冷凝⽔。

(4) 加热速度要适当,使馏出液的蒸出速度为1 ~ 2滴·S-1为宜。

2.蒸馏时加⼊沸⽯的作⽤时什么?如果蒸馏前忘记加沸⽯,液体接近沸点时,你将如何处理?当重新进⾏蒸馏时,⽤过的沸⽯能否继续使⽤?为什么?答:加⼊沸⽯的作⽤是防⽌暴沸。

⼀旦发现没有加沸⽯,则应⽴即停⽌加热,等溶液稍微冷却后再补加沸⽯(接近沸点温度时不能补加!),然后继续加热。

(完整版)大学化学实验考试各实验注意事项及思考题答案

(完整版)大学化学实验考试各实验注意事项及思考题答案

一、皂化反应注意事项1、每次更换电导池溶液时,都要用电导水淋洗电极和电导池,接着用被测溶液淋洗2~3次,注意不要接触极板,用滤纸吸干电极时,只吸电极底部和两侧,不要吸电极板。

2、电极引线不能潮湿,否则将测不准。

3、高纯水被盛入容器后应迅速测量,否则电导率变化很快,因空气中CO2溶于水中,变为CO32-。

4、盛被测溶液的容器必须清洁、无离子污染。

5、本实验需用电导水,并避免接触空气及灰尘杂质落入。

6、配好的NaOH溶液要防止空气中的CO2气体进入。

7、乙酸乙酯溶液和NaOH溶液浓度必须相同。

8、乙酸乙酯溶液需临时配制,配制时动作要迅速,以减少挥发损失。

思考题1、为何本实验要在恒温条件下进行,而且乙酸乙酯和氢氧化钠溶液在混合前还要预先加热?答:温度对反应速率常数k影响很大,故反应过程应在恒温条件下进行。

预温后混合,可以保证反应前后温度基本一致,保证了恒温条件,排除了温度变化对该实验测定的影响2、反应级数只能通过实验来确定,如何从实验结果来验证乙酸乙酯皂化反应为二级反应?答:选择不同的乙酸乙酯浓度和氢氧化钠浓度,测定不同浓度的反应物在相同反应条件下的反应速率。

3、乙酸乙酯皂化反应为吸热反应,在实验过程中如何处理这一影响而使实验得到较好的结果?答:在恒温水浴中进行,并尽量采用稀溶液已控制反应速率,并不断搅拌。

4、如果氢氧化钠和乙酸乙酯溶液均为浓溶液,能否用此方法求k值?为什么?答:不能。

这时体系的影响因素太多了。

比如大量放热使体系温度不恒定,溶液较大的粘度对反应也有影响。

二、热值测定注意事项1.试样在氧弹中燃烧产生的压力可达14 MPa。

因此在使用后应将氧弹内部擦干净,以免引起弹壁腐蚀,减小其强度。

2.氧弹、量热容器、搅拌器在使用完毕后,应用干布擦去水迹,保持表面清洁干燥。

3.氧气遇油脂会爆炸。

因此氧气减压器、氧弹以及氧气通过的各个部件,各连接部分不允许有油污,更不允许使用润滑油。

如发现油垢,应用乙醚或其他有机溶剂清洗干净。

实验思考题

实验思考题

实验一1.以水做介质所测得的λ~Re 关系能否适用于其它流体? 如何应用可以用于牛顿流体的类比,牛顿流体的本构关系一致。

应该是类似平行的曲线,但雷诺数本身并不是十分准确,建议取中间段曲线,不要用两边端数据。

雷诺数本身只与速度,粘度和管径一次相关,不同流体的粘度可以查表.2在不同设备上( 包括不同管径) ,不同水温下测定的λ~Re 数据能否关联同一条曲线?.一次改变一个变量,是可以关联出曲线的,一次改变多个变量时不可以的。

3流体流动阻力测定实验中,如何检验测试系统内的空气是否已经被排除干净?将阀2、3、4、5、6打开,观察管路出口的水是否均匀流出,如果出口处水流均匀且没有突突声,则空气已排尽。

4对装置作排气工作时,是否一定要关闭流程尾部的流量调节阀看你要测定的是什么啊,不关闭就会产生一定的背压力,对前面而言就是有一定的阻力啊5如果测压口,孔边缘有毛刺或安装不垂直,对静压的测量有何影响?没有影响.静压是流体内部分子运动造成的.表现的形式是流体的位能.是上液面和下液面的垂直高度差.只要静压一定.高度差就一定.如果用弹簧压力表测量压力是一样的.所以没有影响.实验二1测定离心泵特性曲线的意义有哪些?2.试从所测实验数据分析离心泵在启动时为什么要关闭出口阀门?3.启动离心泵之前为什么要引水灌泵?如果灌泵后依然启动不起来,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什么?4.为什么用泵的出口阀门调节流量?这种方法有什么优缺点?是否还有其他方法调节流量?5.泵启动后,出口阀如果不开,压力表和真空表读数如何变化?为什么?6.正常工作的离心泵,在其进口管路上安装阀门是否合理?为什么?7.试分析,用清水泵输送密度为1200Kg/m^3的盐水,在相同流量下你认为泵的压力是否变化?轴功率是否变化?1、特性曲线主要是用于选泵使用,不同曲线会极大影响泵的效率,泵并联运行也需要性能曲线,合理配备水泵的台数。

2、关闭阀门的原因从试验数据上分析:开阀门意味着扬程极小,这意味着电机功率极大,会烧坏电机。

正交偏光镜下观察指导基本要求内容和方法

正交偏光镜下观察指导基本要求内容和方法

《正交偏光镜下观察》实验指导实验类型:综合实验学时:2实验要求:必修测定光率体椭圆半径名称、消光角类型、消光角、延性及双晶一、基本要求1.学会测定光率体椭圆半径的方位与名称。

2.认识三种消光类型,学会测定消光角、延性的方法。

3.认识双晶现象。

二、实验内容和方法1.用石膏试板测定磷灰石的光率体椭圆长短半径的方位和名称2.用石膏试板、云母试板分别测定白云母的光率体椭圆长短半径的方位与名称(1)选择欲测矿物(磷灰石、白云母)置于视域中心,旋转载物台至消光位,此时矿片上的光率体椭圆长短半径分别平行上下偏光镜的振动方向,即与目镜十字丝一致。

(2)从消光位转动载物台45o,此时矿片上的光率体椭圆长短半径分别与目镜十字丝成45o,矿片干涉色最亮。

(3)插入石膏试板,观察干涉色的升降变化。

根据补色法则:干涉色升高,同名半径一致;干涉色降低,异名半径一致。

如磷灰石在正交偏光镜下从消光位逆时针转45o(矿物处于II、IV象限)呈I级灰白干涉色(R1=147nm),加入石膏试板(R2=550nm)后呈II级蓝干涉色(R总=697nm)。

R总=R1+R2=147nm+550nm=697nm干涉色增加,同名半径一致,因此,磷灰石光率体的长轴与晶体的短边平行,短轴与晶体的长边平行。

职工磷灰石在正交偏光镜下从消光位顺时针转45o(矿物处于I、III象限),加入石膏试板后,磷灰石矿物呈I级橙黄干涉色。

R总=R2-R1=550nm-147nm=403nm干涉色降低,异名半径平行,磷灰石光率体椭圆切面的的长短轴分布与II、IV象限判定结果一致。

3.观察角闪石的三种消光类型(1)平行消光(2)斜消光(3)对称消光4.学会测定消光角的方法一般只有在单斜晶系和三斜晶系矿物中有些切面晶轴与光率体主轴不一致,因此只有单斜晶系和三斜晶系矿物测定消光角,由于不同矿物的消光角不同,测定消光角便具有鉴定意义。

消光角测定步骤:(1)选择定向切面。

如测角闪石的消光角,应选平行光轴面的切面,该切面具有一组清晰解理,多色性明显,干涉色最高。

物化实验思考题参考答案及数据记录格式

物化实验思考题参考答案及数据记录格式

物化实验思考题参考答案及数据记录格式物理化学试验部分⼀、饱和蒸⽓压1.断开机械泵的电源之前,⼀定要使安全瓶的活塞通_____后,⽅可断电源, 否则停机后机械泵内的油会倒吸⼊安全瓶中。

答:⼤⽓2. 实验室最常⽤的是福廷式⽓压计,其刻度是以温度等于273 K,纬度45℃海平⾯的⾼度为标准的,所以⽓压计上直接读出的数值必须经过,,和等的校正后⽅才正确,在精密的⼯作中,必须进⾏上述校正⼯作。

答:仪器误差, 温度, 海拔⾼度, 纬度3.液体饱和蒸⽓压与温度的关系可⽤Clausius-Clapeyron⽅程表⽰,该⽅程在什么条件下才能应⽤?答:该⽅程的应⽤条件有三:①有⼀相是⽓相的纯物质的两相平衡封闭系统。

②液固相体积忽略不计③⽓体看成理想⽓体。

4.测定液体饱和蒸⽓压的⽅法常⽤的有,,;等压管上配置冷凝器其作⽤是。

答:饱和⽓流法;动态法;静态法;冷凝⽔蒸⽓⼆、双液系⽓液平衡相图1. 在双液系⽓液平衡相图实验中,⽤来测量⽓液两相平衡温度的温度计位置应在( C )A. ⽓相中B. 液相中C. ⼀半浸在液⾯下,⼀半露在蒸⽓中D. 任意位置2.测量双液系沸点时,什么时候读数最好?(B)A. 液体刚沸腾时B. 温度计的读数稳定时C. 长时间沸腾后D. 收集室⼩球D中有液体产⽣时3.双液系的沸点不仅与外压有关,还与双液系的有关。

答:组成4.液体的沸点是指液体的蒸⽓压与相等时的温度。

答:外压5.在测定⼆组分完全互溶体系的沸点-组成图的实验中,测定平衡时⽓、液两相的组成常⽤的仪器是,直接测定的物理量是。

答:阿贝折光仪;折射率三、凝固点降低测量分⼦摩尔质量1.下列因素与稀溶液凝固点降低值⽆关的是( D )A. 溶剂的种类B. 溶剂的数⽬C. 溶质的种类D. 溶质的数⽬2.指定了溶剂的种类与数⽬,稀溶液的凝固点降低值只取决于,⽽与溶质的种类⽆关。

答:溶质分⼦的数⽬3.含⾮挥发性性溶质的双组分稀溶液的凝固点纯溶剂的凝固点。

(填⾼于,等于,低于)答:低于4.在凝固点降低法测量摩尔质量的实验中,根据什么样的原则考虑加⼊溶质的量?太多太少影响如何?答:应保证溶液为稀溶液。

思考题——精选推荐

思考题——精选推荐

实验一、仪器的认领思考题:(1)举例说明如何洗涤具有还原性质的污迹?如何洗涤有机物污迹?如何洗涤净瓷研钵内的污迹?如何洗净类似于烧瓶一类的无法刷洗干净的容器?(2)带有刻度的度量仪器如何进行干燥?(3)烤干试管时,为什么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实验三、煤气灯的使用思考题:(1)正常火焰哪一部位温度最高?哪一部位温度最低?各部位的温度为何不同?实验五、水的净化思考题:(1)天然水中主要的无机盐杂质是什么?(2)用电导率仪测定水纯度的根据是什么?(3)如何筛分混合的阴、阳离子交换树脂?实验六、盐酸和氢氧化钠互滴思考题:(1)容量器皿洗净的标志是什么?(2)滴定分析中,哪些仪器在使用时需要用操作溶液润洗几次,为什么?(3)有同学在滴定时把锥形瓶用操作溶液润洗,将对测定结果有何影响?(4)滴定管中存有气泡对滴定有什么影响?怎样避免?实验七、标准液的配制与标定思考题:(1)如何计算称取基准物质H2C2O4·2H2O的质量范围?太多或太少对标定有何影响?(2)用称量瓶称取H2C2O4·2H2O基准物质时,称量瓶盖是否需要盖好?为什么?(3)用H2C2O4标定NaOH溶液时,是否可用甲基橙作指示剂?(4)若滴定管、移液管、锥形瓶和容量瓶都有少量水分,是否都需要用标准溶液润洗?实验八、醋酸电离度思考题:(1)在测定吸光度时,如果温度变化比较大,对测得的稳定常数有何影响?(2)实验中,每个溶液的pH是否一样,如不一样对结果有何影响?(3)使用分光光度计要注意哪些操作?(4)使用分光光度法测定配合物组成与稳定常数的前提是什么?实验九、氯化钠的提纯思考题:(1)粗盐中含有那些杂志?如何用化学方法去除?怎样检验其可溶性杂质是否沉淀完全?(2)为什么首先要把不溶性杂质与SO42-一起除去?为什么要将硫酸钡过滤掉后才加碳酸钠?(3)为什么在粗盐提纯过程中加氯化钡和碳酸钠后,均要加热至沸?(4)通氯化氢气体前,为何要将氯化钠溶液浓缩至微晶出现?这种氯化氢法制备试剂氯化钠的原理是什么?(5)在产品干燥前,为什么要将氯化钠抽干?有何好处?(6)哪些情况会造成产品产率过高?实验十、转化法制硝酸钾思考题:(1)锥形瓶中析出的晶体是什么?(2)热过滤的目的是什么?(3)热过滤后小烧杯中析出的晶体是什么?(4)重结晶时,按KNO3:H2O=2:1(质量比)的比例向粗产品中加入一定量水的理论依据是什么?实验十一、乙醇纯化思考题:(1)在蒸馏装置中,把温度计水银球插入溶液中或在蒸馏头侧管口之上,是否正确?为什么?(2)蒸馏时,烧瓶中为何要加沸石?如果加热后才发现未加沸石,如何处理才安全?实验十二、熔点的测定思考题:(1)分别测得样品甲、乙的熔点各为100℃,将它们按任意比例混合后,测得的熔点仍为100℃,这说明什么问题?(2)测定熔点时,若遇下列各种情况,将会产生怎样的结果?A.熔点管内壁不洁净;B.熔点管壁太厚;C.熔点管底部未封严;D.样品未完全干燥或含有杂质;E.样品研得不细或装得不紧、不匀;F.测定时,升温速率太快。

微生物实验思考题参考答案及知识要点

微生物实验思考题参考答案及知识要点

微生物实验思考题参考答案及知识要点一.酵母菌形态观察及死活细胞鉴别1.吕氏碱性美蓝染液浓度和作用时间的不同对酵母菌死细胞数量有何影响?是分析其原因。

美蓝是一种无毒性的染料,它的氧化型呈蓝色,还原型无色。

用美蓝对酵母的活细胞进行染色时,由于细胞的新陈代谢作用,细胞内具有较强的还原能力,能使美蓝由蓝色的氧化型变成为无色的还原型。

因此,具有还原能力的酵母活细胞是无色的,而死细胞或代谢作用微弱的衰老细胞则呈蓝色或淡蓝色,借此即可对酵母菌的死细胞和活细胞进行鉴别。

美蓝浓度高了,代谢不太活跃的活细胞也会被染色,从而使观察到的死细胞较多,活细胞较少;反之,则代谢微弱的细胞也能还原美蓝,不被染色,从而使观察到的死细胞较少,活细胞较多。

二. 细菌的简单染色和革兰氏染色1. 革兰氏染色中那一步是关键?为什么?你是如何操作的?革兰氏染色的关键步骤是:乙醇脱色(是脱色时间)。

如果脱色过度,革兰氏阳性菌也可被脱色而被误认为是革兰氏阴性菌;如脱色时间过短,革兰氏阴性菌也可被脱色而被误认为是革兰氏阳性菌。

脱色时间的长短还受涂片的厚薄,脱色是玻片晃动的快慢及乙醇用量的多少等因素的影响,难以严格规定(脱色是应当控制速度,脱色时间一般为20—30s)。

2. 固定的目的之一是杀死菌体,这与自然死亡的菌体有何不同?自然死亡的菌体本身已经部分自溶,结构已经改变。

固定杀死细菌时细菌结构是保持死亡时的状态的。

3. 不经复染这一步能否区分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能。

在酒精脱色后,不被酒精脱色而保留紫色者为革兰氏阳性菌(G+),被酒精脱色为革兰氏阴性菌。

最后一步用番红染液复染,是为了让结果更清楚。

4. 涂片为什么要固定,固定适应注意什么问题?a 杀死细菌并使菌体黏附与玻片上;b 增加其对染料的亲和力。

固定时应注意:手持玻片,菌膜朝上,在微火过3次(手指触摸玻片反面,不烫手为宜),固定时应尽可能维持细胞原有形态,防止细胞膨胀或收缩。

三. 霉菌、放线菌的形态观察1. 镜检时,如何区分基内菌丝与气生菌丝?一般气生菌丝颜色较深,直生或分枝丝状,比基内菌丝粗;而基内菌丝色浅、发亮,可看到横隔膜,继而断裂成球状或杆状小体。

仪器分析实验基本要求与注意事项

仪器分析实验基本要求与注意事项
可编辑版
29
Chemistry Lab Center
(8)时间常数(档) (9)乙炔流量(L/min) (10)空气流量(L/min) (11)燃助比
可编辑版
30
Chemistry Lab Center
2. 列表记录测量钙、镁标准溶液系列的吸光度( nm),然后以吸光度为纵坐标,标准溶液系 列浓度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可编辑版
27
Chemistry Lab Center
4. 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分别测定自来水样溶液 中钙、镁的吸光度。
可编辑版
28
Chemistry Lab Center
六、数据及处理
1. 记录实验条件 (1)仪器型号 (2)吸收线波长(nm) (3)空心阴极灯电流(mA) (4)狭缝宽度(mm) (5)燃烧器高度(mm) (6)负高压(档) (7)量程扩展(档)
• 原子化方法---
• 火焰法 • 无火焰法—电热高温石墨管,
激光。
• 火焰原子化装置—雾化 器和燃烧器。
可编辑版
图6 雾化器结构示意图
20
Chemistry Lab Center
三、仪器设备
1)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2)50mL容量瓶 3)250mL容量瓶 4)分析天平 5)钙、镁的空心阴极灯
可编辑版
现代仪器分析不仅提供了的分析测试技术,而且是自然科学 领域重要的科学研究手段。
Chemistry Lab Center
2. 实验教学的目的
实验课教学应该使学生: 尽量涉及较新和较多的仪器分析方法; 尽量有效地利用每个实验单元的时间; 尽量做一些设计性实验。
教学中不仅要巩固和提高学生仪器分析方法的理论知识水平和实验操 作技能,而且要着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正交偏光镜下观察(一)》实验指导
实验类型: 综合
实验学时:2
实验要求:必修
一、基本要求
1.学会检查和校正正交偏光镜下的装置。 2.认识正交偏光镜下矿物的消光与干涉现象。 3.观察干涉色的级序特征,认识干涉色色谱。
二、实验内容和方法
1.检查偏光显微镜的正交装置。 2.观察矿物的消光现象与消光位。 非均质体除垂直光轴以外的其他方向切面在正交偏光镜下旋转载物台一周出现四明四 暗现象,矿片黑暗时称为消光,矿片消光时所处的位置称为消光位。四次消光位各相差 90o, 从消光位转动载物台 45o,视域中矿片最明亮,干涉色最清晰。 3.掌握石膏试板云母试板的干涉色、光程差值及其光率体椭圆长短半径的位置。 4.观察石英楔的干涉色级序,掌握各级干涉色的色序及其特征。 将石英楔从试板孔(即 45o 位置)中缓慢插入,或将石英楔置于载物台上,从 45o 方向 缓慢推进,观察 I-III 级干涉色的级序与色序特征,对照米歇尔-列维色谱个观察。 5.利用楔形法判断橄榄石的干涉色级序。 首先选择具有楔形边的橄榄石颗粒,其最外缘必须是 I 级灰白干涉色的方可应用,其次, 注意观察红色干涉色色圈数目(n),最后依据(n+1)法则即可确定橄榄石中心部位的干涉 色为几级干涉色。如橄榄石边缘为 I 级灰,有两道红圈(或带),中间干涉色为蓝绿色,则 此橄榄石应为 III 级蓝绿干涉色。 6.已知橄榄石为 III 级蓝绿干涉色,用米歇尔-列维干涉色色谱表,薄片厚度为 0.03mm, 确定橄榄石的最大双折射率。 7.认识方解石的高级白干涉色特征,参观绿泥石的异常干涉色现象。 注意:描述干涉色时,一定要说明干涉色的级序和具体颜色,如 II 级蓝干涉色,同时 要与肉眼观察矿物的颜色,单偏光镜下观察的矿物颜色的形成机理进行区分。
1650mm 2200mm
第I级 第 II 级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第 III 级
三、用矿物楔形边法确定矿物的干涉色级序
薄片 矿物名 突起等 颗 干涉 干涉色紫红



粒 色 色圈的圈数
1
2 橄榄石
3
4
最高干涉 色级序
图示
双折 率
四、实验报告
一、石膏试板、云母试板和石英楔干涉色观察
试板
干涉色及相 应光程差值 (R/nm)
试板光率体切面方向
长边
短边

使用范围 试板孔方向
石膏
云母
石英楔
二、石英楔干涉色观察
1.石英楔干涉色描绘
I级
II 级
III 级
IV 级
色谱
干涉色名称
0mm 2.各级干涉色的特点
550mm
1100mm 干涉色特点
三、思考题
1.消光与消色有何区别? 2.同一种矿物的不同方向切面为什么干涉色不同? 3.干涉色与单偏光镜下观察的矿物颜色有何不同? 4.如何区别高级白与一级灰白干涉色? 5.当高级白的方解石切面光率体椭圆半径位于 45o 位置时,插入石膏试板,矿物的干涉 色无明显变化,而当其光率体半径处于十字丝位置时,加入石膏试板,视域为一级紫红,为 什么? 6.何谓矿物的异常干涉色?形成异常干涉色的原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