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鹿和狼的故事

合集下载

最新版六年级上语文 14《鹿和狼的故事》说课稿

最新版六年级上语文  14《鹿和狼的故事》说课稿

14《鹿和狼的故事》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鹿和狼的故事》。

下面我就结合我的教学设计和课堂的实际教学做一个简单解说:一、教材分析:《鹿和狼的故事》是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内阅读课文。

课文所在单元的主题是“珍惜资源,保护环境”,单元学习任务是“把握主要内容,联系实际,深入思考。

同时,积极行动起来,珍惜资源,保护环境,为了美好家园,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这篇课文写的是在20世纪初叶,美国亚利桑那州北部的凯巴伯森林还是松杉葱郁,生机勃勃。

大约有四千只左右的鹿在林间出没。

美国总统罗斯福为了有效地保护鹿,决定由政府雇请猎人去那里消灭鹿的大敌——狼。

结果摧毁了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给森林带来巨大的生态灾难。

那么,毁灭森林的罪魁祸首是谁呢?可能谁也不会想到,那就是得到特别保护的——鹿。

课文通过美国总统罗斯福下令捕杀狼前后凯巴伯森林的不同情况,说明了生活在同一地球上的不同生物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人们必须尊重生物界中的相互关系。

二、教学目标依据新课标中提出的“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三个维度,以及结合这篇文章上述的特点,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以下三点: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懂得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关系,增强维护生态平衡的意识。

3.领悟作者通过具体事例的分析概括来说明道理的表达方法。

三、重点难点:为了凸显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高度统一的这一属性。

我将本课的教学重难点确定为了解课文内容,初步懂得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关系,增强维护生态平衡的意识。

四、设计理念及做法:( 一)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通过语言文字来把握思想内容,在语言文字的品味中感悟道理。

既注重训练学生的语言能力,又注重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牢牢把握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结合这一特点。

本篇文章分为两部分,1至6自然段为第一部分,记叙了一个故事,7至9自然段为第二部分,揭示了一些道理。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件14.鹿和狼的故事|人教新课标 (共33张PPT)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件14.鹿和狼的故事|人教新课标 (共33张PPT)

词义辨析
充足——充裕
课文解读
20世纪初,美国亚利桑那州北部的凯巴 伯森林还是松杉葱郁,生机勃勃。①有四千只 左右的鹿在林间出没,凶恶残忍的狼是鹿的 大敌。[句解:此处写狼是鹿的大敌为下文 埋下了伏笔。]
段析:开篇写凯巴伯森林有四千只左右 的鹿在林间出没,狼是鹿的大敌。
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很想让凯巴伯 森林里的鹿得到有效的保护,繁殖得更多一 些。[句解:交代了总统保护鹿的目的。] 他宣布凯巴伯森林为全国狩猎保护区,并决 定由政府雇请猎人到那里去消灭狼。
“冰冷”体现了枪口的无情,“惨叫”“一命呜呼” 等词语敲击着我们的心灵。
③“25年”“数千只”这两组数字说明了什么? 写捕杀时间长、被射杀的狼数量之大。
④“宠儿”“自由王国”分别指什么?为什 么这样称呼?“
宠儿”指的是鹿,因为它得到了总统的特 别保护;“自由王国”指的是鹿生活的凯巴伯 森林。由于捕杀狼这一行动大功告成,因此鹿 自由自在地过着“幸福生活”。这样称呼形象 生动。
读写错混提示
1.“繁殖”的“殖”读“zhí”, “殖”与“植”左边的偏旁不同,要注意区 分。
2.“角色”的“角”应读“jué”, 不读“jiǎo”。
一字多音
同音字词
【zhí】殖(繁殖)(生殖)植(植树) (植被)
【kěn】啃(啃青)(啃书本)肯(肯 定)(首肯)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9、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21.8.2521.8.25Wednesday, August 25, 2021 •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17:15:3317:15:3317:158/25/2021 5:15:33 PM • 11、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顺利地学习……(这)是教育过程的逻辑。21.8.2517:15:3317:15Aug-2125-Aug-21 •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17:15:3317:15:3317:15Wednesday, August 25, 2021

14课《鹿和狼的故事》

14课《鹿和狼的故事》

鹿和狼的故事寓意着自然界中生物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 故事强调了人类应该尊重自然规律,与自然和谐共处。 故事告诫我们,破坏生态平衡将会带来严重的后果。 鹿和狼的故事启示我们,要珍惜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鹿和狼的故事 传达了生态系 统平衡的重要 性,强调了尊 重自然、保护 生态的必要性。
通过故事中鹿 和狼的关系, 说明了生物之 间的相互依存 关系,强调了 人类应该尊重 自然规律,保 护生态平衡。
,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01 故 事 背 景 02 鹿 和 狼 的 生 态 平 衡 03 故 事 情 节 04 故 事 寓 意
时间:XXXX年 地点: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一个小镇
鹿和狼原本是互相捕食的关系,但因为人类的过度捕猎,狼的数量减 少,鹿失去了天敌 鹿群数量激增,过度啃食植被,导致生态平衡被破坏
人类意识到生态平衡的重要性,开始保护狼群,使其数量逐渐恢复
狼重新成为鹿的天敌,生态平衡得到恢复,故事发生
鹿是森林中的重要植食动物,能够控制森林植物的生长和分布。 狼是食物链中的重要掠食者,能够控制鹿等植食动物的数量,维护 生态平衡。 鹿和狼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是生态系统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
鹿和狼的存在对于维护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鹿是狼的主要 猎物之一,为 狼提供食物来

狼通过捕食鹿,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有助于控制鹿 的数量,维持
生态平衡
鹿在生存过程 中,通过奔跑 和团队协作来 逃避狼的捕食, 促进种群进化
鹿和狼之间的 捕食与反捕食 关系是自然界 的生存法则, 共同维持生态
系统的稳定
鹿和狼的矛盾起源 鹿和狼的斗争过程 鹿和狼的最终结果 故事情节的转折点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4鹿和狼的故事∣人教新课标-经典教学教辅文档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4鹿和狼的故事∣人教新课标-经典教学教辅文档

《鹿和狼的故事》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重点词语和句子了解狼与鹿之间的关系。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添加保护生态平衡的意识。

【教学重点】通过分析重点词语和句子理解狼与鹿之间彼此依存、彼此制约的关系。

【教学难点】加强保护生态平衡的意识。

【教学方法】合作、探求、交流【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图片【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媒体出示鹿和狼的图片)请同学们介绍一下这两种动物并用几个词语描述一下他们给你们留下的印象并说出理由。

(狼是凶悍的、残忍的,鹿是温顺的、仁慈的。

)是啊,从同学们的描述中我感受到了大家想要消灭狼从而保护鹿的情感。

但是狼真的就这样罪大恶极吗,必须杀害吗?这节课让我们经过一个故事了解一下鹿和狼的关系,看看经过学习你们的想法会有怎样的变化。

(板书课题)二、初读感知1.请同学根据课前搜集的材料简介罗斯福。

2.请同学们自在读课文,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利用上下文、工具书理解词句并做出标记。

(3)标出自然段。

3.找同学分段读课文,其他同学考虑:课文次要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罗斯福为保护鹿而下令消灭狼,从而导致森林被毁,鹿也大量死亡的故事。

4. 随文理解以下词语:厄运锐减保护要挟相悖苟延残喘面目全非罪魁祸首三、精读领悟1.全文共分几部分?第一部分(1~6),凯巴伯森林中发生的狼与鹿的故事。

第二部分(7),鹿和狼与森林的关系。

第三部分(8),人们对狼与鹿的认识同理想相悖。

第四部分(9)总结全文,告诫人们要尊重自然界的生态平衡。

2.默读鹿和狼的故事部分(1)边读边考虑:为甚么杀狼?(保护鹿)采取哪些措施?(消灭狼—25年六千多)结果怎样?(狼被灭鹿病死森林枯死)经过狼的呐喊与鹿的心声感受这个决策酿成的严重后果。

(2)请同学复述故事。

罗斯福为保护鹿而杀掉吃鹿的狼,由于狼的灭绝使鹿大量繁殖,从而过度啃食植被,使森林的生物链不平衡。

14、鹿和狼的故事

14、鹿和狼的故事

三,下令后狼和鹿发生什么变化 绿色植被减少,枯黄的土地 两年之后,鹿群的问题由十万只 扩大。

狼 数 量 得 到 控 制 得 到 保 护
鹿
这是一个 平衡的生物链, 只有这样,才 能使生态保持 平衡
少 吃 植 被
生 物 之 间 是 相 互 制 约、 联 系 的
草、树

狼数量减少
鹿
不能吃鹿
大 量 捕 杀 狼
14、狼和鹿的故事
你心中的狼和鹿
( 贪婪而凶残)的狼
( 活泼而美丽)的鹿
阅读自学提示
1、课文写发生在凯巴伯森林什么故事? 2、找出罗斯福为鹿采取保护措施句子。 3、请问下令后的狼和鹿发生什么变化? 4、找出罗斯福的做法所产生后果句子。 5、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一,发生在凯巴伯森林什么事?
本课的写作思路是先叙述具体事例,再分析 这一事例产生严重后果的原因,最后从教训中概 括出维护生态平衡的道理。
生物链中也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度过里面的 哪一环没有了,哪这个生物体系将遭到破坏! 你能说说这样的例子吗?
“引狼入室”
• 美国政府为了挽救护鹿灭狼带来的恶果, 于上世纪70年代制定了“引狼入室”的计 划。而当时该计划遭到了一些人的反对未 及时实施。随着人们对环境意识的提高, “引狼入室”计划终于在1995年得到实施。 当年美国从加拿大运来首批野狼放 生到落 基山中,从此,凯巴伯森林又焕发出勃勃 生机。
拓展延伸
现在老师是美国某一报社的记者,想采 访一下在座的总统西奥多· 罗斯福。"总统阁 下,听说您为了保护凯巴伯森林中的鹿,而 下令捕杀森林中的狼,结果却弄得鹿死林毁 的结局,对此事,您有什么要说的吗?"
希望大家都行动起来,共同保护我 们的生态环境

关于鹿和狼的童话故事

关于鹿和狼的童话故事

关于鹿和狼的童话故事1一天,鹿正在茂密的树林里散步,忽然听到一声声“救命”。

鹿跑过去一看,见是一只狼掉进了猎人的陷阱里,怎么也爬不上来。

狼见到鹿,亲切地说:“亲爱的鹿小姐,你如果能救我出去,我一定会报答你的。

”鹿见狼很可怜的样子,就用角顶断了一棵树,放倒在陷阱里。

狼顺着树爬了上来,对鹿说:“谢谢你救了我!可是我太饿了,我要吃了你。

”鹿一听,生气地说:“你这个忘恩负义的家伙,亏你还说得出口,难道这就是报答吗?”“是的,因为你的目的是要救我,现在我没有吃的,一样会饿死,这与在陷阱里死有什么两样呢?所以我成全你,我不死,只好吃了你。

这样你实现了目的,我也算报答了你!”狼振振有辞地说。

鹿哭笑不得,只好说:“你狡辩,我们去找人评评理,不然我会死不瞑目的。

”狼答应了。

他们就一起往前走,正好遇到一只狗,鹿就把事情的前后经过一一和狗说了一遍,希望狗能秉公评理。

那狗一看鹿身后的狼,就有点发怵。

还未说话,就见狼亲热地蹿了上来,“哎呀,这不是狗弟吗?咱们五百年前就是一家了,想当初,咱们狼兄狗弟……”狼一边说,一边还用前爪轻轻地擂着狗的胸脯。

狗本来和鹿是好朋友,可看狼套着近乎,又捶来捶去,心理直发毛,只好对着天,胡乱地吠了几声就走了,可是谁也未听懂他的意思。

于是他们又走,正好遇到一只羊。

狼一见,就大声地唱起情歌——《狼爱上羊》,羊也兴奋地跑上来,和狼亲热地拥抱起来。

看得鹿小姐脸红心跳,连忙跑开了。

“哎,你不是找人评理吗?怎么不说就跑啊?”狼大声地喊。

“你们是情人,不算!”鹿生气地说。

他们又走,一直到傍晚也未见到一个动物。

唉,也难怪,现在的动物是越来越少了。

忽然,一只乌鸦从头顶飞过。

鹿小姐忙喊道:“哎。

乌鸦先生,你好!”乌鸦一听就不高兴了,说:“我是小姐,不是先生!”“对不起,对不起,我看你穿着黑衣服,我以为你是……”鹿小姐连声道歉。

“穿黑的就是先生吗?你真没有审美观!”乌鸦说,“你看,我这是黑色蕾丝,搭配着黄色花边,这叫内衣外穿,最时尚的了,你这个傻样?!”乌鸦边梳着羽毛边愤恨不平地说。

14.鹿和狼的故事

14.鹿和狼的故事

不同的生物之间是相互制约,相 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人们必须 尊重生物界内在的客观规律和准 则。否则,人类过多的干扰会破 坏生态平衡,带来意想不到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果。
1859年,一个叫托马斯· 奥斯汀的英国人来澳洲定居, 随身带来了24只野兔,放养在庄园里,供他打猎取乐。后 来,宠物兔子陆续逃亡到了野外,100年后,奥斯汀绝对 没有想到,这24只野兔的上亿“子孙”给整个澳大利亚带 来了无尽的烦恼。 野兔发现,这里简直是它们的天堂:有茂盛的牧草, 却没有鹰等天敌。它们与牛羊争牧草,啃树干,常常把数 万平方公里的植物啃吃精光,严重破坏植被,导致水土流 失,导致其他种类野生动物面临饥饿,甚至有灭绝的危险。 专家计算,这些野兔每年至少造成1亿美元的经济损 失。澳大利亚人开始想尽办法控制兔子的扩散和繁殖—— 筑围墙,打猎,捕捉,放毒,引进天敌狐狸等。但是,兔 子的繁殖力极为惊人,一对兔子一年可生下成百上千只兔 子。因此,至今澳大利亚的兔子仍是祸害。
数据显示出的人类危机: 地球总水量:138亿亿立方米。 淡水量:3.5亿亿立方米。 可供人类饮用的淡水:0.14亿亿立方米。 人类历史发展初期的森林面积:76亿公顷 20世纪初森林面积:48.9亿公顷。 80年代森林面积:38亿公顷。 100年前:每四年灭绝一种动物。 80年前:每年灭绝一种动物。 现在:每13分钟灭绝一种动物。
而罗斯福下定决心要保护的鹿,一旦数量超过森 林可以承载的限度,就会破坏森林生态系统的稳 定,给森林带来巨大的生态灾难。也就是说,过 多的鹿会成为毁灭森林的罪魁祸首。 凯巴伯森林中发生的这一系列故事说明,生态的 “舞台”上,每一种生物都有自己的角色。森林 中既需要鹿,也需要狼。仅仅根据人类自身的片 面认识,去判断动物善恶益害,有时会犯严重的 错误。

鹿和狼的故事读书笔记

鹿和狼的故事读书笔记

鹿和狼的故事读书笔记鹿和狼的故事读书笔记120世纪初叶,美国亚里桑那州北部的凯巴伯森林还是松杉葱郁,生机勃勃。

大约有四千只左右的鹿出没,凶恶残忍的狼是鹿的大敌。

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很想让凯巴伯森林里的鹿得到有效的保护,让鹿繁殖的`更多些,所以他下令雇请猎人到那里去消灭狼。

经过25年的捕猎,有六千多只狼先后毙命,让狼群变的所剩无几了。

自从狼被捕杀后,鹿在森林中东啃西啃,灌木丛吃光了就啃食小树,小树吃光后又啃食大树的树皮,一切鹿能吃的东西都难逃厄运,山坡被吃的土地也裸露出来了。

灾难最后发生了,原本有十万只鹿,现在只剩下四万只病鹿在苟延残喘了。

我觉得总统的做法不对,那样会让鹿群减少,破坏了生态平衡。

某些不法分子滥砍乱伐,把山坡上的树都砍断了,植被遭到了破坏,动物被迫离开自己的家园。

虽然那些狼吃掉的也都是病鹿,所以在没有懂的情况下,不要乱断定,会造成不同结果,造成错误。

森林里需要狼,也需要鹿,两者不可缺少。

人们必须要保护生态平衡,保护大自然,人们也要尊重动物乃至整个生物界中的这种相互的关系。

“如果谁要是说了谎话,那么大灰狼就会吃掉他哟”。

一位慈祥的老奶奶正给她的孙子讲故事,小孙子睁大眼睛撅着小嘴望着奶奶说:“为什么不在大灰狼来之前就打死它呢?”而这却与20世纪初叶的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的想法差不多。

那是一件令人吃惊的事。

1917年,在美国亚里桑那州北部有一个非常美丽的凯巴伯森林,森林中约有四千多只可爱的鹿经常出没,但森林中凶残的狼却时常捕杀它们,人们非常担心可爱的鹿会因此而消亡。

当时任美国总统的西奥多·罗斯福想让森林中的鹿得到保护,于是请来猎人,经过25年的捕杀,杀死了森林中几乎所有的狼。

狼没有了,但森林里却出现了可怕的事情——一天天增多的鹿不断地啃食着森林中的资源,森林被糟蹋得面目全非,能被食用的资源已所剩无几。

不久,没有食物而饥饿的鹿从十万多只锐减到四万多只,然后迎接它们的就是病魔的缠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鹿和狼的故事》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2、过程和方法目标:学习写法领悟作者通过具体事例的分析概括来说明道理的表达方
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初步懂得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关系,增强
维护生态平衡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弄清罗斯福下令捕杀狼这一决策错在哪里,理解本文的结论。

三、教学准备:
课前预习,自学提问,归纳整理学生提问;
制作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课时: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联系,话题导入
同学们,学习了前面第13课《只有一个地球》,我们知道了要——保护地球,文中最后一段也引起了大家的重视,咱们一起再读一读:“如果地球上的各种资源都枯竭了,我们很难从别的地方得到补充。

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让地球更好地造福于我们的子孙后代吧!”
保护地球,并不仅停留于口上,更要付诸行动;不但要有这样的意识,更要有科学的方法。

如果用不科学的方法、想当然地来保护地球,也会带来灾害,甚至灾难。

不信?学了今天这一课你一定会有更深的认识。

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检查字词。

师:同学们,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这篇课文讲了鹿和狼之间的怎样一个故事呢?会带给我们哪些阅读的收获呢?
学生初读课文。

㈠、检查字词:狩猎、锐减、相悖、控制、凶恶残忍、一命呜呼、难逃厄运、疾病流行、罪魁祸首、苟延残喘、面目全非、善恶益善
㈡、出示练习:根据意思写词语:
1、作恶犯罪的为首者()
2、与原先的完全不一样了,形容事物变化很大。

()
3、很快地死亡。

()
4、勉强延续最后一点气息。

()
㈢、交流:这篇课文讲了鹿和狼之间的怎样一个故事呢?会带给我们哪些阅读的收获呢?
三、略讲故事,了解大意
1、略讲故事
读完,我想每一位同学都已经对这个故事有印象了。

请同学口述故事的梗概,要求说清起因、经过、结果。

(同桌交流)
2、检查交流。

板书:林狼鹿
四、合作学习,解决问题
选读对鹿、林、狼四方面其中的一方面,划出句子进行研读。

预设:
1、林部分:松杉葱郁、生机勃勃(茂、美)
林的变化省略号(读出感情)
面目全非(引导想象体会,读出感情)
2、狼部分:第三段抓住冰冷残叫一命呜呼等词体会狼的可怜,人类的残忍。

读出感情。

3、鹿部分:抓住“宠儿”自由王国读出鹿的幸福自由。

抓住“东啃西啃、饥饿疾病、苟延残喘、罪魁祸首”等体会鹿的悲惨,想象鹿最后的灭亡。

4、出示补充资料:
美国政府为挽救凯巴伯森林灭狼带来的恶果,于上世纪70年代制定了“引狼入室”计划。

而这项计划却遭到一些人的反对未及时实施。

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提高,“引狼入室”计划终于在1995年得以实施。

时年从加拿大运来首批野狼放生到落基山中,几年之后,凯巴伯森林又郁郁葱葱,焕发出勃勃生机。

五、仔细琢磨,悟出道理(10分)
1、进一步体会狼、鹿、森林之间的关系。

2、凶恶的狼恰恰是森林的保护者,而美丽善良的鹿却成了毁灭森林的罪魁祸首,这与人们对鹿和狼的认识似乎是相悖的,相悖是什么意思?这与人们的认识怎么相悖了?
罗斯福总统对鹿的保护政策就是根据人们的行为习惯和童话原则制定的,也就是因为这种片面的认识造成了凯巴伯森林的悲剧。

3、作者胡堪平向我们讲述了一个真实的而又发人深省的故事,难道作者仅仅是在向我们讲述故事吗?作者的用意是想通过对这个故事的分析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你知道他想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吗?快速地从课文中划出句子。

出示,齐读课文最后一段。

(板书:相互制约、相互联系)
是啊,罗斯福总统的失策,在于当时人类对自然认识水平的局限。

因为他任职期间是1901——1909年,那时人们对自然的认识水平还有限。

其实,包括人在内的自然界中的任何生物,它们彼此都形成了一定的联系,这种联系就是一条条食物链。

如果食物链上的任何一环受到破坏,就会导致生态平衡的瓦解。

罗斯福下令捕杀狼,造成了这条食物链的失衡,这就破坏了生态的平衡,造成严重的后果。

我们必须遵循生物之间的这种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关系。

不能喜欢谁就繁殖谁,不喜欢谁就消灭谁,应该从全局考虑。

记住这句话:大自然的选择永远都是对的,错的只是人类自己。

六、联系实际,内化道理(10分)
1、同学们还能不能举出生物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例子呢?
现实生活中就是因为有许多人不知道或是不尊重生物界的这种关系而酿成大错。

2、教师出示:美国种植克株,澳大利亚的兔灾
3、老师把道理归纳编成一首诗,齐读:
世界万物是一体,
相互关系很紧密。

正确认识不片面,
尊重联系才有益。

七、自由谈收获
学完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收获吗?不要让凯巴伯的悲剧再重演了。

我们要尊重生物界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关系,不要凭着自身的片面的认识去做事。

八、作业:
1、摘抄积累本文出现的四字词语。

2、搜集有关生态平衡的例子,谈谈感想。

板书设计: 20*鹿和狼的故事
狼 鹿
森林
(相互制约、相互联系)
(注: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保护
破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