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35岁首诊测血压流程、填写规范

合集下载

35岁以上首诊病人测血压制度

35岁以上首诊病人测血压制度

35岁以上首诊病人测血压制度为早期发现高血压病人和高危人群,早期进行诊断、治疗和干预,有效降低和延缓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特制定35岁以上首诊病人测血压制度。

1、首诊负责制:门诊医务人员,对就诊的35岁以上门诊首诊病人必须进行血压测量,并将血压检测结果记录于门诊日志上。

未测1人次血压扣当月绩效工资20元,绩效考核分数2分。

1月累计发现未测3人次及以上扣绩效工资100元,绩效考核分数10分。

2、各卫生室应在醒目位置设置“35岁以上首诊病人应测血压”的标志,以提醒就诊者配合。

3、接诊医生必须向就诊者说明血压状况,对高血压病人和血压偏高者应做好健康教育、行为干预指导、及时转诊,确定治疗方案。

未履行告知义务的,1人次扣绩效工资10元4、高血压病人再次就诊时应给予常规测量血压和规范治疗。

5、最后一周值班医生对当月门诊病人血压结果进行统计,并将高血压患者名单及统计数据于次月5日前上报院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领导小组。

未统计一次扣绩效工资50元,绩效考核分数5分。

6、高血压的诊断和分类标准参照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的血压水平的定义和分类标准。

7、由夏大岭负责每月将高血压患者名单反馈到各村卫生室,由村卫生人员建立健康档案并纳入慢性病管理。

8、高血压高危人群,首诊医生负责填写高血压高危人群登记本,未填写一人次扣绩效工资20元,绩效考核分数2分。

附:高血压定义及分类标准高血压定义及标准简明标准1998年9月29日至10月1日,第七届世界卫生组织/国际高血压联盟的高血压大会在日本召开。

在这次会议上,确定了新的高血压治疗指南,明确了诊断高血压的新标准,全面提出了高血压的防治方案。

其定义是:在未使用抗高血压药物的情况下,收缩压大于、等于140毫米汞柱,舒张压大于、等于90毫米汞柱;既往有高血压史,现使用抗高血压药物,现血压虽未达到上述水平,亦应诊断为高血压。

中国已将血压升高的标准与世界卫生组织制订的标准统一。

35岁以上人群首诊测血压、血糖工作实施方案

35岁以上人群首诊测血压、血糖工作实施方案

35岁以上人群首诊测血压、血糖工作实施方案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行为和方式的改变,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日益成为危害人群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

为提高辖区居民高血压、糖尿病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期给予积极的健康指导和合理的治疗,降低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生命质量,促进居民健康水平的提高,结合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通过35岁首诊测血压、测血糖筛查工作,早发现,早诊治,落实辖区医疗卫生机构门诊35岁以上就诊人员、住院患者、体检人员首诊血压,血糖检测率达到100%,加大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主动搜索筛查工作力度,对发现的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及时建档并纳入社区健康管理。

二、实施范围(一)实施单位:疾控中心、二级以上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站(中心)、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等。

(二)责任报告单位:辖区内医疗机构,包括省级、市级综合医院、专科医院、社区卫生服务站、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等。

(三)项目覆盖人群:所有35 岁以上首次到医疗机构就诊者。

三、职责与分工(一)二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各二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为责任单位,各门诊科室为责任科室,科室所有的临床医护人员为责任人,建立本单位首诊测血压制度,认真组织对本单位的医护人员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把首诊测血压血糖工作列入相应责任人员岗位管理目标考核;对就诊的35岁以上病人须在门诊日志或专用血压、血糖登记簿上记录测量结果,同时在病历首页上注明血压值、血糖值及测量日期。

初诊为高血压、糖尿病的病人要同时发放相关的健康教育处方;明确专人负责对35岁以上首诊人数、测血压数、血糖数和高血压、糖尿病检出数进行统计,每月上报至疾控中心基本公共卫生科;负责及时将高血压、糖尿病病人相关资料及时反馈给患者居住所在地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站)或村卫生室,纳入常规管理。

对于血压、血糖在正常高值的高风险者通过健康教育等方式进行指导,并且每半年主动监测血压、血糖变化情况。

35周岁及以上内科门诊首诊病人测量血压制度

35周岁及以上内科门诊首诊病人测量血压制度

35周岁及以上内科门诊首诊病人测量血压制度目前,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威胁我区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

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独立危险因素,高血压可以引起心脑血管疾病。

高血压在早期因症状不明显而不易被患者有所察觉,易导致严重后果。

早期发现高血压人和高危人群,早期诊断、治疗和干预,是有效降低和延缓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提高我区居民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的重要措施。

因此,我院实施对35周岁及以上首诊内科门诊病人测血压制度。

1、院内各科室要为35周岁以上首诊病人测量血压,提高高血压检
出率。

2、全院内科门诊(神经内科、内分泌科、呼吸内科、心血管内科、
肾内科、内分泌科、消化内科)含(妇内科、精神内科、中医内科、皮肤内科),把35周岁以上病人首诊测血压做为常规检查内容,并在门诊日志记录血压值。

接诊医生要向就诊者说明血压状况,对高血压病人和血压偏高者应做好健康教育、行为干预指导、及时转诊,确定治疗方案。

3、我科每月定期从门诊日志导出高血压病人并及时发送给社区,
为社区高血压管理提供第一手资料。

4、我科定期对各科室35周岁以上病人首诊测血压率,进行督导检
查,列入科室奖惩范围。

35岁以上门诊首测血压制度

35岁以上门诊首测血压制度

35岁以上人群首诊测血压制度1、免费为35岁以上首诊病人测量血压,以提高高血压病人的检出率。

2、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把35岁以上病人首诊测血压做为常规检查内容。

3、发现高血压病人,首诊医生应填写慢性病患者管理卡,交给所属责任医生,并向患者进行面对面的健康指导,发放健康教育处方,指导正规治疗,宣传高血压防治知识。

4、责任医生掌握的高血压病人按照高血压病管理的要求,纳入规范管理。

5、基本公共卫生工作领导小组,不定期对村卫生室开展35岁及以上人群首诊测量血压的落实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并列入年度绩效考核范围。

35岁以上人群首诊测血压工作实施方案积极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保障我镇居民身体健康,我院按照《山东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的要求,认真开展35岁以上人群首诊测血压工作。

为确保该项工作的有序、高效运转,对居民高血压的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期给予积极的健康指导和合理的治疗,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死亡率,提高生命质量,促进我镇居民健康水平的提高,我院高度重视,积极部署,特制定“漕河镇卫生院35岁以上人群首诊测血压工作实施方案”,具体内容如下:一、工作目标35岁以上人群首诊测血压率100%。

二、测量对象所有35岁以上到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就诊者。

三、工作要求(一)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

高度重视,积极部署,按照《方案》要求,统一组织实施辖区内35岁以上人群首诊测量血压工作,并将此项工作纳入对卫生院、村卫生室绩效考核,定期督查,确保血压测量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

(二)明确工作职责,落实工作制度。

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的临床医护人员为责任人。

认真执行首诊测血压制度。

对就诊的35岁以上病人须在门诊日志和高血压病管理本上记录血压测量结果。

初诊为高血压的病人要同时发放相关的健康教育处方。

镇卫生院要加强对35岁以上人群首诊测量血压工作的业务指导。

(三)加强信息管理,建立报告制度。

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应明确专人,每旬对35岁以上首诊人数、测血压数和高血压检出数进行统计,及时上报至镇卫生院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办公室。

首诊测血压制度

首诊测血压制度

首诊测血压制度
一、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内、外、妇、儿和中医门诊及村卫生室要为35岁以上首诊病人规范测量血压,提高高血压检出率,并在门诊日志中详细登记。

二、凡测得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者,应将其姓名、性别、年龄、地址、电话、高血压病史等内容记录到首诊测量血压登记本,并定期上报医院公共卫生科。

三、对诊断为高血压病的患者,公共卫生科医师应将其纳入辖区慢性病管理体系,根据管理要求,定期随访,积极开展高血压健康促进干预,实施动态管理。

四、发现高血压病人,门诊医生应向患者进行面对面的健康指导,发放健康教育处方,指导正规治疗,宣传高血压防治知识。

35岁以上门诊首测血压制度

35岁以上门诊首测血压制度

35岁以上门诊首测血压制度-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35岁以上人群首诊测血压制度1、免费为35岁以上首诊病人测量血压,以提高高血压病人的检出率。

2、内科门诊要把35岁以上病人首诊测血压做为常规检查内容。

3、发现高血压病人,首诊医生应填写慢性病患者管理卡,交给所属责任医生,并向患者进行面对面的健康指导,发放健康教育处方,指导正规治疗,宣传高血压防治知识。

4、责任医生掌握的高血压病人按照高血压病管理的要求,纳入规范管理。

5、开展35岁及以上人群首诊测量血压的落实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并列入年度绩效考核范围。

35岁以上人群首诊测血压工作实施方案积极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保障我镇居民身体健康,我院按照《山东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的要求,认真开展35岁以上人群首诊测血压工作。

为确保该项工作的有序、高效运转,对居民高血压的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期给予积极的健康指导和合理的治疗,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死亡率,提高生命质量,促进我镇居民健康水平的提高,我院高度重视,积极部署,特制定“漕河镇卫生院35岁以上人群首诊测血压工作实施方案”,具体内容如下:一、工作目标35岁以上人群首诊测血压率100%。

二、测量对象所有35岁以上到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就诊者。

三、工作要求(一)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

高度重视,积极部署,按照《方案》要求,统一组织实施辖区内35岁以上人群首诊测量血压工作,并将此项工作纳入对卫生院、村卫生室绩效考核,定期督查,确保血压测量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

(二)明确工作职责,落实工作制度。

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的临床医护人员为责任人。

认真执行首诊测血压制度。

对就诊的35岁以上病人须在门诊日志和高血压病管理本上记录血压测量结果。

初诊为高血压的病人要同时发放相关的健康教育处方。

镇卫生院要加强对35岁以上人群首诊测量血压工作的业务指导。

(三)加强信息管理,建立报告制度。

首诊测血压制度

首诊测血压制度

门诊“首诊测血压”制度
辖区内35岁及以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和2型糖尿病患者。

具体服务内容包括:
-开展高血压、糖尿病筛查,早期发现高血压、糖尿病患者。

(1)建立门诊“首诊测血压”制度,对辖区内3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每年在其第一次到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就诊时为其测量血压,并将血压值登记到“成人首诊测量血压登记本”和居民健康档案中。

(2)通过电话预约、入户、流动测血压等方式,为辖区35岁以上未就诊居民测量血压,并将血压值记录到居民健康档案中。

(3)高血压高危人群每半年至少测量1次血压,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每年至少测量1次空腹血糖和1次餐后2小时血糖,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和生活方式指导。

(4)通过居民健康体检、转诊等方式及早发现高血压、糖尿病患者。

(5)通过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提高居民的自我保健意识主动开展健康检查。

35岁首诊测血压制度

35岁首诊测血压制度

====
高家村卫生室35岁首诊测血压制度
1、门诊免费为35岁以上首诊病人测量血压,并做好登记;
2.门诊及随访时应备有立式水银血压计和首诊测量血压登记本;
3.接诊医生对35岁以上首诊病人应给予测量血压,并将测得的血压记录在门诊日志;
4.凡非同日三次测得收缩压≥140mmHg或舒张压≥90mmHg者纳入高危人群进行管理,并建议其到上级医疗机构进行确诊;
5.每月将首诊测量血压登记情况进行汇总。

6.责任医生将确诊的高血压病人按照规范服务要求纳入慢病管理。

7.对确诊为高血压病患者的,根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第三版)》慢病
规范要求,积极开展随访管理和健康评估。

血压水平的定义和分类表
类别收缩压(mmHg)舒张压(mmHg)
理想血压<120<80
正常血压<130<85
正常高值130-13985-89 1级高血压(轻度)140-15990-99
亚组:临界高血压140-14990-94
2级高血压(中度)160-179100-109
3级高血压(重度)≥180≥110
理想血压<120<8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门诊35岁首诊测血压登记流程
填表说明:
1、35岁首诊测血压登记表用于35岁及以上患者首次就诊时,要求首诊医生对患者进行血压测量,对患者血压情况进行评估,同时在门诊日志和35岁首诊测血压登记本上进行登记。

2、填写35岁首诊测血压登记表时要字迹清晰,信息准确;在表格前方空白处标明首次测量血压登记的日期,住址要详细,,电话号码写能联系到患者本人的电话号;对于需要复查的患者,在备注栏写明复查的日期及当日所测得血压值;如患者服用降压药或自述有高血压病等,首次测量时即可确诊高血压病,则可在备注栏内写明“服用**药”几个字或其他具体情况,以便于高血压病的确诊;如患者转入科室住院,则可在备注栏内写明“入**科住院”几个字,以便对患者追踪随访;如患者因故未能前来复查,也要特殊标注,写明原因。

3、卫计中心对上述填写内容定期核查,如发现错填,漏填,信息不全等现象会纳入考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