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行业主要指标计算公式

合集下载

医疗行业主要指标计算公式

医疗行业主要指标计算公式

医疗行业主要指标计算公式医疗行业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行业,涉及到很多指标和计算公式。

下面我将介绍医疗行业中一些主要的指标和计算公式。

1.医疗服务利用率医疗服务利用率指的是患者使用医疗服务的频率和程度。

计算公式如下:医疗服务利用率=(就诊次数或住院天数)/患者总人数*100%2.医院床位使用率医院床位使用率是衡量医院床位利用率的指标。

计算公式如下:医院床位使用率=(住院天数/总床位数)*100%3.平均住院日平均住院日是衡量疾病治疗所需时间的指标。

计算公式如下:平均住院日=住院天数/出院人次4.门诊量门诊量指的是医院门诊部门接待的患者人次。

计算公式如下:门诊量=门诊患者人次5.百人医生数百人医生数是指每百人口所拥有的医生人数。

计算公式如下:百人医生数=(医生总数/总人口)*1006.百人注册护士数百人注册护士数是指每百人口所拥有的注册护士人数。

计算公式如下:百人注册护士数=(护士总数/总人口)*1007.新生儿死亡率新生儿死亡率是指在特定时间内每千名新生儿死亡的比例。

计算公式如下:新生儿死亡率=(新生儿死亡人数/新生儿总人数)*10008.门急诊收入比门急诊收入比是指门诊收入占医院总收入的比例。

计算公式如下:门急诊收入比=(门诊收入/总收入)*100%9.成本收入比成本收入比是指医院的运营成本占总收入的比例。

计算公式如下:成本收入比=(运营成本/总收入)*100%10.医疗费用比医疗费用比是指医疗费用占总收入的比例。

医疗费用比=(医疗费用/总收入)*100%11.门急诊人均费用门急诊人均费用是指每位门急诊患者就诊平均费用。

计算公式如下:门急诊人均费用=门诊费用/门诊患者人次12.住院人均费用住院人均费用是指每位住院患者就诊平均费用。

计算公式如下:住院人均费用=住院费用/住院人次以上是医疗行业中一些主要的指标和计算公式,通过对这些指标的计算与分析,可以帮助医疗机构和管理者更好地了解和评估机构的运营情况以及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医疗服务各项指标计算公式

医疗服务各项指标计算公式

医疗服务各项指标计算公式
医疗服务的各项指标计算公式是用来衡量和评估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的一种方法。

以下是几个常用的医疗服务指标及其计算公式:
1.生存率计算公式:
生存率指标用于衡量医疗服务在预防、治疗和康复过程中对患者生命的保护能力。

生存率=(存活人数/总人数)×100%
2.术后并发症率计算公式:
术后并发症率反映了手术操作过程中患者发生并发症的概率。

术后并发症率=(术后并发症数/总手术数)×100%
3.床位利用率计算公式:
床位利用率用于评估医院病床的使用效率。

床位利用率=(平均入院天数/床位总数)×100%
4.手术等候时间计算公式:
手术等候时间指患者从手术安排到手术执行之间的时间间隔。

手术等候时间=手术执行日期-手术安排日期
5.门诊等待时间计算公式:
门诊等待时间指患者在门诊部排队等候就诊的时间。

门诊等待时间=就诊开始时间-患者到达时间
6.医疗费用计算公式:
医疗费用用于评估患者就医过程中的经济负担。

医疗费用=药品费+检查费+检验费+手术费+床位费+护理费+其他费用
7.住院平均费用计算公式:
住院平均费用用于衡量住院患者的平均经济负担水平。

住院平均费用=住院总费用/住院人数
8.住院平均天数计算公式:
住院平均天数计算用于衡量患者在医院内住院的平均时间长度。

住院平均天数=住院总天数/住院人数
这些指标计算公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更好地反映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同时,在计算指标时需要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以保证分析结论的可靠性。

医院最新主要统计指标释义及计算公式

医院最新主要统计指标释义及计算公式

医院最新主要统计指标释义及计算公式
1.门诊量:指一定时间内医院接待的门诊患者数量。

通常以天、周、月、年为单位计算。

计算公式如下:
门诊量=门诊人次
2.住院量:指一定时间内医院收治的住院患者数量。

通常以天、周、月、年为单位计算。

计算公式如下:
住院量=住院人次
3.手术量:指一定时间内医院进行的手术数量。

通常以天、周、月、
年为单位计算。

计算公式如下:
手术量=手术次数
4.出院人数:指一定时间内医院出院的患者数量。

通常以天、周、月、年为单位计算。

计算公式如下:
出院人数=住院天数大于等于1的患者数
5.病种构成:指住院患者按疾病种类进行分类统计,并计算每个疾病
种类的数量和比例。

通常以百分比表示。

计算公式如下:
病种比例=病种出院人数/出院人数*100%
6.平均住院日:指患者在医院住院的平均天数。

计算公式如下:
平均住院日=全院住院天数/出院人数
7.平均医疗费用:指患者在医院住院期间的平均医疗费用。

计算公式
如下:
平均医疗费用=总医疗费用/出院人数
8.重症率:指住院患者中需重症监护的患者比例。

通常以百分比表示。

计算公式如下:
重症率=重症患者数/住院人次*100%
以上是医院最新主要统计指标的一些计算公式和含义。

这些指标能够
反映医院的运营和服务情况,对于医院的管理和决策具有重要意义。

医疗行业主要指标计算公式

医疗行业主要指标计算公式

主要指标计算公式一、卫生资源:1. 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数=年末卫生技术人员数/年末常住人口数x 10002. 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年末执业(助理)医师数/年末常住人口数x 10003. 每千人口注册护士数=年末注册护士数/年末常住人口数x 10004. 每千农业人口村卫生室人员数=年末村卫生室人员数/年末农业人口数x 1000,年末农业人口数为户籍人口数5. 每万人口公共卫生人员数(人)=年末公共卫生机构人员数/年末常住人口数x 100006. 每万人口全科医生数(人)=年末全科医师数/年末常住人口数x 100007. 每千人口政府办基层医疗机构编制人数= 年末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编制人数/年末常住人口数x 10008. 医护比= 1: (年末注册护士总数/ 年末执业(助理)医师总数)9. 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标准= 某年中央和地方财政拨付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经费/年末常住人口数10. 财政补助收入占总支出的比例= 某年医疗卫生机构财政补助收入/该年医疗卫生机构总支出x 100%11. 医疗收入构成=某年某项医疗卫生机构医疗收入/该年医疗卫生机构医疗收入总额x100%12. 门诊收入成本率= 某年医疗卫生机构每门诊人次支出/该年医疗卫生机构每门诊人次收入x 100%13. 住院收入成本率= 某年医疗卫生机构每住院人次支出/该年医疗卫生机构每住院人次收入x 100%14. 医疗业务成本构成(医疗支出构成)= 某年医疗卫生机构某项医疗业务成本(医疗支出)/该年医疗卫生机构医疗业务成本(医疗支出)总额x 100%15. 平均每床固定资产= 年末医疗卫生机构固定资产原值/年末医疗卫生机构实有床位数16. 资产负债率=年末医疗卫生机构负债总额/年末医疗卫生机构资产总额x 100%17. 流动比率=年末医疗卫生机构流动资产/年末医疗卫生机构流动负债x 100%18. 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 某年医疗卫生机构在岗职工工资总额/该年医疗卫生机构在岗职工数19. 药品收入占医疗收入比重= 某年医疗卫生机构药品收入/该年医疗卫生机构医疗收入x 100%20. 总资产增长率=医疗卫生机构(年末总资产-年初总资产)/ 医疗卫生机构年初总资产x 100%21. 净资产增长率= 医疗卫生机构(年末净资产-年初净资产)/医疗卫生机构年初净资产x 100%22. 固定资产净值率= 年末医疗卫生机构固定资产净值/年末医疗卫生机构固定资产原值x l00%23. 公共卫生支出占总支出比例= 某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共卫生支出/该年医疗卫生机构总支出x 100%24. 非公医疗机构占医疗机构床位总数的比例= 年末非公医疗机构床位数/年末医疗机构床位总数x 100%25. 民营医院床位数占医院床位数的比例=年末民营医院床位数/年末医院床位总数x100%26. 每千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年末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年末常住人口数x 100027. 每千农业人口乡镇卫生院床位数=年末乡镇卫生院床位数/年末农业人口数x 100028. 医师与床位之比= 1:(年末医疗卫生机构实有床位数/年末医疗卫生机构执业(助理)医师数)29. 护士与床位之比= 1 :(年末医疗卫生机构实有床位数/ 年末医疗卫生机构注册护士数)30. 设备配置率=年末配置某种医用设备的机构数/年末同类机构总数X 100% 31.每床占用业务用房面积= 年末医疗卫生机构业务用房面积/ 年末医疗卫生机构实有床位数32. 危房所占比例=年末医疗卫生机构危房面积/年末医疗卫生机构业务用房面积X 100%33. 提供中医服务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所占比例= 年末提供中医药服务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数(或社区卫生服务站数、乡镇卫生院数、村卫生室数)/年末同类机构总数X 100%34. 医疗卫生机构建设达标率= 报告期末由主管部门审核达到建设标准的某类医疗卫生机构数/同期该类医疗卫生机构总数X 100%35. 实行乡村一体化管理的村卫生室所占比例= 年末实行乡村一体化管理的村卫生室数/ 年末村卫生室总数X 100%36. 实行乡村一体化管理的乡镇卫生院所占比例= 年末实行乡村一体化管理的乡镇卫生院数/年末乡镇卫生院总数X 100%二、医疗服务:1. 每百门急诊入院人数=报告期内入院人数/同期(门诊人次+急诊人次)X 1002. 非公医疗机构门诊量占门诊总量的比例= 报告期内非公医疗机构诊疗人次数/ 同期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人次数X 100%3. 平均就诊次数= 年末总诊疗人次数/ 年末常住人口数4. 年住院率=年内入院人数/同年末常住人口数X 100%5. 出院病人疾病构成=报告期内某病种出院人数/同期出院人数X 100%6.非公医疗机构住院量占住院总量的比例= 报告期内非公医疗机构出院人数/ 同期医疗卫生机构出院人数X 100%7. 民营医院住院量占医院住院量的比例= 年内民营医院出院人数/同期医院出院人数X100%8. 病床使用率=报告期内实际占用总床日数/同期实际开放总床日数X 100%9. 平均住院日= 报告期内出院者占用总床日数/同期出院人数10. 病床周转次数= 报告期内出院人数/同期平均开放病床数11. 医师日均担负诊疗人次= 报告期内诊疗人次数/同期平均执业(助理)医师数/ 同期工作日数12. 医师日均担负住院床日= 报告期内实际占用总床日数/同期平均执业(助理)医师人数/36513. 急诊死亡率=报告期内急诊死亡人数/同期医疗卫生机构急诊人次数X 100%14. 住院死亡率=报告期内住院死亡人数/同期医疗卫生机构出院人数X 100%15. 入院与出院诊断符合率= 报告期内医院入院与出院诊断符合人数/同期医院出院人数X 100%16.1类切口甲级率=报告期内医院I类切口甲级愈合例数/同期医院I类切口愈合例数X 100%17. I 类切口感染率= 报告期医院I 类切口丙级愈合例数/同期医院I 类切口愈合例数X 100%18. 健康档案电子建档率= 某年末城乡居民累计建立规范化电子健康档案人数/ 同年末同地区常住人口数X 100%19. 千人口献血人数=报告期内献血者人数/同期常住人口数X 100020. 人均用血量= 报告期内临床用血总量/同期常住人口数21. 血液检测不合格率=报告期内血液筛查检测结果不合格数/同期血液筛查检测总数X 100%三、医药费用:1. 基本医疗保险收入占医疗收入比重= 报告期内医疗卫生机构基本医疗保险收入/ 同期医疗卫生机构医疗收入总额x 100%2. 门诊病人次均医药费用= 报告期内门诊医疗收入/ 同期总诊疗人次数3. 住院病人次均医药费用= 报告期内出院者住院医药费用/ 同期出院人数4. 住院病人日均医药费用= 报告期内出院者医药费用总额/ 同期出院者住院天数5. 病人医药费用构成= 报告期医疗卫生机构某项医药费用/ 同期医疗卫生机构全部医药费用x 100%6. 病人医药费用增长率= (报告期病人医药费用-上期病人医药费用)/上期病人医药费用x 100%四、药品与材料供应保障:1. 基本药物配送到位率= 报告期内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累计入库金额/ 同期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累计订单金额x 100%2. 基本药物回款率= 报告期内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回款金额/ 同期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入库金额x 100%3. 基本药物使用率= 报告期末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收入/ 同期医疗卫生机构门诊和住院药品收入总额x 100%4. 基本药物占药品费用比重=报告期内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收入/同期药品费用x100%5. 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网上采购覆盖率= 年末省级基本药物网上采购平台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注册用户数/该年末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总数x 100%6. 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配送率= 某年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入库金额/该年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累计采购金额x 100%。

医院主要统计指标解释及计算公式

医院主要统计指标解释及计算公式

医院主要统计指标解释及计算公式1.门诊量和住院量:门诊量是指医院每天、每周或每月接待的门诊人次,包括普通门诊、专家门诊等各类门诊。

住院量是指医院每天、每周或每月实际收治的住院患者人次。

这两个指标可以衡量医院的规模和服务需求。

门诊量计算公式:门诊量=门诊人次1+门诊人次2+...+门诊人次n住院量计算公式:住院量=住院人次1+住院人次2+...+住院人次n 2.平均住院日:平均住院日是指每位住院患者在医院住院的平均天数,它可以反映医疗服务效率和床位周转情况。

平均住院日计算公式:平均住院日=住院天数总和/住院患者人次3.手术量:手术量是指医院每天、每周或每月实际进行的手术次数,包括各类手术、大中型手术和微创手术。

手术量计算公式:手术量=手术次数1+手术次数2+...+手术次数n 4.医疗费用总额:医疗费用总额是指医院在一定时间内实际收取的患者医疗费用总和,包括挂号费、检查费、治疗费、手术费、药品费等各项费用。

医疗费用总额计算公式:医疗费用总额=医疗费用1+医疗费用2+...+医疗费用n5.药占比:药占比是指医疗费用中药品费用在总费用中的占比,它可以反映医院药物使用的合理性和药品费用的支出情况。

药占比计算公式:药占比=药品费/医疗费用总额*100%6.病床使用率:病床使用率是指医院实际使用的病床数与可开放病床数之间的比值,它可以反映医院病床资源的利用情况。

病床使用率计算公式:病床使用率=实际使用的病床数/可开放病床数*100%7.疾病种类和分布:疾病种类和分布是指医院每天、每周或每月实际接诊的各类疾病种类和分布情况,包括传染病、慢性病、急性病等。

这些统计指标不仅可以反映医院的经营状况和服务质量,也能为医院的决策制定提供基础数据支持,帮助医院提高管理效率和优化服务流程。

医院主要统计指标解释及计算公式

医院主要统计指标解释及计算公式

医院主要统计指标解释及计算公式1.手术量计算公式:手术量=总手术数(门诊手术数+住院手术数)2.床位使用率床位使用率是指医院床位的实际使用量占可使用床位数的比例。

床位使用率可以反映医院床位的紧张程度和利用效率,对医院的经济效益和资源配置有重要意义。

计算公式:床位使用率=(实际使用床位数/可使用床位数)×100%3.门急诊量门急诊量是指医院门诊和急诊的总就诊人次数。

门急诊量可以反映医院门诊和急诊服务的需求以及医院对患者的就诊处理能力。

计算公式:门急诊量=门诊就诊人次数+急诊就诊人次数4.患者满意度患者满意度是指患者对医院服务的满意程度。

通过患者满意度调查,可以了解医院服务质量,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改进服务。

计算公式:患者满意度=(满意度调查中满意度得分总和/参与调查的患者人数)×100%5.平均住院日平均住院日是指患者平均住院的天数。

平均住院日可以反映医院住院患者的病情复杂度、床位周转效率和医院床位的需求。

计算公式:平均住院日=住院天数总和/住院患者人次数6.床位周转率床位周转率是指医院床位的使用频次,即床位在一定时期内的紧张程度。

床位周转率可以反映医院床位的使用效率和床位资源的利用情况。

计算公式:床位周转率=(门诊就诊人次数+急诊就诊人次数)/单个床位数7.手术成功率手术成功率是指医院手术的成功率,即手术患者的治愈、康复或手术目的的实现程度。

手术成功率可以反映医院手术技术的水平和手术风险的控制能力。

计算公式:手术成功率=手术成功患者数/总手术患者数通过对医院主要统计指标的解释及计算公式的了解,可以更好地评估医院的运营状况、服务质量和经济效益,并适时采取改进措施,提升医院的整体水平。

医疗服务各项指标计算公式

医疗服务各项指标计算公式
(住院医疗收入+住院药品收入)/出院者占用总床日数
单病种平均住院医药费用
急危重症抢救成功率(%)
(急诊抢救成功人次数+住院危重病人抢救成功人次数)/(急诊抢救人次数+住院危重病人抢救人次数)×100%
医院感染率(%)
医院感染例数/出院病人数×100%
无菌手术感染率(%)
无菌手术丙级愈合例数/无菌手术愈合例数×100%
急诊病死率(%)
急诊死亡人数/急诊人次数×100%
出院病人病死率(%)
医疗服务各项指标计算公式
分类
监测指标
计算公式
一、医疗资源
实有床位数(张)
执业(助理)医师数(人)
注册护士数(人)
二、服务效率
总诊疗人次数(人次)
出院人数(人)
病床使用率(%)
实际占用总床日数/实际开放总床日数
出院者平均住院日(日)
出院者占用总床日数/出院人数
医师日均担负诊疗人次
诊疗人次数/执业(助理)医师人数/本月日历天数
出院死亡人数/出院人数×100%
四、病人医药费用
门诊病人次均医药费数+健康检查人数)
门诊病人次均药费(元)
门诊药品收入/总诊疗人次数
出院病人人均医药费用(元)
(住院医疗收入+住院药品收入)/出院人数
出院病人人均药费(元)
住院药品收入/出院人数
出院病人日均医药费(元)
医师日均担负住院床日
实际占用总床日数/执业(助理)医师人数/本月日历天数
三、服务质量
入院3日确诊率(%)
入院3日诊断符合人数/出院人数×100%
入出院诊断符合率(%)
入院与出院诊断符合人数/入院与出院诊断(符合人数+不符合人数)×100%

医疗机构主要统计指标解释及计算公式79713

医疗机构主要统计指标解释及计算公式79713

医疗机构主要统计指标解释及计算公式797131. 门急诊人次数(Outpatient and Emergency Visits)门急诊人次数是指在一定时间内来医疗机构进行门诊或急诊就诊的人数。

这一指标可以反映医疗机构的服务流量以及患者就诊的需求情况。

计算公式:门急诊人次数=门诊人次数+急诊人次数2. 住院病人数(Inpatient Admissions)住院病人数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入住医疗机构接受治疗或手术的患者数量。

这一指标可以反映医疗机构的住院服务质量和病床利用率。

计算公式:住院病人数=一般住院病人数+特需病人数3. 出院人次数(Discharges)出院人次数是指在一定时间内经过住院治疗后出院的患者人数。

这一指标可以反映医疗机构的出院管理情况和患者康复率。

计算公式:出院人次数=正常出院人次数+转往他院出院人次数+死亡出院人次数4. 手术台数(Number of Surgeries)手术台数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医疗机构进行的手术数量。

这一指标可以反映医疗机构的手术服务规模和手术质量。

计算公式:手术台数=手术例次(可分为一般手术例次和特需手术例次)5. 平均住院日数(Average Length of Stay)平均住院日数是指在一定时间内住院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

这一指标可以反映医疗机构的床位周转率和住院病人康复速度。

计算公式:平均住院日数=总住院日数/出院人次数6. 门诊收入(Outpatient Revenue)门诊收入是指医疗机构通过门诊服务所获得的收入总额。

这一指标可以反映医疗机构的门诊服务质量以及经济效益。

计算公式:门诊收入=门诊收费款项总额7. 住院收入(Inpatient Revenue)住院收入是指医疗机构通过住院服务所获得的收入总额。

这一指标可以反映医疗机构的住院服务质量以及经济效益。

计算公式:住院收入=住院收费款项总额8. 医疗服务费用(Medical Service Expenses)医疗服务费用是指医疗机构提供医疗服务所发生的费用总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要指标计算公式
一、卫生资源:
1. 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数 = 年末卫生技术人员数/年末常住人口数×1000
2. 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 = 年末执业(助理)医师数/年末常住人口数×1000
3. 每千人口注册护士数 = 年末注册护士数/年末常住人口数×1000
4. 每千农业人口村卫生室人员数 = 年末村卫生室人员数/ 年末农业人口数×1000,年末农业人口数为户籍人口数
5. 每万人口公共卫生人员数(人) = 年末公共卫生机构人员数/年末常住人口数×10000
6. 每万人口全科医生数(人) = 年末全科医师数/年末常住人口数×10000
7. 每千人口政府办基层医疗机构编制人数 = 年末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编制人数/年末常住人口数×1000
8. 医护比 = 1: (年末注册护士总数/ 年末执业(助理)医师总数)
9. 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标准 = 某年中央和地方财政拨付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项目经费/年末常住人口数
10. 财政补助收入占总支出的比例 = 某年医疗卫生机构财政补助收入/该年医疗卫生机构
总支出×100%
11. 医疗收入构成 =某年某项医疗卫生机构医疗收入/该年医疗卫生机构医疗收入总额×100%
12. 门诊收入成本率 = 某年医疗卫生机构每门诊人次支出/该年医疗卫生机构每门诊人次
收入×100%
13. 住院收入成本率 = 某年医疗卫生机构每住院人次支出/该年医疗卫生机构每住院人次
收入×100%
14. 医疗业务成本构成(医疗支出构成)= 某年医疗卫生机构某项医疗业务成本(医疗支出)/该年医疗卫生机构医疗业务成本(医疗支出)总额×100%
15. 平均每床固定资产 = 年末医疗卫生机构固定资产原值/年末医疗卫生机构实有床位数
16. 资产负债率 = 年末医疗卫生机构负债总额/年末医疗卫生机构资产总额×100%
17. 流动比率 = 年末医疗卫生机构流动资产/年末医疗卫生机构流动负债×100%
18. 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 = 某年医疗卫生机构在岗职工工资总额/该年医疗卫生机构在岗职工数
19. 药品收入占医疗收入比重 = 某年医疗卫生机构药品收入/该年医疗卫生机构医疗收入
×100%
20. 总资产增长率 =医疗卫生机构(年末总资产-年初总资产)/医疗卫生机构年初总资产×100%
21. 净资产增长率 = 医疗卫生机构(年末净资产-年初净资产)/医疗卫生机构年初净资产×100%
22. 固定资产净值率 = 年末医疗卫生机构固定资产净值/年末医疗卫生机构固定资产原值
×l00%
23. 公共卫生支出占总支出比例 = 某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共卫生支出/该年医疗卫生机
构总支出×100%
24. 非公医疗机构占医疗机构床位总数的比例 = 年末非公医疗机构床位数/年末医疗机构
床位总数×100%
25. 民营医院床位数占医院床位数的比例 = 年末民营医院床位数/年末医院床位总数×100%
26. 每千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 = 年末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年末常住人口数×1000
27. 每千农业人口乡镇卫生院床位数 = 年末乡镇卫生院床位数/年末农业人口数×1000
28. 医师与床位之比 = 1:(年末医疗卫生机构实有床位数/年末医疗卫生机构执业(助理)医师数)
29. 护士与床位之比 = 1:(年末医疗卫生机构实有床位数/年末医疗卫生机构注册护士数)
30. 设备配置率 = 年末配置某种医用设备的机构数/年末同类机构总数×100% 31. 每床占用业务用房面积 = 年末医疗卫生机构业务用房面积/年末医疗卫生机构实有床位数
32. 危房所占比例 = 年末医疗卫生机构危房面积/年末医疗卫生机构业务用房面积×100%
33. 提供中医服务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所占比例 = 年末提供中医药服务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数(或社区卫生服务站数、乡镇卫生院数、村卫生室数)/年末同类机构总数×100%
34. 医疗卫生机构建设达标率 = 报告期末由主管部门审核达到建设标准的某类医疗卫生机构数/同期该类医疗卫生机构总数×100%
35. 实行乡村一体化管理的村卫生室所占比例 = 年末实行乡村一体化管理的村卫生室数/ 年末村卫生室总数×100%
36. 实行乡村一体化管理的乡镇卫生院所占比例 = 年末实行乡村一体化管理的乡镇卫生院数/年末乡镇卫生院总数×100%
二、医疗服务:
1. 每百门急诊入院人数 = 报告期内入院人数/同期(门诊人次+急诊人次)×100
2. 非公医疗机构门诊量占门诊总量的比例 = 报告期内非公医疗机构诊疗人次数/ 同期医
疗卫生机构总诊疗人次数×100%
3. 平均就诊次数 = 年末总诊疗人次数/年末常住人口数
4. 年住院率 = 年内入院人数/同年末常住人口数×100%
5. 出院病人疾病构成 = 报告期内某病种出院人数/同期出院人数×100%
6. 非公医疗机构住院量占住院总量的比例 = 报告期内非公医疗机构出院人数/同期医疗卫生机构出院人数×100%
7. 民营医院住院量占医院住院量的比例 = 年内民营医院出院人数/同期医院出院人数×100%
8. 病床使用率 = 报告期内实际占用总床日数/同期实际开放总床日数×100%
9. 平均住院日 = 报告期内出院者占用总床日数/同期出院人数
10. 病床周转次数 = 报告期内出院人数/同期平均开放病床数
11. 医师日均担负诊疗人次 = 报告期内诊疗人次数/同期平均执业(助理)医师数/同期工作日数
12. 医师日均担负住院床日 = 报告期内实际占用总床日数/同期平均执业(助理)医师人数/365
13. 急诊死亡率 = 报告期内急诊死亡人数/同期医疗卫生机构急诊人次数×100%
14. 住院死亡率 = 报告期内住院死亡人数/同期医疗卫生机构出院人数×100%
15. 入院与出院诊断符合率 = 报告期内医院入院与出院诊断符合人数/同期医院出院人数
×100%
16. I类切口甲级率 = 报告期内医院I类切口甲级愈合例数/同期医院I类切口愈合例数×100%
17. I类切口感染率 = 报告期医院I类切口丙级愈合例数/同期医院I类切口愈合例数×1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