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背景下社会领域核心经验与PCK教育活动设计资料共47页
解读“指南”五大领域的核心经验ppt

3)尊重幼儿的学习方式和学习特点
4)关注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5)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
6)重视家园共育
二、什么是教学知识”(PCK)?
• PCK是学科教学知识(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的英文简称,是教师知识范畴中 使教学最有效的知识。
学科(领域)教学知识是教师综合运用教育 学知识、学科知识来理解特定主题的教学是 如何组织、呈现给特定儿童的知识,它是教 师在教学过程中融合学科与教学知识而形成 的一种特殊知识。
目标2 具有一定的力 量和耐力
目标3 手的动作灵活 协调
目标1 具有良好的生 活与卫生习惯
目标2 具有基本的生 活自理能力
目标3 具有基本的安 全知识和自我保 护能力
健康领域核心经验
・运动维度:身体控制和平衡能力; 身体移动能力; 器被(具)操控能力
生活维度:生活自理能力; 自我保护能力
心理健康维度:情绪管理能力
各年龄段幼儿在该 目标下普遍的、重 要的、具有关键意 义的若干表现的例 举
各年龄段 典型性表现
指南 领域
子领域 目标
在该领域中,幼 儿发展的最重要 最基本的方面
家长和教师可以 利用的帮助幼儿 学习与发展的教 育方法与途径
教育建议
(三)《指南》解读
《指南》以为幼儿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 好素质基础为目标,以促进幼儿体、智、德、美 各方面的协调发展为核心,通过提出3-6岁各年龄 段儿童学习与发展目标和相应的教育建议,帮助 幼儿园教师和家长: ※了解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 ※建立对幼儿发展的合理期望, ※实施科学的保育和教育,让幼儿度过快乐而有 意义的童年。
幼儿老师最缺哪些知识?
从PCK视角解析《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社会领域

从PCK视角解析《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社会领域编者按:近年来,华东师范大学张明红副教授和钱文副,教授带领她们的研究团队开展了有关儿童社会领域学习与发展核心经验(包括儿童自我意识、人际交往、亲社会行为、社会认知、归属感等)的研究。
他们在研究中根据核心经验分析了3~6岁儿童社会领域学习与发展的状况,阐释了3~6岁儿童社会性发展规律及其特征以及如何通过幼儿园课程促进儿童的社会性发展问题。
他们的研究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理解儿童的社会性发展,采取适宜的教育方法和教学策略引导儿童成为一名真正的“社会人”。
本刊将以连载方式陆续介绍他们的相关研究成果,本期介绍的是他们关于儿童亲社会行为发展的相关研究,敬请关注。
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学院钱文《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颁布两年多以来,广大幼儿园教师在深入学习与研读的基础上,试图将《指南》作为指导原则开展幼儿园教育活动。
《指南》所呈现的是儿童的典型行为,而教育活动则既要基于儿童发展,又须高于儿童发展,并且教育的内容、形式等均需教师自己来把握。
那么如何找到《指南》与教育活动之间的链接点呢?PCK(Pedagogical ContentKnowledge,直译为学科教学知识)的理论与研究为我们提供了可行的思路。
1.PCK——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上世纪70年代,有位心理学家研究了国际象棋特级大师与普通棋手在记忆棋局时的差异,从而开创了一种新的研究范型:专家一新手比较研究。
这种方法随即被用来研究专家教师的特征,旨在培养高明的新手教师,并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一条正确的路径。
研究表明,与普通教师相比,专家教师具有一个显著特征,即他们具有教学专长。
其中有关学科的知识、学生的知识和教学法知识在教学专长中占据了很大的比重。
换言之,专家教师之所以优秀,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具有上述三种知识,而PCK正是这三种知识的总称。
究竟什么是PCK呢?PCK是指能提升教师专业水平的相关知识。
《指南》社会领域核心经验及活动设计(一)

龙源期刊网 《指南》社会领域核心经验及活动设计(一)
作者:张明红
来源:《动漫界·幼教365(管理)》2017年第08期
张明红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学前教育系主任,主要研究学前儿童语言等。
内容简介:良好的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能力有利于人的发展。
张明红教授从《3~6岁儿
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社会领域相关要求出发,指出儿童在与有限的群体接触中,与同伴之间的交往对他们来说是最难的。
张明红教授认为,《指南》社会领域的要求是围绕幼儿个体交往和群体交往两条主线展开的。
当前,我国幼儿社会领域教学存在着不少问题,我们要充分理解《指南》的要求,掌握儿童社会领域核心经验,以“情感在前,行为在后,认知低随”的要求做好社会领域相关活动的组织及设计。
社会领域核心经验

人际交往
1.自我中心
2.被动交往
3.肢体语言占优
1.喜欢结伴合作活动
2.尝试主动交往
3.出现积极的交往行为
4.交往技能仍较欠缺
1.有固定的玩伴
2.能主动发起或加入同伴的游戏或活动
3.能与同伴协商和讨论
继续对一般的民族种族差异和相似性感兴趣,并且意识到诸如社会经济地位、年龄等其他特征;强烈意识到自己和家人的关系,并且对其他儿童的家庭关系感兴趣。
接纳其父母对于人们的划分,但是对划分的标准仍不理解。在了解自己种族与民族特点的同时,也开始了解其他人也有其民族特征和不同的生活方式。
性别一致性(6岁以后)。儿童开始确信性别的一致性,他们知道即使一个人“穿错了衣服”,也不会改变性别。
自我体验
出现自尊,但自尊的水平并不高。如儿歌中说到娃娃小,不会自己吃饭,幼儿也会跟老师说我比娃娃小,但同伴说娃娃小时,会产生挫败感哭起来。
自尊发展的关键时期。如学习拍球落后于别人时,就拒绝在幼儿园拍球,自己在家会练习,直到跟其他幼儿水平差不多时,才开始在幼儿园拍球。
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开始萌芽,角色采择能力、合作能力、道德感和责任感都在渐渐发展,幼儿不再盲目相信自己的能力,而是会采取比较客观的态度来判断自己的自我价值。
自我避惩罚而遵循规则或习俗。
认同阶段,幼儿遵循一定的行为规则并非是由于认识到了规则的社会价值,而是为了特定的人确立或保持一种令人满意的关系。幼儿通过效仿自己崇拜的人的行为以获得奖励与赞赏。
对社会角色的认知
知道有不同的社会角色,其中对职业开始有初步的认知,但是受到其生活环境的影响。
知道更多的职业及其特征,并开始对不同社会角色形成基本观念,比如领导、家长等等。
《指南》语言核心经验与活动设计

《语言》领域核心经验
子领域 核心经验 谈话 讲述
倾听与表达
阅读与书写 的准备
早期阅读 文学作品学习
• 语言的核心经验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实施和 实现呢? • 这就需要教师具有丰富的学科教学知识。 (PCK)
8
2016/2/29
二、什么叫PCK?(学科教学知识)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
《指南》背景下语言领域核 心经验和语言教育的新要求
讲座主要内容:
一、幼儿园语言领域核心经验 二、《指南》语言领域目标和内容的新要求
第一部分、幼儿园语言领域核心经验
一、什么是核心经验?
• 经验就是儿童主动在学的,教师在教 的…… • 核心经验就是幼儿发展必须获得的经 验,这些经验在幼儿的经验系统或结 构中起节点和支撑作用。
18
2016/2/29
(二)教法探索
19
2016/2/29
• 孩子有阅读与前书写经验的积累,无须 逐句教学,可以提供图文并茂的图版自 主阅读和朗读 • 通过打节拍让孩子发现节奏的变化,掌 握难点 • 运用孩子们喜欢的达人秀节目进行竞赛 游戏,提高孩子们绕口令的快速和准确 的水平。
20
2016/2/29
——教师个人教学经验、教师学科内容知识 和教育学知识的特殊整合,它是教师专业化的 核心问题之一。
( Lee Shulman,1986)
9
2016/2/29
(一)什么是PCK——学科教学知识
• 已有的大量研究表明,教师专业知识是 影响儿童学习的最重要因素 (Darling-Hammond & Bransford 2000;Just for the Kids
and The Southeast Center for Teaching Quality, 2002;
张明红《指南》背景下的幼儿园课程发展

学科(领域)教学知识是教师综合运用教育 学知识、学科知识来理解特定主题的教学是 如何组织、呈现给特定儿童的知识,它是教 师在教学过程中融合学科与教学知识而形成 的一种特殊知识。
命题化知识
VS
程序化知识
2、PCK案例分享:
大班亲社会行为教育活动 《节水小卫士》
What——学科内容的分析
了解水的用途以及缺水给人们生活造成的困难和给各行 各业带来的灾难。
《指南》每个子领域的主要目标都由学习系
学习既受发展制约,又推动发展; 发展既是学习的基础,又是学习的过程与结果 《指南》既引导幼儿的学习,也同时引导幼儿通
过学习达到发展的结果。
目标2 能与同伴友好相处
3~4岁
4~5岁
5~6岁
1、想加入同 1、会运用介绍自己、 1、能想办法吸引同伴和自己一
二、教师的领域教学知识(PCK) 与幼儿教师专业发展
健康
社会
艺术
学习与发展 语言 科学
1、什么叫PCK?(学科教学知识)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
——教师个人教学经验、教师学科内容知识 和教育学知识的特殊整合,它是教师专业化的 核心问题之一。
( Lee Shulman,1986)
3、与同伴发 决。
不一样,能倾听和接受别人的意
生冲突时,能 4、活动时愿意接受同 见,不能接受时会说明理由
听从成人的劝 伴的意见和建议。
5、不欺负别人,也不允许别人
解。
5、不欺负弱小。
欺负自己。
14
各个领域目标部分分别对3~4岁、4~5 岁、5~6岁三个年龄段末期幼儿应该知 道什么、能做什么,大致可以达到什么 发展水平提出了合理期望,指明了幼儿 学习与发展的具体方向;
《指南》社会领域分析PPT课件

交往态度的提升
.
8
3~4岁
1、想加入同伴的 游戏时,能友好 地提出请求。
2、在成人指导下 不争抢、不独霸 玩具。
3、与同伴发生冲 突时,能听从成 人的劝解。
4~5岁
1、会运用介绍自己、
交换玩具等简单技巧加 入同伴游戏。 2、对大家都喜欢的东 西能轮流、分享。 3、与同伴发生冲突时, 能在他人帮助下和平解 决。 4、活动时愿意接受同 伴的意见和建议。 5、不欺负弱小。
.
5
.
6
愿意与 人交往
人际交往
能与同伴 友好相处
具有自尊、 自信、自 主的表现
关心尊 重他人
.
7
3~4岁
1、喜欢和小朋友一 起游戏。 2、喜欢与熟悉的长 辈一起活动。
4~5岁
1、喜欢和小朋友一 起游戏,有经常一起 玩的小伙伴。 2、喜欢和长辈交谈,
有事愿意告诉长辈。
5~6岁
1、有自己的好朋友, 也喜欢结交新朋友。 2、有问题愿意向别 人请教。 3、有高兴的或有趣
2、做了好事或取得了成 功后还想做得更好。
3、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不会的愿意学。
4、主动承担任务,遇到 困难能够坚持而不轻易 求助。
5、与别人的看法不同时, 敢于坚持自己的意见并 说出理由。
对自我认知、态度 和行为的提升
10
3~4岁
1、长辈讲话时能认 真听,并能听从长 辈的要求。 2、身边的人生病或 不开心时表示同情。 3、在提醒下能做到 不打扰别人。
5、在提醒下能节约 粮食、水电等。
5~6岁
1、理解规则的意义, 能与同伴协商制定游戏 和活动规则。
2、爱护公物,用别人 的东西时也知道爱护。
幼儿园教研课件:社会领域的核心经验与教学活动设计

目标二:能与同伴友好相处
3-4岁
4-5岁
5-6岁
1.想加入同伴的 1.会运用介绍自己、 1.能想办法吸引同伴
游戏时,能友好 地提出请求。
交换玩具等简单技巧 加入同伴游戏。
2.对大家都喜欢的东
和自己一起游戏。
2.活动时能与同伴分 工合作,遇到困难能
2.在成人指导下, 西能轮流、分享。 一起克服。
不争抢、不独霸 3.与同伴发生冲突时, 3.与同伴发生冲突时
玩具。
能在他人帮助下和平 能自己协商解决。
3.与同伴发生冲 突时,能听从成 人的劝解。
解决。 活动时愿意接 4.知道别人的想法有 受同伴的意见和建议。 时和自己不一样,能
不欺负弱小。
倾听和接受别人的意
见,不能接受时会说
明理由。
5.不欺负别人,也不
允许别人欺负自己。
目标三:具有自尊、自信、自主的表现
5-6岁
1.长辈讲话时能认 1.会用礼貌的方式 1.能有礼貌地与人
真听,并能听从长 向长辈表达自己的 交往。
辈的要求。
要求和想法。
2.能关注别人的情
2.身边的人生病或 2.能注意到别人的 绪和需要,并能给
不开心时表示同情。 情绪,并有关心、 予力所能及的帮助。
3.在提醒下能做到 体贴的表现。
3.尊重为大家提供
2.在幼儿时期,幼儿在社会领域中,学习怎样
与人相处,怎样看待自己,怎样对待别人;逐步认 识周围的社会环境,内化社会行为规范;逐步形成 对所在所在群体及其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发展
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3.幼儿阶段是人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时期。
02 幼儿社会领域的学习与发展的目标
幼儿社会领域的学习与发展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