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德里安《红黄蓝》

合集下载

小班美术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红黄蓝》

小班美术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红黄蓝》

小班美术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红黄蓝》小班美术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红黄蓝》(精选6篇)身为一名刚到岗的人民教师,我们要有一流的课堂教学能力,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拓展自己的教学方式,那要怎么写好教学反思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班美术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红黄蓝》,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班美术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红黄蓝》篇1活动目标:1、在欣赏的基础上,继续了解粉印版画的制作过程,对版画活动产生兴趣。

2、尝试制作粉印版画,初步掌握粉印版画的操作方法,体验创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l、幼儿已熟悉粉印版画的操作材料。

2、课件:蒙德里安的"红黄蓝"系列作品。

3、粉印版画的操作材料人手一份:水粉笔,调色盘,作业纸,5B铅笔等。

4、小组共用的材料:装有颜料的调色盘两个,抹布两块,桌布,水罐。

活动过程:1、出示粉印版画的工具材料,帮助幼儿回忆材料使用的规则。

(1)教师:你还记得这些材料是怎么用的吗?这是什么?用来干什么的?怎么用?水粉笔怎么拿?作业纸怎么用?先怎样?再怎样?(2)教师:共用的颜料怎么调到自己的调色盘里?(用水粉笔当小勺挖一点放在自己的调色盘里)换颜色的时候先要干什么?(洗笔)2、欣赏蒙德里安作品《红黄蓝构成》,引出"格子布"的创作话题。

(1)教师:这幅画给你什么感觉?猜猜,可能画了什么?像什么?(2)教师:画家在画格子布的时候用了哪些颜色?这些颜色是怎么搭配在一起的?3、幼儿进行粉印版画创作活动。

(1)重点:学习用5B铅笔在吹塑纸上画格子布;沿铅笔轮廓线在吹塑纸上涂上水粉颜料;换颜色的时候用抹布把笔上的颜料擦干净;学习用压一压、抹一抹的方法印制粉印版硎。

(2)难点:掌握用笔的轻重(不能把吹翅纸画破,也不能太轻看不出印痕);颜料涂在轮廓线上的时候要用铅笔再勾画下。

要点提示:(1)由于是抽象画欣赏和创作,教师可以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和表达,并不一定非要像"格子布"。

蒙德里安的作品《红、黄、蓝》的构成

蒙德里安的作品《红、黄、蓝》的构成

蒙德里安的作品《红、黄、蓝》的构成
蒙德里安的作品《红、黄、蓝》的构成如下:
1. 粗重的黑色线条控制着七个大小不同的矩形,形成非常简洁的结构。

2. 画面主导是右上方那块鲜亮的红色,不仅面积巨大,且色度极为饱和。

3. 左下方的一小块蓝色、右下方的一点点黄色与四块灰白色有效配合,牢牢控制住红色正方形在画面上的平衡。

此外,这幅作于1930年的作品是蒙德里安几何抽象风格的代表作之一。

作品中除了三原色之外,再无其他色彩;除了垂直线和水平线之外,再无其他线条;除了直角与方块,再无其他形状。

巧妙的分割与组合,使平面抽象成为一个有节奏、有动感的画面,从而实现了他的几何抽象原则,“借由绘画的基本元素:直线和直角(水平与垂直)、三原色(红黄蓝)和三个非色素(白、灰、黑),这些有限的图案意义与抽象相互结合,象征构成自然的力量和自然本身。

”。

大班《红黄蓝的构成》-专家点评

大班《红黄蓝的构成》-专家点评

百度文库幼儿园教案大班名画欣赏《红黄蓝的构成》-专家点评《红黄蓝的构成》是蒙德里安几何抽象风格的代表作之一。

蒙德里安将他的这种新型绘画称作“新造型主义”。

以《红黄蓝的构成》拓展的装饰物、建筑、生活用品都很容易找到,可见人们对此作品的认同和喜好。

究其原因,是其独到的色彩组合方式:简单、鲜艳、和谐,同时运用在各种生活形态中都很美,甚至人们的服装。

因其抽象和拓展性强,选择在大班欣赏此画更为合适。

就情境而言,各种“红黄蓝”的桌布、“红黄蓝”的服装以及用红、黄、蓝的积木搭建的“红黄蓝”的沙发等等,构成了立体的欣赏环境,足以引发孩子们欣赏的兴趣和整体感知作品的色彩美与和谐美。

欣赏作品的过程,也是孩子们品读的过程,孩子们会好奇“红黄蓝三种颜色可以用其他颜色来代替吗?”显然,这是个好问题,但老师千万不要急于给答案。

更好的做法是立即提供相关材料,让孩子们在操作、比较的过程中感受、体验因为色彩的不同组合而产生的不同视觉感受,从而表达自己的想法。

显然,答案不是唯一的,“有理”的都是合理的,各有各的好处。

在欣赏过程中,愿意并习得用比较、发现的方式感受事物或现象中的美和相互关系,并形成自己的审美观等,远比记忆统一的标准答案重要得多。

这些也是我们必须要做到的。

此外,我们倡导“一切皆有可能”的“创造”方式。

在欣赏作品的同时,引导孩子们了解作者的轶闻趣事和欣赏有关该作者一系列的作品,同时,藉此创意的我的“红黄蓝的构想”作品,不限于美术表达的本身,同时还有建构、表演等,具有无限的空间。

欣赏大师的作品,然后表现“我的作品”。

鼓励幼儿学习大师们因创新而形成的特色,因执着而形成的风格。

赏画、懂理,育修养。

蒙德里安的红黄蓝构图对幼儿的启示

蒙德里安的红黄蓝构图对幼儿的启示

蒙德里安的红黄蓝构图对幼儿的启示皮特·科内利斯·蒙德里安是一个荷兰画家,其代表作之一就是著名的《红黄蓝构图》。

这幅画仅有色块组成,共有五种颜色:红、黄、蓝、黑、白,主导颜色是占据了大半个画面的红色块,其色度相当饱和,颜色鲜艳至极。

教育专家指出,再幼儿园的教师,走廊,墙面应用《红黄蓝构图》的设计,有利于幼儿从环境中获得知识,环境在教育中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幼儿除了获得知识,还能讲其融入到自己未来生活当中。

环境不仅是一中重要的教育资源,还是一名隐藏的教师,关乎着孩子的们的成长,幼儿在幼儿园的学习生活中,接触最多的就是自己的班级环境,幼儿园墙面装修对幼儿的整个幼儿园学习生涯有着重要的影响,当幼儿园的装修融入了《红黄蓝构图》的元素,将会有利于激发幼儿的艺术创造力;有利于给与幼儿心灵上的正能量;有利于增强幼儿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加强幼儿的动手能力。

走进大师大作——中班美术欣赏《红、黄、蓝的构成》

走进大师大作——中班美术欣赏《红、黄、蓝的构成》
四、 渗透 乐 曲 美
《 红、 黄、 蓝 的构成》 , 乍看简单 , 但细看时却
发 现 没 有 一条 线 可 更 动 ,没有 一 个 颜 色可
以轻 易 替 换 , 准确 的 程 度 到惊 人 的地 步 。 二、 瞄 准 欣 赏 点
在欣赏 活动 中给一 幅幅 _ 面配 上 一 曲 曲美妙 的音 乐 , 会使孩子们对静 止的画面 产 生动态 的感受 , 随着乐 曲的进行 , 乐 曲 的色彩情 调与 画面的色 彩效果 产生 了极 好 的融合 。 色彩中的红 、 橙、 黄等颜色令人 想 起火 、 太 阳等 , 通 常给人 以温暖和 热烈 的感觉 。绿 、 青、 蓝 等颜色 则使人 想起草 地、 天牵等 , 往往给人以凉快寒冷 的感觉 。
重 的黑色 线条控制 着七个 大小 不 同的矩
形, 形成非 常简浩 的结构 , 如果 说 对 于 幼
走避大师大作
— —
中班 美术欣 赏《 红、 黄、 蓝的构成》
◇王 文 秀
《 红、 黄、 蓝 的构成 》 是蒙德 里安几 何 抽 象 风 格 的 代 表 作 之 一 ,这 幅 画 创 作 于 1 9 3 0年 。 我 们 看 见 , 粗 重 的 黑 色 线 条 控制 着 七 个 大 小 不 同 的矩 形 , 形 成 非 常 简 洁 的 结 构 。㈣面 主导是 右上方那 块鲜 亮 的红 色, 不仅面积巨大 , 且色度极为饱和。 左下 方 的一小块蓝色 、 右 下 方 的 一 点 点 黄 色 与 四块灰 白色有效配合 , 牢牢控制住红 色l F 方 形 在 画 面 上 的平 衡 。在 这 里 , 除 了 三 原 色之外 , 再无其 他色 彩 ; 除 了垂直 线 和水 平 线之 外 , 再无 其他线 条 ; 除 了直 角 与 方 块, 再无其他形状。巧妙的分割与组合 , 使 平 面 抽 象 成 为 一 个 有 节 奏 、有 动 感 的 面, 从而实 现 了他的几何 抽象原则 , “ 借 南 绘i 画的 基 本 元 素 :直 线 和直 角 ( 水 平 与垂 直) 、 三 原色 ( 红黄 蓝 ) 和j 个非色 素( 白、 灰、 黑) , 这些有 限的图案意义与抽象相: 巨 结合 , 象征构成 自然 的力量和 自然本身 。”

《红、黄、蓝构成》艺术赏析

《红、黄、蓝构成》艺术赏析

《红、黄、蓝构成》艺术赏析
《红、黄、蓝构成》是荷兰艺术家蒙德里安的代表作之一,创作于 1930 年。

这幅画采用了单纯的红、黄、蓝三种颜色,通过几何图形的分割和组合,形成了一种简洁、抽象、富有节奏感的画面。

在这幅画中,蒙德里安运用了他一贯的绘画风格,即通过直线和直角等几何图形来表现自然界的规律和和谐。

他将这些图形巧妙地分割成大小不同的矩形,并将红色、黄色和蓝色等原色填充在这些矩形中,形成了一种强烈的视觉效果。

同时,蒙德里安在这幅画中还运用了网格结构,将画面分割成许多小网格,使得画面更加平衡和稳定。

他通过这种构图方式,将自然界的规律和美感转化为一种抽象的艺术形式,让人们从中感受到自然的力量和美感。

总的来说,《红、黄、蓝构成》这幅画是蒙德里安几何抽象风格的代表作之一,它展现了蒙德里安对抽象艺术的独特理解和创造。

通过单纯的颜色和几何图形的分割和组合,这幅画让人们感受到了蒙德里安对自然和宇宙的热爱和探索,也展示了他独特的绘画风格和艺术魅力。

蒙德里安的《红、黄、蓝构图》与建筑艺术

蒙德里安的《红、黄、蓝构图》与建筑艺术

蒙德里安的《红、黄、蓝构图》与建筑艺术[摘要] 通过对实践作品思想来源以及表达主题的分析,阐述了蒙德里安的代表作品与“风格派”的绘画造型艺术,以及其作品的构图特点与其建筑的适用,并深入探讨了建筑艺术的本质,揭示了绘画艺术以建筑艺术之间的关联性。

[关键词] 蒙德里安风格派建筑艺术引言现代艺术发展到二十世纪时,逐渐由具象走向了抽象,抽象艺术也随之延生。

而所谓“抽象”被明确定义在两个层面上,一是从自然现象出发加以简约或抽取富有表现特征的因素,形成简单的、极其概括的形象,以致使人们无法辨认具体的物象,二是指一种几何的构成,这种构成并不以自然物象为基础。

抽象主义崛起于一战前夕,涌现出了抽象主义的绘画大师康定斯基和蒙德里安,而蒙德里安正是几何抽象派的先驱。

一、实践作品分析(一)作品形式以电脑合成以及PS的形式。

(二)作品思想来源思想来源于蒙德里安在1930年的作品《红、黄、蓝构图》,是属于“风格派”的艺术,该作品是蒙德里安在一步步的研究绘画中将整个图抛弃了任何曲线,除三原色及黑白灰之外的颜色,整个图由横线跟竖线以及三原色、黑白灰构成。

是蒙德里安的作品中被如今运用最多的作品。

而该实践作品就是根据蒙德里安的这幅作品思想而进行的创作。

(三)表达的主题实践作品首先运用了蒙德里安代表作《红、黄、蓝构图》做为一个主基调,在这基础上,其左上角是利用其红蓝黄构图的方式画出了蒙德里安的画像,图片体现了蒙德里安的构图色彩的特点。

往下是根据其特点创造的蒙德里安式的英文26个字母以及10个阿拉伯数字,其标题的MONDRIAN也是这些英文,有着其红黄蓝黑白色的平衡,具有美感及趣味。

右边红色格子中首先有个其特点的建筑的立面,整个的构图也是体块色彩的共同平衡,作为建筑的构图也是很有效果,体现出建筑的变化与统一的平衡感;而中间的由红黄蓝构成的世界地图使其具有趣味的,以及人物的横线竖线红蓝白构成也是如此,蒙娜丽莎通过这个方式的构成进行绘画更充满了神秘感。

蒙德里安《红黄蓝》解析

蒙德里安《红黄蓝》解析

蒙德里安《红黄蓝》解析
荷兰画家蒙德里安(Mondrian)的《红黄蓝》(Composition
with Red, Yellow and Blue)是20世纪最重要的抽象绘画之一,创
作于1930年代初期。

这幅作品可以说是蒙德里安早期一系列抽象作品的代表之一,他
的绘画风格趋向于极简主义和几何抽象。

《红黄蓝》以一种极其简洁
的方式呈现出了矩形和直线等基本几何形状,颜色也只有红、黄、蓝
这三种基本颜色。

这些基本形状和颜色以平衡和对比的方式相互作用,创造出了一种和谐而稳定的视觉效果。

这幅作品虽然看起来简单,但其实是经过精心构思和设计的。


展示了蒙德里安通过几何形状和基本色彩的组合来达到艺术抽象的极致,同时也体现了他对于人类理性和真理的追求。

作品线条简洁、构
图平衡,没有任何多余的图案和装饰,完美地表达了抽象主义的核心
理念。

在20世纪初期,欧洲出现了一批艺术家,他们试图用几何形状
和基本色彩来创造一种新的艺术语言,逐渐形成了抽象艺术的风潮。

蒙德里安正是这股风潮中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用他的绘画表达了他对
艺术和生命有关的最深层的哲学思考。

总之,《红黄蓝》是一幅重要的抽象绘画作品,蒙德里安通过它
向我们展示了艺术表达的无限可能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