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事变纪念日主题教育班会

合集下载

纪念西安事变主题班会教案

纪念西安事变主题班会教案
邀请历史专家进行讲座 深入剖析西安事变的历史意义 讲解西安事变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分析西安事变对当今社会的启示
开展纪念西安事变的文艺活动,如朗诵、歌唱等
朗诵《西安事变》诗歌 歌唱《义勇军进行曲》 讲述西安事变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开展纪念西安事变的文艺活动,如朗 诵、歌唱等
讨论西安事变对当今社会的影响和启 示
西安事变:张学良、杨虎城在1936年发动的一次政治事件,旨在劝谏蒋介石停止内战, 一致抗日
历史意义:西安事变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探讨西安事变对当今社会的启示
历史背景:介绍西安事变的 历史背景和经过
事件影响:探讨西安事变对 中国历史和国际关系的影响
民族团结:强调民族团结 的重要性,以及在当今社 会如何维护民族团结
面展开讨论
小组讨论的成 果展示:每组 选派代表上台 发言,分享讨 论成果,促进
全班交流
开展纪念西安事变的文艺活动
歌曲演唱:演唱与西安事变相关的歌曲,如《义勇军进行曲》等 舞蹈表演:表演与西安事变相关的舞蹈,如《黄河大合唱》等 朗诵诗歌:朗诵与西安事变相关的诗歌,如《七律·长征》等 讲故事:讲述与西安事变相关的人物故事或历史事件
专家与同学们进行 互动,回答同学们 的问题
讲座结束后,进行 小组讨论,分享学 习心得
老师进行总结,强 调西安事变的历史 意义和现实意义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小组讨论的目 的:让学生深 入了解西安事 变的历史背景
和意义
小组讨论的形 式:分组进行, 每组人数适中, 鼓励学生积极
参与
小组讨论的内 容:让学生围 绕西安事变的 历史背景、经 过、影响等方
图片展示:展示与西安事变相关的图片,如历 史照片、地图等

红色党建西安事变纪念缅怀革命先烈通用教学课程PPT课件

红色党建西安事变纪念缅怀革命先烈通用教学课程PPT课件

主讲人: XXX 时间:20XX.XX
绿洲边有条小河,小河里偶尔会一些 生命里 顽强的 鱼儿游 过,欣 瑞的目 光瞄准 了这条 小河。 从此每 一天放 学后, 绿洲的 小河边 都出现 了欣瑞 的身影 ,他每 天都守 着那条 小河, 守着小 河里的 那些游 鱼。 绿洲边有条小河,小河里偶尔会一些 生命里 顽强的 鱼儿游 过,欣 瑞的目 光瞄准 了这条 小河。 从此每 一天放 学后, 绿洲的 小河边 都出现 了欣瑞 的身影 ,他每 天都守 着那条 小河, 守着小 河里的 那些游 鱼。 绿洲边有条小河,小河里偶尔会一些 生命里 顽强的 鱼儿游 过,欣 瑞的目 光瞄准 了这条 小河。 从此每 一天放 学后, 绿洲的 小河边 都出现 了欣瑞 的身影 ,他每 天都守 着那条 小河, 守着小 河里的 那些游 鱼。 绿洲边有条小河,小河里偶尔会一些 生命里 顽强的 鱼儿游 过,欣 瑞的目 光瞄准 了这条 小河。 从此每 一天放 学后, 绿洲的 小河边 都出现 了欣瑞 的身影 ,他每 天都守 着那条 小河, 守着小 河里的 那些游 鱼。 绿洲边有条小河,小河里偶尔会一些 生命里 顽强的 鱼儿游 过,欣 瑞的目 光瞄准 了这条 小河。 从此每 一天放 学后, 绿洲的 小河边 都出现 了欣瑞 的身影 ,他每 天都守 着那条 小河, 守着小 河里的 那些游 鱼。 绿洲边有条小河,小河里偶尔会一些 生命里 顽强的 鱼儿游 过,欣 瑞的目 光瞄准 了这条 小河。 从此每 一天放 学后, 绿洲的 小河边 都出现 了欣瑞 的身影 ,他每 天都守 着那条 小河, 守着小 河里的 那些游 鱼。
绿洲边有条小河,小河里偶尔会一些 生命里 顽强的 鱼儿游 过,欣 瑞的目 光瞄准 了这条 小河。 从此每 一天放 学后, 绿洲的 小河边 都出现 了欣瑞 的身影 ,他每 天都守 着那条 小河, 守着小 河里的 那些游 鱼。

918抗战纪念日:主题班会教案合集3篇

918抗战纪念日:主题班会教案合集3篇

918抗战纪念日:主题班会教案合集3篇1. 主题班会教案:了解918抗战纪念日目标通过本次班会,让学生了解918抗战纪念日的历史背景、意义和相关纪念活动。

教学内容1. 介绍918抗战纪念日的背景和起因。

2. 讲解918抗战纪念日的意义和重要性。

3. 展示相关纪念活动的图片和视频。

4. 进行相关的讨论和互动。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引入一个相关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

2. 介绍:简要介绍918抗战纪念日的背景和起因。

3. 讲解:详细讲解918抗战纪念日的意义和重要性,以及相关纪念活动的内容。

4. 展示:展示一些相关纪念活动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

5. 讨论: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分享对918抗战纪念日的认识和感想。

6. 总结:对本次班会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对918抗战纪念日的重视。

教学评估1. 学生的参与度和讨论质量。

2. 学生对918抗战纪念日的理解和认知程度。

2. 主题班会教案:参观抗战纪念馆目标通过参观抗战纪念馆,让学生亲身感受抗战的历史,增强对918抗战纪念日的认知和情感。

教学内容1. 组织学生参观抗战纪念馆。

2. 引导学生观看相关的展览和影像资料。

3. 进行相关讨论和互动。

4. 总结学生的观察和感受。

教学步骤1. 导入:简要介绍抗战纪念馆的背景和意义。

2. 参观:组织学生参观抗战纪念馆,并引导他们观看相关的展览和影像资料。

3. 讨论:在参观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相关的讨论和互动。

4. 总结:总结学生的观察和感受,强调对918抗战纪念日的重要性。

教学评估1. 学生对抗战纪念馆的观察和理解。

2. 学生对918抗战纪念日的认知和情感的增强程度。

3. 主题班会教案:纪念活动策划目标通过策划一次纪念活动,让学生主动参与,深入了解和感受918抗战纪念日的意义。

教学内容1. 学生分组,策划一次纪念活动。

2. 分享和讨论各组的策划方案。

3. 实施纪念活动并总结。

教学步骤1. 组织学生分组,每组策划一次纪念活动。

勿忘国耻纪念918主题班会教案【精选6篇】

勿忘国耻纪念918主题班会教案【精选6篇】

勿忘国耻纪念918主题班会教案【精选6篇】勿忘国耻纪念918主题班会教案篇一1、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等史实;知道九一八事变后随着民族矛盾的上升,中国人民开始了局部抗战;认识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意义。

在教师的指导下,能通过多种途径搜集、整理相关信息资料。

学会从复杂的历史现象中分析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课前预习和搜集相关信息资料,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通过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及其和平解决的学习,训练学子从多角度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中国共产党在民族存亡的紧要关头提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建立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使学子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利益的真正代表;通过中国人民局部抗战的史实,使学子认识中华民族具有反抗外来侵略的光荣传统。

重点: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难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和平解决西安事变?教学准备1、提前安排预习课文、搜集和整理相关信息资料。

2、准备好必需的相关图片、地图、录音机、投影仪等。

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播放歌曲《松花江上》,提问:是什么事件让东北人民“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9。

18事变)学习新课:板书:一、九一八事变1931。

9。

18师生互动:以对话方式解决下列问题1、分组回顾列举出历史上日本侵华的主要史实,并选一名代表口述出来(认识日本侵华蓄谋已久)2、讨论:日本为什么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初又一次侵略中国?(探究九一八事变的背景)3、思考:日本侵略中国为什么先制造柳条湖事件呢?(制造借口)4、九一八事变发生后,国民政府采取了什么态度?哪些史料说明了这种政策?这一政策带来了什么严重后果?5、面对日本的侵略全国人民是什么态度?采取了什么行动?请举例说明。

6、最后,教师强调:这些事例说明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已经开始了。

勿忘国耻纪念918主题班会教案篇二设计背景1931年9月18日10时许,日本关东军在沈阳北大营南约800米的柳条湖附近,将南满铁路一段路轨炸毁,称是中国军队破坏铁路。

纪念九一八主题班会教案(两篇)

纪念九一八主题班会教案(两篇)

纪念九一八主题班会教案(两篇)“铭记历史,勿忘国耻”主题班会教案1一、活动目的利用各种形式对学生进行培育和弘扬中国传统革命精神的教育,维护中国人民反对侵略战争、捍卫人类尊严、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让学生在革命精神的激励下,严格要求自己,不忘历史,敬畏生命,珍视和平,努力研究,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1.知识与能力:了解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等史实:知道九一八事变后随着民族矛盾的上升,中国人民开始了局部抗战:认识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意义。

在教师的指导下,能通过多种途径搜集、整理相关信息资料。

学会从复杂的历史现象中分析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课前预和搜集相关信息资料,养成自主研究的惯:通过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及其和平解决的研究,训练学生从多角度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XXX在民族存亡的紧要关头提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建立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使学生认识到XXX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利益的真正代表:通过中国人民局部抗战,使学生认识中华民族具有反抗外来侵略的勇气和能力二、活动准备1.挑选两名同学主持班会,主持人协助班主任组织同学开展活动。

2.学生提前收集革命资料,加深了解。

学唱革命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

3.教师搜集影片、图片、资料以制作课件。

4.全体同学集体讨论发装观点,表决心立壮志。

三、活动过程1.影片导入,还原汗青真相。

2.小组汇报,不忘祖国耻辱。

3.知识竞赛,加深革命了解。

4.图片导入,垂纶岛事件,加强爱国意识。

5.集体宣督,表决心,立壮志。

四、班主任老师做总结性发言通过这次主理班会,使同学了的“九一八事变”和日本侵略者在中国犯下的信果有给历次公国上义的选礼,以此激发同学们的责任感和爱国热的。

让同学们记国地为中华民族的聪起而发奋读书。

“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纪念九一八事变主题班会2【一】、设计理念:让广大学生相识祖国的兴衰汗青,激发热爱祖国的豪情,从小树立刻苦进修,报效祖国的远大幻想。

918事件主题班会

918事件主题班会

918事件主题班会一、活动主题 918事件主题班会——铭记历史,警钟长鸣二、活动目的1. 深入了解918事件的历史背景、经过及其对中华民族的影响,增强同学们的爱国主义情怀。

2. 通过主题班会,教育同学们铭记历史,珍爱和平,警钟长鸣,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3. 提高同学们的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培养团结协作、勇于担当的精神品质。

三、活动时间2022年9月18日(星期日)下午2:30-4:30四、活动地点学校多功能厅或教室(以下内容将在后续提供:五、活动流程 六、活动准备 七、活动后续)五、活动流程1. 开场致辞(5分钟)由班主任或学生代表进行开场致辞,简要介绍918事件,阐述此次主题班会的意义,宣布活动开始。

2. 观看918事件纪录片(30分钟)播放精选的918事件纪录片,让同学们直观地了解事件的历史背景、经过及其对中华民族的影响。

3. 分组讨论(20分钟)将全班同学分成若干小组,针对纪录片内容进行讨论,探讨918事件的历史教训及其对当今时代的启示。

4. 学生代表发言(15分钟)每个小组选派一名代表,分享本组的讨论成果和感悟,其他同学可在此环节进行补充发言。

5. 专题讲座(30分钟)邀请历史老师或相关专家进行专题讲座,深入剖析918事件的来龙去脉,引导同学们正确认识历史,增强爱国主义情怀。

6. 互动环节(15分钟)开展有关918事件的知识问答或情景剧表演,让同学们在互动中加深对918事件的认识。

7. 班主任总结发言(10分钟)班主任对本次主题班会进行总结,强调铭记历史的重要性,呼吁同学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8. 闭幕式(5分钟)全体起立,共同默哀一分钟,缅怀在918事件中牺牲的先烈,然后由主持人宣布活动结束。

(以下内容将在后续提供:六、活动准备 七、活动后续)六、活动准备1. 策划组织:- 班主任与学生代表共同成立活动筹备小组,负责策划和组织实施活动。

- 拟定详细的活动方案,明确各环节负责人和时间节点。

难忘九一八主题班会记录(3篇)

难忘九一八主题班会记录(3篇)

第1篇时间:2023年9月18日地点:学校多功能厅主持人:张老师参与人员:全体师生一、班会背景九一八事变,又称沈阳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东北的侵略战争,也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

为了纪念这一历史事件,增强师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学校特此举行“难忘九一八”主题班会。

二、班会流程1. 主持人开场张老师首先向全体师生介绍了本次班会的主题和目的,强调了九一八事变的历史意义,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本次班会,深刻理解历史,珍惜和平,传承爱国主义精神。

2. 播放纪录片《九一八事变》为了使同学们更直观地了解九一八事变,张老师播放了纪录片《九一八事变》。

纪录片详细记录了事变发生的过程,以及日本帝国主义对东北人民的残酷压迫和侵略。

3. 同学们分享学习心得观看完纪录片后,同学们纷纷分享了自己的学习心得。

以下为几位同学的发言摘要:(1)李同学:九一八事变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大历史事件,它让我们深刻认识到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本质。

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要牢记历史,珍惜和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2)王同学:观看纪录片让我感受到了当时的民族危机,也让我明白了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性。

我们要继承先烈们的遗志,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学习。

(3)张同学:九一八事变让我们深刻认识到,只有国家强大,才能避免历史悲剧的重演。

我们要努力学习,提高自身素质,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力量。

4. 诗朗诵《九一八事变祭》为了表达对先烈们的敬意,同学们表演了诗朗诵《九一八事变祭》。

朗诵者们用真挚的情感,抒发了对先烈们的怀念和对和平的向往。

5. 主题演讲学校优秀学生代表进行了主题演讲,演讲题目为《铭记历史,传承和平》。

演讲者结合自身经历,讲述了九一八事变对民族精神的洗礼,呼吁同学们要铭记历史,传承和平。

6. 互动环节张老师组织同学们进行了互动环节,同学们纷纷提问,探讨如何更好地传承爱国主义精神,如何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7. 总结发言张老师对本次班会进行了总结,她表示,九一八事变虽然已经过去,但其历史意义依然深远。

918纪念日主题班会教案范文5篇

918纪念日主题班会教案范文5篇

918纪念日主题班会教案范文5篇〖更多关于“918事变纪念日”内容请点击(↓↓↓)〗918勿忘国耻主题班会记录内容三篇918事变教育主题班会教案内容纪念九一八勿忘国耻的主题班会总结优秀范文918主题班会记录总结范文九一八事变心得体会与感想918纪念日主题班会1一、活动背景“9月18日,这是一个令中华儿女痛彻心扉的日子。

日本关东军炮轰东北军驻地沈阳北大营,发动了对我国东北的大规模武装进攻,策划并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

由于当时政府的不抵抗政策,造成了我东北三省大好河山风云失色,沦于敌手。

从此,3000万东北同胞在此后的14年中过着饱受凌辱的亡国奴生活。

然而,坚强英勇不屈的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经过8年的浴血奋战,终于迫使侵略者投降,随后在1949年10月1日迎来了一个崭新的国家,这就是我们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二、活动目的为深入了解中国历史,纪念九一八事变_周年,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鼓励广大同学努力学习、励志成才、报效祖国。

三、活动内容1.了解九一八事变_周年的有关内容2.通过主题班会举行演讲比赛进一步认识九一八事变四、活动对象:二年级(2)班的全体学生五、活动时间:9月18日——9月19日六、活动流程:1、9月18日下上午午组织同学生观看《九一八事件纪录片》了解九一八事件。

2、四个小组中每小组抽两位同学准备演讲材料。

3、全班同学和老师默哀一分钟4、9月19上午日上午在教室举行纪念九一八_周年演讲比赛。

4活动的意义:在此次活动中同学们积极讨论,反映热烈,都纷纷表示要铭记历史,“勿忘国耻,共襄复兴”。

并认为作为21世纪青年,更应更好地努力学习,用优异的成绩来回报自己的祖国。

通过此次活动,同学们了解了中华民族所经受的苦难,进一步弘扬和培养了学生的民族精神,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

牢记国耻、以史为鉴,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在本次主题班会活动的教育下,同学们对于21世纪青少年所应承担的责任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36年12月12日晚,宋美龄在上海收到 西安发生事变的消息,就邀请澳籍友人端纳 到寓所,与孔祥熙共商,端纳对于西安一行, 认为义不容辞,即随同宋美龄乘夜车前往南 京。
1936年12月13日中共召开政治局扩大会 议时,毛泽东在报告中指出:“在我们的观 点,把蒋除掉,无论在哪方面都有好处”。
1936年12月13日8时,宋美龄致电张学 良,告知端纳拟飞西安,端纳也同时电告张 学良。
1936年12月24日深夜,中共中央致电周恩来,陈述了关于放蒋条件的指示。指示中提出,必 须坚持以下三个条件才能放蒋:1、全部中央军首先撤出潼关;2、南京及蒋通过公开的政治文件 宣布国内和平,与民更始,不咎既往,并召集救国会议;3、开始部分地释放政治犯。 接到中共 中央电报后,杨虎城转而积极赞同中共的主张,但张学良却不以为然。
1936年12月12日5时,东北军奉命到华清池捉拿蒋介石,蒋介石从卧室窗户跳出, 摔伤后背,躲在一块大石头后面,被发现活捉。同时,十七路军扣留了陈诚、邵力子、 蒋鼎文、陈调元、卫立煌、朱绍良等国民党军政要员,邵元冲等人遇难,西安事变正式 爆发。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 和杨虎城向全国发出了关 于“改组南京政府,容纳 各党各派,共同负责救国; 停止一切内战;立即释放 上海被捕的爱国领袖;释 放全国一切政治犯;开放 民众爱国运动;保障人民 集会结社一切政治自由; 确实遵行孙总理遗嘱;立 即召开救国会议。”救国 八项主张的通电。
1936年12月13日,中研院等七学术机关 通电全国讨张;南京各大学校长、教授罗家 伦等347人联名致电张学良、杨虎城,指责 扣蒋行为。
1936年12月22日,随着端纳全力周旋,宋美龄、宋子文等到西安。在飞机上,宋美龄把手枪 递给端纳,说:“如果叛军对我有任何不礼貌行动,你可用此枪立即将我枪杀”。张学良、杨虎 城去机场迎接,下机后,宋美龄与张学良说:“汉卿,这是我的东西,就不要再检查了把?”张 学良马上说:“夫人,岂敢!岂敢!”张学良、杨虎成与宋子文、宋美龄举行了会谈。后由张学 良陪同宋美龄和端纳往见蒋介石。
1936 12 12
西 事 安 变 年 月 日
演讲人:
2019年11月27日
目录 contents

西安事变的 背景

西安事变的 过程

西安事变的 结果

西安事变的 意义
西安事变的背景
1935年7、8月间,共产国
国际 际在莫斯科召开第七次代表会议,
着重讨论有关建立反法西斯统一 战线的问题。
1936年8月15日,共产国际致电中 国共产党中共中央,指出中国共产党中 共中央“把蒋介石和日本侵略者等量齐 观是不对的”,“不能同时顺利地既反 对日本侵略者,又反对蒋介石的斗争”, “我们(指国际)觉得,你们(指中共) 号召西南集团反蒋行动的声明是错误 的”,要求中共与蒋介石就共同抗日进 行和谈。
1936年12月23日,双方在张学良公馆西楼二层开始正式谈判,由宋子文代表国民政府、由张 学良、杨虎城、周恩来代表西安方面出席谈判会。西安方面再次提出六条主张:1、停战,撤兵至 潼关外;2、改组南京政府,排逐亲日派,加入抗日分子;3、释放政治犯,保障民主权利;4、停 止剿共,联合红军抗日;5、召开各党派各界各军救国会议;6、与同情抗日国家合作。
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发 动九一八事变,中国东北三省全部 被日本关东军占领,并利用前清废 帝溥仪在东北建立满洲国傀儡政权, 导致中国的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 中日民族矛盾逐渐成为中国社会主 要矛盾,中国进入抗日战争的局部 战争阶段。
国内
西安事变的过程
1936年10月22日,蒋介 石由南京飞抵西安,严 令进剿红军。张学良当 面表示反对,并提出停 止内战,一致抗日的要 求,遭蒋拒绝,两人大 吵。
• 12月26日,蒋介石最后获得释放回到南京。 • 西安事变后蒋介石停止了”安内攘外“政策,迫使
国民政府进行国共第二次合作,促成了抗日民族统 一战线的建立。
• 西安事变后,张学良送蒋介石回南京秘密软禁起 来,由大陆到台湾,失去了自由;
• 1988年1月13日,蒋经国逝世。李登辉执政后,1990 年起,张学良全面恢复人身自由,之后到美国探 访。
1936年12月11日晚,蒋介石邀请张学良、杨虎城和蒋鼎文、陈诚、朱绍良等参加 晚宴,晚宴期间,蒋介石宣读了蒋鼎文为西北剿匪军前敌总司令,卫立煌为晋陕绥宁四 省边区总指挥等换将的任命书。命令中央军接替东北军和西北军的剿共任务。
1936年12月11日晚间,张学良和杨虎城分别召见东北军和十七路军高级将领,宣 布12月12日清晨进行兵谏。
1936年12月25日下午周恩来又企图劝说张学良接受中共中央的放蒋条件,但张学良 已经亲自陪同蒋介石乘飞机离开西安前往洛阳。离开西安前,张学良留下手令,把东北 达南京,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西安事变的结果
• 1936年12月24日,蒋介石签订六项协议,被迫接 受停止内战,联合抗日的主张。
• 1993年4月,受聘为东北大学名誉校长。5月受聘 为哈尔滨工业大学名誉理事长。
• 1995年离台,侨居美国夏威夷,在那里长居,直 到逝世。
• 杨虎城被蒋介石长期囚禁,1949年9月17日在重庆 惨遭杀害。东北军被分拆瓦解,十七路军被取消 。
西安事变的意义
西安事变及其和平解决在中国社会发展中 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为中国社会的发展起到 了无可替代的作用。它的发生及和平解决,基 本结束了长达十年的内战,开始了国共两党第 二次合作,一致抗日的新阶段,促成了抗日民 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 抗日热情,奠定了全民族抗战的基础,成为由 国内战争走向抗日民族战争的转折点,成为时 局转换的枢纽。
1936年12月2日,张学 良飞抵洛阳见蒋,要求 释放抗日救国会“七君 子”。向蒋介石面报, 谓其部下不稳,势难支 撑,再三请求蒋委员长 前往训话,蒋同意赴西 安,驻华清池。
1936年12月10日,张学良带着白凤翔见到了蒋介石,蒋介石正在召开会议,正式 通过发动第六次“围剿”计划,决定在1936年12月12日宣布动员令。
1936年12月12日,共产国 际收到西安事变的消息, 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的 成员及共产国际执委会的 人员认为应该杀死蒋介石, 毛泽东也主张公审杀死蒋 介石。
南京中央于1936年12月12 日23时30分,召开中常 会及中央政治会议联席会 议,决议夺本兼各职,交 军事委员会严办。会议最 后决定剿抚并用,一方面 任命何应钦为讨逆军总司 令,另一方面任命于右任 为陕甘宣抚大使。
西安事变是中国社会 矛盾变化的转折点, 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中 国社会主要矛盾。
1936年11月27日,张学 良上书蒋介石,请缨抗 战,遭蒋拒绝。
1936年12月7日,张学 良到华清池见蒋介石, 再三苦谏,要求停止内 战,一致抗日,遭蒋拒 绝。
1936年10月29日,张学 良飞抵洛阳为蒋介石祝 寿,劝蒋联共抗日,遭 蒋拒绝。蒋介石坚决拒 绝其北上抗日的主张, 强令其剿共,否则就把 他的部队撤离到东边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