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疗法种病PPT课件

合集下载

艾灸的中医护理ppt课件

艾灸的中医护理ppt课件
21
安全使用艾灸建议
选择合适的艾绒
优质艾绒燃烧均匀、烟雾小、温度适 宜,可减少对皮肤的刺激和过敏反应 的风险。
控制艾灸温度和时间
根据患者体质和病情选择合适的艾灸 温度和时间,避免温度过高或时间过 长导致皮肤灼伤。
2024/1/28
保持室内通风
艾灸过程中会产生烟雾,应保持室内 通风良好,避免烟雾对患者和医护人 员造成不良影响。

艾灸方案
选取心俞、神门、三阴交等穴位 进行艾灸,每日1次,每次20分
钟,10次为一疗程。
效果评估
经过一疗程艾灸治疗,患者睡眠 质量明显改善,入睡时间缩短, 睡眠时间延长,心悸、多梦等症
状减轻。
2024/1/28
16
案例二:产后恢复采用艾灸调理身体
患者情况
年轻女性,产后身体虚弱 ,面色苍白,乳汁不足, 伴有腰酸背痛等症状。
艾灸方案
选取肾俞、命门、委中等穴位进行艾灸,隔日1次,每次20分钟, 10次为一疗程。
效果评估
经过一疗程艾灸治疗,患者腰腿痛症状明显减轻,活动能力提高,生 活质量得到改善。
2024/1/28
18
05
艾灸效果评估及安全性探讨
2024/1/28
19
效果评估方法介绍
2024/1/28
症状改善评估
01
通过对比艾灸前后患者症状的变化,如疼痛、肿胀等症状的减
2024/1/28
艾灸方案
选取关元、气海、足三里 等穴位进行艾灸,每日1次 ,每次20分钟,7次为一 疗程。
效果评估
经过一疗程艾灸治疗,患 者面色红润,乳汁分泌增 多,腰酸背痛等症状明显 缓解。
17
案例三:老年人通过艾灸缓解慢性疼痛

艾灸治疗常见病的ppt课件

艾灸治疗常见病的ppt课件
【肠梗阻】 中脘、气海、天枢、命门、大肠俞、肾俞、 阳池、足三里。
【肠道蛔虫症(蛔厥)急救】 膈盐灸神阙数十至百壮。
【结肠炎】 天枢、足三里。良效。
13
ppt课件
胃肠病一
【急性胃肠炎】 中脘、梁门、水分、大肠俞、温溜、内关、梁 丘、足三里。
【慢性胃肠炎】 上脘、中脘、梁门、脾俞、偏历、足三里。 【胃溃疡】 中脘、肝俞、脾俞、胃俞、梁丘、阳陵泉。 【胃酸过多症】 中脘、不容、巨阙、膏盲、胃仓、阳陵泉、中
三里。
1
ppt课件
一、常见症状及杂病一
【头痛】 头维、上星、百会、风池、天柱、 风门、合谷、足三里、阳陵泉、太冲、申脉, 根据头痛部位适当选穴。
【偏头痛】 风池、头维、通天(灸良效)、 太阳、列缺、阳陵泉、丘墟,取患侧穴。
【发热】 风池、大杼、大椎、曲池、三间、 后溪、足三里
【盗汗】 百会、肝俞、阴郄穴、后溪。
【多发性神经根炎】 夹脊穴每次选4——6点 交替施灸,上下肢取曲池、外关、足三里、阳 陵泉、绝骨、解溪、八风、八邪。
21
ppt课件
神经外科一
【肋间神经痛】 膻中、巨阙、期门、章门、隔俞、胆 俞、至阳、少海、郄门、阳陵泉、支沟、丘墟、地机。
【正中神经痛】 曲池、郄门、内关、劳宫。 【腰神经痛】 肾俞、命门、次髎、十七椎下、委中、
【指间肌萎缩】 八邪、上八邪。
【下肢神经麻痹及肌肉萎缩】 环跳、髀关、 殷门、委中、阳陵泉、足三里、承山、绝骨。
【桡神经痛】 肩禺、曲池、手三里、偏历、 合谷、四渎。
23
ppt课件
神经外科三
【呼吸肌麻痹】 风池、天柱、大椎、肺俞、 隔俞、天突、膻中、孔最、内关、足三里。
【膈肌痉挛(呃逆)】 隔俞、天突、足三里、 三阴交、行间。

2024版艾灸疗法新PPT课件

2024版艾灸疗法新PPT课件
智能化辅助设备的研发
随着科技的进步,未来可能会出现更多智能化辅助设备,如智能艾灸仪等。这些设备可以辅 助医生进行艾灸治疗,提高治疗的准确性和便捷性。
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加强
艾灸疗法作为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可能会在国际交流与合作方面得到更多关注。通 过与国际医学界的交流与合作,推动艾灸疗法在国际上的认可和应用。
缓解焦虑、抑郁情绪
艾灸能够刺激人体产生愉悦感,有助于缓解焦虑、抑郁等负面情 绪。
改善睡眠质量
艾灸能够调节人体生物钟,促进褪黑素等睡眠相关激素的分泌,有 助于改善睡眠质量。
提高认知能力
艾灸能够改善大脑血液循环,促进神经递质的合成与释放,有助于 提高认知能力。
现代科技在艾灸领域创新实践
1 2
智能化艾灸设备研发 结合现代科技,研发智能化艾灸设备,实现精准 控温、控时、控烟等功能,提高艾灸疗效及安全 性。
腹泻
艾灸神阙、天枢等穴位, 能够减轻腹泻症状,如腹 痛、腹泻等。
便秘
艾灸大肠俞、上巨虚等穴 位,有助于缓解便秘引起 的腹胀、排便困难等症状。
泌尿生殖系统疾病
前列腺炎
艾灸关元、中极等穴位,可缓解前列 腺炎引起的尿频、尿急等症状。
尿路感染
月经不调
艾灸子宫、归来等穴位,有助于缓解 月经不调引起的痛经、经量异常等症 状。
艾灸疗法新PPT课件
目 录
• 艾灸疗法概述 • 艾灸材料与方法 • 常见病症的艾灸治疗 • 特殊人群的艾灸应用 • 现代科学视角下的艾灸研究 • 总结与展望
01
艾灸疗法概述
定义与发展历程
定义
艾灸疗法是一种利用艾叶制成的艾 条或艾炷,在人体特定穴位上进行 烧灼、熏熨,以达到防病治病目的 的中医外治法。

艾灸疗法PPT课件

艾灸疗法PPT课件

03
艾灸疗法实证研究
艾灸疗法在常见病治疗中的应用
01
02
03
感冒
艾灸疗法通过刺激穴位, 提高身体免疫力,缓解感 冒症状,缩短病程。
慢性胃炎
艾灸能够温中散寒、活血 通络,对慢性胃炎引起的 胃痛、胃酸过多等症状有 明显改善作用。
关节炎
艾灸可以缓解关节炎的疼 痛,改善关节活动功能, 促进炎症消退。
艾灸疗法与传统中医理论的结合
艾灸疗法PPT课件
目录
• 艾灸疗法简介 • 艾灸疗法操作方法 • 艾灸疗法实证研究 • 艾灸疗法与传统养生 • 艾灸疗法实践经验分享
01
艾灸疗法简介
艾灸疗法的起源与历史
艾灸疗法起源于中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在古代,艾灸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疾病和保健。
随着时间的推移,艾灸疗法逐渐传播到世界各地,成为一种受欢迎的自然疗法。
经络学说
艾灸通过刺激穴位,调节 经络气血,达到治疗疾病 的目的,符合中医经络学 说。
脏腑理论
艾灸通过调理脏腑功能, 平衡体内阴阳,符合中医 脏腑理论。
辨证施治
根据不同的病情和体质, 选择合适的艾灸方法和穴 位,体现了中医辨证施治 的原则。
艾灸疗法的现代科学研究进展
免疫调节
现代研究表明,艾灸能够调节免 疫功能,增强机体抗病能力。
通过实践艾灸疗法,我深刻体会到其 在缓解身体疼痛、改善睡眠质量、调 节情绪等方面具有显著效果。
在实践过程中,需注意安全问题,如 避免烫伤、注意室内空气流通等,以 确保治疗的安全有效。
艾灸疗法的操作技巧
掌握正确的操作技巧是确保艾灸效果 的关键,如选择合适的穴位、控制火 力大小、保持适当距离等。
艾灸疗法在家庭保健中的应用

2024版艾灸疗法PPT课件

2024版艾灸疗法PPT课件

艾灸疗法PPT课件•艾灸疗法简介•艾灸操作技巧•艾灸临床应用目录•艾灸养生保健•艾灸文化传承与发展•总结与展望01艾灸疗法简介定义与起源定义起源艾灸疗法原理温热刺激药物作用适应症与禁忌症适应症禁忌症发展趋势及前景发展趋势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和中医国际化进程的加快,艾灸疗法在临床应用、教学科研、产品开发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进步。

未来,艾灸疗法将继续朝着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的方向发展。

前景展望艾灸疗法作为中医特色疗法之一,在治未病、慢性病康复及亚健康调理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同时,随着人们对自然疗法和绿色医疗的日益关注,艾灸疗法将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更广泛的认可和应用。

02艾灸操作技巧常用灸法介绍直接灸间接灸温针灸温灸器灸施灸前准备事项01020304环境准备患者准备艾绒或艾条准备灸具准备根据患者病情和体质,选择适当的穴确定穴位施灸完毕后,将艾灰清理干净,检查灸痕情况,询问患者感受,并做好记灸后处理将艾绒或艾条点燃,注意火头要旺,火力要均匀。

点燃艾绒或艾条施灸方法施灸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及时调整灸量、灸时和灸距,防止烫观察反应0201030405操作步骤与注意事项晕灸处理如患者出现晕灸现象(如头晕、恶心、呕吐、面色苍白等),应立即停止施灸,将患者平卧并注意保暖,轻者休息片刻即可恢复,重者需就医治疗。

烫伤处理如因操作不当导致烫伤,应立即停止施灸,用冷水冲洗或浸泡烫伤部位,并涂抹烫伤药膏,必要时就医治疗。

过敏反应处理如患者对艾叶或烟雾产生过敏反应(如皮肤瘙痒、红疹、呼吸困难等),应立即停止施灸并就医治疗,同时避免再次使用艾灸疗法。

异常情况处理03艾灸临床应用慢性胃炎慢性支气管炎失眠030201痛经乳腺增生产后调理小儿腹泻艾灸神阙、天枢等穴位,温中止泻,改善小儿腹泻症状。

小儿遗尿通过艾灸关元、中极等穴位,固肾缩尿,治疗小儿遗尿问题。

小儿厌食艾灸足三里、脾俞等穴位,健脾开胃,增进小儿食欲。

其他领域应用美容美体亚健康调理通过艾灸面部、腹部等特定部位,达到美容养颜、减肥瘦身的效果。

艾灸疗法 ppt课件

艾灸疗法  ppt课件

一、基本技术
艾灸疗法种类很多,常用的 有隔物灸、悬灸两大类。
(一)隔物灸:是指用药物或其
他材料将艾炷(用艾绒制成
的圆锥形小体称为艾炷,一般
锥体高1厘米左右,锥体直径
0.8 厘米左右,燃烧一炷即为
一壮)与施灸穴位的皮肤隔
开进行施灸的方法.目前常用
的隔物灸有隔姜灸\隔蒜灸、
隔盐灸等。
PPT课件
5
1、隔姜灸:用鲜姜切成直径大约3厘米-4厘米,厚约0.3厘米0.4厘米的薄片,中间以针刺数孔,然后置于应灸的穴位上或患处, 再将艾炷放置于姜片上点燃施灸,当患者感觉灼烫时,可将姜片 稍提起,稍停后放下再灸,以免烫伤。艾炷燃尽,易炷再灸,直 至灸完应灸壮数。
第二章 艾灸疗法
PPT课件
1
灸法是以艾绒或以艾绒为主要成分制成的灸材,点燃后 悬置或放置在穴位或病变部位,借灸火的热力以及药物的 作用,激发经气,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一种外治方法。灸 法具有温经散寒、扶阳固脱、消瘀散结、防病保健的作用, 常用于寒湿痹痛、脏腑虚寒、阳气虚脱、气虚下陷、经络 瘀阻等证及亚健康调理。
PPT课件
11
3、悬灸法:将点燃的艾条,对准穴位,以施灸部位有温热舒适 感为度。每次选取2-4穴,每穴每次艾灸15-20分钟,以灸后穴位 局部皮肤潮红为度。每日1-2 次,至痊愈。
4、隔姜灸法:用鲜姜切成直径大约3厘米-4 厘米,厚约0.3厘米 -0.4厘米的薄片,中间以针刺数孔,然后置于穴位上,再将艾炷 放置于姜片上点燃施灸,当患者感觉灼烫时,可将姜片稍提起, 稍停后放下再灸,以免烫伤。艾炷燃尽,易炷再灸,每穴每次艾 灸5-7壮。每次选取3-4穴,每日1次,至痊愈。
治 则:健脾化湿。常用悬灸法、隔盐灸法。
操作步骤:

中医艾灸疗法培训ppt课件

中医艾灸疗法培训ppt课件
禁忌症
实热证、阴虚发热者及孕妇的腹部和腰骶部不宜施灸;颜面部、大血管处和心 脏部位不可瘢痕灸;乳头、外生殖器官不宜直接灸;中暑、高血压危象、肺结 核晚期大量咯血等不宜使用艾灸疗法。
02
CATALOGUE
常用艾灸操作方法及技巧
温和灸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操作方法:将艾条的 一端点燃,对准应灸 的腧穴部位或患处, 约距皮肤2-3cm左右 ,进行熏烤,使患者 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 痛为宜。
过敏处理
立即停灸,一般轻者无需处理,数日后可自行缓解;重者 给予抗过敏药物治疗,如出现呼吸困难、休克等严重情况 ,应立即就医。
病情加重处理
立即停灸,观察病情变化,必要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学员模拟演练及问题解答环节
模拟演练
在培训师的指导下,学员分组进行艾 灸操作模拟演练,包括异常情况的处 理和应急措施的实施。
注意事项
雀啄灸时艾条与皮肤的距离应随患者的 感觉而调整。
回旋灸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操作方法:点燃艾条后, 在穴位上方约3cm处施灸 ,艾条一般顺时针方向旋 转,如蚊香一样。
注意事项
回旋灸时艾条与皮肤的距 离应适中,避免烫伤。
糖尿病患者、皮肤感觉障 碍者等应慎用回旋灸。
回旋灸时间一般为20-30 分钟。
注意事项
保持艾条与皮肤的距 离,避免烫伤。
温和灸时间不宜过长 ,一般每次10-15分 钟。
孕妇、高热、昏迷等 患者禁用。
雀啄灸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操作方法:将艾条点燃的一端与施灸部 位的皮肤并不固定在一定距离,而是像 鸟雀啄食一样,一上一下活动地施灸。
面部、乳头、大血管等处不宜使用雀啄 灸。
雀啄灸时间不宜过长,一般每次5-10分 钟。
详细讲解了艾条灸、艾炷灸、温针灸 等多种艾灸方法,以及操作过程中的 注意事项和技巧。

艾灸PPT课件

艾灸PPT课件
温经散寒:艾灸可以促进气 血流通,改善体寒、痛经等 问题。
美容养颜:艾灸可以调节内 分泌,改善肤色和肤质,达
到美容养颜的效果。
减肥瘦身:艾灸可以促进身 体新陈代谢,加速脂肪燃烧,
达到减肥瘦身的目的。
06
艾灸的未来发展
艾灸在传统医学中的地位
艾灸是针灸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艾灸具有温阳散寒、活血通络、止痛消肿等功效 艾灸在传统医学中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 艾灸具有简便易学、安全可靠的特点,适宜推广应用
患者
艾灸的注意事项
适应人群:适用于大部分人群,尤其是中老年人和女性 禁忌:孕妇、体质虚弱者、过敏体质者慎用 注意事项:在艾灸前应先喝一杯温开水,避免空腹艾灸 操作方法:点燃艾条后,将其悬空在穴位上方约3-5厘米处熏烤,并保持一定的距离
05
艾灸的实际应用
艾灸在临床医学上的应用
缓解疼痛 调理脾胃 温经哮喘 等
消化系统:腹痛、腹泻、腹胀 等
运动系统:关节炎、腰腿疼、 颈椎病等
皮肤系统:湿疹、皮炎、银屑 病等
03
艾灸的操作方法
艾灸的准备
选取艾叶:选择陈年艾叶,具有更好的药效 制作艾绒:将艾叶揉碎,去除杂质,制作成艾绒 选择器具:使用木质灸盒或灸筒,能够更好地控制温度 选择穴位:针对不同的病症,选择相应的穴位进行施灸
艾灸PPT课件
CONTENTS
目 录
01 艾灸基础知识 02 艾灸的治疗原理 03 艾灸的操作方法 04 艾灸的适应人群和禁忌 05 艾灸的实际应用 06 艾灸的未来发展
01
艾灸基础知识
艾灸的定义和作用
艾灸是一种使用艾 叶制成的艾条刺激 人体穴位的中医疗 法。
艾灸有温经散寒、 活血通络、祛风止 痛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
治疗原则





盛则泄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下陷则灸之,不盛 不虚以经取之。 凡病属虚寒者多取背部俞穴灸之。 凡病实热者多取四肢穴道灸之。 凡病在上部者,肩yu、曲池、郄门、外关、内关、合 谷皆可用。 凡病在下部者,环跳、阳陵泉、太冲、足三里、三阴 交皆可用。 预防一切传染病,灸中脘、关元、足三里。经常灸更 妙。 凡病属全身者,可取大椎、风门、身柱、肾俞、中脘、 关元、足三里。
8
什么是好的艾条





1.看艾条的形 坚挺,卷的紧实,越紧越不易掉灰,软 而不结实为劣质 2.看艾条的色 比例越高色泽越好看,偏土黄色没有绿 色或夹杂的绿色比较少为好,说明比例高,储存时间 长 3.闻艾条的味道 气味芳香,不刺鼻,不令人恶心,如 夹杂绿色多烧出来会有青草味 4.看艾条燃烧的烟 烟少,色淡、白,烟气祥和,烟形 飘逸(如祥云),差的艾条烧出烟很冲,呼呼的直冒 5.感觉艾条的火 好艾条火力柔和不烈,渗透力强,反 之则火刚烈,渗透力不强,易有灼痛感
(二)温经通络,活血散瘀 艾叶味辛而性温,最适宜于温经散寒 在中医临床上,艾灸常用于治疗因寒湿 而引起的疼痛,如因寒气而引起的肩周 炎、腰痛、坐骨神经痛及四肢关节疼痛 等。
5


(三)回阳固脱 通过艾灸的温热驱寒,不但可以驱散寒 邪,而且能够阻止阳气的消散,具有回 阳固脱之功 中医临床中,可用于治疗遗尿、脱肛、 阴挺、崩漏等病症。
6


(四)消瘀散结 “瘀”指瘀积不通,多由寒邪而致,艾 灸能散寒,故能消瘀;“结”指的是由 于气血瘀滞形成的结块,一般可以通过 温化来消解 用治乳痈初起、瘰疬、手术后刀口周围 形成的包块以及寒性疖肿未化脓者
7
东南宏飞艾条和普通艾条的区别

首先,当年的艾适合室内消毒及泡脚,并不适 合养生,更不能用当年的艾治病,因为新艾中 的艾油没有完全挥发掉,不仅不能达到治疗效 果,而且可能对人体产生一定的危害。而陈艾 其艾油已经完全挥发掉,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而且渗透力好。其次,陈艾可以从气味和颜色 来鉴别,陈艾一般呈淡黄色,而新艾一般呈青 绿色,陈艾因其中的艾油大量挥发,含量低故 气味纯净温和,新艾因艾叶含油量高,故闻起 来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



【高血压】 百会(轻灸)、风驰、人迎、肝俞、肾俞、 曲池、阳陵泉、足三里、三阴交、太冲、风门。(足 三里、绝骨瘢痕灸)。 【中风预防】 1、风池、天柱、肩井、手三里、神门、 阳陵泉、风市、足三里,凡八穴,左右两侧灸,隔2日 午前空腹各灸7壮。2、膝眼灸,艾柱亦稍大。3、百会、 肩井、大椎、曲池、手三里、间使、足三里,七穴同 用,双侧灸。4、足三里、绝骨。以上任选一方。 【动脉硬化】 大杼、大椎、肾俞、阳陵泉、足三里。
10
一、常见症状及杂病一




【头痛】 头维、上星、百会、风池、天 柱、风门、合谷、足三里、阳陵泉、太 冲、申脉,根据头痛部位适当选穴。 【偏头痛】 风池、头维、通天(灸良 效)、太阳、列缺、阳陵泉、丘墟,取 患侧穴。 【发热】 风池、大杼、大椎、曲池、三 间、后溪、足三里 【盗汗】 百会、肝俞、阴郄穴、后溪。
3
二、灸法的作用

(一)温散寒邪 所谓”寒邪”,就是引起疼痛或不适的寒气 灸法属于热疗法,可以驱散寒邪,消解寒冷 “通则不痛,不通则痛” 在中医上,艾灸常被用来灸治因寒邪所致的、 偏于阳虚的各种病症(如因脾胃虚寒所致的脘 腹冷痛、久痢、久泻)以及因虚寒引起的痛经 等症。
4

14
常见症状及杂病五




【哮喘】 大椎、肺俞、膻中、肾俞、中 脘、关元、足三里。 【咯血】 肺俞、曲池、尺泽、三阳络、 郄门、血海。 【衄血】 大椎、上星、迎香、手三里、 尺泽、温溜、孔最、合谷、少商。 【心悸】 内关、膻中、心俞、足三里。
15
二、呼吸系统疾病一




【感冒】 风门、大椎、太阳、尺泽、合谷、外关、足 三里。专灸风门、足三里可预防流感。 【气管炎】 风门、大杼、身柱、隔俞、肾俞、肺俞、 中府、膻中、中脘、尺泽、丰隆。(化脓灸) 【支气管哮喘】 风门、身柱、肺俞、灵台、脾俞、肾 俞、天突、中脘、中府、膻中、尺泽、内关、足三里。 天灸大椎穴。 【胸膜炎】 肩井、风门、至阳、隔俞、肝俞、期门、 中脘、支沟、郄门、阳陵泉、外丘。
16
呼吸系统疾病二




【肺炎】 风门、心俞、肺俞、尺泽、孔 最、足三里。 【肺化脓症】 大椎、肺俞、孔最、足三 里。 【肺结核】 体温正常者:肺俞、膏盲、 胃俞、中脘、列缺、足三里。体温略高 者:大杼、身柱、曲池、尺泽,此病亦 早灸长灸。 【肺癌】 肺俞、膏盲、中府、孔最、足 三里。
17
三、循环系统疾病一
艾灸治疗常见病的方法
李时珍健康精品超市
1
一、概述

灸法,又称“艾灸”,是以艾绒为主要原 料,点燃后置于体表的一定穴位进行烧 灼,温熨,借灸火的温和热力以及药物 的作用,通过经络的传导,起到温通经 络,益气活血,扶正祛邪,达到治病和 保健目的的一种外治方法。
2
艾灸的作用
1 2 3 4 5 6 温散寒邪 温经通络,活血散瘀 回阳固脱 消瘀散结 预防保健 美容
12
常见症状及杂病三



【水肿】 肾俞、三焦俞、膀胱俞、中脘、 关元、水分、阴陵泉、三阴交。 【腹水】 肾俞、三焦俞、水道、中脘、 水分、关元、阴陵泉、足三里、水泉公 孙、太白。 【腹痛】 1、上腹部:上脘、中脘、梁门、 梁丘、足三里。2、下腹部:天枢、关元、 内关、公孙。
13
常见症状及杂病四 源自 【失语】 哑门、廉泉、天突、内关、通里、合谷。 【疟疾】 大椎、间使、足三里、后溪。 【身体虚弱】 大椎、中脘、关元、足三里。 【中毒】 筑宾灸能下胎毒、药毒。水毒取肾俞,食物 中毒取大肠俞。 【输血输液反应】 百会、大椎、曲池、足三里。 【血沉速率快】 大椎、阳陵泉、隔俞。 【呕吐】 身柱、上脘、内关、足三里。
11
常见症状及杂病二





【腰背痛】大杼、肝俞、肾俞、次廖、委中、承山。 【脚跟痛】仆参、水泉、申脉、照海、局部灸。 【便秘】 左腹结、天枢、神门、支沟、大肠俞、足三 里。 【便血(肠出血)】 天枢、温溜、合谷、大肠俞、秩 边、阳陵泉、承山、梁丘。 【休克】 百会、神阙、大陵、足三里、人中。 【惊厥】 大椎、曲池、阳陵泉、足三里、手足十二井, 可以多针少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