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艾灸疗法课件
合集下载
艾灸的中医护理ppt课件

21
安全使用艾灸建议
选择合适的艾绒
优质艾绒燃烧均匀、烟雾小、温度适 宜,可减少对皮肤的刺激和过敏反应 的风险。
控制艾灸温度和时间
根据患者体质和病情选择合适的艾灸 温度和时间,避免温度过高或时间过 长导致皮肤灼伤。
2024/1/28
保持室内通风
艾灸过程中会产生烟雾,应保持室内 通风良好,避免烟雾对患者和医护人 员造成不良影响。
。
艾灸方案
选取心俞、神门、三阴交等穴位 进行艾灸,每日1次,每次20分
钟,10次为一疗程。
效果评估
经过一疗程艾灸治疗,患者睡眠 质量明显改善,入睡时间缩短, 睡眠时间延长,心悸、多梦等症
状减轻。
2024/1/28
16
案例二:产后恢复采用艾灸调理身体
患者情况
年轻女性,产后身体虚弱 ,面色苍白,乳汁不足, 伴有腰酸背痛等症状。
艾灸方案
选取肾俞、命门、委中等穴位进行艾灸,隔日1次,每次20分钟, 10次为一疗程。
效果评估
经过一疗程艾灸治疗,患者腰腿痛症状明显减轻,活动能力提高,生 活质量得到改善。
2024/1/28
18
05
艾灸效果评估及安全性探讨
2024/1/28
19
效果评估方法介绍
2024/1/28
症状改善评估
01
通过对比艾灸前后患者症状的变化,如疼痛、肿胀等症状的减
2024/1/28
艾灸方案
选取关元、气海、足三里 等穴位进行艾灸,每日1次 ,每次20分钟,7次为一 疗程。
效果评估
经过一疗程艾灸治疗,患 者面色红润,乳汁分泌增 多,腰酸背痛等症状明显 缓解。
17
案例三:老年人通过艾灸缓解慢性疼痛
安全使用艾灸建议
选择合适的艾绒
优质艾绒燃烧均匀、烟雾小、温度适 宜,可减少对皮肤的刺激和过敏反应 的风险。
控制艾灸温度和时间
根据患者体质和病情选择合适的艾灸 温度和时间,避免温度过高或时间过 长导致皮肤灼伤。
2024/1/28
保持室内通风
艾灸过程中会产生烟雾,应保持室内 通风良好,避免烟雾对患者和医护人 员造成不良影响。
。
艾灸方案
选取心俞、神门、三阴交等穴位 进行艾灸,每日1次,每次20分
钟,10次为一疗程。
效果评估
经过一疗程艾灸治疗,患者睡眠 质量明显改善,入睡时间缩短, 睡眠时间延长,心悸、多梦等症
状减轻。
2024/1/28
16
案例二:产后恢复采用艾灸调理身体
患者情况
年轻女性,产后身体虚弱 ,面色苍白,乳汁不足, 伴有腰酸背痛等症状。
艾灸方案
选取肾俞、命门、委中等穴位进行艾灸,隔日1次,每次20分钟, 10次为一疗程。
效果评估
经过一疗程艾灸治疗,患者腰腿痛症状明显减轻,活动能力提高,生 活质量得到改善。
2024/1/28
18
05
艾灸效果评估及安全性探讨
2024/1/28
19
效果评估方法介绍
2024/1/28
症状改善评估
01
通过对比艾灸前后患者症状的变化,如疼痛、肿胀等症状的减
2024/1/28
艾灸方案
选取关元、气海、足三里 等穴位进行艾灸,每日1次 ,每次20分钟,7次为一 疗程。
效果评估
经过一疗程艾灸治疗,患 者面色红润,乳汁分泌增 多,腰酸背痛等症状明显 缓解。
17
案例三:老年人通过艾灸缓解慢性疼痛
艾灸ppt 课件

$number {01}
艾灸ppt 课件
目录
• 艾灸简介 • 艾灸的种类与特点 • 艾灸的操作方法与注意事项 • 艾灸的应用范围与效果 • 艾灸与传统医学文化 • 艾灸的现代研究与展望
01 艾灸简介
艾灸的定义
01
艾灸是一种使用燃烧的艾叶悬灸 或隔灸特定穴位,以温热刺激达 到治疗作用的中医外治法。
间接灸
定义
间接灸是一种在艾炷和皮肤之间 放置一些隔热物质的灸法,也称
为“隔物灸”。
历史
间接灸也是中国传统灸法中的一 种,有着悠久的历史。
适用范围
间接灸适用于一些急性疾病,如 急性肠胃炎、急性风湿性关节炎
等。
注意事项
需要选择适当的隔热物质,如生 姜片、盐粒等。
艾条灸
定义
艾条灸是一种将艾条插 入艾灸器中,然后对准
清洁皮肤
用温水清洁皮肤,避免毛孔堵塞。
艾灸的操作步骤
点燃艾条
用镊子夹住艾条的一端,点燃另一端。
放置艾条
将点燃的艾条放入艾灸盒中,用盒子上。
艾灸的操作步骤
01
02
03
04
调整距离
调整艾灸盒与皮肤的距离,避 免烫伤。
控制时间
根据个人体质和病症,控制艾 灸时间,一般为15-30分钟。
养生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艾灸在传统医学中的地位与影响
艾灸在传统医学中具有举足轻 重的地位,其治疗效果深受历 代医家的认可和推崇。
艾灸具有操作简便、疗效显著 的特点,因此在民间广为流传 ,成为一种重要的民间疗法。
艾灸的发明和应用不仅为中国 传统医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 贡献,同时也对世界医学产生 了深远的影响。
艾炷灸适用于各种疾病,特别是对于一些慢性 疾病有很好的疗效。
艾灸ppt 课件
目录
• 艾灸简介 • 艾灸的种类与特点 • 艾灸的操作方法与注意事项 • 艾灸的应用范围与效果 • 艾灸与传统医学文化 • 艾灸的现代研究与展望
01 艾灸简介
艾灸的定义
01
艾灸是一种使用燃烧的艾叶悬灸 或隔灸特定穴位,以温热刺激达 到治疗作用的中医外治法。
间接灸
定义
间接灸是一种在艾炷和皮肤之间 放置一些隔热物质的灸法,也称
为“隔物灸”。
历史
间接灸也是中国传统灸法中的一 种,有着悠久的历史。
适用范围
间接灸适用于一些急性疾病,如 急性肠胃炎、急性风湿性关节炎
等。
注意事项
需要选择适当的隔热物质,如生 姜片、盐粒等。
艾条灸
定义
艾条灸是一种将艾条插 入艾灸器中,然后对准
清洁皮肤
用温水清洁皮肤,避免毛孔堵塞。
艾灸的操作步骤
点燃艾条
用镊子夹住艾条的一端,点燃另一端。
放置艾条
将点燃的艾条放入艾灸盒中,用盒子上。
艾灸的操作步骤
01
02
03
04
调整距离
调整艾灸盒与皮肤的距离,避 免烫伤。
控制时间
根据个人体质和病症,控制艾 灸时间,一般为15-30分钟。
养生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艾灸在传统医学中的地位与影响
艾灸在传统医学中具有举足轻 重的地位,其治疗效果深受历 代医家的认可和推崇。
艾灸具有操作简便、疗效显著 的特点,因此在民间广为流传 ,成为一种重要的民间疗法。
艾灸的发明和应用不仅为中国 传统医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 贡献,同时也对世界医学产生 了深远的影响。
艾炷灸适用于各种疾病,特别是对于一些慢性 疾病有很好的疗效。
艾灸疗法PPT课件

发展趋势及前景
发展趋势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和中医国际化进程的加快,艾灸疗法在临床应用、教学科研 、产品开发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进步。未来,艾灸疗法将继续朝着规范化、标准 化、科学化的方向发展。
前景展望
艾灸疗法作为中医特色疗法之一,在治未病、慢性病康复及亚健康调理等领域具 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同时,随着人们对自然疗法和绿色医疗的日益关注,艾灸疗 法将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更广泛的认可和应用。
冲任的作用。
神阙
位于肚脐中央,具有温 阳救逆、利水固脱、调
理肠胃的作用。
命门
位于腰部后正中线上, 具有温肾壮阳、培元固 本、强健腰膝的作用。
季节性养生保健方法
春季养肝
春季是肝气升发的季节,艾灸 肝俞、太冲等穴位可养肝护肝
。
夏季养心
夏季是心火旺盛的季节,艾灸 心俞、内关等穴位可养心安神 。
秋季养肺
秋季是肺气清肃的季节,艾灸 肺俞、太渊等穴位可养肺润燥 。
小儿厌食
艾灸足三里、脾俞等穴位,健脾开胃 ,增进小儿食欲。
小儿遗尿
通过艾灸关元、中极等穴位,固肾缩 尿,治疗小儿遗尿问题。
其他领域应用
亚健康调理
针对疲劳、免疫力低下等亚健康 状态,艾灸相应穴位进行调理。
美容美体
通过艾灸面部、腹部等特定部位, 达到美容养颜、减肥瘦身的效果。
保健养生
根据个人体质和需求,选择相应穴 位进行艾灸保健养生。
操作步骤与注意事项
确定穴位
根据患者病情和体质,选择适当的穴 位进行施灸。
02
点燃艾绒或艾条
将艾绒或艾条点燃,注意火头要旺, 火力要均匀。
01
灸后处理
施灸完毕后,将艾灰清理干净,检查 灸痕情况,询问患者感受,并做好记 录。
艾灸知识ppt课件

详细阐述电子艾灸仪器的使用方法和 步骤,包括如何选择合适的穴位、调 节温度和时间等参数,以及使用过程 创新发展探讨
1 2 3
互联网+艾灸产业融合现状
分析当前互联网与艾灸产业融合的现状,包括在 线艾灸咨询、远程艾灸服务等新兴业态的发展情 况。
创新发展路径探索
探讨艾灸产业在互联网+时代下的创新发展路径 ,如个性化定制服务、智能化艾灸设备等方向的 探索与实践。
左右配穴
选取肢体左右两侧穴位配合应 用。如治疗中风偏瘫,左取曲 池穴,右取外关穴。
表里配穴
选取与脏腑经脉相互表里的经 脉腧穴配合应用。如治疗肝病 ,取肝经的太冲穴配胆经的阳
陵泉穴。
个性化治疗方案设计
因人制宜
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等个体差异制定艾灸方案。 如老人、儿童艾灸时间宜短,壮年人艾灸时间可适当延长 。
雀啄灸法
定义
将艾条点燃的一端与施灸部位的皮肤并不固定在一定距离,而是像鸟雀啄食一 样,一上一下活动地施灸。
操作技巧
另外也可均匀地上、下或向左右方向移动或作反复地施转施灸。
回旋灸法
定义
艾条点燃的一端与施灸皮肤虽保持一 定的距离,但不固定,而是向左右方 向移动或反复旋转地施灸。
操作技巧
使皮肤有温热感而不致灼痛。移动范 围在3cm左右。
烟雾处理
使用排烟设备或选择无烟艾条,减 少烟雾对患者和操作者的影响。
操作后保养和调理建议
保暖避风
艾灸后患者毛孔张开,应避免吹风受凉,注 意保暖。
饮食调理
建议患者艾灸后饮用温开水,避免食用生冷 、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休息充足
保证充足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以免影响艾 灸效果。
灸后反应观察
1 2 3
互联网+艾灸产业融合现状
分析当前互联网与艾灸产业融合的现状,包括在 线艾灸咨询、远程艾灸服务等新兴业态的发展情 况。
创新发展路径探索
探讨艾灸产业在互联网+时代下的创新发展路径 ,如个性化定制服务、智能化艾灸设备等方向的 探索与实践。
左右配穴
选取肢体左右两侧穴位配合应 用。如治疗中风偏瘫,左取曲 池穴,右取外关穴。
表里配穴
选取与脏腑经脉相互表里的经 脉腧穴配合应用。如治疗肝病 ,取肝经的太冲穴配胆经的阳
陵泉穴。
个性化治疗方案设计
因人制宜
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等个体差异制定艾灸方案。 如老人、儿童艾灸时间宜短,壮年人艾灸时间可适当延长 。
雀啄灸法
定义
将艾条点燃的一端与施灸部位的皮肤并不固定在一定距离,而是像鸟雀啄食一 样,一上一下活动地施灸。
操作技巧
另外也可均匀地上、下或向左右方向移动或作反复地施转施灸。
回旋灸法
定义
艾条点燃的一端与施灸皮肤虽保持一 定的距离,但不固定,而是向左右方 向移动或反复旋转地施灸。
操作技巧
使皮肤有温热感而不致灼痛。移动范 围在3cm左右。
烟雾处理
使用排烟设备或选择无烟艾条,减 少烟雾对患者和操作者的影响。
操作后保养和调理建议
保暖避风
艾灸后患者毛孔张开,应避免吹风受凉,注 意保暖。
饮食调理
建议患者艾灸后饮用温开水,避免食用生冷 、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休息充足
保证充足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以免影响艾 灸效果。
灸后反应观察
艾灸法新PPT课件

-
12
❖ 二、经络调节
经络学说是祖国医学重要内容,也是灸疗 的理论基础。人是一个整体,五脏六腑、 四肢百骸是互相协调的,这种相互协调关 系,主要是靠经络的调节作用实现的。 现 代研究表明经络腧穴具有三大特点:
(1)经络腧穴对药物具有外敏性即用同样艾 灸方法选择一定的腧穴与一般的体表点, 其作用是明显不同的。
-
13
❖ (2)经络腧穴对药物作用的放大性经络并不 是一个简单的体表循行路线,而是多层次、 多功能、多形态的调控系统。在穴位上施灸 时,影响其多层次的生理功能,在这种循环 感应过程中,它们之间产生相互激发、相互 协同、作用叠加的结果,导致了生理上的放 大效应。
❖ (3)经络腧穴对药物的储存性腧穴具有储存 药物的作用,药物的理化作用较长时间停留 在腧穴或释放到全身,产生整体调节作用, 使疾病得以治愈。
❖ 一、与局部火的温热刺激有关。
❖ 使局部皮肤充血,毛细血管扩张,增强局 部的血液循环与淋巴循环,缓解和消除平 滑肌痉挛,使局部的皮肤组织代谢能力加 强,促进炎症、粘连、渗出物、血肿等病 理产物消散吸收;还可引起大脑皮质抑制 性物质的扩散,降低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发挥镇静、镇痛作用;同时温热作用还能 促进药物的吸收。
❖ 艾叶的药理作用:艾叶的化学成分方面发现 其除了含有主要成分挥发油外,还含有鞣质 、黄酮、醇、多糖、微量元素及其他有机成 分等,这些元素能有效调解人体内需求。
-
16
❖ 而在药理研究方面发现艾叶有抗菌、抗病毒 、平喘、镇咳、祛痰、抗过敏、止血和抗凝 血、增强免疫功能等作用。艾条烟熏尚能减 少烧伤创面的细菌。另外,还具有抗真菌作 用、平喘作用、利胆作用、抑制血小板聚集 作用、止血作用、对胃肠道及子宫的作用、 对心血管系统作用、抗过敏作用等。
艾灸疗法(精)ppt课件

则补之”。 2.操作方法
补法:点燃艾炷,不吹其火,待其自 灭。艾灸火力温和,持续时间长,渗透力 强,使真气聚而不散。
泻法:点燃艾炷,口吹其火,使其快 燃速灭,促使邪气消散。
艾灸疗法(精)
灸法治疗原则
1、盛则泄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下陷则灸 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
2、凡病属虚寒者多取背部俞穴灸之。
隔物灸
隔盐灸 隔蒜灸
隔附子灸
艾灸疗法(精)
(一)隔 物 灸
用药物或 其他材料将艾 炷与施灸腧穴 部位的皮肤隔 开进行施灸的 方法。又称间 接灸。
艾灸疗法(精)
1、隔姜灸
操作方法
1、制作姜片:将鲜姜切片,厚0.2~ 0.5cm,直径约2~4厘米,中间用针穿数 孔; 2、定穴,把姜片放在穴位皮肤与艾炷之 间,点燃至尽,除灰烬; 3、将艾炷放在姜片上点燃施灸当患者感 到灼痛时更换艾炷,姜片烧坏时更换姜片; 4、艾炷燃尽,易炷再灸,灸5~7壮至皮 肤潮红,皮肤红润不艾灸疗起法(精)泡为度;
6、艾灸后皮肤表面会有汗液渗出,表明体内寒湿外排。 7、艾灸期间:少食辛辣油腻,刺激。 • 根据每个人的体质不同,表现也大有不同,此时应多加观察。
艾灸疗法(精)
二、常见疾病的艾灸疗 法
•(一)感冒 感冒常由外感风寒,客于肺卫,以鼻塞、流涕、喷
嚏、头痛、恶寒、发热、苔薄白、脉浮等为主要表现, 本病相当于西医的普通感冒。 • 治则:疏风解表散寒。常用悬灸法,隔姜灸法。 • 操作步骤: • 1、取穴:风池、大椎、曲池、合谷、尺泽。 • 2、配穴:风寒加风门、肺俞、列缺;气虚加足三 里;身痛加大杼;腹痛、腹泻加神阙。
• 凡气虚下陷或阳气欲脱之危证,皆可用灸法,以 扶助虚脱之阳气。临床常用于治疗亡阳虚脱证和 中气不足、阳气下陷而引起的遗尿、脱肛、阴挺、 崩漏、带下、久泄、久痢、痰饮等。
补法:点燃艾炷,不吹其火,待其自 灭。艾灸火力温和,持续时间长,渗透力 强,使真气聚而不散。
泻法:点燃艾炷,口吹其火,使其快 燃速灭,促使邪气消散。
艾灸疗法(精)
灸法治疗原则
1、盛则泄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下陷则灸 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
2、凡病属虚寒者多取背部俞穴灸之。
隔物灸
隔盐灸 隔蒜灸
隔附子灸
艾灸疗法(精)
(一)隔 物 灸
用药物或 其他材料将艾 炷与施灸腧穴 部位的皮肤隔 开进行施灸的 方法。又称间 接灸。
艾灸疗法(精)
1、隔姜灸
操作方法
1、制作姜片:将鲜姜切片,厚0.2~ 0.5cm,直径约2~4厘米,中间用针穿数 孔; 2、定穴,把姜片放在穴位皮肤与艾炷之 间,点燃至尽,除灰烬; 3、将艾炷放在姜片上点燃施灸当患者感 到灼痛时更换艾炷,姜片烧坏时更换姜片; 4、艾炷燃尽,易炷再灸,灸5~7壮至皮 肤潮红,皮肤红润不艾灸疗起法(精)泡为度;
6、艾灸后皮肤表面会有汗液渗出,表明体内寒湿外排。 7、艾灸期间:少食辛辣油腻,刺激。 • 根据每个人的体质不同,表现也大有不同,此时应多加观察。
艾灸疗法(精)
二、常见疾病的艾灸疗 法
•(一)感冒 感冒常由外感风寒,客于肺卫,以鼻塞、流涕、喷
嚏、头痛、恶寒、发热、苔薄白、脉浮等为主要表现, 本病相当于西医的普通感冒。 • 治则:疏风解表散寒。常用悬灸法,隔姜灸法。 • 操作步骤: • 1、取穴:风池、大椎、曲池、合谷、尺泽。 • 2、配穴:风寒加风门、肺俞、列缺;气虚加足三 里;身痛加大杼;腹痛、腹泻加神阙。
• 凡气虚下陷或阳气欲脱之危证,皆可用灸法,以 扶助虚脱之阳气。临床常用于治疗亡阳虚脱证和 中气不足、阳气下陷而引起的遗尿、脱肛、阴挺、 崩漏、带下、久泄、久痢、痰饮等。
中国风传统中医养生艾灸疗法PPT模板

(6)防病保健,强身益寿,
人体健康之本在于阳气充盈,阳气充沛则体魄强健,反之则 易生病。艾灸能够补益阳气,即便无明显病症,经常施灸于 足三里、关元、大椎等穴位,亦能激活人体内在的正能量, 增强抵御疾病的能力,不仅能够防病保健,还有助于延缓衰 老过程,增进寿命,实现养生延年之效。
灸法治病机理
➢ 艾灸燃烧时产生的热量,是一种十分有效适应于机体治疗的物理因子红 外线。可激励人体穴位内生物分子的氢键,产生受激相干谐振吸收效应, 通过神经-体液系统传递人体细胞所需的能量。
艾灸后出现不同灸感的原因
(五)咽喉肿痛,牙痛
有的人会有咽喉肿痛,牙痛等,此时多喝水,或 煮一点绿豆粥来喝,严重的可以停灸,等这些症 状过去后,继续艾灸,可能还会有上述症状发生, 一般反复几次后,就没有了上火的症状。
(六)发烧
(七)给疾病一个出路
治疗疾病,一定要给疾病一个出路,当艾灸后,元 气聚集到脏腑的时候,病邪往往会自己找出路,一 般疾病在下肢排出的路径是我们理想的路径。 可 是疾病的排出是不以我们意志为转移的,他会自己 寻找出路。
施灸注意事项
➢ 10.一般空腹、过饱、极度疲劳和对灸法恐惧者,应慎施 灸。对于体弱患者,灸治时艾炷不宜过大,刺激量不可过 强,以防“晕灸”。
➢ 11.艾灸者要注意循序渐进,初次使用可先少量、短间, 然后逐渐加剂量。
➢ 12.防火:现代人的衣着不少是化纤、羽绒等质地的,很 容 易燃着,因此灸时一定要注意防止落火,尤其是用艾炷灸 更要小心,以防艾炷翻滚脱落。用艾条灸后,可将艾条点 燃的一头塞人直径比艾条略大的瓶内,以利于熄灭。
灸后病情加重是怎么回事
➢ 中医认为,人体患有疾病的一些症状都是邪气入侵或正邪相搏的 表现,这里我们就从感冒说说正邪消长的过程。
艾灸疗法 ppt课件

一、基本技术
艾灸疗法种类很多,常用的 有隔物灸、悬灸两大类。
(一)隔物灸:是指用药物或其
他材料将艾炷(用艾绒制成
的圆锥形小体称为艾炷,一般
锥体高1厘米左右,锥体直径
0.8 厘米左右,燃烧一炷即为
一壮)与施灸穴位的皮肤隔
开进行施灸的方法.目前常用
的隔物灸有隔姜灸\隔蒜灸、
隔盐灸等。
PPT课件
5
1、隔姜灸:用鲜姜切成直径大约3厘米-4厘米,厚约0.3厘米0.4厘米的薄片,中间以针刺数孔,然后置于应灸的穴位上或患处, 再将艾炷放置于姜片上点燃施灸,当患者感觉灼烫时,可将姜片 稍提起,稍停后放下再灸,以免烫伤。艾炷燃尽,易炷再灸,直 至灸完应灸壮数。
第二章 艾灸疗法
PPT课件
1
灸法是以艾绒或以艾绒为主要成分制成的灸材,点燃后 悬置或放置在穴位或病变部位,借灸火的热力以及药物的 作用,激发经气,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一种外治方法。灸 法具有温经散寒、扶阳固脱、消瘀散结、防病保健的作用, 常用于寒湿痹痛、脏腑虚寒、阳气虚脱、气虚下陷、经络 瘀阻等证及亚健康调理。
PPT课件
11
3、悬灸法:将点燃的艾条,对准穴位,以施灸部位有温热舒适 感为度。每次选取2-4穴,每穴每次艾灸15-20分钟,以灸后穴位 局部皮肤潮红为度。每日1-2 次,至痊愈。
4、隔姜灸法:用鲜姜切成直径大约3厘米-4 厘米,厚约0.3厘米 -0.4厘米的薄片,中间以针刺数孔,然后置于穴位上,再将艾炷 放置于姜片上点燃施灸,当患者感觉灼烫时,可将姜片稍提起, 稍停后放下再灸,以免烫伤。艾炷燃尽,易炷再灸,每穴每次艾 灸5-7壮。每次选取3-4穴,每日1次,至痊愈。
治 则:健脾化湿。常用悬灸法、隔盐灸法。
操作步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熄火时,只要将上端弹簧部分按下同时倒 置灸器使灸条滑入管内,停留10秒钟即熄 灭。
注意事项
5、温灸半小时内不要用冷水洗手或洗 澡。
6、温灸后要喝较平常多量的温开水(绝对 不可喝冷水或冰水),有助排泄器官排 出体内毒素;
7、饭后一小时内不宜温灸。脉搏每分钟 超过90次以上禁灸;过饥、过饱、酒 醉禁灸;孕妇禁用;身体发炎部位禁灸!
艾灸的作用
灸是通过艾灸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热 效应,传递到经络系统,调动人体的免 疫功能,作用于人体五脏六腑、四肢百 骸的病变部位,达到驱寒邪、补阳气、 通经络、调正气的目的;起防病治病, 保健强身之功效;可以有病治病、未病 找病、无病养生;因此达到四效合一和 三位一体的作用。这是其他中医疗法不 具备的 。
艾灸有哪些禁忌
1、凡暴露在外的部位,如颜面,不要 直接灸,以防形成瘢痕,影响美观。
2、皮薄、肌少、筋肉结聚处,妊娠期 妇女的腰骶部、下腹部,男女的乳头、 阴部、睾丸等不要施灸。另外,关节部 位不要直接灸。此外,大血管处、心脏 部 位不要灸,眼球属颜面部,也不要灸。
艾灸有哪些禁忌
3、极度疲劳,过饥、过饱、酒醉、大汗 淋漓、情绪不稳,或妇女经期忌灸。
如何正确操作艾灸
1、直接灸
是将大小适宜的艾炷,直接放在皮肤上施灸。
2、间接灸:用药物将艾炷与皮肤隔开,进行施灸的 方法。如生姜间隔灸、隔蒜灸、隔盐灸、隔附子饼 灸等。
如何正确操作艾灸
3、艾条灸:艾条于穴位或病变部位上施灸者即艾条灸疗源自法,操作常分温和灸、雀啄灸、回旋灸等。
4、温灸器灸、艾灸盒灸:临床常用的有中华经络灸棒、 随身灸、火龙罐灸、艾灸盒(一孔、二孔、三孔)。施灸 时,将艾绒,或加掺药物,装入温灸器的小筒。点燃后, 将温灸器之盖扣好,即可置于俞穴火应灸部位,进行熨灸, 直到所灸部位的皮肤红润为度。
中医艾灸疗法
什么是艾灸
《扁鹊心书》云:“人于无病时常灸,虽 未得长生,亦可保百余年寿矣”
艾灸是一种自古相传的中医疗法,在医学 典籍出自《 医学入门》里的“药之不及, 针之不到,必须灸之” 和《黄帝内经》里 有“针所不为,灸之所宜”的说法。
艾灸的作用
现在很多人都自己在家用艾灸治病,或者保健。 与拔罐、刮痧等其他中医疗法相比,艾灸的作用 更好,没有副作用,操作起来更简单,花费低廉, 适合普通家庭使用。
4、某些传染病、高热、昏迷、抽风期间, 或身体极度衰竭,形瘦骨立等忌灸
5、无自制能力的人如精神病患者等忌灸。
一、中医艾灸操作图解
二、艾灸手法
中医艾灸
好轻松艾灸操作手法
注意事项
1、温灸时先灸左方,再灸右方。 2、灸器点上火后不可悬空过久,以免接触皮
肤时温度过高,以致烫伤,如悬空太久, 可先以手掌将灸器之温度搓低后再继续使 用,每隔一段时间,应将灸器敲除支。
3、每使用灸条二至三条后,在灸器控制口会 产生温灸油垢,应以毛刷清洗,以保持灸 条之通畅。
注意事项
5、温灸半小时内不要用冷水洗手或洗 澡。
6、温灸后要喝较平常多量的温开水(绝对 不可喝冷水或冰水),有助排泄器官排 出体内毒素;
7、饭后一小时内不宜温灸。脉搏每分钟 超过90次以上禁灸;过饥、过饱、酒 醉禁灸;孕妇禁用;身体发炎部位禁灸!
艾灸的作用
灸是通过艾灸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热 效应,传递到经络系统,调动人体的免 疫功能,作用于人体五脏六腑、四肢百 骸的病变部位,达到驱寒邪、补阳气、 通经络、调正气的目的;起防病治病, 保健强身之功效;可以有病治病、未病 找病、无病养生;因此达到四效合一和 三位一体的作用。这是其他中医疗法不 具备的 。
艾灸有哪些禁忌
1、凡暴露在外的部位,如颜面,不要 直接灸,以防形成瘢痕,影响美观。
2、皮薄、肌少、筋肉结聚处,妊娠期 妇女的腰骶部、下腹部,男女的乳头、 阴部、睾丸等不要施灸。另外,关节部 位不要直接灸。此外,大血管处、心脏 部 位不要灸,眼球属颜面部,也不要灸。
艾灸有哪些禁忌
3、极度疲劳,过饥、过饱、酒醉、大汗 淋漓、情绪不稳,或妇女经期忌灸。
如何正确操作艾灸
1、直接灸
是将大小适宜的艾炷,直接放在皮肤上施灸。
2、间接灸:用药物将艾炷与皮肤隔开,进行施灸的 方法。如生姜间隔灸、隔蒜灸、隔盐灸、隔附子饼 灸等。
如何正确操作艾灸
3、艾条灸:艾条于穴位或病变部位上施灸者即艾条灸疗源自法,操作常分温和灸、雀啄灸、回旋灸等。
4、温灸器灸、艾灸盒灸:临床常用的有中华经络灸棒、 随身灸、火龙罐灸、艾灸盒(一孔、二孔、三孔)。施灸 时,将艾绒,或加掺药物,装入温灸器的小筒。点燃后, 将温灸器之盖扣好,即可置于俞穴火应灸部位,进行熨灸, 直到所灸部位的皮肤红润为度。
中医艾灸疗法
什么是艾灸
《扁鹊心书》云:“人于无病时常灸,虽 未得长生,亦可保百余年寿矣”
艾灸是一种自古相传的中医疗法,在医学 典籍出自《 医学入门》里的“药之不及, 针之不到,必须灸之” 和《黄帝内经》里 有“针所不为,灸之所宜”的说法。
艾灸的作用
现在很多人都自己在家用艾灸治病,或者保健。 与拔罐、刮痧等其他中医疗法相比,艾灸的作用 更好,没有副作用,操作起来更简单,花费低廉, 适合普通家庭使用。
4、某些传染病、高热、昏迷、抽风期间, 或身体极度衰竭,形瘦骨立等忌灸
5、无自制能力的人如精神病患者等忌灸。
一、中医艾灸操作图解
二、艾灸手法
中医艾灸
好轻松艾灸操作手法
注意事项
1、温灸时先灸左方,再灸右方。 2、灸器点上火后不可悬空过久,以免接触皮
肤时温度过高,以致烫伤,如悬空太久, 可先以手掌将灸器之温度搓低后再继续使 用,每隔一段时间,应将灸器敲除支。
3、每使用灸条二至三条后,在灸器控制口会 产生温灸油垢,应以毛刷清洗,以保持灸 条之通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