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模拟试题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2023-2024学年初中语文人教版中考模拟习题及解析

2023-2024学年初中语文人教版中考模拟习题及解析

2023-2024学年人教版初中语文中考模拟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默写题(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1.(1)__________________,闻道龙标过五溪。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1.(2)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____________________,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

(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1.(3)《论语》中阐述“学”和“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夜上受降城闻笛》中唤醒“征人”思乡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正如《论语》中所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天净沙·秋思》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连用九个名词,勾画出一副绝妙的深秋晚景图。

1.(7)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镜(鉴),可以知得失”,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毛泽东《纪念白求恩》)【答案】(1)杨花落尽子规啼【解析】(1)注意“啼”的正确书写。

【答案】(2)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解析】(2)注意“攒”的正确书写。

【答案】(3)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解析】(3)由“‘学’和‘思’辩证关系”可推知答案,注意“罔”“殆”的正确书写。

新人教版中考语文模拟试卷(练习)

新人教版中考语文模拟试卷(练习)

新人教版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考试须知: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积累(18分) (共3题;共18分)1. (4.0分) (2019七下·衢州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语境完成后面的题目。

开学以来的语文旅行,让我们获得了许多的感悟和体验:读光未然的《黄河颂》,我们感受到了中华儿女勇敢坚强的英雄气pó;读端木蕻良的《土地的誓言》,我们感受到了作者对沦丧的故土的挚痛的juàn恋和热爱;读臧克家的《说和做》,我们感受到了闻一多先生①而不舍的钻研精神;读杨振宁的《邓稼先》,我们感受到了长期以来鲜为人知的科学家邓稼先为国献身的情怀……(1)划线字“鲜”在文中的正确读音是()A . xiānB . xiǎn(2)填入文中①处最恰当的一项是()A . 挈B . 锲(3)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pòjuàn英雄气________________恋2. (10分) (2019九下·中原模拟) 古诗文默写。

(1) ________,属予作文以记之。

(范仲淹《岳阳楼记》)(2) ________,夜吟应觉月光寒。

(李商隐《无题》)(3)《爱莲说》中表现莲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许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

(4)空中变幻多姿的云朵,常常是诗人情感传递的载体。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秋风破茅庐,阴云却又如墨——“,________,________,”连夜雨将至,悲凉之情油然而生;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塞外边疆天寒地冻,愁云凝结——“________,________”不言送别,却蕴含送别的伤感。

3. (4分) (2018八上·宁波期中) 解释下列划线的文言词语。

(完整word版)人教版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及(一),文档

(完整word版)人教版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及(一),文档

人教版中考语文模拟试题( 一 ) 及答案一、累积及运用(每题 3 分,共18 分)1. 以下各项中字形和加点字字音全都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隔绝(è)诘责(í)愧怍(ò)张慌失措(ò)A..j.zu.cuB、仄.歪( zè)嶙峋.(xún)干枯.(gù)唯妙唯肖.(xiào)C、狼藉(j í)污秽(huì)酬和(hé)相行见绌(chù)....、妖娆(á)招徕(á)狡黠(á)强聒不舍(ō)D.r o.l i.xi.gu2. 以下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为哪一项()A. 轩昂沉缅恣睢鳞次栉比B. 告罄蓦地威慑根深蒂固C.潺弱扶掖惊悚睇泗横流D.亵赌鸿鹄睥睨独具惠眼3. 以下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适合的一项为哪一项()....A.便民箱、窨井盖、金属垃圾桶、名花名草不翼而飞,这些发生在城市里的....不文明现象,令人生气。

B.学识是寸积铢累而来的,常是各有领土单独为政的。

....C.他们本来是如影随行的好朋友,毕业后各自回到故土,此后便分道扬镳....了。

.最近几年来,在各种灾祸眼前,各级政府未雨绸缪,实时启动应急方案,力D....争把人民的生命财富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以下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为哪一项()4.....A.参加第二十一届冬奥会的中国体育代表团载誉回来,勇夺五金实现历史突破。

B.经过国庆阅兵大典后,使很多年青人萌生了成为一个军人的梦想。

C.可否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无疑对建立和睦社会,促使可连续发展拥有重大的意义。

D.许多学生偏食、挑食,致使蛋白质的摄取量偏低,钙、锌、铁等营养素明显不足,营养情况不容令人乐观。

5. 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摆列适合的一项为哪一项()要获得成功,第一要学会低头。

所以,你再优异,再出名,也没有人愿意与你合作。

①你瞧不起他人,人家干吗要瞧得起你呢?②这恰如演奏一支高昂的曲子,第一常常是低调的。

2023-2024学年初中语文人教版中考模拟习题及解析

2023-2024学年初中语文人教版中考模拟习题及解析

2023-2024学年人教版初中语文中考模拟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单选题(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3分,共计3分)1.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只有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幸福的生活越过越好。

B. 文中增加了对小男孩的眼神和景物等,使文章更生动了。

C. 因为只运货,不送人的原因,“天舟一号”被形象地称为“快递小哥”。

D. 中华民族从来不低头,雪灾地震更不可怕,因为我们有不屈不挠、众志成城的十三亿人民。

【答案】D【解析】A项,在“生活”后加上“才能”;B项,成分残缺,在“眼神和景物等”后面加上“描写”;C项,删除“的原因”。

故选D。

二、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2.(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________(2)不见曦月:________(3)念无与为乐者:________(4)相与步于中庭:________2.(2)辨析多义词。

绝:A.沿溯阻绝:________________B.绝峭多生怪柏:_______________。

2.(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2.(4)【甲】【乙】两文中画横线的语句分别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各有怎样的作用?2.(5)【甲【乙】两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分别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各有怎样的作用?【答案】(1)①同“缺”,空隙、缺口, ②日光,这里指太阳, ③考虑,想到, ④共同,一起【解析】(1)①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完全没有中断的地方。

阙:同“缺”,空隙、缺口。

②就看不见太阳和月亮。

曦:日光,这里指太阳。

③考虑到没有和我一起游乐的人。

念:考虑,想到。

④就一同在庭院里散步。

相与:共同,一起。

【答案】(2)①断, ②极,特别【解析】(2)①上行和下行船只的航路都被阻断,无法通行。

绝:断。

②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松柏。

人教版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一)

人教版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一)

人教版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一)研究必备,人教版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一)及答案一、积累及运用(每题3分,共18分)1.下列各项中字形和加点字字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B、仄歪(zè)嶙峋(xún)干涸(gù)唯妙唯肖(xiào)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D.亵赌鸿鹄睥睨独具XXX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D.近年来,在种种灾害面前,各级政府防患未然,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力争把人民的生命财产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参加第二十一届冬奥会的中国体育代表团载誉归来,勇夺五金实现历史突破。

5.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排列恰当的一项是()要取得成功,首先要学会低头。

因此,你再优秀,再有名,也没有人愿意与你合作。

②这恰如演奏一支高昂的曲子,起首往往是低调的。

④低头,既是正确,也是对他人的一种尊重。

③什么时候都高昂着头,实际上是抬高自己,看低别人。

①你瞧不起别人,人家干吗要瞧得起你呢?B.②③④①6.下列关于名著中人物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文章中没有这道题目)研究必备,人教版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一)及答案一、积累及运用(每题3分,共18分)1.下列各项中,字形和加点字的字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B、仄歪(zè)嶙峋(xún)干涸(gù)唯妙唯肖(xiào)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D.亵赌鸿鹄睥睨独具XXX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D.近年来,在种种灾害面前,各级政府防患未然,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力争把人民的生命财产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参加第二十一届冬奥会的中国体育代表团载誉归来,勇夺五金实现历史突破。

5.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排列恰当的一项是()要取得成功,首先要学会低头。

因此,你再优秀,再有名,也没有人愿意与你合作。

人教版吉林吉林中考专题语文中考模拟试卷及解析

人教版吉林吉林中考专题语文中考模拟试卷及解析

人教版吉林吉林中考专题语文中考模拟1.单选题第1题.下列各项中,有语病的一项是()A: 充满正能量的网络语言,成为人们生活中沟通思想、传递友善的工具。

B: 实践十号卫星的成功发射、在轨道运行和回收,将极大提高我国微重力科学及空间生命科学研究。

C: 从2016年起,小学和初中起始年级《品德与生活》《思想政治》教材名称将统一更改为《道德与法治》。

D: 在湖北省小学生经典诵读大赛中,来自孝感市实验小学的两名选手分别获得冠亚军。

【答案】B【解答】B项,成分残缺。

2.文言文阅读第2题.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乙】秦王谓唐雎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

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

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

人教版语文中考模拟考试题及答案.doc

人教版语文中考模拟考试题及答案.doc

人教版语文中考模拟考试题及答案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题型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xx题xx题xx题总分得分一、填空题(共3题)评卷人得分1.下列四个词语中各有一个错别字,请改正后用正楷字抄写。

(2分)遮天弊日浩翰无垠折忠是非通霄达旦【答案】蔽、瀚、衷、宵、难度:中等知识点:字形2.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2分)A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2)舍__________________锦绣(3)皆__________________美于徐公(4)此所谓战胜__________________朝廷14、翻译句子(2分)(1)臣以王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2)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15请任选一题作答:(2分)(1)公输和邹忌劝谏的共同点是什么?你更欣赏谁,请简述理由。

(2)公输和邹忌的劝谏为什么会被国君接受?二者的成功劝说对我们今天的人际交往有何启示?【答案】12、(1)装饰华美的车。

(2)虽然如此(3)当面指责(4)不是,有时候13、(1)代词,指文轩(2)他的(3)认为(4)在14、(1)我认为大王攻打宋国,正和这个害偷窃病的人一样。

(2)能在公共场所批评议论我的过失,传到我耳朵里的,可得下等奖赏。

15、委婉劝说(口头劝说类比、隐喻、婉谏、设喻说理) 启发,诱导委婉劝谏,有针对性,使人容易接受。

充分尊重对方,语言委婉含蓄,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从而让对方愉快的接受意见。

难度:中等知识点:人物传记类六、现代文阅读(共2题)1.风雨中的菊花(14分)午后的天灰蒙蒙的,乌云压得很低,似乎要下雨。

多尔先生情绪很低落,他最烦在这样的天气出差。

由于生计的关系,他要转车到休斯敦。

距离开车的时间还有两个小时,他随便在站前广场上漫步,借以打发时间。

“太太,行行好。

人教版中考语文模拟测试卷(附参考答案)

人教版中考语文模拟测试卷(附参考答案)

人教版中考语文模拟测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00分要求:书写工整,卷面整洁)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一、基础知识(1—5题,每题2分。

第6题8分,共18分)1、选择下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2分)A.干涸.(gù ) 黝.黑(yǒu) 挑衅.(xùn)羸.弱(léi)B.纤.维(xiān)镂.空(lòu)憎.恶(zēnɡ)采撷.(xié)C.稽.首(jī)龟.裂(jūn)缄.默 (jiān ) 炽.痛(chì)D.哂.笑(shěn)诘.责(jié) 剽.悍(piāo)伫.立(c hù)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诚皇诚恐七窍生烟黄粱一梦广袤无垠B.汗流夹背张皇失措粗制滥造鹤立鸡群C.变本加厉器宇轩昂川流不息不可名状D.藏污纳垢铤而走险莫衷一是谈笑风生3、下列句子中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A.全校学生排列在操场上,人很多,却很整齐,可说是鳞次栉比了。

B.几乎所有造假者都是这样,随便找几间房子、拉上几个人就开始生产,于是大量的垃圾食品厂就雨后春笋般地冒出来了。

C.这地方一到夜晚,灯红酒绿,热闹非凡。

D.听完演讲后,春江由衷地说:“李老师的这番演讲抛砖引玉,我们受益不浅。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当蒲公英随风飘舞时,令我看到它正以一种独特的美装点着这个世界。

B.事实证明,经过艰苦生活磨炼的人更善于战胜各种困难和挫折。

C.我们要确保安全生产,防止万无一失。

D.今年学校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是全校师生共同努力的结果。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2分)A.《鲁滨逊漂流记》记述了鲁滨逊在荒无人烟的孤岛上度过26年孤独时光的经历。

B.《海底两万里》是凡尔纳的三部曲的第二部,主要讲述第留斯号潜艇的故事。

C.《名人传》传述德国音乐家贝多芬、意大利画家米开朗基罗和俄国作家托尔斯泰的苦难和坎坷的一生,赞美他们的高尚品格和顽强奋斗的精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第十一中学2013届中考语文模拟试题新人教版、积累与运用(共7小题,计20分)1 .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A.确凿(z a o)泥泞(n ng )模样(m u)玫瑰(gu i)玲珑剔透(t i)B•嫉妒(ji)阔绰(chu o)拮据(ji e)贮藏(zh u)斤斤计较(ji a o)C.纤细(xi a n) 赦免(sh e)戛然(ji a)憎恶(z e ng)深恶痛绝(w u)D.窈窕(y ao )炽痛(ch i)殷红(y a n)暂时(zan)半身不遂(su2.下列词语书写A •安详扌全部正确的一抉择组的一项是(沉缅2分)郑重其事销声匿迹B. 宣泄烦躁度假一筹莫展再接再励C. 矫健帐篷缜密原形毕露曲指可数D.泄露风靡赃物各行其是因地制宜3. 下列各句横线处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2分)①对严复提出的“信、达、雅”的翻译标准,有学者为:“信' (”是忠于原作,“达”是忠于读者,是对于文学语言的忠诚。

②走在大街上,天色微暗,行人稀少,③“天生我材必有用”,这不是诗人“雅”几片雪花飘落,更平添了几分寒意。

,而是在怀才不遇的情况下,仍希望终有一日能大展宏图。

④随着人们自律程度的不断提高,过去有些需要用铁栏杆来维持的地方,现在只要拉绳或画线就行了。

A.解释偶然妄自尊大次序B.解读偶然夜郎自大秩序C.解释偶尔妄自尊大秩序D.解读偶尔夜郎自大次序4 •经典诗文默写(任选一组, 如果两组都做,以A组为准)。

(6分)【A组】(1 )烽火连三月, (杜甫《春望》)是: _______________ 毛泽东《沁园春 雪》5•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

(3分)① 漫长的人生中,谁也不可能不一帆风顺,谁也难免要经历挫折。

②被挫折历练后的人总是更顽强、更成 熟、更勇敢,正所谓“宝剑磨砺出。

”③遭受挫折不但可以积累经验,而且使人生得到升华,更应该正视挫折。

(1)第①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横线上。

(1分)(2)第②句有一处标点符号使用错误•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横线上。

(1分)(3)请为第③句的横线处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1分) 6.名著阅读.(3分)(2),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3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 。

(《孟子》)(4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渔歌互答,此(范仲淹《岳阳楼记》)(5)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孟子》)(6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我爱这土地》)【B 组】(1 )落红不是无情物, 。

(龚自珍《己亥杂诗》) (2) ,燕然未勒归无计。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3 )能谤讥于市朝, ,受下赏。

(《邹忌讽齐王纳谏》)(4 ) 了却君王天下事, 。

(辛弃疾《破阵子》)(5)吾视其辙乱,,故逐之。

(《曹刿论战》)(6 )毛泽东在《沁园 春•雪》中运用 比喻,化静为动来描绘北国之景乐何极!的句子我们A相了相,走到树前,把直裰脱了,用右手向下,把身倒缴着;却把左手扳住上截,把腰只一趁,将那株绿杨树带根拔起。

众泼皮见了,一齐拜倒在地,只叫:“师父非是凡人,正是真罗汉!身体无千万斤气力,如何拔得起!”这段文字出自古典名著《①》,文段中的A的姓名是「②;在名著中这个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是③;请你用简洁的语句写出关于A的另一个故事:④7.仿句。

(2分)中考复习是莘莘学子对知识萃取的过程,是翩翩少年对心智水平的历练。

经历着毕业季的初三学生,有人说他们应是一只会到野外自行觅食的雄鸡;有人说他们应是一头学会夜晚反刍的老牛;有人说。

二、综合性学习(6分)8•学校发生了一系列的歧视“差生”事件引起了媒体的关注,同学们中间也掀起了一场关于教育差别式对待的讨论。

(1 )阅读下面一段有关校园冷暴力的材料,总结校园冷暴力的两个主要特征。

校园冷暴力是指不是通过殴打等暴力行为解决问题,而是表现为冷淡、轻视、放任、疏远和漠不关心,致使他人精神上和心理上受到侵犯和伤害。

从直接的打骂、责罚发展到今天的冷暴力,看起来惩罚方式不那么“负面”了,但实际上伤害却升级了,因为伤害到了心灵。

(2分)特征一:特征二:(2 )以下是《法制日报》联合搜狐网开展的“如何看待教育差别式对待”调查的结果,描述一下其主要内容。

(2分)看法所占比例这是对孩子的歧视行为28.41%比体罚学生更坏的教育方式51.14%理解,学校为了加强教育培养20.45%主要内容:(3 )有人说考试排名也是一种教育歧视,教育部门关于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规定老师不对学生考试成绩进行排队,你如何看待按照考试成绩公布学生排名的行为?(2分)我的看法:三、阅读(共14小题,计44分)(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9---12题。

(11分)海洋是未来的粮仓①人口剧增,资源短缺,这是当今人类面临的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

显然,能否妥善地解决这一问题,直接关系到人类未来的生死存亡。

②资源短缺的表现之一,是可耕土地资源不足,粮食生产的增长赶不上人口的增长。

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许多人纷纷发出警告:地球将无法养活超过100亿的人口。

然而,一些乐观的人士反对这种危言耸听的说法。

他们认为,虽然陆地上可耕地的开发已近极限,但地球上还有广阔的海洋可供开发,大海完全有可能成为人类未来的粮仓。

③当然,海洋所能提供给我们的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粮食一一大米、小麦和玉米等,而是广义的粮食一一其他的能够满足人类营养需要的食物。

一些海洋学家指出:仅仅是位于近海水域自然生长的海藻,每年的生长量就已相当于目前世界小麦年产量的15倍。

如果把这些藻类加工成食品,就可以为人类提供足够的蛋白质。

④其弟把蕃类作为食品,我们并不陌生。

仅以我国沿海来说,人们比较熟悉的可食用瘓类就有;褐曝类的詬带、裙带菜.羊栖菜、马尾漢,红凜类的紫菜.鹏鹄菜.石花菜.绿凜类的石茹、逬苔等。

它们在人工的精心养殖下,产量正在不断増加。

其中仅海带一料,目前年产量就出早先的野绘状态下提高了加00多倍,可见増产潜力是多么巨大I在国外.人们还培育出一种專类新品种,据说在1公顷水面上生产的这种藻类,经加工后可荻得20吨蛋白质、多种维生素以及人体所需的矿物质。

这相当于陆地上耕种⑩公顷土地生产的大豆所能提供的同类营养物。

屮⑤除海藻类,海洋中还有丰富的肉眼看不见的浮游生物。

有人作过计算,若能把它们捕捞出来,加工成食品,足可满足300亿人的需要。

当然,前提是,不破坏生态平衡。

⑥至于海洋中众多的鱼虾,则更是人们熟悉的食物。

尽管近海的鱼虾捕捞已近极限,但我们还可以开辟远洋渔场,发展深海渔业。

例如南极的鳞虾,每年的产量可高达50亿吨,我们只要捕获其中的1亿一1.5亿吨,就比当今全世界一年的捕鱼量多出1倍以上。

何况,在深海和远洋中还有许许多多尚未被我们充分开发利用的海洋生物,其巨大潜力是不言而喻的。

综上所述,说大海是人类未来的粮仓,一点儿也不夸张。

9•第①段中加点的词“之一”能否去掉?为什么?(3分)10•第②段中提到了“资源短缺的表现之一,是可耕土地资源不足”,其实,“资源短缺”的表现还有很多,作者为什么没有具体加以说明?(2分)11•第⑥段中划线部分运用了举例子、列数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说明方法,形象地说明了° (2 分)12.本文从哪几方面来说明“大海完全有可能成为人类未来的粮仓”的?(4分)(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3---16题。

(15分)天子坟陈启文一路逆水而行,有时间倒流的感觉,倒流五千年。

从攸县、茶陵,一直到炎陵,让数千年的岁月哗哗地呈现。

我正走向洣水的源头。

我早已知道,在那里最终呈现出来的将是一座山一样的坟一一天子坟。

这坟里长眠着太阳之神一一炎帝神农氏。

当年,他率领着一个北方部落,穿越中原腹地,跨长江,过洞庭,走进了一片神赐的土地。

他用双手抠出荒草下的泥土,原本就是最懂得土地的他,使劲地揉搓着手中的闪烁着奇异光泽的黝黑泥土,喊出了自己的第一个心愿:上苍啊,给我种子!呼唤中一只火红色的神鸟缓慢地飞过天空,嘴里衔了一株九穗的稻穗,穗上的谷粒一粒粒坠落在地上,炎帝便把它们拾起来,种在田间。

上苍啊,给我灌溉!呼唤中自然涌现了九眼泉井,井中的水脉彼此相连,他从一眼井中汲水,其他八眼井的水都会一起波动。

上苍啊,赐我阳光呼唤中,太阳立刻便发出光和热来,让五谷孕育生长,让天地间渐渐弥漫着成熟的味道……作为南方的天帝,炎帝神农氏不是一个王宫里养尊处优的威严王者,而是一位牛头人身的农耕之神,当他耕耘时,他就变成了一条牛,从嘴里喷吐出大口大口的热气,从每一个毛孔里奔涌出淋漓的汗水,他以耕耘统驭百姓,又以耕耘拓荒于旷野。

你看见他深深埋向土地的头颅、绷紧了的脊梁,一个民族人文始祖的形象赫然在你眼前了。

人类似乎还要让他来承载更多的东西。

他用一条牛鞭来鞭打山中的各种草药,那些草药的药性便一下显露了出来。

他是神,他的身体是透明的,如果他不幸尝到了有毒的草药,一看就知道中毒在哪一部分,并能及时找到解药;另一方面,他又是人,他备尝人间艰辛,遍尝百草,曾经一天就中毒七十次,最后,他尝到一种可怕的断肠草,肠子断了,无药可救,他和一个普通人一样,死于中毒。

他的死,也是人类赋予一个人文始祖的死亡方式,为了疗救民间疾苦,这个人死了,他为天下而断肠。

这是一个寓言,一个伟大的象征,一个民族至此以神话的方式完成了对一个杰出农人的塑造,同时也完成了他们对自己心中领袖的一次完美塑造。

这些都不是文字写下的历史,但比文字更深地刻在一个民族的记忆里。

我逆着湘江的一条支流走到了这里,这块最终埋葬炎帝神农氏的土地,也是他当年年复一年地耕种过的土地。

眼前,一座不朽的坟,很大,与山林浑然合为一体。

有一种力量,蛰伏于大地深处,像山一样沉重。

听起来十分神奇,追究起来,却是那么质朴,厚重的质朴,数千年来,一代一代的农人,都在为他们自己的神、为这座大墓培土,它,于是,越长越高。

而他们也通过对炎帝神农氏的怀念,演绎出了许多只属于农人的节日和风俗。

很幸运,我赶上了这里的一次祭祀,一个不被日历记载的节日。

很多的农人,从各个山寨里赶来,而他们用来祭祀炎帝神农氏的,是刚打下来的新鲜稻谷,还沾着露水和泥土的瓜果菜蔬,还有刚从树上采摘下来的栗子、梨子、橘子、柚子……在这扑鼻的鲜活的味道里,你恍若觉得,那个只存在于亘古神话中的农人,仍然活着,仍然和我们生活在一起。

天子坟,原本就是一座山,一座不断长高的山。

13•从结构上看,文章第一段有哪些作用?(3分)14•文章第二自然段是如何塑造神农氏形象的?(6分)15•文章第二至第四段反映了华夏先民哪些初创生活?(3分)16•结合全文探究“天子坟,原本就是一座山,一座不断长高的山”的含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