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导学案下四单元

合集下载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的第四单元集体备课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的第四单元集体备课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的第四单元集体备课一、教学目标通过本单元的研究,使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相关语文知识,提高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单元共包含 3 篇课文,分别是《综合性研究:遨游诗海》、《为人民服务》和《两小儿辩日》。

2.1 《综合性研究:遨游诗海》通过本课的研究,使学生能够理解诗歌的基本知识,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2.2 《为人民服务》通过本课的研究,使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领会“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内涵,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2.3 《两小儿辩日》通过本课的研究,使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相关的语文知识,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三、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学生的研究兴趣和研究效果。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介绍本单元的研究目标和内容。

2. 讲解《综合性研究:遨游诗海》,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基本知识和鉴赏方法。

3. 讲解《为人民服务》,引导学生领会“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内涵。

4. 讲解《两小儿辩日》,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和相关语文知识。

5. 进行课堂练,巩固所学知识。

6. 组织小组讨论,分享研究心得和感悟。

7. 总结本节课的研究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五、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课后作业和小组讨论,对学生的研究情况进行全面评价,了解学生的研究效果,为下一步的教学提供参考。

六、教学资源1. 课文原文。

2. 相关背景资料。

3. 教学课件。

4. 课后作业。

七、教学时间根据教学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每节课的教学时间,确保教学目标的达成。

八、教学建议1.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2.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3. 关注学生的研究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4. 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拓宽知识面。

以上是针对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集体备课的教学设计,希望对您的教学有所帮助。

六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答案

六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答案

六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答案1文言文两则一、基础达标1.形近字组词。

2.解释带点字的意思,并翻译句子。

因为。

难道是因为后一个人的智力不如前一个人吗!不是这样的。

认为。

正午。

我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近一些,中午的时候离人远一些。

谁。

谁说你的知识渊博呢!二、初读感知1.专心致志,三心二意。

学习做事应该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

2.《列子.汤问》太阳在早晨离人近,太阳在中午离人近。

2匆匆三、基础达标1.看拼音,写词语。

伶俐徘徊遮挽挪移蒸融2.照样子,写词语。

例:泪眼巴巴赤裸裸急匆匆头涔涔3.比喻拟人反问排比设问四、初读感知朱自清,课文主要写了时间匆匆,一去不返。

五、拓展延伸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shí,còu,p?i,zhan。

A.绽B.坠C.贯D.淹C光明-黑暗短暂-漫长拟人,流逝之快,永不停留,排比,对比。

3桃花心木二、基础达标1.读拼音写词语。

枯萎优雅轮番勃勃生机三、初读感知1.初读课文,理清脉络,概括段意。

全文可分三段:第一段:从描写桃花心木的形状很特别开始,引出桃花心木树苗和种树人。

第二段:作者观察种树人种树的奇怪现象。

第三段:作者与种树人的谈论。

2.林清玄,树苗的生长,人的成长,树木自己要学会在土地里找水源。

六、拓展延伸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它在下雨前表现的是炫彩夺目,而在雨中则表现出一种邋遢,这个故事则寓言就是在现实社会中我们应当默默奉献,不要去虚伪的表现自己。

老天爷:追求真的东西,很实在假花:只追求外在,其实自己的能力也不怎么样。

前面的成一部分,最后一段成第二部分。

段意略。

假的永远是假的真的永远是真的假的东西早晚要拆穿。

生活中:我小时候把我妈妈的两块钱偷偷拿出去瞎买东西,我认为我做的天衣无缝,回家被发现了我妈妈超级的生气说纸里包不住火我再也没有这样做过。

4*顶碗少年二、基础达标1.给正确的读音划”√”。

ha jiē zhuó luò jiù jiǎ2.画掉不恰当的字。

朔州市一小六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第22课《真正的英雄》教案 鲁教版五四制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

朔州市一小六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第22课《真正的英雄》教案 鲁教版五四制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
1、通过自由朗读,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2、能提出自己的疑问,并选择最有价值的习题进行探究,结合生活体验感受行道树无私奉献的精神。
3、以“我是一棵树"为题说一段话。
教学重点:
1、对比衬托,突出行道树勇担命运、甘愿牺牲的精神;
2、拟人手法,描绘奉献者心灵轨迹。
教学难点:解读精彩语言中反映的无私奉献者的可敬之处。
预习导学
1.给加粗字注音。
余暇()阴霾()疆域()孜孜不倦()
梦寐以求( )迫不及待()刚毅不屈( )
2.你对课文了解吗?
(1)演讲者在演讲中表达的感情包含几个方面?
(2)本文的写作思路是什么?从写作思路来看,本文可分几部分,每部分内容是什么?
3.仿写句子。
例句:选择了高山,你也就选择了坎坷.选择了宁静,你也就选择了孤单。
如何理解“她不仅是她的学生们的教师,而且是全国人民的教师”?
板块四:体验与反思
1、宇航员们因为航天飞机的失事而牺牲,但为什么演讲者还说“这是诉说胜利和勇敢的故事”?
2、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里根总统宣扬的美国精神的内涵是什么?你怎样看待这种精神?
学生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板块五:探究学习(作业)
1.摘抄好句子并学会运用。
六、布置作业
以“我是一棵树”为题写一段话,下节课交流。
1.解词。
锲而不舍:
2.“英雄之所以称之为英雄,并不在于我们颂赞的语言,而在于他们始终以高度的事业心、自尊心和锲而不舍地对神奇而美妙的宇宙进行探索的责任感,去实践真正的生活以至献出生命。”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3.你喜欢文中的哪一句话?为什么?说说理由。
《短文两篇》教学设计
《行道树》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全册课堂同步导学案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全册课堂同步导学案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全册课堂同步导学案1 《文言文两则》1 《文言文两则》(学弈,两小儿辩日)学习目标:1.能根据课后注释疏通全文,了解故事内容。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3.理解重点词句,领悟文中所讲的道理。

4.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激发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学习重点:熟读成诵学习难点:参考注释读懂每一句话的意思。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重点学习《学弈》,能根据课后注释理解全文,了解故事内容。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3.理解重点词句,明白“读书做事一定要专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或一心二用”的道理。

4.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激发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学习过程:自主学习一、导入定向1.文言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它言简意赅,记录了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灿烂的文明。

不少文言文还揭示了深刻的道理。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融知识性、趣味性与哲理性为一体的文言文。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2.成语导入,激发兴趣“专心致志”这个成语你一定很熟悉,谁来讲讲它的意思?“专心致志”这个成语源自一篇文言文----《学奕》(板书课题)二、自学体验1.学生借助字词典和文下注释,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的读课文,用笔划出自己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语;2.教师巡回指导学生,聆听学生是否读准了字音,是否读通了句子,并及时的单个指导。

3.教师对学生读书习惯进行指导(不动笔墨不读书)。

4.对照相应注释,理解词和句子的意思,再连起来说一说。

5.自主学习,标出不理解的地方。

交流展示三、合作展示:1.各小组代表把自己最不认识的生字和最不理解的词语写1-2个在黑板上。

2.小组间互相帮助认识生字,理解词意和句意。

3.学生相互解疑答难。

4.教师对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过程中仍存在的字、词、句理解疑难进行点拨和指导,并与学生一起探究解决。

四、归纳提升:1.学生再读课文,同学之间互读、互评。

2.要求读得准确,读的通顺。

六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答案

六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答案

六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答案一、阅读导学案答案1. 课文《荷花》要求:①描写康庄大道旁的荷塘。

②描写荷花。

③描写夏天的景色。

参考答案:①康庄大道旁的荷塘青青的草地上有几株树,树下便是一片无边无际的荷塘,荷叶竖立,静静地立在水中,仿佛一位位儒雅的绅士;其实是碧绿的水杉、轻盈的芦苇,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

②荷花品种不少,大小形状各异。

有象牙白的,有嫣红欲滴的,有含苞待放的。

当它们伸长腰肢,轻轻一笑,婷婷玉立,便会引得蜂蝶、游鱼争相涌来,争相舞动。

③夏天,荷花遍地开放,形成了一幅绚丽多彩的景象。

绿色的树木与红、白、粉色的花朵交相辉映,映出一副美妙的画面,给人以视觉的愉悦。

2. 省思题目《荷花》中表达的主题是什么?参考答案:《荷花》的主题是描写大自然的美丽,抒发了作者对夏天景色的赞美之情,也借荷花来表现生命的顽强与光彩。

3. 写一段关于你喜欢的季节的文字,可以包括你喜欢的季节的原因、感受和希望。

参考答案:我最喜欢的季节是春天,因为春暖花开,大地万物复苏。

春风轻轻吹拂,绿草覆盖了枯黄的土地,鲜花竞相绽放,蝴蝶翩翩起舞。

这个季节充满了希望和生机,让人感到无限美好。

4. 你觉得自己与《荷花》中的哪个人物性格类似?解释一下。

参考答案:我觉得自己与《荷花》中的荷花性格类似。

荷花虽然依水而生,但却高洁典雅,品位高贵,不与污泥为伍。

我也希望自己能像荷花一样,在人生的旅途上保持一颗纯净的心灵,不受外界的干扰,坚持做一个真实的自己。

5. 体会课文《荷花》的文学之美。

可以用你所学过的修辞手法进行分析。

参考答案:《荷花》运用了大量的比喻、拟人、双关等修辞手法,使得文字生动丰富,富有诗意。

比如将荷叶比作儒雅的绅士,将荷花比作美丽的少女,这些比喻使整个描写更加生动,读来顿时情景交融,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丽。

6. 帖子《我喜欢的花》要求:①介绍你喜欢的花。

②描述这种花的特点。

③表达你对这种花的喜爱之情。

参考答案:①我喜欢的花是牡丹。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集体备课第四单元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集体备课第四单元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集体备课第四单元
目标
本节课的目标是让学生通过研究《纸上的谜团》这篇文章,了解和掌握推理阅读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起学生对推理阅读的兴趣,例如:你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过需要进行推理的情景吗?
2. 预导入:让学生观察一张纸上的谜团,让他们尝试通过观察和推理来猜测纸上的事情。

3. 阅读文章:让学生阅读《纸上的谜团》,并理解文章的大意和细节。

4.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文章中的谜团是如何解开的,以及推理的过程和方法。

5. 总结归纳:让每个小组分享他们的观点和推理过程,并进行总结归纳。

引导学生总结推理阅读的方法和技巧。

6. 练巩固:让学生进行推理阅读的练,可以使用类似的文章或者问题,让他们运用所学的方法和技巧进行推理。

7. 拓展延伸:对于研究较好的学生,可以提供更复杂的推理阅读材料,挑战他们的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 掌握推理阅读的方法和技巧
- 能够理解和分析文章中的谜团
- 能够运用所学的方法和技巧进行推理阅读
教学评价
-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和表现
- 检查学生在练中的答案和推理过程
- 与学生进行个别对话,了解他们对推理阅读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家庭作业
布置一篇类似的推理阅读文章,要求学生使用所学的方法和技巧进行推理,并写下自己的推理过程和结论。

参考资料
-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材
- 推理阅读教学资料- 相关练题和材料。

2019-2020年六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

2019-2020年六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

2019-2020年六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同学们,我们已经进入六年级了,这是小学阶段最高年级,我们要把以前所学过的语文知识和我们已经具备的语文能力综合运用,进入最后一个学期的语文学习。

那么,我们先来看一看在第一单元的学习中我们要在哪些方面有所收获呢?学习目标:1、学会本组8个生字。

2、引导学生读书和搜集资料,读懂课文内容,从中感悟到人生的哲理,获得人生的启示。

3、引导学生学习抓住重点句段,联系生活实际,领悟文章蕴含的道理,并不断积累语言,增强语感。

4、引导学生在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表达感悟的不同方法,并试着在习作中运用。

学习重点:准确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作者的感悟,体会作者是运用哪些表达方法把自己的感悟写出来的。

学习难点:联系生活实际,联系自己的所见所闻,领悟文中蕴含的道理,获得人生的启发。

学法提示:开始新的单元学习时,首先要看一看单元导语。

在导读中的第一自然段我们会体会到,本组课文作者要在如何感悟生活、获得人生启示方面要帮助我们。

那我们在读文是就要看一看作者写了生活中的那些事情,在这些事情中又获得了怎样的人生启示,对我们成长有什么意义。

这是要边读边思考的。

第二自然段告诉我们在读文的过程中,要抓住重点句段认真去读,并能联系生活实际体会句段中蕴含的道理,同时在读课文的时候,还要把我主要内容,思考他所运用的表达方法,运用了怎样的表达方法把这样的内容说清楚的,在我们的习作当中,试着用一用这些方法,这样边读边想边用,才能通过几年的学习,把我们已经具有的自学能力运用好。

同学们,到了六年级了,我们要注重自学、自悟、自得。

这样,我们的语文能力才能得到进一步提高。

学习准备:课前查阅有关作者及课文内容的相关资料。

1、文言文两则学习目标:1、能根据课后注释疏通全文,了解故事内容。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3、理解重点词句,领悟文中所讲的道理。

4、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激发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2020年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3海洋__21世纪的希望导学案无答案苏教版

2020年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3海洋__21世纪的希望导学案无答案苏教版

13.海洋——21世纪的希望教学目标:1.学会5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由于”造句。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海洋与人类社会的密切关系,认识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激发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情感。

4.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领会“人类正在迎来开发海洋、利用海洋的新时代”一句在文章中的作用。

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通过阅读课文,弄明白“为什么说海洋是人类21世纪的希望?”教学难点:通过搜集课外资料进一步体会海洋与人类之间的密切关系。

【设计理念: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注重语文素养的培养。

一是强化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与交流,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创设情境、鼓励阅读、激发想象、启迪情感,以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领悟文本的熏陶和教育意义。

二是树立大语文观念,以文本为依托,对学习内容进行整合、优化和拓展,以拓宽语文学习资源和学习途径。

三是拓宽语文学习方式,培育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使学生在自由充分的学习活动中学会学习、生成智慧、提高素质。

】学习方法:自主预习、朗读感悟、合作探究教学过程分析:第一课时1.说预习案一、初读课文,我能读正确。

1.自学生字新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比较并组词:流()协()康()蕴()硫()胁()慷()温()二、再读课文,我会理解。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回眸:望洋兴叹:蕴藏:慷慨:矗立:敬畏:匮乏:喜怒无常: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慷慨——()毁灭——()急剧——()恶化——()匮乏——()索取——()浪费——()低廉——()幻想——()三、三读课文,我能理清脉络,概括主要内容。

1.课文是抓住哪些要点来说明海洋是人类21世纪希望的?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并批注在书上。

2.搜集并阅读有关海洋的开发和利用方面的最新资料。

【课堂导学】一、谈话导入,感受海洋特点。

1. 板书:(海洋)提到海洋,你能用哪些词语来形容它?(波涛汹涌……)(出示有关词语)(指名读)2.海洋不仅风景优美,而且物产丰富,不少诗人这样称赞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 贴 士
一人讲解时,组内其他成员认真听,随时补充或指正。
合作探究我快乐:1、组长带领小组同学交流自学所得。 2、对于感到疑惑、困难或不同见解的问题做出标记。
4
精彩展示我最棒 展点一:问题我深思的第 1 题 展点二:问题我深思的第 2 题 1、火眼金睛(组词) 梗( )浮( )阀( )囚( )慰( ) 哽( )俘( )筏( )泅( )蔚( ) 2、你发现没有?鲁滨孙是一个善于总结、反思自我的人,经过自身实践之后, 他说出的话非常有哲理。 例如:即使在这样的处境中,也有一些消极的东西或者积极的东西值得感谢。 我们大家一起找一找,然后整理成“鲁滨孙经典语录”吧,也可以到原著中找,以后就让 它们成为我们的座右铭吧! 我反思我进步: 参与探究了吗? 我学到了: 参与讨论了吗? 参与合作了吗? 提出问题了吗? 总体评价
2.吸纳同学们的意见,重新组织说话内容和语言。
小 贴 士
一人讲解时,组内其他成员认真听,随时补充或指正。
合作探究我快乐:1、组长带领小组同学交流自学所得。 2、对于感到疑惑、困难或不同见解的问题做出标记。
10
精彩展示我最棒 我要大胆展示,我还能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呢!
生结合本次交流所得重新组合发言内容,练习表述清楚
5
六年级语文导学案(2012—2013 年度下) 设计人 审核人: 使用人: 编号:
课题 课型 15、凡卡 自学探究课+展示提升课 时 间 课时 两课时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我要学会 14 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饥饿、礼拜、生锈、揉皱”等词语。 2.我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把握主要内容,了解凡卡悲惨的学徒生活,体会 他极度痛苦的心情。 3.我要揣摩课文的表达方法,体会叙述、信、回忆穿插来写、苦乐对比的表达效 果,体会课文结尾“梦”的含义。 1、利用字典 词典,查找不认识字读音,不懂词词义。 2、认真读课文,找出凡卡的信的内容,体会凡卡学徒生活的悲惨。 【知识链接】 《凡卡》选自俄国著名作家契诃夫的一篇短篇小说。契诃夫是俄国 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生活在俄国沙皇统治最黑暗、最残暴的时代。小说写于 1886 年,它反映了沙皇统治下的那段最黑暗的时代。当时,无数破产的农民被迫流入城市谋生,他 们深受剥削之苦, 连儿童也不能幸免。 契诃夫通过凡卡给爷爷的信, 写出了学徒工的悲惨遭遇, 对沙俄的黑暗统治进行了控诉,从一个侧面揭露了沙皇制度的黑暗和当时社会的罪恶。 “凡卡” 正是千千万万俄国儿童的缩影。 自主学习我能行 1、 我把课文读了 遍, 我觉得已经把课文读 (流利了 流利而且有感情了) 。 2、我通过预习,我会读文中的生字,觉得这些生字容易读错: 3、我通过(查字典 联系上下文 询问)弄明白了学习目标 1 中所出示词语的意 思。 4、再读课文,我能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5.我虽然预习了课文,但是还有这些问题不明白: ,我要在课堂学习中认真学习,要把这些问题弄 明白。 问题我深思 1、凡卡的学徒生活怎样?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2、凡卡在写信时回忆了几件事情?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3、凡卡的信爷爷会收到吗?他的生活会改变吗? 4、你发现本课在表达方法上有什么特点? 5、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谈谈你的感受和看法。 合作探究我快乐:1、组长带领小组同学交流自学所得。 2、对于感到疑惑、困难或不同见解的问题做出标记。
7
六年级语文导学案(2012—2013 年度下) 设计人 审核人: 使用人: 编号:
课题 课型 17*汤姆•索亚历险记 自学探究课+展示提升课 时 间 课时 一课时
1、我会读读记记“审阅、陈设、极其、转椅、隔壁、记录、浏览、思索、热腾腾” 等词语。 2、我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说出课文内容。 3、我能学习并运用本课用朴实无华的文字、生活中的小事,表现人物高尚人格的 方法。 4、我能从周总理辛勤工作的精神和简朴的生活作风中,了解周总理的伟大人格。
2
精彩展示我最棒 展点一:问题我深思的第 1 题 展点三:问题我深思的第 3 题 展点二:问题我深思的第 2 题 展点四:问题我深思的第 4 题
1、听写词语。 2、假如卖火柴的小女孩来到你身边,你会怎么做? 拓展延伸、深刻反思(各抒 己见、观点开放,重在说出自己的理由和见解) 我反思我进步: 参与探究了吗? 我学到了: 参与讨论了吗? 参与合作了吗? 提出问题了吗? 总体评价
合作探究我快乐:1、组长带领小组同学交流自学所得。 2、对于感到疑惑、困难或不同见解的问题做出标记。
8
精彩展示我最棒 展点一:问题我深思的第 1 题 展点二:问题我深思的第 2 题 展点三:问题我深思的第 3 题 整理导学案 和别人一对照,我知道了我有一些错误,我要用红笔改正过来。 、 你觉得这部小说值得一读吗,为什么?(从趣味性、可读性和知识性来进行思考。
6
精彩展示我最棒 展点一:问题我深思的第 1 题 展点三:问题我深思的第 3 题 整理导学案 和别人一对照,我知道了我有一些错误,我要用红笔改正过来。 1、听写词语 2、请你为本文续写一段话。请各举出两个例子。 我反思我进步: 参与探究了吗? 我学到了: 参与讨论了吗? 参与合作了吗? 提出问题了吗? 总体评价 展点二:问题我深思的第 2 题 展点三:问题我深思的第 4 题
读熟课文,利用工具书,自学并摘录生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知识链接】 《汤姆·索亚历险记》是马克·吐温的四大名著之一,发表于 1876 年。 其中不少事情都是作者的亲身经历,蕴含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深刻怀念,作者以其 脍炙人口的幽默与讽刺以及对儿童心理世界的精细刻画,使汤姆·索亚这个可爱的“顽童”形 象,一百多年来饮誉世界。正如马克·吐温在原序中写道: “写这本小说,我主要是为了娱乐 孩子们,但我希望大人们不要因为这是本小孩看的书就将它束之高阁。 ”因为阅读这本小说能 让“成年人从中想起当年的自己,那时的情感、思想、言谈以及一些令人不可思议的做法 自主学习我能行 1、我把课文读了 遍,我觉得已经把课文读(流利了 流利而且有感情 了) 。 2、我通过预习,我会读文中的生字,觉得这些生字容易读错: 3、我通过(查字典 联系上下文 询问)弄明白了学习目标 1 中所出示词语的 意思。 4、我虽然预习了课文,但是还有这些问题不明白: ,我要在课堂学习中认真学习,要把这些问题弄 明白。 问题我深思 1、写了汤姆的几次历险,你能用小标题的形式写下来吗?主要写的是哪次历险? 2、在汤姆这些冒险的经历中,你觉得最惊险的是什么?历险结果是什么? 3、通过学习梗概你对汤姆有了什么样的了解?
我反思我进步:
参与探究了吗? 我学到了:
参与讨论了吗?
参与合作了吗?
提出问题了吗?
总体评价
11
六年级语文导学案(2012—2013 年度下) 设计人审核人: 使用人: 编号:
3
六年级语文导学案(2012—2013 年度下) 设计人审核人: 使用人: 编号:
课题 课型 16*鲁宾逊漂流记 自学探究课+展示提升课 时 间 课时 一课时
1、我要掌握文中重要字词,了解笛福及代表作《鲁滨逊漂流记》 2、我能概括蕴含的思想感情,把握作品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塑造人物,表现主题 的写法。 3、我要理智、辩证地面对生活中的不幸和挫折,培养积极、健康、乐观的生活态 度。 1、利用字典 词典,读通课文,弄懂词义。 2、阅读课文,了解大意,分析鲁滨逊遇到的困难及克服过程。 【资料链接】18 世纪,欧洲最杰出的思想家卢梭曾建议每个成长中的青少年,尤 其是男孩子应该读读这部小说。 它出自英国作家丹尼尔· 笛福之笔 (板书: (1660—1731) 笛福 , 英国小说家) ,也是笛福的第一部小说,是笛福受当时一个真实故事的启发而创作的。1704 年 苏格兰水手赛尔科克在海上与船长发生争吵,被船长遗弃在荒岛上,四年后被救回英国。赛尔 科克在荒岛上并没有作出什么值得颂扬的英雄事迹。但笛福塑造的鲁滨孙却完全是个新人,成 了当时人们心目中的英雄人物。 小说一经发表, 立即在全世界引起轰动, 有人把它拍成了电影, 有人把它编成连环画,成为人们最喜爱的小说之一。 自主学习我能行 1、我至少要读3—5遍,我要读准字音并读通句子。 (温馨提示:读准生字, 读得不流利的句子多读几遍。 ) 2、我能运用多种方法理解课文中的词语。 3、再读课文,我能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4、我能自读自悟,理清课文条理 (1)我还有不理解的地方要与小组同学一起交流: 问题我深思 1、默读课文,思考:鲁滨孙漂流到荒岛,遇到了什么困难?他是怎么解决的? (遇到困难: 冷、饿、野人的威胁。) 2、对于这样的鲁滨孙你佩服吗?你佩服鲁滨孙的什么?请同学们把自己最感兴趣的地方有感 情地读一读。(读出鲁滨孙当时的艰难和他在困难面前的勇敢。)
我反思我进步: 参与探究了吗? 我学到了: 参与讨论了吗? 参与合作了吗? 提出问题了吗? 总体评价
9
六年级语文导学案(2012—2013 年度下) 设计人 审核人: 使用人: 编号:
课题 课型 语文园地四(口语交际) 自学探究课+展示提升课 时 间 课时 一课时
1、我能和小组同学相互倾诉自己的理想,培养我倾听、应对和表达的交际能力, 同时培植学生表达的自信心,树立良好的理想观。 2、交流时我能做到抓住重点,内容要真实,叙事要具体,表达要有条理,语气、 语调要适当。 3、听他人说话时要认真耐心、尊重对方,敢于提出自己的意见或建议。
交流时我能做到抓住重点,内容要真实,叙事要具体,表达要有条理,语气、语 调要适当。 自主学习我能行 我要利用网络、书籍等资料来查找收集有关“学会生存”的事例和故事等。
合作学习我在行 1、交流内容可以是自己亲身遇到的、亲耳听到的或从报刊、杂志、电影、电视等媒体了解到 的有关自我保护、学会生存的事情,还可以结合阅读书后综合复习中的《智慧之花》 ,说说别 人是怎样自我保护的。
1
六年级语文导学案(2012—2013 年度下) 设计人 审核人: 使用人: 编号:
课题 课型 14、卖火柴的小女孩 自学探究课+展示提升课 时 间 课时 两课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