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公共服务设施..
公共服务设施八大类详细内容

公共服务设施八大类详细内容公共服务设施八大类详细内容:一、交通设施:交通设施是城市中不可或缺的公共服务设施之一。
它包括道路、桥梁、隧道、交通信号灯、公交站点、地铁站等。
道路是城市交通网络的基础,通常分为主干道和支路。
桥梁和隧道是为了解决水路和山区的通行问题而建设的重要设施。
交通信号灯用于管理交通流量,确保行车和行人交通的顺畅和安全。
公交站点和地铁站则是为市民提供便捷的出行选择,减少私家车使用,缓解交通拥堵。
二、教育设施:教育设施是为了满足市民的教育需求而提供的公共服务设施。
它包括学校、幼儿园、图书馆等。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提供学习和教育服务。
幼儿园则是为了满足幼儿早期教育的需求而设立的机构。
图书馆是为市民提供阅读和学习的场所,收藏了大量的图书和资料,供市民自由借阅和参考。
三、医疗设施:医疗设施是为了满足市民的健康需求而提供的公共服务设施。
它包括医院、诊所、药店等。
医院是提供医疗服务的机构,分为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
诊所主要提供基础医疗服务,满足市民的日常就医需求。
药店提供药品的销售和咨询服务,为市民提供便捷的药物购买渠道。
四、文化设施:文化设施是为了满足市民的文化需求而提供的公共服务设施。
它包括博物馆、剧院、音乐厅、美术馆等。
博物馆收藏和陈列各类文物和展览品,向市民提供了解历史和文化的机会。
剧院和音乐厅是进行戏剧和音乐表演的场所,为市民提供艺术欣赏的机会。
美术馆展示了各种艺术作品,让市民接触到不同类型的艺术形式。
五、体育设施:体育设施是为了满足市民的体育锻炼需求而提供的公共服务设施。
它包括体育馆、游泳池、健身房等。
体育馆是进行各类室内体育运动的场所,如篮球、羽毛球、乒乓球等。
游泳池提供游泳和水上运动的场地,健身房则为市民提供健身和运动锻炼的设备和场地。
六、公共安全设施:公共安全设施是为了维护市民生命财产安全而提供的公共服务设施。
它包括消防站、派出所、监控设备等。
消防站负责消防救援工作,及时响应火灾和其他突发事件。
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布局的原则是什么

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布局的原则是什么城市公共服务设施是城市运行和发展的重要支撑,与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城市的整体品质息息相关。
合理的布局能够提高设施的利用效率,满足居民的多样化需求,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那么,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布局的原则究竟是什么呢?首先,公平性原则是至关重要的。
这意味着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布局应当考虑到所有居民的需求,不论其所在的区域、收入水平、年龄、性别等因素。
无论是繁华的市中心还是相对偏远的郊区,都应该有平等获取公共服务的机会。
例如,教育设施应根据人口分布合理设置,确保每个孩子都能在合理的距离内接受教育;医疗设施也应分布均匀,使居民在突发疾病时能够及时得到救治。
不能因为某些地区的居民经济条件较好或者社会地位较高,就给予更多的公共服务资源,而忽视了其他地区居民的需求。
其次,便利性原则不可忽视。
公共服务设施应该布局在居民易于到达的地方,减少居民获取服务的时间和成本。
这就需要充分考虑居民的出行方式和交通状况。
对于步行和自行车出行的居民,设施应在合理的步行距离内;对于依赖公共交通的居民,设施应靠近公交站点或地铁口。
比如,社区菜市场应该靠近居民区,方便居民购买日常所需的食材;公共图书馆应该位于交通便利的位置,方便读者前往借阅书籍。
再者,综合性原则也是布局时需要遵循的。
城市公共服务设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影响。
在布局时,要考虑不同设施之间的协同作用,形成综合性的服务体系。
例如,在学校附近可以配套建设儿童游乐设施和体育场地,方便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活动;在医院周边可以设置药店、康复中心等相关设施,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医疗服务。
通过综合布局,可以提高设施的整体效益,更好地满足居民的多种需求。
适应性原则同样关键。
城市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布局要能够适应城市的发展动态。
要充分考虑城市的人口增长、土地利用变化、产业结构调整等因素,预留一定的发展空间和弹性。
比如,在新开发的区域,要提前规划好公共服务设施的用地,以满足未来居民的需求;对于老旧城区的改造,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和优化现有设施的布局,使其适应新的发展要求。
城市公共服务设施规划与建设

城市公共服务设施规划与建设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公共服务设施规划与建设变得尤为重要。
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与建设不仅直接关系到城市居民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感,还关系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展开回答,探讨城市公共服务设施规划与建设的重要性、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
1. 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重要性城市公共服务设施是城市居民基本生活的保障和社会服务的提供机构。
包括医疗卫生、教育、文化娱乐、交通、城市绿化等方面。
通过规划与建设这些设施,能够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促进城市社会的发展繁荣。
2. 存在的问题然而,目前城市公共服务设施规划与建设仍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部分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与建设与人口增长的速度不匹配,导致供需失衡。
其次,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分布不均衡,一些地区的设施供应不足,而一些地区则过剩。
此外,一些设施的设备老化和管理不善也影响了服务质量。
3. 提高规划与建设的科学性为了改善城市公共服务设施规划与建设的问题,首先需要提高规划的科学性。
政府应根据人口发展趋势和需求状况,进行全面、科学的规划,确保城市公共服务设施能够满足居民的需求。
4. 加强设施的分布均衡其次,需要加强设施的分布均衡。
政府应结合城市环境和居民需求,根据区域的特点和功能定位,合理规划设施的布局,使各个区域的居民都能够享受到公共服务设施的便利。
5. 强化设施的质量控制此外,还需要强化设施的质量控制。
建设过程中应注重施工质量,选用高品质材料,确保设施的安全性和可持续性。
同时,加强设施的管理和维护,保持其良好的运营状态。
6. 多元化的服务模式除了以上措施,多元化的服务模式也是提高城市公共服务设施规划与建设的有效途径。
政府可以引入社会力量,鼓励社会组织和民间力量参与设施的规划与建设。
同时,可以推行数字化服务,提供便捷的在线服务,提高效率和用户体验。
7. 培养专业人才为了推动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与建设,在人才培养方面也要加强。
城市公共服务设施规划标准

城市公共服务设施规划标准城市公共服务设施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到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城市的整体形象。
因此,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标准显得尤为重要。
在城市规划中,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标准应当充分考虑城市发展的需要,保障城市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提升城市的整体品质。
首先,城市公共服务设施规划标准应当充分考虑城市人口规模和结构。
根据城市人口的规模和结构特点,合理确定公共服务设施的规模和数量。
在人口密集的城市区域,需要增加公共服务设施的容量,以满足更多居民的需求;而在人口稀少的郊区或者新兴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规模可以适当减少,以避免资源的浪费。
其次,城市公共服务设施规划标准还应当考虑城市的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
不同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的城市,对公共服务设施的需求也会有所不同。
比如,商业中心区需要更多的商业服务设施和交通设施;而居住区则需要更多的教育、医疗和休闲设施。
因此,在城市规划中,需要根据城市的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科学确定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标准,以满足不同区域的不同需求。
另外,城市公共服务设施规划标准还应当充分考虑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面临着资源紧缺和环境污染等问题。
因此,在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中,需要注重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比如,在建设公共交通设施时,可以采用节能环保的技术,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在建设公共绿地时,可以采用节水灌溉技术,减少水资源的消耗。
这样既可以满足城市居民的需求,又可以保护城市的资源和环境。
最后,城市公共服务设施规划标准还应当充分考虑城市居民的需求和意见。
在规划公共服务设施时,需要充分听取城市居民的意见和建议,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期望。
只有充分考虑城市居民的需求,才能制定出符合实际的规划标准,真正满足城市居民的需求。
综上所述,城市公共服务设施规划标准的制定应当充分考虑城市人口规模和结构、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可持续发展以及城市居民的需求和意见。
只有科学合理地制定规划标准,才能更好地满足城市居民的生活需求,提升城市的整体品质。
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优化与规划

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优化与规划在城市中,公共服务设施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关键部分,也是城市生活的重要方面。
为了满足城市居民的需求,城市规划者必须优化和规划城市公共服务设施,以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标准和生活质量。
本文将探讨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优化与规划,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法。
一、公共服务设施的种类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种类很多,包括道路、桥梁、公共交通、市政供水、排水、供气、供电、通讯、环保、医院、学校、图书馆、社区中心、公园以及其他一些文化、体育等设施。
这些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运行及维护都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
在城市规划中,必须全面考虑各种公共服务设施的需求,制定合理的规划方案,确保这些设施能够满足城市居民的需求。
二、公共服务设施存在的问题在现实生活中,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存在一些问题。
例如,公园和绿化带的数量不足,城市缺乏大型的文化娱乐中心等设施,公共交通系统不完善,供水和供电电力不足等等。
此外,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也存在一些问题:一些规划制定得过于死板,缺乏弹性,对城市未来的发展造成了限制,导致城市功能区域过度集中,交通压力大,环境污染严重等等。
这些问题影响了城市居民的生活标准和生活质量。
因此,规划专家必须对这些问题加以关注,提出解决方案。
三、优化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方法为了解决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存在的问题,城市规划者可以采取一些措施进行优化。
以下是一些具体的方法:1. 制定灵活的城市规划方案,允许城市在未来按照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发展。
这样可以避免城市未来发展受到过多限制。
2. 加快公共交通的建设,建立更多的轨道交通和公交系统,扩大城市公共交通网络,以减轻城市交通压力。
3. 建设更多的公园和绿化带,增加公共休闲场所的数量,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态环境。
4. 加强城市供水、供电、供气等基础设施的建设,确保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能够得到保障。
5. 加强环境保护,减少污染,保障城市居民的生态环境。
以上是一些优化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方法。
城市公共服务与公共设施规划

城市公共服务与公共设施规划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公共服务和公共设施规划成为建设宜居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
公共服务的完善和公共设施的规划直接关系着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本文将从城市公共服务和公共设施规划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1. 城市公共服务城市公共服务是指由政府或相关机构提供的、面向公众的基本服务内容,包括医疗卫生、教育、文化体育、社会保障等多个方面。
首先,医疗卫生是城市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城市规划中,要合理布局医疗机构的位置,确保市民能够便利地获得医疗服务。
此外,城市还应该加强医疗资源的统筹配置,确保医疗机构的数量和质量满足市民的需求。
其次,教育也是城市公共服务的重要方面。
城市规划中要充分考虑学校建设的规模和分布,让每个孩子都能够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
此外,还应该注重教育设施的配套建设,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
另外,文化体育设施也不容忽视。
城市规划中应该充分考虑到文化体育设施的布局,丰富市民的文化娱乐生活。
公园、图书馆、博物馆、体育场馆等设施的规划和建设,为市民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文化体育活动场所。
最后,社会保障也是城市公共服务的一部分。
城市规划中要充分考虑社会保障设施的布局,确保市民能够方便地享受到社会福利。
社区医疗机构、养老院等设施的规划和建设,为弱势群体提供了基本的生活保障。
2. 公共设施规划公共设施规划是指在城市建设过程中,针对公共服务需求,对公共设施进行规划和布局的工作。
首先,城市的道路交通设施是公共设施规划的重要内容之一。
合理规划城市交通网络,提高交通设施的便利性和流动性。
城市交通规划中应考虑到不同交通方式的需求,包括公交、地铁、自行车等,让市民能够方便、快捷地出行。
其次,水电气供应设施也是城市公共设施规划的一部分。
城市规划中要合理规划供水、供电、供气等设施的布局,确保市民能够获得稳定、可靠的供应服务。
此外,还应充分考虑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的原则,推动可持续发展。
另外,城市绿化和环境设施也是公共设施规划的重要内容之一。
城市公共服务设施规划与建设

城市公共服务设施规划与建设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与建设变得愈发重要。
城市公共服务设施是指为居民提供基本生活服务的设施,包括但不限于教育、医疗、交通、文化等方面的设施。
良好的公共服务设施能够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与建设应当得到充分的重视和合理的安排。
一、教育设施规划与建设教育是一个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基石,城市公共服务设施规划与建设中的教育设施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在城市规划中,应当合理规划学校的布局和规模,确保每个居民区都能够方便地接受教育。
此外,还需要考虑学校的配套设施,如图书馆、实验室、体育场等,以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和条件。
同时,要注重教育资源的均衡分配,避免教育资源过度集中在城市核心区,造成资源浪费和不公平现象。
二、医疗设施规划与建设健康是人们追求幸福生活的基本前提,因此医疗设施的规划与建设也是城市公共服务设施中的重要一环。
在城市规划中,应当合理规划医院的布局和规模,确保每个居民区都能够方便地就医。
同时,要注重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此外,还要加强基层医疗机构的建设,提高基层医疗服务的能力,以满足居民的基本医疗需求。
三、交通设施规划与建设交通是城市运行的血脉,城市公共服务设施规划与建设中的交通设施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在城市规划中,应当合理规划道路、公交站点、地铁线路等交通设施,以提高交通的便捷性和效率。
此外,还要注重非机动车和步行交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自行车道和人行道,鼓励居民使用环保的出行方式。
同时,要加强交通设施的维护和管理,确保交通设施的安全和畅通。
四、文化设施规划与建设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城市公共服务设施规划与建设中的文化设施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在城市规划中,应当合理规划图书馆、博物馆、剧院、音乐厅等文化设施,以提供多样化的文化活动和服务。
此外,还要注重文化设施的普及和开放,提高居民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水平。
完善城市公共服务设施

完善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城市公共服务设施一直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和发展,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完善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如何有效地完善城市公共服务设施,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居民需求,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成为城市建设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首先,完善城市公共服务设施需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是城市发展的支撑,对于居民的生活影响深远。
例如,道路交通网络是城市交通流动的关键,缓解交通拥堵、提高交通效率就需要加大对道路的修建和改善。
此外,水、电、气等公共服务设施也需要投入更多的资金和资源,以确保居民的供水供电供气稳定可靠。
同时,城市绿化建设、社区公园和公共广场的建设也是重要的一环,提供给居民休闲、运动和娱乐的场所,改善居住环境。
其次,完善城市公共服务设施需要加强社区服务。
社区是居民生活的核心,通过加强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可以提供更加便利的生活环境。
为居民提供方便快捷的购物场所、健身设施、医疗保健机构等,能够有效地满足居民的日常需求。
此外,建设社区服务中心,提供便民服务,如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儿童托管机构等,为居民解决短期需求,提高生活质量。
另外,完善城市公共服务设施还需要加强信息化建设。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化已经成为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重要手段。
例如,通过建设智能化的交通系统,提供实时路况信息、公共交通线路查询等服务,方便居民出行。
另外,建设数字化的公共服务平台,提供在线办事、远程教育、在线健康咨询等服务,方便居民获取各类社会资源。
通过信息化手段,提高公共服务的响应速度和效率,提供更便捷的服务。
最后,完善城市公共服务设施需要加强社会参与。
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不仅是政府的责任,也需要各方的共同参与。
社会组织、企业和居民等各方应该加强合作,共同投入资源和力量,推动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
例如,可以引入社会力量来运营和管理公共服务设施,提高设施的利用效率。
此外,透明公开的信息和决策机制也是必要的,让居民参与到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和管理中,形成多元化的决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布局原则与依据
2.2布局依据 6)特殊规范
《城市普通中小学校舍建设标准》 重庆市《建设项目配建停车位标准细则》 渝规发〔2006〕168号
二、布局原则与依据
2.2布局依据 6)特殊规范
《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规范(GB50337-2003)》
三、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布局
二、布局原则与依据
2.2布局依据 1)城市公共设施规划规范(GB50442-2008)
二、布局原则与依据
2.2布局依据 2)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 50180—93(2002年版)
二、布局原则与依据
2.2布局依据 2)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 50180—93(2002年版)
二、布局原则与依据
常出现问题:
服务半径)
1、文化活动站、居民健身场地布局的原则(分级、
三、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布局
3.4商业服务 常出现问题:
1、农贸市场的布局到底是独立占用地,还 是不占用地;
有条件的也可独立设置 与其他公共建筑合建,原则上不宜直接设于住宅底层或 裙房 菜市场按120 m2/千人为控制指标,800m服务半径,
控规中建议只配置派出所。
四、公共配套设施规范表达
4.1图例表达
四、公共配套设施规范表达
4.2成果图纸表达
图纸底图清爽
内容表达清晰 用地色块、用地边界线、地块编号
四、公共配套设施规范表达
4.2成果图纸表达
五、公共配套设施与GIS的结合
1、介入阶段:
初步方案成型后
2、需要规划提供信息: 土地利用(居住、服务中心位置、水系及水系流向、 公园绿地、防护绿地)
2.2布局依据 3)镇规划标准 (GB 50188 – 2007)
表7.0.1 公共设施项目配置
二、布局原则与依据
2.2布局依据 4)重庆市城乡规划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导则(2007.12)
二、布局原则与依据
2.2布局依据 5)其它地方相关规定
深圳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 广州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标准与准则——修建性详细规划篇
三、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布局
3.7市政公用 常出现问题:
1、垃圾转运站、垃圾收集点概念混淆; 2、公交首末站设置标准不清楚; 3、社会停车场设置标准;
生活垃圾转运站(控规中必须落实): 独立占地,且控制绿化隔离宽度; 采用非机动车收运方式时,服务半径0.4-1.0km; 采用小型机动车收运,服务半径2-4km 公交首末站规模核实: 东部新城人口规模:150000人。 1、根据《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 50220-95) 按中小城市每1200人1辆公交车计算,须125辆公交车。 2、根据《城市公共交通站、场、厂设计规范》(CJJ 15— 87)首末站的规划用地面积宜按每辆标准车用地90~ 100m2计算,须用地面积11250 m2~12500 m2。 社会停车场: 用地总面积每人0.8~1.0m2。 地面每个停车位宜为25~30m2;停车楼和地下停车库的 每停车位宜为30~50m2。
3.1教育设施 规划控制方法:
通过千人指标核算(生/千人×生/班×占地面积/人 =用地面积)
常出现问题:
1、缺乏上位规划指导时,不清楚是否该布置中小 学用地;(对人口原则) 2、遗忘落实控制规模;(班级) 3、满足规模时,忽略服务性;
三、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布局
3.1教育设施 思考:某居住区规划总人口5万人,中小学用地面积12公顷,1个中学(5.5公顷),5个小学(6.5公顷),问规
人口规模(居住区、居住小区、居住组团等级划分)
道路(道路等级、道路性质) 需要设置的各项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规模、选 址原则要求) 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分级、对口原则,服务半径)
三、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布局
3.8行政管理及其他 常出现问题:
1、街道办事处常与行政区划划分有关,不 应随意设置; 2、派出所、警务室,出现多种概念;
派出所辖区要结合街道区划设置,以1.5~3万人 (5000~10000户)/个为宜,每处社区街道设置 2~3个派出所。按照1.5警员/千人配置,其用地 面积每处不小于3000m2,建筑面积每处不小于 1500m2,服务半径800m。配置标准为用地面 积100m2/千人,建筑面积50m2/千人。 警务室宜与社区服务中心组合设置。特殊的厂矿 居住区和集中农村居民点也需要设立警务室。服 务规模为0.3万人(1000户)/民警,建筑面积 3m2/千人,每处建筑面积新区不得小于20m2, 旧城区不得小于10m2。
步行时间在10分钟以内。占地面积为2500~3000 m2
菜市场应配置1处公共厕所、1处垃圾收集站(点)
三、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布局
3.5金融邮电 常出现问题:
1、电信支局、邮电所一般有市政专业负责; 2、储蓄所如何配置不清楚;
三、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布局
3.6社区服务 常出现问题:
1、居委会、社区服务中心概念混淆; 2、忽略托老所;
四、公共配套设施规范表达
4.2成果图纸表达
一、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认识
1.1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分类
一类是城市公共设施,即城市的行政、文化、教
育科研、体育、医疗、社会福利等机构,如市政 府、博物馆、体育场等,属于A类的公共管理与 公共服务设施用地。
一类是城市配套服务设施,即与居住人口规模相
对应配套建设的公建项目,如托幼、小学等,属 于R类的居住用地。
控规层面的公共服务设施配置
目录
一、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认识
1.1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分类 1.2公共服务设施与规划层面的关系
二、布局原则与依据
2.1布局原则 2.2布局依据
三、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布局
3.1教育设施 3.2医疗卫生 3.3文化体育 3.4商业服务 3.5金融邮电 3.6社区服务 3.7市政公用 3.8行政管理及其他 4.1图例表达
二、布局原则与依据
2.1布局原则(“分级、对口”原则) 3)方法
“千人指标”和“服务半径”的方法:采用《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2002)》中标
6.0.3公共服务设施控制指标中各类的千人指标,得出需要补交的设施规模和数量。接着按照 每项设施相应的服务半径进行布局,使设施的位置满足规划区居民的出行要求。
划中小学布局是否合理,是否能满足居住区需求,指出不合理地方?
三、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布局
3.1教育设施
规划布局思路讲解: 千人指标方法: 1、教育用地=50×(1000-2400平方 米)=5公顷-12公顷 2、服务人数: 小学生——50×66生/千人=3300人 初中生——50×33生/千人=1650人 高中生——50×28生/千人=1400人 幼儿园——50×23生/千人=1150人 3、落实班级 小学——3300人÷45人/班=73班 初中——1650人÷50人/班=33班 高中——1400÷50人/班人=28班 幼儿园——1150人÷30人/班=38班 完全中学1所,规模60班,用地面积不能小于5.2公顷 小学5所,规模18班,用地面积不能小于1.35公顷/所 幼儿园8所,规模6班 4、确定数量 确定5个 初中——33班÷(18班、24班、30班)=1个 高中——28班÷(18班、24班、30班)=1个 (一种方案:考虑合并初中和高中设置完全中学36班、48班、60 班,每班50人,用地规模必须满足3050人×17 平方米/生=5.18公 顷;二种方案:考虑服务半径,设置2所完全中学) 幼儿园——38班÷(4班、6班、8班)=9-5个(考虑服务半径确 定)
思考:某片区规划总人口10万人,问是否需要布置医院,
规模,位置?
规划布局思路讲解:
综合医院(千人指标方法):100×4床/千人=400床,
400床×115平方米/人=4.60公顷
三、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布局
3.3文化体育 规划控制:
文化活动中心通过千人指标核算(用地面积/千人 ×千人指标=用地面积)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2002)》八类设施:
教育
医疗卫生 文化体育 商业服务 金融邮电 社区服务
市政公用
行政管理及其他
一、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认识
1.2公共服务设施与规划层面的关系
总体规划
城市公共设施
分区规划 公共服务设施
控制性详细规划
城市配套服务设施
修建性详细规划
二、布局原则与依据
2.1布局原则(“分级、对口”原则) 1)分级:主要根据居民对公共配套设施使用的频繁程度; 2)对口:指适应人口规模;
小学——73班÷(12班、18班、24班)=6-3个(考虑服务半径),
三、标核算(床/千人×占地面积/人=用地 面积)
常出现问题:
1、医院(综合医院,服务城市)、门诊所(服务居 住区)、卫生站(社区)层级不清楚; 2、卫生站布局原则不清楚;(分级、服务半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