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测量赛项技能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2024年工程测量技能竞赛方案

一、主题和目的本次工程测量技能竞赛的主题为“精准测量,优化工程”。
旨在测试参赛选手在测量过程中的准确性、灵活性和创新能力,促进工程测量技能的提升和交流。
二、竞赛时间和地点竞赛时间:2024年10月10日上午9:00-12:00竞赛地点:XX大学工程测量实验室三、参赛对象本次竞赛面向全校工程测量专业学生,每个班级推荐不超过3名队员参加。
四、竞赛内容1.现场测量操作技能参赛选手将进行一系列现场测量操作,包括使用全站仪、测量笔等设备进行高程、水平、角度等测量,并利用相关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选手需要准确快速地完成测量任务,并提交测量数据和处理结果。
2.赛前试题参赛选手在竞赛前一周将收到一份赛前试题,试题内容涵盖工程测量相关的理论知识和计算题。
试题答案在竞赛当天公布,并计入最后得分。
3.实践应用能力考核参赛选手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一个实践应用任务,例如给定一份工程图纸,选手需要根据图纸要求进行测量,并提交测量数据和图纸的测量标注。
五、竞赛评分标准1.现场测量操作技能:根据测量任务的准确性、速度和数据处理的正确性进行评分,最高分为50分。
2.赛前试题:根据试题答题情况进行评分,最高分为30分。
3.实践应用能力考核:根据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图纸标注的规范性和准确性进行评分,最高分为20分。
4.总分:将以上三项得分相加,按照得分最高者为第一名,以此类推。
六、奖项设置1.第一名:奖金2000元,获得校级荣誉证书。
2.第二名:奖金1000元,获得校级荣誉证书。
3.第三名:奖金500元,获得校级荣誉证书。
4.优秀奖(前10%的参赛选手):获得校级荣誉证书。
七、竞赛组织与保障1.竞赛组织委员会:由工程测量专业教师组成,负责竞赛的筹备、组织和评分工作。
2.竞赛设备与材料:提供全站仪、测量笔等必要的测量设备,选手需自备计算器和笔记本电脑。
3.现场指导与保障:设置现场指导人员,对选手进行测量操作技巧指导和问题解答。
提供竞赛期间的茶水和小吃。
工程测量员竞赛技能操作评分标准

首届全国测绘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工程测量员赛区竞赛技能操作考核评分标准为了正确评价参赛选手的作业过程和最终成果,根据《首届全国测绘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工程测量赛区竞赛实施细则》和有关文件,制定工程测量员赛区竞赛技能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一、成绩结构技能操作考核总成绩为100分,各成绩单项和子单项均采用百分制测评。
成绩单项、子单项及权重、分值见下表。
技能操作考核成绩单项、子单项权重、分值(二)评分方法1、采用加权平均法计算成绩子单项得分,按下列公式计算。
121()ni i i S P s ==⨯∑式中:1S ------成绩单项得分,2i S ------成绩子单项得分(成绩子单项测评分),i P -------相应成绩子单项权,n --------成绩单项中包含的成绩子单项个数。
2、采用加权平均法计算技能操作总成绩得分S=11()ni i i S P =⨯∑式中:S -------技能操作总成绩得分,1i S ------成绩单项得分, i P ------相应成绩单项权,n------成绩单项的个数。
仪器操作及点位精度成绩记观测选手,其他成绩记编图选手。
重点考核参赛选手使用仪器的规范性,外业仪器操作的安全性,成果成图的精度和完整性,数据、注记的正确性,所用时间等各项指标。
3、外业数据采集和内业编图操作评分方法 主、副裁判测评分的平均分为选手得分。
二、技能操作考核(一)外业数据采集及数据传输竞赛时间为90分钟,其中外业数据采集80分钟,数据传输及仪器整理10分钟。
参赛选手打开仪器箱即视为竞赛开始,选手全部观测完毕视为外业数据采集结束,裁判员据此进行计时。
到达竞赛规定时间时,选手应当立即停止操作,否则取消数据采集成绩。
数据采集结束后,10分钟内完成数据传输、仪器整理。
外业数据采集及数据传输基础分为14分,奖励分3分,满分17分。
在竞赛过程中,裁判员依据表1评分细则,对参赛选手的操作逐项进行考评并进行详细记录,记录见表2。
工程测量技能大赛工程测量

工程测量技能大赛工程测量竞赛项目方案为了进一步提升各部门的专业技能水平特组织公司各青年职工参加工程测量技能竞赛。
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在坚持测量规范标准的基础上,结合工程测量技能大赛和职工的实际情况,制定本方案。
一、参赛的对象公司所有青年人员。
二、鉴定(比赛)时间2011年5月初,以组委会具体通知时间为准。
三、组队方式(报名)参赛以各部门名义组队,每所部门限派一队,每队一名领队,2名选手,成绩以选手个人名义记录。
需配合完成的项目,由主操作手(操作仪器者)在队内选定助手,成绩记入主操作手。
每位参赛选手填写《工程测量技能竞赛报名表》,由部门统一报名,将报名表交至工程测量技能竞赛组委会办公室。
五、表彰奖励按参赛选手的理论知识考试和实际操作考核成绩,取综合成绩前6名的选手(理论知识考试和实际操作考核成绩均合格),大赛设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两名,三等级三名.六、竞赛规则1.比赛时参赛人员需着装整齐并凭有效证件(身份证)入场,领取比赛证。
2.参赛选手、工作人员及其他有关人员须佩带组委会统一颁发的证件。
3.参赛人员可在规定时间内熟悉场地,在场地准备时间不得进入比赛场地;理论比赛可提前十五分钟进场,操作比赛可提前三十分钟进场,理论考试凭身份证按座位号对号入座,实际考核按工作人员指定场地进行比赛;除现场裁判、赛场配备的工作人员以外,其他人员未经允许不得进入赛场。
考试时间到后,才能开始比赛。
4.每位参赛选手应自觉遵守比赛纪律(考场规则),否则取消比赛资格。
考生迟到超过30分钟不得入场。
选手因特殊情况经裁判员同意暂离开考场必须有裁判员陪同。
除此之外,离开考场均需提交比赛成果并不得返回继续参加比赛。
5.参赛选手无故迟到或早退,将被视为弃权;比赛过程中,参赛者可携带计算器;不得随身携带书籍和参考资料,不得随意讲话和提示,自觉关闭手机。
6.参赛选手需按规定完成各项操作,将结果记录到计算表格中,全部工作完成后及时示意裁判(考评员),裁判(考评员)将记录完成任务的时间。
高级工程测量员技能考试操作试题

高级工程测量员技能考试操作试题
1.水准测量
考核目的:考核学生能够用水准仪配合水准标尺进行几何水准测量,并能够进行测站高差计算。
考核内容:学生能够正确地、快速安置水准仪并准确地按四等水准测量要求进行读数、计算高差、检核相应项目。
评分标准:本项目考核占总分为35%,各环节给分如下:
2.全站仪操作
考核目的:考核学生熟练使用全站仪进行测角、测距、数据采集的能力。
考核内容:每人用全站仪进行安置、测角、测距、测站设置及数据采集。
评分标准:本项目考核占总分为65%,各环节评分如下:
评分表如下:
姓名:_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____。
工程测量考核评分方案

工程测量考核评分方案一、背景介绍工程测量是工程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它直接关系到工程的质量和进度。
因此,对于工程测量人员的能力和水平进行考核是十分必要的。
只有通过科学、严谨的考核评分,才能更好地提高工程测量人员的专业素质,促进工程测量工作的规范开展。
二、考核评分内容1. 基本知识技能考核(1)测量理论知识包括测量原理、测量方法、仪器使用、误差计算等基本理论知识。
(2)测量软件应用包括CAD、AutoCAD等测量相关软件的应用能力,如数据处理、绘图能力等。
(3)现场测量技能包括现场测量仪器操作、测量数据采集、加密点的选择等现场测量技能能力。
2. 业务素质考核(1)责任心包括对工程测量任务的责任心、工作态度、工作精神等。
(2)团队合作包括与其他工程人员、项目组成员的良好沟通、协作能力。
(3)工作效率包括解决问题的效率、工作计划的合理性、项目进度把控等能力。
3. 技术创新能力考核(1)技术创新意识包括对测量技术的更新换代、新技术的学习与运用等方面的意识与能力。
(2)解决问题能力包括对实际测量中遇到的问题的解决能力,如遇到仪器故障、测量数据异常等情况的应对能力。
4. 文化素质考核(1)综合素质包括综合素质、文化素养、品德修养以及对法律法规的遵守等方面的综合素质。
(2)职业道德包括职业操守、职业道德、保守商业秘密、守法诚信等方面的综合素质。
三、评分标准1. 基本知识技能考核(1)测量理论知识考核根据掌握的知识内容、方法、运用能力等,评定分数。
满分10分,根据掌握程度适当调整分值。
(2)测量软件应用考核根据学习掌握的软件种类、使用的能力等,评定分数。
满分10分,根据使用程度适当调整分值。
(3)现场测量技能考核根据现场测量操作的规范程度、数据采集的准确性等,评定分数。
满分10分,根据操作规范程度适当调整分值。
2. 业务素质考核(1)责任心考核根据工程测量人员对工程测量任务的认真程度、工作态度等评定分数。
满分10分,根据工作态度适当调整分值。
工程测量技能大赛工程测量竞赛项目方案与测量试题

知识竞赛部分(共30分)一、选择题(9分,将正确答案选项的编号填入题中的括弧内,选对得分,不选、选错均不得分。
)1、测站上经纬仪对中是使经纬仪中心与(),整平目的是使经纬仪()。
a.地面点重合圆水准器气泡居中b.三脚架中孔一致基座水平c.地面点垂线重合水平度盘水平d. 三脚架中孔一致圆水准器气泡居中2、直线段的方位角是()。
a.两个地面点构成的直线段与方向线之间的夹角。
b.指北方向线按顺时针方向旋转至线段所得的水平角。
c.指北方向线按顺时针方向旋转至直线段所得的水平角。
3、地形图比例尺表示图上二点之间距离d与(),用()表示。
a.地面二点倾斜距离D的比值。
M (M=D/d)b.地面二点高差h的比值。
1:M (M=d/D)c.地面二点水平距离D的比值。
1:M (M=D/d)4、水准点高程为24.397米,测设高程为25.000米的室内地坪。
设水准点上读数为1.445米,则室内地坪处的读数为()米。
a.1.042 b.0.842 c.0.642 d.0.6025、水准测量中,测站校核的方法有( )。
a.双仪高法b.测回法c.方向观测法6、地面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铅垂距离叫( )。
a. 绝对高程b.相对高程c.高差7、用钢尺丈量两点间的水平距离的公式是( )。
a.D=nl+qb.D=klc.D=nl8、水准尺读数时应按()方向读数。
a.由小到大 b.由大到小 c.随便读数9、用经纬仪照准同一竖直面内不同高度的两个点,在竖直度盘上的读数()。
a.相同 b.不同 c.不能确定10、方位角的角值范围是( )。
a.0°--90°b.0°--180°c.0°--360°11、将经纬仪安置在O点,盘左照准左测目标A点,水平盘读数为0°01′30″,顺时针方向瞄准B点,水平盘读数为68°07′12″,则水平夹角为()。
a.58°05′32″ b.68°05′42″ c.78°15′42″12、在1:1000的比例尺图上,量得某绿地规划区的边长为60毫米,则其实际水平距离为()。
工程测量技能考核方案

工程测量技能考核方案一、考核目的工程测量技能考核是为了评估工程测量人员的专业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确保其具备独立完成测量任务的能力。
通过考核,可以全面了解测量人员的专业水平,为其提供更加深入的培训和发展方向。
二、考核内容1. 理论知识考核2. 仪器使用技能考核3. 实际操作能力考核4. 数据处理和报告编制能力考核三、考核方法1. 理论知识考核理论知识考核包括工程测量基础知识、地理信息系统、现代测量技术等相关内容。
可以通过笔试、口试等方式进行考核。
2. 仪器使用技能考核仪器使用技能考核包括全站仪、GPS定位仪、水准仪等测量仪器的使用技能。
考核方式可以采用模拟操作、实际操作等方式。
3. 实际操作能力考核实际操作能力考核包括测量现场的操作能力,包括测量点设置、测量过程控制、测量数据采集等。
可以通过实地操作考核的方式进行。
4. 数据处理和报告编制能力考核数据处理和报告编制能力考核包括测量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报告编制、成果展示等内容。
可以通过实际案例进行模拟考核。
四、考核标准根据工程测量人员的不同级别和职责,可以确定不同的考核标准。
一般来说,可以根据以下方面进行考核评价:1. 理论知识水平:包括工程测量基础知识、现代测量技术、相关法规等的掌握程度;2. 仪器使用技能:包括各类测量仪器的熟练程度、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和维护保养等;3. 实际操作能力:包括测量现场的操作规范、测量精度、数据采集完整性等;4. 数据处理和报告编制能力:包括测量数据的处理和分析能力、报告编制的规范性和完整性等。
五、考核流程1. 培训和准备事先对测量人员进行相关培训,包括理论知识学习、仪器使用技能和实际操作练习等。
确保测量人员在考核之前具备必要的知识和技能。
2. 考核准备确定考核内容和标准,组织考核人员、仪器设备和考核场地等资源,准备考核所需材料和资料。
3. 考核实施根据考核内容和标准,对测量人员进行考核。
可以组织专家进行评审,或者采用多人评分的方式进行。
第二届全国测绘地理信息行业职业技能竞赛

附件2第二届全国测绘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工程 测量赛区竞赛技能操作考核评分标准根据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关于开展第二届全国测绘行业职业技能竞赛活动的通知》、《第二届全国测绘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工程测量赛区竞赛实施方案》和《第二届全国测绘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工程测量赛区竞赛技术纲要》的有关要求,为统一竞赛评分标准,明确竞赛要求,正确评价参赛选手的作业过程和最终成果,特制定工程测量赛区竞赛技能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一、竞赛成绩结构和评分 (一)竞赛成绩结构竞赛项目分“操作和成果完整性、准确性”两大项,总成绩满分为100分。
计分子项、子项目及权重见附件1,各项记分子项目均采用百分制评测,测评表见附件2-附件8。
(二)评分方法 1.子项目加权得分子项目加权得分按(1)式计算:i i i P A S ⨯= (1)式中:i S ------子项目加权得分;i A ------子项目测评得分; i P -------相应子项目的权。
2.竞赛项目加权得分竞赛项目加权得分按(2)式计算:j S =∑=⋅ni i j S P 1 (2)式中:j S -------竞赛项目加权得分;i S ------子项目加权得分; j P ------相应竞赛项目的权; n ------竞赛项目中子项目的项数。
3、竞赛总得分竞赛得总分按(3)式计算:S=∑=nj j S 1………………(3) 式中:j S -----竞赛项目加权得分;S ------竞赛项目总分;n ------竞赛项目的项数。
(三)评分规则1.各子项目测评评分按照主、副裁判员测评分的平均分为选手得分。
2.各子项目评分原则:按子项进行评分,各子项最多100分,最低零分。
3.外业数据采集操作、地物点位平面精度及地形特征点高程精度成绩计入观测选手得分,其它成绩计入编图选手得分。
二、操作考核(一)外业数据采集及数据传输外业数据采集及数据传输每人竞赛时间为90分钟,其中数据采集80分钟,数据传输及仪器整理10分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2
工程测量赛项技能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根据《第五届全国测绘地理信息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工作方案》和《工程测量赛项技术纲要》有关要求,为客观准确的评价参赛选手的作业过程和最终成果,统一竞赛评判标准,特制定工程测量赛项技能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一、竞赛成绩结构和评分 (一)竞赛成绩结构
竞赛项目分“操作和成果完整性、准确性”两大项,总成绩满分为100分。
计分项目、子项目及权重见附表1,各项记分子项目均采用百分制评测,测评表见附表2-附表6。
(二)评分方法 1.子项目加权得分
子项目加权得分按(1)式计算:
(1)
式中:------子项目加权得分;
------子项目测评得分; -------相应子项目的权。
2.竞赛项目加权得分
竞赛项目加权得分按(2)式计算: =
(2)
式中:-------竞赛项目加权得分;
i
i i P A S ⨯=i S i A i
P j
S ∑=⋅n
i i
j S P 1
j S
------子项目加权得分; ------相应竞赛项目的权;
------竞赛项目中子项目的项数。
3.竞赛总得分
竞赛得总分按(3)式计算: S=
(3)
式中:-----竞赛项目加权得分;
------竞赛项目总分;
------竞赛项目的项数。
(三)评分规则
1.各子项目测评评分按照主、副裁判评分的平均值为选手得分。
2.各子项目评分原则:按子项进行评分,各子项最多100分,最低零分(当扣分为负值时,按零分计算)。
3.外业数据采集操作、精度评定成绩分别按50%计入观测选手、编图选手得分,内业编辑成图、要素完整性、地形图编辑质量得分计入编图选手得分。
其中外业数据采集测评表中数据采集时间奖励分计入编图选手得分。
二、操作考核
(一)外业数据采集及数据传输
外业数据采集每人竞赛时间为100分钟。
裁判示意开始后,选手打开仪器箱开始比赛,选手观测完毕并收好仪器后示意裁判,裁判员据此进行计时。
到达竞赛规定时刻时,选手应当立即停止操作。
外业数据采集基础分为90分,奖励分10分,在规定时
i
S j
P n ∑=n
j j
S
1
j S
S
n
间内,选手每提前1分钟加1 分,10分封顶,满分100分。
规定10分钟内未完成数据传输扣10分。
外业数据采集评分见附表2。
(二)内业编辑成图
内业编辑成图考核时间为60分钟。
参赛选手统一开机,开始竞赛;作业完成后,选手以本人“参赛证号”+“CN-SX-2017”为文件名保存。
地形图编辑基础评分为90分,在规定时间内,选手每提前1分钟加1 分,10分封顶,满分100分。
到达竞赛规定时间时,选手应当立即停止操作。
内业编辑操作项目评分见附表3。
三、成果完整性和准确性的考评
(一)要素完整性质量
地理要素按其重要程度,依次设定为三类,分类如下:一类地物:控制点、房角等;
二类地物:支柱、路灯、雕塑、旗杆等独立地物;
三类地物:检修井孔、垃圾箱、假山等。
要素完整性评分见附表4。
(二)精度
地物点精度评价分地物点点位中误差、特征点高程中误差两个方面进行,各项中误差统计个数不能少于30个,地物点平面精度、特征点高程精度评分分别见附表5、附表6。
(三)地形图编辑质量
按国家有关质量评定标准,对选手提交的成果质量进行考评,地形图编辑质量评分见附表7。
A类错漏:文件或目录名称错、数据格式错、中误差超
限,其它A类错漏。
B类错漏:控制点属性错或放错层,图层名称或颜色设置错,数据分层不完整或存在多余图层,使用符号与图式标准符号不一致,图名或图号错漏,图廓内外整饰有错漏,其它B类错漏。
C类错漏:要素放错层,有方向的要素方向错,注记压盖,注记错漏,线划被错误打断,线划存在交叉、重叠、重复,面状要素未封闭,道路边线、房屋等要素出现悬挂或过头现象,同一个要素重复输入,要素间关系不合理,其它错漏。
附表:
1.技能操作考核计分项目、子项目及权重
2.外业数据采集测评表
3.内业编辑成图测评表
4.要素完整性测评表
5.地物点平面精度测评表
6.特征点高程精度测评表
7.地形图编辑质量测评表
技能操作考核计分项目、子项目及权重
外业数据采集测评表
观测选手签名:
说明:
(1)对中整平是指观测过程中在不同测站上各检查一次;
(2)仪器架设不安全稳定是指脚架架设在光滑地面时,脚架底端没有拦护物;脚架架设在铺
有地砖的地面时,脚架底端没有放入砖缝隙中;
(3)搬站时出现安全隐患是指丢、落应该随站搬迁的相关物品;
(4)图根点测量:指RTK、支导线测量图根点未按规定要求操作,两次测量超限。
内业编辑成图测评表
要素完整性测评表
地物点平面精度测评表
说明:1、—测量中误差;—规范规定的中误差,点位中误差=±0.150m ;“个数”为两类误差数量之和。
2、中误差计算公式:=
式中:—测量值与标准值之差值,—选手测量值,—标准值,—用于计算中误差的个数。
M 0M 0M M n
d
n
i i
∑=∆=1
2±
i d ∆xi i d d -i d ∆i d xi d n
特征点高程精度测评表
说明:1、M —测量中误差;—规范规定的高程中误差,=±0.150m 。
2、中误差计算公式:xi i i n
H H H H M n
i i -=∆∑±
==∆1
2
式中:i H ∆—测量值与标准值之差值,i H —选手测量值,xi H —标准值,n —用于计算中误差的个数。
0M 0M
附表7
地形图编辑质量测评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