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会干部胜任力模型构建方案
构建胜任力模型的基本流程

构建胜任力模型的基本流程
1. 现场调研:根据组织文化、企业价值观以及职位要求,明确需要构建胜任力模型的职位的职责内容和准则。
2. 胜任力分析:把职责内容重细分成若干个细项,利用现有的咨询资源和测试工具,对每个细项做一个定量化、客观化的胜任力分析。
3. 确定胜任力考核指标:根据胜任力分析,明确职位对应的每个胜任力项的胜任力等级要求及考核指标。
4. 确定胜任力的衡量标准:依据胜任力考核指标确定衡量标准,并模拟胜任力考核情景,以确定胜任力考核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5. 整合结果:梳理整合对应职位胜任力考核指标、考核标准及衡量标准,最终形成胜任力模型。
高校学生会主席胜任特征模型构建与验证研究

高校学生会主席胜任特征模型构建与验证研究本研究应用管理学、心理学和组织行为学的方法,以大连4所高校的学生会主席为研究对象,结合理论与实际,对高校学生会主席的胜任特征模型进行了研究。
本研究依据前人成果,先后使用工作分析法、问卷法和BEI等研究手段,对取得的数据进行分析后,最终构建出高校学生会主席胜任特征模型并运用自编问卷进行验证。
本研究的结论如下:(1)高校学生会主席胜任特征模型(The Competency Model for College Chairman of The Student Union,CMCCSU)是多维度的,由沟通能力、成就动机、个人特质、团队合作和领导力5个因素组成。
(2)自编的《高校学生会主席胜任特征自评问卷》,该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
(3)高校学生会主席的胜任特征在性别、年级和职别上存在显著的差异,但在是否是独生子女方面无显著的差异。
高校学生干部胜任特征模型研究

随着 高等 教育体 制改革 的逐 步深化 , 要 求高 校培养 出来 的人才 在 知识 结构和 能 力 上都 具有较 高 的素质 。实验 教学 是高 等 教 育中培养 具有 创新 能力 、高素 质人才 的 个 重 要 环 节 ,越 来 越 受 大 家 的 关注 。 当然 创 新 能 力 并 不 是 一 个 新 话题 , 问题 是 怎 样 使 我 们 培 养 的 学 生 具 有 一 定 的创 新 能 力 ,如 何 成 功 地探 索 出 实验 教学 改 革 的新 路 予 。 还 需 要每 一位 实验 教 育 工 作 者进 行 不 断 的刨 新与 实 践 。
4 结 束语 .
% 出S职 d 置d 业oa &与 r t u yAb
高校 学 生干部胜任 特征模 型研 宄
◎李俊 芝 河 南中医学院人文学院
【 摘要 】本 研 究从 胜任 特 征 模 型这 一 角度 来 研 究 高校 学生 干 部的 能 力 素质 。 首先 运用 建 构 出的 优 秀 学 生 干部 的评 定 标 准 ,选 出优 秀 的 学 生 干部 和 一 般 学 生 干部 ,运 用 行 为 事 件 访 谈 法 进 行研 究 ,挖 掘 隐含 在 优 秀 学 生干 部 中的 隐 性知 识 和 技 能 ,建 构 出高 校 学 生 干 部 胜 任特 征 模 型。 【 关键词】学生干部;行为事件访谈;胜任特征模型
成才就 业
另 外 在 实验 教 学 中 , 对 学 生 实验 当 中出现 的问题 和错误 加 以启发 性 的分析 。 如 学生在 测量 电压 、 电位 实验 时 ,学 生测 出的数据 有时 是错误 的 ,但他 不知道 如何 检 查和 判 别数据 的 正确与 否 ,这就需 要老 师给 予方法 上 的启发 和指 导 ,通 过 向学生 提 出电压与 电位之 间 的关系是什 么 ?为什 么 会 产 生测 量 数 据 的不 符 ,产 生 的 原 因 有 哪 些 ? 如 何检 查 ?等 问题 ,一 步 步 给 予 分 析 指导 ,达 到 训 练 学 生 运 用 理 论 知 识解 决 实际 问题 的 能力 。 3 3 活用 创 造 性 教 学方 法 ,培养 学 . 生创 新 能力 创 新 教 育 是 指 在 教育 学 实 践上 ,高 度 重视 以知 识 为 基 础 的能 力 培 养 ,注 重 方法 的传 授 和 创 新 能 力 。 是 否 重视 创 新 能 力是 传 统 教 育 和 现 代 教 育 的 根本 区别 之一。 因此 , 电工 电子 实验 教学 中,根据大 纲要求,在确保学生掌握基础 知识和基本技 能的前提 下 ,寻找创 造性 思维 的结合 点 。 进 行 创造 性 教学 。 为 学生 创 新 能力 的培 养 创 造 更 好 的机 会 , 如通 过 穿插 一 些 设 计 性 实 验 教 学 , 即根 据 给 定 的条 件 学 生 自 己设 计 电 路 ,选 择 参 数 ,拟 定 测 量 步 骤 和 数据 表 格 。经 过 老 师 指 导 认 可 后 , 方 可操 作 实 验 , 得 出 实验 结 论 。 比如 在 做 脉 冲 实验 时 ,其 中有 一 个 R 电路 的 应 c 用 实 验 ,原 教材 参 数 己设 定 ,现 改 为 有 若 干 电 阻 , 电容 供 选 择 ,让 学 生 自 己选 择 元 件 的参 数 ,再 根 据 各 电路 的 特 点 连 接 成微 分 电路 ,积 分 电路 ,耦 合 电 路 , 并将 该 电路 的输 出波 形 通 过 示 波 器 显 示 出 来 , 这就 需要 学 生 开 动 脑 筋 ,结 合 老 师 的指 导 , 自己动 手 组 成 各 种 电路 , 从 而 培养 学 生 的创 新 能 力 和 动 手 能 力 。 经 过 实践 ,学 生 受 益 匪 浅 , 觉 得 从 该 实 验 中确 实 锻 炼 了 自 己的 能 力 ,而 且 觉得 原 本深 奥 的理 认 知识 也容 易理 解 了 。
论基于胜任特征模型的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

同, 即胜任特征是指 “ 能将某一工作 ( 或组织 、 文化) 中 有卓越成就者与表现平平者 区分开来的个人的潜在特 征, 它可以是动机 、 特质、 自我形象 、 态度或价值观、 某 领域 知 识 、 认 知 或行 为技 能等任 何 可 以可靠 测量 或计 量的, 并 能显著 区分优 秀与一般绩效 的个体 特征”- 2 J 。 由此可以得知 , 相关胜任特征 的三大特性 : 胜任特征 和特定 的岗位 息息 相关 ; 能够 显著 区分人员 绩效 的优 劣; 具有相对 性 、 动态 性和发展 性 。 胜任特征模型 ( C o m p l e t e n c y Mo d e 1 ) 也 被 表 述 为 胜任力模型 , 是指担任某一特定角色所需要具备的胜 任 特 征 的总和 , 其典 型模 型 为冰 山模 型 。从 冰 山模 型 的构造来分析 , 主要包含知识、 技能 、 自我概念 、 特质 和动机等多种类型 的关键性要素 , 具有较强 的层次 性 。冰 山水 面线 以上 部 分 的知 识 与 技 能属 于显 性 要 素, 较易被感知和习得 , 称作基准性胜任特征; 而自 我概念 、 特质和动机等作为冰山水面线的以下部分 , 属于隐性要素, 较难被感知和 习得 , 称作鉴别性胜任 特征 。冰 山模 型水 面线 以下从 上至 下 的深度 不 同 , 表
要: 胜 任特 征模 型 又被 称 作胜 任 力模 型 , 其 典型模 型 为冰 山模 型。将 胜任特 征模 型应 用 于 高校 学生干
部队伍建设 中, 不仅有利于科 学规划与管理 学生干部队伍 , 还有利于提 升学生干部 的管理能力。基于胜任特 征 模 型 的 高校 学 生干部 队伍 建设 主 要 包括 : 模 型 的构 建 、 学 生干部 的 选聘 、 对被 聘 学生干 部 的培 训 , 以及 考评 与 管理等 。 关键 词 : 高校 ; 胜任 特征 模 型 ; 学生干部
高校学生组织干部胜任力素质模型构建研究——以北林青春为例 工商管理专业

高校学生组织干部胜任力素质模型构建研究——以北林青春为例A study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quality model ofthe competence of university students' organizationcadres--take Beilin Qingchun as an example摘要在大学生的高级管理人员中引入专业模型并建立胜任的学生绩效模型,将有助于建立和改善行政程序,例如学生的选拔和培训,并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
以北京林业大学的北林青春为例,本研究通过行为事件访谈的方法,对于干部人员的胜任力模型进行了构建,讨论了影响干部人员角色需要的行为特征。
结果显示,北京林业大学的年轻学生干部的胜任力总体上处于相对较好的水平。
站在本文所涉及胜任力模型角度展开观察,在自我管理素养和水平及管理他人的素养和水平这两方面表现较为良好,与此同时,在学习能力素养和水平及个人风格素养和水平这两方面表现仅为一般。
因此,本文建议采取一些措施,例如全面的系统认证,强调材料的选择,科学的培训和实际的激励措施。
关键词:大学,学生干部,行为案例访谈,胜任力模型AbstractIntroducing the competency model into the field of university student cadre management and establishing the student cadre competency model will be conducive to the establishment and innovation of management systems such as the selection and training of student cadres, and the improvement of the overall quality of college student cadres. This study intends to adopt the research paradigm of behavioral event interviews, taking Beilin Qingchun as an example, to study the competency model of college student cadres, aiming to explore the behavioral characteristics that directly affect work performance that are necessary for The role of student executives in the university. Student executive selection and training provides references and insight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mpetence of young student executives at 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s Bailing University generally reached a relatively good level. Among the four dimensions of the competency model, self-management ability and the ability to manage others have reached a good level, while learning ability And personal style only reached a general level. For this reason, this article proposes countermeasures such as perfect system guarantee, emphasis on selection prerequisites, scientific training, and effective incentives.Keyword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student cadres;,behavioral incident interviews,competency model目录摘要 (I)1绪论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2)1.3 研究方法 (2)1.3.1文献研究方法 (2)1.3.2行为事件访谈方法 (2)1.3.3调查和调查方法 (2)2文献综述 (3)2.1胜任力 (3)2.2胜任力模型 (3)2.3高校干部人员胜任力模型研究现状 (4)2.4文献综述 (4)3 高校学生干部胜任素质理论模型构建 (6)3.1 高校学生干部胜任力构成要素指标 (6)3.2 高校学生干部胜任力构成要素 (7)4 高校学生干部胜任素质模型建立 (13)4.1进行调查 (13)4.2数据分析 (13)5 X大学学生干部胜任力评价应用 (17)5.1研究目标 (17)5.2描述性统计分析 (17)5.3差异分析 (18)6 结论与建议 (25)6.1结论 (25)6.2建议 (26)6.2.1完善的系统保证 (26)6.2.2强调选择是前提 (27)6.2.3科学培训是关键 (28)6.2.4有效激励是动机 (29)参考文献 (31)附录1 高校学生干部胜任力构成要素调查 (32)附录2 关于高校学生组织干部胜任力的问卷调查 (33)1绪论1.1 研究背景学生干部在高校学生中既是一个普通的学生,又要承担帮助老师完成各项任务的职责,因此身份比较特殊,对于提高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效率有着重要的辅助作用。
胜任力模型方案书

胜任力模型方案书1. 引言本方案书旨在设计一个胜任力模型,以帮助组织评估和提升员工的胜任力水平。
胜任力模型是一个综合的评估框架,用于衡量员工在工作中所需的各项能力和技能。
通过使用胜任力模型,组织可以识别员工的优势和发展需求,并制定相应的培训和发展计划,以提高整体业务绩效。
2. 胜任力模型的构建原则在构建胜任力模型时,我们遵循以下原则:2.1 战略导向胜任力模型的设计必须与组织的战略目标相一致。
模型中的胜任力要素应与组织的业务需求和核心竞争力紧密关联,以确保员工的胜任力与组织发展方向保持一致。
2.2 统一性和一致性胜任力模型应具有统一的标准和一致的评估方法,以确保所有员工都能公平地接受评估,并能够在不同职位和部门之间进行比较。
2.3 可操作性胜任力模型应能够提供明确的行动计划和发展建议。
通过评估结果,员工和管理者应能够确定员工的发展需求,并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或工作安排,以提高员工的胜任力。
2.4 持续改进胜任力模型需要定期进行评估和更新。
随着组织的变化和业务需求的演变,胜任力模型应能够及时进行调整,以确保其能够持续有效地支持组织的发展。
3. 胜任力模型的要素一个有效的胜任力模型应包含多个要素,以全面评估员工在不同方面的胜任力。
以下是我们建议的胜任力模型要素:3.1 专业知识和技能专业知识和技能是评估员工在特定领域内的能力和知识水平。
这包括员工所需的技术技能、行业知识和相关工作经验等方面。
3.2 问题解决能力问题解决能力是评估员工面对工作中的挑战和问题时,能否提出有效解决方案的能力。
这包括分析问题、制定计划和执行解决方案的能力。
3.3 沟通与协作能力沟通与协作能力是评估员工与他人进行有效沟通和合作的能力。
这包括口头和书面沟通的能力、团队合作和协调的能力。
3.4 领导能力领导能力是评估员工在管理和指导他人方面的能力。
这包括目标设定、激励团队和决策等方面的能力。
3.5 创新与适应能力创新与适应能力是评估员工面对变化和不确定性时的适应能力和创新思维。
高校学生干部胜任力模型构建开题报告书

开题报告书该模型是由美国学者斯潘塞(Spenser)提出,他认为胜任力的布局如图2.1所示,由水上面和水下面两个部分构成,其中在水面下的一些胜任力要素是潜在的其他特征,如价值观、态度、个性等是看不见的,必须通过具体行动表现才能进一步将它们推测出来。
(图2.1)图2.1 胜任力冰山模型通过对这些管理学家们提出的对胜任力概念的研究,其实不难发现,胜任力有三个特征:(1)胜任力能够猜测到未来的工作情形,可以作为区分标准分辨优劣;(2)胜任力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意义,实时变化;(3)胜任力是一个综合的概念,其包含了许多内涵如:知识、技能、个性、动机、价值观。
(二)胜任力模型的概念胜任力模型(competency model)限定为特定的作业角色应该有个人特征的集合,他结合为一组相等元素的特定位置。
胜任力模型形式是很容易理解,通常由几个胜任力要素构成的与最密切相关的工作表现。
因此,通过构建胜任力模型,可以帮助业务经理确定并识别关键驱动因素原因性能差异,以指导员工的改善和提高性能的基点。
麦克里兰教授认为:胜任力模型是一组相关的知识、态度和技能,工作和工作性能,可靠的测量标准,通过培训和发展的主体。
卢西亚和莱普辛认为:胜任力模型主要回答了两个问题,即完成工作所需要的技能、知识和个性特征是什么,以及哪些行为对于工作绩效和获取工作成功来说具有最直接的影响。
麦克莱根认为:胜任力模型用来描述一个具体的工作的一个关键的决策工具的操作,应包括那些关键的能力,以达到预期的结果。
威廉认为:胜任力模型描述特定组织的有效工作需要的知识、技能和特征的独特组合。
古福特认为:胜任力模型,以及要求的具体工作或水平集的行为特征描述与优秀的一般动机、基本特征、性能和容量,技能的不同表现。
综上所述,虽然对胜任力模型的判定说法不一,但是从通过这些定义我们也可以很容易看出胜任力模型有这样的一些主要特征:1、胜任力模型一般区分标准,阶级差别表现在工作场所的能力将会非常不同。
胜任力模型构建方案

胜任力模型构建方案
胜任力模型构建方案是一种用于评估一个人在特定工作岗位上是否具有能力和技能的工具。
一般来说,胜任力模型包含多个维度,例如技能、态度、情商等等。
构建胜任力模型需要具备以下的方案:
1.明确工作需求和关键能力:首先需要确定该岗位需要哪些关键能力和技能,例如专业技能、沟通能力、领导能力等等。
这些能力和技能需要与工作目标和工作业绩相关联。
2.开展胜任力模型研究:可以通过调查研究、面试、问卷调查等方式开展胜任力模型研究。
这一步需要采集大量的数据,从而确定哪些能力和技能对于工作表现最为关键。
3.确定胜任力模型的维度:在研究的基础上,需要确定胜任力模型的维度。
一般来说,胜任力模型包括技能、态度、情商、领导力等维度。
4.制定量化标准:根据模型维度,需要制定相应的量化标准,用于评估员工在每个维度上的表现。
例如,可以制定一组题目,用于评估员工在某个技能维度上的能力水平。
5.实施胜任力评估:通过实施胜任力评估,可以了解员工的胜任力状况,找出员工的优点和不足,并制定相应的培训和发展计划。
总之,胜任力模型构建方案是为了让企业能够更好地评估员工在工作中的能力和技能,从而更好地发挥员工的价值,达成工作目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学生会多名干部的配合下,根据本研究中确定的高评价等级, (选择认为 同届学生能够顺利通过选拔进入更高级别干部岗位的作为优秀组) 并参考相关学 生工作老师的意见,选择4名学生干部成为最终受访对象
2.工具与材料
(1)数码相机2台,录音笔若干
(2)“高校学生会干部个案访谈纲要” (见附录1)若干份。该访谈纲要按照经 典的行为事件访谈,即BEI的形式来设计。此研究方法由中科院时勘博士引进, 并在国内经过反复验证得出, 是信度和效度比较高的方法之一。 提纲的主体部分 由被访者对其职业生涯中三个成功事件和三个不成功事件的描述组成, 重点在于 访谈者与被访谈者之间的互动和沟通。
(3)“高校学生会干部胜任力核检表” (见附录2)若干份。
(4)“高校学生会干部胜任力编码词典” 。该词典的胜任力以“高校学生会干部 胜任力核检表”中出现的胜任力为主要参考依据,并在此基础上做了一定修改。 每个胜任力都包含定义、 核心指标、 每个胜任力的四个等级以及每个等级的行为 表现这几个部分。 他的主要用途是作为对访谈文本进行编码的依据。 词典的编写 经过了查阅和总结资料、 相关专家定稿两个过程, 所以在形式和内容上有一定的 科学性。这个词典主要是本研究进行编码的一个框架, 以后还需要在对访谈文本 进行编码的过程中不断修改。
(result what happened;也就是对每一个问题,要讲一个小故事,当然是自己经
历的真实的故事,包括: (1)发生的时间、地点、项目和涉及的人员;(2)要完
成的任务或遇到的问题; (3)自己采取了哪些步骤或行动;(4)得出了什么样的
结果,取得了什么成就。所有者四大方面缺一不可,必须完整。另外,要求被试 者描述每一件事情时, 要能够一个词或者简短的语言来概述这件事, 同时能够确 切的回忆一些对话、行动和感受。
高校学生会干部胜任力模型构建方案
(一)研究目的 通过对高校学生干部优秀组与普通组的关键行为特征的分析, 辨别高绩效学 生会干部具备的胜任力, 构建高校学生干部胜任力模型。 由于高校学生会干部不 存在绩效指标与考核体系, 本次研究通过主观的评价来进行优秀与否的判别, 在 评价方面存在一定不科学性, 希望胜任力模型最后的构建在进行检验的过程中能 够更好的判别检验并减少不科学性存在的误差。
象。
3、消除疑虑
“为了更好地集中精力听您谈话,更好地保证信息记录的完整性请允许我对本次访谈 进行录音。您放心,我们将严格遵守研究人员的道德准则,以人格向您保证,对所有录音材 料保密,访谈记录仅供我们研究人员分析使用,对您所谈到的每一句话,我们绝对不向任何 人扩散;在整理谈话内容时,不仅不会含有您的名字,也不会含有您所谈到的任何单位、部 门和个人的名字。请您对所有提问,畅所欲言。 ”
对于接受访谈的被试者, 要求他们分别描述在担任干部期间三件成功的事情
和三件失败的事情。 访谈的过程在总体上按照STAR技术进行,即S(situation that
existed)、T(task or problem to be undertake)A(action taken by yourself)和R
学生会干部个案访谈纲要
第一步:介绍和打消疑虑(3-5分钟)
1、迎接和自我介绍
“X先生/女士(或其他敬称),您好!欢迎您参加本次访谈。我叫 高校学生会干部课题组的成员。非常荣幸能有这样机会向您当面请教。
2、说明访谈的目的和程序 “本次访谈,主要是想了解您在当前工作岗位上的典型工作情况, 学生会干部的典型行为和素质特点提供依据。本次访谈,大概将持续 您概要地描述您当前所在岗位的情况;接下来,我将请您具体描述您在当前岗位上所亲身经 历、参加的6个‘重要事件' 。这些事件对您的工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使您留下了深刻的印
第三步: 访谈录音文本转化。 由访谈人转化他所访谈对象的录音, 在转录过程中 由访谈者根据访谈过程中所获得的信息, 在尊重被访谈者具有实在意义的语义单 元的前提下, 把废话或者重复性的话去掉。 然后对每一个录音转录文本编号, 并 打印文本,最终提出概念化的胜任力的原始数据。
第四步:基于录音进行胜任力编码。 运用主题分析和内容分析的方法识别主题进 行编码。
同时,统计“高校学生会干部胜任力核检表” 中各个胜任力的频次及所占百分比。 第六步:建立胜任力模型。 根据优秀族和普通组每一个胜任力平均等级分数和最 高等级分数进行差异比较的结果, 参照“高校学生会干部胜任力核检表” 中的频 次统计结果,提出高校学生会干部胜任力模型。
(三)分工情况: 陈成樟:查找资料、编写学生干部胜任力词典、修改学生干部个案访谈纲要、编 写学生干部胜任力核检表、访谈、数据整理、撰写胜任力构建方案、撰写胜任力 模型 王政:查找资料、访谈、录音工作、转录录音文本、录音文本的编码、编写学生 干部胜任力词典、分发核检表 苏洞:查找资料、访谈摄像、转录录音文本、录音文本的编码、修改学生干部个 案访谈纲要、分发核检表 杜晓鹏:查找资料、访谈摄像、转录录音文本、录音文本的编码、编写学生干部 胜任力核检表、分发核检表 张鹏飞:查找资料、访谈摄像、转录录音文本、录音文本的编码、分发核检表 附录1:
3.方法
行为事件访谈法和核检表法。 核检表法采用自编的 “学生会干部胜任力核检 表”。
4.步骤 第一步:选择正式受访者。本次研究选取“2+2”受访对象,由于对象数量较少, 忽略预研究阶段。
第二步:事实行为事件访谈。根据“高校学生会干部个案访谈纲要” ,对被试者 实施行为事件访谈并录音。 实现电话预约, 由被试者自由安排方便的事件及地点 进行。访谈过程中, 告诉所有参与访谈的干部本研究的目的, 有他们自愿决定是 否接受访谈及录
第五步:数据处理。统计访谈文本中, 关键事件中被试者的行为和言语的编码结 果。统计的基本指标为访谈文本的字数及各个胜任力模型在不同等级上出现的次 数。在此基础上,统计各个胜任力发生的总频次、各等级分数、平均等级分数和 最高等级分数。然后对频次、平均等级分数、最高等级分数三个指标进行验证, 对优秀组和普通组的每一个胜任力之间的差异进行比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