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实验总复习——无机化学实验总结
无机实验报告总结

无机实验报告总结第一篇:无机实验报告总结无机化学实验总结通过对传统无机化学中化合物的性质、合成、反应、分析等方面的接触,学习了很多相关内容,如热力学、动力学、波谱学等。
同时本实验课的内容既有合成,又有表征,是一个完全的实验过程,训练了我们的综合实验能力。
实验中的显色变色等反应增加了我们学习的兴趣,以及接触专业知识探索相关领域的兴趣。
实验收获:通过对基础化学实验内容的学习,掌握了化学实验的基本技能和基本实验方法,并且增强了独立设计实验方案,完成实验,记录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及进行书面表达的能力。
在化学实验学习中增强了手脑并重、手脑并用、手脑协调的能力,以及增强了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并且增加了综合运用各方面的知识、各种实验手段以及完整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了科学思维方法,训练了科研能力。
实验改进及建议: 1二氯化六氨合镍实验传统的二氯化六氨合镍制备方法是用浓HNO3与Ni片(或Ni粉)反应,制得硝酸镍后,再以此为原料制备二氯化六氨合镍。
此反应过程中产生大量的NO2红棕色有毒气体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对人体健康形成直接危害。
本实验以结晶水硫酸镍为原料解决了这样的问题,很好,以后对于有污染有危害的实验进程尽量选用别的原料别的反应来代替。
但是关于电子光谱方面的理论知识欠缺太多,以及表征的仪器较少,不能人人都亲手去做,有些遗憾。
并且没有把两种不同制备方法的原理细细讲解,又没有实验对比,不能深刻体会不同反应的复杂与简单,安全与危险。
缺少失败实验的对比以及分析讨论实验结果的环节。
2水玻璃制沉淀法制备高孔容二氧化硅理论知识讲的太少,羟基硅油的特性没有理解,影响孔容的因素原理不清,制备的不同孔容没有进行细致比较及观察,比表面积的应用没有讲,实验条件设置是固定的,没有让学生自己调控不同的量,少了设计实验的环节,接触角实验做的不好,首先仪器少人多,其次做的次数太少,对结论分析归纳有偏差。
吸油率和疏水性等若有别的参考物演示更好。
高三化学实验总复习——无机化学实验总结

无机化学教材实验汇编必修1教材实验序号及实验目的实验原理主要操作现象结论或备注P26 科学探究制备()3胶体并探究胶体的性质。
3 + 3H2O ()3 (胶体) + 3溶液中溶质粒子通常小于 1(能通过滤纸和半透膜),浊液中的粒子通常大于100 (不能通过滤纸和半透膜),胶体粒子的大小在1~100 (能通过滤纸,但不能通过半透膜)。
溶液、胶体和浊液三类分散系中,溶液最稳定;浊液很不稳定;胶体在一定条件下能稳定存在,属于介稳体系。
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由于胶体粒子对光线散射形成的)。
利用丁达尔效应可以区分胶体和溶液。
(1)取3个小烧杯,分别加入25 蒸馏水、25 4溶液和25 泥水。
将烧杯中的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向沸水中逐滴加入5~6滴饱和3溶液。
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
对比观察上述3个小烧杯中的现象,记录实验现象。
(2)把盛有4 溶液和()3胶体的烧杯置于暗处,分别用激光笔(或手电筒)照射烧杯中的液体,在与光束垂直的方向进行观察,记录实验现象。
(3)将()3胶体和泥水分别进行过滤,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实验3-1探究钠的物理性质及在4 + O2 = 22O2O + H2O = 22 + 2 = 23 + H2O用镊子夹取存放在煤油中的一小块金属钠,用滤纸吸干表面的煤油后,放在培养皿(或玻璃片)上,用1 / 131 / 13空气中的变化。
小刀切去一端的外皮,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实验3-2探究钠在空气中燃烧。
2 + O2 2O2 把小块钠放在坩埚中加热,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P48 科学探究通过加热铝箔,探究铝与氧气的反应及氧化铝的物理性质。
氧化铝的熔点显著高于铝的熔点。
在空气中铝极易被氧气氧化,在表面形成一层氧化膜。
4 + 3O2 = 22O3(1)用坩埚钳夹住一小块铝箔,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至熔化,轻轻晃动,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2)另取一小块铝箔,用砂纸仔细打磨(或在酸中处理后,用水洗净),除去表面的保护膜,再加热至熔化,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无机实验期末总结

无机实验期末总结一、实验目的和原理无机实验是无机化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验探索无机化学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技术,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本学期的无机实验包括离子反应实验、金属与非金属物质的反应实验和配合物的制备与性质表征实验。
通过这些实验,我们了解了无机反应中的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和配位反应等基本原理,并掌握了一些与无机化学实验相关的实验技术。
二、实验操作步骤和结果分析1. 离子反应实验离子反应实验主要包括合成硫化物、碳酸盐和氯化物等实验。
在这些实验中,我们先根据实验目的选择合适的反应物,通过反应生成需要的产物,并通过观察反应物的溶解度、颜色变化等现象判断反应是否发生。
在合成硫化物实验中,我们将硫化铁和氯化钠溶液混合反应,生成硫化钠。
实验中观察到混合液呈现混浊的黄色沉淀,表明反应已经发生。
在碳酸盐实验中,我们将盐酸溶液与含碳酸盐的物质反应,观察是否会有气体产生。
通过实验发现,当盐酸与Na2CO3反应时会产生CO2气体,而与BaCO3反应时则不会产生气体。
2. 金属与非金属物质的反应实验金属与非金属物质的反应实验主要包括金属的氧化反应、与非金属的反应和与酸的反应等实验。
通过这些实验,我们观察到了金属与非金属物质反应所产生的变化,了解了金属与非金属物质的反应特点。
在金属的氧化反应实验中,我们将金属条置于燃烧器中进行燃烧,观察到金属的颜色变化、燃烧现象以及产生的氧化物等。
在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实验中,我们将金属与氧气、氯气等非金属进行反应,观察到金属与非金属的共熔现象、生成的化合物等。
在金属与酸的反应实验中,我们将金属与酸进行反应,并观察到气体的产生和反应物的溶解等现象。
3. 配合物的制备与性质表征实验配合物的制备与性质表征实验主要包括形成配合物和复分解实验。
通过这些实验,我们了解了配合物的形成机制、性质以及复分解反应的原理和实验方法。
在形成配合物实验中,我们使用各种金属离子与配体反应,观察到配合物的不同颜色和结构。
高考化学无机实验知识点

高考化学无机实验知识点高考是每个学生都不可避免的一场考试,而化学是高考中的一门重要科目,其中无机实验更是备受关注的一部分。
了解高考化学无机实验的知识点,对于备战考试的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从一些常见的无机实验知识点出发,为大家进行详细的介绍。
首先,我们来讨论一下酸碱滴定实验。
酸碱滴定实验是无机实验中非常常见的一种实验方法,用于确定溶液中酸碱浓度的大小。
在进行酸碱滴定实验时,需要注意一些关键步骤。
首先,溶液中的酸或碱需要用酸碱指示剂进行标定,以使溶液的终点变化能够明显。
其次,在滴定实验中,应掌握好滴定液的滴定速度,以确保实验的准确性。
此外,酸碱滴定实验还需要注意使用合适的玻璃仪器,如滴定管、容量瓶等,并注意仪器的清洗、消毒。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金属氢氧化物的实验。
金属氢氧化物是无机化学中常见的一类化合物,其实验也相对简单。
实验中需要将金属氢氧化物加入水中进行溶解,观察溶液的性质,并进行简单的化学反应实验。
例如,我们可以将钠氢氧化物溶液与盐酸反应,观察产生的气体性质和化学方程式。
此外,在金属氢氧化物的实验中,还应注意安全操作,避免与皮肤直接接触,以免引起灼伤。
除了酸碱滴定和金属氢氧化物的实验,还有很多其他的无机实验知识点值得我们关注。
例如,质量分析实验是一个重要的实验内容,用于确定化合物中元素的含量。
在质量分析实验中,通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可以得到待测物质中元素的质量分数。
此外,溶液的浓度可以通过颜色反应法进行测定。
这种方法基于溶液中某些物质具有特定的颜色,通过比色计可以测定溶液的浓度。
总结起来,高考化学无机实验知识点真的很重要。
通过掌握这些知识点,并进行实际的实验操作,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无机化学的理论知识,为高考化学的考试做好准备。
在实验操作中,要注意安全操作,遵守实验室规则,并且理解实验的原理和过程。
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真正掌握化学实验的技巧和方法。
希望本文提供的高考化学无机实验知识点能够帮助到每位高中学生,为他们的高考化学考试打下坚实的基础。
化学无机实验总结知识点

化学无机实验总结知识点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化学无机实验的理解,学会使用常用的化学仪器和设备,掌握一些常用的化学分析和合成方法,同时培养实验操作的能力和实验技能。
二、实验仪器与试剂1. 实验仪器:量筒、烧杯、试管、滴定管、分液漏斗、酒精灯、燃烧器等。
2. 试剂:硝酸银溶液、氯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铵溶液、氢氧化钾溶液、碘化钾溶液、盐酸等。
三、实验步骤与结果分析1. 氢氧化铜的制备步骤一:将Cu(NO3)2溶液与NaOH溶液混合,并搅拌。
结果分析:产生深蓝色沉淀,为氢氧化铜。
步骤二:将沉淀过滤并洗涤,然后在低温下干燥。
结果分析:得到深蓝色的氢氧化铜固体。
2. 硝酸银与氯化钠的反应步骤一:将AgNO3溶液滴入NaCl溶液中。
结果分析:产生白色沉淀,为氯化银。
步骤二:用盐酸滴定氯化银沉淀,使其溶解。
结果分析:氯化银在盐酸中溶解生成溶液。
3. 碘化钾与硫酸铜的反应步骤一:将KI溶液与CuSO4溶液混合,然后加入混合酸。
结果分析:产生深蓝色沉淀,为碘化铜。
步骤二:用Na2S2O3溶液滴定碘化铜沉淀,使其溶解。
结果分析:碘化铜在Na2S2O3溶液中溶解生成无色溶液。
四、实验总结通过本次无机化学实验,我们对常见化学反应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实验中,我们学会了使用常见的化学仪器和设备,例如量筒、烧杯、试管,滴定管和分液漏斗等,并掌握了一些常用的化学分析和合成方法,例如物质的沉淀反应、滴定反应等。
同时,我们也发现了一些化学反应的规律,比如氢氧化铜的生成,硝酸银与氯化钠的反应等。
这些实验结果对我们进一步了解化学反应机制和性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在实验操作中,我们也要注意安全。
化学实验中常常用到一些有毒或刺激性的试剂,因此在操作时要戴上实验手套和护目镜,同时要小心使用燃烧器和酒精灯等火源设备。
另外,我们也要严格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避免发生操作失误。
在未来的学习中,我们应该更多地进行实验操作,提高自己的实验技能和实验操作能力。
无机化学及分析化学总结

无机化学及分析化学总结一、无机化学概述无机化学是研究无机物质组成、性质、结构和变化的科学。
它是化学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人类提供了对自然界深入理解的视角。
在无机化学的发展过程中,科学家们通过观察、实验和理论推理,逐步揭示了无机世界的奥秘。
二、无机化学的主要内容1、原子和分子理论:研究原子和分子的构造、性质和变化规律。
2、无机化合物的性质和结构:研究各类无机化合物的性质、结构和合成方法。
3、无机化学反应:研究各类无机化学反应的机理、速率及影响因素。
4、无机化学的应用:研究无机化学在材料科学、能源科学、环境科学等领域的应用。
三、分析化学概述分析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结构和变化规律的科学。
它提供了对物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为其他科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信息。
分析化学的发展,不仅提高了人们对物质世界的认识,也推动了工业生产、环境保护、医学诊断等领域的发展。
四、分析化学的主要内容1、定性分析:通过化学反应及现象对试样中的元素或离子进行鉴定。
2、定量分析:确定试样中各组分的含量。
3、结构分析:确定化合物的分子结构。
4、过程控制:监控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化学反应,确保产品质量。
5、环境监测:测定环境中的污染物浓度,评估环境质量。
6、医学诊断:检测生物样品中的药物、毒素及代谢产物等。
五、无机化学与分析化学的关系无机化学与分析化学在研究对象和方法上存在一定的差异,但两者在很多方面都有交集。
例如,无机化学在研究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反应时,需要借助分析化学的方法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同时,分析化学在研究物质组成和性质时,也需要理解和应用无机化学的基本原理。
在实际应用中,两者经常相互配合,共同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科学依据。
六、总结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是化学学科的两个重要分支,它们各自具有独特的理论和方法体系,但又在很多方面相互补充和促进。
作为科学研究和应用的两个重要领域,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的不断发展将为人类社会带来更多的科学知识和技术进步。
无机实训报告总结

无机实训报告总结无机实训是化学类专业学生进行的一项基础实践教学活动,通过实际操作来加深学生对于无机化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在实训过程中,我们探索并实践了一系列无机化学实验,接下来,我将从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操作、实验结果和实验总结等方面对本次无机实训进行总结。
本次无机实训旨在通过实验了解无机化合物的合成、性质和应用等方面的知识。
实验一是合成硝酸钾,通过将硫酸和硝酸反应合成硝酸钾;实验二是制备氧化亚铁,通过将铁和硫酸反应制备氧化亚铁;实验三是通过分别反应氨态氧和盐酸制备氯化铵和氨水。
在实验过程中,通过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和进行数据处理等方式,我们获得了实验结果。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无机化合物的合成、性质和应用等方面的知识。
实验一中,我们了解到硝酸钾是一种常见的无机化合物,应用广泛于农业、工业和科学研究中。
实验二中,我们了解到氧化亚铁是一种黑色常见的无机化合物,具有良好的氧化还原性能和吸附能力,广泛应用于冶金、电子和催化等行业。
实验三中,我们了解到氯化铵是一种常见的盐类化合物,应用广泛于医药和化工等领域,而氨水则是一种具有强烈氨味的溶液,应用广泛于家庭清洁和农业等方面。
在本次实训中,我们不仅学习了实验所涉及的无机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和性质,还锻炼了实验操作技能和数据处理能力。
在实验操作方面,我们学会了正确使用实验仪器和药品、掌握了实验操作步骤和安全措施。
在数据处理方面,我们学会了记录实验数据、进行数据计算和结果分析,培养了实验数据处理和实验结果解释的能力。
通过本次无机实训,我深刻体会到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通过实际操作,我们不仅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无机化学理论知识,还能培养实验操作技能和实验数据处理能力。
实践教学强调学生主动参与和探索,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对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素养具有重要作用。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充分利用无机实训所提供的实验技能和实验经验,不断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解决实际问题和开展科学研究做出贡献。
高中无机化学实验知识整理

-
Cu2+
NaOH 溶液
(二)常见阴离子的检验方法
第 4 页
种子计划·高中无机化学实验知识总结
请勿外传
离子
检验试剂
实验步骤 ①将酸 度计 的探 头浸 泡在 待测液 中② 用玻 璃棒 蘸 取少 量待 测液滴 到干燥的 pH 试纸 上③取样, 滴加石 蕊试液
实验现象
离子方程式
OH-
①酸度计② pH 试纸③酚 酞或石蕊试 液
第 1 页
种子计划·高中无机化学实验知识总结 使用注意事项 (1)使用前要检查气密性。
请勿外传
(2)加入试剂时,先加块状固体。选择大小合适的块状固体试剂从容器上部排气孔放入,均匀置于球 形漏斗颈的周围,塞上带导气管的单孔塞后,打开活塞,再从球形漏斗口加入液作试剂,直至进入容器后 又刚好浸没固体试剂,此时关闭导气管上的活塞待用。 (3)启普发生器禁止加热使用。 (4)启普发生器常用于制取氢气、二氧化碳、硫化氢气体。不能用来制取乙炔和氮的氧化物等气体。
-
SO42-
取少 量待 测溶液 生成不溶于稀 于试 管中 ,加入 硝酸或稀盐酸 BaCl2 溶液再向沉 的白色沉淀 淀中加入稀盐酸。 取少量待测溶液 于试管中, 加入稀 盐酸后放出的气 体通入品红溶液 取少 量待 测溶液 于试 管中 ,加入 BaCl2 溶液再向沉 淀中加入稀盐酸。 加入稀盐酸后 放出的气体使 品红溶液褪色 加入 BaCl2 溶液 后生成白色沉 淀, 沉淀溶于稀 盐酸, 并放出刺 激性气味的气 体 生成不溶于稀 硝酸或稀盐酸 的白色沉淀 生成不溶于稀 硝酸或稀盐酸 的浅黄色沉淀 ①生成不溶于 稀硝酸的黄色 沉淀
Ba2++ SO42-=BaSO4↓
①稀盐酸、 品 红溶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for so 实验 3-8
探究 Al(OH)3 的
od 两性。
Al(OH)3 + 3HCl =AlCl3 + 3H2O Al(OH)3 + NaOH =NaAlO2 + 2H2O
re go 实验 3-9 a 制备 Fe(OH)2 和 g Fe(OH)3 并探究 in 其性质。
FeCl3 + 3NaOH = 3NaCl + Fe(OH)3↓ FeSO4 + 2NaOH = Na2SO4 + Fe(OH)2↓ 4Fe(OH)2 + 2H2O + O2 = 4Fe(OH)3
4
编审:赖咏梅
methin 兴华中学高三化学实验总复习——无机化学教材实验汇编
for so 实验 4-3
探究 H2 在 Cl2 中
od 的燃烧。 o 实验 4-4 g 探究氯水的漂白 re 作用。 a 实验 4-5 ing 探究干燥的氯气 e 能否漂白物质。 ir b 实验 4-6 e 检验 Cl-。 s in th 实验 4-7 g 探究 SO2 溶于水 in 的反应。 nd All th P92 科学探究 a 探究使 NO2 尽量 time 多地被水吸收。
(2)如图 3-13 组装仪器,分别取 Na2CO3 和 NaHCO3 固体置于试管底部,加热,观察并记录 实验现象。(注意实验结束时先撤导管,再撤酒
精灯。)
(3)在 2 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的 Na2CO3 和 NaHCO3,分别滴入少量稀盐酸,观察并记录 实验现象。
很多金属及其化合物在灼烧时都会使火
能稳定存在,属于介稳体系。
中的液体,在与光束垂直的方向进行观察,记录
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由于胶体粒子 实验现象。
对光线散射形成的)。利用丁达尔效应可以 (3)将 Fe(OH)3 胶体和泥水分别进行过滤,观
区分胶体和溶液。
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4Na + O2 = 2Na2O Na2O + H2O = 2NaOH 2NaOH + CO2 = Na2CO3 + H2O
把焊在玻璃棒上的铂丝(或光洁无锈的铁丝)
焰呈现特殊的颜色,即发生焰色反应。焰色 放入稀盐酸中洗净,放在酒精灯外焰上灼烧,直
反应是某些元素的性质。
至与原来的火焰颜色相同时为止。用铂丝(或铁
丝)蘸取 Na2CO3 溶液,在外焰上灼烧,观察火 焰的颜色。
将铂丝(或铁丝)再次用稀盐酸洗净后,在
外焰上灼烧至与原来的火焰颜色相同时,再蘸取
在 2 支试管中分别加入 5 mL 盐酸和 5 mL NaOH 溶液,再分别放入一小段铝片。过一段时 间后,将点燃的木条分别放在 2 支试管口,观察 并记录实验现象。
把水滴入盛有少量 Na2O2 固体的试管中,立 即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试管口;用手轻摸试管底 部;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观察并记
ll th 实验 4-1 A 制备 H2SiO3。
Na2SiO3 + 2HCl = 2NaCl + H2SiO3↓
and 实验 4-2 e 探究 Na2SiO3 的 ing at a tim 防火性。
Na2SiO3 具有耐火性。
并记录实验现象。 在 2 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 Al(OH)3 沉淀,
向其中一支试管中滴加 2 mol/L 盐酸,向另一支 试管中滴加 2 mol/L NaOH 溶液,边加边振荡, 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实验原理
主要操作
△
FeCl3 + 3H2O
Fe(OH)3 (胶体) + 3HCl
溶液中溶质粒子通常小于 1 nm(能通
过滤纸和半透膜),浊液中的粒子通常大于
(1)取 3 个小烧杯,分别加入 25 mL 蒸馏水、 25 mL CuSO4 溶液和 25 mL 泥水。将烧杯中的蒸 馏水加热至沸腾,向沸水中逐滴加入 5~6 滴饱和
在试管中加入少量 FeCl3 溶液,再滴入 NaOH 溶液,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在试管中加入少量 FeSO4 溶液,将吸有 NaOH 溶液的长滴管伸入到 FeSO4 溶液的液面下, 挤出 NaOH 溶液,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在 2 支试管中分别加入 5 mL FeCl2 溶液和 5 mL FeCl3 溶液,各滴入几滴 KSCN 溶液,观察并 记录实验现象。
在盛有 2 mL FeCl3 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少量 铁粉,振荡试管。充分反应后,滴入几滴 KSCN 溶液。再滴入几滴氯水。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在试管中加入 3~5 mL 饱和 Na2SiO3 溶液, 滴入 1~2 滴酚酞试液,再用胶头滴管逐滴加入稀 盐酸,边加边振荡,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取两个小木条(或滤纸条),分别放入蒸馏水 和饱和 Na2SiO3 溶液中,使之充分吸湿、浸透, 取出稍沥干(不再滴液)后,同时分别放置在酒
在 5 支试管中分别加入 2~3 mL 稀盐酸、 NaCl 溶液、Na2CO3 溶液、自来水、蒸馏水,然 后各滴入几滴 AgNO3 溶液,再分别加入少量稀 HNO3,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把盖有胶塞、盛有 SO2 气体的试管倒立在水 中,在水面下打开胶塞。待水面高度不再变化时, 在水下用胶塞塞紧试管口,取出试管,用 pH 试 纸测定溶液的酸碱度。在试管中保留 1/3 的溶液, 滴入 1~2 滴品红溶液,振荡。加热试管。观察并 记录实验现象。
△
2Na + O2
Na2O2
用镊子夹取存放在煤油中的一小块金属钠, 用滤纸吸干表面的煤油后,放在培养皿(或玻璃 片)上,用小刀切去一端的外皮,在空气中放置 一段时间,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把小块钠放在坩埚中加热,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ing at a 1
现象
编审:赖咏梅
结论或备注
methin 兴华中学高三化学实验总复习——无机化学教材实验汇编
so P48 科学探究 for 通过加热铝箔,
探究铝与氧气的
od 反应及氧化铝的 o 物理性质。 are g 实验 3-3 g 探究钠与水的反 in 应。 be P50 科学探究 ir 探究铁与水蒸气 e 的反应。 things in th 实验3-4 ll 探究铝与强酸、 A 强碱的反应。 and 实验 3-5 e 探究过氧化钠与 tim 水的反应。
NH3 的喷泉实验。 少量的水中,使烧瓶内的压强显著小于大气
od 压,形成喷泉。
如图 4-27 组装仪器,在干燥的圆底烧瓶里 充满 NH3,用带有玻璃管和胶头滴管(滴管里预 先吸入水)的塞子塞紧瓶口。倒置烧瓶,使玻璃
go NH3 + H2O
NH3•H2O
NH4+ + OH- 管插入盛有水的烧杯中(预先在水里滴入少量酚 酞试液),打开橡皮管上的止水夹,轻轻挤压滴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1)在 2 支试管中分别加入 1 g Na2CO3 和 1 g NaHCO3,观察两者的外观;分别滴入几滴水, 振荡试管,用手触摸试管底部;继续向试管内加 入 10 mL 水,用力振荡;向试管内滴入 1~2 滴酚 酞试液。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re 管,使少量水进入烧瓶,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a P98 探究 NH3 与 ing HCl、HNO3、H2 e SO4 的反应
NH3 + HCl = NH4Cl NH3 + HNO3 = NH4NO3 2NH3 + H2SO4 = (NH4)2SO4
将一支充满 NO2 的试管倒立于盛有水的水 槽中,当水面高度在试管中不再变化时,通过导 管向试管底部缓缓通入一定量 O2,直至溶液充 满整个试管。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ing at a 5
编审:赖咏梅
methin 兴华中学高三化学实验总复习——无机化学教材实验汇编
for so 实验 4-8
NH3 极易溶于水,较大量的 NH3 溶于较
2Na + 2H2O = 2NaOH + H2↑
向一个盛有水的小烧杯里滴入几滴酚酞试液, 然后把一小块钠放入水中,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
3Fe + 4H2O(g)
Fe3O4 + 4H2
2Al + 6HCl =2AlCl3 + 3H2↑ 2Al + 2NaOH + 2H2O=2NaAlO2 + 3H2↑
ing at a 2
编审:赖咏梅
methin 兴华中学高三化学实验总复习——无机化学教材实验汇编
for so P56 科学探究
探究碳酸钠和碳
od 酸氢钠的性质。 in their being are go 实验3-6 s 焰色反应。 e and All thing 实验3-7 tim 制备 Al(OH)3。
K2CO3 溶液,在外焰上灼烧,透过蓝色钴玻璃观 察火焰的颜色。
Al2(SO4)3 + 6NH3•H2O = 2Al(OH)3↓ + 3(NH4)2SO4
在试管里加入 10 mL 0.5 mol/L Al2(SO4)3 溶 液,向其中滴加氨水直至不再有明显变化,观察
ing at a 3
编审:赖咏梅
methin 兴华中学高三化学实验总复习——无机化学教材实验汇编
2Na2O2 + 2H2O = 4NaOH + O2↑
如图 3-8 组装仪器,在试管底部塞有一团湿 棉花,中部放置还原铁粉。整套装置试管口应略 低于试管底。铁粉与湿棉花的距离可近一些,加 热时用一盏酒精灯先后加热湿棉花和铁粉,把生 成的气体导入盛有肥皂液的蒸发皿中。反应一段 时间后,用坩埚钳夹取燃着的火柴去点燃肥皂泡, 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ir be 实验 3-10 e 检验 Fe3+。
FeCl3 + 3KSCN = Fe(SCN)3 + 3KC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