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教学模拟试题
小学学科创新模拟试卷

4.小学学科创新的主要驱动力包括_______、_______பைடு நூலகம்_______和_______。
5.小学学科创新的基本类型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
1.简述小学学科创新的目标。
2.简述小学学科创新的基本环节。
3.简述小学学科创新的评价标准。
4.简述小学学科创新的主要驱动力。
5.简述小学学科创新的基本类型。
##五、计算题(每题2分,共10分)
1.如果一个小学学科创新项目由5名教师和10名学生组成,那么该项目总共有多少名参与者?
2.某小学学科创新项目计划用3个月的时间完成,如果每个月的工作量为100小时,那么该项目总共需要多少小时的工作量?
##十、思考题(共10分)
学科创新在小学教育中的作用:
学科创新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它能够使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实际生活,提高学生的实用技能。学科创新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知识点总结
###一、小学学科创新的概念和重要性
3.小学学科创新项目的创新性评价占总分_______,实用性评价占总分_______,科学性评价占总分_______,艺术性评价占总分_______。
##六、作图题(每题5分,共10分)
1.请用流程图表示小学学科创新的基本环节。
2.请用树状图表示小学学科创新的驱动力。
##七、案例分析题(共5分)
某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分数时,采用了传统的教学方法,但发现学生学习效果不佳。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该教师决定进行学科创新。请分析该教师可以采取哪些学科创新方法来改进教学。
教师资格考试初中生物面试试题及答案指导(2025年)

2025年教师资格考试初中生物面试模拟试题(答案在后面)一、结构化面试题(10题)第一题题目:请结合初中生物课程特点,谈谈你对生物实验课教学的认识,以及如何在实验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第二题题目:请结合初中生物教学的特点,谈谈如何有效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生物教学?第三题题目:请结合初中生物教学实际,谈谈如何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生物学中的概念?第四题请谈谈你对“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生物教学目标的认识”。
第五题题目:请您解释什么是细胞分裂,并简述其在生物生长和发展中的重要性。
此外,请说明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区别,并举例说明它们分别在哪些生物过程中起作用。
第六题题目:请结合初中生物教学实际,谈谈如何设计一堂以“细胞的结构与功能”为主题的生物实验课?题目:请简述细胞分裂的过程,并解释其在生物体生长和发展中的重要性。
第八题题目:请结合初中生物课程标准,谈谈如何在一堂生物课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九题题目:请解释什么是细胞分化,并简述其在多细胞生物体发育中的重要性。
第十题题目:请结合初中生物教学实际,谈谈如何运用“探究式学习”方法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兴趣,并举例说明。
二、教案设计题(3题)第一题题目:请为初中生物课程中的“细胞结构与功能”这一章节设计一份45分钟的教案。
该课程面向的是八年级学生,假设学生已经具备了基本的细胞学知识。
教案需包含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包括导入、新课讲授、练习巩固、小结)及板书设计等要素,并要求在教案中融入互动环节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与参与度。
第二题题目:请设计一节初中生物课《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的教案,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
题目:假设你是一名初中生物教师,要求你为八年级的学生设计一节关于“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的课程。
该课程的目标是让学生理解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是如何从一个层次传递到另一个层次的,并且能够解释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概念。
课堂教学技能模拟试卷(十套) 加答案

课堂教学技能模拟试卷(十套)第一套一、单选题(每题1分,40题,共计40分)1、以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为出发点,教师通过生动而富有感染力的讲解、谈话或提问引起回忆,从而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的导入方法是()CA.直观导入 B.事例导入 C.经验导入 D.直接导入2、在教学《谈笑》一文时,教师叫了四位笑的表情不一,但乐于表演的学生站在讲台上,要求其他的学生观察他们的面部表情。
这种导入方法称为()BA.事例导入 B.表演导入 C.实验导入 D.经验导入3、教师用简洁明快的叙述或设问,直接把新旧知识的冲突展现在学生面前,以引起学习动机。
这种导入方法是()AA.直接导入 B.设疑导入 C.悬念导入 D.旧知识导入4、下列导入方法中,不能预先进行设计的是()BA.悬念导入 B.随机事件的导入 C.事例导入 D.表演导入5、关于直观导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A.适合于自然科学类内容的教学,人文社会科学类内容的教学则不适合B.有助于学生在直观感知中生成疑问C.实物、模型、幻灯、电视等蕴涵的内容必须与新教材有密切的联系 D.观察实物、模型、电视片等过程中,教师要及时提出问题,指明学生观察中的思考方向,促进他们的思维,为学习新教材做好准备6、下列表述中,不属于导入的功能的是()BA.激发学习兴趣 B.发展学生的自控能力 C.引起对所学课题的关注 D.为学习新知识做铺垫7、学生的学习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最主要的是受学习动机的支配。
这要求课堂导入需发挥()的功能。
AA.激发学习兴趣,引起学习动机 B.引起对所学课题的关注 C.为学习新知识做铺垫 D.明确学习目的8、课堂导入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充满意趣,引导学生不断去研究。
这反映了课堂导入的()原则。
B A.针对性 B.趣味 C.新颖性 D.规范性9、课堂导入不能为了导入而导入,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确定不同的导入方式。
这反映了课堂导入的()原则。
AA.针对性 B.趣味性 C.新颖性 D.规范性10、令学生耳目一新的新异事物,可以有效地刺激学生的感官,吸引学生的注意指向。
创新教学的试题及答案

创新教学的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创新教学的核心理念是什么?A. 知识传授B. 学生中心C. 教师主导D. 考试导向答案:B2. 以下哪项不是创新教学的特点?A. 互动性强B. 重视实践C. 强调记忆D. 鼓励创新答案:C3. 在创新教学中,教师的角色是什么?A. 知识的传授者B. 学习的引导者C. 学习的监督者D. 知识的创造者答案:B4. 创新教学中,学生通常被鼓励做什么?A. 死记硬背B. 独立思考C. 重复练习D. 遵守规则答案:B5. 创新教学中,课堂教学的模式通常是?A. 单向讲授B. 双向互动C. 单一模式D. 固定不变答案:B6. 创新教学中,评价学生学习成效的主要方式是什么?A. 考试成绩B. 作业完成度C. 创新能力D. 出勤率答案:C7. 创新教学中,课程内容的更新频率通常是?A. 每年更新B. 每学期更新C. 每学年更新D. 不定期更新答案:D8. 创新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是什么?A. 提高考试成绩B. 增强团队协作能力C. 减少教师工作量D. 增加课堂互动答案:B9. 创新教学中,教师通常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A. 通过考试压力B. 通过奖励机制C. 通过生动的教学方式D. 通过惩罚制度答案:C10. 创新教学中,教师如何评估学生的学习进度?A. 通过定期考试B. 通过课堂表现C. 通过作业完成情况D. 通过学生自我评价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创新教学中,教师可能会采用哪些教学方法?A. 翻转课堂B. 项目式学习C. 传统讲授D. 案例分析答案:ABD2. 创新教学中,学生可以采取哪些学习方式?A. 自主学习B. 合作学习C. 被动接受D. 探究学习答案:ABD3. 创新教学中,课程资源可能包括哪些?A. 教科书B. 网络资源C. 实验器材D. 教师讲解答案:ABC4. 创新教学中,教师如何促进学生的批判性思维?A. 提出开放性问题B. 鼓励学生提出不同意见C. 仅提供标准答案D. 引导学生进行深入讨论答案:ABD5. 创新教学中,如何评价学生的创新能力?A. 通过创新项目B. 通过传统考试C. 通过学生作品集D. 通过课堂表现答案:ACD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创新教学与传统教学的主要区别。
创新教学练习题1及答案

莇创新教学模拟试题螄一、填空题(每小题3 分,共15 分)蒆1、发散思维的基本特征有______ 、_____ 、。
薃2、学生的学习活动能否顺利开展,从智力因素上说,主要源于三大障碍:—、—、—;从非智力因素上说,也常出现—、—、—三种障碍。
芀3、创新型学生的学习特点有—、—、—、—。
羈4、建立创新目标,设立切实可行的目标体系可以从—、—、—等方面入手。
芅5、教学创新评估应坚持的基本原则有—、—、—。
蚃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5分)蚁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教学创新蒅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 分,共30 分)肄1、素质教育的根本宗旨是()螃A、提高国民素质B、贯彻教育方针C培养四有新人D适应市场经济需要螈2、创新过程的工作系统是()腿A、创造欲、责任心B、创新思维C创新能力D创新情感螂3、教学创新的基本原则中,()要求教师统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袃A、综合优化原则B、参与性原则C价值性原则D对象性原则膈4、根据事物之间在形状、结构、性质、作用等某方面存在着的互不相同或彼此相反的特点,进行联想,引发出某种新思考、新设想叫()薅A、相似联想B再造想象C、原创想象D对比联想袅5 、()是不以现成的描述为依据,而在头脑中独立地塑造出全新的形象的心理活动过程。
羃A、相似联想B原创想象C、再创想象D连锁想象蕿6、()是把事物放到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去考察事物运动的特点和它的本质的一种思维特征。
莇A、思维B多向思维C、纵向思维D横向思维薄7、如果说创新意识是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的起点,()则是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内核。
肃A、创造性思维B、发散思维C集中思维D逆向思维羀8 、指导——自学教学方法中的教师充当的角色是()螅A、认知的引路人B、学习的指导者C、控制者D知识的构建者莃9、()是创造力在教学创新活动中的出发点和起动器肂A、教师的创新意识B、学生的创新意识C、创新精神D创新能力莁10、一个人期望自己成为什么人,他就有可能成为那样的人。
创新教学试题及答案

创新教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创新教学法中,以下哪一项不是常见的教学策略?A. 翻转课堂B. 传统讲授C. 项目式学习D. 合作学习答案:B2. 在创新教学中,教师的角色通常是什么?A. 知识的传授者B. 学习的引导者C. 知识的创造者D. 学习的监督者答案:B3. 以下哪一项不是创新教学法中常用的评价方式?A. 形成性评价B. 终结性评价C. 同伴评价D. 学生自评答案:B4. 在创新教学中,学生通常需要完成哪些任务?A. 阅读和记忆B. 研究和探索C. 重复和练习D. 考试和测试答案:B5. 创新教学法强调的是以下哪一项?A. 知识的掌握B. 技能的培养C. 创新思维的培养D. 考试分数的提高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创新教学法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________。
答案:主动性2. 翻转课堂模式中,学生在课堂外完成________,课堂上进行________。
答案:知识学习;深入讨论3. 项目式学习中,学生通过________来解决实际问题。
答案:合作4. 创新教学法中,教师需要________学生,帮助他们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
答案:引导5. 创新教学法鼓励学生进行________,以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
答案:探究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创新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的主要区别。
答案:创新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的主要区别在于教学方法、教师角色和学习评价方式的不同。
创新教学法更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和探究学习,教师的角色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评价方式也更注重形成性评价和过程评价,而不仅仅是终结性评价。
2. 在创新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实施项目式学习?答案:在创新教学中,有效地实施项目式学习需要教师精心设计项目任务,确保任务具有挑战性和实际意义;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指导,帮助学生获取信息和解决问题;鼓励学生进行团队合作,培养他们的沟通和协作能力;最后,通过展示和评价环节,让学生反思学习过程,巩固学习成果。
教师教学能力竞赛试题及答案

教师教学能力竞赛试题及答案试题一1. 请简要说明教学设计的重要性及其对学生学习的影响。
教学设计是教师为了达到特定教学目标而制定的一系列教学活动的计划和组织。
它对学生学习具有重要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教学设计能够帮助教师系统地组织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确保教学过程的连贯性和有效性,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
- 教学设计能够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进行个性化的设置,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 教学设计能够合理安排教学时间和资源,使学生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最大的学习收益。
- 教学设计能够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因此,合理的教学设计对学生学习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2. 请列举并简要描述三种常用的教学方法。
- 讲授法:教师通过系统的讲解和演示,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
这种教学方法适用于知识传授和技能培养的情况,能够帮助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
- 讨论法: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这种教学方法适用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 实践法:教师通过实践活动和实际操作,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践和实验,从而巩固和应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这种教学方法适用于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请简要说明评价教学效果的常用方法和指标。
评价教学效果是对教学过程和教学成果进行客观评价的过程,常用的方法和指标包括:- 学生学习成绩:通过考试、测验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评价,反映学生对所学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
- 学生参与度: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包括提问、回答问题、讨论等方式,评价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 学生反馈:通过学生的口头或书面反馈,了解学生对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的感受和评价,从而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
- 教学观察:通过教师的观察和记录,评价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方法、教学环境、教学资源等方面的情况,从而评估教学效果。
初中生物教学创新(含学习方法技巧、例题示范教学方法)

初中生物教学创新第一篇范文:初中生物教学创新在新时代背景下,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初中生物教学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生物学素养,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我们需要对初中生物教学进行创新。
本文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探讨初中生物教学的创新策略。
二、教学理念创新1.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在生物学习中找到乐趣,实现全面发展。
2.素质导向:注重培养学生的生物学素养,强化对学生生物科学知识、技能、方法和情感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
3.实践创新:强调实践在生物学教学中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开展科学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内容创新1.整合资源:优化生物教学内容,整合教材、网络资源、社会热点等多方面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素养。
2.贴近生活: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选取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生物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际应用能力。
3.关注前沿:关注生物学领域的前沿动态,引入最新的科研成果,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四、教学方法创新1.启发式教学:运用问题驱动、情境教学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合作学习:倡导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境模拟:利用多媒体、模型等教学工具,创设生动直观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模拟实践中掌握生物学知识。
五、教学评价创新1.过程评价: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讨论、实验操作、探究活动等方面的表现,全面评价学生的生物学素养。
2.多元化评价:采用学生自评、同伴评价、教师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生物学学习成果。
3.发展性评价:关注学生的发展潜力,以鼓励为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促进学生的持续发展。
初中生物教学创新是时代发展的需求,也是提高学生生物学素养的有效途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新教学模拟试题
一、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发散思维的基本特征有__、__、__。
2、学生的学习活动能否顺利开展,从智力因素上说,主要源于三大障碍:__、__、__;从非智力因素上说,也常出现__、__、__三种障碍。
3、创新型学生的学习特点有__、__、__、__。
4、建立创新目标,设立切实可行的目标体系可以从__、__、__等方面入手。
5、教学创新评估应坚持的基本原则有__、__、__。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5分)
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教学创新
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素质教育的根本宗旨是()
A、提高国民素质
B、贯彻教育方针
C、培养四有新人
D、适应市场经济需要
2、创新过程的工作系统是()
A、创造欲、责任心
B、创新思维
C、创新能力
D、创新情感
3、教学创新的基本原则中,()要求教师统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A、综合优化原则
B、参与性原则
C、价值性原则
D、对象性原则
4、根据事物之间在形状、结构、性质、作用等某方面存在着的互不相同或彼此相反的特点,进行联想,引发出某种新思考、新设想叫()
A、相似联想
B、再造想象
C、原创想象
D、对比联想
5、()是不以现成的描述为依据,而在头脑中独立地塑造出全新的形象的心理活动过程。
A、相似联想
B、原创想象
C、再创想象
D、连锁想象
6、()是把事物放到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去考察事物运动的特点和它的本质的一种思维特征。
A、思维
B、多向思维
C、纵向思维
D、横向思维
7、如果说创新意识是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的起点,()则是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内核。
A、创造性思维
B、发散思维
C、集中思维
D、逆向思维
8、指导——自学教学方法中的教师充当的角色是()
A、认知的引路人
B、学习的指导者
C、控制者
D、知识的构建者
9、()是创造力在教学创新活动中的出发点和起动器
A、教师的创新意识
B、学生的创新意识
C、创新精神
D、创新能力
10、一个人期望自己成为什么人,他就有可能成为那样的人。
我们称这种执着追求而成真的现象为()
A、期望效应
B、皮格马利翁效应
C、心理认同
D、需要效应
11、()要求学生在学习中对所接受的某项知识出处或源泉进行认真的探索和追溯,并经过分析、比较和求证,以掌握该知识的整个体系。
A、直接式学习法
B、模仿式学习法
C、探源索隐学习法
D、创新性阅读法
12、()是教学创新的根本目的和价值体现。
A、创新意识
B、创新情感
C、创新能力
D、创新思维
13、教学创新评估的焦点应放在()上,以学生的和谐发展为根本目的。
A、教师主体
B、学生主体
C、教师、学生双主体
D、教材
14、学校领导者关于学校发展的根本看法中,最核心的发展观应是()
A、发展是硬道理
B、以创新求发展
C、以质量求生存
D、以效益求发展
15、教学创新要求学校教育在培养目标上要树立新的质量观、应该确立的首要的质量标准是
()
A、分数
B、知识量
C、思维品质
D、身心健康
四、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以下对素质教育的理解中正确的有:()
A、素质教育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根本任务
B、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C、素质教育是一种教育观念,一种教育理论,但不是教育实践
D、实施素质教育更有利于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E、素质教育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产物
2、以下关于教学创新的理解正确的有:()
A、教学创新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内涵
B、教学创新是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兴趣、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为目的的教学过程
C、教学创新是素质教育在教学活动中的深入和细化
D、教学创新体现了素质教育的本质特点
E、实施教学创新根本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教学创新主张在教学中应尽力做到以下几点()
A、参与学习
B、主动学习
C、创造地学习
D、积极学习
E、发挥想象
4、教学创新的理论依据主要有()
A、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
B、心理科学基础
C、教育科学基础
D、教育实践基础
E、党的教育方针
5、发散思维的基本特征有()
A、流畅性
B、变通性
C、独特性
D、多维性
E、相关性
6、创新性的指导——自学教学具有的主要特点有()
A、教师是问题的创造者,而不是最后的解决者
B、教师在指导过程中进行有效地点拨,将学生的思维活动及时引向深入,并抓住有利时机促进学生自学的发展。
C、教师的指导功能集中表现在组织学生自学上
D、学生的自学进程是在教师有条不紊的指导控制之下进行的
E、不仅遵循了学生认识事物的客观规律,而且也符合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
7、质疑——发现教学有这样的一些优点,主要表现为()
A、能充分地利用和开发学生的智慧潜力
B、可以促使学生的学习由外部动机向内部动机的转换
C、可以培养学生学会发现、学会探究、学会学习的自学能力
D、有助于学生更加长久地保持和记忆教学知识点
E、有利于学生之间的相互启发
8、创新型学生的学习具有自身的特点,比如:()
A、善于质疑
B、有自信心
C、勤于思考
D、勇于创新
E、理论联系实际
9、在如何培养创新性学习能力这一问题上,我们认为一般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A、具有创新意识
B、学会提出问题
C、养成学习习惯
D、要从科研起步
E、从“要我学”到“我要学”
10、校长在学校实施教学创新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
A、校长是学校实施教学创新的宣传动员者
B、校长是学校实施教学创新的组织领导者
C、校长是学校实施教学创新的检查督促者
D、校长是学校实施教学创新的执行者
E、校长是学校实施教学创新的指导者
五、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举例说明教师应如何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为什么?
2、结合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精心设计一堂具有创新性的教学方案。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
2、知识障碍、方法障碍、思维障碍、动力障碍、意志障碍、行为习惯障碍
3、善于质疑,有自信心、勤于思考、勇于创新
4、学习成绩、创新人格、创新能力
5、全面性、个体性、动态性
二、名词解释:
1、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以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为目的,以提高国民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劳动技能、身体心理素质为宗旨的全面发展教育。
“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
2、创新教育:也称创造教育。
广义的创新教育,指对人的创造力的开发,主可指创造技法和创造性思维的训练。
狭义的创新教育指在学校教育中,对学生的创新品质、创新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通过创新教育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同时,在认知结构和人格结构中,培养构成创造力所需要的一些特质。
3、教学创新是指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兴趣、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为目的的教学过程。
三、单项选择题:1)A 2)C 3)A 4)D 5)B 6)D 7)A 8)A
9)A 10)B 11)C 12)C 13)B 14)B 15)D
四、多项选择题:1)ABD 2)ABCDE 3)ABC 4)ABCD 5)ABC 6)ABC 7)ABCD 8)ABCD 9)ABCD 10)ABC
五、论述题
1、参考第四章内容,联系实际回答。
答案不求一致,若有创新观点,并能自圆其说者,可酌情给予高分。
2、参考第二章内容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