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干扰及其对医疗仪器设备的影响与对策(一)
医疗电子仪器使用中的干扰和抑制措施

医疗电子仪器使用中的干扰和抑制措施摘要:现如今,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逐步攀升以及科技技术的飞速发展下,大量精密仪器在我国医疗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并取得显著效果。
但在实际应用医疗电子仪器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这些仪器较为容易被外界干扰而失去一定功能,进而直接性的影响到医疗工作的有效开展。
基于此,本篇文章主要围绕于医疗电子仪器,所阐述使用过程中所受到的干扰,并依据相应干扰来提出较为有效的抑制措施,旨在进一步保障医疗电子仪器的有效性、成效性,充分发挥出自身的使用效果。
关键词:医疗电子仪器;干扰;抑制措施引言医疗电子仪器在使用过程中所出现的干扰情况会直接性的影响到自身的应用有效性,并给医疗工作的顺利开展带来诸多的障碍和困难。
因此,我们应当及时认知到有效抑制医疗电子仪器使用中所遇干扰的重要性、必要性,以此采取有效对策进行抑制,让所应有的医疗电子仪器能够正常运作及使用,准确获取到患者的诊断信息,为医疗工作的有序进行提供更多的有效助力。
一、医疗电子仪器使用过程中所遇的干扰(一)接地不当引起的干扰医疗电子仪器设备在正式运用前,其电源内会有接地线路,主要目的则是在发生故障后能够将溢出的电流导入于地下,但相应人员在接地的环节中,应当基于其适宜、科学的基础上操作,以免由于接地的不当而引发的干扰现象,给医疗电子仪器设备的正常使用带来影响。
即便区域相同,不同接地点间很有可能存在电势不相等的现象,如果在这种情况下仍然接地,是会引发大地环流现象的,进而给医疗电子仪器带来干扰[1]。
(二)电源线引起仪器内部的干扰医疗电子仪器设备的正常运作离不开电源的供电,其过程则是由电源线来传输电流至仪器。
但在这一环节中,极为容易受到电磁干扰而将受干扰的电流输入于医疗电子仪器内,进而致使仪器设备的内部产生干扰。
深究其内容发现,致使医疗电子仪器设备的内部出现干扰现象的原因较多,主要为以下几点内容:第一,医院内的医疗电子仪器设备较为丰富,但其设备在正常运转过程中会造成电磁的干扰;第二,其他医疗电子仪器设备的正常开启与停止应用都会给一个正常运转的仪器带来干扰,因为在仪器启停时,会产生一定的脉冲信号,以此在引入到正常运转仪器的内部时,会出现一定的干扰;第三,患者身体在与医疗电子仪器设备相连接的导线会产生电场耦合,进而致使干扰现象的产生。
医疗设备中电磁干扰技术解决方案

医疗设备中电磁干扰技术解决方案所谓电源干扰是指电气或电子装置在运作期间,因其电磁波产生的电磁会干扰其本身和其它装置的正常运作,影响它们的性能,甚至对会对人类的健康产生影响或造成危害,我们称这些装置具有电磁干扰性((EMI)o对于电磁干扰,许多人看不见,摸不着,对它感触不深。
许多人可能有过类似的经历,如果您正在用固定电话进行通话,电话机附近的手机有短信或电话打进时,您正在通话的听筒里会听到一阵阵杂音,引起电话通话质量下降的原因就是平时不为许多人重视和认识的电磁干扰。
电磁干扰EMI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比如手机对收音机信号的干扰,无线电发射塔对周边较敏感设备的影响,如造成电视机画片不清晰、重影等,更极端的例子还有中央电视台曾就广州白云机场附近寻呼台林立,导致客机不敢起飞、降落·一,电磁干扰造成的影响不胜枚举,而且它看不见,摸不着、闻不见,分布于空中,潜伏于地下,能造成飞机、轮船、车辆和电气、电子产品运行失真、失常,甚到损坏……这主要是电子设备的数量和种类增加,空间电磁波频段不断扩大,使得电磁环境日益复杂,电子系统受电磁干扰的影响而偏离正常的工作状态,甚至瘫痪的情景在各行各业时有发生,本篇文章着力讨论电磁干扰对医用设备的影响及对策。
医疗设备在诊断和治疗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使得电磁干扰对其的影响直接关系到患者的人身安全,目前医疗设备小型、高灵敏度和智能化的实现,使它们更易受电磁干扰的影响,特别是那些抗干拢能力差的(即电磁兼容性差的诊断仪器,为医生提供了失真的数据、波形及图像等信息,使得医生不能做出正确诊断,当然会影响有效的治疗,甚至危及人的生命,国际有许多这方面的报道。
经美国FDA认定的疑为因医疗器械受电磁干拢引发的事故;植人心脏起搏器的患者在乘坐救护车急救过程中,因救护人员使用双向无线通讯设备而导致起博失效。
病人监护仪受电磁干扰影响,致使病人因检测不出心律不齐而死亡。
设备的CAT显示器上过度干扰,医务人员难以判断心率,致使病人无法复苏。
电磁干扰对医疗设备检定及使用过程的影响及解决方法

51中国设备工程Engineer ing hina C P l ant中国设备工程 2019.02 (下)1 电磁干扰的危害电磁干扰是人们早就发现的电磁现象,是一种会干扰电缆信号并降低信号完好度的电子噪音。
电磁干扰一般是由电磁辐射发射源产生,比如一些电器、电子设备等都属于电磁辐射发射源。
因为电子类设备在工作时会产生电磁波,本身电磁波就有辐射,而且会对其它设备产生干扰,影响其他设备的信号传输,继而导致设备运行出现妨碍,或者引发故障。
另外,大批量的电磁干扰集中起来也会形成电磁污染,对环境造成影响。
电磁干扰可能产生的危害,一方面是对电子系统、设备的危害。
强烈的电磁干扰或者集中的电磁干扰可能使灵敏的电子设备因过载而损坏。
这主要是因为电子设备都会发出电磁波,设备放置太近相互之间就会出现干扰,使设备过度加载或截断传播路径而出现损坏或影响使用,特别是对于一些灵敏度要求高的设备来说,比如说制导导弹、飞机、雷达等。
另一方面就是对人体产生的危害,电磁辐射进入人体细胞组电磁干扰对医疗设备检定及使用过程的影响及解决方法强学栋(南通市计量检定测试所,江苏 南通 226001)摘要:当今医疗设备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出现了很多先进的用于生命体征监测、检查、治疗等的设备,为医疗卫生服务质量的提升做出了贡献。
医用设备的正常可靠应用直接关系到患者的诊治和安全,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医疗设备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灵敏度和准确度下降等问题,对医疗卫生服务造成一定影响。
大部分医疗设备都有计量检定规程和计量校准规范,应严格按照检定规程或者校准规范要求进行检定或者校准。
此外,电磁干扰会导致医疗设备的灵敏度下降,检定结果不准确,进而导致设备使用不顺利,出现医疗问题。
对电磁干扰对医疗设备的影响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地解决措施。
关键词:医疗设备;电磁干扰中图分类号:R197.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711(2019)02(下)-0051-02织会发生局部热效应和非热效应,且电磁干扰在1~3GHz 范围内热效应最为严重,但不同频率的电磁辐射产生的危害程度并不一致,比如说低于1GHz 时主要会带来皮肤组织感觉迟钝,深部组织受热而损伤等。
复杂电磁环境下医疗设备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生 装备 性 能 的 干扰 , 升 卫 勤保 障 能 力 . 当前 各级 医疗 卫 生机 构 面 临的 严 峻 而 又 现 实的 问 题 。 只有 立足 现 有 , 于 提 是 勇 实践, 自主 创新 , 强 复 杂 电磁 环 境 下 的综 合 卫 勤保 障演 练 , 加 掌握 各 类 医疗仪 器设 备 在 复 杂 电磁 环 境 下 使 用 的 特 点 和
E up n o ma。0 9 3 ( )14 1 5 1 】 q ime t u l O ,O 2 :1 — 1 ,1 J 2 7
Ke r s c mpe lc mma n t ; d c l q i me t e e t0 g e i i td r n e c u t r e s r y w0 d o lx ee t g e i me ia up n ; 1c r ma n t n e . e c ; o n e r a u e c e c e n
c mp e e s e me i a s p o te e cs n e h o I ae lc mma n t n i0 me t o ma tr v ro s tp s o o r h n i dc l u p r x r i u d e i e v r n n ,t s a i u y e f c e
E i e t et na dS r tg f dc l lp n d rCo l xs n s o n tae yo t Qu i Me i I me t a Eq i Un e mpe x
电磁干扰如何影响医疗设备的运行

电磁干扰如何影响医疗设备的运行在当今高度科技化的医疗环境中,医疗设备的精确运行对于患者的诊断、治疗和监护至关重要。
然而,电磁干扰这一无形的“敌人”却可能悄悄地对医疗设备的正常工作造成严重影响。
电磁干扰,简单来说,就是指任何能中断、阻碍、降低或限制电子设备有效性能的电磁能量。
这种干扰可能来自各种源头,包括但不限于电力线、无线电发射设备、移动电话、微波炉,甚至是其他医疗设备本身。
首先,让我们看看电磁干扰对医疗设备的具体影响方式。
电磁干扰可能会导致医疗设备的测量结果出现误差。
例如,在心电图机中,如果受到电磁干扰,所记录的心电图可能会出现异常的波形,从而影响医生对患者心脏状况的准确判断。
血压计可能会给出不准确的血压读数,导致错误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对于一些生命支持设备,如呼吸机和心脏起搏器,电磁干扰的影响可能更加严重。
呼吸机的工作异常可能会导致患者呼吸不畅,危及生命。
而心脏起搏器如果受到干扰,可能会出现起搏频率异常,甚至停止工作,给患者带来极大的危险。
影像诊断设备,如 X 射线机、CT 扫描仪和 MRI 机器,也容易受到电磁干扰的影响。
电磁干扰可能会导致图像出现伪影、模糊或者失真,影响医生对疾病的诊断。
特别是在 MRI 设备中,由于其工作原理对磁场的稳定性要求极高,任何微小的电磁干扰都可能导致磁场不均匀,从而影响成像质量。
那么,电磁干扰是如何进入医疗设备的呢?一种常见的途径是通过电源线。
电力线上的噪声和干扰信号可以传导到医疗设备中,影响其内部电路的工作。
另外,空间辐射也是电磁干扰的重要传播方式。
无线电波、微波等可以直接辐射到医疗设备的敏感部件上,引起干扰。
医疗设备自身的设计和防护措施不足也是导致容易受到电磁干扰的原因之一。
一些设备可能没有足够的屏蔽措施来阻挡外部的电磁辐射,或者内部电路的抗干扰能力较弱。
为了减少电磁干扰对医疗设备的影响,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是非常必要的。
在医院的规划和建设阶段,就应该考虑电磁兼容性的问题。
电磁干扰对电子设备的影响与防护

电磁干扰对电子设备的影响与防护电磁干扰是指电磁场中的能量在电磁传输路径上发生的干扰现象。
它对电子设备的正常运行造成了诸多问题,因此,对于电磁干扰的影响和防护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电磁干扰的影响1.对电子设备正常工作的影响:电磁干扰会引起电子设备的干扰电流和干扰电压,从而导致设备的误差和故障。
特别是对于精密电子设备,如医疗器械、航空仪表等,干扰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
2.对通信系统的影响:电磁干扰会导致通信系统的接收信号质量下降,从而影响通信质量和传输速度。
这对于无线通信系统尤为重要,因为它们更容易受到电磁干扰的影响。
3.对生活和工作环境的影响:电磁干扰会产生噪音和电磁波辐射,对人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潜在风险。
尤其是长期处于电磁干扰环境中的人们可能会出现焦虑、失眠等健康问题。
二、电磁干扰的防护措施1.合理导线布局:通过合理布局电器设备之间的导线,避免电源线与信号线交叉布置,减少相互之间的干扰。
2.引入地线:为电子设备引入地线,将干扰电流通过地线引导到地面,减少设备之间的干扰。
3.使用屏蔽材料:在电子设备的外部壳体和关键元件上使用屏蔽材料,以阻挡外部电磁场对设备的干扰。
4.使用滤波器:在电源线路上安装滤波器,以滤除电源中的高频干扰信号。
5.增加设备的抗干扰性能:在设计电子设备时,应优先考虑其抗干扰能力,采取适当的屏蔽和过滤技术,降低其对外界电磁场的敏感度。
6.加强室内电磁环境管理:合理布局电子设备,避免电磁辐射交叉干扰。
减少电子设备数量和使用频率,尽量使用低功率和低辐射设备。
7.加强监测和测试:定期对电子设备进行电磁干扰测试,了解设备的抗干扰性能,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修复和维护。
三、注意事项1.合法使用设备:不得使用未经授权或违规的电子设备,避免因不合规使用设备导致电磁干扰问题。
2.保持设备良好状态:定期清洁设备,确保设备的良好接地,避免接地线或连接线松动或断裂。
3.加强员工培训:加强对员工的电磁干扰防护知识的宣传和培训,提高他们对电磁干扰的认识和应对能力。
电磁干扰会对医疗器械的精准度造成什么影响

电磁干扰会对医疗器械的精准度造成什么影响在当今的医疗领域,医疗器械的精准度对于疾病的诊断、治疗和患者的生命健康至关重要。
然而,电磁干扰这一无形的“敌人”却可能悄悄地影响着医疗器械的正常运行,从而对其精准度产生一系列不容忽视的影响。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电磁干扰。
电磁干扰是指任何能使电子设备或系统性能下降,或者对其正常工作产生不良影响的电磁现象。
它可以来自自然界,如雷电、太阳黑子活动;也可以由人类活动产生,如无线电通信、电力设施、电子设备等。
当电磁干扰影响到医疗器械时,最直接的后果就是测量数据的误差。
以心电图机为例,这是一种用于检测心脏电活动的重要设备。
如果在其工作过程中受到电磁干扰,可能会导致心电图的波形出现畸变,使得医生难以准确判断心脏的节律和功能。
原本清晰的 P 波、QRS 波和T 波可能会变得模糊不清,或者出现额外的杂波,从而影响医生对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等疾病的诊断。
血压计也是常见的医疗器械之一,电磁干扰可能会导致其测量结果不准确。
电子血压计通常依靠传感器来检测动脉内的压力变化,如果周围存在较强的电磁辐射,可能会干扰传感器的正常工作,使测量出的血压值偏高或偏低。
这对于高血压患者的治疗和病情监测来说,无疑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在医疗成像设备中,如 X 光机、CT 扫描仪和磁共振成像(MRI)设备,电磁干扰的影响同样不可小觑。
X 光机和 CT 扫描仪在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电子信号,如果受到外部电磁干扰,可能会导致图像出现伪影、条纹或模糊不清的情况,影响医生对病变部位的观察和诊断。
而 MRI 设备则对电磁环境要求更为严格,因为它本身就是依靠强大的磁场和射频脉冲来生成人体内部的图像。
任何外部的电磁干扰都可能破坏磁场的均匀性或干扰射频信号,导致图像质量下降,甚至出现错误的诊断结果。
除了直接影响测量和成像的精准度外,电磁干扰还可能导致医疗器械的控制功能出现异常。
例如,在手术中使用的电动手术器械,如果受到电磁干扰,可能会出现转速不稳定、切割力度不均匀等问题,增加手术的风险。
医疗机构电子计量设备使用中的电磁干扰分析与改善方法

需要 减少一些 安全事故 的产生 。 在具体生 产期 间, 一些工作 都需 立 风 险识 别 体 系 、 风险预警体系等 。 要按 照一定规 范和制度 , 促进操作 工作 的优 化实施 。 当产生 一些 3 . 5提高人员素质 突发 事件后 , 要为其提 出有效 的应 急预案 , 保证编 制的应急 预案 在 电力 应急 管理工 作 中, 提 高工作 人 员的综合 素质 十分 重 能够 应用到合 理范 围内。 在对预案 进行合理 编制期 间, 需要 准备 要。 企业 的工 作人员和 人才需要正 确认识到 管理工作 的重要性 , 相关小组 , 促进工作计划 的完好 实施 。 还需要根据企业 、 各个部 门 促进人性化 管理 工作 的执 行, 保证能够提高工作人 员的专业性和 的实际情况 , 为工作 任务进行合 理编制 , 促进应 急预案执行 的更 能力 , 激发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 保证他们更愿意参与到工作 中, 促
.
M a k i n g m e d i c a l e l e c t r o n i c m e t e r i n g e q u i p m e n t m o r e a c c u r a t e a n d r e l i a bl e s e r v i c e f o r p a t i e n t s .
t r o n i c m e a s u ri n g e q u i p m e n t c a n n o t r u n n o r m a l l y , l e a d i n g t o t h e p a t i e n t ’ S d i a g n o s i S e r r o r ,t h e t r e a t m e n t c a n n o t b e n o r m a l a n d e v e n e n d a n g e r t h e s a f e t y o f p e o p l e ’ S l i v e s .I n t hi s p a p e r ,t h e m a i n f a c t o r s o f e l e c t r o m a g n e t i c i n t e r f e r e n c e ,t h e s o u r c e o f i n t e r f e r e n c e ,t h e i n f l u e n c e o f e l e c t r o n i c ̄ e a s u r e m e n t e q u i p m e n t ,t h e c a u s e o f t h e s e a r c h , i m p r o v e m e n t m e t h o d s a r e d i s c u s s e d .L e t U S u s e t h e m e d i c a l e l e c t r o n i c m e a s u r e m e n t e q u i p m e n t t o r e d u c e t h e o c c u r r e n c e o f e l e c t r o m a g n e t i c i n t e r f e r e n c e ,i n t e r f e r e n c e c a n b e f r o m w h a t a s p e c t s t o e l i m i n a t e i n t e r f e r e n c e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磁干扰及其对医疗仪器设备的影响与对策(一)
摘要:随着医疗仪器设备现代化程度的进一步提高,由于干扰致使仪器设备不能正常工作,同时有损系统的现象日趋严重。
当电场强度超过2.4G时,可以损坏集成电路;如果磁场强度达到0.03G时,可以使无屏蔽的仪器设备误动作。
为了有效地抑制干扰,提高仪器设备工作的可靠性,在基层维修人员中宣传、普及抗电磁干扰知识,特别是抗电源线上的电磁干扰知识尤为重要。
本文就其进行重点讨论,诚望有所裨益。
关键词:干扰;干扰方式;干扰类型;防护方法与技术1干扰
1.1干扰的方式
干扰分为差模干扰、共模干扰和串模干扰。
差模干扰又叫常模干扰、横模干扰或对称干扰,它是指叠加在线路电压正弦波上的干扰,是载流导体之间的干扰。
如电网的过欠压、瞬态突变、尖峰等。
共模干扰又叫纵模干扰、不对称干扰和接地干扰,它是指产生于电网与零线之间的干扰,是载流导体与大地之间的干扰,是由辐射或干扰耦合到电路中来的。
如尖峰干扰、射频干扰、零线与地线间的稳态电压等。
串模干扰是指外界磁场电场引起的干扰。
如变压器漏磁、偏转电场引起的干扰等。
1.2干扰的类型
电源干扰的类型包括电压降落(如重载接通造成电网电压下降)、失电(如雷电、变压器故障或其它因素造成的短时停电)、频率偏移(如区域性电网故障或发电机不稳定等)、电气噪声(如开关电源或大功率逆变设备等产生的电磁骚扰、无线电信号、电厂或工业电弧等)、浪涌(如突然减轻负载、变压器抽头不当等)、谐波失真(如整流、变频调速和开关电源的工作)和瞬变(如雷击、大功率开关的切换、对电感性负载的切换)等。
l.3干扰对医疗仪器设备的影响
心脑电图机、监护仪、超声诊断仪、针灸电疗仪或银针直接接触人体的仪器设备等,特别是检测人体生物电信号的仪器设备,由于信号非常的微弱,如果受到干扰,就会在检测结果如波形、图形、图像上叠加一种类似于某些病变的畸变造成误诊,同时还会引起微电击,严重时还有生命危险。
如果是带有计算机系统的医学仪器设备,当共模干扰中的尖峰干扰幅度达到2V~50V,时间持续数微秒时,可引起计算机逻辑错误、信息丢失等。
强磁场会使显像管、X线影像增强管显示图象变形失真;加速器射线偏移;计算机磁盘、磁卡记录数据破坏;呼吸机工作失灵;心脏起博器工作失效等。
2抑制干扰的常用方法
2.1接地
在阐述接地之前,必须弄清地线与零钱、保护接地和保护接零的基本概念。
即:地线是指连接地球通向大地的金属连接线,而零线是我国电力部门提供的工作线路;保护接地是将仪器设备的金属外壳接上地线,在外壳由于干扰引起带电时,电流沿地线流入大地,达到保护人身和仪器设备安全的目的。
而保护接零是将仪器设备的金属外壳与电源的零线连接起来,在短路时,立即烧断保险,以达到切断电源的目的。
在这个问题上,不少基层维修人员概念模糊不清,甚至混为一谈,必须予以区别。
2.1.1仪器设备的信号接地
①浮地把电路的“零”电位或设备的“零”电位与公共接地系统,或可能引起环流的公共导线绝缘,即不接地,使此“零”电位相对于大地的零电位来说是个悬空的“零”电位。
常用的方法有变压器隔离和光电耦合隔离。
浮地的优点是抗干扰能力强,缺点是静电积累。
当电荷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在设备地与公共地之间的电位差可能引起剧烈地静电放电,而成为破坏性很强的骚扰源。
解决的方法是在浮地与公共地间跨接泄放电阻、阻值的大小以不影响设备漏电流的要求为宜。
②单点接地电路和设备中凡需要接地的点都接到被定义的只有一个物理点为接地参考点的
点上就称为单点接地。
对一个系统如果采用单点接地,每个设备都要有自己的单点接地点,然后各设备的地再与系统中唯一指定的参考接地点相接。
缺点是系统工作频率很高时呈某种电抗效应,引起接地效果不佳。
③多点接地多点接地是指设备中凡需接地的点,都直接接到离它最近的接地平面(底板、专用接地母线等)上。
优点是简单,高频驻波小。
缺点是维护量(锈蚀、松动)较大。
④混合接地集单点和多点接地之长,把需要就近接地的点,就近直接与接地平面相连或对需要高频接地的点,通过旁路电容与接地平面相连接,其余各点均采用单点接地。
流通信号波长低于0.05λ时采用单点接地,接地线长度达到0.05λ以上的就应采用多点接地。
2.1.2仪器设备的接大地
①仪器设备的接大地在实用中除仪器设备内部的信号接地外,还要将仪器设备的信号地、机壳和大地接在一起,并以大地作为仪器设备的接地参考点,从而保证了人身安全和电路工作的稳定。
②接大地的方法接地电阻的大小是衡量接大地的有效性的重要指标。
它取决于接地电极的制作方式和大地自身的性质。
通常由于地下金属管道(如自来水、暖气、天然气管等)与大地有较大的接触面积,其接地电阻较小,人们习惯把它作为接地电极。
值得注意的是流入管道的故障电流和杂散电流会对管道检修人员造成伤害。
有些暖气管道架设在地下沟道中,与大地接触不良是不宜用来接地。
煤气管道、液体燃料管(如石油管),有爆炸性的气管以及电力线的零线等,则绝对禁止用来接地,以免发生危险。
正确的接大地方法是自行埋设接地电极。
先在地面潮湿处,挖一深度为两米以上的坑,放入一根焊有导线直径为1cm~2cm,长为2M~4M的铜棒(特殊情况可多根互连成网),然后理上湿土,把导线露出地面。
如果土质干燥。
可在铜棒周围填以适量的食盐和水以降低接地电阻,其接地电阻一般可小于4Ω。
医学仪器设备的接地必须根据具体仪器设备分别对待,如心电图机、脑电图机、胃电图机、B超等必须单机分别接入大地,千万不要接在同一个地方。
特别是不要与X线机、CT、MRI 等接地线接在同一点上,否则会通过地线引起极强的干扰,导致无法正常工作。
2.2屏蔽
为了有效地抑制设备内、外部的辐射电磁能通过空间传播的电磁干扰,通常采取的措施,是屏蔽。
具体有电场、磁场、电磁场屏蔽三种。
实践证明:对带有计算机系统的仪器设备,采用屏蔽计算机主机的方法对电磁干扰和静电产生的干扰有很好的抑制作用。
用不同的屏蔽方式和材料其效果也各不相同。
例如:对1MHz的干扰,若用金属网屏蔽,屏效可达40dB,单层铁皮屏蔽,屏效可达60dB,用双层铁网屏蔽,屏效可达100dB。
2.2.1电场屏蔽
仪器设备中电位不同物体间(包括导线间)的相互感应可看成是分布电容间的电压分配。
为了减少干扰源对被感应物的干扰,通常采取的措施是:增大干扰源与被感应物的距离,减小分布电容;尽可能让被感应物贴近接地板,增大其对地的电容;在两者间加入金属屏蔽层。
屏蔽层必须是导电良好的导体,要有足够的强度,接地要好。
例如心脑电图机、监护仪、针灸电疗仪或银针直接接触人体的仪器设备应远离超短波治疗机、高频电刀、X射线机、CT、MRI及一切能辐射电磁波的医疗设备的辐射区内。
我市某医院有一台500mAX线机的高压电缆有一处表皮因其它原因被烤焦,开机后造成其它仪器设备不能正常工作,经过多次分析和检查,才发现是由此而引起的。
可见X线机的高压电缆屏蔽层的重要性。
2.2.2磁场屏蔽
磁场屏蔽是指对直流或低频磁场的屏蔽。
其屏蔽原理是利用屏蔽体的高导磁率、低磁阻特性对磁通所起的磁分路作用,从而削弱屏蔽体内部的磁场。
为了减少屏蔽体的磁阻,所用材料必须是高导磁率的,有一定的厚度的材料。
被屏蔽物要尽量放在屏蔽体的中心位置,注意缝
隙。
通风孔等要顺着磁场方向分布。
对强磁场的屏蔽可采用双层屏蔽体结构。
所有材料因磁场强度的强弱而定:当要屏蔽外部强磁场时,外层屏蔽体用不易滋饱和的(如硅钢)材料;内层则用易饱和的(如坡莫合金)高导磁材料。
反之,所用材料倒过来即可。
安装时彼此间的磁路绝缘,无接地要求时用绝缘材料作支撑。
有接地要求的可用非铁磁材料的金属作支撑。
因屏蔽体兼有电、磁屏蔽功能,通常是要求接地的。
2.2.3电磁场屏蔽
电磁场屏蔽的作用是防止电磁场在空间传播。
它是利用屏蔽体金属材料对电磁波的反射和吸收作用来实现的。
其过程是:当电磁波达到屏蔽体金属表面时,金属表面就起反射作用,而未被完全反射的电磁波进入屏蔽体内部时,继续向前传播的过程中会被屏蔽体金属吸收;当部分未被吸收掉的电磁波透过金属到达屏蔽体的另一表层时,在金属与空气交界上会再次形成反射,重返屏蔽层内部,这样在屏蔽体内部形成多次反射与吸收。